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朱丽
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部和高部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示儿》,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学了《将相和》,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再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
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课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才能真正地获得能力,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第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因此,我们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这时候,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
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你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
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阅读的方法归结主要有以下三个:
1、按顺序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每读一篇文章,先按一定的顺序朗读,弄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起,先说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文章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情。试着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或段,细细体会这些词、句、段表达了作者什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语速、语调或语气朗读就能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
2、分步朗读,评读赏悟。通读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就应分步赏读文章。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养成以适当地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本书大概讲什么?”“主题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给我们什么启迪?”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仅仅会提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笔在字里行间、文章的空白之处圈点重要的词,划出重要的段落,或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大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范家寨中学岳小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学习兴趣一旦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会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这样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甚至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由此可见,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以及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等方面,无疑都是十分有效的。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利用物理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定义、定理、定律以及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显然,观察和实验不仅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好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对绝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出于好动的天性,他们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既可以演示教学实验又可以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其实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实验,效果会更佳。一方面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具有亲切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这些实验更有利于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我就经常这样去做,比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
验,用纸张和黑板擦或者用钢笔(甩墨水)做惯性演示实验,用饮料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平口玻璃杯、水和硬纸片去做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用牙膏盒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
事实上,每当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尤其是做那些形象直观、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时,班上很多同学都伸长脖子全神贯注,后面的同学甚至还会站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通过使用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与生产,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到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是靠大气压强将水抽上来的内容后,我让学生计算,在标准大气压下,如果我们要将水抽到学校背后200米高处的山顶水塔内,抽水机必须放在距离被抽水面不高于多少米的范围之内?客观上,我校所在处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具体抽水时,抽水机的高度应比所算的高度高还是低?离心式水泵在抽水前不往泵壳里灌水不知行否?(出示水泵模型)我们请个同学上来试一试。答案是不行,同学们能找出原因吗?请讨论,然后学生边阅读教材边进行讨论。
三、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
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上,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以此为良好的契机,进行必要的诱导与点拨。如:在学习压强知识时提出同样重的书包用细绳做带子和正常的书包带有何不同?说明什么?坐硬板登与坐沙发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为什么?让学生将铅笔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平衡。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学到大气压强时,用一空玻璃杯,上面盖住纸片后倒过来,看到纸片落了下来,再将玻璃杯盛满水后,用同样的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问:玻璃杯里有水,且重力比刚才大多了,为何纸片和水都又不往下掉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四、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其中,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那么,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如在讲到光的反射定律时,按物理含义,不能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但若直接告诉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记住,我就举了一个例子:甲乙父子两人十分相象,我们经常说儿子像爹,而不会说爹很像他儿子,为何?(学生笑)。适当停顿之后,我接着讲,因为先有爹,才有儿子,我们只会说后来的像原来的,而不会说原来的像后来的,同样道理,在光的反
射现象中,是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我们也只能采用类似的说法。
