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犯罪分析

时间:2019-05-12 20:3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员工犯罪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员工犯罪分析》。

第一篇:企业员工犯罪分析

当前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www.xiexiebang.com 来源: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法院 作者:孙伶 尹春晖 更新时间:2007-08-14 00:00:00

依法治企,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根本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企业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仍存在着大量弊端,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05年以来,我院立案受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公司、企业人员犯罪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70%以上。载止2007年7月底,已受理13件,已超过2006年全年的受理总数。这些犯罪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采取公开或隐蔽等非法手段,大肆侵吞国家、集体、企业的财产,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一、犯罪的基本特点

1、犯罪主体呈多元化。过去,企业职务犯罪大都集中在财务人员、供销人员、保管人员身上,而近几年中,企业负责人犯罪逐渐增多。

2、案犯年龄呈现多层次化。与过去的“59”现象相比,现在犯罪人年龄在40岁到55岁之间所占比例较大,趋向于多层次化,且低龄化犯罪逐渐成为趋势。

3、犯罪故意从“被动”走向“主动”。当前受理的企业人员犯罪案件多为犯罪人主动非法获利,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地直接以损害企业的利益作交易,与原来的犯罪过程中体现出的“半推半就”相比,体现了新的特点。

4、犯罪动机由个人贪图享乐型向本人或他人投资营利型转化。近几年随着投资理念的增强,很大一部分犯罪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资金,用于本人、亲友或他人、经营、炒股,进行投资营利型活动。

5、职务犯罪群体化,“窝案”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发生在公司、企业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往往是一查一窝,一提一串。尤其是企业领导与财会人员相互勾结、企业负责人之间相互勾结,上行下效,共同作案。

二、职务犯罪的成因

1、管理上存在漏洞和弊端,为犯罪的滋生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管理漏洞和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在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政府机构重新整合、职能调整进程中,与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尚未及时制定,各种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也难以及时解决,使得管理的漏洞和权力监督的盲点不断涌现,客观上为职务犯罪的蔓延、发展创造了条件。

2、制约机制的不健全,为职务犯罪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当前国有企业体制转换的特殊历史环境下,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造成管理制约制度上的漏洞,一些企业在逐步摆脱政府部门管理的同时,忽略了企业内部的制约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甚至出现真空,任何事情企业负责人一人说了算,这就给少数企业负责人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有机可乘,有空可钻,从中贪污、受贿等。

3、私欲膨胀,是导致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在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状况下,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由于如前所述的制约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权力没有了约束性,有些企业管理者乘机将扩大的权力变成了自己的私欲化领地,为所欲为。

三、预防对策

1、完善内部管理,堵塞漏洞。针对许多企业正处在新旧体制转制中,经营管理的方向不断发生改变。首先,要完善规章制度,使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员做到按章办事;其次,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对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合理、合法。第三,要制订完善的运行程序,确保好的管理制度处于良好运作之中。

2、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权力如果不受监督和制约,必将使权力滥用,导致腐败。因此,要对公司、企业负责人的权力进行制约,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制约更为重要。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投资审议和效能监察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统派制度,通过全方位的制约措施,防止权力失控而被滥用。

3、加大职务犯罪的执法力度,建立预防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打击职务犯罪的工作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其次,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进行认真整改;第三,要注重建立社会化预防体系,打击、教育和预防并重,使行为主体形成不想犯罪、不能犯罪、不敢犯罪的心理,这样才能使改革健康深入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表现与预防对策

发表时间:2005-6-8 0:31:49 作者:研究室赵杏媛 阅读:

3128次

2000-2003年期间我院审理民营企业职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经济犯罪案件17件24人。其中职务侵占案13件,占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案件的76.5%;挪用资金案2件,占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案件的11.8%;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2件,占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案件的11.8%。

一、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的特点

通过对17件案件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案件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一)集中发生在制造业企业。17件案件中,有15件案件发生在制造业企业,占全部案件的88.2%;2件案件发生在贸易业企业,占全部案件的11.8%。可见制造业企业是民营企业中职务经济犯罪的高发点。制造业企业一般规模大,产、供、销涉及的环节多,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企业如果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就容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二)犯罪主体主要以仓管员、供销员居多,涉及厂长经理、司机、保安员、搬运工、修理工等多种职务。犯罪人中直接负责保管、看守、收发本单位财物的人员如仓管员、收发员、过磅员等职务的8人,占33.3%;供销员4人,占16.7%;厂长、经理2人,占8.3%;出纳员、搬运工、司机各2人,各占8.3%;保安员、修理工各1人,占4.2%;非本企业人员2人,占8.3%。厂长经理、供销员、仓管员、司机、搬运工、修理工等人员职务上都具有主管、管理或者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作案便利,而保安员因负责出入登记,一般是与仓管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人员勾结作案。

(三)犯罪人年龄以25岁至40岁之间居多,高中以上学历人员近半。犯罪人年龄介乎19岁至43岁之间,其中以25岁以上40岁以下的居多,有14人,占58.3%。25岁以下的9人,占37.5%;40岁以上的1人,占4.2%。24名犯罪人中,初中学历以下13人,占54.2%;高中、中专学历10人,占41.7%;大学学历仅1人,占4.1%。其中外来就业人员15人,占62.5%;本市人员9人,占37.5%。

(四)犯罪次数多、数额大。在17件案件中,犯罪人作案3次以上的10件,占58.8%。17件案涉案金额共达76.33万元,平均每件案涉案金额4.49万元,最大涉案金额的为20.1万元,17件案中只有2件案涉案金额未达1万元。

二、民营企业发生职务经济犯罪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职业道德缺失。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随着商品意识向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而一些民营企业主却只抓业务,认为搞好生产,赚取利润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才做的事,而很少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一些人拜金主义思想恶性膨胀,经不住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最终铤而走险。

(二)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新旧体制的交替造成管理制约制度上的漏洞,一些国有企业改制后,在逐步脱离政府部门管理的同时,忽略企业内部制约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甚至出现真空,为民营企业中职务犯罪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而有些民营企业仍是家族式经营,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又缺乏必要的警惕和防范,给少数职员以权谋私提供了空子。

(三)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一些民企职员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的威严认识不足,自认为手段隐蔽,查不出来,即使查出来,也可以拒不承认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寻机作案;另有些人存在侥幸冒险心理,认为共同作案的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绝不会出卖自己,从而与本企业其他职员共同勾结,打通“关节”,大肆侵占企业财产;或者认为行贿和受贿双方你给我钱,我给你办事,互利互惠,为了双方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行贿方不会出卖我,从而导致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回扣,接受贿赂等。也有的外来就业人员自以为作案后逃回家乡,就算事发也难以寻找,于是无所顾忌,胆大妄为。如崔小宏职务侵占案,犯罪人崔小宏是公司的出纳员,利用生产主管要其帮公司兑换外币及提取存款的便利,当日取款后将人民币39220元占为己有,潜逃回家乡江苏省东台市。

