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调研

时间:2019-05-12 21:4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员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员调研》。

第一篇:公务员调研

广东省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工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公务员的调任、转任,应贯彻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从工作需要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出发,与公务员的培养、使用、优化结构等相结合,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及其管理机构和纪委、法院、检察院的内设机构(以下统称为党政机关)调任、转任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以下统称为国家公务员)。

其他参照及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中央驻粤国家行政机关调任、转任国家公务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乡镇(街道)党政机关调任、转任国家公务员,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调任,是指省的党政机关从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担任处长、副处长或者调研员、助理调研员非领导职务, 市、县(市、区)党政机关从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担任科级领导职务或者处级领导及非领导职务,以及国家公务员调出党政机关任职。

本办法所称的转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在实行(含参照及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单位)之间的调动(包括跨地区、跨部门调动)。

第五条 党政机关调任、转任国家公务员,必须在国家核定的编制和职数限额内进行。第六条 调任、转任的人员,应具备拟调(转)任职位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技术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应具备如下资格条件:

(一)调任处级国家公务员的,年龄应在45周岁以下;调任科级国家公务员的,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跨地区转任国家公务员的,年龄应在50周岁以下。工作特殊需要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调任处、科级国家公务员的,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调任县级党政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学历可放宽为大专以上);国家公务员转任到地级市以上党政机关工作的,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转任到省级党政机关及广州市区单位工作的,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三)专业技术人员调任处级国家公务员的,必须担任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三年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调任科级领导职务国家公务员的,必须担任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两年以上。行政管理人员调任处、科级国家公务员的,必须在相应职级担任领导职务三年以上。

国家公务员转任,应按相应职级进行。转任到专业技术性较强职位工作的,须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专业技术水平。

(四)调任处、科级国家公务员的,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第七条 调任国家公务员前,调入机关(单位)要根据职位情况,确定拟调任人选,安排他们参加由省、市组织(人事)部门组织的处、科级国家公务员任职资格考试或能力测评,并进行全面考核,择优确定拟调任对象,按照有关程序办理报批及调任手续。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调任:(一)曾受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二)被辞退或受开除处分的;(三)被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四)因健康原因影响正常工作的;(五)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第九条 调任国家公务员的审批程序为:

(一)省的党政机关调任处级国家公务员,由主管部门归口报省委组织部或省人事厅审批。

(二)市、县(市、区)党政机关调任处、科级国家公务员,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归口报所在市的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第十条 转任国家公务员的审批程序为:

(一)省的党政机关转任不涉及迁移户口的国家公务员,由转出和转入双方按管理权利协商办理,并事先归口报省委组织部或省人事厅备案确认;涉及迁移户口且跨地区转任国家公务员,归口报省委组织部或省人事厅审批。

(二)地级以上市的党政机关转任国家公务员,按管理权限归口报所在市的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呈报调任、转任国家公务员,须附下列材料:

(一)要求调(转)任函件。调(转)入机关(单位)要说明调(转)任理由、编制及职位空缺情况、拟任职位所需资格条件、拟调任人员考试或测试成绩、对拟调(转)任人员的考核意见;

(二)《广东省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呈批表》一式二份;(三)调(转)任人员近期考察材料;

(四)照顾夫妻分居的,需附上结婚证和在拟调入城市工作一方的户口复印件。其中,属照顾军人夫妻两地分居的,还应附上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的随军批件和近期内是否安排转业的证明;

(五)己婚的,应有当地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的计划生育证明;离婚的,要附上离婚证明书;

(六)子女需随迁的,要提供其户口本复印件;(七)体检证明;(八)增人计划卡;(九)个人档案。

第十二条 对符合条件、程序完备、材料齐全的,审批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调任、转任呈报情况、受理过程可查询,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一定形式公开办理结果。

第十三条 经批准调任的国家公务员,试用一年。试用期间应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任职培训。经培训和考察合格后方可正式任职。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在党政机关任职,退回原单位或另行安排工作。

