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克服吉他初学进阶过程中的难题
概述:
吉他这种乐器,可能是传统乐器中最好上手的乐器之一了。大多数人深有体会,初学吉他的时候,进步神速,几乎几天的时间就能弹唱丁香花了。这和网络游戏颇为类似,升级刚开始都是非常快的,越往后走越慢,甚至到了后来举步为艰,无法再进步了。其实,大体趋势就是如此。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细微的变化,就我个人来说,我每次练琴都能发现自己进步了,哪怕是一点点。我的学琴历程来看,学吉他主要是要攻克以下几个难点: 按顺序来,你会依次遇到的问题:
第一步:大横按的熟练掌握
这对初学者来说,是要翻过的第一座山。大家刚开始接触大横按应该是F和弦,也有可能是Bm和弦。而学F和弦先要掌握小横按。这是必须的。小横按的掌握诀窍就是你自己调节左手的位置,当你有一天突然发现“哇,这样按的感觉真好!”那你就坚持保持那种按法,练习直到定型为止。下面,有些初学者会想,我会小横按了,还要学大横按干什么?那我来告诉你,小横按只能用于简单的分解和弦,而扫弦的时候就不适用了,因为你要扫到六根弦。而且大横按还要为以后的高把位和弦服务的。所以说,学吉他不会大横按,那你永远停留在小学水平。大横按的掌握没什么诀窍,就是一个字:练!首先,你要按好,要六根弦都能响,这需要你用很大的力气,所以每练5分钟就要休息一下,等你按好了,下一步就是和弦转换,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就是狂练。右手的分解方式可以多换几种,左手就用最常见的C,G调的和弦来回换。相信你持之以恒,一定能攻克这第一座山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大横按的姿势优美,特别是弹唱歌曲副歌部分时用到的高把位和弦,真是非常的有气势,一个字“爽”!
1.第二步:扫弦的熟练掌握
这个比大横按还要难好几个数量级,要扫得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几年。这印证了一句话:“吉他真正难在右手而不是左手。”大家不要以为扫弦只要扫得还能听得过去就行,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扫得完美!这里我就不说怎样去练了,只是讲一下要达到的目标:扫弦一定要均匀,该突出低音的时候要突出低音,该突出高音的时候要突出高音,而不是一味的扫六根弦。扫弦的节奏型是非常多的,多尝试不同的节奏型。手扫和拨片扫都要掌握。用拨片的弹歌的时候要能分解中带扫,扫中带分解,(时扫时分)这样效果会好很多。2.第三步:调的概念的掌握
说实在的,乐理有时候比技巧更重要,我见过很多弹吉他技巧很熟练,但乐理一窍不通的人,那其实就是乱弹琴。没什么好佩服的。很多人在初接触乐理的时候,对十二平均律,和弦的概念都能很好的理解,但一旦接触调的概念时,往往confused。其实这很正常,要完全理解调式调性的概念一定要看书!而且看书还不够。对初学者来说,我不建议用音阶练习法来完全理解调,等你以后学了华采,能背12个调的音阶分布图了以后在去练不迟,不过前四品的音阶还是可以练的。而刚开始可以从C调和G调的转换来认识调(我所提的都是自然调式)。所以你要记住C调和G调六个基本和弦代表的意义,就是指C调中C和弦代表1,而在G和弦代表4。我这里就不推导了,不懂的去查书。等你记住了,就把自己以前练过的一些简单歌曲以C调和G调来回换着弹。以后你多学一个调,就把前面的C,G在换成新学的调来弹。久而久之,你就能掌握了。3.第四步:揉弦的掌握
这恐怕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了。真的不要觉得它很简单。前面讲过了,会和完美是两码事。对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揉得好,估计又是好几年的功底了。除了音色的要求以外,一定要注意肢体美,因为它太具表现力了。
揉弦的方法很多,有些人喜欢上下揉,有些人喜欢左右揉,我建议都要会,而且每个手指都要能揉。练习方法我不再说了。这里主要是让大家知道揉弦的重要性。现在每年,全世界都要评最佳揉弦奖呢。4.第五步:找音的能力培养
找音的能力就是指你听到一段音乐,你马上能在吉他上弹出相应的简谱。这是扒带的关键。所以你练琴没事的时候,可以随便哼一些曲子,然后在吉他上弹出来。不过前提是你能熟练掌握12个调的音阶分布图,以及各种音型的指法。这个能力一定要培养。这对乐理及创作即兴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平时当你没有吉他的时候,你也可以这样练耳,听到一段音乐,然后哼出它的简谱。久而久之,你就能掌握了,要对自己有信心!
更多吉他方面的咨询,知识可以登录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吉他练习曲谱初学
那些“简单的”和弦让你感到头疼吗?
很多人弹吉他都是从学一些和弦转换、弹唱自己喜欢的歌开始的。事实上,我是这么学的。在练这些的时候,有很多方面要了解。如果你了解,学起来就会更加容易,能够保证你的成功。反之,你可能就会误入歧途,造成很多麻烦。
首先你应该知道,所谓“基本和弦”、“简单和弦”这些词很容易误导人。很多“简单和弦”在吉他上却需要相当复杂的手指运动,才能最终成为科学、合理的和弦“形状”。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就要分析一种最常见的和弦转换,而且根据它的实际难度来讲,很容易让人误解。我说的就是G、C和弦。
让我们用“吉他的正确练习规则”中描述的观点来看待这个和弦转换。我还会引用一个叫Kathy的学生的真实例子。你会看到她的故事中的很多情况也会发生在你们身上,而且这些原则适用于所有和弦转换,并不仅仅是G和C。
Kathy的情况
当Kathy来找我学琴的时候,她已经有两年的弹琴经历,跟很多老师学过,但是并不太成功。她能够努着劲地按一些和弦,但是看她费劲地去尽量快速地转换那些和弦去弹完一首歌,完全是一种痛苦——对她是这样,对我来说也是这样。她的遭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如果在学琴一开始就没有明白练习和弹奏的原理,那将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
首先,我让她意识到只要她把左手抬到琴颈上,她的左肩就有多么紧张。这就导致了她整个手臂的紧张,直到手指。在她开始按第一个和弦时,手指就更紧张了,而且手指彼此依靠、挤压,手指间没有适当的空间。
手指的紧张直接给了手臂反作用,又让手臂和肩膀的肌肉紧张。所有这一切最终就导致了一种强烈不适的感觉,Kathy承认这就是“G和弦给她的感受”
如何避免“锁定”
无论如何,这都是会发生在初学者身上的情形,甚至一些有着一定基础的人也会出现。我称之为“紧张的形成”,由于手臂抬起,手指的运动就要受牵制。也就是说,由于紧张,手指、手和手臂“锁定”了,而且通常的情况是,吉他手们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在它们都“锁定”的时候,让手指去演奏。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来,回到最开始的位置,慢慢地移动,在手指松开第一个和弦的时候,就仔细地检查它们,时刻注意保持放松——从肩膀到手指,当手指在新的把位运动时,也要保持那样。
现在,你就应该看看手所处的整体环境。对于Kathy来说,她的拇指紧贴着琴颈,手和吉他之间完全没有空间,因此她的手指运动就有点困难,不是那么自由、放松,或者说没有运动的空间。在她按G和弦的时候,非常僵硬!