五、利用适当的物理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虽然物理知识是有趣而且适用的,但并不排除一些因比较枯燥而难以记住,实际当中却不得不记忆的内容。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总在有意收集或自编一些识记方便且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每当学习完相关内容并小结之后,及时“交”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更为轻松地记下相应内容。如对平面镜成像,可总结为:“同大、等距、连线垂直、是虚像”。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对二力平衡条件我让学生记:“同体,共线,等值,反向。”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我让学生记的是:“动者无力永动,静者无力永静;衡力等于无力,动静参照而定;动态变化必受力,受力未必是动因。”当然,所有的记忆都只能是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记,若碰到有学生不理解的口诀,我情愿不教授于他们。
六、利用必要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在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此时,教师则应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巧妙地用好激励语言,比如,对一般学生可用: “思路清晰”“解法巧妙”“见解独到”。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经常这
样坚持下去,学生的兴趣自然能够长期保持。
总之,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作为老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摘 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
【关键词】兴趣;学生;游戏
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追求知识的重要手段。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兴趣从哪儿来,如何让这位最好的教师发挥最大的作用,小学生想学习计算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玩,而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操作的手段。例如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脑,许多学生没碰过电脑,对鼠标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特别是鼠标的双击和拖动更是难以掌握,而且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让学生直接练习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鼠标各种基本操作时,我就让他们玩“扫雷”游戏来练习鼠标的单击、右击和双击;又让他们通过“纸牌”游戏来掌握鼠标的拖动。通过游戏,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运用了键盘和鼠标。例如,在《键盘指法》一课教学中,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打老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运用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和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练习鼠标和键盘的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吃苹果、青蛙过河、超级玛丽、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啤酒吧、食人花、24点计算游戏、智慧拼图、涂色、金山画王等,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熟了指法以及鼠标的各种操作,了解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学会了键盘的使用。而教师如果让学生背诵、识记理论知识、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键盘功能等,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而且我认为正确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我以教材为依据,又不为其所限,经常给学生布置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如在学Windows的基本操作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将桌面、图标、窗口、文字、鼠标指针等尽情地设置。课堂上,桌面背景丰富多彩,图标的大小、窗口和文字改容换貌,鼠标指针形状各异,有的任务栏被隐藏了起来,满桌面的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学生完全陷入了一种自我陶醉中。又如,学习画图软件后正值国庆节,结合学生爱寄贺卡的特点,我让学生进行电脑绘画,制作“节日贺卡”送给老师、父母或亲朋好友,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愿望。在指导学生学习Word软件时,当他们熟悉了基本的文字排版后,我不过早地给予肯定,而是展示已经排好的复杂版面,让他们按格式完成。对其中一些本不属于课本内容也未作讲解的复杂的设置,如样式的使用、页眉页脚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即使有询问,我也是略作提示。学生带着疑惑不断探求,不断发现,亲身品尝到了成功后的快乐。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我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比如,我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我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还比如说,我在《上网浏览》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内容比较困难。其中,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是一个难点。于是,我在开始新授时没有把网上搜索这一内容放进去,先把教学重点网址的填写和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访问某个网站但又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网址是什么?并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老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风平.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5(3).[责任编辑:张涛]
第四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课堂教学反思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包括多方面。例如,教师的表情,知识的渊博,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学生对体育竞赛项目的欣赏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助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加强多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威信 技艺 激励 激发 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一个好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求知求技欲,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锻炼去学习,从而在学习锻炼中得到乐趣。下面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怎样诱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一、深化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1、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提倡“快乐体育”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利用中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利用田径与球类、体操、游戏等项目交换循环学习,来代替枯燥无味的跑、跳、投等各种素质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准备活动要多样化,要新颖活泼,趣味横生。课的准备部分,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一些具有游戏性质或配有音乐的练习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本部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4、因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制、体育水平实际情况来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发和练习方式及测验标准。
5、男女合练法。利用学生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的个性心理,可采用男女追踪跑,男女混合游戏及项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室内课可安排学生到电教室观看体育图片、幻灯片及体育比赛电视节目或录象来激发学生兴趣。