(四)利益驱动,铤而走险。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的犯罪人年纪都比较轻,有的人存在“找快钱”、“发大财”的思想,经不住诱惑,见利忘义。也有的因染上赌博的恶习,正常收入难以支付开支,便不择手段,不顾后果,铤而走险,从而在犯罪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三、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案件的表现

(一)将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已有。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企业财物直接据为已有。这种犯罪方式行为人一般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支配权,主要发生在业务主管、经理、厂长身上。如董育强职务侵占一案,董作为某五金公司业务经理,其趁公司法定代表人外出旅游之机,利用受委托管理本公司业务和财物的便利,于2002年5月3日收取公司客户货款人民币37592元后截留19002元占为己有,同月4日,又以购买原材料为名,持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存折到银行提取人民币11万元以自己名义存入银行,之后又驾驶公司车辆装载公司价值72100元的铜锭7.21吨运走伺机销赃占有。

(二)本企业人员互相勾结,监守自盗。仓管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经手本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但因一些企业设有保安员,出入均要登记,这些人作案时为将财物顺利运出企业,有时便与保安员互相勾结。如何朝建职务侵占一案,何朝建在某鞋厂负责搬运工作,与该厂搬运工韩本运共谋盗窃该厂增白剂,于2003年3月串同该厂保安员常战洪作案,趁常值班之机,韩从该厂仓库盗窃价值人民币54957元的增白剂50公斤,由何朝建在该厂后门接应运出。

(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犯罪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例如收发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供货单位职员互相勾结,虚记收到货物,使单位的货款虚增;购销人员伪造涂改单据、出差人员虚报差旅费等。

(四)帐外收取回扣归个人所有。一些公司、企业职员利用为本单位采购货物、出售货物等职务便利,违反规定收受回扣归个人所有,侵犯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度。如覃文新公司、企业人员受贿一案,覃文新从2003年3月起任某灯饰有限公司采购员,期间,利用其负责售卖公司废油桶的职便,与回收商文某串通,将该公司的废油桶出售给文某,文某则按每个油桶3元计提回扣给覃文新,覃文新于2002年6月17日、7月21日分别两次收取文某的回扣款合共人民币5000元,用于个人挥霍。

(五)收款不入帐,私自将企业资金挪作他用。2宗挪用资金案的行为人都是供销员,他们利用负责收取货款的职便,收取客户的货款后不交回企业入帐,私自挪作他用。如李福至挪用资金一案,李福至任某纸箱厂的供销员,负责该厂送货和收货款工作,2000年10月至12月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先后多次从出纳员处领走应收货款的收款凭条,向多家客户收取了货款人民币98337.55元后,没有将货款交回厂入帐,全部用于赌博及挥霍花光,直至2001年3月离开纸箱厂后,经厂多次追收,李才归还了52000元,余款未能归还。

四、预防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的对策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宣传,教育员工遵纪守法。民营企业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培训教育计划,规范约束员工的思想,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知道什么是“不可为”,做到敬业爱岗,诚信守法。同时应对企业员工有计划地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刑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民企员工守法意识,做到依法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管理和监督。民营企业要改变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和规范企业行为。加强企业的建章立制,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工作,特别对经济犯罪高发岗位要强化监督与制约,对重大的经营业务活动,必须明确办事程序与责任,防范发生犯罪。

(三)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积极建立预防体系。司法机关要严厉打击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做到有案必查,有罪必惩,震慑犯罪,建立坚实的法律防线。民营企业对本企业内的职务经济犯罪决不能姑息,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动员和发动职工、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犯罪,做到群防群治,使犯罪分子无洞可钻,无机可乘,减少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的发生。

第二篇:犯罪案例分析样本

至今“未破”恐怖白银市连环性变态杀人案

姓名:吴川和 班级:09教育一班 学号:20090512405

有一节课听了老师的变态案例,突然发现自己对变态案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在新闻上浏览了许多变态案例,例如碎尸、、连环强奸案等等。终于锁定了白银市连环杀人强奸案;虽然不是身边的亲身经历、但是意义颇重·····

因为去了巫山支教,所以也写下了自己的点点感受·······

案情回顾

从1988年6月份开始,在白银市区的市民中间一直有传言称,白银市出了一个“杀人狂”,这个“杀人狂”专门选择 身穿红色衣服 的年轻女子作为下手的目标,大部分作案时间选择在夜间,采用尾随、盯梢或者长期观察后,直接进入所选女子居住地,进行强奸杀害,或者杀害奸尸。更为可怕的是,残忍的凶手杀人后,都要切割受害人不同身体部位的器官或者组织带走。十几年来已经有近十名年轻女子被杀人狂杀害,而且案件一直悬而未破。这一恐怖的传言像消息在市民中传开后,恐怖的阴影一样笼罩了铜城长达十六年,人们特别是女性,几乎个个谈狂色变,大白天几乎也不敢单独出门,孩子上下学都要家长接送,妻子、姐妹上下班也要等亲人护送,人们整日在一种提心吊胆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白银市公安局还向社会公布的一份《白银市公安局侦破系列强奸杀人案件宣传提纲》,不仅证实了“白银确实出了个杀人狂”的社会传言,也向人们公布了案情,并悬赏20万缉拿凶手。

十四年九名女性惨遭不幸

下面是警方向社会公布的从1988年至2002年的十四年间,九起残害女性案件的主要案情。1、1988年5月26日17时许,居住在白银市白银区永丰街接177-1号的白银公司23岁的女职工白某被害于家中(以下简称88.5.26案件),警方勘验时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衣被推至双乳之上,下身赤裸,上身共有刀伤26处”。2、1994年7月27日下午2时50分许,白银供电局一名女性临时工石某被人杀害于其单身宿舍内(简称94.7.27案件),被害时19岁,现场勘验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身共有刀伤36处”。3、1998年1月16日下午4时许,家住白银区胜利街88-6号,29岁的女青年杨某被害于自己家中(简称98.1.16案件),调查证实杨某被害的时间为1月13日,现场勘验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全身赤裸,上身共有刀伤16处,双耳及头顶部有13X24CM的皮肉缺失”。4、1998年1月19日下午5时45分,家住白银区水川路6号的女青年邓某被害还于家中(简称98.1.19案件),被害时27岁,勘验时发现,受害人“上衣被推至双乳之上,裤子被扒至膝盖处,颈部被刺割,上身共有刀伤8处,左乳头及背部有30X24CM的皮肉缺失”。5、1998年7月30日下午6时许,白银供电局职工曾某年仅8岁的女儿苗苗(化名)被害于其该局计量所4楼414号家中(简称98.7.30案件),勘验时发现,受害人“下身赤裸,颈部系有皮带,阴部被撕裂并检出精子”。6、1998年11月30日11时许,家住白银区东山路59-6-4号的白银公司女青年崔某在家中被害(简称98.11.30案件),勘验时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身有22处刀伤,下身赤裸,双乳、双手及阴部缺失”。7、2000年11月20日11时许,28岁的白银棉纺厂女工罗某在该厂平房家属区自己家中被人杀害(简称00.11.20案件),勘验时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裤子被扒至膝盖处,双手缺失”。8、2001年5月22日9时许,家住白银区水川路28-1-12号的白银区妇幼保健站28岁的女护士张某在家中被害(简称01.5.22案件),勘验时发现,受害人“颈部等处有锐器伤16处,并遭强奸”。9、2002年2月9日下午1时许,住在白银区陶乐春宾馆的三楼长包房客户朱某在自己的客房中被害(简称02.2.09案件),被害时25岁,勘验时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衣被推至双乳之上,下身赤裸,遭到强奸”。作案地点图示

