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工程学院创建于1951年(大全)
湖南工程学院创建于1951年,座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
校园分主校区和南校区,占地面积1811亩,校舍面积3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5亿元,育人环境良好,是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等学校”。
现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纺织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化学化工系、经济管理系、数理系、外语外贸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建筑工程系、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5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为主,其它教育形式为辅的办学格局。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达11785人,成人教育学生3748人。
现有在职职工1150人,其中专任教师673人,教授、副教授350人,博士、硕士306人。在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0人、全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4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300多台(件),总值7971万元。共设10个实验中心,19个实验室; 24个语音室、44个多媒体教室、1个网络信息中心以及金工实习基地、电工电子实习基地、服装实习基地等、旅游管理实训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等5个实习(实训)基地。金工实习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考试与培训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具先进性的高校校园网络之一;同时,学院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先后与100多家企业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产学结合教育网络。现拥有39802平方米的图书馆,共有图书120.5万册(含电子图书),期刊、报纸2200余种,电子文献数据库7个。
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示范实验室,3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近七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662篇,教研论文394篇,其中核心期刊603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1篇;出版教材102部、学术专著7部,获得各项专利23项;39项教研教改项目获省级以上立项;有20项教改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24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6项,获得省、市级奖19项。教务处于1994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并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人事部门正式发文认定的可以落户入籍工作的湖南10所高校之一。
作为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对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应用型本科7个专业的系列教材,《中国教育报》)以“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天地独领风骚”为题,《湖南日报》以“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为题,全面宣传报道了我院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专业介绍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土建类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本科
工学类
建筑学
本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本科
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城镇规划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
焊工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及防水工程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水电安装
电工电子
计算机操作与应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专科
建筑工程技术
专科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专科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科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专科
建筑材料与工程造价技术
专科
建筑装饰装潢技术
专科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专科
建筑工程资料与档案
专科
钳工、铆工
专科
模具钳工
专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本科
本科
文学类
理学类
管理学类
自动化
通信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轻化工程
生物工程
网络工程
广告学
商务日语
商务英语
中英文秘
应用化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会计学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纺织工程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汽车服务工程
本科
英语
专科
艺术设计
专科
电脑艺术设计
专科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统计学
本科
工程造价
专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专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专科
工商企业管理
工业工程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学校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 湖南
学校层次:理工类
通讯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书院路17号 邮政编码: 411101 联系电话: 0732-8688914 电子邮箱:
学校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旅游与酒店管理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第二篇: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是我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在一个多世纪的征途上,学校始终以教育兴国为己任,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传承“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培养了近二十万名毕业生,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拥有一支博学多闻、敬业爱校、秉承学校优良传统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另外还聘请了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兼职教授;教授、副教授1000余名;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6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特等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办学特色,拓宽发展平台,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五大强校战略”,积极推进“八大工程”,在取得抗震救灾工作全面胜利的同时,以“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申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论证、“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准建设为标志,学校成功挺进“特色985”高校行列,实现了办学层次的重大提升。与此同时,学校抢抓机遇适时成立了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京津和京沪等重大工程建设中担当重任、“211工程”三期建设也成功启动等等。
面向未来,学校将按照“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办学方针,认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正在筹建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创新平台和支撑平台,积极推进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建设具有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校庆日:5月15日。校歌:1934年已出现,1947年5月15日,即51周年校庆时,学校修订并正式公布。歌词为:“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习矿冶,土木工,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璀兮如金在熔,灿兮如玉相攻。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宜诚笃,宜勤朴,基础坚,事功崇。文轨车书至大同。”歌词作者是“五四”运动期间曾任该校国文及历史教员的吴稚晖先生。
校训:1930年5月2日,交通大学公布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947年5月15日,该校建校51周年,唐山复校42周年校庆之际,学院重新确定原交通大学之校训为唐山工学院之院训。院训曰:“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中国(北方)交通大学时期(1940-1950-1952)
1949年7月8日,军委铁道部决定:国立唐山工学院,国立北欧替换治理学院,华北交通学院合并组建中国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治理学院。7月13日,中国交通大学正式成立,由我校校友茅以升任校长。唐振绪担任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
在唐山工学院内,增设机械,电机,化工等系,这些系的骨干教师大都是上海交大校友。
8月20日,接到;铁道部交字第2号令;,命令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筹建研究所,负责完成部属各单位委托的技术研究任务。1950年3月1日,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在唐山校园正式成立,所长由唐山山工学院院长唐振绪兼任。随后,研究所迁至首都北京。现已成为屹立在北京西郊,驰名中外的中国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1950年8月,中国交通大学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仍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治理学院。
1952年下半年,教育部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宗旨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根本改变旧中国高等教育文理科多,工科少,设校设科无计划,以致院系重复,人力物力分散,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题目.调整的方针为:以培养产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调整的重点在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这次调整涉及100多所高校,主要是把一些大的大学分解成为一些小的学校.北方交通大学建制撤消,其主体唐山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的建筑系,调15教师(教授6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和助教2名)先到北京铁道治理学院,后调整到天津大学;该校的矿冶系,连同所有师资,学生,设备,图书等,部分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部分调整到原北京地质学院和中国矿业学院;该校的化学工程系14名教师(教授和副教授各4名,讲师1名,助教5名)和54名学生调整至天津大学;该校的材料工程系调进北京铁道学院;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该校的土木系水利组(教授7名,副教授9名,讲师12名,以及学生98名)调整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助教2名和学生6 名,哈尔滨铁道学院土木系及重庆大学铁道工程组学生,调进唐山交通大学.自此,唐山交通大学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成为专门培养铁道工务,机务及电务,电机等铁道建设人才的高校.50年代初,http://www.xiexiebang.com我校在北京潭拓寺建立了唐山铁道学院北京分校,后成为铁道部党校。http://www.xiexiebang.com
我校一直受开滦煤矿底下采掘的影响,遂在甘肃兰州选址谋迁。1958年初建成了部分校舍,成为唐山铁道学院兰州分校。后来为了在华北地区保存一所名牌高校,国务院决定我校不迁兰州。为了适应党中心开发建设大西北对铁路运输专门人才的需求,我校报请国务院批准,把兰州分校改为兰州铁道学院。随后,我校的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工程内燃机车、铁道车辆、铁建系给排水专业、电气运输系以及北京铁道学院的运输系(一部分)成建制地连同师资,学生,实验设备及图书资料搬迁至兰州。
