第一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汉中市分行员工请销假及考核出勤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汉中市分行员工 请销假及考核出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全行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结合我行实际情况,特制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汉中市分行请销假及考核出勤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全行所有从业人员。
第二章
请销假程序
第三条
凡全行从业人员休假必须履行请销假程序。请假必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休假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开始休假。
一般员工请假2天(含2天)以内的,由所在支行(部门)负责人审批,报人力资源部门备案;请假3天以上的,所在支行(部门)负责人签注意见,由人力资源部门审核,主管行长审批。
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请假,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签注意见,由人力资源部门审核,主管行长、行长审批。
第四条
员工因公出差,须事先填写出差登记表,由支行(部门)负责人批准。工作时间因公外出,必须经支行(部门)负责人批准,登记外出事由、返回时间等。
第五条
休假期满后第一个工作日,休假人员应向主管领导报到;3天以上假期的还要由本支行(部门)负责考勤的人员及时通过书面形式(或邮件)向人力资源部门销假。休假期满后休假人员没有按时上班的,由所在部门负责查明原因,无所在部门认可的正当理由,按旷工处理,所在支行(部门)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报告。
第六条
员工申请超过5个工作日以上(含)假期的,应至少提前两周申请,以便做好人员安排和工作交接。未办理交接手续的人员不能擅自离岗休假。
第七条
确因患急病或遇紧急事件,不能提前申请休假或不能按时上班的人员,应第一时间告知所在支行(部门)负责人,得到所在支行(部门)负责人的同意后休假,事后本人应立即补办相关请、销假手续,否则一律按旷工处理。所在支行(部门)负责人要及时做好纪录,并向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第八条 未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均以旷工论处,旷工7天以上者企业予以解聘。
第三章 加班费发放规定
第九条 根据邮政储蓄银行工作特点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我行执行弹性工作时间管理办法。员工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出勤5天为原则进行考勤。前台操作类员工法定节假日正常上班的以加班计算,亦可进行调休。
内列支。
第四章
休假期间相关待遇
第十四条
病假期间待遇
(一)当月病假累计3天以内的,工资、月奖金照发,误餐按标准的日平均金额扣发;
(二)当月病假累计在4-15天(含15天)以内的,工资照发,月奖金、误餐费按标准的日平均金额扣发;
(三)当月病假累计在16-30天以内的,工资照发,扣当月全部奖金,误餐费按标准的日平均金额扣发;
(四)病假连续累计在1-3个月,工资照发,扣全部月奖、误餐费和交通车补费(实行车改的单位);
(五)病假连续累计在3个月以上(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扣全部月奖、误餐费和交通车补费。工资收入按邮政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核发,住房公积金单位补贴部分由个人缴纳。
(六)病假连续累计超过3个月以上且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交单位人事部门管理,休假期满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安排岗位。超过规定的医疗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
事假期间待遇
第二十条
季度、半年、全年奖按实发月奖的月份数进行考核发放。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与我行各类考核奖励办法结合一起实施。
第五章 考勤制度
第二十二条 各支行(部门)要建立考勤制度及考勤台帐,分月统计,按月汇总报人力资源部门备案,各支行(部门)负责人要负责考勤制度的落实,并在本支行(部门)内确定1名考勤人员,具体承办本支行(部门)员工请销假及考勤记录的汇总报送工作。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人员管理,严格劳动纪律。
第二十三条 考勤台帐由各支行(部门)留存一份,考勤人员每月3日前将本支行(部门)上月的考勤记录及各类申请表(须经负责人签字)报送人力资源部。如申请表当月无内容,可在考勤统计表备注内说明情况。
第六章
其他规定
第二十四条 休假期间纪律
(一)休假期间,不得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守商业秘密事项,不得有损害全行利益的行为。
(二)休假期间,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邮政
第二篇:出勤考核和请销假制度
泾川县农牧局出勤考核和请销假制度
(2014年1月讨论稿)
为了进一步改进作风,严明组织纪律,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特制订本制度:
一、全局干部职工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
二、出勤考核:
1、出勤考核对象为全局所有干部职工(包括局班子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
2、出勤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出勤考核以各单位为主,并实行日记载、月公布、年终汇总。各单位要做好签到记录,签到必须有专门的签到簿,由干部职工本人签字,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签两次,上午签到时间为8:30前和12:00,下午签到时间为2:30前和6:00,不得补签、委托他人代签或下班前提前签到。干部职工下乡或出差,要有专门的记录簿。局办公室负责对全局各单位出勤情况进行督查和抽查,由主持局机关工作领导负责,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对督查和抽查情况进行通报。
3、各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签到和出勤统计工作,在次月3日前将上月出勤考核结果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在5日前将出勤统计表送局办公室审核存查。
三、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有事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由本人填写请假条,经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生效,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电话请假或代为请假。假满后要及时销假,因特殊原因需超假的要事先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续假。领导未批准、假满后不及时销假、出差或下乡归来后次日不按时上班者,均以旷工论处。