因为案件还未侦破,了解不到具体的详情,还只能通过警方发布的消息以及网友的暴露和点评来分析该案。

案件性质

如果只是单纯的杀害九名女性也许只是一起简单的系列杀人案,但是犯罪人在杀害被害人的过程中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

犯罪人在企图行凶的心理下做出以下犯罪行为:

1、切开颈部,这样的伤害会让受害者一时之间不会死亡,却深刻的感觉到生理的痛苦和看着犯罪人对自己施虐的心理痛苦;

2、在被害人身上制造了几十处刀伤,我们可以推断有一部分刀伤是在被害人已经死亡的情况下由于犯罪人自己本身的狂性而造成的,也就是对尸体施虐;3,在用刀子伤害被害人的同时,还会伴有切割被害人身体的举动出现,例如切去双手或是割去皮肉;4,虽然犯罪人不是在每起案件都进行了强奸犯罪,但是都有对九名受害者实行“上衣被推至双乳之上”以及切了被害人胸部和阴部等举动。这已经不是一个正常心理的杀人犯会做出的行为。

让我们研究一下什么样的心理可以称之为变态心理。

所谓变态心理,是精神医学中的用语,相对于“常态心理”而言。“常态心理”即绝大多数人所具有、符合自然的心理状态。如果某种心理现象是绝大多数人没有的,那就属于“非常态”。非常态的心理现象可以包括“正-负”两极值,如:智商中的超常与弱智。其中,非常态的“负值”一般都被称为变态心理或病态心理。即“否定性的非常态”均为“变态”。

变态心理涉及“心理”不同方面的问题,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情感、意志、智力、人格、行为等方面的变态。其中,任何一种心理现象出现变态都可视为变态心理。譬如:有的人是感知变态引发的心理异常;有的人是兴趣变态引发的心理异常;有的人则是想象变态引发的心理异常;还有的人是人格变态、性行为变态、逻辑推理能力变态等引发的心理异常。因此,“变态心理”并非等同于心理的全部异常。许多变态的人,其智力及社会心理活动都很正常,只是在某一活动对象上或方式上不同于常人。因此,变态心理者多数都具有行为责任能力。

此案的犯罪人的举动我们可以确定它不是常态的心理作用下的结果,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而且看他的对象均为女性并有侮辱女性的行为,犯罪人可能就是因为某些原因而引起的性行为变态,所以我们可以定性它为一起性变态杀人案件。

犯罪人的动机和目的

诸多变态杀人犯的杀人动机可以分成几类:

1、想出名,很多谋杀著名人物的犯人是为了出名,是一种畸形的心理,渴望被人注意;

2、从小生活环境和背景的影响,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良好的教育,充满暴力的电影以及游戏,童年的一些阴影,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变态,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少与人正面接触,给人感觉很礼貌,但是内心没有向任何人袒露过,其实是因为心里有障碍,逐渐扭曲导致变态;

3、智慧表现欲,犯罪者有着聪明的头脑,骄傲,有极强的控制欲,一面不断计划改变和工致外部的世界,一面强迫别人赶不想干的事来满足自己,通过设计精巧的杀人过程来满足自己第亿智慧表现欲;4,生理上的原因,生理上的不足或是缺陷会导致人自卑,自闭,如果没有正常的调整和引导这样的情绪,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一种扭曲,特别是活在旁人异样的眼光了如果有过阴影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心理变态。

此案的犯罪人的杀害目标均为女性,且有强奸和割除乳头、阴部都多种侮辱女性的犯罪举动,我们可以认为犯罪人对女性极其仇恨。一个人的犯罪意识不可

能是在一时之间形成的,一个思想正常的成年人是不可能突然出现危险行为的,这种行为是有先兆的,应该是在童年或是年少时期身体或是心灵受过某种创伤,导致心理存在着阴影,它会从童年时代起就会出现征兆,并在其之后的生活中发展。犯罪人从小生活的家庭多半是一个不正常的家庭,父母没有给予良好的照顾和教育才导致变态的心理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推定犯罪人在少年或是童年时期可能遭受过来自女性的伤害,或是对女性有着丑恶的印象而引至他对女性的深恶痛绝,才让他希望通过杀害和侮辱女性来发泄他的仇恨。

在九个被害人中,虽然只有三名被害人被强奸,但是其他几名被害人也被犯罪人用其他手段进行了身体上的侮辱。几乎每个被害人都被将上衣拉至双乳之上或是下身被脱光,更有残暴的被割阴部,所以犯罪人的整个犯罪活动都和性有关,但是为什么没有对九名被害人都进行强奸?我们可以推测判断犯罪人的生理功能不健全,性功能有间歇性的障碍,在无法实施强奸的情况下,他就会利用其他手段来侮辱女性,来达到心理的平衡,实现变态的满足。

几年前的一个案例,一名北京大学生李义也是性虐导致心理畸形,然后开始报复,虽然在此之前他就有因求爱不成而产生的杀人举动,但是最终严重的两年连续杀六人并均割下生殖器管以报复的变态举动仍是由于性虐而引发的心理畸形。

此案的犯罪人很可能和李义的情况有类似,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里,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顾,而且很可能是因为母亲的某些举动而对女性这一形象有了丑恶的认识,并且有着生理上的缺陷,因此从小就有阴影,对女性更加仇视,而起了报复女性的念头。而且这还是一种很严重的阴影,不再是一般的发泄过就了事的仇恨,才能驱使他在十四年里不停的连续杀害了九名女性,并没有收手的打算。他已经是一个极度危险的犯罪人。

犯罪人的个性

这种心理变态的犯罪人平常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内向,话少,孤僻,但是会对某些事物偏执的专注,能够专心做事,并且有耐心。

