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选]
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粤科农字〔2011〕44号
各有关地级市科技局:
为了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促进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发展和壮大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科技引领与产业集聚总体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我厅制定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推进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执行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请迳向我厅反映。
附件: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附件:
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依据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和《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的载体,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的中心区,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通过园区建设,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省科技厅在“十二五”期间批准建设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
第二章 区域布局与功能
第四条 2011~2015年,根据广东省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省科技厅重点支持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建设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
第五条 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包括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
核心区应突出技术源动力功能,打造产业集聚和技术集成平台。在核心区内建成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良种引进示范和繁育等功能区,核心区内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示范区应突出技术与产业示范、带动功能,利用示范区内原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产业示范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方式和农业科技特派员进行示范推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辐射区应突出产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功能,在辐射区内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当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由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并具体负责组织园区的申报、评审、检查、考核、监督和指导等工作。
第七条 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园区专家委员会,为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管理工作提供咨询。
第八条 各地级市成立园区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省有关政策,制定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各地要把园区建设列入当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第九条 园区应有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园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成立园区专家组,为园区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第四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条 农业科技园区由省科技厅组织申报,有关地级市政府作为申报单位,相应地级市科技局负责具体组织申报工作。
第十一条 申报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须符合以下条件:
⒈园区核心区达到一定规模(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核心区,面积要达到1000亩以上,区内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核心区,面积800亩以上,区内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核心区,有3个以上规模企业,企业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并有明确的地理边界;示范区范围要相对明确,具体到本市内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企业,示范区必须与核心区有明确的科技示范联系机制,要明确技术示范区承接技术的来源、应用以及规模;与主导产业相关的示范区周边地区为辐射带动区;
⒉园区核心区主导产业数量应集中在5个以内;若为单一主导产业的核心区,须已建立起上下游较完整的产业链,拥有相关配套产业;
⒊园区建设已经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
⒋园区总体规划可行,并附有清晰的各功能区边界图;
⒌园区要有明确的技术来源和对接机制。核心区内企业必须与高校和科研单位有明确的科技合作,申报材料中须提供技术对接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核心区要有一定数量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并设立特派员工作站;
⒍管理体系健全。各地级市要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由地级市科技行政部门牵头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园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园区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成立园区专家组,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第十二条 申报材料 :
⒈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附件1);
⒉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附件2);
⒊其他有关附件材料(包括园区管理机构和园区企业资质证明、地级市人民政府配套资金承诺函、特派员及工作站清单、获奖情况、产品产地认证、合作协议等)。
第十三条 园区专家委员会对申报园区进行论证和评审。园区专家委员会按照《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园区建设与运行情况和园区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论证。
第十四条 省科技厅对专家评审结果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批复设立并挂“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匾牌。
第五章 建设管理
第十五条 园区建设实行合同制管理。省科技厅(甲方)与园区所在地级市人民政府(乙方)签订园区建设合同,确保如期实现园区建设目标。
第十六条 制订和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园区所在地级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研究制订支持本市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配套政策,经市政府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为加强对全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和监督,实行年度报告制度,每年2月底前由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上年度园区工作总结等材料报送省科技厅。
第十八条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对挂牌满两年的园区进行考核,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综合评分达85分以上的为优秀等级,60~84分的为合格,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对不合格园区给予警告并限期1年内整改,整改后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园区建设资金以地方政府投入和建设单位自筹为主,省科技厅对每个立项园区安排100万元以上的专项经费进行支持;立项建设期间,对核心区入园企业及其技术支撑单位给予总额50万元额度的项目经费支持;通过验收且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园区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资金,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园区技术应用推广与示范能力建设。
第二十条 地级市人民政府须按省科技厅专项经费1:1以上的比例安排园区配套经费,由市科技主管部门设专户统一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一条 省科技厅专项经费和各市配套经费主要用于园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研发、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以及培训等工作,不得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二条 省科技厅专项经费和各市配套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和挤占。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省科技厅将根据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计划实施及园区运行情况,适时对本管理办法做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科委):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精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我部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了《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具体要求,做好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与组织实施工作。《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农业科技园区总体 规划》和《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须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送园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农业科技园区采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运行方式。首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符合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条件和要求的园区进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评与验收,达标者正式挂牌。然后总结经验,安排第二批、第三批园区的评审与批复。经研究,定于2001年8月初组织专家评审首批试点园区。
