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城区社区财务管理办法
东城区社区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各街道对社区的财务管理,规范社区财务行为,严肃财务纪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保障和促进社区工作正常开展,根据《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东城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东城区财政性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结合东城区街道和社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区属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以及与街道办事处有经费拨款关系的行政事业单位。
社区有社区应加强对日常办公经费和专项经费支出管理,街道办事处财政科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居委会经费支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社区日常办公经费是指区财政按标准安排的社区办公经费以及街道办事处给予各社区的经费补助。
专项经费是指区财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拨付给街道办事处、用于社区专项工作的经费,包括:
(一)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
(二)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
(三)社区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
(四)街道各职能科室根据业务需要分配至社区的各种专项经费,或由社区代为发放的居民社会保障经费。
(五)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拨付、用于社区的各种专项经费。
第二章 社区财务人员设置及工作职责
第四条 各社区应建立经费收支备查帐,并指定两名工作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员分别负责资金、账目的保管、登记工作,报街道社区办及财政科备案。
第五条 社区须成立包括社区党委(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及财务管理员在内的财务管理小组负责本社区财务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对社区财务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党政领导班子对财务管理承担集体责任。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工委书记不得直接分管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
社区党委(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纪委书记不得直接办理各种现金收支业务。
第七条 社区财务管理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各街道办事处财政科负责对辖区内各社区党委(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财务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及政策法规培训。
第八条 社区纪委(纪检组)全程监督社区资金使用与管理。第九条 社区财务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时,必须做好资金、备查账目资料交接工作,并办理交接手续。社区党委(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会同街道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进行监交,完成交接手续后方可调离工作岗位。
第三章 社区财务管理
第十条 社区不得将财政性资金或者其他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放、设立账外账。社区财务收支由街道办事处财政科统一记账,社区须建立经费支出备查帐。
第十一条 社区经费(含专项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支出实行事前申报制度,由社区提出书面申请,经街道社区办审核批准后报街道财政科。街道财政科审核后,按照经费审批管理权限逐级审批,严格把关。
第十二条 各街道办事处应加强对机关和所辖社区经费审批权限管理,根据费用开支的数额大小和重要性程度合理确定。明确单位财务主管领导及主要领导的经费审批范围、权限、责任。
第十三条 各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健全对社区收入、支出的内部管理制度及内部监督制度,确定社区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第十四条 社区要严格控制日常办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专项资金,不得发生下列行为:
(一)不得以任何名义将社区办公经费用于发放人员奖金和购买各类消费卡;
(二)不得以学习、培训、考察等名义组织公款旅游或用于个人福利;
(三)不得超范围和超标准开支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以及外出考察费等费用支出。(四)其他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行为。第十五条 社区开展公务活动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第十六条 社区使用公务卡要严格执行《北京市东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不得使用现金支付列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各项费用支出。
第十七条 持有公务卡的社区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按规定及时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第十八条 街道办事处财政科应当依托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公务卡支持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应当按规定时间,通过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办理公务卡的资金还款手续。
第十九条 社区使用公务卡结算,需遵守街道办事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履行事前审批程序及事后报销基本流程。
第二十条 社区持卡人使用公务卡消费结算的各项公务支出,必须在发卡行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内,及时到所在街道办事处财务部门报销。
第二十一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可以提取和使用现金:
(一)因抢险救灾、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现金支付的;
(二)支付给单位职工及辖区内管理对象的一次性丧葬费、抚恤金;
(三)目前只能使用现金结算的公务支出,如:签证费、快递费等;
(四)年度中连续三次以内支付给本单位以外同一收款人的讲课费、劳务费、奖励款、救济费、救助金、慰问金以及经本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必须使用现金支付的其它专项费用。
(五)单笔支出在500元以下,不具备公务卡刷卡条件的公务支出;
(六)单笔支出在500元以上,且未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结算起点的,因特殊情况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公务支出。