犯罪人在小时侯就有着严重的心理阴影,无处排解,不善于与人交往,也不敢和人交谈。到了青春期后,开始对异性感兴趣的时候,可是犯罪人由于固有的阴影和生理的缺陷更加自闭,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障碍与冲突:一方面是生理需要的迫切感;另一方面则是心理上的恐惧与紧张。因此,在童年时期就有的心理问题发展到成年时期就导致其发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这正是解释为什么犯罪人在20多岁才开始系列的杀人。

但是要注意的是犯罪人有着很高的智商,可以14年连续做案却不被发现,且有的案件间隔六年之久,可见该犯罪人的耐心和冷静程度。

侦破方案

这是一宗持续时间相当长的系列杀人案,并且犯罪人极其成熟老练,犯罪智商极高,警方耗费大量的精力才确定了犯罪人的一些简单资料和相关特点,是一起很难侦破的案件。

应该先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我们单从手中简单的资料来看,九起案件中有六起发生在白银市的白银区,两起是供电局的员工家,一起是棉纺织厂的女工。从十四年来犯罪人都一直坚持

在白银市做案可以看出他是在自己很熟悉的地方做案,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居住在白银区或是因为某些原因对这个区很熟悉,这样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警方已经对犯罪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确定,对其身高年龄有了大概的认识,而且是长期在白银居住,并有独居条件,与内蒙古包头市有一定的联系,我相信警方已经有一个大概的嫌疑人范围,现在只要进一步的进行缩小确定的工作。

长达十四年的系列杀人却没有被抓获很可能让犯罪人的心理得到一种异样的满足,并且有一种挑衅的想法,继续做案却不被抓就成了他变态式平衡心理的方式,所以我猜测他如果要继续做案很可能还是会在白银区,所以,应该在整个白银市加强监控的同时加强白银区的监控,并且鼓励市民提供线索,加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监督。

这类犯罪人不太可能在犯罪现场留下太多线索,我们很难根据什么确定的线索直接锁定嫌疑人,也更不可能当场抓获,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在缩小后的嫌疑人范围里不断的排除来确定嫌疑人。

确定嫌疑人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审讯。犯罪人是个智商很高的,很狡猾的人,做事相当的冷静和有耐力,对他进行审讯很是有难度。一定要在审讯前掌握嫌疑人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经历,找出他的心理阴影之处,方便攻击他的心理弱点。同时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审讯的过程中一定要稳住审讯方的气势,占住审讯的优势和主动,随时保持冷静,当面对的是如此可怕的犯罪人。强奸(又叫性暴力、性侵犯或强制性交),是一种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伤害等手段,强迫被害人进行性行为的一种行为。在所有的国家,强奸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当被害人因为酒精或药物的影响,而无法拒绝进行性行为时,与其发生性行为也被视为强奸。(比如使用药物麻醉女性后,与其发生性行为,事后证实该性行为不是该女子自愿的,也属于强奸)。

性虐待 在性交前或同时,对性对象施以精神或肉体上的折磨而从中获得性的满足;或主动要求对方对自己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以获得性快感和引起性冲动,有咬、掐或恶言辱骂;稍重的可能把性对象五花大绑,戴脚链手镣,甚至皮鞭相加等;最严重会虐杀致命,从杀人行为中获取性快感。

性心理变态,或性欲倒错、性癖好异常,是一个心理健康名词,用来指称对某些物体或情况会产生性渴望,而那些物体或情况并不属于社会规范下的性渴望/性活动模式。而这种性渴望可能会妨碍个体进行带有感情互动之性活动的能力。

其他可能的中文翻译还有性变态、性倒错、性偏差、性偏好、性癖好、特殊性癖好等等。所有的这些词通常都被使用在具有负面意涵的脉络下。

这个词常被用于不同的领域。儅它被用于心理学或者是性学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学术术语,指非典型、非常规的性兴趣,譬如:

露阴癖与窥阴癖在一定程度内被认为是很多人积极的性生活的一个部分;

异装癖,恋阴癖,嗜尿癖是一些无攻击性的性喜好,在西方正渐渐被人接受(当然更多的时候人们仍然倾向于隐藏这些喜好)。如果癖好人没有罹患官能障碍,精神疾病,没有人会为此受到伤害;

性虐待癖与性受虐癖不具威胁或危险暴力,这取决于虐待的程度以及是否双方自愿

恋童癖在西方社会普遍被认为是触犯宗教禁忌的,遭法律起诉。

性偏好障碍在临床医学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它也会导致正常的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取决于个人对于文化与时代的观感)。

在DSM-IV中定义了一些潜在的性欲倒错行为,包括:

露阴癖:从被人关注中获得性愉悦

恋物癖:对特定的物件产生性吸引

摩擦癖:从与别人摩擦中产生性愉悦 受虐癖:从被性虐待中获得快感 恋童癖:对儿童产生性吸引 萝莉控:对女童产生性吸引 正太控:对男童产生性吸引

虐待癖:从造成痛苦中获得性愉悦 窥阴癖:从观看其它人中获得性愉悦

无限推理(各网友)

1、不会是外地流窜作案。从被害女性的身份、工作单位和遇害地点可以看出来的。凶手应该是那个“大院”的。小时候没生活在“大院”或者厂矿区的,是不会有那种感受的。比如兰炼、兰化,自成一区。俨然一个小城市。白银也是那个情况。凶手应该是那个“区”的。这就是所谓的大院情节。即从小生活在那里,对那里真的很熟悉。因此连犯罪也不会离开那种社区。其实对凶手来说,这种形式的犯罪是一习惯。

所以中间有四年时间没有动静,应该是暂时搬离了那个社区,有的网友说去外地上学,有可能,或许搬家、外地进修、调动工作都有可能的。

2、对凶手来说,真的是一种习惯。他使用的手法居然相差不大。上身的衣服在胸上,下身的衣服在膝下,然后刀刺的部位。就好象一个少年常使用的手淫方式,最早的时候使用左手,以后经常使用左手。或者说最让他熟悉和舒服的就是那种方式。受害者的年龄也相仿。那是一种习惯。

3、他比较熟悉女青年的活动规律。是因为家中有这样的年轻女性。或许是她姐姐吧,就是一个女工或者女护士类似工作的,经常三班倒什么的。因此某个时间点下班后会回家休息。他是比较熟悉那些时间点的。九十年代,独居的年轻女性比较少。因此发现和报警的时间应该离遇害的时间是不远的。可以看出,不是象传言里所说大部分在晚上,很多都是白天。刚好是她们下班回去休息的时候。

4、他为什么一直采用那种方式呢?电影里学到的?看到某个女人曾受到相同方式的攻击?从88年到94年,5、6年时间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说明他还在自责中。94年再到98年,又是4年时间。变成了一种习惯,其实用了10年时间。用“自责”这个词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成长”。经过10年的成长。他从心理上接受了而把它变成了一种习惯。不再是前两起的回忆和缅怀。这个男

