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须坚持以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体系解读
必须坚持以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体系 汤以伦 朱震葆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2003年第2期)
1994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的请示。国发1994(42)号文件,这个文件提出“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参照国际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重点调查、科学估算等为补充的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是比较单一的,是以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层层汇总为特征的调查体系。改革开放后,开始建立普查制度。从1990年开始至1999年,在普查制度的第一个周期中,我国搞了五次普查。即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1993年的首次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的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的首次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的首次农业普查。通过比较完整的普查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建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是,自1994年提出“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至今还未建立起来。8年来,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层层汇总为特征的调查体系依然固我。虽然各个行业在规模以下已经或正在大力推行抽样调查方法,这同“以普查为基”的调查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进入新世纪与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我们统计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调查的范围也呈多主体,多目标,多层次的要求发展"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瞬息万变,我们统计调查体系如果再不改变,统计任务与统计力量之间的矛盾将会变得更加尖锐起来,势必越来越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的需要。为此,适时建立起以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体系变得十分紧迫和必需的了。
一、统计调查体系与统计管理体系的关系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统计调查体系同该国实行何种统计体制和统计管理体制有着重要的因果联系。
国家统计体制通常同一个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由各国政府决定。各国政府在设置行政机构的职能时,也就同时规定了统计体制的类型和规格。
在国家统计体制定下来之后,中央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与地方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之间的管理制度、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如何确定就是管理体制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处理中央政府统计系统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
“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统计改革的龙头”。有什么样的统计管理体制,就会有与之配套的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也就是说,从管理体制、报表制度、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四个层次上讲,处在最上层的是管理体制,依次
降阶为报表制度、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譬如讲,如果我国也采取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中央和地方两套统计管理系统。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层层上报的统计报表制度和调查方法就无法实行,全面调查所设计的庞大繁杂的指标体系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和层层上报的调查方法体系是与计划经济下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相匹配的。若把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和层层上报的调查方法体系搬到美国去推行,肯定要碰得头破血流。反过来,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广抽样调查方法硬行搬进“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中来。从十几年来的实践看,遇到体制上、理论上、方法上和经费上等“四大金刚”的阻遏。(见朱铁、朱震葆《抽样调查的困惑》一文)。受到基层市县统计部门的消极应付和抵
制。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政府管理职能亦未完全转变,而统计是为管理服务的,抽样调查无法取得乡镇等分层资料,它的应用势必受到限制。因为抽样调查体系适宜于实行中央和地方两套统计管理体系。中央统计系统要收集资料,不采取抽样调查能行吗?若采取抽样调查方法了,指标设置不精简、报表种类不减少能行吗?!所以讲,有什么样的统计管理体制,就会采取相适应的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这是相辅相成、相辅而行的事情。
二、普查资料应用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相应开展了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以及基本单位和人口普查。除人口普查资料公布后影响较大外,其他四项普查都取得了大量可贵的专项全面统计资料。实际应用情况怎样呢?除了都宣称摸清了家底,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花了纳税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的普查资料就此锁进了铁皮柜,每年还要派专人管理、付仓储保管费。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出在普查取得的数据与年报资料相差太大,或者因为时点不对,或者因为有的专业有自己一套年报字典库(目录库),一旦按普查资料调整,字典库内原有上报企业单位就要伤筋动骨,与历史资料不相衔接。为了求得与上年同期比的增长速度,要同时调整上年企业单位使之范围口径一致,而上年的年报资料已上年鉴,并对外已发布,不好更改;问题的关键就出在普查与年定报制度在口径、范围及资料收集的方式方法都不同,通常年份较难操作。所以,统计部门只好把普查结果束之高阁。呜呼哀哉!动员了全国几百万人,历时二三年,花了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搞起来的普查资料就被搁置来了。
从1994年提出要建立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体系至今依然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中。我国至今各年的年定报案数依就按照原有的轨迹走下去。依然按照上年的年定报数在计算增长速度,依然依靠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层层上报的统计调查体系在运行着。普查成了一个摆设,成了一个向国家财政要钱要人要物的一个“很有必要”的大理由。
话也得说回来,通过普查摸清了国情国力,普查结果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对了解和掌握全社会的重要社会经济情况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宝贵资料,为我国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以及利用普查资料所开展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是,普查作为统计收集资料最为原始的动因,是通过普查这个方法,在摸清一个国家某一个领域的全面情况后,要依此为依据,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进一步开展统计调查打下基础。即普查年后,逐年的年定报应该以普查资料为基期数加以利用。而我们实际情况没有这样做。从而使普查的价值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在笔者看来,她的价值,她的最可宝贵的使用价值没有被利用,或者说没有被真正地利用,或者干脆说完全被浪费掉了。
三、改造现行的年定报调查与普查相衔接
在弄清楚统计调查体系受制于统计管理体制之后,我们现在来讨论,在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下,统计报表制度如何与普查相衔接的问题。
普查是国家为了详细地了解某个社会经济领域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普查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方法所要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二是主要调查在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但也可用来反映时期现象。一次重大的现代化的国情国力普查,由于内容复杂、涉及面广、质量要求高,必须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以人口普查为例,许多发达国家准备工作一般需要3年,数据处理工作一般需要两年,我国也大致如此。其他各项专项普查,准备工作时间可能略为少一些,但数据处理工作也要两年。所以,普查作为收集资料方法虽好,但需要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过大,以及所跨年度过长,是不可能经常开展的,更不适宜作为统计年报调查
制度被广泛采用。
那么,我们是否可能将普查与每年进行的年定报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把每年的报表调查建立在普查的基础之上呢?笔者认为是应该这样做,而且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当然,需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来重构我们的年定报制度。
