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信访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信访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呈快速发展之势,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随着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而产生的信访活动却呈上升趋势,信访案件逐渐增多,已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农村信访活动的特点、争夺政权型。有的人为了争夺基层的领导权,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抓住村干部工作中的失误,上访闹事,甚至为上访群众提供上访经费,搞封官许愿,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2、派别斗争型。台上台下相互告状,观点对立的双方相互告状,村中形成明显的两派,如果一方上访,另一方也必然上访,像翻烧饼似的,尤其在落选退岗村干部与现任班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
3、个人恩怨型。村干部与群众有私人恩怨,或村干部对群众曾经打击报复,群众因此怀恨在心,借机状告村干部,虽经信访、纪检等调查落实,但上访人拒不认可,直至把村干部告倒,不达目的不罢休。
4、结帮串联型。受人众心理的影响,一些人从自己的私利出发,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访,有些人盲从附和。有些人为得到个人目的,制造影响,使村与村、户与户相互串联,把事态扩大化,从而来解决个人问题,认为把事情闹得越大,领导越重视。、牵涉面广型。近年来,群众反映的问题有财务、选举、计划生育、宅基地、农电改造、责任田划分、承包费、地缘地边、干部作风、涉法、涉诉案件等多种问题混合在一起,时间跨度长,处理起来难度大,产生了群众与群众、群众与干部、群众与政府等诸多矛盾。
此外,农村上访还表现出规模大、情绪激烈、要求过高、滞留时间长、闹事倾向明显、对法律知识和党的政策不能全面把握与理解,却又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上访等特点。
二、产生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
1、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公开。主要表现在账目不全、手续不完备、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公款私用、假票入账、公款吃喝、工程不经过招投标,致使村内经济债台高筑,集体财物严重亏空,有的村几年不向群众公开账目,群众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一旦自身利益被触动,就会联合起来集体上访。
2、一些村干部素质差,处事不公,作风霸道。有的村干部在处理问题时,不是凭党的政策,而是凭个人的好恶,不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以“家长”自居发号施令,对敢提意见的群众打击报复,有的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多批多占宅基地,滥用职权、优亲厚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随意侵占群众利益。有的作风霸道,态度生硬,为完成工作任务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甚至是违法违纪的方式方法,直接侵占群众的合法权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激起群众不满,使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抵触对抗情绪,后遗症很大。
3、一些地方宗族、宗派势力之争日渐增多。有些村干部为了维护本家族或小团体利益,拉帮结派,相互拆台,争夺基层领导权,少数村宗族、派性复杂,盘根错节,台下告台上,下台告上台,翻烧饼,长期信访不止,有不少上访者存在明显争当村官的真实目的。有些落选退岗村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去留,不顾党和人民的利益,总以为自己的退岗是现任干部在背后“抽台子,拉票子”的结果,于是就采取不正当手段制造矛盾以泄私愤。加之现任干部对退岗干部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容易形成隔膜,久而久之易引发矛盾,甚至打斗。这是目前引发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之一。、群众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广大群众的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不能容忍一些村干部的不廉洁、不公道和损害他们利益的行为。同时,由于政策透明度不断增大,使一部分群众认为上级政策是好的,只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因此对农村干部不信任,甚至片面地认为“官官相护”,问题在基层不可能得到解决非要到上面讨个说法。
5、个别基层政权施政能力弱化。支部、村委闹不团结,支书、村长争权夺利,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形不成核心,有的班子长期闹不团结,搞内耗,拉帮结派,给社会上一些不良分子有可乘之机。存有认为村委会直选、参选的人多,支部只有党员参选,村里的事应由村长说了算,且村长是直选出来的,上级对他也没办法的错误思想。、个别上访人心里偏执,心术不正。这些人为达到个人目的,煽风点火,借题发挥,激化干群矛盾,串联鼓动群众上访闹事。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串联组织人员越级上访制造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1、支部作用要发挥。农村支部在村级各项事物中处于核心地位。支部战斗作用、领导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发挥支部作用的关键又在村支部书记。实践证明,凡是支部书记有开拓精神,头脑清楚,廉洁奉公,有群众威望的村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有声有色,而且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之间和睦相处,人民安居乐业。信访稳定工作也就成绩卓著。因此,乡镇党委必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把稳定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标本兼治,常抓不懈。
2、管理制度要完善。健全监督机制,实行村务公开是完善管理制度的关键。要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定期将群众所关心的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规划、电费、重大工程等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村民的监督,有效解决财务不清,办事不公的问题。
3、群众利益要记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主要的是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农村,土地流转、征地、农民就业、增收、新生儿和回乡户土地等问题是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都要依据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加以认真对待。、认准事情要解决。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就可能截然不同。农民考虑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更多一些,大多数通过做工作能够相通,并支持工作。对个别无理取闹的人要态度坚决,绝不能迁就让步。、政策法规要配套。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建立,农村广大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民主意识日益加强,过去那种靠行政命令指挥村级工作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这对乡镇党委、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乡镇干部应当积极自觉地在政策法规范围内管理镇村事务,这是保证信访稳定重要基础手段。
6、思想工作不能丢。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实践证明,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农村工作中平衡发展与稳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7、依靠群众不能忘。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有一优良传统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仅仅依靠广大群众开展农村工作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群众的想法愿望必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群众促膝谈心,打成一片,使更多的群众了解政策,理解工作,逐步形成共识,把矛盾和问题一一化解。