第十四条 国家公务员调出党政机关工作,按管理权限审批。调出人员不再保留国家公务员身份。

第十五条 国家公务员调(转)任,离任前要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按规定需进行离任审计的应当进行离任审计。

第十六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调任、转任国家公务员过程中,必须依法办事,公道正派,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违反规定的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调任国家公务员需按法律法规规定办理任职手续的,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浙江省公务员调任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公务员调任工作,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县级以上机关。

第三条 县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调任的综合管理工作。第四条 本办法的调任是指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一种形式。

第五条 调任必须贯彻适才适用和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第六条 调任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职数限额内,职位出现空缺时,在本机关内部晋升或交流有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时也可公开考试选拔,择优调任。第七条 调任到省级(含副省级市)机关的人员,应担任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或相应的非领导职务;调任到市级机关的人员,应担任科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调任到县级机关的人员,应担任科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

第八条 调任人选除符合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和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不得有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调任到机关担任乡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应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并担任相应领导职务的人员。

(二)调任县处级正职领导或非领导职务的人员,男性年龄53周岁、女性年龄48周岁以下;调任县处级副职领导或非领导职务的人员,男性年龄50周岁、女性年龄45周岁以下;调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调任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

(三)调任对象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近2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四)确因特殊需要或公开考试选拔,需突破有关调任资格条件的,省级报经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市、县(市、区)报经上一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

(五)法律法规另有其他资格条件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九条 调任的审批程序和权限:

(一)省、市、县级机关调任,按照组织、人事部门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由调入机关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办理调任审批手续。

(二)市、县级机关调任,由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办理调任审批手续后报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三)调任省委、市委管理公务员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四)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系统,在办理人员调任审批时,省本级机关调任报省级人事部门审批,市(杭州、宁波市除外)、县级机关应先逐级上报省垂直管理部门同意后,再由调入机关按程序到当地人事部门办理调任手续。

(五)调任人员经审批后,方可办理机关任职手续,并进行公务员登记。第十条 调任报批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报批调任请示(函)。内容包括编制、领导和非领导职数空缺情况及调任理由。

(二)《公务员调任审批表》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调任审批表》一式二份(表式附后)。

(三)调任人员考察材料、体检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职文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学历学位证书、户口簿复印件。

第十一条 对符合条件、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的,审批机关应在2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并开具调任通知书。

第十二条 调任人员接到调任通知书后,必须在1个月内办理报到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的,取消调任资格。

第十三条 调任工作必须严格条件和程序,对弄虚作假、违反规定的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 公务员调出机关后,其公务员身份自然消失。

第十五条 公务员转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调入机关分别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批,有关程序参照上述规定执行。公务员试用期未满的不得转任。第十六条 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调任、转任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十七条 本办法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出台的调任办法规定不尽一致的,按中央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浙江省国家公务员调任、转任暂行办法》(浙人录〔1999〕85号)同时废止。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负责解释。关于从严控制从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的

通 知

各县市委组织部,县市人事局、编办,州直各单位:

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我州通过加强管理,积极推行 “ 凡进必考 ”,从总体上规范了公务员 “ 进口 ”。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违犯干部人事纪律,不按政策和程序从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给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推行编制实名制创造条件,现就从严控制从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的有关事项提出要求,望认真遵照执行。

一、调任范围

各级党政机关、参照和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原则上不得从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调任的,仅限于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调担任机关副科长(含)以上领导职务人员、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人员。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严禁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中调任。

二、调任条件

(一)以州直、县市直、乡镇直分级计算,行政编制总额不超编。

(二)调入单位必须有空缺的编制员额、空缺的领导职数和职位。

(三)调入对象必须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调入对象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五)调入对象必须具有《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提拔调任的还应具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一)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中调任公务员,应按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提出调任意见。属县市调任的,调任意见由组织部门提出;州直机关调任科长(含副科长)职务的,调任意见由单位党组(党委)提出;州直机关调任副处级(含非领导职务)及以上职务的,调任意见由州委组织部提出。