然后,当她松开G和弦去找寻C和弦的时候,她像很多人那样——用食指引路,跌跌撞撞地按到二弦1品上。然后她又变得僵硬,整个手臂——从指尖到肩膀,都紧张得不行。
然后她再把2、3指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她做着很难,我看着也很难,尽管她那可怜的手指已经很尽力了。在她按下去之后,它们又站得有点不直,从而使得相临的弦不能清晰的发音——这是C和弦的一个难点。
因此,这些努力的最终结果就是无法流畅的转换和弦,按了C和弦也无法清晰的发音。
我对Kathy的解决方案
下面就是我用于解决Kathy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种紧张感的步骤,这种紧张感明显阻碍了她的演奏,如果处理得当,这本来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我向她解释了肌肉记忆的原理,以及肌肉的紧张是如何让人难受,等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有多么困难。
我向她解释了在我的教材中列出的练习方法——弹奏姿势和无节拍练习,这样能让她省略不必要的肌肉紧张。
我向她解释了应该如何把左手拿到琴颈处,手指接触弦的时候要放松、自然卷曲。我让她从最基础的左手练习开始。
几个星期过去了,她形成了手指到琴弦、琴颈放松的习惯,并且以一种放松的方式伸展手指,同时手臂和肩膀也保持相对放松。
然后我们把这种方式运用到“G-C”这个和弦转换中。她知道了如何保持放松,学会了如何在手与吉他之间保留一个适当的空间,这一点在“G-C”转换中是很有必要的。
我让她在按C和弦的时候,先把2指在四弦上稍微往下放一点,并不是先定好1指。在她放3指的时候,手就放开了,1指也就能自然地落到二弦1品上。
最后,她放下1指,依然保持卷曲,用指尖按下,不过要让指尖稍微倾向琴头,手也依然伸出,这样手和吉他之间在食指这个地方就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让你可以把手指牢牢地放在手和吉他之间的位置。
在她可能会紧张的时候,我会随意地让她停下来或者保持好演奏姿势,这样她就可以学到在这些情况下保持放松。
在反复进行无节拍练习之后,我们开始使用基础训练方法去练习速度。她逐渐能够弹得越来越快。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她能把很多歌弹好,不仅是这些和弦,其他和弦也是。
我真的相信,如果没有这个方法,她就无法突破那种阻碍她弹琴的紧张感。这个方法适合于任何人、任何和弦。试试吧——这些和弦,或者任何让你感到麻烦的和弦转换,或者你只是想练得更熟一些。
最后,我就想陈述一种练习原则:手指通过注意力加强,通过目的进行运动。
吉他的确是一项十分迷人的乐器,个人认为它真正迷人之处在于仅仅六条弦的简单构造,却能发出从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共鸣。正因如此,它吸引了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吉他爱好者,不断地努力练习、积极研究。
一幌眼已接触吉他二十多个年头,两年前结束了国外七年拜师求艺的旅程。回到国内后,看到年轻一辈的吉他学子们,仍旧继续地在台湾燃烧这股热情,心里深受感动。同时感谢对台湾吉他音乐有着强烈使命感的林显东先生、游步斌先生,目前他们正积极地筹划出版台湾吉他演奏家传记一书。而显东兄特别热情约稿,希望在附录中登录篇对台湾吉他爱好者有所帮助的文章。本来写文章对文采不佳的自己是项苦差事,但盛情难却之下,也鼓起勇气,写些东西,希望能将自己一些学琴的心得分享给所有的吉他朋友们。
当位「智能型」的吉他手
在台湾一般学吉他的人,大部份是从高中,甚至上大学以后参加社团才开始,起步比较晚。但是学音乐并不是像跑百米的竞赛,而像是场马拉松。相信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寓言,到最后得胜的是坚持到底的乌龟。所以每天保持适量的练习和进步,即使是一小步,有天也会登上音乐的顶峰,看到更宽广的天空和景色。
记得二十八岁那年到乌拉圭和亚贝尔.卡雷巴洛大师(Abel Carlevaro)开始了第一课。他叫我弹一些东西给他听,结果我挑了难度颇高的巴哈BWV998之赋格,弹完之后,大师对我说:「你知道自己的问题吗?」然后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头说:「从现在开始,你要训练的是这里(头脑)!如果你能找到自己问题在哪里,自然会找到答案。」
我想这句话指出了所有学习吉他者的努力目标。在台湾有许多「苦练型」的学习者,用练习时数的长短和曲目的大小来衡量自己进步的情况,而克服曲子的方法,便是苦练,希望借着反复重复手指的动作,去解决演奏上的困难。殊不知强迫手指的肌肉去做出超出它能力以外的工作,不仅无法使自己的演奏出色流畅,最后可能将手和肌腱练伤了而不自知。所以真正要练习的不是手指,而是头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找琴,就如同找另一半一样,必须很认真、很有耐心地找,经验多了以后,便会愈来愈清楚适合自己音色观念和触弦方式的吉他是什么。挑选吉他是一门大学问,诸如材料、力木结构、漆、弦的配合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到琴的音质和个性,而这些问题就留给制琴家们去伤脑筋吧!对一个演奏者而言,挑琴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清晰的音色,丰富持续的共鸣,均衡的声响和适中的张力。一把具有音乐性的好琴,对演奏者的各种不同触弦方式,都能灵敏的反应出来,且能不费力地“唱”出自己的音乐。
现代制琴的观念,似乎弥漫着一种偏颇的看法,便是开始追求大的音量及厚重的共鸣,这种为了增加音量而牺牲吉他音质的制作观念,个人并不苟同。我本身较偏爱松板的Torres及Hauser I等传统力木结构的音质,因为他们有着容易弹的特点而且具有清澈的音质和典雅的共鸣。另外,买琴不要迷信名牌(这点我非常赞同,我曾在“购琴指南”一文中阐述过类似观点,因此吉他岛推荐的音乐会吉他都不是所谓的“顶级名琴”,而是具有国际水平的独立制作家制作的精品。版主注)。世界上有许多价格便宜,由尚未成名年轻制琴师制作的优秀作品,出色的音质完全不输给所谓的名琴。
因此个人认为挑琴比较理想的地点有:
一、琴展(Exhibition)。例如在美国每年GFA国际吉他大赛,都有为期一周的吉他、CD、乐谱、附件的大展,来自世界各地许多优秀的制琴师(Luthier)和吉他中介商(Guitar Dealer)聚集在会场摆摊位,数十把的名琴,令人大开眼界。同时有些二手名琴在脱售中,可以杀价一番,也许可以用不错的价格找到顶尖的吉他。
二、吉他中介商。找些规模较大,收藏较丰的琴商。新琴比订制琴贵,这也是合理的,就像成屋一定比预售屋贵的道理是一样的,毕竟琴商提供了更多、更安全的选琴机会。(我补充一点,接触吉他越多的代理机构经验必定更丰富,这也为购琴者提供了更多的无形附加值。版主注)
不要当「鹦鹉」
从初学者开始便要养成一种习惯,自己思考指法。练习乐曲的过程犹如做实验一般,乐句中速度、力度、色彩的正确比例、对比、渐层„等,都需要一一的去试验,直到找到最满意的表现方式。同时借着接触作曲家或阅读他的传记、书信,来帮助了解乐曲的内涵也是诠释音乐极重要的工作。所以基于每个演奏者都有自己的音色观念、思维模式及运动方式,如果我们并不了解他们的观念而直接使用的话,不仅让自己丧失了思考音乐的机会,更养成了依赖的惰性。参考别人的指法,应该要用较正确的观念来使用,看看它是否提供了解决音乐问题的方法,否则最好不要随便使用这些未经心智消化吸收的东西。
吉他的终极秘密---放松
放松是每个演奏者都企望具备的能力,如果能轻松自如的上台表现,便再也不必每次下台之后用抱歉的眼神,求取听众的同情了。那么到底「放松」是什么呢?是否只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或者只是少数人得天独厚,天生的才赋?还是每个人都可藉由学习获得的能力?