二、教师以自己威信来激发学生兴趣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很多“追星族”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对一个人的喜爱和崇拜中所迸发出的热情是巨大的,教师的知识广博,能使学生产生敬仰之情,从而喜欢上体育课并感受到教师是可信赖的人。
2、在体育教学中,利用精湛的技艺使学生平时善于去模仿。如在球类比赛时利用优美动作,简单熟练的战术,使学生产生兴趣。
3、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风趣语言来启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场合利用不同语调和讲话时轻重、快慢、停顿来表示要点的地方,来激发学生激情。
4、教师要有感情投入,用信任的语言表情、眼神,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同时创造一种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好的气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而不畏之情。
三、用激励法激发学生兴趣
1、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体育较差的同学同样也有许多闪光点。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或者也可夸张说他经过努力也能达到优异的成绩,作为体育教师还必须突出自己示范性和指导性,在练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对技能素质差的同学,首先在心理上树起信心,示范时加强讲解力度,练习是给予重点帮助与保护,让这部分同学联系能够独立完成,逐渐培养他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来激发学生兴趣。
2、如果不知道某些学生对体育兴趣不够高的原因,可以从他的知心朋友入手,教师从他的知心朋友了解情况,并通过他的知心朋友给他施加积极的影响,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多与班主任、家长联系。班主任、家长是学生接触较多的人且影响也很大。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让班主任家长做些工作,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四、利用人的需要来激发学生兴趣
1、人类的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今,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人们在学生时代养成体育健身习惯,并在学生时代锻炼自己协调性和节奏感,为自己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带来方便。
2、体育锻炼可使青少年多长高8——12cm,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代,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与这一时期的营养和锻炼。如果你想在生活和工作中拥有旺盛的精力、健美的身材、迷人的气质,那么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是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基础。
五、教师的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质疑的,即使是很有经验的教师,即使他的教案很完善,但在具体实施中,也难免教育对象因情绪、体力、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出现与原教案不相符的现象。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把教师的这种素质称为“应变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随着教师知识面的不断开阔,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运动规律的了解,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对工作得失不断总结而日趋完善起来的,具备了这种素质,就会使教学更合理更富有实效性。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应该关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如果一个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非常差,那么他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不容易调动起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同的激励方法,不同的侧重点,在运用时都应注意合理组合、综合运用,学生只有对体育感兴趣,通过科学持续训练,日后才能使体育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论丛》 李晋裕 天津教育出版社 2.《中学体育教学》 王占春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西安外国语学校 马亚军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往大处说,阅读对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塑造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但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阅读呢?首先一个问题是,怎么使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这是前提。事实上,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喜欢阅读的。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网络和电视上,而从这些传媒中,他们大多得到的是明星轶事、错误观念、错别字、毫无深度的内容„„等负面的不利于语文能力提高的信息。论及阅读的内容,大多都是满脑子的玄幻小说、穿越小说、黑帮小说等,而对于正典的阅读少之又少。甚至对正典怀有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我在这里所讲的阅读就主要指的是正典阅读。学生喜欢网络小说也是有理由的。因为网络小说自由灵活,无拘无束,富有想象力。这是时代氛围和消费文化造成的结果,我们无法扭转。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他喜欢的网络小说中解脱出来,去读读网络小说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记。网络小说涉及到历史人物都是任意胡写,几乎不去考虑历史真实。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印象基本上都是漫画式的或简笔画式的。
此其一。即,不要一味地否定和打击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开他们的视线。可以介绍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说,与穿越小说做个比较,然后引导。如苏童的小说《武则天》﹑《我的帝王生涯》﹑《碧奴》等,因为这些历史小说写得幽默生动,情趣盎然,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其二,想要学生喜欢上阅读绝非“一日之寒”就可奏效。要在课堂教学中间渗透。有一句说烂了的话讲:“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人。”很难想象,一个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的老师,如何能让激发学生去阅读?一个自己阅读品位就不高的老师,如何让学生的阅读品位高。相反,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名著如数家珍,那么学生多少会心向往之。如果一个老师出口成章,才华满腹,文采飞扬,也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形成大概是有刺激作用的。所谓的“潜移默化”就是如此。
其三,阅读不可固守一端,一味地强调文学性。这大概很多语文老师的偏见,把阅读弄得急功近利。其实,我们在讲授古典诗词时,一幅古代山水画或人物画也是阅读的内容,国画除过有不完全再现情境的作用外,它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在讲《兰亭集序》时候,《兰亭贴》无疑也是借以感受作者心境和风度的媒介,继而也是诱发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的契机。再比如,教授《曹刿论战》,顺便提及《孙子兵法》,此书虽属军事,然而对于迷恋武器与杀伐的学生来说,也是文之至宝。
第四,作文教学也是渗透阅读的大好时机。笔者曾在批改作文之际,发现一生对贾平凹的模仿可谓能传其神,于是就借此大做文章,效果甚佳。另外,学生在作文中往往道听途说,引错诗句名言,或者,只引用不理解。对此,教师要及时纠正,布置阅读内容,让他们知其然,寻本溯源,明白认真阅读仔细记忆,才能正确引用,增强文采。
第五,教学不分课内课外,渗透阅读要在课外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读什么,为什么喜欢读,想读什么,他们也可能好奇老师在读什么。给学生开了书目,不能光让学生做个读书笔记就算完事,他们阅读之后,肯定希望与人交流,想得到高明深刻的见解,教师在此时就要发挥自己的智慧,主动与之沟通。这样,学生在交流之后,才会有更深入全面的思考,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自信和阅读兴趣。
言而总之,阅读非一时一地之功,要有长期的考虑,要找契机,要视野开阔。最主要的是,要根据学生实际,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教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