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共5篇)

时间:2019-05-12 20:4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时间:2010-3-23 作者:周国顺 刘德全 选择阅读字体:[ 大 中 小 ] 阅读次

数:

669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后,预算单位取消了部分会计岗位,只设一名报账会计,单位财务的知情面缩小了;个别单位甚至认为本单位仅仅是报账而已,反正有支付中心在审核、支付、做账,本单位已无任何责任,不必再进行财务管理,对本单位仍是财务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认识不够,对财政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单位内部财务牵制与监督方面,特别是现金管理方面出现了弱化现象。本文就此背景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谈些看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额现金支付。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的结算限额为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以转账方式支付,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金支付1000元的结算限额虽偏低,可操作性不强。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然而,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为了方便,在可以使用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使用现金支付。目前,支付中心规定对一定额度(如3万元)以上的现金提取须经局领导签字审批后才予办理,有的单位对此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规避签批。

2、坐支现金。《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规定,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定期存入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实际工作当中,部分有收入或者收费的单位未按照要求将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是直接坐支现金。

3、现金余额过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为该单位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然而,一些单位月末或年末的现金余额却很大,个别单位的账面现金余额达十万以上。个别报账制单位报账取得大额现金时未通过备用金账户,使报账员手中实际的现金量过大。

4、白条抵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单位应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理,严禁白条抵库。在实际中,很多账面现金余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白条抵库。在抵库的白条中,有的已经抵库一年甚至几年以上,极个别的还存在没有单位领导审批的抵库白条。部分单位由于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更,有的白条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已经无法说清楚其具体情况了,难以清理收回以前年度的白条。这样,时间一长,库存现金中的白条将成为呆滞账,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5、现金日记账记账不规范。个别报账员记录现金日记账应付了事,不是及时、序时、逐笔记录,账簿登记混乱,刮擦、涂改现象严重,没有做到日清月结。

6、其他问题。目前,支付中心要求单位报账、核销、取现、转账都要填制相应的申请表,并在申请表上加盖预留印章,预留印章一般由单位公章(或财务章)、单位法人名章和经办人名章组成,个别单位为了省事将所有印章都交报账员一人保管,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的规定。还有个别单位现金支付,让供应商直接来支付中心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更为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便利,难免出现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情况,为个人贪污公款和单位私设小金库提供了可能。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现金管理意识淡漠。个别单位现金管理制度本来就不健全,而单位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又不够。单位领导片面强调工作的需要及方便性,对严格现金管理的认识不足。财务人员对现金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履行应负的职责,对领导的违规行为,没有及时阻止,一味地以领导意志办事。

2、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财务人员由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对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财务基础工作没有做好,造成现金管理工作混乱,给单位资金带来安全隐患。个别人员甚至无视财经纪律,有意违反国家统一制度的规定,以借机浑水摸鱼。

3、内部牵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有些单位的会计、出纳没有严格分离,岗位互串,甚至一人兼任;现金支出的批准权限不明确或存在越权审批行为等问题;单位对出纳监督不够,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会计出纳对帐不及时。

4、外部监管不到位。一些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错误地认为:现金管理工作是各单位的内部事务,由各单位负责人抓就可以了,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的管理主要限于对会计工作的结果,即会计报表的管理。基于是这种模糊认识,有些部门对下级单位现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毫不知情或者虽了解一点但认为这是单位的“内部事务”,没有从实质上督促整改好。

三、主要措施

1、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因此,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对现金管理相关岗位人员的思想品行、道德修养、业务技能、知识水平等作出具体规定。单位人事部门在招录财务人员时,应对思想品行、道德修养方面重点把关。会计人员录用后,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再教育。通过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和其他教育培训途径,使之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现金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办理支付业务严谨规范,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记录好现金日记账,定期与支付中心会计对账,杜绝白条抵库现象。时时树立“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从业意识,警醒自己不违法不犯罪。

2、健全和落实单位内部现金管理制度。一是要根据《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等法律法规,制定出本单位切实可行的现金内部控制制度。要严格职责分工,实行收支分开、票款分离;要实施内部稽核,还要实行定期轮岗制度,破除财务人员终身制。二是要严格控制使用现金。对大额现金支取要经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对超出规定,不属于现金结算范围的款项支付,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三是从严控制个人借用公款。制定严格的借款审批和完善的报销制度。四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坐支现金。