1896年创建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校舍
发布者:admin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28
唐院全貌
唐院西楼及东楼
唐院水塔
唐院眷诚斋
唐院图书馆
校区老校门
校区图书馆
校区詹天佑像
新校前区广场
九里校区
发布者:admin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28
校区正门
远眺信息楼
图书馆
校园中庭
镜湖
第三篇:湖南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自动化专业(本科)湖南省重点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4个专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电机与电器专业(专科)机械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科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纺织服装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四年)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表演方向)纺织工程专业介绍(本科四年)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网络工程4个本科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
省级重点专业-轻化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应用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
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力资源管理7个本科专业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3个本科专业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学4个本科专业
人文学院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广告学”本科专业
“旅游与酒店管理” 专科专业
设计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包含视觉传达、环艺设计、广告设计三个方向)工业设计(包括产品造型、产品设计两个方面)
广告学三个本科专业六个方向
体育教学部
工程训练中心
国际教育学院
中 英 项 目
HIE 课程
UWS 学士学位课程
UWS硕士学位课程
工商管理
商务英语
企业学
会计
湖南工程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大学本科教育合作项目
成人教育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专科)
热能工程专业(专科)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专科)
建筑工程专业(专科)
建筑工程专业(专科)
财务会计(电算化)(专科)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专科)
经贸英语专业(专科)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
经济管理专业(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科)计算机会计及统计(专科)建筑财务会计(专科)建筑装饰(专科)工程造价管理(专科)经贸文秘(电子商务方向)(专科)秘书(专科)物业管理(专科)现代管理及会计(专科)电子(电器)技术及应用(专科)房屋设备安装(专科)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法律专业(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应用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化学
生物工程
英语 文理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工商管理
经济学
广告学会计学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16个教学院(部、中心)
第四篇:湖南工程学院
学校简介
学校简称:“湖工”
英文译名: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英文简称:“HIE”
通讯地址:中国 湖南 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政编码:411104
联系电话:0731-58688500
传真电话:0731-58688109
网址:http://
湖南工程学院初创于1951年,坐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单位。
学校校园面积1806 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2亿元,纸质图书116万册。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是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等学校”。
学校建校60年来,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9万多名高素质人才。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4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理、经五大学科门类,以工学为主。全日制在校学生20744人,面向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1149人,其中专任教师728人,高级职称教师330人,博士、硕士557人。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8人(含培养对象),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18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8人(含培养对象),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0人。45名教师被学校和省内其他高校聘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学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已形成了电气、机械、化工、管理、纺织等优势专业群,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1门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3个省级教学团队。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共主持科研课题1286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项;获得省部级、厅(市)级科研成果奖190项;出版学术专著40部;获得各类专利81项;被SCI、EI、ISTP收录论文659篇次。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180多家企业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横向科研项目162项,科研经费1.28亿元,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4亿元。
自2001年以来,学校有35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特别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学生在知识应用、科
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近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2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毕业生“不事张扬、踏实做事”的敬业精神和“肯干、实干、会干”的显著特点,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较早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学校与澳大利亚泰福学院(TAFE)、堪培拉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和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先后有2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
学校以“锲而不舍,敢为人先”为校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全校师生员工在 “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十二五” 规划蓝图的指引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
(数据更新至2012年10月)
第五篇: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16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种类21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和60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4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和15个黑龙江省重点二级学科,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万多人,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9万多人。现有教职员工272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30多人(教授290多人、副教授46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受聘两院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和讲座教授2人,2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16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种类21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和60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4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和15个黑龙江省重点二级学科,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万多人,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9万多人。现有教职员工272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30多人(教授290多人、副教授46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受聘两院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和讲座教授2人,2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人。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级模范教师4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教育部优秀成绩。
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即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和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立项建设)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中试基地,2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等37个研究机构;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10个校内实习基地和19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留学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省部级领导、企业家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每年有10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与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访问和考察;每年有100多位老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每年还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姐妹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
近年来,学校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29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46项、省部级奖励88项(其中一等奖17项),获得国家专利170余件。
学校连续13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至今连续被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先后两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连续15次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将继续发扬“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的东林精神,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到2032年(建校80周年)把东北林业大学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