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

时间:2019-05-12 22:4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

第一篇: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

Post By:2010-11-29 12:45:00

宋尽贤 胡 滨 赖天德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练体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了第四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共收到了31个省级教育部门总计报送的自定教学内容优秀体育课479节及指定教学内容课115节。在各省评选的基础上,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经过三级评审(有些课还专门指定了评审专家再次复审),最后确定一等奖126节(包括指定内容和自定内容)、二等奖186节、三等奖189节;并选出参加现场展示的自定内容体育课共20节,指定内容教学研讨课共18节,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跑、跳、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韵律活动、健美操、武术、足球、篮球等;还精选了73节有一定特色的体育课的录像光盘作为会议资料,以进一步扩大展示活动的效果。现场展示活动由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承办,他们在开幕式展演、组织接待及安排展示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本届活动顺利进行。

二、本届展示活动优秀课的主要特点

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优秀体育课与前几届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身心 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中,在教学设计上大多数教师都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能把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身体目标、心理目标、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通过技能学习与身体锻炼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身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通过体育的手段促进健康落到了实处。

(二)突出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为主线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注重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具有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能够以运动技能的教学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重视激发学生的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练习积极性较高,掌握运动技能较好,运动兴趣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例如,在一节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匀速跑和变速跑,哪种更适合运用到耐久跑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并引导学生自己测量脉搏,分辨不同的运动负荷,使学生动体与动脑结合,在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

(三)注意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安排是体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教学的特点需要,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提高体能的需要,是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能与发展运动能力的需要,更是满足学生运动欲求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同时也是他们健康成长与未来高效工作、幸福生活的需要。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中,大多数的课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运动实践,一方面体现在体育课中的主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另一方面有不少体育课在课的练习设计上有所创新,有的是与主教材内容或器材相结合,有的是采用游戏竞技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教学步骤清晰、合理,教法手段丰富、有效

运动技能必须通过有效而充分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提高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有效的教法手段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体育课中,大都比较重视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大多技能教学的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教学手段丰富而有效,较好的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体育教学的优良传统,并注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兴趣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例如,在一节足球头顶球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人合作的学练方法,从顶固定的球到顶悬挂的球,再到两人一组的一抛一顶,最后用“顶球入门”的集体游戏对所学技能进行强化练习;再如,在一节单杠课中,教师针对前次课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跨栏架、低单杠来改进拉压杠、腹贴杠技术,利用踏板辅助学生蹬地摆腿,还利用设置标志物来改进学生的摆腿方向,教法手段丰富而有有实效。

(五)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表现出来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体现。在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激励和评价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主导作用,并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采用相应的教法手段,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主动给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或是启发学生相互切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索学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能力的开拓者。不少教师还进入到学生中,参加学生的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引导,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讲求实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并与讲解、示范、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促进学生学生效果的提高,使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缺乏实际内容与效果的形式上合作、自主、探究减少了。

(七)重视教学内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内容也是本次展示活动的一个特点。在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优秀体育课中,也有不少体育教师在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选择、开发、引进了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内容,如,趣味田径、排舞、刷把健身操、苗族花鼓舞、锅庄、舞狮、棒垒球、板羽球、三门球、橄榄球、满族珍珠球、击剑等。这些内容,有的是民族民间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的是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素材,经过加工、改造的,不仅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与技术含量,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教学、教育因素,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还比较多

在撰写教学文件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引起重视。

1.教学目标不准确,表述不规范

如,认知目标定为:“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能自觉参与运动的习惯”;技能目标定为:“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2.以教学内容代替教学目标 如,“复习××××××”。

3.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过多,重点不明确

如,有些课的教案套用课程领域目标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有的甚至罗列了8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目标过多,重点目标不明确。

4.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难以进行检查评价

如,“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自控能力和审美意识”等。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来说,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是依靠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来逐步实现的,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重点突出,而不能够照搬课程目标或者学期目标。针对知识与技能发展的目标要明确学生学的是什么,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个程度是可以被观察和评价的,从而保证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对于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与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功能和组织教法的特点相一致,要明确阐明其载体,即在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

此外,关于教案的撰写,有不少体育课教学设计文本与教案基本相同;有的课堂教学设计虽然制订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但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具体教学措施来贯彻落实。