3、加强外部监督检查力度。对单位的现金管理工作,单位负责人要管,开户银行要管,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部门也要管。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单位加以纠正和完善,对违纪违法问题,要依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对违纪单位和单位领导及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罚和处分,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支付中心要认真做好监督。支付中心必须改变重核算轻管理的状态,针对预算单位大额现金支取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为大额现金支付系上“安全绳”,进一步规范了大额现金支出行为。

一是严格执行大额现金申报审批程序,凡提现限额(如3万元及3万元)以内的现金支取由支付中心审批,超过限额(如3万元)的大额现金支取须由局长签批。

二是预算单位申报的大额现金申请书用途与安排项目不一致的或项目安排不适合支取现金的,一律不予审批。

三是支取项目不符合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而应转账的,一律予以退回,并责成单位办理转账支付。

四是支取项目必须符合财政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关规定,人员支出及支出相对固定并有明确对象的日常公用支出、政府采购支出等一律实行转账支付,不得支取大额现金。

五是专项资金支出原则上实行转账支付,确需支取大额现金的,必须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并在经济业务处理完毕后,及时到支付中心核销。

在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业务模式,适时引入公务卡结算方式,以解决预算单位过多提取现金问题,实行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对乡镇要通过备用金账户支现,以保证在途现金的安全。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额现金支付。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的结算限额为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以转账方式支付,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金支付1000元的结算限额虽偏低,可操作性不强。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然而,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为了方便,在可以使用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使用现金支付。目前,支付中心规定对一定额度(如3万元)以上的现金提取须经局领导签字审批后才予办理,有的单位对此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规避签批。

2、坐支现金。《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规定,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定期存入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实际工作当中,部分有收入或者收费的单位未按照要求将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是直接坐支现金。

3、现金余额过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为该单位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然而,一些单位月末或年末的现金余额却很大,个别单位的账面现金余额达十万以上。个别报账制单位报账取得大额现金时未通过备用金账户,使报账员手中实际的现金量过大。

4、白条抵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单位应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理,严禁白条抵库。在实际中,很多账面现金余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白条抵库。在抵库的白条中,有的已经抵库一年甚至几年以上,极个别的还存在没有单位领导审批的抵库白条。部分单位由于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更,有的白条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已经无法说清楚其具体情况了,难以清理收回以前的白条。这样,时间一长,库存现金中的白条将成为呆滞账,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5、现金日记账记账不规范。个别报账员记录现金日记账应付了事,不是及时、序时、逐笔记录,账簿登记混乱,刮擦、涂改现象严重,没有做到日清月结。

6、其他问题。目前,支付中心要求单位报账、核销、取现、转账都要填制相应的申请表,并在申请表上加盖预留印章,预留印章一般由单位公章(或财务章)、单位法人名章和经办人名章组成,个别单位为了省事将所有印章都交报账员一人保管,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的规定。还有个别单位现金支付,让供应商直接来支付中心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更为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便利,难免出现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情况,为个人贪污公款和单位私设小金库提供了可能。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现金管理意识淡漠。个别单位现金管理制度本来就不健全,而单位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又不够。单位领导片面强调工作的需要及方便性,对严格现金管理的认识不足。财务人员对现金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履行应负的职责,对领导的违规行为,没有及时阻止,一味地以领导意志办事。

2、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财务人员由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对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财务基础工作没有做好,造成现金管理工作混乱,给单位资金带来安全隐患。个别人员甚至无视财经纪律,有意违反国家统一制度的规定,以借机浑水摸鱼。

3、内部牵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有些单位的会计、出纳没有严格分离,岗位互串,甚至一人兼任;现金支出的批准权限不明确或存在越权审批行为等问题;单位对出纳监督不够,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会计出纳对帐不及时。

4、外部监管不到位。一些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错误地认为:现金管理工作是各单位的内部事务,由各单位负责人抓就可以了,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的管理主要限于对会计工作的结果,即会计报表的管理。基于是这种模糊认识,有些部门对下级单位现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毫不知情或者虽了解一点但认为这是单位的“内部事务”,没有从实质上督促整改好。

第三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提纲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方面的现状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现状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薄弱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配套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有漏洞

(三)各行政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缺陷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有效的控制

三、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三)强化预算管理,加大预算约束力度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财政检查、外部审计并重,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