第二十二条 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在提取和使用现金时,不得化整为零,拆分现金金额和笔数。
第二十三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包括现金、支票及公务卡)业务的全过程。社区需要支付现金的业务,必须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办理。用于发放给个人的款项,须由领款人亲笔签字,不得由他人代签。
第二十四条 社区专项经费由街道办事处根据预算拨付社区。街道办事处应按照工作职责制定社区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并报区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五条 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拨付街道办事处、用于社区的各类专项经费,按照“谁拨款谁负责管理并跟踪问效”的原则管理。拨款单位要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管,及时清理回收结余资金。
第二十六条 社区专项经费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内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支出。严禁侵占和挪用专项资金。
第二十七条 社区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应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展情况说明。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材料。
第二十八条 社区专项经费支出凡涉及发放个人现金的,必须在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且无异义方可履行支出程序。
第二十九条 社区要严格费用支出管理。杜绝白条抵账以及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单据入账;汇总开具的购物发票,必须附上供应单位提供的购物清单,包括购买物品的名称、数量、单价等方可予以报销;会议费报销时应提供会议审批文件、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表、正式发票、会议服务单位提供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
第三十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现金管理,合理制定本单位现金的开支范围。
第三十一条 社区不得设立备用金。社区取得的现金收入(含接受捐赠的现金及现金支票),当日必须上交街道办事处财务部门,由出纳人员送存银行,不得坐支现金收入。
第三十二条 街道办事处财务负责人及出纳人员应对现金的安全管理负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对社区使用现金情况负责。
第三十三条 各街道办事处应严格执行有关现金管理办法、制度及各项内部规定,规范保管和使用现金,及时发现并纠正社区的不规范支付行为。
第三十四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健全社区领取、使用支票审批流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用途领取、使用支票。
第三十五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按照专人管理、相互牵制、适当审批、严格登记的原则,加强合同、票据、密押管理,重要合同和票据应有连号控制、作废控制、空白凭证控制以及领用登记控制等专门措施。
第三十六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核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设立票据登记簿,逐笔登记票据的领用和缴销情况,防止票据遗失、盗用。严禁使用自制票据或白条收费,严禁收费不开发票。
第三十七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制定社区经费支出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加强对财务报销流程的管理,并按照审批权限审批。
第三十八条 报销程序:
(一)社区经手人在办理相关业务后在支出凭证上写清事由并签字,经社区负责人、主管业务科室负责人、业务主管领导确认、签字。
(二)街道办事处主管财务领导审核发票及支出凭证相关内容无误后签字确认、报批或按审批权限报主要领导签字审批。
(三)社区经手人依据签字齐全的支出凭单、发票及相关文件(支票领用单、签呈或会议纪要)到街道办事处财务出纳人员处报销。
第三十九条 报销时将审批通过的发票及相关文件一同粘在支出凭单的背后。每笔业务涉及到的发票应粘在支出凭单后,不得将同一笔业务涉及的发票拆分成多个支出凭单报销。
第四章 社区资产及实物的管理
第四十条 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强化对购置、保管、领用、登记、清查盘点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四十一条 社区应加强对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其它物品的管理,建立实物台账,并由专人负责登记、保管。社区实物台账的保管期限不得少于两届任期。
第四十二条 社区接受捐赠的各类物品应及时上交街道社区办和财务部门入账、登记造册,并妥善保管。
第四十三条 街道办事处及社区要完善各类物品的领取使用手续。为居民发放实物物品的,须登记造册,并由领取人签字,不得由他人代签代领。
第五章 社区财务监督
第四十四条 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社区财务的日常监督管理。街道办事处财务科要建立与社区定期核对账目制度,并对社区账目进行监督检查。街道办事处社区办要加强对社区领取和发放实物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前,由社区主要负责人召开会议,向社区“两委”、服务站班子全体成员通报社区各项资金使用情况及实物领取、发放情况,并形成会议纪要报送社区办备案。第四十六条 社区各项财务收支情况,每季度向社区居民会议、社区代表报告,在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社区居民及社区代表的审议和监督。公示完毕后报社区办备案。
第四十七条 各街道办事处要接受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监督检查,并积极予以配合。要根据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提出的审计、检查报告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工作。
第四十八条 各街道办事处领导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四十九条 街道办事处可对社区财务管理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年终考核参考依据。
第五十条 社区财务工作违反上述规定的,由街道办事处责令改正。视情节轻重相关责任人员给予限期整改、留岗查看、辞退以及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东城区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办法
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办法
社区的财务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武政办[2001]258号文件精神,实行财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实行主任责任制,由社区报账,街道财务部门统一集中核算的管理方式。