(二)有些课的主教材难度偏低,教学设计仍然存在幼稚化的倾向 有的课的主教材技术含量偏低,学习内容没有什么难度,缺乏必要的教与学的因素,学生不需要教师进行教学都能完成;还有的教师企图迎合学生的兴趣,随意设计一些主题或情境,也存在幼稚化和牵强附会的现象,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甚至干扰了主要内容的学习,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如有的初中课中的《运坯接力、陶瓷彩绘赛》,将瓷器彩绘作为教学内容在课中与接力跑一起教学;还有《“青海”别怕!我们来了!》、《抗震救援演练(合作跑)》等,用地震灾害等情景作为教学主题来组织练习,都比较牵强,实际效果也不好。因为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稍差或者为了让学生轻易地体验到成功而采用低难度的内容进行教学,以及有意采用过于幼稚化的情境去吸引学生,是对课程标准精神的误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应该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果仅仅是利用一些肤浅的内容,在比较幼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那是无助于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是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因材施教,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受益,这是有前提的,是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去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一味地选用过于简单的内容去迎合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如果仅仅采用过于简单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无助于学生的体育发展,也无助于学生体育举的培养。我们应当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运动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不断超越自我的乐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有的课练习次数和时间安排不适当

有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对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按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对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也缺乏预估,或者只是随意地估算。与之相对应,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常常讲解得过多过细,致使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偏少,导致运动负荷明显不足,体育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这样的体育课既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效果,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所教授的运动技能。究其原因,仍是对体育教学基本规律认识不足所致。

运动技能都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教师的讲解示范对于学生了解动作技术的要点和形成正确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要让学生掌握,形成动力定型,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一般来说,传授动作技术都应注意精讲多练,把必须讲解的动作要领点到、说明白,把该示范的动作展示清楚就可以了。主要是要根据动作技术的具体特点来设计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反复练习,不断提高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自由运用的水平,并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发展体能。此外,在练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会和琢磨动作技术的要领,做到想练结合,还可以开展同伴间的互帮互学等活动。

那么,在体育课教案中是否要写明练习次数和时间呢?有的教师认为,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安排,在教案中不一定要规定得那么具体。实际上,体育课中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是与所教授动作技术的复杂程度、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预期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在教案中预设练习次数和时间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认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的估计和预判,这是达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尽管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掌握技术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与练习次数会有所差异,但却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否则单元计划与教学进度就根本无法制定了。因此,在教案中必须要有练习的大致次数和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而且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练习次数和时间作出必要调整,但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决定练习的次数和时间。体育课的练习次数和时间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运动负荷,而课的运动负荷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编写教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设。

(四)有的课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朝气与活力,是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但有的教师只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去实施,讲解过多,导致学生长时间等待;而有的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学生学和练的情况关注不够,站得很远,仿佛是旁观者,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视而不见,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动作,如在某节跳高课上学生大多是左脚起跳,但也有个别用右脚起跳的学生,却被忽视了;有的课教学节奏缓慢,显得很松散;有的教师上课过于紧张,缺乏激情;最主要的还是组织教法有些僵化,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如此种种,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投入。

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研究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心理。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服务的。为此,备课时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这项教学内容怎么教学生才爱学,另一方面研究怎么教学生才学得快、学得好。一定要把严密的教学组织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教法手段的改革创新不明显,有的形式大于实效

从总体上看,有很多课的改革创新不明显,教师采用的大多是常规教法。有些教师虽有改革的意识与愿望,但却难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或是比较表浅。如用提问,或让学生讨论以示运用“探究学习”;用分组练习以示运用合作学习;以自选难度练习以示“以学生为主体”和运用“自主学习”。有的课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例如,小组讨论过多、过频、过快,讨论的效果不明显,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创编过多,教师教的过程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为课和教材命名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些教案仍在用教学情境误当成教学主题为体育课或教学内容进行不恰当的命名,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如,“万宝囊里乐多多”(持轻物掷远)、“小小交巡警”(耐久跑)、“从解放战争到星球大战”(持轻物掷远)、“快乐胶瓶”(投掷练习)。

此外,个别录像课缺乏完整的教学过程,有的存在剪切拼接的痕迹,有的还存在反复演练的迹象。

四、对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从2004年广东肇庆举行的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算起,已经过去六年了。六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背离了这一目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容易步入迷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以《纲要》的这一要求,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标准,检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使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

