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

时间:2019-05-12 22:0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

信息窗2——团体操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快乐大课间团体操表演的场面,呈现的数学信息是:表演扇子舞的有2组,每组29人;表演艺术体操的排5行,每行19人。借助问题“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下团体操表演的视频,然后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

“合作探索”中有1个红点和1个小电脑的问题。红点问题是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学习。小电脑的问题是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学习。

红点标示的问题是:“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先呈现了两个孩子的思考过程,第一个孩子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结果,第二个孩子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小博士提出“竖式这样写简便”,意在先放手学生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相机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的竖式教学。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鼓励学生根据信息窗1的笔算经验尝试利用竖式笔算。教材中呈现的第一个学生做法,旨在不仅要让学生探索算法,还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基于此,教师要想办法动态呈现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小棒图直观地感受算理,为算法的形成奠定基础。通过几何直观、合作交流等手段,形成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并理解竖式“29×2”每一步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简化竖式,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在简化的过程中重点探讨“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5”使学生明晰“个位上2乘9所得积18,在个位上写8,向十位进1,十位上2乘2得4,加上进位的1等于5”。

小电脑的问题是:“你会计算59×7和8×25吗?”教材提供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意在强调连续进位应注意的问题。

十位向百位进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

算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进位、怎样进位,尽量让学生能够复述计算的过程,明晰算理。在一定量的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说说“计算乘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自主练习”第1、2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练习。练习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第3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应用练习。做题时应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然后进行列式计算。

第4题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此题是进一步巩固竖式的计算方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交流时选取代表性的题说说计算过程。

第5题应在学生理解每人捐款数、人数和金额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列式计算,在解决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析。

第6题辨对错题是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进一步巩固。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组内讨论交流,说说出错的原因,并独立订正,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7题是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变式练习,是对计算法则的进一步内化。解决此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题方法,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出示几道变式练习进行巩固。

第8题是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分析问题,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进行精确计算。

第9题是解决问题,通过看图学生发现一串冰糖葫芦需要8粒山楂,求35串需要多少粒。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第10题是解决问题。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再进行计算解答。

第11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计算,体会数量关系。

第12题看图找信息解决问题,此题出示的数学信息比较多,做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问题对应的数学信息,进行充分交流后再列式计算。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教学设计

威海高区实验小学 王晓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3页,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学具操作,明确笔算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讨。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了体育大课间的表演情况提出并解决了相关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1.解读信息。

同学们正在围成圈跳舞,一个同学说:“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上面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12×3= 师:为什么用乘法?

引导生分析题意:有3个组,每组12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3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

4.自主猜想。

师:想一想,12×3等于多少呢?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出:36。)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快速将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之中。】 活动二:操作探索,创编竖式。1.方法思考。

师:12×3,到底是不是等于36呢?我们需要验证一下。用什么验证合适呢?(引导学生说出小方块或小棒。)

2.动手操作。

师为学生准备小方块或小棒学具,引导学生用学具表示三(2)班跳舞的人数。要求:摆的学具能让人一眼看清3个组,每组12人,一共多少人。(交流中引导学生指着学具说清:每组12人,共3个组,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3个12一共是多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本环节意图通过操作学具,让所有学生在动手分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为抽象成符号化竖式做准备。】

3.算法探究。(1)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试着计算3个12一共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竖式的写法,写完后同桌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

交流中让孩子结合学具说说算式每部分表示的意思。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下面情况: ①根据乘法的意义想12×3就是表示3个12相加,即12+12+12=36,或写成竖式。

②先将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③竖式1:三个竖式。

竖式2:一个竖式,先用十位乘一位数,再用个位乘一位数,然后把两个积相加。

竖式3:一个竖式,先用个位乘一位数,再用十位乘一位数,然后把两个积相加。

竖式4: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有选择地呈现以下几种方法:

(3)对比分析。

师:仔细观察各种算式,看它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生将22和33对比、22和44对比、33和44对比、44和55对比、55和66对比,了解口算与竖式计算的过程相同:都经历10×3=30,2×3=6的口算过程,最终是将两次的乘积相加,即30+6=36。第6种方法是在心里想乘的过程,只写出将乘积相加的结果。)

评价各种竖式计算方法。(竖式l:评价点落在“比较麻烦”上;借助竖式2和竖式3能清楚得看出计算的过程;竖式4比较简练。)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即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此本环节设计一系列对比分析活动,包括:学具图与口算对比、学具图与竖式对比、口算与竖式对比,前两者都采用数形结合,将具象与抽象结合,结合摆学具的过程具体分析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第三种对比是抽象与抽象的对比。这些对比联系都是强化算理的过程,为内化算法打下坚实基础。】

(4)课件呈现乘法竖式的形成过程: ①由加法变化而成

②由乘法变化而成

(5)适当展示竖式的价值。

(可能个别孩子坚持认为竖式2或竖式3更能清晰得反应计算过程。)