8、服务群众不淡漠。做好农村工作,不仅要依靠群众,更要服务群众。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醉需要的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在实际工作中要要注重总结经验、倾听群众意见,拓宽工作思路,落实服务项目内容。把工作做到实处。
9、思想不通不强求。本着实事求是的要求,村级组织要结合本村实际,群众的思想实际,创造性落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政策,对不符合当地实际,群众反对,思想工作难做的,要暂停放缓,不做行政命令。
10、教育工作不放松。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坚持不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通过印发法律法规宣传传单,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开展维护稳定大讨论,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把广大群众的思想水平和法律观念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第二篇:浅谈农村信访与农村稳定
浅谈农村信访与农村稳定
导墅镇党政办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之间的经济交往频繁,各种利益纠纷经常发生,群众上访日益增多,这既扰乱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又给农村稳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因此,深入探讨农村信访问题,是摆在基层信访稳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新时期基层信访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实际上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聚全社会之力,更多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多地办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更多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面临更复杂、更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信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信访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位臵,切实抓紧抓好。
二、当前基层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起因
随着我国农产品价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组织方式受到极大挑战,短期内农民增收难、剩余劳动力增加、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农民产生比较强烈的不满情绪,使农村一些原来就很敏感的“热点问题”持续升温,成为
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基层人民群众信访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改制、土地纠纷、拆迁补偿、追讨工程款、农村低收入分配、交通营运、涉法涉诉、历史遗留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心态失衡,思想观念落后。部分村民因循守旧,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心态失衡,对两极分化不满情绪增大。还有部分村民全局观念淡薄,喜欢走“上层路线”,对基层干部不信任,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才会公正、公平。
(二)利益驱动,故意制造事端。少数村民受利益驱动,组织策划群众上访,煽动群众闹事,以便自己从中获利。如个别离任的村、组干部与在职的干部之间因集体资源、宗派利益等产生磨擦,就故意挑起矛盾,煽动群众闹事。有的是为了博得群众对自己的信任,让上级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各种棘手之事。还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制造事端,激发矛盾为自己非法谋利提供条件。
(三)被动服务,村组干部素质亟需增强。一是个别基层组织因经济基础薄弱,服务功能被动、弱化,没有及时、主动地去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致使一些本来很小的矛盾激化升级,酿成大纠纷,从而加大了调处的难度。二是部分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个别村干部,政治思想很好,品德人缘也很好,群众称为“老实人”。但是,一遇到难办的事,如宅基地纠纷、计划生育等问题,就讲不出政策,说不出道理,拿不出新招,调处起来不周全,没有一定的魄力和前瞻性,使一些问题由小变大,由少积多,逐步酿成大的矛盾。
(四)管理滞后,民主氛围不浓。个别基层组织一年不召开一次会议,对一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如宅基地审批、土地补偿费分配等不征求群众意见,只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部分村、组在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项目开发时,既不广开言路,又不考察论证,开发项目“流产”也无人追究,群众极为不满。个别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上大搞利己主义。凡是自己能沾得上边的,则想尽办法兑现实施,自己或亲属沾不上利益的,则以村民自治、群众集体意见来推推挡挡。
三、加强新时期基层信访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信访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牵一发而动全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关键是要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抓住“早”——变上访为下访。要及时捕捉信息,及早化解矛盾。在具体操作中,要坚决克服“上访无好人”的观点,正确对待上访群众,教育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问题,依照法律法规解决矛盾,及时有效地疏导群众。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搜集信息,超前预测,防患未然。要把易发、多发信访的落后村及村组亏损企业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突出“快”——变久拖为速决。对于群众上访,接访后
要做到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在调查处理中要坚持两个“要”,把握两个“关”,做到“三不结”。即:事实要查细,把握好事实关;有错要必纠,把握好处理关。要做到问题未查清的不结案;处理结果未与上访人见面的不结案;调查结论群众不满意的不结案。
3、把握“源”——变处理为预防。实践中,每发生一次群众上访都会存在一定的工作成本,而一旦引发集体上访,则更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我们在解决群众上访问题的同时,要注重超前防范,标本兼治,从根本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一是要选准选好农村各级班子带头人,配备强有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整顿,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4、强化“责”——变被动为联动。一是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要健全信访网络。从镇到村、到组、到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都要有信息员、联络员、调处员、宣传员,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解决问题,通报工作情况,形成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格局 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好来自农村的信访问题,对于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瞄准“热”——变焦点为亮点。一是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及时公开村级财务,让群众真正了解集体的收支情况,对于表述不清楚、群众有疑问的地方,要通过财务收支说明