1、局班子成员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请假,5天以内由局长批准,5天以上由局长签字后报组织部审批。各单位其他负责人请假,1天以内,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2-3天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主持局机关工作的领导审批;4-5天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局长审批;5天以上由局长签字后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部审批。
2、其他干部职工请假,3天以内由本单位负责审批,3-7天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主持局机关工作领导审批;8-15 天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局长审批。15天以上5天以上由局长签字后报人社局审批。
四、迟到、早退和旷工处罚:
1、局班子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每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50元;旷工一次,罚款100元。其他干部职工,每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40元;旷工一次,罚款80元。
2、局里在督查和抽查过程中发现迟到、早退和旷工的,由局办公室汇总,属局机关的,由局财务室负责收回。属各单位的,财务室在拨付绩效工资时从该单位总额中扣除罚款,本单位按名单进行兑现;农经局、农广校、种子站属县财政直接拨付工资,罚款由单位收集后统一交局财务室。各单位的出勤考核处罚,由本单位进行兑现。
3、在局里组织的督查和抽查过程中,本单位有1名负责人或1/5以上干部职工迟到、早退或2名以上干部职工旷工的,除进行必要的罚款和通报外,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局党组写出书面检讨;第二次出现类似情况,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局党组会上进行书面检讨,检讨两次以上的、一年内被局党组通报3次及以上的或被上级纪检部门通报的单位,对该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4、干部职工一月内迟到、早退4次或旷工2次,或者一年内累计迟到、早退8次或旷工4次,除进行必要的罚款和通报外,取消当年评优选模资格,当年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在全局职工大会上书面检讨。连续旷工超过3及以上的,按管理权限报组织、人社部门进行处理。
五、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率先垂范,带头遵守纪律,同时要加强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在干部职工管理中敷衍塞责、管理松懈的单位负责人,局党组要进行约谈,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六、本制度从即日起执行。本制度下发前局党组制订的请销假制度同时废止。
第三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排查暂行办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排查暂行办法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排查事项…………………………………………..2 第三章 日常排查…………………………………………..6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集中排查………………………………………….9 处置措施………………………………………….11 排查工作要求…………………………………….12 附则……………………………………………….13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员工从业行为管理,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员工行为排查工作,主动预防、及早发现和有效化解案件风险,保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稳健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员工行为排查,是对全行员工涉嫌案件的行为以及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进行主动识别,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控制、化解风险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体从业人员。第四条 员工行为排查工作在各级行案件防控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各级监察部门归口管理和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配合。
第五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依法合规、审慎实施。排查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员工合法权益。
第六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排查反映问题不得无中生有、颠倒是非,不得打击报复、诽谤诬陷他人。
第七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主动预防,教育为先。要加强对员工的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主动预防和避免发生案件。
第八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各级机 构、部门要建立排查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排查、谁负责。
第二章 排查事项
第九条 员工行为排查重点关注员工以下两类行为:
(一)涉嫌案件的行为;
(二)存在隐患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
第十条 涉嫌案件的行为,是指可能构成犯罪案件的可疑事项,包括但不限于贪污侵占挪用、贿赂、其他犯罪和外部查办等类别。
第十一条 贪污侵占挪用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涉嫌贪污或侵占银行及客户的资金;
(二)是否涉嫌挪用银行及客户资金;
(三)是否涉嫌设立小金库或进行账外经营;
(四)是否涉嫌组织、参与私分银行财产。第十二条 贿赂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涉嫌索取、收受贿赂;
(二)是否涉嫌行贿;
(三)是否涉嫌介绍贿赂。
第十三条 其他犯罪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涉嫌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否涉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或金融票证;