(二)对调入对象应按干部管理权限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要求,严密组织考察,并分别在调出和调入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公示。

(三)对考察合格的调任对象,除州委研究决定的副县(处)级(含非领导职务)及以上职务的外,均应在任前办理备案手续。其中,调入党委机关、人大和政协机关、法院和检察院以及群团组织的,在州委组织部办理备案手续;调入政府序列的,在州人事局办理备案手续。备案材料包括:(1)备案请示或函;(2)编制、职数核定、使用情况;(3)调任对象考察材料;(4)党组(党委)或组织部部长办公会讨论研究的原始记录;(5)属跨县市调任或从县市调任州直单位的,应携带调任对象档案以备查阅。

(四)州直机关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中调任科长(含副科长)职务的,经备案后报州编委审定使用编制计划。

(五)对办理调任备案手续的对象,按干部管理权限实施任命,并报州委组织部或州人事局办理公务员过渡手续。过渡材料包括:(1)办理公务员过渡手续请示或函;(2)党组(党委)任职通知;(3)《国家公务员资格登记审批表》。

属州委研究决定的调任对象,填写《国家公务员资格登记审批表》,到州委组织部或州人事局直接办理公务员过渡手续。

(六)县市以公开选拔形式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的,应按公开选拔规定和程序制定实施方案,报州委组织部或州人事局同意后组织实施,并照本办法办理公务员身份手续。

(七)各级党政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填写《国家公务员资格登记审批表》,持军转安置部门的介绍信,到州委组织部或州人事局办理公务员身份手续。

四、工作要求与纪律

(一)从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公务员暂行条例》、即将实施的《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本《通知》要求办事,不得各行其事。

(二)各级各部门要对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从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组织进行一次自查,需要规范的必须规范,不符合调任条件的必须清退。

(三)严格执行编制管理规定,严禁超编制员额、超职数、超职位调任公务员。调任公务员应严格执行公务员回避制度。

(四)各级组织、人事、机构编制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从企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管理,严格把好政策和工作程序关。对违规违纪调任公务员的行为,一经发现,要取消调任对象公务员身份,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篇:公务员调研专题

公务员辞退程序

时间:2009-08-10 16:31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0)

【找法网 公务员辞退】公务员辞职辞退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与公务员的录用、退休等一起,构成公务员队伍的更新机制,在加强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精干和活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公务员辞退程序

(一)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1、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4、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应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二)辞退公务员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出辞退建议。即由公务员所在机关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经领导集体研究提出建议,填写《辞退公务员审批表》,按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审批。

2、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任免机关人事部门要初步审查辞退建议和《辞退公务员审批表》的填写是否规范,并提出审核意见,报任免机关审批。

3、任免机关审批。即有权任免被辞退公务员的机关,在人事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应进行认真的审查和复核。任免机关认为符合辞退条件和程序,应及时作出辞退决定。县级以下国家机关辞退公务员,须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4、书面通知本人。如果公务员对辞退处理不服,要求予以复议,任免机关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复议。经过复议,如果认为原决定正确,应予维持;如属处理不当,应予纠正。如果公务员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有权向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或监察机关提出申诉。如果被辞退者对监察机关的裁决仍然不服,可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诉,上一级监察机关的裁决为最后裁决,当事人必须服从。

5、办理交接手续。工作、财物等交接手续;接辞退通知的30日内持有关证件到政府人事部门指定的机构登记;人事档案自作出辞退决定之日起15日内转至相关部门。

二、公务员辞职程序

(一)根据人事部《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77号),公务员要求离开国家行政机关,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可以向任免机关申请辞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职:

1、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岗位上任职以及调离上述职位不满解密期的;

2、重要公务岗位未处理完毕,而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3、正在接受审查的;

4、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公务员辞职按下列程序办理:

1、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填写《公务员辞职申请表》;

2、所在单位提出意见,按照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

3、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

4、任免机关审批,并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呈报单位及申请辞职的公务。

(三)公务员辞职,任免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表的3个月以内予以审批。过3个月未予批复的,视为同意辞职,任免机关应予办理辞职手续。