市场经济的需求原则、效率原则、成本原则等等都应该得到贯彻。为此,我们建议,对我们现行的统计年定报制度和指标体系根据普查设置的需要而大大加以精简。除了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以及必不可少的反映国情国力的基本指标之外,其他大量的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数量指标能删除的全部删除。一些行业管理所必需的指标交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自行去统计。他们也是政府统计的组成部分,应该相信他们能统计得好,统计得全,统计得准。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各部门的统计调查实行监审和评估,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打天下。同时,各部门的统计和
财务报表必须按时送报同级统计部门。这样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主管国情国力和国民经济核算等最重要最基本的统计调查和核算,政府其他部门主管行业内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业务统计和财务核算,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只有将现行的年定报报表和指标大精简之后,才能与普查指标体系相衔接。这是从满足普查需要的角度来改造年定报制度讲的。
但是,普查毕竟不能把指标体系设置的过分繁杂庞大,以完全满足对国情国力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这里有两种办法来加以弥补,一是在普查时设计长短表。长表设计时,指标可以多一些,以解决国民经济核算时一部分必需指标的需要;另一种办法是,年定报增加一些普查中缺失的指标,以弥补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这样普查和年定报调查从指标体系上来看,就得到了衔接。解决了普查资料与年定报指标不配套,两张皮的问题。
四、需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要建立以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体系,在设计普查指标体系的时候要考虑到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这是不易之论。但有几点需说明一下。
首先,不要提到普查需反映国情国力、或者为国民经济核算配套,就把普查指标体系搞得十分庞杂难懂,使普查培训过于困难而陷于流产。我们应该设计长短表,即象我国人口普查中所采取的方式,对于要全面反映国情国力和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指标设计成长表,只在普查对象中抽取百分之一进行调查,以减轻普查难度和工作量。对于反映国情国力和国民经济核算最主要的原始指标设计为短表,为每一个普查对象都必须调查登记的。采取长短表结合的方式,就可以轻装快速地收集汇总。
其次,即便要反映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指标,也不要指望通过普查都得到解决。普查指标收集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非经过加工的原始数值。要便于被调查者理解和填写。同时,要充分利用统计指标之间内在的经济关系,减少同质性相关性的指标。对于一些需加工计算的质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由计算机自行生存。对于有内在经济联系的指标可用定量关系计算后取得。再不足的部分,要利用有关部门的资料验证后加以补充。还有不足的部分,可以采取其他非全面调查或科学测算的方法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唯有全面调查收集上来的数据准确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我们一定要从政府综合部门要包打天下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统计部门要自己解放自己,自己解救自己。
第三,对普查也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开展的5项普查中,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不分企业规模的大清扫。我们总希望通过一次普查,不分企业是特大型的、大中型的、还是小型微型、甚至个体户都要一个不漏地清查一遍。这就是我们很多同志对普查的理解。其实,在发达国家,搞某项普查时并非这样做的。
譬如,美国在开展商品零售批发业普查时,规定对月销售额超过1000美元以上的零售批发企业才列为普查对象。而对月销售额在1000美元以下的批零企业采取抽样调查或用其
他部门的资料加以估算。在巴西,1995年搞经济普查时,以商业为主体。加工业和服务业用行业主管部门的记录,加工评估后汇集起来的。并且,普查的对象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开展全面调查,小型公司的资料都是通过各主管部门登记取得的。
五、建立以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体系
(一)普查
1.普查项目。根据以往我国多次开展普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5次普查经验,以及吸取国外开展普查的一些好的做法,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普查不易开展得过多过频,调查对象按照规模划分,调查内容与年定报配套、要精简方便,调查方式要长短表结合,资料整理时间以1年为期。
普查以10年为一个周期,开展一次人口普查、一次农业普查、两次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一次,涵盖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取消基本单位普查和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资料一是可以通过农业和经济普查时同时取得;二是通过行政登记取得。具体讲,各级政府事业职能部门要依靠行政法赋予的权力,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加强譬如工商行政登记、税务登记、统计行政登记、技术监督、编制等行政管理手段,把各类单位登记在册。
2.普查对象。对普查对象的确定,采取美国的做法,即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譬如,大中型企业或商品零售额月销售额达到1000美元以上的企业,才被列入普查调查时的对象。对小型微型个体户或者规模以下的企业,采取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取得或推算。
3.普查内容。普查以反映国情国力和国民经济核算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原始状况为目的,采取长短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缺资料可以通过部门取得、可以采取区域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科学推算等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取得。
(二)年定报调查
对综合统计部门年定报制度改革动大的手术。其基本指导原则是:以普查为基础,以反映国情国力和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为主体,制定年定报指标体系;行业管理需要的指标交由主管部门承担,综合统计部门负责统计监审和评估。
1.调查内容。承担全社会国情国力、国民经济核算、城乡居民家计调查等其他部门无力承担的、又必不可少的调查。对于社会上确实需要的信息交由统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承担。
2.调查对象。综合统计部门只对规模以上的企事业单位采取直报调查。在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下,由市县直接收集整理基层单位报表。填报单位由规模以上企业直报统计局,全行业资料由各主管部门承担。上面已经阐述过,“规模以上”不分行业,以企业用工人数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结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用工现状进行专门调查研究后制定。
3.调查方式。建议采用区域调查法为主体;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科学推算等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为补充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4.调查时间。根据不同行业运行规律,采取不同的时期建立报表时限,象劳动工资、科技统计、文化体育、卫生医疗等行业和指标采取年报或半年报形式,并交由主管部门承担。对工业、服务业等季节变动比较大的行业采取月报、季报形式。
(作者简介:汤以伦,江苏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高级统计师、教授;朱震葆,江苏省统计局设管处处长、高级统计师、教授。)
第二篇: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一位法国学者说,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也就没有将来;不去阅读而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近年来世界上兴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等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2008年,当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时,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在欧洲销量成倍增长……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恩格斯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种种同情、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位德国作家在谈到19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时说,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马克思,当今世界5/6的人口将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状态之中。正因为马克思主义鲜明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曾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邓小平同志强调,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始终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中国人民正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长期奋斗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近代以来,为拯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尝试过、寻觅过西方的各种思想武器。