人应该年龄是不大的,是在成长之中的。

5、可以查查在这些案子之前有没有类似的案件被凶手目睹而仿效的可能呢?如果没有,很可能他的第一次下意识的选择决定了他以后相同的处理方式。因为第一次杀了人所以以后都先杀掉或者最后都杀掉。

6、第一起遇害者23岁的是最漂亮的年龄。她有弟弟吗?我觉得她可能没有。有表弟堂弟吗?或许有。院子里有比她小一些的年轻男生吗?或许有。

好象前面的案例没提强奸,而后面是有的。凶手的生理也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那个小女生代表了他8岁时无意看到或自我成长中挡不住的某种身体的早熟和心理的变化,而8岁那起案例后才是真正的转变。

7、我倒并不认为他是性变态。倒象一个笨拙的小孩。他第一次觉得宽的牛肉面好吃,以后他只会点宽的牛肉面吃。

8、如果在居民楼他可以用刀逼着进别人的家门,那么最后一例在宾馆,一个女人会容易被胁迫(好象楼道一般有摄像头)吗?一个老男人会使她轻意地开门让他进去吗?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中那些阳光灿烂笑脸的小男生很容易让大姐姐们失去了戒心。假设88年时候他十七八岁,现在他三十七八了。他在做什么呢?希望2002年真的是没有再作案了。

9、他对每个受害者进行跟踪,他进行长期跟踪的时候不会随身带刀,因为在风声很紧的情况下,随时可能会遭到盘问。所以,只有他确认受害者单独在家的时候才取刀动手。那么,他在市区内一定有一个落脚点距离所有发案现场都很接近,或者,他有一个单独的交通工具,但我比较倾向于或二者兼备.(呵呵,多说一点,为什么我这么认为,因为他至少两次割走了被害人的双手,当然,如果只是拿走皮肤,阴部什么的至少还可以隐藏,但是两只手这么大的器官,就很难掩藏了,所以,他 一定要最快回到自己的据点)

那么,98年7月30日发生了什么呢?如果我以上的推论还有一点合理的成分的话,那么,我想当天应该是这样的:凶手跟踪了一个女子,确认无误后,回身准备去取作案工具_刀.但是这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机会下手了,也许该人的家人回来了,也是这女子又突然外出了.但是,这时候,他的犯罪欲望已经按捺不住了.所以,他甘冒危险,进了小女孩的家里,杀死了小女孩并实施性暴力_至少是第一次有证据的性暴力.请注意:小女孩被害的时间是7月30日的下午6点左右。那正是热闹的盛夏,是单位下班的时间.选择这个时间做案,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他做了,而且手法异常,这说明,做这起案件的时候他没有往常那么冷静,直接表现出了冒进和急迫.

那一天有另一个女子侥幸逃脱了魔掌.而那个小女孩成了替死鬼.而想要进入只有一个小女孩在家的房间,是需要一点特殊性的.虽然小女孩比较好欺骗,但是我觉得在那个城市传言盛行的时候,一个陌生男人想要进入一个女孩的家还是有点难度.而且,按照这个凶手的心理分析,这个女孩也肯定不是随机选择的,他不会冒危险去敲开一个家门.我认为,他当天肯定知道这个小女孩的家里没有别人,而且明确的知道其他人不会在6点左右回家.还知道这个家人会放心的给他开门.但是,他没有想到是小女孩在家.

试想,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在那样的时候想到去找一个小姑娘,只有想到找大人才比较合理.小女孩在家,只是个偶然.所以,他的做案手法才会如此奇怪而仓促.一边急不可奈,一边潦草了事.只有一个指向:他是这家的熟人,而且是很熟的人.请再次注意,这个小女孩的背景:白银供电局职工曾某年仅8岁的

女儿苗苗!这和众多网友的分析不谋而合.好,第三次回到皮带的问题上,如果这个男人是随机选择了这个女孩的家,那么,就象我刚才说的,他可以使用皮带,就可以使用刀,即使不是他自己的,也可以用死者家的.但是,他没有用刀,而是用了皮带.而且,他没有割走小女孩的任何部位,而此前的两宗和此后的三宗案件中,他都取走了死者的部分东西.

他是熟人.在杀死这个小女孩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感情的.他本来是想找这家大人,也就是小女孩妈妈的,但是阴差阳错,又急不可耐,所以,他对小女孩居然还有一点愧疚.我说愧疚是指他的内心状态,前面说他急迫是说他的情绪.其实二者是一致的。

10.这个凶手是白银供电局的职工,或者是有关人员.因为他对供电局好象比其他地方都熟悉,小女孩一案表现的尤其明显.94年也就是第一起案件事隔6年之后的第二案,就是在白银供电局,和小女孩是一个范围。

11.这个凶手的居住地就在小女孩家附近的地点。

12.他不会是独居的,独居的男人太容易遭到怀疑.他应该有一个亲人,但是这个亲人又不会破坏他的事.比如一个瘫痪的父母亲或者妻子之类的.这样,他还可以表现出孝顺孩子或神情老公健康的一面,逃过怀疑.

13.他小时侯不住在市区,而是在西北乡下,他会杀牛羊,因此他固执的相信只有割喉是杀人的最好方式.

14.他是在88年左右,就是第一起案件发生前不久进到市区的.那时侯他还小,也许是小学毕业左右.第一次做案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但是令他惊恐,所以,其后他收敛了6年.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是上学.在家长的监督之下,没有机会,也没有想法.6年,恰好是从上初中到高中毕业的阶段.

15.他年纪很轻,不会太老.我认为他至今年纪也许只在33-36岁左右,不会超过40岁.超过40岁还独居就太容易被怀疑了,我想,该市的警察早就把这类人查了八遍了吧。因为,杀死小女孩是他第一次有充分证据进行性犯罪.也许此前的案件他实施过但没有留下痕迹而已.但是这说明有可能他是从这一年开始具备了实施性暴力的自身条件.这是由于他自小在乡下长大,发育比较早,但性成熟比较晚,而且自幼形成的乡土习惯观念也对他的性意识有约束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在小学小、初中前后就已经杀人犯案了,因为他比同学的孩子都大.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他遭到城里孩子的歧视而导致变态.