(四)公务员在辞职审批期间不得擅自离职,对擅自离职的,给予开除处分,不准重新录用到国家行政机关工作。

三、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程序

根据人事部《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埋人员暂行规定》(人调发(1992)18号)第三条规定,单位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经教育无效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辞退:

1、连续两年岗位考核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服从组织另行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在1年之内仍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2、单位撤并或缩减编制需耍减员,本人拒绝组织安排的;

3、单位转移工作地点,本人无正当理由不愿随迁的;

4、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

5、损害单位经济权益,造成严重后果以及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给单位造成极坏影响的;

6、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恐吓威胁单位领导,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7、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情节严重但不够刑事处分的;

8、违犯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

9、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辞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埋人员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弄清所犯错误事实。

2、由单位有关行政领导或人事(组织)部门提出书面意见,说明辞退理由和事情依据。

3、经单位领导集体决定。

4、按人事管理权限办埋辞退手续。辞退要形成书面决定,并通知当事人,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5、发给当事人《辞退证明书》。办埋相关手续,如发给辞退费,做好工作和公共财物交接,人事档案转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转移等。

6、当事人对辞退决定不服的,可到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也可在60日内,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程序

(一)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辞职必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从收到辞职申请起(除下述特殊规定外)3个月内,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

(三)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聘用合同的规定办理。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其辞职必须经过批准:

1、国家和省、市(地区)重点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辞职后对工作可能造成损失的;

2、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

3、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曾从事国家机密工作,在规定的保密期内的;

4、从事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

5、经司法或行政机关决定或批准,正在接受审查、尚末结案的;6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

(五)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与辞职人之间发生争议时,双方都可在争议发生后的60日内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应在60日或90日内作出调解或裁决。当事人对调解或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六)辞职人员被全民制单位重新录用,辞职前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七)辞职人员在外另外获得住房前,在一定期限内允许继续居住原单位住房,具体居住时间和住房收费标准,按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辞职人员凡经单位出资培训的,如个人与单位订有合同,按合同规定办理。如没有签订合同,单位可以收取培训费,其标准按培训后回单位服务的年限,以每年递减培训费20%的比例计算。

(九)辞职应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不得擅自离职。对擅自离职人员,要动员返回,对拒不返回和拒不补办手续的,按自动离职处理,以后被其他单位录用,工龄按重新录用日计算。

(十)辞职人员不得私自带走属原单位的科研成果、内部资料、设备器材等,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责令赔偿经济损失。

第三篇:公务员调研座

**市公务员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镇党委书记 ***

乡镇公务员是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在农村基层的执行者、落实者,是组织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一线,直接影响到基层党委政府的行政效能及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切实抓好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乡镇执政能力和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公务员编制34人,目前行政在编人员22人,其中党政领导8人,一般公务员12人,试用期公务员2人。

事业编制30人,在编26人。

1、年龄结构:35岁及以下人员8人,约占36%;35-45岁5人,约占22 %;45岁以上9人,约占42%。

2、文化结构:大学专科以上15人,约占68%;中专、高中及以下7人,约占32%。

近几年,通过实施公开招录公务员到基层工作,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明显改善;通过培训,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二)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

我镇公务员在编人数共计22人,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占总人数的42%。由于编制限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干部队伍不能很好的更换新鲜血液,出现青黄不接,年龄结构老化现象。

2、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一是从学历看,虽然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68%,但高学历和全日制大学毕业生不多,多数都是党校、函大等“五大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政策和法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从专业结构看,基础性学科专业的较多,而涉及“三农”、环保、规划、财税、管理等专业型人才较少。用非所学,干非所长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业务量较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的公务员严重缺乏。