西方的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等,都在我国先后出现过甚至流行过,又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因为它们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科学的宇宙观,为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引领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指导作用。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坚持是“必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要坚定不移。2.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2.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回答为什么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有一元的主流意识形态,统治者都努力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其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确立儒家正统思想的独尊地位。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多数时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意识形态。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基督教思想处于统治地位,教会信条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任何“异端邪说”都受到排斥甚至制裁。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标榜“思想自由”,但以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各种思想主张五花八门,甚至允许批评资本主义乃至宣传马克思主义,但任何主张改变私有制、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思想,都会受到攻击和限制,更不允许其占主导地位,不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导思想一元化,正是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同时,指导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和灵魂部分,它既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又对维护上层建筑起着关键作用。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指导思想或者主导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指导、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它必然要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
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毫无疑问,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肯定会出现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指导思想就要多元化。事实上,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多数时候经济成分都是多样的。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在相当长时期中有封建地主经济与它并存。即使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同时存在小作坊、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个人土地所有者,公营性的“国有企业”,外国公司,特别是股份制的出现,使所有制形式更是复杂化多样化。然而,尽管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样,但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并没有变,始终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始终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样,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是不是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呢?要看到,利益关系多样化也是很多国家、很多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美国可以说是利益集团很多的国家,资产阶级、农场主阶级、工人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这些阶级又分为大、中、小不同的阶层;此外,还存在大量的诸如管理人员、教师、律师、医生等社会阶层。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尽管利益多样,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及其内部都有激烈的斗争、冲突、较量,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不会容许不符合其利益的思想占主导。在我国,虽然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无论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如何多样,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只有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或主张,能够最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这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还有人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搞多元化呢?首先,我们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么。社会思想的多样,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它占支配地位,必然要求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其次,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起社会的活力,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但是,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很苍白乏力,社会运转就会或者陷入混乱,或者陷入停滞,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说,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
3.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
有人担心,强调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会不会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会不会影响学术和艺术上的自由争鸣,会不会影响我们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有益文化成果呢?我们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首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实际上,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说要简单照搬它的现成结论,用它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用它裁剪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而是强调要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既是近现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伟大成果,也是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正确向导。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才获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形成了新的科学方法、思维方式、学术范式和学科体系。即使在西方,一些著名学派,也不讳言自己的学说受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有五项功能: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可以说,无论哪项功能,要想发挥得好,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迄今为止,没有什么别的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不断打开广阔视野,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境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需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