(三)是否涉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
(四)是否涉嫌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及其他委托、信托财产;
(五)是否涉嫌违规出具金融票证;
(六)是否涉嫌违规出具保函;
(七)是否涉嫌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
(八)是否涉嫌盗窃公、私财物;
(九)是否涉嫌诈骗公、私财物;
(十)是否涉嫌非法集资、社会融资。第十四条 外部查办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被公安、司法机关传唤或调查取证;
(二)是否被公安、司法机关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
(三)是否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或其他治安处罚;
(四)是否被新闻媒体负面报道。
第十五条 存在隐患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是指虽未构成案件线索,但如果不及时关注或采取处置措施,可能会发展为案件或给银行资产及声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表现、经济往来、社会交往、家庭状况等方面。
第十六条 工作表现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指使、胁迫、诱骗他人违规操作的情况;
(二)是否有受他人指使、胁迫、诱骗违规操作的情况;
(三)是否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情况;
(四)是否有串岗、混岗、操作“一手清”的情况;
(五)是否有随意简化、改变业务流程的情况;
(六)是否有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或经常擅自离岗的情况;
(七)是否有故意推脱、延迟、拒绝轮岗、交流或休假的情况;
(八)是否有故意躲避、抵制录像监控、稽核、检查、审计,或在不合理的长时间内未接受检查、审计的情况;
(九)本人经办或管理的账务是否有非因业务差错或特殊业务处理的原因造成的账务不符或不正常挂账的情况;
(十)是否有故意造成业务差错或账务混乱的情况;
(十一)是否有隐匿、销毁、篡改业务凭证、记录、账册、档案的情况;
(十二)是否有违规为自己办理业务,或违规为父母、配偶、儿女及其他关系人办理业务的情况;
(十三)是否有违规代客户保管存折(单)、办理开户、存取款、更换印鉴、购买重要空白单证、签字等代客服务的情况;
(十四)是否有利用个人储蓄账户或“控制账户”违规存放、过渡本单位财务费用的情况;
(十五)是否有利用个人储蓄账户或“控制账户”违规存放、过渡客户资金的情况;
(十六)是否有利用职权为自己及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十七)是否有经常在上班时间办理私人的商业事务或交易活动的情况。
第十七条 经济往来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以本人或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情况;
(二)是否有与本人收入明显不符的大额炒股、炒期货、炒外汇、买卖基金等风险投资活动的情况;
(三)是否有违规集资或介绍集资、高利借贷、参与经营地下钱庄等情况;
(四)是否有热衷于赌博、大额购买彩票,或购买非法彩票,参与赌球、赌马等博彩活动的情况;
(五)是否有收受、索取客户回扣的情况;
(六)是否有借用、占用客户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财物或向客户大额借款的情况;
(七)是否有让客户支付或报销不正当费用,或向客户提出其他不正当、不合理要求的情况;
(八)是否有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日常消费与个人及家庭收入明显不符的情况;
(九)是否有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聚财敛钱的情况。第十八条 社会交往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参与“黄、赌、毒、黑、传销”等违法违纪活动的情况;
(二)是否有与有劣迹或不良嗜好的客户、社会人员来往密 切的情况;
(三)是否有向有劣迹或不良嗜好的客户、社会人员提供私人借贷、担保的情况。
第十九条 家庭状况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家庭成员或来往密切的亲友从事传销、赌博、涉毒等非法活动的情况;
(二)是否有家庭成员或来往密切的亲友因从事大额风险投资活动(如经商、炒股、炒期货等)而出现资金紧张或大额亏损的情况;
(三)是否有重大家庭变故造成情绪异常、消极悲观的情况;
(四)是否有违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亲属回避暂行规定》(邮银发„2009‟12号)的情况。
第二十条 排查事项由总行统一负责修改、增减。一级分行可以结合实际补充、增加排查事项,但不得修改、删减总行统一规定的排查事项。
第三章 日常排查
第二十一条 日常排查,指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机构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是否存在第二章所列事项和员工行为的合规性及引发风险的可能性进行持续关注的管理活动。
第二十二条 开展日常行为排查,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 行为动态,及时纠正员工的风险隐患苗头,是预防和化解案件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员工从业行为监督管理,教育和引导员工形成良好职业操守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十三条 日常排查应当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一)观察的方式。随时用心观察、留意员工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谈话的方式。主动与员工谈心,及时掌握所辖员工思想、行为动态。
(三)查阅的方式。不定期抽查员工考勤记录、工作文件以及监控录像等相关资料。
(四)问卷的方式。组织员工填写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员工行为状况。
(五)走访的方式。走访员工家庭、客户以及当地公安、司法、银监、纪检、工商等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第二十四条 日常排查应建立工作台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与员工谈话记录,走访客户及外围调查记录,监控录像调阅记录,员工行为排查登记表,网点工作日志,发现问题核实处理情况等。排查台帐及工作资料应妥善保管。
第二十五条 各级机构负责人是日常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日常排查按照员工管理权限,由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机构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员工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机构负责人负责建立和管理员工日常排查工作台帐,认真做好排查工作相关记录,对日常排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监察部门。