和帐、款、物三对照等形式,把家底兜出来、亮出来,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同时也给干部一个清白。二是要严格按政策法 规处理土地征用及宅基地审批问题。三是要妥善处理灾欠减免及项目开发资金分配问题。要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各项村组管理,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搞宗派,不和稀泥,不循私情,确保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总之,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信访工作越来越重要,犹如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主要领导,应该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来重视、加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为加快实现丹阳基本现代化的目标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保障。
第三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四篇: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荐]
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环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随之不同。我国《环保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范例。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或体现的,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方针。它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环境保护法本质的集中表现。
⑴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应该由法律确认,在环境保护法中有所体现。⑵不能把它同一般的立法和司法原则混为一谈。如立法原则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司法原则中的以事实为依靠,以法律为准绳,适用法律人人平等等原则。
⑶它也不同于一般的法律规范,它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
协调发展原则 : 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原则非常概括地阐明了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是环境立法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制订国家环境保护计划
在已制订的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经济基础上,制订国家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计划,是指由国家制定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配合和相衔接的、全面反映国家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的有关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规定。中国从“七五”计划时期已开始制定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了保证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综合平衡,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于1994年发布了《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办法》,从而使编制环境保护计划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⑷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是为了解决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方针、实现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保障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它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诱导、约束和协调的功能
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有:奖励综合利用政策,经济优惠政策,征收环境资源费政策等。⑸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
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相当严竣,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科学技术落后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依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
3、贯彻
⑴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全面规划就是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作统筹考虑,进而制定国土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使各项事业得以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主要是指在工业及其发展过程中,要对工业布局的合理性作出专门论证,并且对老工业不合理的布局予以改变,使得工作布局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不良影响。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生产的不合理布局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其中:农业生产和资源的开发布局(直接以自然资源作为劳动对象,如农、牧、采掘业)同自然环境破坏有直接关系;工业
(不直接依赖环境,但生产中排放废弃物)同环境污染有直接的关系。生产部门的分布,又影响居民点的分布,从而影响城镇分布、人口密度及交通、文化设施分布。⑵严格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增强公民尤其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环境风险意识。对于大型建设项目、改造自然项目(如在河川筑坝、发展核电、兴建大型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等项目),更应将可能造成的长久不良环境影响放在首位考虑。
在对环境具有影响的重要政策和大型建设项目的决策中,要充分听取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意见。
通过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把环境问题解决在建设之前或建设过程之中。⑶积极治理老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治理;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要限期治理,对逾期末完成治理任务的,应依责令其关闭、停产或转产。
⑷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⑸加强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在参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于1979年在《环境保护法(试行)》第6条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即“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
这一原则在当时主要是为了明确污染单位有责任对其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在1989年修改《环境保护法》中,删去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字样,改为由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规定来隐含这一基本原则。
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污染者治理”的原则,目的就在于明确污染者的责任,促进企业的污染治理,保护环境。
