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课是教师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
听课是教师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听课是评课的前提和依据。听课的一般步骤是听前有备、听中有记、听后有评。听课时要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尽可能地记录在册。听后要组织评议交流,此环节是听课者与执教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心灵对话,是听课的反馈与升华。没有听后评议的教师听课是一种不完整的听课。那么教师该怎样完成到堂听课全过程。
一、听声音 1.听教师的声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声音体现着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文路”,决定着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路”,也影响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路”。教师的声音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启发、谈话、组织、讲解、激发、评价、总结等方面,其声音的高低、语调的轻重、语气的抑扬、语速的缓急等变化因素都会影响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平和质量。作为听课教师要首先听讲课教师的提问是否具有思考价值?思维含量怎样?谈话是否具有吸引力、亲和力?表白是否具有管理和引领学生走进课题内容的效果?讲解是否清楚、精当?有无知识性错误?激发或探询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反馈、调整或评价是否及时、恰当?是否体现人文关怀?所有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是否具有启示性、感染性?其次要听授课教师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处的处理方式和应对策略。此环节通常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最能反映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与广度,最能体现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也最能彰显教师落实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的程度,同时,这也是评课的重中之重。对此,听课者要集中精力听清、听细,必要时可借助设备进行录音。再者,听课教师要把握好执教者在整个课堂的组织安排中,详略是否得当?转换是否自然?主次声音分明与否?切换声音连接与否?有无罗嗦与废话?有无“点金”、幽默等个性化语言。2.听学生的声音。学生的声音状况最能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最能演绎出课堂的风景。听学生的声音,关键在于抓住听清学生回应老师的提问,听清不同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回答、发言是否对路、准确?表达是否完整?条理清楚与否?质疑问难是否大胆、高亢?只有会听学生的声音,才会知道学生参与的状态和情绪,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心里需求,也才会明白教师的声音对学生施以什么样的影响? 3.听对话声。课堂里的师生互动与多边交往所发出的无声与有声无不呈现出课堂教学的风貌。听此声音,听课者要善意地听、辩解地听,要兼听,特别要关注“别开洞天,异想天开”的声音,捕捉“观点碰撞、智慧交锋”的声音,了解“吞吐难言、沉默不语”的心底之声。只有这样,才会更多地知道学生学习的气息。
二、看表现 听课“看”与“听”几乎同时发生。从人的感官所获取的信息比重而言,“看”所获取的量远超出于“听”。看不仅能间接地获得“听”的有关信息,而且能够直接地获取人的体态以及一切可视行为的信息。听课当中的看主要指看师生的表现。1.看教师的表现。今天的教师怎样做?在课堂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如何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正确的角色坐标上。教师的衣着打扮、谈吐举止、神色变化都会影响着学生。因此,听课教师要始终观察执教者在课堂进程中其基本素养和主导作用的发挥。看教师的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体态示意是否亲切、自然?是否体现出热情、民主与关爱?看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合理,给人以美感?是否可浓缩为一则精辟的“教案”?看教师的媒体选择与运用是否恰当与熟练?出示的时机和时长是否合理?看教师的空间位移、眼光扫描是否瞻前顾后、左右悬殊?是否体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看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面对课堂的生成所作出的决策和处理是否灵活与巧妙?重组课堂结构又是否有效?看教师的练习设计是否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和发展性?所有这些,听课教师都不能错过时机,必须看在眼里,记在脑里,落在笔上。2.看学生的表现。