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课型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从课堂出发
——三课型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课改典型,不断涌现。很多教师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我们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需要怎么看?我们需要怎么做?
国外专家 不同学习方式两周后知识巩固率作了研究:发现.讲授5%;阅读20%;多种感官接触知识30%;交流、合作、讨论50%;探究获得知识70%;教给别人知识90%。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不能走向未来。
一、山东课改的“三驾马车”
1.杜郎口中学(初中)。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杜郎口经验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该校已经成为“课堂驾校”。
2.昌乐二中(以高中为主)。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他们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主动“放低”姿态和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等因课“结拜”,产生了“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该校被誉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3.兖州一中(高中)。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如果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高效的难题,那么兖州一中是在借鉴杜郎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高效的难题。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循环大课堂的价值在于,真正实现了课上、课下的两个高效,因而有人说,兖州一中把杜郎口的课改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所学校的课改都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教学改革需要有思想、有行动、能坚持。
二、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1.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
生成性课堂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2.改造我们的课堂的路径:临模——入模——破模
教学模式是有效提高课堂质量的捷径。我们主张“拿来主义”,学习高效课堂要先找到“帖子”,“帖子”比照帖子,先临帖、再入帖,然后破帖,即临模——入模——破模。
简单易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没有一个简单的教学模式,我们的课改将很难把握。明确、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容易快速切入课堂教学改革,少走弯路。同时,又应在熟练掌握模式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有所创新,跳出模式的束缚,实现“破模”。通过教师广泛的研究、讨论,我们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下的三课型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模式: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升华、当堂巩固。
复习课模式:知识梳理、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拨归纳、典例评析、变式巩固。
讲评课模式:学情分析、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
三、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一)新授课模式解读
九环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旧知回顾、情境导入、目标认定、自主学习、重点展示、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当堂巩固、盘点收获。其中的旧知回顾、目标认定、盘点收获不是必须的,于是我们可以简化为六环节。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升华、当堂巩固。
1.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进而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事、2
因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境的创设还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只有接近现实的情境,才有助于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的问题。利用情境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思维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一定会扣人心弦。
教育即生活,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思考,教学情境就具备了不竭的源泉。2.自主学习。学生能通过自己看书就学会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一定注意让学生带着具体、明确的问题去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源于教师设计问题的趣味性。提倡使用导学案。
3.合作探究。一般对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才组织小组探究。教师也要提出明确、具体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或有一定的开放性。提出问题时,要根据学科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动机。只有使具体的学习任务转换为学生的问题时,小组群体的思维才容易被激活,学生们才可能在自然的情境中较为自觉地围绕特定的目的开展活动,比较容易地进入真正的合作学习状态。
4.交流展示。学生代表本小组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自己说出来,或教会其它同学,是同学相互学习的过程。
5.点拨升华。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或讲解进行点评,纠正错误,鼓励有创意的见解。同时,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再次强调。
6.当堂巩固。教师精选部分练习题,学生通过做练习题,达到当堂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以及教师的点拨升华四个环节可以多次使用。
(二)复习课模式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拨归纳、典例评析、变式巩固。1.知识梳理。教师对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自主学习。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式提纲和针对性练习题,以学案形式呈现。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学习提纲和针对练习题的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主干知识和规律。
3.交流展示。学生代表本小组把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自己说出来,或把自己会的问题教会其它同学,是同学相互学习的过程。
4.点拨归纳。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或讲解进行点评,纠正错误,鼓励有创意的见解。同时,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再次强调。
5.典例评析。教师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出示有针对性的例题和探 3
究性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对难度较大的,小组内可进行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结果和思维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形成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规范的解答问题,灵活的应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变式巩固。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教师及时巡视,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典型的问题在错题本上做好整理记录。
(三)讲评课模式
学情分析、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1.学情分析。教师对试卷必须全批全改,并对典型问题和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作好记录,分析班级检测整体情况,突出问题、出错归类等。
2.自查自纠。发放答案,小组内对照答案自查。让学生独立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合作交流。对于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掌控学生思维的脉搏。
4.问题汇报。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汇报。对各组展示的问题,教师必须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理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5.教师点拨。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问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