从字义中,我们很可能作这样的联想:大概放松就是松掉肌肉的力量,使整个人变得松软无力吧!但这并不是我们弹吉他所要的放松。或者有的认为藉由某种呼吸的方法,使肌肉的效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但这也不是练习放松的正确途径。那么到底弹吉他所指的放松是什么呢?
演奏乐器的「放松」是指正确的选择动作和每个动作都是在有意识之下完成的,所以该用多少力量去按弦、弹弦,便用多少,绝不会浪费一分力气。以左手来说,大部份的人弹吉他用的是虎口和手指的力量,拇指为了对抗指板上其它四指的力量,虎口必须持续不断的用力。如此光靠手指和虎口少数的肌肉要完成整场一个小时的演奏会曲目,结果注定是要痛苦地失败。因此左手正确地按弦时,虎口和左手拇指是完全不用力的(除了封闭按法需要用到一点虎口的力量之外),因为手指只是被动的角色,随时在休息状态中,左手真正按弦的主角是手腕和手臂;藉由调整手腕的弯曲程度及手臂外伸拉回的动作,把手指放在指板上的正确位置,因此各种手型(frame)的正确使用是获得左手放松技巧训练的开端。从基本的纵向手型(longitudinal presentation)、横向手型(transversal presentation),到进阶的各种综合手型(mixed presentation, 介于纵向和横向的手型)是征服指板的重要课题。
移把位的技巧亦是由手腕和手臂将手指带离原来的位置,在瞬间使手指到达新的位置。移把位的方法共有三种,依学习的次序为:替换(substitution)、移位(shift)、跳跃(jumping),也是需要每天集中注意力,去练习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手腕手臂。记得刚开始学习改变按弦的方式时,一直很不适应且不得要领,一次和Carlevero大师上课时,他看我努力了半天,表情十分苦恼,便跟我开开玩笑:「我是你的老师,而你是你的手腕、手臂的老师,想想办法教他们变聪明吧!」
目前常看到年轻的一辈,标榜着用140的速度在练音阶,这是个相当令人担心的事。音阶的真正练习价值不是速度,而是在熟悉指板上不同区间、不同弦,该如何正确地呈现手型及移把位之动作。唯有从慢速度开始练习,让每个动作,每个声音都在头脑专注下,正确地完成,才能逐渐让左手在指板上自由运动;而速度的获得,不必刻意的追求,有一天它自然会像熟透的苹果般落下,所以「正确」才是练习放松的目的,速度只是练习下的附产品而已。
Carlevaro大师曾说过这样的话:「左手只是个trabajador(工人),而右手是个artista(艺术家)!」根据个人的经验,以正确的方法和目标专注练习的话,大约只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完成左手的放松技巧。而右手随着音乐性的成长,却要终其一生不断地去探索它的可能性。基本上右手的技巧只有两种:基本的勾弦法(free touch),和加入固定法(fijacíon)之后各种千变万化的触弦法。而学习右手的技巧,必须要有一付好耳朵,否则这些细微的变化,很难用文字去解释。所谓的fijacíon是根据音乐不同表情的需要,而加入不同的肌肉和关节,使之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弹奏群组;例如,须要弹奏fff强音的和弦齐奏时,只靠手指的力量去勾弦,是无法让吉他达到力度的要求,此时如果将ami三指合并成一个群组,运用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带动整个群组来弹,便可以很轻松地作出强音的要求。再者,当主弦律在低音部,如大提琴般歌唱,而上声部同时有和声伴奏的情况下;此时音乐上力度的层次应以低音为主,而上声部伴奏居于次要的地位。右手为了区分出不同的声部,可以转动手腕趋向自己,使伸直的大拇指得到最佳的触弦位置,而让其它手指的触弦深度变得较浅,如此改变手腕角度即可很轻松而且清楚地区分出不同声部,也是右手常使用的技巧之一。
音色
右手放松技巧的建立,在于如何正确的制造音色。据说在古代,一位好的弓箭手使用中等强度的弓,可以射得比普通射手的强弓还远。对吉他来说,初学者并不应该以止弦法(apoyando)开始建立右手的技巧,因为它是一种相当深的触弦法,触弦点是一条线,很难训练出稳固确实的触弦点,并且止弦法所压出的声音,不是吉他基础的音量。一把吉他最自然的声音应该像用弹片(pick)瞬间拨出的清澈音质,因此以勾弦法并选择指甲正面触弦的方式,是训练右手的起跑点。因为好的音色决不是用力制造出来的,而在于固定触弦点及瞬间过弦,如此便可以得到清楚而确实的音色。
右手的技巧
经常可以听到「训练出手指的独立性」这句话,事实上增进右手技巧的秘密不在所谓遥不可及的独立性,而是协调性。比如,以a,m,i,m在①②③②弦上弹的音型,无论速度快或者慢,必须练到四个音一个连续动作,并且要求每个音的力度都平均,音色一样为止。当右手熟悉更多的音型时,自己会感觉到,乐曲中困难的乐句,似乎在不知不学中,变得更容易掌握了,毕竟分工合作,要比单打独鬪来的轻松且有效率的多。
自信心
有这样的一个笑话:三个著名的指挥家正在讨论他们之中究竟哪一个是最伟大的。他们分别是:乔治.赛尔(George Szell)、雷纳.伯恩斯坦(Leonard Berstein)、赫伯.范.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我相信,我一定是最伟大的。」赛尔说道,「因为我把一个本来不怎么有名的乐团,领导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管弦乐团之一。」
「呃,我想最大的应该是我才对吧?」伯恩斯坦回答道。「因为我既是指挥家,又是作曲家。在我指挥音乐的时候,同时也能感受到作曲家的灵魂。而我指挥我自己的弥撒曲时,则是透过上帝亲自给我启示的。」
卡拉扬听到之后马上回话:「我哪有给你启示?」
与其将卡拉扬的话当作自大狂的妄想,倒不如看成一个具有伟大心灵的音乐大师对自己的音乐诠释,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心,我想每个上台的演奏者都应该对自己的音乐充满这样的自信,才能作出有说服力的演出。
◎如何看和弦:
T:表示用左手拇指来压弦
1:表示用左手食指来压弦
2:表示用左手中指来压弦
3:表示用左手无名指来压弦
4:表示用左手小指来压弦
╓───┬───┬───┐第一弦 ╟─1─┼───┼───┤第二弦 ╟───┼───┼───┤第三弦 ╟───┼─2─┼───┤第四弦 ╟───┼───┼─3─┤第五弦
╙───┴───┴───┘第六弦 以上图C和弦为例,就是要食指压住第二弦第一琴格,中指压住第四弦第二
琴格,无名指压住第五弦第三琴格,这样子应该懂得怎么看和弦了吧?