二是从能力上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不少乡镇公务员存在着经济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与所承担的职位和工作不相适应,有的公务员不懂分析、不会处理,不善于做群众工作,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由于受行政编制的限制,从乡镇到县级部门各单位的公务员很稀缺,一些在乡镇工作1-2年的年轻公务员,在工作上刚刚成熟起来,便成为各单位争抢的对象,由于乡镇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与县级部门有差距,很多乡镇公务员先后采取借调、正式调动的方式进入县级部门,乡镇难以留住人才。据了解,乡镇公务员流失现象比较普遍。

4、公务员队伍进口偏窄

乡镇公务员编制普遍偏少,与乡镇担负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不相适应。现行的公务员“入口”比较单一,主要以公开招考为主渠道,而且名额有限,这就造成公务员考录进程缓慢,人才难以补充。

5、学习培训机会较少,针对性不强。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真正适合乡镇公务员工作需要和能力开发的培训不多。有的培训学习时间短、内容少,针对性不强。乡镇公务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不快,政策水平不高,依法行政,解决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公务员教育培训力度,着力解决公务员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

针对公务员队伍文化素质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要加强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要从思想上引导鼓励,从制度上规范要求广大公务员,特别是42岁以下公务员在职参加学历教育。通过培训,改善公务员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使之具备执政的专门业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建设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要针对农村乡镇工作职能的转变,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社会管理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乡镇现有公务员进行普遍性的轮训,以缓解农村乡镇缺技术人才和农民缺技术指导的现实问题。

(二)加大对公务员实践锻炼的力度,着力解决公务员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

要有计划地把公务员选派到基层一线岗位实践锻炼,接受考验,增本领和才干。一是要制定出台公务员实践锻炼的有关办法规定,将该项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使每一个公务员都有锻炼的机会。打破现有的岗位终身制,坚持多岗锻炼,做到干本行,懂全局;二是加强上派下挂锻炼,通过上挂学习实践,使公务员开阔眼界,增强全局观念,通过下挂锻炼,使公务员熟悉基层工作情况,提高服务群众、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有针对

性地让公务员到急难险重岗位挂职锻炼,增强公务员应变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三)强化公务员作风效能建设,着力解决公务员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

强化思想教育,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以联系群众,求真务实为总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公务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心上,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行政办事效率,努力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大对乡镇公务员政策倾斜力度,着力解决乡镇公务员人才流失的问题。

要针对乡镇公务员所处的特殊环境,所肩负的特殊工作任务和面临的特殊工作对象,在乡镇公务员考试录用、人才引进、工作调动、提拔使用、学习培训、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比如在干部使用上,建议对在边远艰苦地区乡镇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提拔县处级干部时,同等条件者在边远艰苦乡镇工作的干部优先等。在干部调整上,要对在边远艰苦地区乡镇工作五年以上的优秀干部,优先调整到县直有关单位工作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村乡镇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乡镇公务员的积极性,才能相对稳定农村乡镇公务员队伍。

第四篇:加强公务员培训调研报告

加强公务员培训的调研报告

为探索公务员培训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务员培训效益,结合我局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实际,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全局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能够以能力建设为主线,贴近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第一要务、贴近学员的需求,并把公务员培训工作作为一项立足当前、事关长远的基础工程来抓,逐步形成了社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教育培训,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调研中也感到,公务员培训工作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现将具体调研情况做以下报告:

一、我局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综合分析我局近年来的公务员培训工作,能够紧紧围绕素质和能力双提升这一目标,着力推进规模、质量、效益相结合,贴近县局中心工作,贴近公务员实际需求,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局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不少新形势和新任务。第一,我局近年来开展培训中,重点放在科级公务员层面,虽然兼顾了其他公务员,但多是短期业务培训,时间、质量都不够理想。

