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22:0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我见》。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我见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我见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关键因素的主张。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创新 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全局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而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师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 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当前很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尽量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适时调整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上教师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严长浩.开展互动教学提高《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

第二篇: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 彭利媛

指导老师罗先德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情感教学,心理沟心理学是与教育学关系密切的知识体系,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既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人类精神资源开发者的教师,必须学习有关人类“灵魂”的科学心理学,掌握学生的心里活动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启学生的智力,优化学生的人格培养,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系列有规律的心理活动。心理学是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所以,教育改革必须借助于心理学,理应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有了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教育实践就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心理学运用到教学中去,就能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认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实质、规律和作用,就能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以利促进教学改革。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心灵的职业,这

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首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水平。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组织者.指导者,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发生危急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排解。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不是要求教师成为心理咨询师或者治疗者,而是要求教师应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为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氛围。教师要宽容和理解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予以情感支持。因此,教师不仅应掌握有关教育技能,更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了解研究学生,这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要交接点,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实践表明:师生之间关系比较好,教育过程中常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态度,愿意主动配合,即使是开展有益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学生也会有抵触情绪。所以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而统之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励制度都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3. 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教学方法和行为都是传统的沿袭或者传统的自想。教育心理学常常对这些方法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不同的观点。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指定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传统常识认为,教师应该随机点,这样做使每个学生认真地跟着思考。如果教师每次都以同样的顺序提问,学生就会预先知道什么时间该轮到自己,因此只注意自己要思考的那一部分,而不关心其他部分。但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情境下,按顺序轮流回答确实存在弊病,但是不能以偏概全,也有其优越性的一面。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可以正确分析学生行为的原因,并能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心理学虽不能直接告诉教师如何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学生学习困难的方法,但可采用多种方法来了解困难的原因。例如,一名中学七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从各种测验的结果中找出困难的症结。如果智力测验成绩较低,而且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很差,那么就表明他在阅读和其他科目方面的困难与智力有关。如果发现他的智力水平较高,而除阅读外,其他各科成绩并不差,那么,我们就知道他在阅读方面的困难与其智力及学习能力无关。总之,正确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作用能够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能大大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率。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与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的有效运用体现在:

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就要通过心理沟通改变学生的认知.信仰.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的教学非常必要;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使之摆脱直接引起问题行为的各种不良情绪,是心理沟通所要达到的效果。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师生间的认知距离和情感距离,教师要多从尊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改变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偏执认知和情绪反应,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克服不良行为。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是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一个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心理沟通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的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方法与语言学习的密切关系,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 自由地呼吸,’ 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按一定的教学方法施教,但又不能机械照搬和只用一种方法施教,而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综合、地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善于调适、增进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来适时调整我们的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

实践证明: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而且在自己的教育工作过程中也不去丰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那么,是肯定不能胜任自己的工

作的。每一个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学科知识,并与自己从事的实际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冉苒,张长英.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严长浩.开展互动教学提高《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通,教学思维,互动教学

第三篇: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情感教学;心理沟通;教学思维;互动教学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所以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至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而统之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 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与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的有效运用体现在:

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的教学非常必要;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当前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这种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尽量去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常常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是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一个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方法与语言学习的密切关系,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 自由地呼吸,’ 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来适时调整我们的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冉苒,张长英.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严长浩.开展互动教学提高《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王富军

工作单位:桂林市灌阳县新街乡邓家小学

地址:桂林市灌阳县新街乡邓家小学

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541604 *** 328178635@qq.com

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摘 要: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是健康的,正常的。能够诊断为心理疾病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当中,与其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问题儿童少年中,不如将重点放在积极的心理辅导当中,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疫防青少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助人自助”。本文通过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对“积极心理学”在学校进行了实践与研究,通过对比实践,“积极心理学”在学校的教育以及咨询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1.1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go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己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1.2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

1.2.1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1.2.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获得这些品质的原因,以及这些品质对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影响作用。