第二十六条 监察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各级机构日常排查工作以及组织协调发现问题的核实和处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等案件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日常排查工作。
第二十七条 各级机构应定期向上级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
一级支行应每季度向二级分行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
二级分行应每半年向一级分行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
一级分行应每年向总行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第二十八条 各级机构监察部门应定期对辖内日常排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二级分行监察部门应按季度对辖内日常排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一级分行监察部门应每半年对辖内日常排查工作情况检查一次。
总行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检查一级分行及其辖内机构日常排查工作。
第二十九条 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负责人在日常排查过程中发现所辖员工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事项之 一的,应当立即组织核实。确认属实或基本属实的,应当立即采取或移交有关机构、部门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控制和消除风险。
第四章 集中排查
第三十条 集中排查,指由一级支行及以上机构或部门统一组织,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流程,对规定的事项进行的排查活动。
第三十一条 集中排查包括但不限于:各级机构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各业务条线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监管部门安排开展的集中排查。
第三十二条 集中排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员工自查、员工互查、单位排查、突击排查。
员工自查,是指员工对照规定的排查项目,对自己是否存在相关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如实向组织报告。
员工互查,是指员工对照规定的排查项目,对一定范围内其他员工的行为事项进行的排查操作。
单位排查,是指员工所在单位的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专门人员对照规定的排查项目,对所辖员工的行为事项进行的排查操作。突击排查,是指被举报员工存在风险隐患或通过其他方式发现员工存在风险隐患,立即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员工行为事项进行的排查操作。第三十三条 各级机构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由监察部门按照案件防控领导小组安排牵头制定排查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审计部门等案件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配合;各业务条线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由业务条线制定排查计划报案件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并组织实施,监察部门协调配合;监管部门安排开展的集中排查,由相关部门根据监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监察部门和其他成员单位配合实施。
集中排查结束后,各级机构对集中排查情况应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并报上级行监察部门。各业务条线组织的集中排查结束后应将有关情况向监察部门报备,监察部门汇总后报案件防控领导小组。
第三十四条 全行性的集中排查由总行根据工作需要统一组织实施。
一级分行每年组织1次(含1次)以上的集中排查。二级分行每年组织2次(含2次)以上的集中排查。下级行按上级行要求开展的集中排查,计入本行的排查次数。
各级机构对关键岗位人员的集中排查可适当增加频次。第三十五条 发现员工有集中排查所规定事项的,由排查机构、部门或排查人提出处理建议,报监察部门。监察部门督促、协调被排查员工所在部门、机构组织核实,确认属实或基本属实的,监察部门、被排查员工所在部门和机构、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按照工作职责和有关规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 和消除风险。
对于问题重大的,监察部门应当提出建议,报案件防控领导小组决定,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行监察部门报备。
第五章 处置措施
第三十六条 排查发现案件线索的,应当严格按照案件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立案管理和调查处置。
第三十七条 排查发现员工有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之一的,被排查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负责人应当采取教育、提醒谈话、责令限期改正等纠正措施,劝诫、督促行为人及时改正。
第三十八条 对被排查员工采取纠正措施仍不能控制或消除风险的,其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负责人应当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立即采取或移交有关机构、部门采取组织离岗检查、实施强制休假、调离本职岗位、责令离职待岗、责令限期退赔、制定并组织实施处置和化解风险的专项方案等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
第三十九条 被排查员工的行为经查实且符合惩戒条件的,应当按照《邮政金融从业人员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十条 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应当采取 建立专门档案、指定专人监督、责令定期汇报或其他适当措施,对排查发现有本办法规定事项的员工进行持续跟踪,动态掌握行为纠正和风险化解的进展情况。
持续跟踪的期限以确认排查发现的问题不会引发案件或给我行造成资产、声誉风险为必要条件进行合理确定,但最短不少于六个月。
持续跟踪期间,排查发现的风险不能及时消除,或新发现有其他风险的,应当采取更为有效和严厉的处置措施。
第六章 排查工作要求
第四十一条 各级机构、部门要充分发挥日常排查在案件防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案防工作主动性,认真组织和落实辖内排查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行为动态、工作动态和生活动态,防微杜渐,有效规避案件风险隐患。