当你在按和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手指要尽量垂直于指板,以避免手指指腹碰到邻近的弦而产生杂音。
(2)手指尽量琴衍,这样子压弦较轻松,且不容易有杂音出现。
(3)左手拇指放在琴颈中间比较容易张开手指,有些人习惯用虎口握住琴颈,这样的姿势也对,但手指比较张不开来,初学者最好不要使用。
C调基本四和弦: C Am Dm G7
C Am
╓───┬───┬───┐ ╓───┬───┬───┐ ╟─1─┼───┼───┤ ╟─1─┼───┼───┤ ╟───┼───┼───┤ ╟───┼─3─┼───┤ ╟───┼─2─┼───┤ ╟───┼─2─┼───┤ ╟───┼───┼─3─┤ ╟───┼───┼───┤ ╙───┴───┴───┘ ╙───┴───┴───┘ Dm G7
╓─1─┬───┬───┐ ╓─1─┬───┬───┐ ╟───┼───┼─3─┤ ╟───┼───┼───┤ ╟───┼─2─┼───┤ ╟───┼───┼───┤ ╟───┼───┼───┤ ╟───┼───┼───┤ ╟───┼───┼───┤ ╟───┼─2─┼───┤ x───┴───┴───┘ ╙───┴───┴─3─┘
注意一下上面的Dm和弦,第六弦的地方打个x,代表该弦不可拨弦,因为
非和弦的组成音。
这四个和弦是我学吉他时最早接触的和弦,一般是称他们为基本四和弦,不
过不一定一开始非得学这四个和弦,当初我学这四个和弦是要弹「欢乐年华」、「俏姑娘」、「海里来的沙」,现在应该没有人愿意弹这种校园民歌吧!所以推
荐五月天的「拥抱」当入门歌曲,一样只有四个和弦,不难。
C调的练习推荐曲-
◎「欢乐年华」、「海里来的沙」,若不觉得「俗气」,练一下吧!
◎五月天的「拥抱」,和弦只有Fmaj7、Em、Dm7、C这四个贯穿整首
,其中Dm7食指要打横同时按住一、二弦,比较困难一点,加油!
PS、我想到有一首歌只要一个大三和弦就能弹完整首,不过应该没有人想唱这
首歌,那就是相当有名的「两只老虎」,用C来弹就是C调,用G来弹就
是G调,其余类推,转调相当方便呢!
G调基本四和弦: G Em Am D7
G Em
╓───┬───┬─4─┐ ╓───┬───┬───┐ ╟───┼───┼───┤ ╟───┼───┼───┤ ╟───┼───┼───┤ ╟───┼───┼───┤ ╟───┼───┼───┤ ╟───┼─3─┼───┤ ╟───┼─2─┼───┤ ╟───┼─2─┼───┤ ╙───┴───┴─3─┘ ╙───┴───┴───┘ Am D7
╓───┬───┬───┐ ╓───┬─3─┬───┐ ╟─1─┼───┼───┤ ╟─1─┼───┼───┤ ╟───┼─3─┼───┤ ╟───┼─2─┼───┤ ╟───┼─2─┼───┤ ╟───┼───┼───┤ ╟───┼───┼───┤ ╟───┼───┼───┤
╙───┴───┴───┘ ╙───┴───┴───┘ G调基本四和弦,说穿了只是把C调基本四和弦转成G调而已,这样子应该
懂了吧!其中G和弦因为有使用到小指,一般人的小指是很迟钝的,所以G和弦
要一次把它换好需要很长的练习时间,刚开始都是中指、无名指先换过去,小指
才跟进,这样就有一小段时间不是G和弦了,而是G6和弦,努力地把小指的迟
钝性克服吧!(我吉他玩了一年才把G一次换好说 ^_^)
G调的练习推荐曲-
◎脱拉库的「我爱夏天」,和弦只有G、C、Am、D7这四个,很适合初学者
学习,不过这首歌原调是A调,若想要唱原调,记得用移调夹夹住第二琴格喔!
◎董事长的「最后一杯酒」,和弦只有G、D、C这三个,不过D和弦有点难,要量力而为喔!
其它常用的基本和弦:
F Fmaj7
╓─1─┬───┬───┐ ╓───┬───┬───┐ ╟─1─┼───┼───┤ ╟─1─┼───┼───┤ ╟───┼─2─┼───┤ ╟───┼─2─┼───┤ ╟───┼───┼─3─┤ ╟───┼───┼─3─┤ ╟───┼───┼───┤ ╟───┼───┼───┤ ╙───┴───┴───┘ ╙───┴───┴───┘ Dm7 Cmaj7
╓─1─┬───┬───┐ ╓───┬───┬───┐ ╟─1─┼───┼───┤ ╟───┼───┼───┤ ╟───┼─2─┼───┤ ╟───┼───┼───┤ ╟───┼───┼───┤ ╟───┼─2─┼───┤ ╟───┼───┼───┤ ╟───┼───┼─3─┤ ╙───┴───┴───┘ ╙───┴───┴───┘ Am7 D
╓───┬───┬───┐ ╓───┬─2─┬───┐ ╟─1─┼───┼───┤ ╟───┼───┼─3─┤ ╟───┼───┼───┤ ╟───┼─1─┼───┤ ╟───┼─2─┼───┤ ╟───┼───┼───┤ ╟───┼───┼───┤ ╟───┼───┼───┤ ╙───┴───┴───┘ ╙───┴───┴───┘ E E7
╓───┬───┬───┐ ╓───┬───┬───┐ ╟───┼───┼───┤ ╟───┼───┼───┤ ╟─1─┼───┼───┤ ╟─1─┼───┼───┤ ╟───┼─3─┼───┤ ╟───┼───┼───┤ ╟───┼─2─┼───┤ ╟───┼─2─┼───┤
╙───┴───┴───┘ ╙───┴───┴───┘ 1.没日没夜的练习? 你是否在每天的特定时间练习?对一些人来说,早晨比较合适,对另一些人,深夜也许更好.重要的是在练习和弹琴的欲望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如果你某天没有练习,也不必为自己失去信心.当然,更好的是制定一个练习计划.另外,每周用两天的时间进行jamming,这样可以将你练习过的东西进行吸收和加工.2.在小目标中进步
原则上说,吉他的学习(其他乐器也一样)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认知层次的学习.这是一种导向的学习过程,需要你的大脑进行思考.比如理解和吸收一个乐句,一个音阶,或是一个特别的技巧.另一部分是肢体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直到你的指头能展示出那些你学到的东西.这两部分的学习对应着截然不同的方法.现代的研究表明一个成人集中精力在某一个事物的时间是两分钟.很短,不是么?所以将你要学习的东西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进行学习,这样比上来就吞下整个目标要容易的多.请相信,分割的越小,学习的越快,效果也越好.在开始肢体的练习之前,请先问问自己是否掌握并理解了练习的内容.不要重复练习中的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觉得有些吃不消,或许你该把你的目标再缩小一点.3.没有什么比超载更阻碍你的进步 事情有时不是你预想的那样。某一次你理解了一个小的目标(比如一个音阶的前5个音符),你可以不停的练习,直到达到你理想中的速度或者直到你精疲力尽为止。你要记住的是这只表明你可以更好的弹奏它,并不等于更好的理解它。实际的认知过程最多只有2分钟。
4.长期与短期目标
为自己定下目标,并且坚持!