1.2.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如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乐于助人、有礼貌、宽容),以及有利于个体形成这些美德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有极度心理问题的人在学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他们的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心理?出现心理问题我该怎么办?我现在过得幸福吗?等等问题时常在他们的头脑里俳徊。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其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问题儿童少年中,不如将重点在积极的心理辅导当中,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疫防青少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助人自助”。对于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让其转介到专门的心理机构。学校只是

做的一些辅助性治疗。

很多心理咨询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里没什么事做,也不被领导重视。经常抱怨学校领导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学校、家长只重视成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放在心上。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只是一个摆设。学校心理咨询该怎么做?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焕发活力?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为学生服务?如何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位学校接受?如何才能让做心理咨询的学生不感觉到做咨询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在抱怨,学校也觉得心理康健教育并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也十分的敏感,认为只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这种种的原因,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正常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国内在学校管理及教学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3.1美国最为成功的教师之一:玛瓦·柯林斯

1975年,她在在芝加哥自己的居所里创建了一所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四个学生。当时,芝加哥市中心是出了名的毒品和犯罪蔓延的黑色地区,许多贫困青少年也跟着学坏、堕落。柯林斯的学生正是那些由于品行恶劣或者成绩太差而离开学校的学生。结果,她创造了奇迹。她的学生们慢慢不再想着街头的热闹,居然耐住性子在教室中学习。她的学生也从四个,变为成百上千,甚至开起了一所又一所的分校。那些曾经的问题孩子们毕业后成为了律师、医生、公务员……

许多人都总结过柯林斯的成功之道,结果发现本质就是“赞美与信任”。柯林斯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孩子们重复着——“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能成功,承担生活的责任。停止抱怨,停止抱怨政府,停止抱怨老师,停止抱怨父母,成功与否全在你自己。”当孩子们做了错事之后,就会处罚他用100个单词来形容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在唤醒自己的确潜能,当这些孩子完成作业之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优点。

玛瓦·柯林斯的事迹使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任何一个孩子,一旦积极的心态被调动起来,一定可以迎来更光明的人生。

3.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

周弘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每一位孩子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找寻愉悦。”我们通过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积极心理学比较适合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我们根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参照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在学校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实施一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4.1在学校实施积极心理学的具体过程:

4.1.1加强校本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积极心理的目的、作用以及对教学的影响。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让积极心理学服务于老师,学生。校本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校本

培训中,我们设置了如下内容:

4.1.1.1何为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等。

4.1.1.2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成功案例等。

4.1.1.3如何在学校中开展积极心理学的活动。如何在教学当中渗透积极的心理学思想。

4.1.1.4推荐阅读有关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主要有《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治疗案例》等。

通过校本培训,不仅让老师了解了积极心理学,也增强了共识,为以后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

4.1.2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让校园环境,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位师生当中。个体的发展,既受个体个人特征的影响,也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我们能够调节的地方。在学校教育中,与其单纯地与学校讲大道理,不如将这些道理,知识体现在样园文化建设当中,让它在无形中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感恩、学会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学习等。

在学校,我们有一张永久的关于描述人性优点墙报。这些词语主要有:聪明、好学、诚实、勇敢、热情等,这些词语主要通过在学样征集而来,不仅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可以更好让这些优良的品质渗透到学生当中。

学校的音乐铃声,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多为积极健康的音乐铃声。学校的广播站,也要求多播放积极,正面的内容。

学生集队时,要求学生说一遍我们学校的口号:“我行,我能,我最最棒!”通过言语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与人相比,要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并为之而努力。

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学校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越来越强,增强了学校的品味与凝聚力。

4.1.3开好心理健康课,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备好课。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感。对于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育,学校要求他一定要熟悉积极心理的内容,并将这些理念、方法渗透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白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心理健康的老师,也要学会一些有关积极的心理治疗技术,来为一些特殊的学生提供服务。

4.1.4与班主任连手,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积累学生的幸福指数。

感恩教育。同班主任一道让学生建立“感恩他人”记录本(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互动、学生成长记录等来实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能把他们父母的养育、朋友的帮助、健康的身体、学校老师的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

