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课高效课堂的尝试

时间:2019-05-12 22:5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社课高效课堂的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社课高效课堂的尝试》。

第一篇:小学品社课高效课堂的尝试

小学品社课高效课堂的尝试

敦化市实验小学任淑红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过去的品社课教学费时费力低效,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品社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和提高,可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品社课费时低效一直是一大难题,这样导致学生的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高效课堂改革,以及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尝试应用,我从几个方面大胆地尝试,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更新观念。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余学习要跟上。自从潜心于打造高效课堂以来,我积极转变观念,强化了课前备课和课余学习的意识。要让每一节课成为高效的课堂,那么就需要在平时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到。所以在备课上下功夫,只有备课充分,教师对教材、对学生有了充分的认识,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课前多参考一些教材教法多听取同行的意见多向他们学习,然后在通过精心的准备把课堂准备好再上,还要在课后做好反思的习惯,每一节课结束后进行反思才能使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在意识上、行动上、思想上转变观念,更好地为实现高效的课堂打好基础。

二、课堂设计要合理、巧妙、大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好处。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打破常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率,大胆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获得新知。

三、要掌控好课堂氛围。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提倡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在教学中为保护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而不敢限制学生纪律,其后果导致课堂纪律失控,学生不但没有因之增长能力,反而造成学习效率不高。我觉得课堂纪律应该做到严而不僵、活而不乱。即使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也要把握一个度,要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又能使班级整体学习气氛高涨。

另外,教师应该要合理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教学心态,始终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模范影响,组织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高效地学习。

四、珍惜课堂时间。

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不仅指教师,同时指学生要准备好必要的学具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积累。课前准备好了就可以更好的利用上课的每一分钟。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就是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伟大的先人——孔子》一课的教学内容离现在很久远,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我引导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把孔子的故事、精神、影响以及《论语》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后,采用适当的辅助手段我运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踊跃发言,跃跃欲试,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还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让课堂高效率就得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地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课堂效率很有帮助。

构建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建立民主、尊重、平等、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师生才具有了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

六、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是否具有个人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讲的情绪,因而也就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讲的效果,还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就像粘合剂,使得每位学生紧紧地围绕在他周围,并以其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诲。只有这样做教师必定会向磁石一样牢牢的把学生吸住,学生上这样的老师的课,才是在求知过程中真正的享受知识,感受快乐,才会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所以,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文化底蕴,打造富有个性化的独特魅力。

构建高效课堂关键在我们教师自己,只有我们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思考、不断研究,才会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我争取在今后的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多树立高效的典范,虚心学习,打破固有的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中,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第二篇:小学品社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小学品社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乐亭县古河中心小学

一、现状分析:

小学品德课教材为我们安排了丰富详实的内容,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符合你的学生实际的,应该有重点地对待。要不然就会像有的教师说的那样“每节课照着书念都念不完了”。有的教师受教材的制约,仍抱着陈旧的教学思路不放,仍然按着旧的、固定的模式去套上思品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远离了学生的想象实际,从而使学生学习品社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不佳。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实行了十年,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究的少;学生盲目接受成人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少的现象。

三、解决问题实施方案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确实做到提高课堂效率,我校综合科教研组仔细研讨,积极探索并逐步成形了以下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为课上活动做铺垫

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不但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较容易地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情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为课上学习打下基础。

1、查阅、收集资料

课前让学生收集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音像、数据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既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2、调查、参观访问

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参观、访问等亲身体验,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

(二)、活跃学习气氛,创设情境交流讨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就要注重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活动中交流、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想使学生对品生课爱学、乐学,就必须千方百计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喜说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而活跃、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是生生、师生交流讨论能够取得实效的基础。

1、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 这个环节在课堂开始的初期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小组内部讨论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和讨论要透彻,力求在小组内部达成共识,同享成果、共怀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全班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2、小组间汇报交流讨论

这一环节是班级内(全班)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上一环节的小组内部交流,学生已经了解了本组探究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组的研究内容却不知道或知之甚少。于是,小组间的汇报成为了其他小组了解并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汲取他组交流成果,并经过思考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便于继续深入交流讨论。

(三)、预设情趣活动,动手动脑真实感受

情趣活动既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课程学习的需要。情趣活动能快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其游戏心理,增强其学习信心。学生在情趣活动中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生活。教师预设情趣活动,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录象,或展示一处生活场面;也可以利用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借助教材中的图例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模拟扮演,或进行讲故事比赛、召开小小辩论会等。教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模拟表演活动,让最具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公演。学生模拟表演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活原型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也是他们陶冶情操的过程,更是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悦纳的过程。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熟悉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在游戏活动中提高生活认识,激发道德情感、训练良好行为;在游戏活动中收获快乐、收获成果,培养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很好地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德育作用。