第二,虽然我局公务员培训起步较早,但现在周边各县市推进进程非常迅速,他们凭借相对较好的经济实力,不惜掷出重金开展高、精、尖培训,尽管培训对象相对单

一、面不够广,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支数量不多但素质优良的领导公务员队伍,并营造了较强的声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我局公务员培训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被调查对象中,一是对培训时间的需求更长。二是对培训地点的需求更广。三是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更多样。现场教学、体验式、案例式三种教学效果较好的方式成了公务员的首选,传统的讲授式仍为不少公务员肯定,研究式、模拟式得到部分公务员青睐。由于成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又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公务员日益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与公务员培训机制不相适应,势必逐渐成为公务员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需求、公务员队伍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顺。按中央《公务员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有关规定,我局目前的管理机制是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组成公务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职能,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培训”的原则开展培训。但在实际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一是等待调训。一些部门不主动开展培训,以工作忙和缺少经费为借口,不积极组织本单位公务员职工学习,认为培训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等着调训;二是训出多门。有的部门有办班积极性,但没有很好地履行办班申报手续,自行办班,造成重复培训、多头调训等现象;有的部门办班甚至不考虑师资力量,不考虑培训内容,把公务员拉出去借考察名义公款旅游。训出多门不但影响到全县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统筹和整体推进,更不利于整合资源,容易造成被调训学员单位的人力、财力负担。

(二)培训资源不够优化,配置不均衡。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充分,县内师资力量中,有实践经验的理论经验不足,善于钻研培训教学的较少,可供挖掘利用的师资不多,导致更多依赖于外聘教师。二是培训阵地发挥作用不明显。大多数乡镇业余党校未发挥自身作用,作为县局公务员培训主阵地的县委党校,由于多方面原因,致使在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快师资开发等方面相对不够,基本上停留在提供培训场地的层面,独立承办培训的能力较弱。三是培训资源未能很好整合。缺乏相应的管理、指导,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难以得到保证。

(三)约束机制执行不到位,激励机制未建立。虽然现有的《党政领导公务员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和法规中对公务员培训都提出了要求,但总体上还不够具体,由于公务员培训没有与公务员考核紧密结合,没有更好地与晋升奖惩挂钩,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公务员影响不大,公务员参加培训内生动力不足,压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员,把学习当作软任务,也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培训中,对于积极参与培训、培训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公务员缺乏相应的激励,对于消极应付、不爱学习、培训表现较差的公务员缺乏相应的批评教育。

(四)培训供与需结合不够紧密,效益不够明显。公务员培训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对一个群体公务员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较适合,但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体公务员的需求,同时限于培训资源的有限,对培训需求调研不够充分,使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培训的供出与公务员的需要结合得不够好,加之受培训周期较长的影响,培训的效益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改进我局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培训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公务员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局公务员培训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具备的优势和机遇,提高认识,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立足我局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逐步推进我局公务员培训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科学发展。

(一)创新培训体制,在公务员培训组织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公务员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健全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发挥公务员培训领导小组的“总揽”作用。要成立由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公务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对公务员培训工作进行部署,认真研究公务员培训的政策、全局性工作和重大事项,确保公务员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组织保障功能。将公务员培训工作纳入组织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指导部门抓好本单位公务员职工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完善“谁主管,谁培训”格局,营造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合力。三是将部门培训纳入整个公务员培训体系。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职能,科学安排、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办班申报制,由部门提出办班需求、设计授课内容、推荐授课教师,组织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管理,使每一期培训都能发挥效益,同时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现象的发生。四是计划调训机制的创新。要充分调查研究,按照大规模培训公务员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制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作出科学预测,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抽调对象和时间安排上作出统筹安排。要更好地把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每一个公务员必须按计划参加培训。

(二)创新资源配置,在师资力量、阵地建设、经费保障上实现新突破

公务员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县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公务员培训体系。一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开发和配置。进一步健全师资库,一方面加大县内师资的挖掘和开发,加强对党校教师的培养、选拔、交流,促进党校教师合理流动,同时把县内具备较深理论功底、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整合起来,实行责、权、利相统一,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培养一支县内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县外师资力量,跟踪了解县外教师偏重专长和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加强联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让县外优势教师资源为我所用。

(三)创新培训方式,在教学方式、培训内容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培训方式,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

(四)健全制度建设,在建立完善培训制度上实现新突破,制度建设是公务员培训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的根本,公务员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培训制度创新是关键。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做到既有系统性,又体现时代性、激励性和可行性。