第一条 社区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财务收支预算。社区的各项收支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由街道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二条 收支是指社区开展业务及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主要包括:上级拨款、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募捐收入、其他收入等。
第三条 支出是指社区为开展业务和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主要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加班费、社区环境创新、城市长效管理、社区纳凉、社区党建、社区日常办公经费、维修、小型购置费等。
第四条 街道财政所统一管理社区的财务核算工作。设置社区统管会计一名、资金会计一名;社区居委会设报账员一名。配备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社区报账员报街办事处备案。会计人员离职,必须依法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五条 社区的会计核算由街道财政所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填报会计报表,各社区会计档案妥善保管。
第六条 街道财政部门和监察部门督促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和稽核等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岗位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第七条 社区的日常资金收支结算事物由本社区报账员负责。社区负责人应当保证报账员依法履行职责,并对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严禁私设“小金库”。
第八条 各社区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区按规定取得的收入应及时足额记入本社区账户,不得以“白条”抵收,严禁坐收坐支。进入统管账户的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
第九条 社区使用的收款票据必须到街道财政所统一领购,由社区报账员负责票据的领用,收费票据的发放实行“交旧换新”管理。收费票据由专人妥善保管。禁止自行印制使用规定外的票据收费。严禁各社区自行购买收费收据,各社区履行收费时必须开具收费收据,收费收据每本使用完后,报票据管理人员核算。
第十条 社区经费支付的程序,先由社区主任暂行同意列支,再报行社会事务科进行复核,然后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主任复核后,集中到财政所,经财政所稽核无误后,报办事处主任审批(每月集中审批一次)。
第十一条 实行支出凭证审核制度。社区所有财务支出凭证,必须经财政所进行审核,对下列支出凭证,会计人员不得接受入账,一律由有关人员自行负责。
无合法票据的,改变资金用途的,提高开支标准的,无明确合法合规资金来源的,经办人、证明人、社区负责人签字不全的,其他不符合会计规范的凭证等。
第十二条 街财政所应定期向各社区提供财务收支报表,社区有权核查和询问本社区会计事宜。财政所负责决算的编制工作。
第十三条 社区的财会人员应对社区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实行会计监督,对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有权向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社区应建立由街办事处委派的人员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财务监督小组有权参与社区财务计划的制定、审核、检查,监督财务收支、财务计划、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物资管理、财务公开等情况。街办事处内审组每年不定期对社区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财务管理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社区应设立财务公开栏,于每季度末将本季度社区的收入和支出详细情况向社区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区的预算执行情况要实行考核,并纳入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作为考评社区主要负责人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篇:东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制度
许昌市东城区社区教育规章制度
为促进东城区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例会制度。
1、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参加例会,积极参与决策,努力完成分管任务。
2、定期召开委员会例会,每年不少于两次。听取社区教育办公室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部署计划安排。
3、例会前,将例会的内容和议题通知委员,各委员在会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
4、工作计划、硬件建设、教育管理、对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重大活动等事项由社区教育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二、社区教育组织管理制度。
1、管委会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区社区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并对全区社区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估。
2、乡办建立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承担侧重于提高辖区居民素质的各类学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并对村、企业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社区市民学校进行指导、协调和组织评估。
3、村、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都要建立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由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并负总责,副主任、成员明确职责,分工负责。
4、社区教育实行属地管理,乡办由社区教育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行政村及企业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社区教育工作。
5、社区教育中心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库,资源为包括社区内古今人文资源,德育教育基地,文娱体育场馆,文化卫生教育设施,游览休闲活动场所等。
6、社区教育各级组织均应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由推荐和志愿报名相结合,尽力满足各类群体开展社区教育的需要。
7、社区教育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对社区教育中心、村企单位、社区开展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每年进行一次社区教育工作的检查评估,表彰先进。并将评估结果与村、企业、社区目标管理考核项目相结合。
三、工作联系制度。
1、社教专干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社区居委会分管社教的干事例会。总结前期工作,研究下步工作并向区社教办汇报。
2、社教办每年向社区教育委员会书面总结一次。
四、文档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重要会议、各类教育活动的详细记录。