6.梳理巩固。学生梳理错题解答的规律与方法,完成满分卷。根据试卷中出现集中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在课后投放一组对应的补偿训练题,以强化对试卷中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训练题的选择要注意对错题进行变式处理,通过改变条件、背景或设问,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增强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1.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4
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人人参与。
2.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3.“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
4.“四看”教师:一看教师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看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看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生能力;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5.评课“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假学、伪学现象。三看教师是否注意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6.环节不是步骤。六环节模式不是上课的六各步骤。步骤是事情进行的程序;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
7.模式出效益。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模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右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六环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没有“临模”岂会有“破模”?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同时,坚决摒弃让教师充当知识的“二传手”,照本宣科。
五、实施“四清”制度,建立四道防线
认认真真抓知识的落实是优秀教师的重要品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有差异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除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外,落实好“四清”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当然,提出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并不难,难就难在要落到实处,全校教职员工都能达成共识,切切实实坚持不懈地照着去做。
1.“四清”清什么?所谓的“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等于给学生建了四道防线,教师、学校都认真把关,认真对待每天没学好的知识,就不会出现平时不注意,考试时发现问题严重,积重难改。“四清”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重点是后进生,可以使后进生尽快赶上来,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教师只管上课,不抓落实的现象。
2.四清在操作上关键是“日日清”。
从内容上说:强调基础,凭课本验收,“学什么清什么”。
从时间上说:日日清的时间紧迫,不能耽误放学。没有提前布置妥当,临时突击检查,学生毫无准备是不行的,日日清的内容必须课堂上布置好。
从要求上说: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建立学习小组分 5
工负责,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对待极个别的学生,提出最低要求,因材施教,不能放任不管。
从操作上说:日日清的内容可以是一张小条子(A4纸的三份之一),不要理解成每天一张大纸的考试卷子。只有2—3个问题;可以是一个背诵;一个独立解题;一个提问(学生向老师或老师向学生提问);几个单词记忆;一个规律的归纳等等。日日清要抓学生的落实与检查,要做好记录,记录学生每天到底清了什么。抓好“日日清”贵在坚持,每天都这么做,使同学们自觉养成“日日清”的习惯。
“周周清”就是实行下周一英语、数学各20分钟的验收制度。“月月清”的基本形式为月检测,就检测本月所学的课本上重点的、易错的内容。难度系数掌握在0.8左右。
实施“四清”制度是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有力措施。现在“四清”在初中已内化为一种学习习惯。
六、落实三本一笔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本一笔”(预习本、笔记本、作业本、一支红笔)制度,目的引导学生从细节做起,学会预习,学会听讲,学会规范答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要把“三本一笔”制度贯穿到一天学习的始终。课前利用预习本做好新课的预习,把握好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上利用笔记本记下教师讲课的重点、其他同学的观点和自己学习的疑点。课下利用作业本检查一天上课的成果,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读书时每人一支红笔,用于圈点标注,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
第二篇:浅谈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
浅谈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
湖南省溆浦县江口镇中学
张道良
课堂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聚焦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给学生授之以“渔”,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借鉴名校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力求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六环节的含义与要求
课堂教学六环节是将课堂教学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生动导课,吸引学生学,1—2分钟,针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教材特点,设计导入形式,让学生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下开展学习,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形式多样,比如实验、图画、故事、游戏、动画、猜想等,但都应与本节课堂内容有较强的联系,能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
第二步,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什么,1—2分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形成哪些能力,提升怎样情感,形成何种态度与价值观,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突出“三点”:基点、重点、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第三步,指导自学,要求学生知道怎么学,8—1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出示的自学指导的帮助下,依据课本,借助资料,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
力水平上,解决一定的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师的自学指导应做到五有:有具体的范围、有明确的内容、有科学的方法、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有明确的达标要求;自学方法主要有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完成练习等,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巡视,督促、帮助、检查学生完成自学任务。
第四步,分组讨论,就是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时间4—6分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解决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或大家都感到有困难的问题,分组时5—6人为一组,注意学生层次搭配,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要选好小组长,带动全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时,要求学生养成四个习惯: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遵守组织纪律。