1、角色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的安排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能煽起和调动学生的情趣,对挖掘学生潜能很有作用。

2、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师预设的游戏活动,能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科学的、生活行为的启蒙教育。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和竞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相互影响,容易形成情感的共鸣。

(四)、拓展课程资源,开放延伸课堂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我们教材里的文字和图片案例是有限的,教学时教师要在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条件拓展品生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课程需求,提高教学实效。

1、拓展课程内容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学内容的补充选择,要充分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儿童身边熟悉的环境、人物等作为选择的对象,以保证课程内容的丰富和鲜活。

2、开放课程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不是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而是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而且活动并不只局限在课上的40分钟里。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延伸课堂活动。

3、延伸课程空间

《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开放性,它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因此,品生课堂也可根据需要从教室扩展到其他生活空间。

(五)、总结激励引领,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这是“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体现。“儿童生活”既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品生课教学不能忽视“总结——提升——引领”的作用,在这个最后环节的教学里,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这时的归纳总结,是引导儿童体验发现的快乐,促使儿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生活中去,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的完美结合,即“知行统一”的需要;是在整个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正确树立良好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利时机;更是师生整节课实现课程目标后的成果收获。这一环节最终使学生明白和感受到什么是良好的品德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起到明理导行的德育作用。而这也正是我们力求每节品德与生活课取得实效的教学目的所在。

组长:赵海燕 组员:葛红蕾

第三篇:撒马店小学品社课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解读

撒马店小学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 ——《品德与社会》

为了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 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 小学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学校 地实际情况,特制定《品德与社会实施方案》如下:

一、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层面:

1、综观所有的品社教师,专职教师极少,极大多数都是兼 职教师,难免要分散精力,而疏于对本学科的投入,师资力量 较薄弱,教学研究活动少。

2、教学观念陈旧。仍然停留在考什么就教什么地应试教育 误区。

3、重课上轻课下。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放 在课上 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 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似乎布臵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学生层面

1、部分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属于综合科目,可以不像 语文、数学学得扎实,对于品德与社会不上心,导致课堂专注 程度不够,阻碍了课堂有效性的实施。

2、少数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点还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 不善于理解。家长层面: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本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 实践活动。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常用的教学活动形 式有:资料调查、现场调查、实践性活动、参观访问、讨论等 活动形式,有些活动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但是家

长的 不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课前调查等活动完成质量无法保 证,从而影响课堂有效性。

二、预解决问题及对策: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尽可能选择素质高的老师担任专职品德课教师。学校 尽可能的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机会,加强网络学习与教研,通 过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指导与培养教师。

(2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组织全校教师集体学习《乐亭县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 同时学习本校关于品社与社会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在思想 上统一要求,提高教师的认识程度。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韩菊为组长,郑艳辉、杨波侠、王立娜、范文英、刘倩、陈淑香、王坤、屈殿欢为成 员的领导小组。发挥领导小组的督导、带动作用。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以课题为引领、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契机作为教研工 作的主线,倡导学校教师自主参与教改的氛围,切实提高教研 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出一批名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全面提高品社学科教学质量。以行动研究、教学反思为专业水平的增长点。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必然会遇到 种种问题,需要作出自己的回答。常见的通识培训往往不解渴, 行动研究则可以很好地弥补其不足。因此,提倡教师在学习的

同时,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学会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 教学研究融为一体。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研究 论文等,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以教学评比活动为教师发展的契 机。为创设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好的平台,让品社学科教师能 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参与体验,得到磨练,可举办一系列教学研 究、评比活动。

(1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进一步 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与本校同行、与兄弟学校开展“集体备课, 共同研讨”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2上好常规课。这是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 础和保障。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 好常规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常规课,如何提高每 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 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 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3打造精品课。要求每位教师在每个学期分别打造 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 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4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 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 析和阐述。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分别写出 1-2篇体现课堂教 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4、构建“家长、学生、教师高效课堂”体系,做好请学生 家长走进“高效课堂”工作。

5、加强课内与课外教育的结合。

三、设想高效体现:(一让目标出现在情境中,情境与生活相关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 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 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 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 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 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 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 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让学生通过学习去自主探究、进行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 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 自主 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 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 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 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 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 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环 境。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 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 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 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 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 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 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 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 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 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 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 合作、交流讨

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 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 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 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 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 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三精讲点拨、整合知识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 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 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 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 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

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四)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 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 10 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 测)占用 5 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 转化为能力。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 地“做”,不搞死记硬背。3. 训练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 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臵课外阅读、预习、法制新闻等少量 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 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 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知识、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 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 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臵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5