你要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比如,流畅的在不同的和弦间即兴是一个长期目标。这个目标是由一系列的工作组成的,如音阶,琶音等。这些又可以继续细分到不同的把位,或是以其他的方式细分。重要的是你定出目标时,无论它多么的合理,请用语言明确的表达出来,或者将它写下来。这样你就不会陷入无头绪的练习中而不自知了。记住:Every long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
5.越练习越糟糕?
如果你经常练习,你一定常常有一种感觉,怎么越练越糟糕。这是正常的!这表明你的大脑需要一些精力来吸收新的知识。所以你大可不用紧张。当你的大脑轻闲的时候,这种越练越糟糕的感觉也就随之消失了。当这个过程完成后,你会发现你的确进步了。
6.DIY 吉他课,或是吉他教材,都仅仅给你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提示和建议,但不能够教你如何弹奏吉他!你自己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并且是不可替代的。拿起你的吉他,弹奏并得到提高。教材只是将这个过程变得容易一点。
7.音乐是有趣的事情
这是我最重要的一点体会:音乐是有趣的事情。
即便你有成为一个吉他演奏家的野心或是将吉他看成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请不要将它看的太严肃。试着将它看成轻松惬意的一件事。
如果你仍然感到沮丧,请设想一下,从现在起,你再也不能弹琴了。。是不是感觉好些了?
想学好吉他的人一定要来看看
浮躁的人说:XXX人弹得不行,应该跟XXX人学。----是你自己不行了吧。浮躁的人说:我到底该练什么?----别问了,练就对了。
浮躁的人说:弹琴有前途吗?---建议你去抢银行。
浮躁的人说:我要最好最漂亮的琴,国产的squier没法弹,音色出不来。---我看你永远都没机会出来了。
浮躁的人说:XX大师和YY大师哪个好?---告诉你吧,都好,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
浮躁的人分两种:1)只灌水拍砖而不练琴的人;2)只练而不能坚持的人。
把高难的技术挂在嘴边,还不如把基本的练在手上。
吉他只是一种乐器是一个工具,你心里面有没有音乐?
学习吉他的方法之一:一开始就正确的弹奏。
学习吉他的方法之二:找一位好的老师。
学习吉他的方法之三:多与别人交流。
让别人快去吧,你得慢慢来。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手里有把好琴就够了。
请爱惜手上的琴,不管她有多便宜。
看得懂的乐理请仔细看,看不懂的,请硬着头皮看。
别指望看一遍就能记住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并在琴上练习。
别老问一些弱智的问题,问之前自己先查查书,翻翻以前的帖子,你不至于那么懒吧?
别以为?br>
请不要认为学过古典或者民谣再改学电声会有什么问题----你只不过又在学习一种全新的乐器而已。
多听多看高手的演奏和音乐,再来认定自己是不是已经学会吉他了。
学好吉他的秘诀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你觉得弹吉他很酷很眩是吗?那我建议你不如去跳街舞。记住:不止有吉他能表现音乐。
既然决定了学吉他,请坚持学下去。
让各种品牌的琴争去吧,我们要以学习吉他学习音乐本身为主。
没有什么比亲自去写一首去扒一首去编一首进步更快的了。
别心急,把一首乐曲完美的弹下来是不容易,你只需要不断的练习就可以完善了。
不要因为乐曲很简单就不去遵循那些基本的技巧和指法,甚至不开节拍器,好习惯是平时培养出来 的,不是演出的时候掉到你头上的。
如果有可能,请保存你写过的歌录过的曲子---那是你最好的积累和美好回忆。
请不要做浮躁的人。
请热爱吉他,热爱音乐,爱你的亲人 那些“简单的”和弦让你感到头疼吗?
很多人弹吉他都是从学一些和弦转换、弹唱自己喜欢的歌开始的。事实上,我是这么学的。在练这些的时候,有很多方面要了解。如果你了解,学起来就会更加容易,能够保证你的成功。反之,你可能就会误入歧途,造成很多麻烦。
首先你应该知道,所谓“基本和弦”、“简单和弦”这些词很容易误导人。很多“简单和弦”在吉他上却需要相当复杂的手指运动,才能最终成为科学、合理的和弦“形状”。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就要分析一种最常见的和弦转换,而且根据它的实际难度来讲,很容易让人误解。我说的就是G、C和弦。
让我们用“吉他的正确练习规则”中描述的观点来看待这个和弦转换。我还会引用一个叫Kathy的学生的真实例子。你会看到她的故事中的很多情况也会发生在你们身上,而且这些原则适用于所有和弦转换,并不仅仅是G和C。
Kathy的情况
当Kathy来找我学琴的时候,她已经有两年的弹琴经历,跟很多老师学过,但是并不太成功。她能够努着劲地按一些和弦,但是看她费劲地去尽量快速地转换那些和弦去弹完一首歌,完全是一种痛苦——对她是这样,对我来说也是这样。她的遭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如果在学琴一开始就没有明白练习和弹奏的原理,那将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
首先,我让她意识到只要她把左手抬到琴颈上,她的左肩就有多么紧张。这就导致了她整个手臂的紧张,直到手指。在她开始按第一个和弦时,手指就更紧张了,而且手指彼此依靠、挤压,手指间没有适当的空间。
手指的紧张直接给了手臂反作用,又让手臂和肩膀的肌肉紧张。所有这一切最终就导致了一种强烈不适的感觉,Kathy承认这就是“G和弦给她的感受”
如何避免“锁定”
无论如何,这都是会发生在初学者身上的情形,甚至一些有着一定基础的人也会出现。我称之为“紧张的形成”,由于手臂抬起,手指的运动就要受牵制。也就是说,由于紧张,手指、手和手臂“锁定”了,而且通常的情况是,吉他手们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在它们都“锁定”的时候,让手指去演奏。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来,回到最开始的位置,慢慢地移动,在手指松开第一个和弦的时候,就仔细地检查它们,时刻注意保持放松——从肩膀到手指,当手指在新的把位运动时,也要保持那样。
现在,你就应该看看手所处的整体环境。对于Kathy来说,她的拇指紧贴着琴颈,手和吉他之间完全没有空间,因此她的手指运动就有点困难,不是那么自由、放松,或者说没有运动的空间。在她按G和弦的时候,非常僵硬!