第五步,展示解疑,就是确定谁来教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教,也可以是学生教,时间13—15分钟,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特别是为学困生和不敢展示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形式依内容而定,口头表达、黑板板演、书面练习、实验操作、现场表演等。无论何种形式,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评定,要在展示解疑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必要的挖掘和启发,对教材的理解不能过于肤浅,不能浮光掠影,教师必要时精讲,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所学内容,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第六步,当堂检测,看学生学习效果,这是六环节课堂教学关键所在,时间6—10分钟,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针对重点、难点调配习题,教材课后题、练习册题、学生自出题,依情况选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增强作业的速度和信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平时训练与考试接轨。教师布置习题后,要个别辅导,要当堂评定,注意审题、方法、易错点、规律性的点拔。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结构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生层次,可以灵活运用,在目标教学的指引下,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六环节的亮点,才能自觉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课堂教学六环节亮点:教学起点,从模糊到明确,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行为,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发展,从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学过程:从随意到调控,通过反馈矫正来调整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要相互激活;教学形式:从群体到个体,服务个体,促进全体,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学效果:从不可测到可测,当堂达标测评,教、学、考有机结合。
二、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的中心是学生,学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服务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是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六环节的作用。六环节的关键是让学生行动起来,让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形成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真正获得“渔”。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抱着对学生将来发展负责的态度去积极自动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
再次是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六环节课堂教学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不是放任自流,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六环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备学生、多备学法,以学生的学去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学的多样性需要教师课前有多种预案,学生学习中还有许多事前无法预料的情况发生,需要教师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更高的教学智慧。六环节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模式,教师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而要课前积极主动去准备、去思考,真正落实功夫在课外。因此,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要求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的评价办法
要推进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就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只有教与评相统一,才能通过评促进教,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去落实课堂教学六环节。合理的评价办法也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的优越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相应的评价办法为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5项,总分100分,分值95(含)以上的课为优质课,85(含)以上的课为良好课,75(含)以上的课为一般课,其余的课为不合格课,一般课需完善提高,不合格课必须整改。
一级指标:生动导课,5分。1.导课形式2分,要求形式为学生接受,与内容衔接;2.导课效果3分,导课能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一级指标:明确目标,10分。1.目标内容5分,包括认识、能力、情感、方法、价值观等,紧扣教材,体现基点、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等;2.目标展示,5分,以适当的方式清楚展现给学生,课堂组织以学习目标为依据。
一级指标:指导自学15分。1.自学形式5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有指导,形式多样,自读、练习、实验、多媒体等;2.自学效果10分,学生完成自学要求和有关问题,学生能较好回答师生所提的问题。
一级指标:分组讨论10分。1.讨论形式5分,讨论问题有针对性,有讨论价值,可以是生生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2.讨论效果5分,课堂讨论气氛热烈,讨论问题最终得以有效的解决。
一级指标:展示解疑30分。1.问题选择10分,解决问题要有选择性,加强重点,突破难点,要兼顾全体学生,注意问题层次性;2.学生参与5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参与,根据不同学生要求选择解决的问题;3.实际效果15分,基本问题全体学生掌握,重点问题得到切实加强,难点问题得到较好突破。
一级指标:当堂检测25分。1.习题设置10分,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相应习题,课堂检测题有层次、适量;2.检测效果15分,学生能及时完成相应习题,学生习题准确率较高,师生共同解疑释惑后学生明白。
一级指标:课后作业5分;1.作业内容3分,作业设置要有层次、有针对性;2.作业数量2分,作业数量适量,不加重学生负担。
课堂教学六环节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全新和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转变观念,迎接挑战。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动态生成,学习中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也是课堂教学六环节的最终目的。
2010年10月27日
第三篇:三课型五环节
马庄镇直堡小学开展高效课堂“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评优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年”,紧绕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加强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学习以彩虹中学“五步自主教学法”、高新一中“五三三教学模式”,让课堂自主、高效、充满活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省市教育工作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大力开展达标评优活动为载体,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以“行政驱动,多措并举;典型引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为工作思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借鉴与融合相结合、提高质量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内容
三课型是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基本课型。五环节是指:学、导、展、点、练五个一般性教学环节。“学”是指确立学习目标;“导”是指教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是指小组内小展示和班级内大展示;“点”是指教师精讲点拨;“练”是指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巩固提高。新授课五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复习课五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五环节: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
三、工作目标
(一)全力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高效课堂模式理论为指导,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
(二)彻底转变教师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按照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实现教师由“教”向“导”的转变,实现课堂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促进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创建新型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