课堂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甚至还会干什么,特别是后两个问题时常挑战着教师,也正是这种不可预约往往会给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听课者,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如:学生的求知热情高不?兴趣浓否?思维活跃不?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的面广不广?参与的频率高不高?学生在什么时段其积极性开始弱化?大概有多少比例的学生有不间断、不同性质的违纪行为或心不在焉?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否得到养成?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如何?是否有95%左右的学生达到了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没有?总之,学生的所有表现听课教师要最大可能地尽收眼底,落在纸上。
三、记过程 这就是听课教师所要完成的听课笔记。严格意义上的听课笔记绝非是执教蓝本的翻版,而应该是寓看、听、写、思于一体的研究文本,是执教者与听课者双方智慧的结晶。听课笔记怎样记?原则上应记载教学实录与教学评点两方面。1.教学实录。这通常是课堂教学的写真,是记录的“主件”。由于课堂教学的动态复杂和多层面的信息交融,听课者要循着教学的轨迹,不借助相应的辅助手段或他人合作的力量,单凭个人是很难把课堂的“全景”描述清楚的。因此,教师的记录应讲究方式,做到有详有略,有描述有概括,有图示有统计,必要时可采取图形、代码、符号等速记方式。比如导入课题、巩固所学、课堂总结环节、教师要记下情境的内容、教师的问题设计等。而学生所作出的反应可分特殊表现与一般状况进行记述和概括;新知教学环节,尤其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要以对话互动的方式详细记录,教师的板书可进行“描摹”,讲解与归纳可结合内容适当略记。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大约用时量、教师提问的次数以及学生答对问题的正确率,借助思考,可在记录本的最后(或在调查统计表上)以图示化、表格式等简约方式予以记录。这样能够确保把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比较准确、完整地记下来。2.教学评点。这是听课教师感受、品味、思考教学情景的理性内容,是听课笔记的“附件”,是评课的原始素材,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实践中,许多听课教师包括一些研究者在此留下许多空白。的确,对于一个缺乏敏锐的问题眼光和理智的评判精神的听课者来说,在有限的时空中既要看又要听还要记确实很难把握。对此,个人认为,听课者要善于利用“空档”(如学生练习时)进行添补,想到什么就记什么,不求多但求有,以便在听后加以充实和完善。记录评点时,要与过程一一对应。课堂总评的记录主要是回顾、反思和概括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不足,听课教师要善于抓住特色,点出创新,找准不足,提出建议。
四、思缘由 教师听课中的思考主要是针对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样”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结合教学情景所作出的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对课堂中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这是促进教师相互研讨、共同成长的根本所在。听课中的思考主要包括文本性思考、过程性思考和效果性思考,换位思考是其主要方式。1.文本性思考。这要求听课教师侧重想一想:教师是怎样处理教材的?他这样处理好不好?换个角度行不行?教学的起点找准了没有?教者对教材的结构编排、智力因素、情感价值和未来意义等挖掘的程度如何?有哪些欠缺和遗漏,如果让你来上这一节课,你又将如何用好教材,开发和利用与课题内容紧密相关的课程资源。这也就是听课者做到“有备而来”的原因所在。2.过程性思考。这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思考的问题较多,听课教师要着重分析和思考的是教师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原因以及学生的出色表现和问题症结所在;着重考虑和判断的是教师的声音和行为可能对学生产生的相关影响;着重感悟和品味的是教师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是如何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的。假如是自己来上这节课,相关之处该作如何处理?假如我是学生对教师的启发讲解、点拨指导是否能接受和理解。这种思考,听课教师要善于从大处着眼,从细节着想。3.效果性思考。这主要以师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课堂效益上进行分析;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进行审视。比如,教师的“底气”足吗?基本素养上哪些还需进一步提高,这节公开课老师平时会这样上吗?真的向常态课归回了吗?借鉴性、实效性强不强?又比如,学生在上本课之前,是否受到了老师的“彩排”和交待?从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上看,还有哪些需进一步探讨,等等,都需要听课教师把握在即的。有了上述的充分思考,就不愁评议上无话可说了。总之。听课教师应根据听课的要求和目的,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在启发讲解、学生在回应发言时,就要以听为主,兼顾看与记;教师在板书、演示、媒体运用和学生在演练、活动时,就应以看为主,兼顾记与思;学生在练习、教师在巡视时,就应以思考为主,兼顾看与记。课堂教学是“文路”、“教路”与“学路”的“三路贯通”;观察课堂是“听声音、看表现、记过程、思缘由”的“四位一体”。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思考,深入实践,才能融会贯通,也才能真正听好课。