16.他喜欢刀,而且有很多把刀,他喜欢把刀拿出来摆弄.因为他来自乡下,他孝顺,他深情,他表面单纯,他喜欢玩刀光明正大。

···········

总结

甘肃省白银市的警方出资20万悬赏来寻找线索,可见这个犯罪人对社会的危害有多大,白银市民众人人自危,活在恐怖之中。该犯罪人行凶手段极其凶狠,造成影响极其严重,犹如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将他绳之于法已是当务之急。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么一起性变态系列杀人案,在侦破和审讯的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及其变化,掌握审讯的技巧,这应该是一起靠心理分析侦破的案件,同时还需要公安人员和群众的密切配合。

凡是人类所犯的案件没有完美的,一定有破绽。不是没有破绽,只是缺少发现破绽的眼睛,我们需要更多的潜心分析和发现。

结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脆弱的也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猝不及防的意外,再高贵的生命都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助。在这时,生命是没有高贵和贫贱之分。

“任何言语都表述不了我和丈夫在这从天而降的灾难中的绝望和悲伤,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楚让我刻骨铭心地体验到了什么叫‘生不如死’,向来坚强的我在这巨大的灾难中,在恐惧的阴影和难以自拔的凄苦中已使我对人世间产生了厌倦。女儿和我早已融为一体,我曾和丈夫两地分居整整19年,相依为命的独生女儿犹如我躯体中的组成部分,她是我一生的期望和寄托。女儿的不辞而别匆匆离去,已把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带走,剩下的我只是一副在机械运行的空荡躯壳”,“一句话都没有给我们留下的女儿啊,你的无辜,你的含冤而去给父母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委屈,遗憾和痛苦。奔腾不息的江水,你带走了我的骨肉却带不走我不尽的悲伤„„”这是她大型文集中的一篇专集《生命中永远的痛》——“祭女儿”中的片断。

生命是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命又有多长?生命的价值又在那里?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然而面对死亡,爱情又怎能存在?逝去的人化做了泥土但留给活着的人却是永远的遗憾、痛苦和回忆,只有随着时间而慢慢淡忘,这对于亲人们来说又是多么的难啊。

男人们时常把功成名就,当作一生的荣耀,不惜透支本来就不堪一击的身体,女人们为了保持身材,留住美丽,不惜用健康作代价。

为了你的亲人,这不仅要善待自己的身体,而且要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有防范意识。让我们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吧,生命是宝贵的!

第三篇:青少年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思想法制道德的思考

禄劝综合高中:谭国鹏

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少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未成年人和青年一样,都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主体,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且呈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性大。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几点对策意见:

一、提高对防治青少年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构建全社会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立体系统;

三、把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预防;

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五、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六、成立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机构,探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新思路,新模式。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 1

绩,但由于我们一些人对新时期青少年违法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措施不力,致使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存在不少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不断增多,形势不容乐观,这不能不引起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严重关注。青少年犯罪成为多年来困扰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依据国家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

一、类型集中,主要是盗窃,抢劫,伤害,绑架,诈骗,流氓,贩毒吸毒等。

二、暴力型犯罪更为突出,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

三、团伙犯罪增多,且犯罪 呈上升趋势。

四、违法犯罪史较长,厉根性,反复性较大。五 违法犯罪低龄化,智能化,科技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六、毒品犯罪,“淫黄”犯罪和因吸毒,嗜赌诱发的犯罪日益严重。

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客观方面:

一、社会环境严重污染,腐朽思想的侵蚀,渲染色情,传播犯罪手段的媒体物质以及封建文化的蔓延都在腐蚀青少年。

二、教育失误。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失当,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导致育人的错位。比如:重智轻德,或是采用极端手段,导致一些学生失去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犯罪。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误区。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子女放任不管,或是管教不严;有的家长向子女灌输不良意识;有的管教不当,走向极端。还有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严重脱节。

三、政治思想和道德法制

教育工作薄弱,使不良意识和腐朽思想趁虚而入,使青少年价值观混乱,道德失范,文盲加法盲,自控失效,以至行为越轨犯罪。

四、打击不力,犯罪分子有恃无恐。有的政法干警执法不严,执法水平不高,办人情案,金钱案,重罪轻处,以罚代刑,导致一些违法青少年气焰越来越嚣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必须提高对防治青少年犯罪工作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把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全社会必须构建归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饿综合反映,是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对青少年加强教育,既是家庭、学校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和义务。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条龙”教育体系,形成纵横交错、互相联系,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系统化、科学化、网络化的教育结构,动员全体力量,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巨大合力,运用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各种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教育。

采取积极措施,从娃娃教育抓起、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作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要下功夫做好中学阶段的双

差生,流失生以及社会流浪儿童,社会闲散青少年,下岗青年职工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要根据不同年龄,心理特点,设置法制教育课爱国主义和教育课,做到学习有教材,任课有老师,课时有保证,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法制道德意识。使广大青少年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道德观念,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文化,不良思想的侵蚀。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使青少年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反对和抛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净化社会风气,净化校园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力量,坚决查破教唆、拉拢、诈骗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残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案件,依法从严处理:抓好禁毒、禁赌扫黄打非的专项斗争和集中行动。充分利用新刑法,刑诉法,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犯罪分子,净化社会环境。

政府有必要成立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机构,开展青少年犯罪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探讨教育青少年的新路子、新模式,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这项研究工作纳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轨道,加强领导,从各方面给予支持,使研究系统化,理论化,多出成果,为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实现我国的长治久安创造更多成绩。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不断进行模式创新,以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忍辱负重,不辱使命,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犯罪愿意分析

一、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两种定义形式定义和规范定义。形式定义被界定为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规范定义被界定为对他人的侵害或损害行为。我们在界定犯罪的定义时需要考证犯罪化的原则,同时需要从现实主义出发客观考量行为犯罪化的条件以及政府法律执行对行为犯罪化的影响。犯罪的类型:分为重罪、轻罪与轻微罪;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暴力犯罪与以非暴力方式实施的犯罪;白领犯罪;有组织犯罪。

二、犯罪原因分析的理论维度:

(一)自由意志论:

1、行为的最终抉择乃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

2、功利原则是解释行为人之所以犯罪的一个主要法则(贝卡利亚、边沁),及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3、道德责任论是行为人承当刑事责任的基础(贝卡利亚)。

(二)、因果决定论:

1、从个体的生理—心理异常特征层面来构架犯罪原因理论体系即犯罪生理—心理理论;

2、个人环境决定论,其理论构架主要关注诸如家庭、学校、同辈伙伴交往群体等因素之于犯罪的影响;

3、社会环境决定论,其主要关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深层结构,诸如文化、历史因素、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政治经济结构、行为规范之于特定时空中犯罪变化的影响。

三、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以人的自由意识为前提,其所尊奉的信条是功利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人的犯罪是基于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人根据功利原则,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一个理性的选择。当犯罪的成本低于犯罪的收益时人便有可能选择犯罪行为。理性选择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认为人在作出决定时,都会考量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当行为人试图通过理性计算来权衡是否犯罪时,行动者的房子行为也即一种理性行为。

(一)古典犯罪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思想家切撒雷。贝卡利亚、英国思想家杰米里。边沁)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1、罪刑法定2罪刑均衡3刑罚的目的在于遏制犯罪4刑罚的适度性