(四)深化校本研修。各校要以达标评优活动为突破口,促进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推进校本研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研修活动的有效性。各校要把达标评优活动与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选拔、教学能手评赛等活动相结合,在全区中小学迅速掀起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高潮。
(五)积极参与实践。截止2013年12月底,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按要求人人参加达标评优活动;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要逐步运用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培训动员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阶段目标:确定方案,制定计划;学习理论,提高认识。
具体要求:
组织全校教师开展“高效课堂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学习培训活动,使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掌握该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根据《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学校中开展高效课堂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达标评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广大教师在结合本校实际,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开展高效课堂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达标评优活动”教改项目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达标课实施阶段(2014年2月—12月)阶段目标:一年时间内,学校45周岁以下每位教师必须上好三节达标课。教务处做好上课教案、学科研讨、听课记录、听课评议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具体要求: 1.教学方面
①鲜明的导向性。从总体趋势上看,能做到“四为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练)为主线”,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从具体学科上看,能引领当今的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标”精神,符合学科特点、年段特点、课型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学情特点等。
②明显的全面性。能从“导”和“学”两大方面进行,变“教”为“导”,强调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导、学(练、做)”全面评价,既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③突出的创新性。能紧紧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疑”和“思”这两个关键(“疑”和“思”是创新学习和高效学习的“主轴”和“核心”),教师通过“疑”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进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要逐步做到善于围绕重点难点引疑、导疑、设疑,创设“疑”的环境空间;学生要逐步做到勇于质疑问难,学会思考分析、解决疑难,在多维互动、合作学习与探究中,实现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和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2.管理方面:
①建立健全达标课和评优课专项档案,做到活动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
②从财力物力上保证活动的积极开展,真正做到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课堂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三阶段:优质课评选阶段(2015年1月---12月)
阶段目标:组织教师积极开展高效课堂基本课型优质课大比武活动,并评选出优质课教师3名,参加全区优质课大比武活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对高效课堂达标评优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高效课堂达标评优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郑咸阳 副组长:王荣利 李江河 成 员:赵大为 刘 云 苏 喜
2.精心指导,搞好服务。学校将把开展高效课堂达标评优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全力抓好对高效课堂达标评优课的指导工作。小组成员要坚持扎根学校,经常到班听课,了解实际情况,加强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型设计、课堂教学等环节的临床诊断和指导,帮助教师矫正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3.严格考核,评优树模。把高效课堂达标评优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对全校教师及领导的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
(附:秦都区高效课堂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操作指南)
马庄镇直堡小学 2013年12月18日
秦都区高效课堂
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操作指南
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我区的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从有模式到不唯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更高境界。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教学环节作适度调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精讲点拨,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使教学内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授课教学五环节
五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案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立学习目标,通过学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
2、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4、自主学习要有时间要求,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的成果。通过板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
2、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1、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要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并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应用训练;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3、及时对小组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1、根据学案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典型习题的巩固性练习。
2、进行变式训练,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技巧。
3、学生做完学案后上交,教师全批全改,督促学生完成学案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习课教学五环节
五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一、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1、按照考试大纲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式提纲和针对性练习题,以学案形式呈现。
2、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学习提纲和针对练习题的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主干知识和规律。
二、重点难点、合作探究
1、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2、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
三、知识梳理、点拨归纳
1、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和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突出问题、重点知识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教师结合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
四、典例评析、深化提高
