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局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
***劳动局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网格化、网络化管理的新体制。为切实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两网化管理工作体制,有效发挥两网化管理对监察执法和劳动保障整体工作的促进作用,***劳动局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一)明确工作领导小组。为“两网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制定了工作制度。为了强化对监察员的管理制定了相应工作制度
二、划分网格,明确监管责任
为了保证推进和管理并重,我们建立了开发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同时,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明确上级文件中各个部门有关于“两网化”的职能,按照“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定任务”的原则,使监管责任具体到人。
三、采集信息,开发网络,做到监管精细化
各个街道社区要了解所辖区域内的劳动监察情况,建立劳动监察台账。结合沈阳市“金保工程”建设、利用现有劳动保障基础资源,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开发的核心软件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管理平台并积极维护,***劳动保障部门将认真采集各街道社区内的劳动信息,建立全部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对于所属的企业要加强劳动保障宣传教育活动,使群众了解劳动保障的重要意义,让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能更好的开展。
四、落实人员,履行监管任务
一)以办事处、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平台,在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劳动保障监察兼职工作人员,在社区(村)聘请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建立起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形成了一支比较固定的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保障监察辅助工作,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
二)确定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经费保障,我劳动局将积极向开发区争取财政支持,保障“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使劳动保障监察协管人员能全力投入到劳动保障监管工作中去。
由于我区劳动保障工作属于起步阶段,对于***地区的“两网化”建设工作,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实现监察范围的广覆盖、无缝隙,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标准和质量。
棋盘山劳动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第二篇:银海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定稿)
银海区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
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体系,确保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79号)文件精神,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我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人社办发〔2011〕18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两网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人社办发〔2014〕31号)和《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北政办〔2014〕160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以现有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逐步实现由被动反应式执法向主动预防式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劳动保障监察模式的转变,实现劳动保障监察 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前置、体系延伸,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我区经济社会的稳定。
二、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目标
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我区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掌握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分类监管、动态监控,有效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形成执法重心前移,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功能作用;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的服务与监督,提高劳动者就业稳定性,保障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两网化管理工作的内容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是指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规定,按照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的数量和监管难度,以镇、社区为基础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包括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全区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
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是指在网格化监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整合开发运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 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四、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步骤
按照北政办发﹝2014﹞160号文件“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2014年11月起在全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2014年12月底前,在每个网格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机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全部到位上岗开展工作。
五、两网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及经费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领导机构要按照“网格、经费、人员、工作条件”四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科学划分网格,确定网格负责人,落实工作场所,落实工作经费。
(二)划分建立网格。根据辖区面积、企业分布、职工人数等情况,按照每个网格内用人单位不少于300家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区、乡镇、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按照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划分标准,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全区整体划分为1个二级网格,4个乡镇划分为4个三级网格,另外划分4个社区网格为四级网格(分别是贵兴社区、南万社区、侨南社区、福成社区)共9个网格。以网格为单位,由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专职监察员、乡镇专兼监察员和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实时采集和动态监督 3 监控网格地域内劳动用工情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网络。
(三)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招聘与办公场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根据网格管理工作的要求,每个网格需配备2名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为统筹资源减轻财政负担,镇级和福成社区网格的劳动保障协查员由各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管员兼任,贵兴社区、南万社区、侨南社区的劳动保障协查员,1名由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管员兼任,1名向社会公开招聘;区级网格劳动保障协查员,1名由区人社局临聘人员兼任,1名向社会公开招聘。劳动保障维权指挥中心的办公地点,区级办公场所由区政府办协调解决,各镇办公场所设在各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四)经费保障。前期工作所需的设备、区镇两级网络建设经费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解决,四个社区网络建设经费由本级负责(暂缓安装),设备办公费用和日常维护由区本级财政负责安排,人员经费由区财政局根据区人社局编制的部门预算,将本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区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协查员的工资福利按照全市统一标准每人每月2300元(27600元/年·人,含社保)执行,18名协管员全年共需49.68万元(每年新增人员经费17.76万元),下一步协管员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比例每年上调。网络建设费一个网格一年费用6000元,全年共需5.4万元。信息采集设备费用,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劳动监察协查员每人配置一台移动终端手机(免购机费),月消费80元,每人每年960元,全年18人共需1.728万元。日常办公经费 按照每个网格每月1000元(含设备维护、办案交通费等)预算,全区9个网格每年共需公用经费10.8万元。以上合计共67.6万元(实际年新增35.68万元)。