第四十二条 各级机构、部门在集中排查中,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排查内容,落实排查方案,确定排查重点内容、重点业务领域、重点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集中排查工作。
第四十三条 各级机构、部门要将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作为加强员工从业行为管理和防范案件风险的两种重要手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组织开展员工行为排查工作。
第四十四条 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时,应当严格控制 知情范围,严禁泄露、扩散排查人和被排查人等敏感信息。
第四十五条 排查应逐级建立举报机制,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畅通信息反映渠道,广泛征求和听取员工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排查发现的问题经确认属实或基本属实的,排查人应当受到表扬和肯定,并可予以适当奖励。
第四十七条 排查发现的问题经确认失实或基本失实的,除明显为恶意的以外,不得追究排查人责任。
第四十八条 各级机构应加强对辖内机构开展排查工作的指导督促,并将本机构排查工作计划和开展情况及时向上一级行报告。
第四十九条 各级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员工直接管理人员在员工行为排查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应组织排查而未组织排查的,导致发生案件或资金、声誉损失扩大的;
(二)排查工作流于形式,应当发现问题而未发现,导致发生案件或资金、声誉损失扩大的;
(三)排查发现问题之后,未及时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当,导致发生案件或资金、声誉损失扩大的;
(四)对违反保密要求造成排查信息泄露或扩散,产生不良后果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各一级分行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向总行监察部报备。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总行监察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各级机构、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遵照本办法执行。
附件: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支行)员工行为排查表(样表)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支行)员工行为排查事实确认书(样表)
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员工行为排查工作情况统计表(样表)
第四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廊坊市分行审计工作考核实施细则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廊坊市分行审计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试行)》,充分落实审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我市分行审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职能与作用,有效遏制资金案件的发生,依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 行、河北省分行和廊坊市分行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条 本考核办法是对全市各级机构(二级分行和一级支行、分行直属支行)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考核。
第三条 考核采取计分制,基本分为100分,按项减分,减完为止,不越项减分。第四条 考核有符合加分条件的项目,可申请加分。加分前必须提前填写《审计机构考评加分申请表》(附件3),并上报市分行审计部申请审核,按照审核批准意见加分。
第五条 人员的综合考核评价总分为考核得分与加/减分之和。
第二章 人员考核
第六条 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范围的不同,各级机构审计人员的考核分为二级分行审计人员、一级支行审计人员(含电子稽查系统值机人员)两个层次,按照不同的流程和考核项目分别进行考核。
第七条 二级分行审计人员的考核由被考核人所在审计部门的总经理按照《审计人员考核项目表》(附件1)进行评分(权重100%),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表现情况、计划制定、审计任务实施、审计监督及效果、审计报告及报表的填报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满分100分。考核得分与加(减)分之和,为综合考核评价总分。
第八条
一级支行(分行直属支行)审计人员(含电子稽查系统值机人员)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市分行审计部和一级支行(分行直属支行)行长按照《审计人员考核项目表》(附件1)对被考核人进行评分(该部分得分占总权重70%,分行审计部与支行长打分各占权重50%,下同)。二是市分行审计部和一级支行(分行直属支行)行长按照《电子稽查系统值机人员考核项目表》(附件2)进行评分(权重30%,专职值机人员权重100%),考核评价内容为本级及其辖属营业机构电子稽查系统风险预警信息(实时和非实时)的监控情况、协查任务书的编发情况、风险预警信息核查处理情况、对核查人员反馈核查结果的督促情况、对在风险监控中发现异常情况的报告情况、电子稽查信息通知的处理情况、对电子稽查系统运行中出现问题的总结和上报情况以及对系统相关参数设置和维护情况等八个方面。上述两项评分加权汇总后的分数为被评价人的考核评分。
第九条
市分行审计部根据综合考核评价得分确定审计人员的月绩效工资。
月绩效工资=月绩效工资基数*(分行审计部评分*50%+支行长评分*50%+10)/100。(实得月绩效工资不超过月绩效工资基数)
第十条
考核评价的结果存档保管,作为对审计人员年终考评的评分和在职考评的主要内容及依据。第十一条
年终考核评分按每月考核得分的均值计算。考核得分90分以上的审计人员为优秀,得分80—89分为良好,得分70—79分为一般,得分60—69为较差,得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各级机构应对得分不足70分的审计人员进行离岗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三个月内必须调离审计岗位。
第三章 奖
惩 第十二条
在确保本无资金案件的情况下,根据对审计人员的考核情况,将评选出优秀审计人员,其中一等奖一名,奖励5000元;二等奖二名,奖励3000元;三等奖三名,奖励2000元。第十三条
对本主动发现案件的人员,根据发现案件金额大小实行奖励,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按案件金额的1%进行奖励;金额在50至100万元的,按案件金额的0.8%进行奖励;50万元以下的,按0.5%进行奖励。本奖励与的总评奖励分别兑现。第十四条