2、平时做到收发文件有记录,借阅文件及时归还。
3、各类资料由社教办分类管理。
五、社会帮教制度。
1、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和关心本地区教育。聘请本地区知名人士、退休教师等,组成中、小学生校外辅导员队伍,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
2、协助乡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做好普法教育,及时了解地区后进生、特殊家庭学生情况,协调学校、居委会和家庭诸方面,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及帮教工作。
3、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六、研讨制度。
1、每月组织一次社教干事学习有关文件和理论知识,交流社区教育工作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充分利用地区的人力资源,每年召开一次社教研讨会。
七、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制度。
1、社区教育中心应沟通社区内各类教育,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居民的思想教育、文体活动、人口教育、生活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
2、社区学校及社区教育学习点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向社区开放的工作,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和科技知识服务。
3、由社区教育办公室牵头,社区中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
资源定期向社区开放,并签定开放服务协议。
4、社区应支持学校开展各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尽量提供场地和指导人员,确保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不断完善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德育教育基地。
八、宣传教育制度。
1、每年开展大型社区教育宣传活动不得少于两次。向社区居民宣传理念的同时,要重点向居民介绍内所进行的各教育培训的计划、地点、时间、学习方式等,扩大参与面。
2、各社区要有固定的社区教育宣传标语、宣传橱窗、板报或专栏,定期向辖区居民介绍相关知识。宣传内容要有记载。
九、表彰激励制度。
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比,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十、社区教育教师岗位制度
1、热爱社区教育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力求成为学员的表率。
2、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做到认真备课、讲课,指导学员实验实习。
3、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员既要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耐心教育。
4、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5、加强业务进修,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摸索社区教育的规律;学会两项以上专业技能。
6、一专多能,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区教育水平。
7、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编写适应当地农民致富需求的校本教材。
第四篇:东城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东城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东城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科普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科普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京发[2009]7号)和《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科普志愿者,是指出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以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注册科普志愿者是指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在东城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注册登记、参加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第三条 鼓励、引导科普志愿者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注册,成为注册科普志愿者,以便参与志愿服务,享受专业培训、服务认证、权益保护、表彰激励等服务。
第二章 招募与注册
第四条 由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采取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经常性招募与阶段性招募相结合方式,面向符合志愿者条件的个人开展招募工作,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志愿者招募机制、稳定通畅的招募渠道。
(一)联席会成员单位可根据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需求情 况,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广播、信息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志愿者需求数量、岗位要求和报名方式等招募信息,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创造便利条件。
(二)联席会成员单位可深入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吸引和动员热心科普公益事业特别是科普专业人士就近、就便加入志愿者队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条 建立东城区科普志愿者注册制度。申请成为注册科普志愿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年龄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至65周岁之间(特殊情况除外)、身体健康。
(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东城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相关规定。
(三)具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热爱科普工作,热心公益事业。
(四)自愿参加,具备承担科普服务工作的专长(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连续三年以上志愿者服务经历,具备志愿者服务基本素质。
(五)特别优秀人员可放宽条件。
第六条 建立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促进注册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第七条 科普志愿者注册程序如下:
(一)凡符合科普志愿者注册条件并志愿从事科普志愿服务的个人,需向联席会成员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东城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个人申请表》,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及可参加的志愿服务的类别、时间等必要信息,签署承诺意见。
(二)联席会成员单位对本单位、本系统所属科普志愿者申(三)复审合格后,为注册科普志愿者发放由区科委统一印请人员进行初审,区科委对初审合格者进行复审。制的《东城区科普志愿者服务手册》。
第八条 《东城区科普志愿者服务手册》集身份标识、个人信息变更、服务记录、培训记录等功能于一体,是志愿者的身份卡、信息卡、计时卡。
(一)身份凭证。志愿者手册是志愿者身份的标识,志愿者可凭志愿者服务手册参加科普志愿服务、培训、公益实践等活动。
(二)信息管理。志愿者凭志愿者服务手册可到联席会成员单位变更和修改个人信息。
(三)服务计时。重大科普活动志愿服务和应急志愿服务,由组织方(科普志愿者联席会成员单位)或服务对象对志愿者服务时间进行计时并记录入科普志愿者服务手册;社区志愿服务等经常性志愿服务,由社区居委会或服务对象进行计时并记录入科普志愿者服务手册。服务时间为实际服务时间(不含往返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计量。
第三章 权利与义务
第九条 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区科普志愿者联席会提供的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实践。
(二)要求提供从事科普志愿者服务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三)获得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培训和表彰激励。(四)享受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所赋予的其他权利。第十条 志愿者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履行志愿者服务承诺和服务守则。
(二)自觉维护东城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联席会、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和志愿者个人的形象和声誉。
(三)不得以成员身份参加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四)不得向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索取、变相索取。
(五)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六)保守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依法受保护的信息。
(七)履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 管理与服务
第十一条 在东城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由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联席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普志愿者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结合本部门职能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本单位、本系统科普志愿者人员管理;区科委为联席会牵头单位,联席会在区科委下设办公室,负责联席会日常事务,并履行“东城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联席会办公室”职责。
第十二条 加强日常管理,为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保障与支持。
(一)科普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应佩戴东城区科普志愿者统一标识。
(二)东城区科普志愿者培训工作主要由联席会成员单位或授权的有关单位、机构、组织负责,对于普通志愿者,可通过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培训等方式,进行权利 义务、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基础性培训;对于骨干志愿者可通过集中轮训、参观学习、经验交流、考察观摩等方式进行专业服务技能、项目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提高性重点培训,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志愿者参加重大科普志愿服务或应急志愿服务,应坚持自愿和力所能及的原则,通过与组织方(区科普志愿者联席会成员单位)或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书等形式,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有关权利、义务、责任。
(四)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后,由组织方或服务对象提供的科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记录,作为对科普志愿者的评价认证和激励表彰的主要依据。
(五)对拒不履行义务或在科普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未遵照相关规定而对组织方、服务对象或其他科普志愿者造成损害的,视情节轻重,可对其进行警告、取消注册科普志愿者身份。
(六)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落实和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建立健全科普志愿服务的需求对接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实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和群众接受志愿服务的便利化。
(一)各成员单位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科普志愿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和评估。在调查评估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关注医疗卫生、节能环保、防灾减灾,弱势群体教育等重点科普需求。按照“服务对象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提出科普志愿服务需求计划,开发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及时向全 社会公发,吸引志愿者广泛参与。
(二)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巩固传统项目,拓展创新项目,做好项目的方案策划、服务承接、资金筹集、公关宣传、督导评估、总结完善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打造优质服务品牌,逐步开发一批符合实际、社会所需、效果明显、影响广泛的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志愿服务项目库。
(三)区科普志愿者联席会在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机构,通过签订协议、命名挂牌等形式创建科普志愿服务基地,探索建立志愿者经常性、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
第五章 表彰与激励
第十四条 逐步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的科普志愿者表彰激励机制。
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联席会办公室将组织开展优秀科普志愿者、优秀科普服务项目、工作突出贡献集体评选表彰。
第十五条 活动的组织方或接受方应当为集中参加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提供公共交通、午餐等;区科委对优秀科普志愿者和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和慰问。