(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六)积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保证财务管理科学、高效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是事业计划及任务全面完成的有力保证,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体制、意识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是事业计划及任务全面完成的有力保证,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体制、意识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念相应发生了变化,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财经法规为依据、以理财为重点、以有利于自身发展为目的的财务管理新机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亟待规范和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方面的现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财经法规制度不严格,财经纪律观念淡薄,办事不讲规则、程序、手续,凭习惯、经验办事。二是财务工作缺乏连续性,经常有“领导换,会计变”的现象,客观上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波动,造成乱账 现象发生。三是少数单位对发票、支票等重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按财务管理要求制定票据管理制度。大多数单位即使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造成制度化管理监督机制弱化。四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修订普遍不完善和不及时,与新的财经法规和制度衔接不好,与单位情况变化和制度实际执行情况不相适应。财务管理制度不符合实际、不便于执行,直接损害到财务管理的权威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现状

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等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有的岗位互串,单位对出纳工作监督不到位,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开支使用现金支付,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公款私存具体表现有:(1)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以及学会的会费收入等不入账。(2)租金等其他应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应交存财政专户的收入不及时入账。收款不用合法收据,用白条代替。(3)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到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外,设置小金库。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并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具体表现:(1)固定资产管理较为混乱,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随意性很大,设施和设备购建论证不充分,造成闲置。(2)有的单位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或者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维护工作流于形式。有的单位不按要求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理和盘点,或者是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致使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

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形成了在实际工作中遇事才跑财政的局面,导致预算推行难度大。2.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因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现象,致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巧立名目发放奖金,提高补贴标准;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3.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好多项目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1.一些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单位内部未设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内部审核监督仅由一人或多人专职或兼职代理。部分单位内部未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2.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业务交叉过杂,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3.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内审机构,已建立内审机构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更多的还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内部监督执行大打折扣。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4.个别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或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偷漏税金、隐瞒资产、虚假业绩的目的。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目,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保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及有关的合同、协议等资料,想混水摸鱼、侥幸过关。5.有的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支出分散到科室管理,违反了“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规定。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薄弱

事业单位领导没有带头认真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定期不听取本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汇报,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方面不。没有督促下属部门和职工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保障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没有加强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没有及时培训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有计划地吸收一些年轻的、具有会计和审计专业学历、懂业务的人员充实财会和内审岗位,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力量方面做的不到位。不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对在单位理财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没有制定奖赏制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配套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引起财政预算管理和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重大变革,势必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因此进行相应的改革,已不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会计制度滞后于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有漏洞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大额开支使用现金支付,白条抵库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混乱,设备构建不齐全,造成闲置资产。

(三)各行政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缺陷

一是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数法仍普遍被沿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部门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了隐患。

三是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应安排的项目人为安排资金,致使应该安排的项目预算不能打足,影响了预算编报的准确性,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也给项目的绩效考核带来一定难度。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由于缺乏更新理念的认识,思想水平业务差,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有效的控制

一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投入,国家是事业单位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公共事业单位自行经营和管理。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二是事业单位一般对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投入表现积极,对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研究相对不足,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资金使用管理薄弱,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少数单位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

三、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要在国家宏观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制度制定要体现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即制度的制定必须结合单位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内部财务制度的条文在表述上应尽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并与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应用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财务行为,减少或避免各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发生。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开,保证资金安全。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还应经常对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当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有变动和修改,或评价发现内部控制出现薄弱环节时,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流失,事业单位应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包括国有资产登记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制度等。其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固定资产内部监督制度,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固定资产使用、处置及其他情况进行内部监管上,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二是建立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制度,处置国有资产必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强化预算管理,加大预算约束力度

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预算、执行预算和监督、考核预算执行情况三部分内容,可见,预算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预算管理应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的原则,彻底改变“只重预算执行,忽视编制和评价工作”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法、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将全部收支编入预算。另外,要进一步细化预算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同时,要建立健全 科学评价体系,广泛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财政检查、外部审计并重,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有条件的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或确定专职的内部审核监督人员。严格财务管理程序,明确职能,强化责任,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并定期开展内部财务检查,对单位财务收支进行全面审查,向单位行政办公会或职工大会通报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要主动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要认识到内部监督有其局限性,来自外部的财政、审计、税务、纪检以及上级部门的财经监督可使单位管理更加规范和合规合法,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财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加强监督,掌握资金流向,把各种专项资金管好、用好。对各种财政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堵住各种漏洞,防治腐败。要特别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预算外资金来源、金额和去向等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核查,对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考核,防止预算外资金滥收和违规使用等现象。

(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1.事业单位领导要带头认真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听取本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汇报,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督促下属部门和职工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保障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2.要加强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要有计划地吸收一些年轻的、具有会计或审计专业学历、懂业务的人员充实财会和内审岗位,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力量。3.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对在单位理财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应加以奖赏和重用。