其次,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我们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所说的“指导思想”,是指各种学术学派、艺术流派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我们所说的“百家”、“百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允许有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避免思想停滞、观念僵化、声音单调,增强社会主义学术和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使各种流派和学派更好地把握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动局面,促进各种学术学派和艺术流派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其三,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我们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既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勇于和善于汲取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正是批判地汲取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精华,才得以创立;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汲取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和中国传统思想精华,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使它既能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又能扎根实践、坚持根本。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不会阻碍对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而且只会有利于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包容的胸怀,去学习、去吸收、去借鉴。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才能坚持得住,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才能发展得好。
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把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具体论断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看起来好像很“坚持”,实际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另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拘泥于具体词句,而是要坚持它的基本原理,并把它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种态度不仅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只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甚至误党误国;而第二种态度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反,一些曾经执政的共产党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方面的深刻教训。可以说,在相当长时期中,这些国家共产党内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盛行,理论创新滞后,提出的某些“新观点”,往往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者囿于成见和教条没有新突破,党的理论不能对实践提供新指导,对党员和群众越来越缺少吸引力;后来一些领导人又迷信西方理论,在西方思想文化渗透面前放弃阵地,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搞乱了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结果导致政权丧失,国家解体。这些教训说明,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行,不发展马克思主义、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思想、指导实践也不行。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世界风云变幻之时,邓小平同志曾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要动摇。当时,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面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推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我们之所以能够处变不惊,稳定大局,凝聚和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科学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体系,包含一系列独创性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指导作用。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近些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国情,不顾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无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历史结论,鼓吹要搞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声称西方所说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国的发展要以它们为准则。这些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实质,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无论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都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如果引进和盲从它们,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这方面,我们可以从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中得到警示:西方一些人在拉美、非洲等地区推行新自由主义,不仅没有给那里带来福音,而且它推行到哪里就把风险和灾难带到哪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又把灾难带给了全世界;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搞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出现繁荣,反而导致了亡党亡国的结局;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使许多人上当,并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图谋的工具。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决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的新情况,我们只有坚持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始终保持团结稳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5.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马克思主义主心骨,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道理,是人民群众所需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深奥,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工作,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绝不仅仅是改变语言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问题。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本《大众哲学》,让许多进步青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要义,成为坚定的革命者;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编写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为人们释疑解惑,加深了干部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会和认同,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使科学真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史和现实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和稳定器。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近代中国之所以长期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凝聚全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族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任重道远,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引领作用须臾不可或缺。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认识,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认识,不断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自觉性坚定性。
回望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中国注入强大活力。面向21世纪,我们必将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第三篇: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