联系人:
曹一化 金逸民 电话:010-68515544-1424 传真:010-68512647 于双民 陶劲松 电话:010-68511009 传真:010-68511009 E-mail: jinym@mail.most.gov.cn taojs@yeah.net及taojs@elong.com
附件1: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附件2: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二00一年七月六日
附件1: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一、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但是,这些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着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盲目引进,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等。因此,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正确引导和规范现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把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一)指导思想
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二)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的原则是:
1.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2.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4.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是:
1.实现一批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解决一批影响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2.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4.建设5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
三、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要求和发展重点(一)基本要求
1.园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总体规划可行,主导产业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综合效益显著;
2.园区要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较强的科技投入力度;
3.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对周边地区要有较强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4.园区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地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园区管理机构),要制定规范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与管理制度,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行机制。(二)发展重点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按照我国农业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定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重点。
1.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
根据园区自然条件与经济特点,以开发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优质农产品为核心,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力求种养业“品种新、品质优、结构佳、投入低、效益高”,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
研究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相关配套技术,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地域优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3.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
针对设施农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实现种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种养业规模化、专业化示范,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等,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4.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
农业科技企业既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在兼顾科技优势、区域战略布局、主导产业培育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四、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
农业科技园区由科学技术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等。协调指导小组对园区进行宏观指导。办公室是协调指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园区评审、检查、考核等日常事务,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
各园区需成立地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原则,成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即在现有各种类型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逐级申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办公室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并由科学技术部以部发文批复后,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评和验收,达标者正式挂牌;挂牌两年后复评,不合格者取消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五、农业科技园区的保障措施 1.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
要将园区建设纳入国家农业相关科技计划与地方科技发展计划,并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
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国家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享受国家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优先支持园区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要将园区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作为国家重点科技合作计划和农业技术引进计划的重点。
各级政府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在不断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特别是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建设。加强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以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生产设施、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加快园区建设。3.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加强引进和培养园区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应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国内外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的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应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要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4.加强园区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
按照本指南的要求,制定《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园区建设有章可循。通过加强园区的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园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环境。
附件2: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1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精神,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促进园区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办法。第2条 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通过园区的引导与示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
二、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3条 农业科技园区由科学技术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协调指导小组,对园区进行宏观指导。组长由科学技术部主管副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农业部副部长担任,成员由科学技术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司(局)级领导组成。协调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园区的评审、检查、考核等日常事务,主任由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司长担任。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第4条 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
第5条 成立园区地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
第6条 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原则,成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
三、申报与审批
第7条 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对象包括现有农业基地、星火密集区和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园(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的基本要求; 2.已经纳入地方发展计划,经过2年以上建设;