(六)积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保证财务管理科学、高效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通过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可以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行政事业单位腐败,杜绝胡乱花钱、铺张浪费现象,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以资金控制为目标,以加强财务收支监督为重点,可以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以高效理财为取向,将所有账户及会计业务处理权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力求核算、管理、监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文佳《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中国工会财务,2008,8 [2] 陈娜《审计风险及其管理探析》价值工程,2008 [3] 陈金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金融经济,2008,(20).[4] 赵秋梅,靳玉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研究,2007,(9).[5] 马世栋,张志湘,任志红.医疗公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08).[6] 白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9 [7] 蒋晓宁《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10月

[8] 蒋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第四篇:浅谈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选)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259-02

摘 要 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一直困扰着我们,其管理混乱扰乱了国家的现金流通秩序,不仅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也容易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或者发生商业贿赂行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找出原因的情况下,针对目前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为了既要加强管理,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把现金管理工作做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现金管理 问题 对策

现金管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财经制度,它对集聚社会闲散资金,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和制止违纪行为,稳定市场物价,起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城乡经济十分活跃。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经济形势,近几年来适当放宽了现金管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有些单位利用搞活经济,进行违纪、犯法活动,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造成不小损失。

一、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存在现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大额现金支付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的结算限额为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虽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金支付1000元的结算限额已经过低,可操作性不强。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然而,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很多事业单位为了方便,在可以使用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有的单位一次性支付5000元以上现金的业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单位一次性支付上万元、上十万元的现金,严重违反了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2.坐支现金的情况严重。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定期存入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然而,在审计中我们发现,部分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未按照要求将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而是直接用于日常经费开支,坐支现金现象相当严重。

3.帐面现金余额过大。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为该单位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然而,很多事业单位月末或年末的现金余额却很大,帐面现金余额在万元以上的单位不在少数,甚至个别单位的帐面现金余额达到了几十万或上百万。

4.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单位应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理,严禁白条抵库。然而,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帐面现金余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在抵库的白条中,有的已经抵库一年甚至几年以上,有的甚至没有单位领导审批。部分单位由于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化,有的白条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已经无法说清楚其具体情况。

5.少数现金收入不入账或入账不及时。由于当前各事业单位取消了记账会计,只保留一名报账员,会计核算全部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尽管这种体制与《会计法》表象上不冲突,但实际上弊端很大、漏洞很多,主要原因是会计核算中心的记账员对该单位情况不熟,经济活动情况全部取决于报账员实际报账,单位经济活动情况实际上是一人经办,缺乏应有的监督。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报账员出现了现金收入不入账或入账不及时,有的长达7个月。

二、造成的直接后果

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其危害程度相当大。它是“小金库”产生的根源,是公款私存的“资金保障”,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应引起金融、审计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采取有力措施,并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完善现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从源头上、制度上堵塞现金管理漏洞。

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不仅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埋下了的隐患,更为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极有可能造成以下几种严重后果:

1.为个人贪污公款提供了可能。由于单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对现金的去向难以控制,经办人员很可能利用管理中的漏洞,通过虚开发票、收取回扣等方式贪污公款。

2.为单位私设小金库提供了便利。由于单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就可以通过虚列支出等手段套取现金,从而私设小金库。

3.难免出现挪用公款的情况。由于出纳手中的库存现金过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情况。

4.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由于白条顶库现象的存在以及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经常变更,单位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往往弄不清楚库存现金中白条的性质,也不愿去清理收回以前的白条。这样,时间一长,库存现金中的白条将成为呆滞帐,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事业单位现金管理的对策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不难看出,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现金管理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1.建立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建议政府在不违反国务院和上级政府、部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并完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现金管理制度,并要求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2.组织各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库存现金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并将清理结果报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备案。对清理中发现的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等问题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清理出的长期未入帐的收入支出单据要区别情况采取及时入帐或收回的措施;对作为现金抵库的白条要查明性质并及时收回,确实无法收回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对库存现金余额过大的要及时缴存银行。通过清理,应当做到各单位的库存现金帐实相符、库存合理以及杜绝白条抵库和长期不入账的情况。

3.进一步明确现金管理职责,保障现金规范化管理。各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出纳在现金管理中的职责,建立单位负责人事前监督、出纳具体负责以及会计事后监督的体制,以确保现金规范化管理。

4.建立现金管理日常监督制度,确保现金管理制度长期有效发挥作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不定期对各单位现金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未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进行严格处罚,以确保现金管理制度的长期、有效执行。