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这一论述内涵深刻,意义重大,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创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任何一种社会性的理论学说,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人们社会实践的经验的总结。这种总结,无一不是反映理论创立者的思维方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所以能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而创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就是得益于这一伟大认识工具。大凡理论创新,总会面对不同思潮、主观意志的干扰,面对社会不同阶层、党派和团体的诸多利益冲突,面对实践难题的挑战。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社会结构分析以及阶级分析等辩证思维方法,坚持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果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创新就会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而终将流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创新赋予鲜明的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不是理论家们写的。理论家们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规范自己的创新思维、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才能建构出顺民意、合民利、得民心的创新理论。唯有这样的理论,才能真正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变革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主动精神,并在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进一步加强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创新注入崇高的理想意蕴。马克思主义公开申明,自己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彻底解放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是通过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美好目标是非常遥远的,但绝不是渺茫的。共产党人正在为之奋斗的一切,无不在为这条理想大道奠基。这一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是共产党人坚强的精神云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巨大理论价值,就在于它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实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成为面向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方向性的示范。
第四篇:人民警察忠诚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人民警察忠诚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铸就忠诚警魂为根本,以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民警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做好人民警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政治上忠诚可靠的公安专门人才。
一、忠诚教育势在必行
回顾人民公安事业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公安机关所肩负的使命不同,但是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始终未变。从瑞金到延安,从新中国建立,直到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许许多多的人民警察和保卫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这条惊天地泣鬼神的“忠诚道路”。据有关部门统计,仅1980年以来,全国公安系统共有7000多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3万多名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新时期的人民警察以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捍卫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愧于坚强的“共和国之盾”。
但190万人的公安队伍的一小部分人在社会转型期无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负面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地在广大民警以及作为预备警官的公安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忠诚教育,保卫国家建设的目标将很难实现,所以加强民警及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目前,一部分民警在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政治观念淡薄:从总体上看,目前民警中学习理论的风气不是很浓,有不少民警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甚至一提理论学习就表现出一种反感。有的民警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离自己比较遥远,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2、理想信念动摇:一些民警对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势,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科学分析,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悲观失望,对改革开放的政策产生怀疑。
3、宗旨观念淡薄:一些民警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公仆意识淡化,摆不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对待群众冷、横、硬、推,有些地方公安机关的衙门作风依然存在,有的民警对具体工作挑肥拣瘦,怕苦,怕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责任心不强。
4、价值观念错误: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一些民警片面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身在警营,心在“经营”,整天琢磨如何捞钱,有的民警千方百计结交大款,搞权钱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5、法制观念不强:有的民警缺乏依法行政的自觉意识,不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打骂、体罚、虐待犯罪嫌疑人,甚至搞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有的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6、特权思想严重:有些民警头脑中特权思想根深蒂固,常常以管人者自居,耍特权,抖威风,甚至利用职权欺压群众,造成很坏的影响。有的民警由于自己的不冷静行为,直接激化了矛盾,使人民内部矛盾逐步向敌我矛盾的方向演化,造成了一些影响极为恶劣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没有为社会稳定工作做出贡献,反而起了负面作用。
7、怀疑公安改革:有少数民警对公安改革心存顾虑,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公安改革,过多考虑个人利益,患得患失,变得消极被动;有的民警甚至包括一部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怕机构撤并,怕减少领导职数,怕现有的“官位”不保,怕丢了“位子”丢“面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公安工作的顺利进行。
8、政治修养不够:有些民警不善于或不注意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判断能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对西方敌对势力宣传的政治多元化和军队、警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观念缺乏清醒认识,没有看到他们实际上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取消无产阶级专政,进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险恶用心。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忠诚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发挥政治课在忠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对民警及公安院校大学生开展忠诚教育过程中,“两课”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民警及大学生的忠诚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两课”的重要作用。
1、必须要让“两课”的课堂成为忠诚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两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民警及大学生头脑的工作。要重视对在职民警及大学生的“两课”教学,将其作为加强在职民警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开展忠诚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两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过去的那样一种照本宣科的说教,而应该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在创新中提高“两课”的教学水平。
2、对在职民警和大学生开展忠诚教育还要注重开辟“第二课堂”。理论的学习是抽象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所以,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以及公安工作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忠诚教育工作中,要重视把握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规律。大学生注重独立、个性、自尊和自信,善恶分明,正义感强,而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与完善。他们更多地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注重对内心的分析和体验,力图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十分注重塑造自身形象,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所以,在对大学生开展忠诚教育时,应当充分考虑他们的这种规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感受,这样才能得到大学生的尊敬,取得较好的忠诚教育效果。