3.园区功能设计合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4.已成立园区地方协调领导小组; 5.已建立健全的园区管理机构。第8条 申报程序
1.由园区建设单位经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向省级科技厅(科委)提出申请; 2.省级科技厅(科委)进行评审、筛选,经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送科学技术部。第9条 申报材料
1.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附1); 2.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附2); 3.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附3); 4.有关配套材料。
第10条 园区专家委员会对申报园区进行论证和评审。
第11条 园区通过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经办公室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后,由科学技术部以部发文批复。
四、考核与管理
第12条 农业科技园区经批复并运行一段时间后验收挂牌。根据园区建设与运行情况,科学技术部组织专家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评和验收,达标者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授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正式挂牌。
第13条 为加强园区的管理,实行报告制度。每年1月底前由省级科技厅(科委)将上园区工作总结等材料报送园区办公室。
第14条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挂牌两年后进行复评,不合格者取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第15条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园区的领导与管理,加大支持力度。
五、附则
第16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第17条 本办法由科学技术部负责解释。附1: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科学技术部编制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一、按要求准确、如实填报。
二、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
三、本申报书中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本申报书按A4纸打印。
五、本申报书一式20份。园 区 名 称 园区建设地点
园区建设时间〖〗〖〗原批准单位 管理机构名称〖〗〖〗联系电话 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园区网址〖〗http:// 园区负责人〖〗〖〗职称/职务〖〗〖〗出生年月 传真〖〗〖〗联系电话 E-mail 园区联系人〖〗〖〗职称/职务〖〗〖〗出生年月 传真〖〗〖〗联系电话 E-mail
一、园区主导产业:
二、园区现状(园区规模、企业状况、效益情况、主 要建设成果、示范带动作用等):
三、申报理由:(申报单位公章)年月日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推荐意见: 负责人:(公章)年月日
联系人〖〗〖〗电话 传真〖〗〖〗Email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意见:(公章)年月日 附2: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年 月 日
一、编写内容 1.总体规划提要 2.园区概况
3.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4.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 6.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7.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8.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9.结论与建议
10.有关附件(必要的图、表及文件等)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2.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3.本规划按A4纸打印。4.本规划一式20份。附3: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年月日
一、编写内容 1.实施方案提要 2.目的意义
3.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 4.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总体任务、考核目标、布局与进度安排 6.各功能区的任务、考核目标与进度安排 7.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8.投资总预算、预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与风险分析 10.专家评估意见
11.省级科技厅(科委)意见、签字盖章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2.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3.本方案按A4纸打印。4.本方案一式20份。
第三篇:云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支撑引领打造“绿色食品牌”、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科技园区是在云南省县(市、区)的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形成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资源集成,对不同区域及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关键作用及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密集区、试验区、示范区或高新技术园区等。
全省各县(市、区)可依托现有各类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试验示范区、现代农业庄园等建设农业科 1 技园区。
第三条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结合全省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重点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好、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综合效益明显的园区建设成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各州(市)要加强对本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统筹布局和分类指导,提高园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避免同质化建设。
第四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要切实推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区域性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将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高地,打造“绿色食品牌”的核心载体,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基地,产城镇村融合发展的示范典型。
第二章 园区功能和建设内容
第五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政策集聚、产业集聚、2 创新资源集聚和技术集成示范的基本功能。
(一)具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功能。依托园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突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和高值化发展,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发展“互联网+园区”模式,依靠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二)具有产业科技创新支撑服务的功能。配备必要的设施,创造一个局部优化、适合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园区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测试检测中心、技术交易机构、电子商务平台等各类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发挥科技孵化器的作用,成为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研发基地和服务平台。
(三)具有吸引各类机构和人员开展创新创业的功能。营造良好条件,吸引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大学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和科技特派员等入园创业,打造一批专业化星创天地,成为农业农村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基地。培养和集聚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服务 3 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培训,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辐射,补充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提高周边地区劳动者科技素质。
(四)具有产业扶贫引领示范的功能。结合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园区集成示范与应用推广,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发挥园区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科技帮扶作用,将园区建成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就业扶贫。
(五)具有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功能。在园区建设中探索“园城一体”“园镇一体”“园村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园区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促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提高园区业态的科技含量,打造“一园一品”“一园一景”“一园一韵”,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
第六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
核心区是园区的中心区,主要功能是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重点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良种培育与引进、高效栽培、健康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等方面科技创新和产业化 示范,同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销售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带动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动力。