对本应检查未查出而发生资金案件的,将按照“三个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廊坊市分行审计部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廊坊市分行审计部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
第五篇:吴起县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管理暂行办法
吴起县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管理暂行办法
为严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纪律,规范请销假管理,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省市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假期类别
(一)带薪年休假
1、在机关、事业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2、工作人员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或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1)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请事假累计在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 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6)按规定享受了婚假和产假的,当年可以享受休假,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而休息的,当年不再享受休假。在各类学校脱产学习、培训、进修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工作人员,在学习期间不享受休假待遇。
(二)探亲假
1、参加工作满一年的职工,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假期;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享受探望父母的假期。
2、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3、探亲假期是指工作人员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工作人员(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三)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20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四)产假
1、女工作人员产假为90天,产前15天,产后7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增加产假15天。实行晚育(晚婚生育或24周岁以上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女工作人员,增加产假15天,其丈夫是工作人员的,可请护理假10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另增加产假30天。
2、凡符合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并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单位又无哺乳设施、工作允许离开的,在其产假满后给予一年的婴儿哺 乳假。
(五)丧假
1、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单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1—3天的丧假。
2、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3、如果工作人员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要工作人员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单位应该根据路程远近,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
(六)病假
各单位工作人员因病需休息者,可请病假,一次病假一般不超过一周,需长时间住院治疗者,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方可请假,假期视病情而定。
(七)事假
各单位工作人员因特殊情况必须亲自处理的,可以请事假,一般一次不超过7天,一年累计不超过6个月。
二、假期待遇
(一)带薪年休假
休假期间工资、福利全额发给。
(二)探亲假
1、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工资全额发给。
2、工作人员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 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三)婚丧假
假期工资、福利全额发给。
(四)产假、哺乳假
产假假期工资、福利全额发给;哺乳假假期发给本人基本工资工资60%,取暖费照发,津贴补贴停发。
(五)病假
1、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放全额工资。
2、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病假期间,从第三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工资:
(1)工作不满10年的,发基本工资的90%。
(2)工作10年以上的,发放全额工资。
3、连续病假超过6个月的,病假期间,从第七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工资:
(1)工作不满10年的,发基本工资的70%。
(2)工作满10年以上的,发基本工资的80%。
4、癌症、麻风、精神病或国家规定的其他重大疾病因工(公)伤残不能正常工作的,全额发放工资、津贴、补贴。
(六)事假
1、连续事假不超过1个月的,发放全额工资。
2、连续事假超过1个月不满3个月的,从第二个月起,发基本工资的50%。
3、连续事假超过3个月不满6个月的,从第四个月起,发基本工资的40%。
4、连续事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停发工资。
以上所指基本工资是:公务员为级别工资和职务工资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含教、护10%工资)之和;技术工人为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
(七)病、事假期间的津补贴待遇及绩效工资
1、病假期间的津补贴待遇及绩效工资
机关(含参公单位)公务员连续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停发工作性津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病假不超过2个月的,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连续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发基础性绩效工资的80%;连续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发基础性绩效工资的50%。奖励性绩效工资按所在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