第十六条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文化宣传设施,广泛宣传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科普志愿者及集体的典型事迹,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科普志愿者队伍发展的良好氛围。
北京市东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4年3月17 日
第五篇:2011.2号东城区网格助理员管理办法
东城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东创办〔2011〕2 号
━━━━━━━━━━━━━★━━━━━━━━━━━━━
东城区网格助理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东城区网格助理员队伍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助理员参与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等网格事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保障网格助理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网格助理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网格助理员共分为两类,他们的身份分别为:面向内部选拔从事网格助理员的协管员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从事网格助理员的社区工作者,职责任务相同。第三条 网格助理员队伍由街道办事处统一管理,业务上接受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网格助理员招聘与劳动用工
第四条 网格助理员的招聘方案由区人力社保局参照社区工作者聘用办法制定。网格助理员的招聘由区人力社保局、区综治办、区社会办和各街道办事处共同组织实施,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招聘对象进行政审和体检。
第五条 新招聘的网格助理员实行试用期制度,期限1个月,对于试用期内岗前培训合格的,试用期满转正,正式持证上岗,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第六条 各街道确保一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助理员,出现缺额时由各街道自行临时调剂,区相关部门根据各街道缺额情况定期组织公开招聘工作。
第七条 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从事网格助理员的社区工作者,应与街道办事处签订服务协议,协议有效期原则上为三年,协议采用社区工作者的统一文本;参照社区工作者待遇的网格助理员按照原规定签订相关合同,期满后根据工作表现和实际需要,经街道办事处同意后可办理续聘手续。
第三章 网格助理员的职责任务
第八条 基本职责。包括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人、地、物、事、情、组织的数据采集和上报,综治、流动人口 和出租房屋、计生、劳动、工会、司法等相关业务的信息采集和上报,各类违法违规情况和各类隐患的排查、上报和先期处置等工作。
第九条 协管职责。协助职能部门的专项执法和综合执法行动,协助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协助做好各类社会服务工作以及其他街道办事处交办的协管类任务。
第十条 监督职责。对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派遣各职能部门和街道科室完成的任务进行核实、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上报街道分中心。
第四章 网格助理员工资福利
第十一条 面向社会招聘的网格助理员的人事档案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集体委托东城区人才服务中心进行管理,管理费用由区财政保障。
第十二条 工资报酬。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从事网格助理员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报酬按照社区工作者相关政策文件执行。面向内部选拔从事网格助理员的协管员的工资报酬由原协管员工资报酬和网格工作补贴两部分组成,补贴部分经费由区财政统一保障。
第十三条 面向内部选拔从事网格助理员的协管员从实际上岗之日起,与社区工作者同样享受职务年限补贴增长机制,在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网格助理员每年增长一次职务年限补贴,增长幅度为每人每月50元。
第五章 考核与奖励 第十四条 网格助理员的考核工作由街道办事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进行,并参照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系统评价结果,具体考核、奖惩办法由街道办事处拟定。
第十四条 街道办事处对考核为优秀的网格助理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 网格助理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第十六条 对网格助理员的奖惩情况要上报区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办公室备案。
第六章 辞职和辞退
第十七条 网格助理员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八条 辞退网格助理员,街道或社区应当提前三十日告知被辞退人员并办理解聘手续。
第十九条 网格助理员辞职或被辞退,离职前应当办理退还工作证等手续,做好交接工作。
第二十条 网格助理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辞退:
(一)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或者考核不合格的。
(二)服务态度差,造成群众投诉,一年内累计被投诉三次以上(含三次)查证属实的。
(三)利用岗位职责之便,向服务对象索要钱物、谋求个人私利或为他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方便的。
(四)工作期间饮酒或酒后上岗对工作造成影响的。
(五)违反保密规定,对外泄露内部规章制度、相关信息资料,以谋求个人私利的。
(六)违反双方约定其他事项有关内容的。
(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
第二十一条 网格助理员辞职和辞退后,需要补充,由街道办事处向区社会办提出申请,按照规定进行补录。
第七章 培训
第二十二条 区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业务需要,按照网格助理员工作要求,有计划地对网格助理员进行教育培训。
第二十三条 网格助理员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专业培训。对网格助理员的培训应当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第二十四条 网格助理员的培训可以由街道办事处和区职能部门组织或委托人才服务机构、院校等机构实施。
第二十五条 网格助理员的培训成绩和完成培训任务是网格助理员聘用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东城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主题词: 社会管理 网格助理员 管理办法
报: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发: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东城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6月20日印发
共印8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