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不仅有依法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还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而保护好环境资源,就可以使开发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为更好地持续利用创造条件。所以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依法开发利用的权利,同时还负有保护的义务。《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利用者补偿”,是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的责任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认为环境资源不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价值;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人们认识到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表现在自然再生产能力上,人类为维护、恢复、增殖自然资源及开发替代资源应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是理所当然的
“破坏者恢复”,是指因开发环境资源而造成环境资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对其负有恢复整治的责任。
2、意义
⑴可以促使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⑵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积累资金
第五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 要 工业化转型阶段,石化资源广泛使用、粗放的发展模式、对GDP的过度追求,导致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同时大气污染也带来了经济损失,超越了环境承载能力,部分地区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在本文看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与协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敏感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及执行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沈逸,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066-02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达到6.0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粗放的发展模式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低效能源利用方式,使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CO2排放居世界第二,另外,产生的SO2、NOx使81.6%的城市出现酸雨,汽车尾气――NOx、CO、固体颗粒等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数据,从我国大气污染排放量来看,2000-2011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速为19.06%,由2000年的138145亿标立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674509亿标立方米,11年间增长了2.39倍。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差距较大.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据预测,到21世纪我国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时,能源供应量为29――36亿吨标煤,化石燃料排放的CO2将超过15――20亿吨标煤。巨大的资源消耗显然是不能持续的,日益加重的污染也使生态环境难以承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同时,室内化学品污染、日用化学品污染也不可小觑,美国成立专门机构历时五年进行专题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的2-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中有关空气污染的章节称,列举一个关键的事实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
此外,在我国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报告以悬浮颗粒物为例介绍,在中国,最显著的大气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PM10)。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也很高,并成为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所在日内瓦表示,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能够导致罹患癌症,应该将其列为人类致癌物质,户外空气污染不仅会对基本健康构成威胁,同样是导致因癌症死亡的重要环境因素。据统计,2010年全球22.3万人死于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肺癌。此外,空气污染还有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
煤炭为主能源消耗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国际上也将承受越来越大压力。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3%-8%,中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10%。危机推进改革,催动和触发了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同时,中国治理污染投入占GDP的比例严重不足。2007年到2011年我国环保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均不足1%,不能充分满足环境治理需要。
二、科学定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实现二者的和谐与协调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源命题。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不可避免的和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20世纪后半叶,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发展。人类必须作出取舍: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当今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旅程,已经持续了30多年,进入时期后的中国,经济还能继续高速增长30年吗?不少经济增长来源于新的“思想”或新的“配方”的发现,以及事物由低价值组合向高价值组合的转型。这种新的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不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是智力、资讯、管理等软资源。因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良好的经济发展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支柱。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路径选择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从起步阶段的煤烟型大气污染治理,到酸雨、二氧化硫“两控区”建设,到开展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控制,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控制
2013年9月,备受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认识到大污染影响的不仅是一地,需要区域联合治理,将全国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调整优化产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