第二篇:听课是一种学习
听课也是一种学习
太平溪中心小学
聂家斌
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读几本好书,认真去听几节课,一点一滴储备自己的能量,积蓄自己的涵养,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艺,这是一个教师的职业坚守,这是一个老师对践行教育梦的追寻。听听同仁的课,取人之长,教学相长,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艺不断精湛,是一件快事。
每周我都会怀着学习的心情,走进教室或在教室外听听老师们的课,每听一次课,心灵受到一次撞击,感慨不少,收获很多。不敢对别人的课说三道四,但发自内心的感悟难以言表。
从教38年多,在我接受教学分工后,首先是把所任教年级学科的教学大纲反复学习几遍,把教材的教学目的要求弄明白,弄清所任教年级学科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备课吃透两头,一是教材一是学生;课堂上,我力求上平实的课,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人人思考,个个参与讨论,作业力求在当堂完成,让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我不知现在还有没有看教学大纲的,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不敢妄下结论。
有的课,很热闹,可学生学习形式单一,花架子多,学生学得怎样?学生收获了多少?评说不一,只有教者心知肚明。为了一节视频课,为了一节公开课,老师做课件,在网
上这借鉴那转载,忙得晕头转向,辛苦了不少,最后上了一节不属于自己的课,当堂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只好又用课时来补救,累了自己,误了学生。其实,上点务实的课多好呀!我们的课是上给学生的,是要学生获得知识明白道理的,“作秀”的课没有必要。
有的课,幽默风趣,开门见山,一步一道风景,步步一展风采,精彩不断,学生展示充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学习氛围宽松又活泼,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学生学得实在,学得轻松,这类课很值得学习,很值得欣赏。你不去听,就是遗憾了;你不听,怎么改进教学方法。听听同仁的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教学相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主人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形成,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养成思考、质疑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当成游乐园,教师带着学生在知识的园地畅游,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以主动、积极、快乐的心态有效学习,培养学生会学习、乐意学习,学生的学习才有效果。怎样激活课堂的生命力,上好务实而精彩的课,需要我们去听课,去向有经验的同仁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本领。
多听听课,多听同年级的课,有选择的听课,对照别人的课找差距,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会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教艺。听课也是一种学习,可以在听课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在不断完善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听课也是一种享受,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丰富提高了自己。只有在不断反思与修正教学失误中,才会有自己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智慧的生成,才会在教学中上出高效的课,上出学生满意的课。
第三篇:左边是理性,右边是感性读后感
写在前面:这本书讲的是孩子的大脑,左边是理性,右边是感性。了解了孩子的大脑才能够更好的跟孩子沟通,connect,再redirect,先连接再指引。
这本书告诉你大脑分为左右,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它帮助人们整理思想,组织语言和句子,而右脑负责情感表达,它帮助感知非语言的线索,给我们情感和空间。
左脑和右脑中有一条河,最完美的情况是左脑和右脑整合,运用的刚刚好。太偏脑子的左边,人就会过于死板和冷漠,此处可以脑补冷漠的幼年杀母的孩子。太偏于右边,人就会过于的情绪化,不能控制,此处可以脑补马景涛。以上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大人在幼年的时候没有平衡左脑和右脑,长大了也会有情绪化或者太多冷漠的情况。那怎么去帮助孩子们发展左脑和右脑呢?书中提供了几个方法。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诉你大脑的运作原理。