(五)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局制定下发的《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协管员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制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当在统一制度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措施,推动工作,确保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六、两网化管理工作的职责
(一)区级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由区人社局牵头,区劳动监察大队实施,具体承担以下职责:负责抓好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网格的划分;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本辖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负责对各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负责对辖区内网格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工作部署等。
(二)乡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各镇政府具体职责是:负责设立辖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宣传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为“两网化”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办公条件;建立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电子信息档案;指导社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 工作;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收集汇总和动态管理,并向一级网格负责单位上报有关情况;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机构开展对辖区内用工情况的各项检查工作。
(三)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由各镇政府牵头,各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组织各社区实施,具体承担以下职责: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反映、传递辖区内用人单位的违法信息和劳动者的检举、投诉;采集网格内全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并以网格为单位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档案;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按要求及时逐级上报区域内劳动用工各类信息;协助、配合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其他有关工作。
(四)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各镇、社区依靠网格内配置的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在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的配合下,深入到网格区域内每个用人单位,按照“一街一册,一户一卡”的要求,逐一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采集,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区级要督促落实,于2014年12月15日前完成对辖区所有用人单位的信息采集工作。
(五)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按照北海市规定,区级于2014年12月30日前将前期采集的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录入,形成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每半年更新一次。
(六)建立分类监管服务机制。利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软件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维护,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劳动保障书面材料审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等情况,对网格内用人单位做出综合性等级评价,实施分类监管和服务。
(七)稳步实施,强化劳动保障“两网化”创新。要按照国家、自治区以及北海市的有关文件要求,稳步实施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力争全面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在扎实推进此项工作过程中,既要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又要结合本地特点,推出更多创新做法、典型做法、特色做法。
第三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马政发„2011‟号
****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实
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机关各单位: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实施我县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促进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我乡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柞水县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1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两网化管理的目的 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第423号令),实现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全员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并促进企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的行政效能。
二、两网化管理的内容
我乡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以村为一个网格,分片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员和劳动保障信息员,调查掌握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工资支付和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运用网络软件对网格内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督监控,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步骤
(一)建立网格。由各县(区)按照民政、规划和国土部门最新划分的行政区域建立网格,不留空隙和死角,确保每个用人单位都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管理覆盖之中。2011年4月底前,原则上按一个村划为一个网格,并对划定的网格进行编码。
(二)落实人员。在2011年5月底前,乡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及劳动监察协管员积极参与县上相关培训,并根据网格内用人单位数量的实际,明确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各类人员的监管职责,全面启动网格化管理工作。
(三)建立全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县劳动保障局指导网格内配置的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深入到网格区域内每个用人单位,按照《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采集表》的要求,逐一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采集,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形成“一户一档”用人单位网格化管理数据,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四、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两网化管理是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总体要求,是依法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我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全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对于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按照“网格、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人员、经费”五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科学划分网格,落实工作场所,落实人员编制,明确经费来源,保证经费落实。财政所按编制内实有监察员、协管员人数,安排一定量的办公经费,列入乡财政预算。