示范区是核心区内孵化的主要科技成果向外扩散及转化应用的区域范围,是核心区的承接平台。主要体现核心区对区域农业产业的带动功能。结合农业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与示范区内的产业优势紧密给合,重点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充分延伸产业链,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可以在广大农村地区复制的经验和示范。
辐射区主要发挥核心区、示范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对区域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并在最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促进当地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户,全面提升区域性农业的整体效益。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七条 省科技厅负责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统筹管理工作,组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认定、考核、验收、5 评估、监督,研究制定支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省科技厅委托相关专业机构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
第八条 各州(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推进和服务工作,具体负责本地区申报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和审核推荐,指导园区制定总体规划、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落实相关政策并制定地方配套政策。
第九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由园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认定申报和统筹管理工作,同时组建专门管理机构(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园区建设和管理的职能工作。园区应结合实际成立园区建设专家咨询组,为园区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第四章 申报和认定
第十条 省科技厅每年集中组织一次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和认定工作。
第十一条 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园区建设规划已经批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 规划,有明确的地理界线和一定的建设规模,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功能定位清晰、建设内容具体、能够实现三区联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征明显。
(二)园区有科学的规划建设方案,核心区集中连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集聚初显成效,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研发基础设施条件和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集中。
(三)园区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服务管理体系,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鼓励园区视实际条件,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管理服务公司或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园区发展。
(四)应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和平台,以满足园区对成果、技术、人才的需求。
(五)园区核心区内须有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建有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服务平台,园区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近两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园区内生产总值1%以上,要有效提高当地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六)对科技精准扶贫带动作用明显的园区予以倾斜。第十二条
申报程序:
(一)由园区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向省科技厅提出申请。
(二)经州(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向省科技厅提出推荐意见,并递交有关材料。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
(一)县(市、区)人民政府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申请。
(二)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见附件1)一式三份。
(三)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见附件2)。
(四)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见附件3)。第十四条
认定程序:
(一)初审。收到申报材料后,省科技厅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申报材料和园区的基本条件进行初评,形成初审意见。
(二)实地考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申报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形成考察报告和考察意见。
(三)综合评审。通过实地考察的申报园区,由省科技厅组织专家以视频答辩或会议评审等形式,对园区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评审,并形成综合评审意见。
(四)认定。综合评审意见报省科技厅厅务会议审定,通过后对拟认定的 “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正式认定并授牌。
第十五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期为3年。
第五章 管理和验收
第十六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要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具体明确园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内容、计划进度、经费预算以及相关管理责任和要求等,积极有序地组织做好园区建设各项实施工作。
第十七条 省科技厅对建设期内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按组织检查评估。各园区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通过州(市)科技局向省科技厅报送工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园区建设进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管理工作、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下一工作重 9 点等。省科技厅以总结会议、现场抽查等形式组织检查评估。连续两年不参加检查评估工作的园区,取消其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称号。
第十八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年建设期满后应当申请验收。由园区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和总结报告(见附件4),经州(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科技厅。
第十九条 省科技厅收到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申请材料并进行初步审核后,集中组织验收。验收工作主要通过专家综合评议、现场审查的方式进行。验收内容主要对照园区申报书及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检查评估情况,考核园区建设相关工作情况、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和经济社会效益、科技创新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经费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重点和方案等。验收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
第二十条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结果经省科技厅厅务会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对验收合格且公示无异议的园区,由省科技厅发文同意通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园区限期整改(整改期一般为半年),整改后再次进行验收,仍然不合格的取消其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称号。
第二十一条 因建设目标任务未完成等原因不能按期参加验收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应提前半年向省科技厅提出延期验收申请,由省科技厅批准。每个园区只能申请延期1次,延期时间不超过1年。延时期满仍不能参加验收或参加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其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称号。
第二十二条 鼓励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过程中(正式成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年以上)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科技厅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进行推荐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期间申报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视同通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验收。
第二十三条 对已通过验收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科技厅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后续工作不符合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求的,取消其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称号。
第二十四条 已认定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省科技厅取消其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称号,并按规定收回财政科技经费:
(一)在申报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不按要求参加检查评估或检查评估不合格的;
(三)建设期满后无故不申请验收或未通过验收的;
(四)违反规定使用和管理财政科技经费的;
(五)不接受或不配合监督检查、审计,或拒不对检查、审计出的有关问题进行整改的;
(六)园区管理混乱,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第二十五条 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认定管理工作中,各类机构和工作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纪律的,按相应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二十六条 省科技厅对经认定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给予共200万元的财政科技经费补助,分两次安排,认定后次年给予100万元的补助,建设期满通过验收后次年再给予100万元的补助。