然后,当她松开G和弦去找寻C和弦的时候,她像很多人那样——用食指引路,跌跌撞撞地按到二弦1品上。然后她又变得僵硬,整个手臂——从指尖到肩膀,都紧张得不行。
然后她再把2、3指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她做着很难,我看着也很难,尽管她那可怜的手指已经很尽力了。在她按下去之后,它们又站得有点不直,从而使得相临的弦不能清晰的发音——这是C和弦的一个难点。
因此,这些努力的最终结果就是无法流畅的转换和弦,按了C和弦也无法清晰的发音。
我对Kathy的解决方案
下面就是我用于解决Kathy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种紧张感的步骤,这种紧张感明显阻碍了她的演奏,如果处理得当,这本来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我向她解释了肌肉记忆的原理,以及肌肉的紧张是如何让人难受,等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有多么困难。
我向她解释了在我的教材中列出的练习方法——弹奏姿势和无节拍练习,这样能让她省略不必要的肌肉紧张。
我向她解释了应该如何把左手拿到琴颈处,手指接触弦的时候要放松、自然卷曲。我让她从最基础的左手练习开始。
几个星期过去了,她形成了手指到琴弦、琴颈放松的习惯,并且以一种放松的方式伸展手指,同时手臂和肩膀也保持相对放松。
然后我们把这种方式运用到“G-C”这个和弦转换中。她知道了如何保持放松,学会了如何在手与吉他之间保留一个适当的空间,这一点在“G-C”转换中是很有必要的。我让她在按C和弦的时候,先把2指在四弦上稍微往下放一点,并不是先定好1指。在她放3指的时候,手就放开了,1指也就能自然地落到二弦1品上。
最后,她放下1指,依然保持卷曲,用指尖按下,不过要让指尖稍微倾向琴头,手也依然伸出,这样手和吉他之间在食指这个地方就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让你可以把手指牢牢地放在手和吉他之间的位置。
在她可能会紧张的时候,我会随意地让她停下来或者保持好演奏姿势,这样她就可以学到在这些情况下保持放松。
在反复进行无节拍练习之后,我们开始使用基础训练方法去练习速度。她逐渐能够弹得越来越快。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她能把很多歌弹好,不仅是这些和弦,其他和弦也是。
我真的相信,如果没有这个方法,她就无法突破那种阻碍她弹琴的紧张感。这个方法适合于任何人、任何和弦。试试吧——这些和弦,或者任何让你感到麻烦的和弦转换,或者你只是想练得更熟一些。
最后,我就想陈述一种练习原则:手指通过注意力加强,通过目的进行运动。
第三篇:给初学吉他弹唱的朋友:关于按和弦困难
相关的主题文章: 现在大部分的坊间吉他教学都讲究速成,而大部分同志学吉他都是学习弹唱。所以老师一般都是教了第一把位的c大调音阶就直接教c大调和弦以及a小调和弦。一两个右手节奏然后找一手歌让大家练习弹唱。但是请大家不要责怪这样老师,很多入了门的高手说跟这样的老师学不到东西。其实对于任何乐器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上来就系统学习乐理和基本功,很多人就会被吓跑。中国的吉他人口现在可能剩下十分之一不到。速成一两手歌让学生有信心和兴趣学习下去,这就是大量坊间教师的贡献。请由衷地尊重他们。
一、大部分人都会遇到两个困难,一个是大横按。第二个是和弦的转换。
1、大横按解决方案:(1)纠正自己的弹琴姿势(很多教材有详细的说明),确保左手不用扶住琴颈以维持琴体的平衡。(2)检查自己的左手肘部腕部有没有放松。(3)食指横按和弦不是硬压上去的,要体会一种“搭”上去的感觉。看过壁虎爬墙嘛,他不是用力推墙的。食指搭上去拇指在后面正对食指轻轻夹住,整个手放松,那个重量自然搭上去了。(4)每个人的食指关节长度和形状都不一样,仔细观察自己的横按时食指指节之间那个沟的位置,如果刚好有根弦压在这个位置,通常都出不了声音。这时候就要注意手指应该用侧面按而不是正面压弦,如果侧面按还是避免不了有沟,那么上下挪动一下避开就行了。(5)大横按不是要压住每一根弦的,通常都有两到三根还有其他手指按着,我们只要按好其他的就行了。
2、和弦转换(针对第一把位):(1)请在和弦转换练习之前确保你的右手指法已经单独跟着节拍器练习得很纯熟,不用再花精神和眼神上去,否则不要练习左手的转换。因为这样你将会同时面对两个困难。我们都知道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总是比较容易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2)通常和弦之间有的音相同而且使用同一个手指按的,可以不动,以这个保留的手指为中心找其他手指的位置(记住不要用眼睛,用手指感觉一下他们之间的距离),开始有点困难,相信我,定下心来慢慢做2个星期,这就不是困难了.(3)为每一个和弦找一个中心手指,以他为中心找其他的手指位置,(方法同上),转换的时候瞄一下这个手指到位了,其他就自然对了.(4)刚开始的时候同时定位所有的手指比较困难,这也是大家总是在和弦之间停下来的原因。过渡时期可以先弹分解,按照发声的顺序一个一个把手指按下去。有点像弹音阶。也有高手同志强烈反对,说以后弹扫弦的时候会有后遗症。请你放心,只要你熟悉了,过两个星期后再练习扫弦,那时候同时定位不会有问题的,因为你已经很熟悉和弦指型了。(5)哪怕出现定位错误或者一下找不到位置也不要停下右手的节奏去等左手,右手死也要正常按照节拍弹下去。机械地。(6)刚开始的时候将节拍器的速度调慢练,开始弹之前先跟着节拍唱几遍和弦的声音。磨刀不悟砍柴工。当您已经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可以在班里或者学校的晚会上弹唱几首c调的歌以后,不要得意忘形,因为你很快就觉得不爽了,觉得吉他比较没趣了。听了其他人的弹唱后开始鄙视自己了。二这个时候,你有一种强烈的向上精神希望进步,好,做下面的事情吧。
一、放下琴,学习音程。这个大概要花你一两个星期的时间。知道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增、减四度、增、减五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八度、九度、十一度、十三度是什么距离。相当于吉他多少个品(半音)
二、学习大调和小调音阶在一个八度之内是怎样排列分布的。这个要用一个星期。然后学习吉他上不同把位的大调音阶位置,绝大部分系统的吉他教材都有附图的。找找。不要一下子学太多,先学c form,就是我们说的mi型音阶。其他的慢慢来。
三、了解和弦的构成,怎样围绕根音增加和音,(记住习惯将根音作为1---duo来唱,不管它的根音是c、f、g、还是a),这个跟你原来老师教的f是4--fa 有点不同,好好转换自己的脑筋,呵呵。根据这个知识分析你以前弹的和弦和他们在不同把位上的按法,你会狂笑,他寿堂的,原来这么简单。于是你不用再学习其他调的和弦了,因为你自己都可以找出来了。但是为了少走弯路,建议大家推出一个和弦后看看书比较一下,看看自己的按法有没有不够科学的地方。
四、停止乐理学习,因为你要消化,否则前工尽弃。带着这些知识回头弹你弹过的歌,分析一下它的和弦走向和和弦音的构成,感受一下和弦级数和贝斯音的的连接(高手们关这个叫律动)。
五、做一些手指的扩展和独立性练习,包括左右手的。击勾弦和滑音技巧。有助于下一步的练习。
六、找一些中级的谱练习一下,通常要学习g调、e调、a调的和弦,这个时候你前面的知识就派上用场了,将会使你的学习速度加快很多。同时你将会接触经过音和华彩。。。开始精彩了。这部分已经不太适合初学的同志所以没有讲,大家参考教材。我也在学习中,如果需要提供些我这几年的教训的话回个贴,我会将我找到的资料和个人的感受拿出来给大家参考的。如果您需要吉他谱,也可以到这个网站去[老男孩吉他谱: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四大学习难题
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四大学习难题 培养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学习的过程。多观察孩子,多了解孩子是帮助孩子的前提;多花时间多花心思才能真正找到培养孩子的好方法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孩子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结果。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一、关注学习效率而不是学习时间。
一个十岁的女孩很粗心,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老师也跟着神经紧张。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在家里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并做对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23分钟。在老师的帮助下,家长也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不在强行要求学习时间而是关注功课效率,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并做对”。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二、要教给孩子克服粗心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强调端正态度。
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老师观察发现孩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别人给他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老师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
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孩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对于孩子的粗心,教给孩子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粗心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批评,要求孩子下次一定要认真要细心,但是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认真如何细心。
三、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建议家长,孩子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
葛老师
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可以解决孩子粗心问题,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好处。
四、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对于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其实,我们也不必不太在乎孩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
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
五、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一个小女孩数学考了59分,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老师帮家长一起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对此,建议家长刻意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例如枯燥简单的劳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孩子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