总之,公务员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公务员培训工作每个环节,促进自身科学发展,更好地实现公务员培训规模、质量、效益三结合,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推动全县改革发展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初任公务员调研报告

从个人工作来看基层工作

满月乡何兴余

万丈高楼从平地起,基层就是这万顷大厦的地基,基层工作者就是打地基的工人。大厦牢不牢靠,要看地基稳不稳当;地基稳不稳,要看工人的工作实不实在。本文以个人的角度,从基层工作的现状出发,以切身体验为突破口,研讨基层工作路径,提升服务水平。

一、基本情况

经村官考录成长成公务员,三年均在基层一线工作,但工作处于游离的状态。村官时期在所服务的村和政府之间来回,考核合格后转公务员身份,具体工作依然是打游击战,不停的在各个办公室之间驻足停留。“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工作理念越来越满足不了现实工作的要求,亟须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一个萝卜一个坑,三年来一直有一个疑问:是我找不到自己的坑,还是不让我栽在自己的坑里。

二、基层工作现状

(一)冗员现象比较普遍

严格地讲,乡镇冗员是一个相对概念。一是现有的基层基础(包括空间、硬软件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服务等)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编制数量需求,对新增的编制或群体存在一个管理空洞;二是权限下放与回笼,致使乡镇权限在扩张,公共服务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升级,权力空虚;三是对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滞留,导致人地、人机、人与本职工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编制、人员、资源的增减均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对适应社会进步,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探索,但基础保障跟不上,就出现了不少的闲人、闲事。

(二)断层现象不容乐观

到目前为止基层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老中青各占其一的年龄格局,但在业务的操作上存有不少弊病。以前由于单位工作量少种类多,人少;由于交通、技术等客观难题的存在,制度缺失,上对下的管理难度较大,一个人可以身兼数职从事多项工作甚至是不相关的工种,这种全能式的工作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专业化分工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前辈们在对工作的教授上“经验”占了很大比例,新人在工作中始终存有制度体系与经验之谈,老经验与新思路,专司其一与八面玲珑的冲突;部分前辈在传授经验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留一手”,也使新人在开展工作时有经验但无法遵循,有制度却难依令执行。新人对先贤的接受基本上也是处于盲从的状态,难有自主性。

(三)资源过度集中

主要是指人力(如村官)、物力(如各类专业设备器材)、财力、权利等资源过分集中在了乡镇。本应配发到各村的资源,由于种种原因,被滞留在了乡镇,主要是在为乡镇服务,必要时为所涉村社服务,所属村可在有需要时集中于乡镇使用。单一资源兼具数种功能的现象较多,某些专业设备挪作他用,易于损毁,维护成本升高;而部分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闲置,这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四)内外矛盾突出

目前的基层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人,主要是从各类高校中来,而高校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在选录考聘中也逐渐放松了户籍限制,就算是 本地的人,因为是在象牙塔里成长起来的,在工作中也出现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在老看新、有经验看没经验、低学历看高学历、土生土长看象牙塔这几种看人的方式上有较多的异样眼光。无形中给新进工作者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惯用的“年轻人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得罪人”的鼓励方式,在促使新人积极工作,创新进取,让新人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弊病百出,这有点像《西游记》中众仙家有意为唐僧师徒制造九九八十一难,让其历经磨难终得真经。苦难在先,享受在后,这是古训,但放在今天,对于初来乍到的校门型工作者来说,一腔热血之余,对政策、对风

土人情、对当地行为习惯的不熟悉,急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理,贸然进入工作第一线,极易产生新的问题,出现新矛盾,致使已有的矛盾激化等问题。其结果是一方面会打击新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新人在开展工作时不得不分心去钻研如何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失误。