(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教育规律。教育改革是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不能盲目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办法,即便是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强调统筹、和谐。《纲要》特别强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贯彻实施《纲要》应该遵循的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规律,绝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摒弃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那样做就会像一位伟人说过的那样:使人类回到穴居野人的时代。四次教学展示情况表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多年来积累下来已经定型的、不大可能再有改变的经验,这一类经验在教学方法方面是比较多的;二是近十年、二十年涌现出来的一些充满生机活力的、难能可贵的经验。但是要达到像第一类那样,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三是原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但是却在后来的改革中曾被抛弃、否定、批判,现在又被捡回来的。我们要做到学习和继承第一类的经验,努力创造更多的第二类的经验,更加珍视第三类的经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大家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真正把教师当作推动改革的主力军。

《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按《纲要》的要求,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的确都不尽人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旧落后的观念,努力投身改革实践。但其出发点是动员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那种视教师为改革绊脚石,听不进教师对改革的一点批评与质疑的做法是不对的,只能使改革失去群众基础而走入死胡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开创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以及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纲要》所指出的: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且强调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也必须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的重视,更需要广大中小体育教师锲而不舍的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第二篇: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教案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教案

初中武术(软鞭)的设计说明

一、教学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初中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喜爱,通过武术套路学习,复习健身拳套路的基础上,用短绳来替代武术软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的柔韧、协调性,使学生了解武术中的攻防特点,激发他们崇尚热爱中华武术的热情。

二、教学组织特点

1、准备部分:用做操、游戏等形式进行热身。基本部分中,复习改进组合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软鞭单个动作,用小组合套路,体验武术器械基本攻防动作,提高武术软鞭的运用能力。结束部分:结合主教材的活动进行放松。

2、教学中,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提示、点评、激励学生参与模仿、欣赏、评价,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通过判断、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形成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

3、教学中采用小群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分组学练和互评的能力。通过复习拳术组合动作和学习武术短器械的知识运用,帮助武术技术动作质量的提高。

4、教学中注重武德培养,采用音乐的意境配合。将短绳的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以利于更容易掌握武术动作练习节奏。

结合武德教育的同时了解武术文化内涵,教师运用习武的口令练习和喊口号等方式,提升为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5、结合武术教材的特点。在课中选择学生较熟悉,节奏鲜明、简单通俗的音乐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提高武术动作的肢体表现能力,完成课的目标。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教案

课题研究单位: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

授课人:黄芳

指导教师:

张明辉

周华明

吕艳

阎美枝

授课年级: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

教学内容

武术(软鞭)

教学

目标

复习和改进健身拳基本动作,学习四个武术软鞭动作,使8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软鞭动作,了解其简单攻防方法。发展身体柔韧和协调素质。提高习武健身积极性,培养安全意识和武德修养。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次数

组织图解

准备部分

10’

一、课堂教学常规(略)

二、武术行礼报数

三、游戏:“点到为止”

四、玩绳和柔韧性练习

要求:积极移动

注意安全

1、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强调安全意识

2、简介武术抱拳行礼

3、学生武术报数、分组用成语取队名

4、教师提示学生两人及多人一组练习

5、教师引导、指挥学生练习

2-3

30’

一、复习健身拳基本动作

1、基本手型、步型动作

2、小组合练习

重难点:动作力度、协调配合要

求:动作熟练、连贯

1、教师口令指挥、集体复习动作练习

2、两人一组改进与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组合动作

4、学生领练、教师评价

3-4

3-5

二、软鞭小组合动作

1、单个软鞭动作

2、小组合软鞭动作

3、配乐练习

重难点:动作的路线和方向

要求:1、动作连贯

节奏感强

2、安全合理运用软鞭

教师提示:将短绳作武术软鞭的替代品

1、学生分组看展板、观察模仿、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集体串联所学动作

5、“擂台赛”展示软鞭小组合、教师评价、教师“九节鞭”的展示

6、教师指导下的完整练习

7、音乐伴奏下集体边唱边练完整练习

8、评价

3-5

2-3

三、武术软鞭对练

1、两人攻防对抗

攻:击打、挥扫、缠绕

防:上挡、下挡、横挡

2、交流与体验

要求:

1、站位间距及配合2、安全使用短绳

1、教师简单讲解、示范软鞭的攻防运用

2、体验软鞭攻防对练分解动作

3、学生两人一组角色互换对练、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评价

2-4

结束部分5’

放松与讲评

1、放松练习

2、评价与小结

要求:轻松、愉悦身心

1、教师提示领做、学生集体放松

2、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3、师生行武礼下课

2-3

器材

短绳若干、九节鞭一根

录音机一台

预计练习密度

35%~42%

预计平均心率

120~125次/分

预计负荷曲线图(略)