一、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会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有关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几种原因就是:
(1)不喜欢呆板课程和枯燥讲课方式,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2)在开始学的时候没入门,对于学习这门课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
(3)因为不自信,“反正别人说我笨,学什么我都有学不好”,于是对于学习有一种自然的反抗,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4)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马虎、下课不完成作业等。
(5)也有的孩子在中间环节没跟上,或者是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周围同学的影响等。
二、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家长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参加比赛或是星期天带他去博物馆看一些展览等等,每个孩子都不希望比别人差,相信他“哼哼唧唧,去是去啦,心思没在”是因为他没有动力,不想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找不到学习的入口。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 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如何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一、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孩子的特点是:
(1)当孩子面对他不感兴趣、不明白或者认为太容易的事情时,往往表现为自我监控能力弱,易走神;
(2)注意指向分散,意识紧张度不足,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
(3)思维容易分散,注意稳定性低,做事做不下去,三心二意;
(4)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如看电视、做手工、玩电脑游戏、观察小动物
等)往往能够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二、如果发现孩子具备以上几种特点,这就说明您的孩子没有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这很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习惯造成的。比如明明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她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几件小玩具和果汁、点心之类的东西。明明的母亲也习惯于在看着孩子写作业的同时,打电话和同事聊天。明明的学习环境中有太多的容易分散她注意力的事物,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当母亲发现孩子作事磨蹭、拖拉时,只是不停地唠叨、催促和训斥,使孩子更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像萌萌这样的孩子,当做一件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的注意力是十分集中的,所以,要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首先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入手。具体做法是: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一次笥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孩子,老师会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唱唱歌、做做操,使他们的大脑疲劳度得到缓解,以便在下而后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到了中年级,孩子坚持的时间虽然稍长一些,但是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讲课讲到重点时,语速由快到慢一点,语调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书的重点用彩色粉笔圈一下,让声音的变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颜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老师发现有的孩子走神了,会用眼神沟通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学做好准备,要回答我的问题了!”既把他的思维拉回来,又不损害他的自尊。(父母在家也可以借鉴。包括:
1、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
2、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时和孩子分离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
(3)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父母的唠叨和训斥只会让孩子对相应的事情产生厌烦,从而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不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4)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南昌市,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5)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先辈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
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6)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
老师发现一向学习习惯不错的朋朋,忽然变得上课经常走审,一个人发愣,学习成绩也明显下滑。通过谈心和家访,老师了解到近来朋朋的父母经常吵架,他非常害怕,担心爸爸妈妈会从此分开,于量无论上学还是吃饭,总是在想这个问题,以至无心学习。有些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忽然出现注意力下降、爱发愣、内向、脾气暴燥、爱哭等情况,这时,父母和老师要及时了解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会给孩子带来过度兴奋、激动、恐惧、愤怒、伤心、忧虑等情绪体验,使他们在短期内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下降。父母和老师要及时给予关心、理解和正确引导,使孩子尽快恢复正常心态,注意力水平也就相应恢复正常。
(2)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看恐怖片、临近考试等)或者孩子饮食习惯不良,都可使其睡眠不足或质量不高,提供身体营养的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生理性的精神不振、内分泌失调。这些也都是造成孩子注意力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必要时父母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协助发现问题,尽快恢复孩子正常的睡眠、饮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便可相应得到解决。
另外,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让孩子多跑步、拍球、跳绳,常进行有氧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功能,也是防止孩子精神疲倦、锻炼协调能力,提高注意力的好方法。如何让帮助孩子培养学习习惯
一、学习习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背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项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去学习。
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基本的学习习惯是: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及时复习。
(1)课堂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大胆发言—善于提问。(勤学好问)
(2)作业习惯:书写整齐—勤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整理错题。
(3)考试习惯:平时学好—认真复习—放松心态考试。只有在放松的良好状态下,孩子才能在考场充分发挥,正确指导孩子战胜考场却场的习惯。
(4)阅读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有人说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读书快乐第一,在快乐的基础上对孩子正确引导。
二、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家聚众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看电视,总之,在家尽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
(2)孩子放学以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规定,一般不随意更改。
(3)孩子每周的学习与娱乐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电视,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与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时电视,同时星期
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做他特别感兴趣的事,如打篮球、乒乓球、玩电脑,但玩电脑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以松弛一周的紧张学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4)规定孩子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得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
(5)杜绝孩子边做作业边吃东西的坏习惯。
(6)父母尽量抽空陪同、协助、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听之任之。
(7)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单独的房间,固定的写字台、专用护眼台灯等。让孩子一踏入这个环境,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去。
第五篇: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难题如何破解?