4、要充分重视网络在大学生忠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的出现,给忠诚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分级传达信息的方式,学生和教师获得信息是同步的,有的甚至比教师知道得还早、还多。现在的忠诚教育工作难就难在这里。过去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大家一杯水,现在教师应是自来水,大家要什么,教师就要给什么。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使忠诚教育工作有了一种全新的手段。网络所具有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教育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无法比拟的。它速度快捷,人们通过网络足不出户随时能知天下大事。这种迅速、及时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各网站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忠诚教育信息。第二个优势是其广泛性。凭借迅速扩散的信息网络开展党的忠诚教育工作,范围大、辐射面广、冲击力强,受教育对象非常广泛。第三,互联网的娱乐性优势也非常明显。信息网络运用了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使忠诚教育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紧密结合,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忠诚教育工作的渗透效果。因此,要把网络充分利用起来,使之成为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忠诚教育工作的一个有力的工具,要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开展忠诚教育的主阵地,并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切实把加强大学生忠诚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当然,对于对在职民警和大学生开展忠诚教育来说,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关心公安队伍的健康成长,支持在职民警和大学生忠诚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为在职民警和大学生的忠诚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第五篇: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中学(422200)魏仁东 湖南省隆回县教研室(422200)李社元
《教学大纲》中规定:“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现结合笔者的切身体会谈谈看法。
一、从物理学科的性质看:
物理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的确立,每一个原理和定律的发现,无不具有坚实的实验基础,无论是从托勒玫的“地心学”的完成到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的创立;还是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到法拉第得出“电磁感应定律”,都需要通过长期的、艰苦的、耐心的观察、分析和实验。不管是物理学的革命,还是物理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观察和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教学是灵活运用实验的功能,并结合教学的需要,来创设学习物理的环境,即通过实验为学生展现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有效地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并促进他们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教师利用地球仪、皮球、蜡烛等几种简单的器材,演示日食、月食的成因。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之后,能很快明确日食月食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二、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明确研究对象,提供感性材料,为教师讲授基础知识服务,例如:在讲授“透镜”这一节时,教师做“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在焦点”的演示实验,由于这个实验形象、直观,现象明显;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焦点”的概念,并附带掌握了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的简便方法。
2.通过一定数量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有条不紊的操作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分组实验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进一步学会了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过程中,他们能认真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掌握了“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特点,并知道当地水的沸点是多少摄氏度。
3.通过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的,探索性和设计性小实验,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和美好的愿望。例如,在学习“大气压随高度而减小”的知识时,布置学生自制“水气压计”,并用来观察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同时告诉学生,这样的气压计也可改作爬山用的“高度计”,学生感到很有趣。又如:在讲授“怎样连接电路”的知识时,布置学生利用一个电池组、一个小灯泡、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和一些导线,设计一个楼梯电灯开关电路,使行人上下楼梯都能控制电灯的熄和亮,这样的小实验,能培养学生设计才能和思维能力,在画电路图和连接实际电路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当实验成功时,学生感到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愿望,教师也能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因此,实验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包含着重要的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三、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方面看: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跨入科学和技术大门的启蒙阶段。中学物理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中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富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好学、好奇、好动、好胜”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因势得导,通过新奇有趣的富有探索性的实验来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胜心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注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课外也可组织课外活动小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做小实验,写小论文,搞小发明等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心理,激发起学习物理的兴趣,由兴趣转化为热爱,形成一股巨大的学习动力,使之学得更主动,更积极。
四、从教材上安排的实验的特点看: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其一,生动形象,富有新鲜感和趣味性。例如“惯性、惯性现象”一节中“用尺子打棋子”和“拉动小车,木板倾倒”的实验;又如“大气的压强”一节中“纸片会掉,水会洒吗?为什么?和鸡蛋将怎样?为什么?的实验;还如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中“压缩空气引火”的实验;另外还有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实验以及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等等实验,都非常富有新鲜感和趣味性的实验。象这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其二,因果关系明显,现象多变,富有探索性。例如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静电实验,电磁现象实验等,这类实验因果关系非常明显,现象多变,有较强的探索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三,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富有现实性。例如,“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验,“大气压强”的实验,“简单机械”的实验以及多数的电学实验,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称得上是“身边的物理”。若能学以致用,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初中学生在物理课中要想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受到观察、实验的初步训练,具有观察和实验能力,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来说,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和认真搞好实验教学,即使学校实验条件不好,自己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因陋就简自制教具,提倡“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为正常进行物理教学提供必要条件,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最基本的教学环境。
(此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会刊《中学物理》杂志初中版1996年9期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