(二)加强领导。为推动工作的开展,成立乡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
(三)落实机构人员。不但完善乡劳动保障工作站的服务体系,提供办公场所,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协管员的作用;形成分级负责、责任到人、落实到网格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各村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调查领导小组,并指定信息采集调查工作负责人,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采集工作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采集调查员由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人员和劳动保障协管员组成。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由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带队,上门调查填写。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由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核对认可后录入。
(四)强化工作创新。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既要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又要结合本地特点,推出更多创新做法、典型做法、特色做法;既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边工作边建设,妥善处理好工作矛盾,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我乡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县检查验收。
主题词:劳动
网络
方案
通知
抄送:政府办,劳动社会保障局、就业管理局 ****党政办公室 2011年1月4日印发
共印20份
第四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总结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汇报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和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监管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基本上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员到位、责任明确、跟踪及时”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网。现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两网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一)划分网格,建立责任体系
以现有行政管理体系和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为依托,划分基础工作管理网格和执法监督责任区域。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两网化”建设一级网格,在各乡(镇)、产业集聚区成立11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为二级网格,48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和6个街道办事处为三级网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由大学生村官担任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每名协管员负责3至5个行政村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并配备电脑、显示屏等办公用品。建立了以专职监察员为主导、兼职监察员为依托、监察协管员为基础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延伸到每个网格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做到了全面监管、全程跟踪、全方位覆
盖,真正实现了劳动监察工作重心全面下移。
(二)信息采集,扎实完善数据库
按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标准》我局及时与市信息中心联系,安装最新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对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进行了软件的操作使用培训,目前软件已经正常使用。截止目前,已报送用人单位信息358家,上传“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用人单位358家,从业人数达20887人。
(三)案卷归档,实时上报案件办理情况
举报投诉系统已经正常运作,通过“举报投诉系统、案件管理系统”将案件办理情况及时上报省劳动保障监察局,截至目前已整理、上报64起。
二、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劳动保障监察股与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合署办公,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高配副科级,编制12人,现有8人,在岗7人,其中公益性岗位1名,车辆一部,电脑6台,打印机3台。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各配备二名兼职监察员,全县共有1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48名大学生村官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
三、“两网化”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保证
为快速推进我县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两网化”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作出了“高标准运作,高质量运行”的总体要求,并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落实“两网化”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办公场地,有力推动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提高监察队伍素质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能力较强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队伍,对开展“两网化”管理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对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开展了“两网化”工作培训。主要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等进行了相关培训,按照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的原则,要求各监察网格负责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的采集和数据上传工作、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和报送工作、发现和报告网格内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等。
(三)动态监管,建立信息数据库
我县把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工作作为两网化管理工作重点,积极协调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获取我县2547家用人
单位基本信息,印制并发放了2000份《企业用工备案登记表》和30000份《职工劳动用工备案基础信息采集表》。依托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按照“一企一档,划片分块”的要求,组织专、兼职监察员和监察协管员对网格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和录入,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工资发放、参保缴费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信息采集,并及时将数据上传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用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便于网络动态监管。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以网格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各监察网格负责实时监控劳动用工动态,及时处理和报送网格内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有助于及时消除用工隐患,在发生矛盾的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各级网格办公设备
目前,我县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于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办公设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目前我县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负担较重,电脑数量有限,上网受限制,硬件投入不足,影响了网络化工作进程,且各级网络维护费用没有保障,会影响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软件的使用。故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各级监察网格办公设施,确保劳动保