《武术-软鞭》教学展示课点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严胜华

一、设计合理

主题明确

该授课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能很好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了体育教学与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表现出了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特点,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把握教材性质、特点和价值。贯彻了新课程理念,该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特长,以及从事多年武术教学的实践经验,“变废为宝”开发利用旧短绳,制作替代武术器械教具,在课堂教学上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促进武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适当增加武术器械攻防应用的实用知识传授,建立学生对武术学练的正确认识。

二、突出专长

教法实用

教师根据武术套路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课的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巧妙、比较合理。对教材的完整把握和微观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体现个人武术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按基础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遵循教学规律,寻求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注重实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力求有所突破。运动负荷适宜,动作技术的难易度适当,大约1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得非常好,20%

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得较好,70%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基本都能完成。使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得到了发展,获得了武术基本知识,教学效果较好。课的“量”度把握很好,该课不仅发展了学生体力,还发展学生的智力,强度适中。场地、器材、教具手段的运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中学武术教学的实际需求。

三、组织严谨

风格突出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表现出学练参与的热情较高。巧妙的将武术动作与音乐配合,激发学生习武兴趣。课堂中教师亲切的教态、传授的内容、场地布置、教学应变能力、与学生互动等方面表现的非常好;“学生参与”表现在学生的关注、配合、兴奋、思考、互动等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武术教学中学生所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教学中,依据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进行调控,采用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重视学练反馈。紧抓武术风格特点传授知识,采用分解示范与完整教法相结合。在评价中,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方法,给学生及时、真实、准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互动,都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为目的。

教师的武术示范性口令、提示性口令和一般性口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在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中具体有效、简明得法,组织队形的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严谨认真,学生的身体得到适当的锻炼,习武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培养,本次课运动负荷适中,安全提示到位,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值得称赞与推广的一节好课,也较好地体现了该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三篇: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小结(范文)

我校体育教师赴武汉体院

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5月22至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 在武汉体育学院顺利举行。我校XX和XX两位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高规模的展评活动。

这次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在展示全国各地体育教育教学最新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小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式活泼多样的体育教学方法,吸引青少年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切实有效地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展示,引领改革的作用,共享优质体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为期三天的教学观摩活动主要进行了以下活动内容:优秀体育课观摩展示,含自定义内容体育课(完整课)和指定内容体育课(片段课);优秀健康教育课观摩展示;部分专业厂商最新学校体育器材和设备的展示。参会的专家评委和各地的观摩教师都作了精彩的点评。

通过在武汉体院举办的这次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我校体育教师参与、交流、探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新观点、新方法、新理念,并为进一步深化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即将在宁波举行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即将在宁波举行

——鲤城区实验小学体育教师颜波元将赴会参展

2010年5月由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届福建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评比活动”中,鲤城区实验小学体育教师颜波元所执教的《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水平一)教学公开课荣获小学组一等奖,8月底代表福建省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评比活动”荣获一等奖。被专家评委团推荐作为福建省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体育教学现场展示。并于2010年9月25-27日赴浙江省宁波市参加全国体育教学现场展示课的预备会议。

本次预备会议出席的领导有: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卢逊处长、人教社体育处耿培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王志泉处长、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陈文辉副局长、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何晴处长等。

出席会议的点评专家有:人教社体育处耿培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首都体育学院赵立教授、首都体育学院罗希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藤子敬教授、北京体育学院赖天德教授等。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可以说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体育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自定课479节(小学199节、初中151节、高中129节),指定课115节(小学45节、初中34节、高中36节)。自定课与指定课共评出126节一等奖,并从一等奖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完整课20节(小学8节、初中6节、高中6节)与2010年11月份在宁波市华茂外国语学校举行观摩展示活动,为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树立标杆、指明课改的方向。

会议期间各位领导和专家不仅对本次展示活动提出有关的要求,还针对每位参加展示课的教师逐个做出具体的点评,使得参加展示课的教师们得到了一次难得的与体育教育教学泰斗门亲密接触的机会受益匪浅

颜波元老师在本次活动中的优异的表现,展示了他出色的教学素养,体现了做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创新的教研精神。