1、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为学生出示有针对性的例题和探究性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对难度较大的,小组内可进行合作学习。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结果和思维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形成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规范的解答问题,灵活的应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1、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2、教师及时巡视,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
3、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典型的问题要在错题本上做好整理记录。
讲评课教学五环节
五环节: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
一、自查自纠(教师对试卷必须全批全改,并对典型问题和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作好记录)
1、发放答案,对照自查。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
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二、合作交流
1、对于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
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
2、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掌控学生思维的脉搏。
三、问题汇报
1.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汇报。
2.对各组展示的问题,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理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师点拨
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问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实施重锤敲击。
五、梳理巩固
1、学生梳理错题解答的规律与方法,完成满分卷。
2、根据试卷中出现集中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在课后投放一组对应的补偿训练题(注意针对性),以强化对试卷中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训练题的选择要注意对错题进行变式处理,通过改变条件、背景或设问,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增强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第四篇:六环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六环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
鄢桂蓉
众所周知,21世纪教育的新命题是信息教育。因此,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应从培养学生记忆信息转向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就成了信息技术教师备受关注的问题。很多专家和教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和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等。但是,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却涉及较少。课堂教学是学好每门课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信息技术课以前称为微机课或电脑课,大多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既然现在被正式纳入必修课,则必须按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程序,使之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总结、提炼出好的模式。
一般认为,信息技术课的课型为两类:一是理论课,二是实践课(上机实习课)。笔者认为,事实上还存在着第三种课型,即理论实践结合型。教师应该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的要求,根据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规律研究,在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力争将每堂信息技术课都上成理论实践结合的课型,即将学生带入多媒体微机教室中上课,达到每人一机,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技法传授和技法训练相结合,手脑并用,教练合一。这样理论实践当堂结合,并当堂转化为技能,教学效果较好。理论实践结合型的课型,可以说是目前较科学、应用频率较多的课型。理论实践结合型的课型如何具体操作?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本人总结出六环节课堂教学法,该教学法是上好理论实践结合型课堂教学的较理想模式。
一、激趣导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地去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和动作。例如,教学“电子邮件的使用”一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兴趣,可以简单介绍“马拉松”长跑比赛来历的故事,然后问学生现在什么邮件最快,学生多想到特快专递,教师这时介绍是“电子邮件”最快。当学生们听说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收到“电子邮件”时,顿时感到惊讶并立即产生亲手试试的欲望。这样,导课就算成功了。(导课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二、展示目标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驱动其为完成目标而努力。在激起学生兴趣后,展示当堂的教学目标,利用兴趣和目标双重驱动让学生去奋发学习。
制定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不能定得太高,使学生失去完成的信心,也不能定得太低,使学生“不劳而获”;不能太多而失去重点,也不能太少而无所事事,应当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完成任务。
教学目标应以技能学习为主,同时注意情感教学目标的设立,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述目标时用词要准确规范,语言要简洁通俗,使学生易记易领会易操作。
教学目标展示的方式由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的多少等情况灵活选择。最好用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或预先写在小黑板上,适时挂出,由教师向学生宣读;也可以边讲解边书写在教室黑板上;由教师直接用语言向学生说明等等。(目标展示这一环节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
三、讲解示范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领进门”是前提条件,在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应表现在教师对所教信息技能的讲解示范上。所谓讲解,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使学生明理;所谓示范,就是对当堂要学会的技能由教师或特优生进行操作演示。
讲解示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催化剂,能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讲解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会信息技能的具体过程,一般可边讲解边操作,使用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又要浅显易懂,示范动作要慢,让学生看得清。也可以先讲解再示范。讲解操作的内容可一步完成,也可分步完成。当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有关的教学光盘、学习软件等进行讲解示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讲解示范,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难点内容要细讲细演,最好做成课件,或者分步演示,或者重复演示,使之由难变易。教师引导是为了不导,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信息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让他们当小老师来讲解示范。这对讲课的学生具有鼓舞作用,对听课的学生亦有激励作用。(讲解示范可用6分钟左右时间。)
四、实践操作
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处理信息的技能,而技能的形成非经过反复操练不可。实践操作这一环节,就是要求在计算机上将所学技能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在看完教师的演示后,便产生了急于试一试的欲望,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开始实践操作:
首先,教师要提出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操作。最好层次不同的学生任务应有所不同。
其次,要精心组织好学生的操作练习,可请学生做“小老师”或成立“技术顾问团”,也可以让学生边操练边讨论,进行协作学习、讨论式学习。为了便于学生长期协作学习,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搭配分组,小组内学生之间就近落坐,以便于切磋协商,互相帮助、互相带动,共同提高。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具体协调。组织帮助“对子”,促使本小组无掉队人员,全部达标。