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监察队伍整体素质
加大“两网化”建设软件的培训力度,使服务所的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都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并指导所辖区域内用人单位正确运用,及时更新数据库。加强兼职监察员和监察协管员的在岗培训和各类业务培训,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兼职监察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在宣传政策、信息采集、调解纠纷、配合执法等方面的作用,努力打造懂法律、精业务、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
(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执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城乡一体化进程,在现有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网格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软件的辐射作用,形成基层监察工作管理监控无盲区、应急处理反应快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格局,为推进城乡一体执法创造条件。
第五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各项制度
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度目录
1.保障监察一级网格职责 2.保障监察二级网格职 3.保障监察三级网格工作职责 4.保障协管员职责
5.市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规则 6.巡查制度
7.举报和违法行为报告制度 8.管理和保密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一级管理网格工作职责
1、负责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定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
2、指导检查县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
3、制定工作人员职责;
4、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度;
5、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管理系统;
6、建立全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信息数据库,指导县区建立本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信息数据库。
劳动保障监察二级管理网格工作职责
1、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同步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对辖区“两网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2、设立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络,指导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
3、负责对辖区内网格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部署和业绩考核等;
4、落实管理网格的工作装备和设施;
5、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格管理系统的建立和日常维护;
6、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全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
劳动保障监察三级管理网格工作职责
1、负责劳动保障协管员的管理;
2、为“两网化”管理工作提供必须的办公条件和设备;
3、建立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电子信息档案;
4、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上报有关情况;
5、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开展巡视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工作;
6、反映、传递辖区内用人单位的违法信息和劳动者的检举、投诉;
7、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有关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职责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实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
2、对网格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进行动态监管。
3、对本网格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进行资料采集,录入微机。
4、收集、整理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文本资料,建立用人单位档案,督促和指导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和办理用工备案。
5、受理劳动者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6、反映劳动者对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加强执法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营口市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营口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管理办法。
一、组建目的和组建方式
为做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组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形成以专职监察员为主、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为辅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
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可以从劳动保障所、站现有工作人员中选定,也可另行招聘。协管员人数视网格内用人单位规模、数量而定,每个网格不得少于2人。
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规范
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应遵守以下工作规范:
1、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在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局(大队)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应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实行岗位责任制。
3、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应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应着装整齐、用语规范、举止文明、团结协作。
4、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应严守工作纪律,严禁“吃、拿、卡、要”,严禁徇私舞弊、以公谋私。
5、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应密切配合劳动保障监察员做好执法工作,认真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和专项任务。
三、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选用原则
1、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选用工作由各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经考试、体检合格后,择优录取。
2、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应从热爱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熟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能熟悉使用计算机的人员中录用。
3、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站与选用人员签订上岗协议,办理聘用手续。每一次协议工作期为一年,第一年试用期为一个月。
四、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培训办法
1、市劳动监察局根据上级要求统一制定培训计划,选编培训教材和考试试卷。
2、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市(县)区劳动监察局(大队)负责组织实施。
3、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每年还应根据业务需要开展业务培训和日常业务培训。
新选用的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必须经上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证》和工作标志方可上岗。
五、劳动保障监察协管队伍管理
1、市劳动监察局负责指导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的整体建设。
2、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局(大队)负责对本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日常管理,包括业务指导、人员调配、任务布置、业绩考核和内部监督等。
3、劳动保障所、站负责日常工作任务的落实、人员考勤记录、办公用具发放等工作,负责对协管员的管理和考核。
六、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考核办法