此次体育教学评比展示课的成功,不仅是颜波元老师的个人成绩,同时也代表了我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又一丰硕成果,标志着我校的体育教学研究由教学型向教研型的转变。多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鲤城区实验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硕果累累,荣获过多项国家级奖励——继“阳光伙伴”荣获全国总冠军,“南拳”校本课程研究荣获国家级子课题一等奖以来。国家级子课题“小学生南拳学习评价研究”荣获二等奖等。鲤城区实验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在全体体育教师的不断努力下,正充满活力的前进着。在今后我们即将迎来“南拳”五祖拳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宋江阵”的课程活动,以及参与华师大汪晓赞教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鲤城区实验小学的体育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将不断探索,在探索中进取,在进取中努力前行,使体育教学结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体育组通讯员:连小芳

2010.10.02

第五篇: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南阳路第三小学

葛玲燕

为加强我区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更好的学习借鉴先进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实践经验,金水区教体局组织主抓体育学科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参加了教育部于2006年11月27日---30日在无锡市举办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作为参加这次活动的教师之一,我认真观看了展示的优质课和教育部领导对这次优质课展示的活动综述,它让我们看到了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体育课,为我们体育教师的发展和如何上好体育课指明了方向。

仔细研究这次展示的优质课, 会发现它们存在着很多共同点, 其中既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也有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闭幕式上教育部领导的总结使我深刻地明白了这些共同点的所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这些展示的优质课都较好地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并能根据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从展示的课上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的教材内容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强的教学因素;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比较明确具体;注意了以身体练习和技能教学为载体,把各项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突出了教学重点;重视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身体,重视课堂教学中运动负荷安排。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沈阳市回民中学的杨丹老师给高二的女生上的“艺术体操---彩带操”一课,虽然展示的过程中在注意学生的运动负荷方面有些不足,但是她选择的这个教材有塑造美和展示美的价值,深受高中女生的喜爱,而且她通过了彩带操的教学即使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又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其次,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较好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这次展示的优质课中,教师们都能较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并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而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如江苏省江阴市高级中学初中部王建伟老师的一节“自编棍术组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情绪的调节方面做得特别好,不管是哪个环节都能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并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说出内心感受,能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练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再次,注重组织教法的有效性与多样性,教学步骤比较清晰。这次展示的优质课的教学设计都比较合理,教法步骤过渡衔接自然,整个的教学过程都比较流畅。这主要体现在每一堂课都能紧扣教学目标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能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教师的讲解精炼,示范优美及时,最终达到了与预计的教学目标相差不大的教学效果,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季顺治老师的一节“跆拳道”课就给我们作了最好的榜样。

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这次展示的优质课为我们广大教师展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如郑州市第七中学陈珂老师的“手球进攻基本技术交叉换位”和南京市人民中学程智老师“腰旗式橄榄球”,都体现了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精神,健身性和趣味性较强,而且技术含量也比较高,非常适合中学生的学习与锻炼。

从所有展示优质课的教师来看,这次活动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他们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对教育教学充满激情;教学组织能力强,教法运用好;讲解精炼,重点突出,示范正确,动作优美;保护帮助的方法得当有效;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如北京市石油学院附属中学的索玉华老师,她年龄已经是47岁了,在给学生示范双杠动作杠上前滚翻成分腿坐的时候却毫不犹豫,动作准确有力,身体姿态非常优美;她还自制了双杠保护带及袖标标志等教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在选用教学方法上针对性强,实用性也较强。这正给我们广大年轻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要高,综合素质也要高。

尽管这些优质课给我们展示了近两年来中学体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改进的问题,我认为其中有三个方面表现最明显,即教学手段的运用、教案的设计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有的教师比较注重组织与布置学生练习,但有的讲解不够精炼,示范也比较少,或者是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其他的教法手段也比较缺乏。在学习方式的运用上,有的教师从形式上考虑的较多,但往往实际效果却不太好;教案的设计方面,有的体育课教案比较抽象而不具体,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也存在多而全,重点不突出。有的教案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课的练习密度与强度没有预计,以至不能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然表现不够,如何把探究的任务转化为学生自主练习的行为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

针对以上两点不足,我认为体育教学既然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那么教师就要教给学生科学的练习方法,运用精炼的讲解语言加上直观性的正确示范,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达到练习效果;教案的设计要严谨科学,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重点突出,便于评价。另外,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各项练习的时间和次数,作出比较具体的预计;如何把探究的任务转化为学生自主练习的行为,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怎样让学生跳进你事先挖好的那个“坑”。

我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很少,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加强自己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把理论应用于改革实践,借鉴在这次优质课展示活动中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改进存在的问题。认真备课、上课,作好后反思记录,积极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

2006年12月7日

下载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