第二十七条 省级财政科技经费补助主要用于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园区内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引进、集成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经费使用应符合省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农业科技园 区,获批后次年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给予100万元补助,用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8年5月27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5月27日。2014年12月25日印发的《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云科农发〔2014〕16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年)
附件:
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科技引领和产业集聚总体水平,“十二五”期间,重点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建设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立足和提升不同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对各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为做好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建设原则
㈠ 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㈡ 有利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壮大和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㈢ 有利于农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提升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㈣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㈠ 总体目标。
2011~2015年,重点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各地级市建设
核心区:突出技术源动力功能,打造产业集聚和技术集成平台。在核心区内建成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良种引进示范和繁育等核心功能区,核心区内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示范区:突出技术与产业示范、带动功能,利用示范区内原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产业示范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方式和农业科技特派员进行示范推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辐射区:突出产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功能,在辐射区内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
㈡ 建设方式。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采用两种方式:
⒈原有升级:在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农业基地和各类农业示范园区中选择一批有较好基础的,在其现有基础上升级。
⒉选址新建:选择已落实用地条件、具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的地区新建一批农业科技园区。
㈢ 建设期限。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期限为3年。
四、申报要求 ㈠ 申报单位。
由有关地级市人民政府作为申报单位,相应的地级市科技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申报组织工作。
构,成立专家委员会,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五、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 ㈠ 区域布局。
2011~2015年重点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级市建设一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各区域要突出本地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粤西地区:重点发展规模化畜禽、优势咸淡水养殖、热带粮作物种植产业以及荔枝、龙眼、香蕉等热带水果、糖蔗、北运菜等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粤东地区:重点发展精细高效农业,包括以网箱养殖为主导的海水养殖产业、南亚热带水稻、蔬菜种植业、名优茶叶以及传统特色水果及农产品加工产业。
粤北地区:重点发展畜禽养殖、水果、蔬菜、林业、茶叶以及山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以市场拉动型的生态绿色食品产业。
㈡ 发展重点。
立足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提高园区的技术应用与推广能力、技术信息辐射能力和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加速先进适用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引领和产业集聚、服务引领、集成带动及扩散支撑作用,为广东省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典范,全面推进广东省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⒈引导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和科技密集优势,将科技成果在园区内试验、示范,并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园区农业优势
厅组织专家评审,由省科技厅批准,发文公布后挂牌。
㈡ 园区管理。
⒈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由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并具体负责组织园区的申报、评审、检查、考核、监督和指导等工作。
⒉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园区专家委员会,为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管理工作提供咨询。
⒊成立园区地级市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省有关政策,制定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各地要把园区建设列入当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⒋园区应有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园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成立园区专家组,为园区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㈢ 考核验收。
省科技厅对建设期满的园区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综合评分达85分以上的为优秀等级,60~84分的为合格,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对不合格园区给予警告并限期1年内整改,整改后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七、保障措施 ㈠ 政策保障。
园区建设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配套措施,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将园区建设纳
区管理办法》。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使园区建设有章可循。通过加强园区的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园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环境。
八、实施进度安排
㈠ 2011年:制定《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组织申报、评审和批准本各市申报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
㈡ 2012~2013年:继续组织申报、评审和批准当年各市上报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
㈢ 2014~2015年:重点对挂牌或调整后满2年的园区进行复评考核和安排奖励资金。对全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第五篇:关于印发《广东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专题
关于印发《广东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粤组通〔2009〕6号
各地级以上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广东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的领导
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公务员职务任免、升降、奖惩、培训、交流、辞退和工资福利等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高度,提高对公务员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标准,严格考核
要严格按本办法开展公务员考核工作,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考核公务员,防止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考核登记表要存入公务员个人档案。
三、注重考核结果的使用,发挥考核激励功能
公务员考核结果应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按规定给予嘉奖;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嘉奖和记三等功按公务员奖励有关规定办理。对2007年考核优秀等次人员未兑现奖励的,应予补办。
四、加强考核管理,认真执行考核备案制度
各级机关要在每年2月底前完成上一的公务员考核工作,并于3月底前,将考核结果报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对不按规定程序实施考核、不执行考核备案制度的,不予兑现有关待遇。
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监督指导,着力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广东省人事厅 2009年1月23日
广东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公务员考核应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 考核内容和标准
第四条 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第五条 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平时考核重点考核公务员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以及出勤情况,可以采取被考核人填写工作总结、专项工作总结、考勤等方式进行,由主管领导予以审核评价。