(五)群众利益诉求升级

在诉求内容上,以前群众之间的扯皮口角主要是争个输赢,谁强谁就赢,在本辖区内也就能解决,现在更趋于法理性,群众要的是维护好自身的合法利益,活动范围扩散到了比本村组等级更高的乡镇、县市甚至中央。在诉求方式上,以前是单一的找村组干部帮忙理论,高级点的就是递交信件讨要说法,现在电话、媒体、还有互联网等,无所不用其极。网络信访逐渐成为群众表达诉求的主要途径。

三、意见建议

(一)基层建设要升级,以适应新时期新工作的要求

有必要对基层基础建设改造升级,更新换代。群众利益第一位,如果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满足群众诉求,对群众来说是个悲剧,对工作人员来讲也很无奈。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努力营造一种群众满意,工作人员高兴的双赢氛围,是当前基层加强自我建设首要任务。

(二)加强沟通,有效引导,合力创新社会管理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是各项工作主流。新人与旧人,年轻人与老辈子,交接前与交接后,有经验和没经验,校内校外,地方与地方···之间要建立起一个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彼此的联系,通过互动互学,充分汲取内外新旧同志的意见建议,实现对工作的革新,齐心协力建设好和谐社会。

(三)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效能建设

世界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东西,从这句名言中可以看出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应让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出其本有的效能,体现其本身价值。优化资源配置,一是要让各种资源(包括人力如村官、物力如仪器设备等)各归其位,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该做的事,二是加强对这些资源的指导,引导他们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行,应加强对村官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对器材设备使用的专项指导,而不是用于满足新增编组及工作的需要。目前只派学生不作指导,只发设备不传技术的做法不利于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四)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重点是治

如今正值社会发展的矛盾多发期,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应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花大力气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摇篮。但矛盾调处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各种纠纷是防不胜防,关键还是要在“治”上下工夫。目前各单位在矛盾纠纷的排查上表现积极,但对已发矛盾的调处显得有心无力。究其原因,一是避责,二是权限专业有限,三就是得过且过,表面和谐。便出现了“打太极、踢皮球”的局面,问题久拖不决,滋生次生矛盾,局面恶化。实行首位责任制,对矛盾调处能起到一定的催化、敦促作用,但由于首位人员的各种限制,实际效果也许并不明显。对矛盾纠纷的预防是要明确责权利,调处是要具有针对性,着力解决群众诉求。因此,防与治,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松了一个都不行。

结后语: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业已拉开帷幕。作为初任公务员的我们,是执行者、参与者,更是试验者,在这一轮的改革大潮中,群众利益第一,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忘了这一点。

下载公务员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务员职业调研报告

    公务员职业调研 组员:迟秋爽、朱铭康、陈瑞雪、潘诚、宣锰 资料搜集:迟秋爽、朱铭康、陈瑞雪、潘诚 图片搜集:宣锰、陈瑞雪 Word整理、PPT制作:宣锰 一、公务员概述 (一)定义 1.......

    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两篇篇一一、公务员存在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现象。少数公务员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出......

    关于“公务员”的调研报告

    关于“公务员”经历的调研报告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公务员就是一份优差。然而,在实习的一个多月里,我近距离地看到了的人民公仆的真实情况。 一、公务员的饮食与出行 说起公务员的......

    公务员通用能力之调研能力

    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学习心得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党和政府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调查是一种感性认识的活动,而研究它主要......

    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公务员队伍现状截止2007年5月31日,经贸局行政编制24人,现有行政在编人员20人(本局行政占编19人、供销社占编1人) ,其中:正科领导5人(含非领导职务3人)、副科级领导13人(含非领......

    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

    对某某乡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某某乡位于桂林市资源县北部,东与该县梅溪乡交界,南与该县延东乡相连,西同该县车田乡接壤,北和湖南省城步县毗邻。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离县......

    县流动公务员情况调研

    **县关于县乡机关公务员 流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县乡机关公务员流动情况,促进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根据省**局《关于开展县乡机关公务员流动情况课题研究相关统计工作......

    关于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旗、苏木镇公务员是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最基层的执行者、落实者,队伍庞大,贴近基层,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行政效能与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加强公务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