4.2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也很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也显得更加快乐,更加地热爱学校,更懂得关心人,更能体会当下的幸福。

五、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展望及未来

幸福是我们每一个都想追求的东西,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肩负起这个责任。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学习,更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幸福,有用的人。让他们学会体验幸福的生活,并学会应对生活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免疫能力,做一个幸福、健康、快乐、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积极心理学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篇:体验式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一改以往思想品德课程特点,以全新的教学内容展现在了一年级新生和教师的面前,以往的教学方法将不再适用新课程的要求,我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体验式教学能够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体验式教学由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真实生活的有机融合,改变脱离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使学习者通过切身生活体验,学会生活,体验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从《品德与生活》的教材编写上可以看出,以往的大段文字没有了,以往的道理说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图画,学生很难从图画中了解其深刻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深挖教材,查找丰富的资料,组织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感受。另外,从本课程的综合性及生活性的特点出发,多学科内容的综合,只有通过学生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体验与训练,才能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是为密切学习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都通过儿童的视角,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

二、体验式教学由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决定

一年级新生只有六七岁,学生对枯燥的知识缺乏持久性,教师一味地讲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感染,学生的行为习惯更无从养成。体验式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体验,也可以创设引人的情景感染学生,从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三、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玩中受启发。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作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能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便于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交往。如我在教学第一册《和大家交朋友》这一活动主题时,组织学生玩了“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边唱儿歌边做游戏,我为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先一个人找一个人,在两个人一起去找两个人,然后再四个人找四个人,直到不能再结合组为止。这样由于班内人数的限制,游戏结束会剩下几个同学找不到朋友,这时,我适时引导,分别让找到朋友和没找到朋友的学生谈感受,找到朋友的学生自然很高兴,没找到朋友的学生很着急,在鲜明的对比中学生的体验深刻,教学效果自然就出来了。这时教学活动和游戏并没有结束,我引导学生体会没找到朋友的学生的感受,使他们产生同情之心,这时再次做游戏唱儿歌,要求想交朋友的同学把手拉在一起围成圆圈,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都会成为好朋友,最后再请刚才没交到朋友的学生谈现在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都沉浸在游戏的愉快中,同时也体验到了班内同学都应该是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的道理。

2、创设活动机会,让学生亲身去感受。

开学初,我便带领学生参观了我们的学校并作了介绍,校园的美丽景色吸引着学生,校园的荣誉室鼓励着学生。学生们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产生了对学校的喜爱之情。十月下旬,我再次组织学生来到校园,这次的活动任务是寻找秋天。在活动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亲自去观察,树上掉下来的树叶捡起来看看,变黄了的草地走到近处观察观察„„,学生用眼、耳各种感官去发现秋天,通过这样的活动,秋天的特点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了。另外,我在教学《爱护自己的身体》这一主题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活动:闭上眼睛打开书46页,并告诉老师书上的内容,学生自然无法做到;单腿与双腿进行赛跑,结果不言而喻。在参与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真切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更从活动中懂得了爱护自己身体的重要,在这样的活动后,学生在讨论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这个问题时就特别认真,特别积极了。

老师讲四十分钟也许不如让学生玩儿十分钟,体验式教学给我的学生带来了快乐,也使他们在体验中明白了道理、养成了习惯。

下载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字数:2449 来源:文理导航 2015年6期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为了帮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就需要在学校中开设......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本站推荐]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范县龙王庄乡中学徐高霞 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好像是个很大很飘渺的问题,有的老师可能会问了,我们普通教师哪里会用什么心理学呢?其实这种想法是把......

    心理学-浅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帮助人们认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和发生条件,从而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和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只有......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东风小学 王变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本身的心理活动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定稿]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德育 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5篇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一种手段,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冲击下,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大,未来的社会竞争......

    在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实践中,举例您如何的运用初中“体操—技巧”教法、学法的案例体操技巧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且必须经常练习的体育活动,体操技巧教学却是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