5、刑罚的确定性与及时性。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论》)认为: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人避苦求乐的本能所致,亦即当犯罪所带来的快乐与大于因刑罚所带来的痛苦之时,行为人通常会选择犯罪,边沁将快乐与痛苦归结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因。

(二)理性选择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罗纳德。克拉克及德里克。

四、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决定论:

(一)犯罪生物学:早期犯罪生物学,代表人物龙意大利勃罗梭《犯罪人论》——生来人犯罪;

(二)现代犯罪生物学

1、遗传生物学(1)家族研究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达格代尔;(2)养子女研究;(3)孪生子研究;(4)染色体研究;

2、体质生物学(1)内分泌异常研究;(2)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研;

(二)犯罪心理学:

(一)智力与犯罪;

(二)人格与犯罪—在预测行为的基础上控制行为,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人格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就是想要做感觉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自我是人格中现实的一面,它来调和本我与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加拿大精神病学家罗伯特。黑尔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反社会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1、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可能成熟的不完全;2.病态的自我中心和夸张的自我价值;

3、圆滑善变,外表迷人;

4、缺乏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对子女不负责;

5、对自己的伤害行为无后悔之心,无耻辱感;

6、情绪易于波动,缺乏稳定性;

7、缺乏对人的忠诚态度;

8、性生活轻浮,乱伦;

9、有病理性说谎或欺骗行为;

10、冷酷而缺乏同情心;反社会行为从小就开始了,列入,扰乱课堂秩序,参与打架斗殴,离家出走。

五、个人环境决定论:个人环境与犯罪风险因素的研究主要考量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美国大学教授卢波尔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父母不良养育区分为四种类型:

1、父母的疏忽;

2、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与父母对子女的惩戒;

3、父母的越轨行为与态度;

4、家庭分裂;

(二)同辈伙伴交往环境;

(三)公众对犯罪的容忍态度;

(四)平穷与失业

个人环境是指首属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模式,具体包括家庭、学校及同辈团体等结构因素。个人环境决定论主要包括了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以及发展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1、塔尔德的模仿理论

2、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萨瑟兰认为犯罪行为如同其他行为一样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萨瑟兰指出,当特定的情景中的个人接触赞同违法的解释强于合法的解释时,犯罪行为就会产生。

(二)萨瑟兰《犯罪学原理》关于犯罪行为习得的命题:1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2犯罪行为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习得的;3犯罪行为的习得通常发生在密切接触的交往群体中;4学习犯罪行为的内容除犯罪技巧外,尚包括犯罪动机、驱力、合理化技巧与犯罪态度;5犯罪动机与驱力的特定指向取决于赞同违法与不赞同违法的强度;6一个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接触到的赞同违法行为的强度大于赞同守法的强度;7“不同交往”取决于接触赞同违法的频率、持续性、重要性、强度。8犯罪的学习过程与其他一般行为的学习过程无异;9虽然犯罪行为是一般要求和价值体现,但一般的需求与价值却不能用来解释犯罪行为的原因。

(三)伯吉斯与艾克斯的不同交往强化理论:艾克斯指出犯罪一开始由于模仿而产生的,但行为人是否继续从事犯罪则取决于行为获得奖赏结果的比例,即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因犯罪而获得奖赏与避免奖赏惩罚的作用不断增强所导致的。

(四)亚文化理论:米勒的下层阶级文化、沃尔夫冈与费拉柯蒂的暴力亚文化、安德森的街头法则

社会控制理论:

(一)、早期的社会控制理论:早期社会控制理论家弗朗西斯、伊凡。奈,在其《测定少年犯罪行为》一文中提出“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控制理论”。奈将社会控制区分为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与内在控制三中类型。外在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惩罚对个人的控制为直接控制;个人对社会规范的认同产生间接控制;行为人的道德感产生内在控制;美国犯罪学者沃尔特,凯德。雷克利斯提出了遏制理论,一是外部遏制,即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个人犯罪的遏制,内部遏制,即个人将群体中占优势的行为规范内化于自己的心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同时他还提出三中力量:一是内在推力,二是外在压力,三是外部拉力。

(二)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少年犯罪原因探讨》提出社会纽带理论,他提出了控制个人不犯罪的四大因素:一是依附,依附父母,学校;二是投入,个人愿意投入到传统的活动当中;三是参与,个人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四是信念,个人相信社会的中心价值与主流文化观念,遵纪守法。

综上所述:一旦连接个人纽带不足以强大到控制个人谋取私利的欲望时,个人就可能选择犯罪来获取非法利益;犯罪因而也被视为个人社会化不充分,从而不足以提升个人抵制犯罪诱惑的自控能力所致。

(三)犯罪发展理论:犯罪和年龄呈负向关系:一是所有反社会行为均集中在青少年晚期;二是反社会行为与个体年龄之间的关系在个体方面、同伴方面、历史方面或文化差异方面并不存在任何实质的差异,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所有反社会行为在其整个生活历程中均直线或者连续性下降。

1、格特弗雷得逊与赫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犯罪可能性随之下降,导致个体违法与犯罪的自变量大多是在个体的早年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2、格鲁克夫妇:多因素分析视角,认为影响犯罪的因素是由于身体的。气质的、智力的以及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以下家庭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1)那些家庭纪律松懈,且常常伴随着突然的和恫吓的惩罚(2)低劣的监控;(3)父母与子女之间微弱的情感纽带。

3、罗伯特。萨姆逊与约翰。劳波:认为重新犯罪可以有社会控制缺乏来解释,同样地终止犯罪也可以由社会控制的汇聚来解释。整体发展理论:一是家庭与学校非正式社会控制在维持系统结构的交换关系中起基础作用,其可以用来解释儿童与少年时期个体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儿童时期的反社会行为通过不同的生活领域延续至成年时期;三是成年时期的非正式社会控制解释了生活世界中犯罪行为的变化,这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并不因个体犯罪倾向的差异而有不同。

(六)、社会环境决定论:

(一)失范理论—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谓失范是指社会或团体的一种无规范或规范丧失的状态。(二)社会解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克利福德。肖和亨利。麦凯,过渡区青少年犯罪率高与以下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1、物理因素: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区域大多数位于或毗邻商业区、重工业区。这些地区的建筑物被大量废弃,人口也逐渐减少。人口的减少与工业侵入有关,工业侵入导致适合居住的建筑物越来越少,原有的居民被迫迁出;

2、经济因素: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区域其经济情况也最差;

3、人口结构: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区域,与外国移民,黑人的高度集中相关。(三)墨顿的失范/压力理论:

1、确立目标,任何社会的文化都确立一些它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鼓励每个社会成员为追求这样的目标而奋斗;

2、规定手段,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以规范、制度等形式规定了达到目标的手段。墨顿认为,个人缓解压力或紧张的社会适应方式主要有五种:

1、遵从+ +

2、革新+-

3、礼仪-+

4、颓废--

5、反叛这种个体拒绝认同社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同时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目标和达到手段的目标,成功乃英雄,失败乃罪犯。

第五篇:青少年犯罪分析专题

青少年犯罪分析

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以成为即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就我国来讲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了80年代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新特点。据统计: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明显增多,年龄最小的还不满10岁!而青少年犯罪中75%都属于团伙作案。并且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发展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以暴力为后盾的重大刑事案件日渐增多,施暴程度不断加重,而且青少年犯罪时在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作案手段野蛮和残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件占65%。

二.青少年犯罪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简单,多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某些分配不公的现象,使未成年人心理上形成严重不平衡,当他们生活、学习或社会交往中受到某种刺激时,使其心理状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激烈冲突,心理矛盾恶性膨胀,因而其犯罪也带有一定的突发性.不少未成年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寻找精神刺激,变换手法向侵财方面转化,这是当前犯罪的一个显著特点。

2、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由过去的盗窃型,逐步向抢劫杀人等极端化发展,由简单的冲动冒险向预谋性的团伙犯罪、集团犯罪方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由非暴力犯罪向暴力犯罪甚至严重暴力犯罪方向发展;由愚昧型向智能、成人化转变。在作案方式上由本地作案向流窜作案方向发展,并在作案上注意伪装、破坏现场,转移赃物,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联络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三.青少年犯罪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种类有很多,但导致其犯罪的根本原因有两点:1。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2。外在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

1.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易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一)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在心理上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可塑性强;在生理上他们的身体飞速发展、精力充沛、易受暗示。是个性和独立性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自主、自立意识加强遇事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爱自己解决问题,不愿受约束,成熟感越来越突出,在心理上希望社会、家长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给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自主权,但在经济、生活上却还要依附家长和社会。因此一旦当这些青少年的物质性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容易转移所依附的对象既发生“权威者转移”。根据兴趣、性格等各自组成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中只要有一人受不良的信息影响有犯罪倾向往往就易形成团伙犯罪,这也是近几年来团伙犯罪增多的原因。

(二)大多数犯罪青少年有着颠倒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且法律意识淡薄。(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青少年都能奋发有为、与时俱进,自觉的增强自身素质,成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积极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但是商品经济中的不良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滋生也使一部分青少年迷失了方向。形成了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他们错误的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向社会索取。只有一切为了自己才是最实惠的,甚至以此作为犯罪的正当理由,错误地把犯罪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正当途径和门路。(2)法制观念淡薄。大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易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2、外界环境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任何人的生长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周围的环境。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决定青少年生长环境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我国有句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1)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具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有的随长辈生活,娇纵放荡。(2)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但至今,仍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开办法制、道德教育只是形势需要,所以忽视德育,缺少法制教育,消极应付。只是在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举办的学生法制教育讲座,也因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最终 也只是流于形式。还有一些教师自身素质低常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差生特别是双差生不是及时引导教育而是歧视、放任自流甚至将他们扫地出门,推向社会这些做法都在某种程度上为青少年犯罪增加了后备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3)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一些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主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境外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的侵入及我国历史上一些精神文化沉渣的泛起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起着极度腐蚀的作用。如屡禁不止的黄、赌、毒;宣扬色、情、凶杀等不健康的影、视、书刊泛滥;学校及社区周围的非法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都是诱发青少年犯罪上升的重要社会因素,据统计,有14.1%的学校附近有不健康书刊销售,有26.1% 的学校附近有录像厅,19.2%的人犯罪是黄色、暴力等书刊音像制品毒害诱发导致,因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5倍多;青少年时期性发育逐步成熟,喜欢接触异性,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如果此时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导,就会因早恋,控制性欲能力差以及贪婪性得不到节制而犯罪。

3、针对青少年的立法体制还不完善,总体上缺乏可执行性

我国虽制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但这些对违法者都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司法工作中出现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另外社会对青少年法制教育、道德宣传流于形式、对犯罪青少年帮教不到位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原因。由以上可看出不良的社会环境熏染(包括网络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助长甚至直接促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四.青少年犯罪预防

1.建立健全针对青少年的立法制度,强化社会责任,加大宣传力度使对青少年的保护不仅仅只是流于形式。1)法律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明确规定了人们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行为准则或模式。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青少年易受诱惑、自我保护能力差等特点。因此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防范性的法律措施来规范青少年行为、优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等,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虽然青少年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但社会上的一些道德法制宣传往往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不到位因此要深入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学习和宣传工作。

2.加大力度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不良的成长环境,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成长环境得以优化,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下大力度清理文化市场对淫秽色情,宣扬暴力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整治对校园及周围的非法网吧、游戏厅进行坚决取缔。社会各级影视、广播、新闻出版等部门及各类演播场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提供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和信息的违法犯罪依法严惩。

3.家庭、学校、社会各负其责,互为一体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构筑有力防线。(1)家庭。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点,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的第一教育阵地,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2)学校。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a)改进教育体制上的弊端,转换教育体制。b)增强教师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危险人群.道德品质、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教师的事。(3)社会。a)充分发挥社会的大环境优势,为青少年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避免待业青年的无序流动。b)做好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c)给犯罪青少年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使他们感到不受歧视,使他们对将来的前途充满信心,对社会产生归属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这将更加有助于继续教育改造。

总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爱和保护,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和改造体系还是一项有待全社会关注的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不仅仅是司法行政系统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承担的共同义务;有待我们共同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从而真正达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

下载企业员工犯罪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员工犯罪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犯罪影片分析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监狱文化 作者及作者单位:XXX 摘要:说到犯罪,监狱文化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通过观看《肖申克的救赎》这一监狱题材的影片,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到美......

    青少年犯罪分析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o us that one of the serious problems confronting Chinese society is the teenager crime-that is, crime committed by individuals who have......

    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情况汇报大全

    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情况汇报 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情况汇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发展必不可缺的......

    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员工离职原因有很多,原因不一样,问题也不一样:一、工作内容:1、新员工觉得工作内容与自己想象的不符合,学不到东西,没有发展前景。 HR要注意检查公司的招聘广告和岗位说明书是否与......

    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专题

    四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按照公司的安排与部署,厂快速行动,结合近期生产状况,组织人力对各车间员工思想动态进行了走访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员工队伍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

    犯罪分析[优秀范文五篇]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一中刑初字第1499号 公诉机关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被告人黄群威,男,25岁,汉族,出生地北京市,大专文化,无业,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清华园......

    老人犯罪现象分析

    浅谈老年人犯罪现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大力改善,"高龄化社会"的现象波及到许多国家,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的增......

    高学历人员犯罪情况分析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高学历人员犯罪情况分析 赖兴平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