再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巡回进行技能练习指导。可以分别指导各个小组的实践活动,倾听学生的询问,解答他们的疑难;或者培训典型,使其带动全组;也可以指导单个同学,特别是要不断地关注后进生。学生课上的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延伸到课前、课后和家庭中,使学生的上机时间大大超过课时量的70%,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技能,提高技能并进行主动探索、创新学习。(学生课上的实践操作应达到15至2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检测评价
学生的操作情况如何,是否熟练掌握了技能,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检测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重要。
检测评价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学习情况,小组讨论归纳后由组长汇报;可以由组内互相检测评价,然后推选代表上台示范操作;也可以由教师抽调好、中、差三类学生上台示范操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测评价中教师应该注意用“三明治”原理:最上面的面包是用于肯定学生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中间实质性的材料则是用于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注意用词的准确、谨慎同时也不能太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最下面的面包则是用于说明 如何解决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提供线索,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检测评价的目的,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摸清达标率,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或从理论上再讲解、重点再示范;或展开讨论,同学帮教;或进行自我纠正;或进行全员强化训练等。总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全员达标。(检测评价的时间约占5分钟)
六、创意延伸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教书而教书,培养个别软件的熟练,而是应该把教育的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掌握应用软件共性的概念、操作规则和方法,以及自学陌生软件的能力上来,应该落实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我们要把这一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开发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教师要树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意识,要善于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想像和发散思维,启发诱导学生勤思、善思、敢想、敢说,让学生把创造性思维的欲望从课堂带向生活,从学校带向社会,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经过检测评价环节,绝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技能,如果这时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启发,更利于达到开发智慧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例如,学习“网络信息的浏览、搜索及下载”一节时,学生们熟练地掌握了上网技能后,老师提出"你想使用网络干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回答,这时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利用网络资源去查找和下载语文、数学等学科资料;有的说将环境污染的数据资料和危害情况发到网上传播,呼吁保护环境;有的说我也要制作一个网页,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信息;有的说网上有些毒害青少年的东西,我要研究网络过滤器安到电脑上,将有害的东西过滤掉„„学生的想像有些真让人想不到。通过这样的课堂启发延伸,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意延伸环节约用5分钟时间)在创意延伸环节结束后,教师布置课下作业;或继续实践练习,或预览下一节的内容,环环紧扣的一堂课就此结束。
结语
信息技术六环节教学模式,应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灵活机动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任务驱动、学科整合等教学方法,也应因“课”制宜地调整安排各教学环节,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我们要在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改进和充实这一教学模式,使其成为适合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实用模式。
第五篇: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英言中心校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一、“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六环节”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六个基本环节:
1、示标。
2、自学。
3、展示。
4、释疑。
5、检测。
6、小结。
它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双赢而实践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释疑;更倡导教师以“伴游”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学习、探索、体验、发现、释疑。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享成功、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它立足于“伴”和“学”。所谓“伴”,就是指教师的角色是“伴游”而不是“导游”。“导游”是你“导”我“游”;你“行”我“随”;你“讲”我“听”,在主导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与释放。“伴游”是为了共同的 “胜景”而同进共享,是在互帮互助中学习、探索、奋进。在双主体的协作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与释放。所谓“学”,就是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指知识问题、方法问题,而且指情感问题、价值观问题。
二、“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示标。以课标为目标,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以师生为主体,共同制定课堂“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习目标,共同拟定过程与方法目标,共同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倡导国家课程校本化、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扩充、延伸;它关注四种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使师生一看便明、一望便知;具体表述时要明确、具体、清楚,可用“请识记”、“请说出”、“请应用”、“请默写”等可测的明确用语。
2、自学。
自学内容,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可以是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师生搜集的内容。
自学方式,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可看、可读、可记、可查、可画、可诵、可做等。
自学时间,解决学习速度的问题。让学生养成“课堂就是考场,考场就是战场”分秒必争的习惯。
它倡导概念问题化、问题生活化、生活情景化。
3、展示。
展示就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自学的过程、方法、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向老师、同学展现。它倡导讲演、版演、表演等多种形式,它希望真诚、暴露更希望耐心、包容。
4、释疑。
此环节是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它倡导“引而不发”、“点而不破”,它主张在“自省自悟”的前提下“兵教兵”“师教生”,反对“开门见山”一语道破。它强调精点而不是精讲,点规律、点本质、点联系,使学习者在思考中获得“茅塞顿开”“柳暗花明”的一种感觉一种享受。它需要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高效的策略。
5、检测。
它倡导生活化、情景化、阶梯化、螺旋式习题,反对并列式堆放式习题,使学生能够步步为营渐入佳境。它主张检测就是考试,强调时效与规范,反对放任自流、没有时间限制、相互参照的假检测。
6、小结。
它倡导不仅要结知识点、结知识体系、结知识网络而且要结过程、结方法、结感受。它希望小结内容不仅要生生交流、生生借鉴、生生补充、而且要师生交流、师生借鉴、师生补充,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它更希望下课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问题的生成,希望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探索欲望。
三、“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方法。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中心校为教师提供的一个参考模式,是一个基本框架。在具体运用中要科学地理解其内涵,与学科结合、与课型结合、与现代媒体技术结合,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