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重实绩、求实效”以及“考核和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使考核结果与对协管员的奖励挂钩,调动协管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工作质量,促进工作目标的完成。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绩效、工作质量和工作纪律三个方面,重点考核在辖区内对用人单位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督促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协调化解一般用工矛盾,及时反馈和协助监察员查处用人单位违反问题并监督整改,帮助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及时准确采集补充用人单位用工信息的情况。
由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局(大队)对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定。年终对考核成绩优秀的集体、个人予以表彰,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责令整改,经整改不合格的要坚决予以辞退。
网格巡查制度
一、各级网格内的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负责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采集和更新网格内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等方面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网格内工作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到用人单位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网格内用人单位及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发生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报告网格内因劳动保障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反映和传递群众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
三、网格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要具备调查处理一般性劳动纠纷能力,并负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四、动态监管。结合一年一度的书面审查工作,组织专(兼)职监察员和劳动保障协管员对网格内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信息采集。按照“一户一卡,一街(路)一册”的工作要求,填写《用人单位调查登记表》,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同时,结合诚信企业等级评定、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专查等,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日常监管。三级网格(乡镇和街道)兼职监察员和
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要经常深入用人单位进行劳动进行巡查,把监察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遵守劳动保障法律的意识,自觉做到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苗头性违法行为,努力将违法行为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对难以处理的案件或发现的重大违法行为,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告。
六、应急监管。对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内的重大突发事件,按照管辖区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监察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局势妥善处理。同时,根据事件性质,按照规定向上级报告。处理过程中要继续跟踪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事件处理完毕要再次报送处理结果。
投诉、举报和违法行为报告制度
一、为规范举报投诉行为,提高各级网格处理举报投诉的工作效率,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诉应依法受理:
1、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两年内的;
2、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3、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原则上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
三、报送内容及程序
1、二级网格劳动监察员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信息登记(采集)中,发现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用工信息的,或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向用人单位指出并下达整改,整改到位的,更新调查表数据。对拒不整改的,立即向所属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负责人报告。
2、三级网格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派出机构直接受理投诉举报案件的,由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填写《劳动保障监察立案审批表》,经所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审
核后,根据管辖权交由所属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处理。
3、三级网格劳动保障监察派出机构负责人对《用人单位信息采集表》进行审查,对用人单位存在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用工信息或拒不整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向所属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报告并提请对该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用工全面审查。
四、报送时限
1、各级网格通过举报等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及时办理立案审批手续,批准之日即为立案之日。
2、各级网格对经举报、投诉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办结。
档案管理和保密制度
一、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案卷档案是指各级监察网格在协助查处各种违法案件或直接处理简单劳动纠纷案件工作中形成的,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整理立卷归档系统保管的监察案件材料。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时采集更新工作中形成的,能够反映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动态监管情况、经过整理立卷归档系统保管的网格化管理信息材料。
二、归档
1、案卷档案管理,按照一案一卷、分类保管、利于保密、方便利用的原则。信息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一户一档、一格一册”的原则。
2、立卷的案件材料及排列顺序,(1)卷宗封面;(2)卷内目录;(3)受案登记材料;(4)调查证据材料,包括当事人主体资格及有关人员身份证明材料和其他证据材料;(5)用人单位改正情况材料;(6)其他材料。
3、立卷的信息登记材料及排列顺序,(1)卷宗封面;(2)卷内目录;(3)《营口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信息登记表》;(4)营业执照;(5)劳动规章制度;(6)职工花名册;(7)劳动合同台账;(8)上月职工工资表;(9)社会保险上月结算单;(10)其他有关资料。
三、保管
1、档案工作人员对所管的各类档案资料应做到情况熟悉、查找迅速准确。
2、档案资料要采用科学方法管理,各门类档案要实行分类整理、单独存放、集中管理。
3、对档案的调进、调出等情况要做好登记、经常清点核对,对损坏的档案要及时复制修补,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
4、按照“八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高温、防强光、防虫咬、防鼠咬)的要求,配齐设备,逐步创造条件建立标准的档案室。
四、借阅
1、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对借阅或查阅档案的人员,要热情诚恳,提供方便。
2、外单位查阅、借阅有关档案,必须持单位介绍信,经局领导同意,档案管理人员登记查借人员的身份和查借目的后方可查借。
3、借阅档案人员必须当面清点卷数,并在登记薄上签字,归还时经档案管理人员检查无误后,在登记薄上注销。
4、借阅档案应及时归还,一般不超过一周,如需延长借阅时间,应办理续借手续。查借人员应爱护档案,确保其安全,不准在文件材料上抹划涂改,不经批准不准擅自抄录、拍照、复印或翻印。
五、鉴定和销毁
1、档案的鉴定工作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由档案人员和有关科室共同完成。
2、档案鉴定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准确确定档案材料的存毁和保管期限。在文件的存毁已确定时,要坚持“保存从宽,销毁从严”和“宁存勿毁”的原则,防止把有保存价值的文件销毁。
3、销毁档案材料,要造册登记,经分管领导批准,在指定的地点由两人监销,防止档案遗失和泄密。销毁人和监销人要在销毁注册上签字,严禁将档案当废纸出售。
六、管理要求
1、档案管理人员要管好档案柜或库房,不得在柜内或库房内存放任何与档案无关的物品等。
2、一切档案都要登记造册,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要按登记薄全部清点档案,发现缺少及时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