2、事假期间的津补贴待遇及绩效工资
机关(含参公单位)公务员连续事假超过1个月的,从第二个月起,停发工作性津贴,连续事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停发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事假超过1个月的,从第二个月起发 基础性绩效工资的50%;连续事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停发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按所在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
三、请销假审批程序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外出,或因病因事不能坚持正常上班,必须在事前事后按规定向本单位领导和有关领导机关履行请销假手续。请销假坚持事先请假、事后销假、分级负责、严格管理和按规定权限、程序审批的原则。请假应以书面请假为准,特殊紧急情况来不及书面请假的,应先电话请假,后补办请假手续。
1.正科级领导干部病、事假10天以内的,经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批准,送县纪委备案;10天至30天的,经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同意,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准,送县纪委备案;30天以上的,经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报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准,送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2.副科级领导干部病、事假在15天以内,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批准;15天至30天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同意,报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批准,送县纪委备案; 30天以上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同意,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准,送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 案。
3.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病、事假在30天以内的,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批准,送县纪委备案;30天以上,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同意,经县委组织部批准,送县纪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4.副科级以下工作人员病、事假1天以内由所在单位股室负责人同意,报分管领导批准;2天至15天由所在单位股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同意,报单位主要领导批准;15天以上(含15天)的,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四、其他规定
(一)工作人员患癌症、精神病、瘫痪等重病症,在24个月以内尚未痊愈的,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延长医疗期满后,仍不能恢复工作的,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委托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病情鉴定,办理因病退休(职)手续。
(二)工作人员病假时间一年内累计满6个月,仍未恢复工作的,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委托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病情鉴定,经鉴定,丧失工作能力的,办理因病退休(职)手续;未丧失工作能力,且无医疗机构长期治疗证明的,应恢复工作,由所在单位根据病情酌情安排岗位。
(三)凡出现下列情况者,按旷工处理:
1、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岗;
2、委托他人或来电请假,未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3、请假期满未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者;
4、弄虚作假,编造病事假理由获取假期;
5、病事假期间从事有经济收入的活动;
6、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未丧失工作能力,且 无医疗机构长期治疗证明,拒不恢复工作者;
(四)病假累计超过6个月,事假累计超过3个月,或病事假累计超过5个月的工作人员,当年不进行考核,不确定考核等次。
(五)连续病假超过6个月的,超过6个月的时间不能计算工龄。
(六)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予以辞退。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0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20天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合同。
(七)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有关要求
(一)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考勤、考核工作,可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考勤制度,并按请假审批 程序做好请假登记工作。
(二)对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执行的工资待遇,各部门、各单位要按本办法规定的执行标准及时核定,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财政拨款人员同时报县财政局调整拨款。
(三)工作人员请病事假实行部门、单位领导负责制,对隐瞒情况不报,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给予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党纪政纪处分。
(四)根据行业特点,教育、卫生事业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另行制定请销假办法。
(五)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六)本暂行办法从发文之日起施行。
(七)本暂行办法由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