4、布臵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内容理解的同时,让学 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上是我校针对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建设的粗略设想,如有不 妥敬请领导指导!2013 年 9 月 24 日 6

第四篇: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就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回忆自己以前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老师一幅图一幅图地讲,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看,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学生被动地接受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显得枯燥而缺乏说服力。对于发挥性问题学生总是口无措辞,言不着题。在尝试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后我认识到了《品德与社会》课也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的,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

一、品社“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1、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2、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

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3、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4、当堂训练、巩固练习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测)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3)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5、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

1、课堂氛围活跃了,师生的距离拉近了。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老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但在“小组合作”走进课堂后,学生积极了,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课堂上我的微笑、对学生鼓励的话语自然不自然的多了。我尝试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场面,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逐渐变大了。课后出现的场面更令我感动: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提水上楼的老师会被一大群学生围住争着帮助;学校在冬季来临分煤炭,高年级同学主动帮助一二年纪小同学。当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们欣慰的笑了。

2、学生思维活跃了,学科内容形成了巧妙整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

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当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这种融洽鲜活的学科内容巧妙整合中的教育,必然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3、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了,养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质量验评这一环节,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实践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4、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的集体观念浓厚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中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在学生探讨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与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更需要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频繁更换,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一位教师要任教多门学科,这门课程基本都是班主任教师兼任,或者是其他任课教师兼任,没有专职的科任教师,基本上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的语文、数学等学科之后,闲暇之后才会考虑这两门学科。不是大家认为这门课程没有用处,而是感觉明显的力不从心。

2、科任教师对该课程的认知不足,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上。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把握不好课程目标,课程要求,以及教学方法。在当前教育形式和教育质量观的偏差下,这些教师不得不将精力重重倾向于语、数学科,从根本上削弱了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3、教师还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只有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敢想敢说,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4、家长的课改意识不强,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

家长是最关注孩子成长的群体,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家长也和孩子一起走进了新课程,成为了课程改革的支持者、实施者、开发者。

四、整改措施

从三方面谈谈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见解:

1、课前,让教师苦下功夫准备。①整体把握整册教材。

课堂教学低效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教学目标把握不准。针对这样的情况,每学期开学前要组织科任教师通读教材,将教材的编写框架进行统一的梳理,从教材的编排结构,知识衔接,编写思路,教材的个案分析等方面,整体把握教材。

②精心细读本课教材。

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反复阅读即将授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去思考: A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设计了哪些内容,编写的意图是什么?

B与以前的教材进行对比,内容与教学目标有什么不同,现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C教材的内容与当地的实际以及本校的情况是否相符,应补充、转换或重组哪些内容? D本课教材应该用几课时完成,每课应该安排哪些内容,具体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③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参与的主体,他们活动的好坏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了解学情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五点加以考虑:

A联系本课的知识,想一想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如何? B身边发生过的事例哪些与学生有关,与本课有关的就可以纳入到本课的教学中。

C怎样贴近学生的生活,怎样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选择适合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D怎样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流露真情实感。

F怎样把课上的所学知识教学延伸到课外,沿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达到课程回归生活的目的。

④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周围的人和物,家庭、学校、社区,自然环境设施,以及儿童生活中的经验、体验发现、文化活动、重大事件都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资源,我们要把一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起来,做到一切资源为教学服务,但必须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有关。

⑤精心设计教学。

这里指的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同时还应该考虑教学时的方法与手段)课件制作、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要注意以下几点:

A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B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C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D提前做好教学预设

2、课上,让学生参与体验成为主流。

课前的多方努力,就是为了课上的实践,把“八个一”做为切入点,有效的组织教学。①一个有力的“开场白”。所谓开场白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导入。以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表演节目、或者观看问题式精彩视频,这些内容必须牢牢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务本才能求实。

②一个能让学生广泛开展讨论交流的主题。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的讨论热热闹闹,看似很积极,其实没多大实效,你说这个,他说那个,没有几个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与思考。这些主题脱离学生的生活,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生何来的灵性思考与洞察?课堂中确立的主题应该是值得学生去研究,有兴趣研究,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研究成果。

③一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程度。不见得每一个活动都是根据教材上的活动去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可是做适当的增加、删减与改动,教材是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蓝本,我们可以创造性的使用,让活动使教材的内容活起来,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科学习的乐趣所在。

④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可行的,容易操作的问卷调查,根据学生调查的内容有机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问卷调查中呈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那么学生必定会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样的问题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课堂上解决的就是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每一节课我们都要安排问卷,这要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而确定。