定期考核采取考核的方式,在每年12月至翌年2月进行。第六条 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第七条 确定为优秀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高;
(二)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
(三)工作责任心强,勤勉尽责,工作作风好;
(四)工作实绩突出;
(五)清正廉洁。
第八条 确定为称职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二)熟悉业务,工作能力较强;
(三)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较好;
(四)能够完成本职工作;
(五)廉洁自律。
第九条 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一般;
(二)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较弱;
(三)工作责任心一般,或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四)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但完成工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较大失误;
(五)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第十条 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较差;
(二)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三)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差;
(四)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五)当年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五个工作日,或累计超过十个工作日;
(六)存在不廉洁问题,且情形较为严重。
第十一条 各考核单位可以将考核内容和等次标准进行细分和量化,结合本单位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制定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考核办法。
第十二条 公务员考核应严格坚持标准,实事求是。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应当掌握在本机关参加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以内。
机关当年在综合性评比中被授予荣誉称号,或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给予“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的,该单位优秀等次的人数可控制在实际参加考核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以内。
优秀等次名额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机关内各职务层次人员中合理分配。
第三章 考核程序
第十三条 公务员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进行,由本机关公务员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机关在考核时设立考核委员会,由本机关领导成 5 员及从事公务员管理、纪检监察工作、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和公务员代表组成。
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考核工作计划;拟定考核的具体标准和方法;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本机关各部门的考核工作;审核主管领导对公务员提出的考核等次意
见;受理本机关公务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
考核委员会的具体事务由本机关公务员管理部门承担。第十五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一)被考核公务员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填写《公务员考核登记表》,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
(二)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和公务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情况和被考核公务员的个人总结,进行综合分析,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和改进提高的要求;
(三)对拟定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在本机关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四)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考核委员会对主管领导提出的考核等次建议进行审核,确定考核等次;
(五)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公务员,并由被考核公务员签署意见。
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核,必要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
第十六条 公务员对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的,可自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机关申请复核,复核期间,申请复核的公务员不得提出申诉;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6 或者本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对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申诉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
第十七条 各机关应当于翌年3月底前将本单位公务员考核总结(含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人员情况说明)和优秀等次名册、《公务员考核结果备案呈报表》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经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后,各机关应当将《公务员考核登记表》存入公务员本人档案,并及时按照考核结果兑现有关待遇。
第四章 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十八条 公务员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第十九条 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符合晋升工资条件的,晋升工资;
(二)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且符合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三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晋升职务时优先考虑;
(三)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当年给予嘉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
(四)享受考核奖金。
第二十条 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
(二)本考核不计算为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
(三)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
(四)不享受考核奖金。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并按规定调整其工资;
(二)本考核不计算为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
(三)不享受考核奖金;
(四)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第二十二条 对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而又无职可降的公务员,应予降低一个以上级别;无级别可降的,应予降低一个以上级别工资档次;如果其职务、级别、工资档次均处于最低状况,则不再降低,但须给予严肃批评教育。
第二十三条 经确认属考核不实的,应重新确定考核等次,并及时更改有关待遇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 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公务员所在机关应根据考核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第五章 相关事宜
第二十五条 新录用的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只写评语,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 调任、转任的公务员,由其调任、转任的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其调任、转任前的有关情况,由原单位提供。
挂职锻炼或参加扶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专项工作的公务员,时间半年以上的由挂职、扶贫或服务单位进行考核并提出确定等次的建议。考核材料及建议送派出单位,由派出单位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可不占派出单位优秀等次名额。不足半年的,由派出单位进行考核。
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公务员,由派出单位进行考核,主要根据学习、培训表现确定等次。其学习、培训的相关情况,由所在学习、培训单位提供。
当年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接收安置单位根据工作表现和转业时的鉴定确定考核等次。
第二十七条 当年退休的公务员不参加当年的考核,除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期间的情形外,奖金按本人当年工资及当年实际工作月数计发。
第二十八条 病、事假累计超过考核半年的公务员,不进行考核。
第二十九条 公务员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参加考核,不写评语、不定等次。结案后,不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分的,按规定补定等次。
第三十条 受处分公务员的考核,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受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二)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期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其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
第三十一条 公务员不进行考核或参加考核不定等次的,除新录用的公务员在试用期内的情形外,本考核不计算为按考核结果晋升工资的考核年限,不享受考核奖金。
第三十二条 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在培训中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的公务员,经教育后仍然拒绝参加的,直接确定其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等次。
第三十三条 对在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的考核,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5年12月颁布的《广东省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暂行)》同时废止。
附件:1.公务员考核登记表
2.公务员考核结果备案呈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