师课件呈现以下算式并说明:有了今天学习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这样的这样题目。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我们的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基础,竖式的形成过程要在学生初始列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总结、提升出来,而不是以数学家的规定。所以,该环节引入以后会遇到的数学问题,一是使孩子体会到今天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二是让学生感受到以后的计算会更复杂,简单的计算过程能简略的要尽量简略。】

活动三:多层次练习。1.计算。

2.用竖式计算4×21。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可以选取两种不同的竖式进行展示交流,在对比中体会交换因数的位置列竖式计

算的优越性。

3.如果有时间,再计算自主练习中的“坦克过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活动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

信息窗1——集体舞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图中呈 现的数学信息有: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借助问题 “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学习,借助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口算,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时,可以以谈话形式开始,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体育大课间的情境,再让学生谈一下大课间的感受,从实际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数学的生活化。然后,教师运用课件、投影仪或挂图等把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信息窗,引导学生从信息窗里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合作探索”中共有2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借此引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学习。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借此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竖式书写要求的学习。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是:“你会计算4×21吗?”借此引入“可以交换因数位置来计算的方法”的学习。

第一个红点问题,教材提供了3种方法:方法一,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发现2捆小棒(每捆10根)共20根,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20相加,一共是40根小棒;方法二,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20×2表示2个20相加,即20+20=40;方法三,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可以借助小棒等)“20×2”的计算结果,学生有了想法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增进对口算算理的理解,掌握口算方法。

第二个红点教材也提供了三种方法:方法一,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每份12个小方块(左边摆10块,右边摆2块),摆这样的3份,一共是36块;方法二,根据已有的计算经验将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分解,即“将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方法三,用竖式计算,教材呈现了竖式的形成过程和简化为一般竖式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算理。

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12×3”,再进行计算。教学中,可能一部分学生能直接口算出12×3的结果,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借助小方块对结果进行探究验证。在学生通过操作小方块得出结果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交流,指导学生结合摆的过程将口算过程充分表达出来。在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算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出竖式并小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将竖式的生成过程与摆小方块及口算过程相结合,使学生理解竖式计算每部分表示的意思,并通过板书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竖式的理解,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竖式,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现由“原始竖式”到“简便竖式”即一般竖式的过渡生成,有效地将口算过程与笔算方法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是:“你会计算4×21吗?”教材提出了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时可以交换因数的位置进行计算。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让学生体会按照横式的顺序书写竖式在计算过程中存在不便,进而引导学生交换因数的位置再计算,从而体会交换因数位置的优越性。

最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自主练习”第1题是表内乘法与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对比练习。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每一组的比较,沟通表内乘法与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之间的联系。

第2题是对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进一步巩固。做题时可以让学生将结果直接填写在书上,交流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几题说说算法。

第3题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练习。练习采用接龙计算的形式。教师应提高对学生计算的准确性的要求;也可以增加一些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练习,但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应避免枯燥的计算。

第4题是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先独立计算,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第5题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应用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学会看表格,知道表中每个数据的意义,然后独立填写并交流订正,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表格下方的问题,发现一个因数小变,积随着另一个因数的扩大而扩大,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第6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口算练习,通过口算进一步内化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教师可以利用计算小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

第7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练习,通过笔算进一步内化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

第8题是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前,可先让学生谈谈对“限重30吨”的理解,以帮助理解题意。

第9题是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竖式的巩固。做题时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然后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可以在巡视的过程中搜集错例,展开集体交流辩论,进一步巩固算理算法。

第10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综合应用。题中呈现的信息比较复杂,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根据问题选取哪些相关联的信息,理清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习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养成验算的习惯。

1、口算乘法(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2、结合、“14×2”与“210×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3(2)引导学生思考:14×3与14×2有什么不同?(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2”与“14×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习。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2= 26×3= 25×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3=

(2)引导学生观察:140×3与14×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小结: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习。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5= 380×2= 150×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6”小结: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

三、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5题。(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

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10(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10=50。

2、巩固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10= 6×10= 7×10= 9×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2)试算下面各题。

11×10= 12×10= 24×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20(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10=120)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4、巩固练习。

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30= 7×20= 8×30= 9×50=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以上几道练习。你发现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议后得出:整个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写一个0。

(2)12×20= 31×30= 11×50=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小结:用整十数乘两位数与乘一位数一样的。先用整个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写—个0。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3)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一的第12-17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1、口算第12题、13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2、抽学生回答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第14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15、16、17题,并说出解题步聚。

4、完成以上作业。

5、师生共同研讨第18、19、20题的内容。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0页例1,练习十三第1~4题。

设计思想 :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迎接元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适当给予学生帮助理解图意,并给出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有思考方向)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生解决问题时间,适当给差生帮助,也给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时间,顾及全体学生。)

二、探究建模

(一)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设计意图: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二)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三)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

设计意图: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义,为今后用竖式解决乘法计算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经过思考与倾听教师的讲解,对笔算乘法充分理解,掌握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四、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多位数乘一位数 2 ×

———— 3 6

下载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