第一个就是讲故事
孩子小的时候,讲故事,说道理,一起回忆并解释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很好的结合情感和理智的方法。
讲故事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帮左脑和右脑连接起来,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好的经历的时候,讲故事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左脑运作起来,去理解那些恐怖的经历。右脑提供的是一些肢体语言,一些情感,一些个人的记忆,然后左边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可以让我们看到整个经历,做一个连接。
故事的小主人公Mia有一次冲厕所,然后厕所坏了,那个水冲出来了,之后他就非常的害怕,非常害怕上厕所,也不敢冲水,他爸爸就帮助他不停的回顾这件事情,帮他重复细节让他来理解这件事情,比如你是按了这儿吗?水是怎么流出来的?流到你脚上了啊?我知道你是害怕的,发出的声音你不舒服对嘛?对你有伤害吗?经过这样不停的回忆,告诉孩子现在已经好了,没过多久Mia就忘记了这件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以成年人的思想去想孩子,这不就是简单的冲水吗?有什么好怕的,可是在孩子的小脑袋里他们不明白,我们就需要去反复反复的帮助孩子们回忆,并让他们理解。
第二个是connectandredirect.文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Tina的儿子在睡觉前,突然情绪大爆发,他喊到:我讨厌学校,我的生日还没到,太难过了,你也没做什么对我好的事情,你不爱我。
Tina当时也是正在很繁忙的工作时候,通常她会说:你在说什么,赶紧去睡觉。
在那个时候,Tina的儿子右脑的情绪部分在运作,这个时候可以先和右脑的情绪连接,connectandredirect,妈妈可以拉进他,抱着他说,:我知道,有的时候事情就是很难,不是吗?我知道弟弟最近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且作业确实有点多。成功连接之后,再往逻辑上引导,这个时候可以说:不如我们明天早上继续聊。下次生日可以怎么办,好吗?
Tina在说着,明显感觉儿子的身体从生气的僵硬变的柔软了。5分钟后他就去睡觉了。第一种方法,孩子不会受到安慰,反而继续闹,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解了孩子,可以更快知道他们的需要,更好的解决问题。
当一个孩子难过的时候,跟他讲逻辑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他的右脑情感连接,女生有时候也这样,很难过的时候也是不要去讲道理,而是要跟她先有情感连接.再引导。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们还需不懈努力,帮孩子打通成千上万四通八达的脑细胞链接。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Whenachildisupset,logicoftenwontworkuntilwehaverespondedtotherightbrainsemotionalneeds.哄女生和哄小孩一样一样的,这个技能get到了嘛哈哈哈
第四篇:9句精辟到毒死人的句子一见钟情是感性坐怀不乱是理性
9句精辟到毒死人的句子,一见钟情是感性,坐怀不乱是理
性
1一、带得出去;
二、带得回来。——网友谈理想伴侣的条件2刷牙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因为一手拿着杯具(悲剧),一手拿着洗具(喜剧)。———人间悲喜剧3常在厨房混,哪能不割手?——一个不久前结婚的男网友的签名4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有许多棵树,有钱的时候别迷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时候莫忘路,休息的时候浇浇树。——应牢记的准则5本来很多,贪婪者却说不多;本来很少,知足者却说不少。——多与少在一念之间6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世界上有两件难事7男人分四种,一种聪明,一种英俊,一种不聪明也不英俊,我是第四种。——最牛的自我介绍8与平凡的男人握手,与英俊的男人交友,与成功的男人过日子,与高深的男人多交流。——女人的愿望9一见钟情是感性,坐怀不乱是理性,举一反三是悟性,闻一知十是灵性,想干就干是个性。——人生五性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第五篇:激情是一种理性的疯狂专题
激情是一种理性的疯狂
“有激情”一直是我在新东方招聘老师的基本原则。原因很简单:学生非常喜欢“有激情”的老师。学生对“有激情”的老师总是顶礼膜拜,喜欢到疯狂。我在课堂上这样告诉我的学生和新教师们——
激情,是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是对成功的无限渴望,是对生活的高度热爱;
激情,是掠夺式的学习,是一日三省吾身的思考,是不折不扣的身体力行;
激情,是壮志凌云的抱负,是脚踏实地的进取,是不轻言放弃的豪情,是不巧取豪夺的阳谋;
激情,是大男人的仗义侠胆,是真丈夫的悲悯情怀,是儿女情长的千古柔肠,是百转千回的内心世界;
也许,中国太缺少激情四射的课堂,但是,我希望以后可以在各种场合看到激情四射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