5.尽快将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上升为现金管理法,为强化现金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将以现金结算为主的结算方式改为以银行转账结算为主的结算方式,适当提高现金结算起点,凡是交易额超过结算起点的,必须实行银行转账结算;单位和个人在银行大额存取现金,必须事先到有关部门办理备案手续,银行方可为其办理存取手续;加强现金管理法的宣传,使公民逐步习惯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6.各地银行要加强现金管理,特别是商业划小核算单位,工业开办自销业务,现金周转量大,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单位送存现金提供方便。使现金管理与信贷管理、结算管理紧密结合。对符合国家计划、政策和正常经营的经济往来,在信贷、结算现金使用上,都要予以支持。办理转帐结算,力求简便、迅速、安全,各基层银行要加强柜面监督和事后检查工作。对执行好的单位、银行或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对违反国家计划、政策和现金管理规定的,按以下情况予以制止和给予必要的制裁。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也逐步趋于完善,各单位的财务管理也随之逐步加强。但在现实的会计工作中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其内部财务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虽然经历了由会计委派制到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支付等过程,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不能简单地认为账有人记了,钱有人支了,单位弄个跑腿的就行了。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必须依托本单位具有一定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人员来加强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1、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基本的要求。有些单位认为既然是在会计核算中心记账,本单位的财务人员其业务水平的高低都无所谓。他们想用谁就用谁,把原来具有会计资格的财务人员逐步更换成既不懂财务制度,又不懂会计账目的报账员。这些报账员不仅对本单位基本的财务情况不甚了解,就连基本的账账、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也弄不懂,单位领导要了解财务情况时,他们才临时抱佛脚,急忙跑来财政核算中心询问,根本无法起到财务管理的作用。

2、原始凭证审核不严,经常出现不合规、不合法的票据。许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接受本单位的票据时把关不严,许多人认为有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就对原始票据的来源和开具日期、业务内容等不把关、不审核。有的是票据项目填写不全;有的是用服务业发票报销购买商品的业务;还有的甚至是用假发票来报账。

(二)财政支出计划执行不严,随意改变专项支出的用途

一些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财经法规观念淡漠。他们认为只要是自已单位的钱就能随心所欲地花,可以不受财政的监督,不受财经法规的约束。经常出现人为随意变动支出项目、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

(三)有私设小金库现象

有的单位领导为了方便其不合理、不合法票据的报销,或部门利益在单位多发补助或福利,坐收坐支,私自将单位的某些收入不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坐收坐支,形成了严重违规的“小金库”。这一做法不仅严重违反了“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等财经法规,而且极易滋生腐败现象,进而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购进的固定资产不登记,对国有资产的处置也是随心所欲。有的是不经批准,就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对外出租或兴办经济实体;有的是在转让,拍卖固定资产时不经评估低价出让;有的是将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随意报废,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

(五)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再进行“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进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的现象。有的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走了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许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想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促使有关单位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节约使用财政资金,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贪污腐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加强对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财经法规培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首先,加强对个单位领导的法律知识和财务管理制度培训。上级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真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促使其严格把好用人关,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会计基础工作中。

其次,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完善经费收支审核,强化会计监督,规范会计业务。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把各项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推行综合财政预算,全面实行“以收定支”,“票款分离”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必须相分离,各岗位之间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检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第二,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一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对取得的资产要及时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二要严格财产清查制度。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盘点,每年必须全面盘点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三要完善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制度。防止随意报废和变相低价销售。四要加强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区别情况进行按责赔偿。

第三,建立健全基建工程项目监控制度。基建、维修等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量往往比较大,所以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必须接受全过程审计监督。对施工、工程用设备、材料的预决算要采取社会公开招投标方式,并严格落实到审批、采购、付款、验收、保管、使用等工程物资的各个环节。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构筑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第四,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的原则,彻底改变“掐头去尾”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并要依法执行部门预算,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组织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绝随意变更预算、追加预算的做法。

第五,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职能作用。把行政事业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使审计资料、审计信息的共享。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作用,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审计监督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5篇)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如何通过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达到防止财务风险,严格财经纪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逐渐地成为了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只不过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致使在我国,财务管理并不能得到相......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最近,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较为混乱,有些部门与单位的补贴、奖金等支出数额达到人员经费的30以上,占国家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最近,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较为混乱,有些部门与单位的补贴、奖金等支出数额达到人员经费的30以上,占国家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文章标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较为混乱,有些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共五篇]

    固定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是保证完成各项行政工作和事业计划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发现,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核算不实、记......

    当前基层行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合集5篇)

    当前基层行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金管理就是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要求,管理各单位的现金收入,支出和库存,即对现金收支活动进行必要......

    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企业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而现金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对企业的各项活动与相应的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