⑤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媒体资源。教学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直观、形象的观察,透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的空间;更可以为学生延展很多与本课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知识世界里的乐趣所在。

⑥一个能把复习检测与活动交叉运行的“复合体”。为了防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被活动取代,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前面或者本课的知识,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可以感受亲身参与的乐趣,又能促进学生良好的知识理论的形成。

⑦一个能集中本节课知识精华的训练平台。这个平台有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行为,有的是知识的沉淀与积累,有的可能是良好的生活经验,还有的可能是一种民族气节的绽放„„这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具体而定,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⑧一个能让学生引起思考的、或者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或者能让他们颇有感触的课后参与体验题。这样做比让学生机械的背诵,记忆要强得多,而且能让学生形成永久的记忆,可以是非书面的,可以是非语言的,但一定得紧扣学生生活实际,紧扣本节课的主题内容。

3、课后,成为学生自主实践、感悟探索的天空。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与语文、数学学科不同,它学习到的是一种内化到心灵的思想精髓。因而课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自主实践与感悟的时间。所以我认为在课后可以适当的开展下列活动:

1、为加强与课内所学的紧密联系,可从走进社区感受《品德与生活(社会)》内容的可信度。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有的内容与现在生活实际情况相差的悬殊,就可以让同学们走进社区,进行实地的考察。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就以“家乡”为大主题,学生在社区就可咨询到家乡过去的经济、人情风貌等等。

2、开展参与体验式活动,可让《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内涵植根心灵。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合。还以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家乡的故事》为例,在探索家乡故事的同时,适当品尝过去的苦难生活,从而感受家乡今昔的巨大变迁。这样既能与课上所学有效结合,也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检测,可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并驾齐驱。

在农村教育中,教师只重视学科课程教学,而忽视非考试学科教学已成主流。在实际生活中人的品德可以说要比人的素质更可贵。所以从社会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要形成思想的高度重视,就必须与检测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之健康发展。

4、提供人文力量的鞭策氛围,会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更趋完美、人性。《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对学生心灵净化的催化剂,所以可以结合各年级的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采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也可以说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如《中央电视台》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模式也不妨走进校园、走进班级。透过榜样的力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学生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受益其中。这才是我们课程所追求的真谛。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提倡这一教学模式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第五篇:高效思品课堂

高效思品课堂

一、有趣的导入是思品课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龙赛”、“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等。如设计“感悟青春”的导入,我首先播放青春健美操录音,同学们在激昂、强节奏的乐曲声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贴近生活——让思品课亲切起来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在学习邻里和睦相处一知识时,上课后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我的邻居老张突然跑来找我说:“新搬来的李某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我非常同情他说:“的确可恶,你没有马上报警?”他说:“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听我的爵士乐。”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他们列举了发生在他们身边邻里之间许多凡人小事,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让他们自己明白了与邻居相处,要互谅互让,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尽而引伸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

三、联系时政——给思品课注入鲜活的血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礼记•学记》对此也有论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课上的其它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如许振超展示的是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靓丽人生;马加爵昭示的是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及法律的威严;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受到法律严惩证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分析,揭开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面目;通过“台海局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爱国热情;日益严重的“恐怖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朝鲜半岛六方会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2010广州亚运”,让学生真切体验祖国的强盛;或讨论,或讲座,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一切方法都是好的。

四、诙谐幽默——还给思品课欢乐的笑声

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小品、课本剧都是思品课堂的需要。

下载小学品社课高效课堂的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社课高效课堂的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社课改心得★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心得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继续教育的学习,我认为新课程的改革,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和落实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

    小学品社课教学设计

    4、我是独生女(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于我国及全球人口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3、通过活动......

    如何上好品社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品社课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思品课程进行了整体的改革,它涉及到时代背景的变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课程任务的重新定位、课程目标的明确界定、课程内容......

    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反思

    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反思 品社学科的教学:首先应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社会生活经验。 第二,品社课千万不能教师一言堂,......

    小学一年级品社课教案 3-1

    1、儿童的乐园 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从小到大去过不少儿童场所,对这些设施比较了解,而对于一些有关少年儿童的专业机构,估计学生知道的不是最多,老师课前要收集一些材料向他们多介......

    思品高效课堂总结

    思品高效课堂总结 五年级组 小学思品课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它包含三方面内容即道德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德教育指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规......

    品社课标解读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解读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品德课教学要回归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珍视儿童生活的价......

    品社课观摩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2017年“秋韵杯”澄江县小学 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观摩 心得体会 澄江县九村镇东山小学 阮水清 2017年“秋韵杯”澄江县小学品德与社会 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2017年9月20日在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