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难题如何破解?
集团化办学逐渐成为各地的“香饽饽”,但在探索过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集团化办学应该达成什么目标?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和理想模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优质资源的稀释?下面一起看看一些中小学校长、教育学者怎么说。1文化融合要实现,“和而不同”是关键
谈松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集团是由不同学校组成的,不同学校之间的文化融合会经历相当长的过程,缺乏一体的紧密组织架构,文化融合是难以实现的。不同的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现在很多是一种协同、合作式发展,真正要到融合,就不仅是组织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融合。集团化发展与学校的多样化发展要结合起来,不要限制集团内部学校自己另外的特色,这样才能做到“和而不同”。
华志英(江苏省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校长):集团化办学势必带来一些挑战,比如管理难度的加大、优质资源的稀释、教师凝聚力缺乏等。我们认识到,学校的合并不等于学校的融合,如果“合”而不“融”,集团化办学只能停留在形式的聚集上。我们应关注如何将合并后的学校建设成“扩大了的优质学校”。2集团化从根本上扭转了择校困局顾月华(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局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需要我们解决制度设计问题。只有扩大了优质资源,才能证明我们是在走优质均衡之路。法律制度设计的是“免试就近入学”,所以跟集团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学区制”。
大学区辐射下的这样一种以名校为纽带的集团化,从根本上扭转了择校困局。大学区辐射不光是取消收费,更在于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推动相对就近入学的大前提下进行的整体治理。
另一方面,我们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更注重大学区辐射以及集团化办学带来的协同创新。各个学校之间不再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体现的也不仅仅是一种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更多的是站在一种平等的、合作的、协同创新的立场,建立多元共生的格局。
然而,受制于体制内资源配置的结构,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性,集团化办学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难。为此,我们在设定缓解择校目标的同时,还设定了另外一个目标,那就是有效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社会各界的共识来看,我们当初所希望的教育公平,仅仅是满足了入学机会的公平,但今天,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只有推进优质骨干师资的共享,才能实现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差距的缩小。过去,我们以证书和奖牌来证明教师的优秀、学校的优质。今天,我们提出了由“奖牌学校”向“品牌学校”发展的战略。如何推动学校的品牌发展,这是我们积极尝试推动集团化办学的初衷之一。让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真正从品牌意义上来实现这样一种优质的教育。只有扩大品牌意义上的优质教育,才是缓解择校热的治本之策。为此,我们亟须培养名师骨干,最大限度地让每所学校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骨干教师群体,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遇到好老师。
3“铁三角”:集团化办学的“理想模型”
姚虎雄(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教师、课程以及支撑教师实施课程的管理。课程、教师和管理形成了办学的“铁三角”。学校的办学要依托于“铁三角”,而更具决定性的则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就像苹果手机的外观设计是重要的,而起决定性的因素则是苹果手机的独家软件。课程、教师、管理、理念四者的协同发展,形成了集团学校协同发展的四大要素。理念是课程、教师、管理的“核”;理念协同是课程协同、教师协同、管理协同的“核”。
集团学校作为一个协同体系,能否找到一个产生共振的频率,能否找到牵动教师、课程、管理的共振点,从而实现各学校、各校区之间的高效率共振呢?我们把它称作集团化办学的“项目协同”。第一,选择的项目一旦振动起来,能带动办学“铁三角”,即课程、教师、管理的三方振动。第二,项目不能多,一段时期就一个项目。不要期望一共振,布鲁克林大桥就被振毁。共振力量的大小,和共振时长有着密切的正相关。第三,所选的项目,不只能振动学校内部的“铁三角”,最好能触及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由此,我们又得出了另一个重要协同——外部环境协同,即有利于集团学校协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至此,我们找到了集团学校协同发展的完整模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完整模型”至少还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要义:第一,学校集团协同发展应该是一种高效率的均衡。均衡与效率的关系是和谐的,正相关的,而不是顾此失彼的。第二,学校集团协同发展应该是一种内生式的均衡。内生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如选聘教师权、专业发展评审权、课程考试权等。第三,学校集团协同发展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均衡。这种均衡不是消灭差异,而恰是鼓励差异。这个差异不是办学水平上的差异,而是教育内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上的个性化。
4不搞“连锁店”,要搞“联邦制”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北京小学提出集团化发展的思路是:不搞“连锁店”,要搞“联邦制”,其办学宗旨是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第一、文化引领:从规定“动作”到培植文化为了更有力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们成立集团“教育文化研发中心”,通过研发,形成了《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文化建设纲要》,人手一册,成为文化引领的载体。同时,为了让广大教师、家长、学生对北京小学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我们还编印有《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报》,每两月出一期,人手一份,图文并茂,全面报道集团和各分校近期的办学情况,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引领作用,逐步使分校培植起良好的学校文化。第二、师资培养:从强调“输血”到注重“造血”在集团化办学的初始阶段,总校可以用“输血”的方式(外派和轮岗骨干教师)来支持分校的队伍建设与质量建设。但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深入,最终要把目光投向“造血”上来。因此,我们不是简单搞教师轮岗和交流,而是派出真正的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到分校,一边教学,一边带队伍,传播总校文化,使分校形成较好的教师文化和教研文化,自己能够形成高素质骨干的梯队。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浓茶变淡茶”的问题。5 均衡发展也并不否定精英教育,如何避免优质资源稀释 谈松华:均衡发展不是要把所有学校都拉平,均衡发展也并不否定精英教育。这里实际上讲了两个问题。一是“龙头学校”不要强行要求下面的学校都按照一个模式来办,参与集团的非龙头学校要根据学校情况办出特色。第二,优质教育为更多人享有,但是不要稀释优质教育资源,否则这个学校将来的水平是会受影响的。华志英:集团化办学以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避免优质资源的稀释,如何使集团内的学校“同步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在集团内共享育英课程品牌,辐射各校区,促进优质共生。教师实施课程的过程便是学校文化养成、浸润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根据课程承载的价值生成新的实践思考。以课程为抓手,强调教师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实施、评价以及文化创建过程。我们组建了“合作共同体”,以共建、共享、共评的方式促进学校文化的内化。6集团既然是一种组织形式,就需要制度来规范谈松华:集团化办学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在实践探索中被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产权清晰。因为这是不同的办学主体之间的一种集团,集团与学校之间在产权关系上要清晰,即谁具有使用权和处置权。二是权责匹配。如果实行总校集权,那么总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三是模式多样。集团不要办成一个模式,不是所有学校都按照强校的模式来办,还是应该允许多样。集团与集团之间肯定是多样的,集团内部也不应该是一样的,应该“和而不同”。四是制度规范。既然集团是一种组织形式,那么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制度来规范的,由不同学校组合的集团应该有章程,章程就是集团运作的法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