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爱是把万能的钥匙.邓静心得doc
师爱是把万能的钥匙
——学区换岗交流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庹小 邓静)为了夯实大渡口区学区建设的成果,发挥学区工作的实效性,让城乡教师体验不一样的管理机制和工作环境,达到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实现城乡教师共同成长,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目的。2015—2016学年度,大渡口区开展了“基地·学区教师互换岗位体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终于有幸参与其中,成为了一名换岗教师。
4月11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迎着春日灿烂的阳光,我怀着雀跃而忐忑的心情踏进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的大门,开始了一周的换岗工作。下面先和大家分享几个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片段。
冰糖葫芦的诱惑
一直听说实小的学生思维灵活,语言丰富,不愿受管束,爱讲小话纪律让人头疼。在周一的晨会上,看着被班主任训斥仍讲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我暗自庆幸自己的有备而来。
这一周我所换的岗位是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没有其他行政职务,第一节课就是3.1班的数学。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踏上讲台,看着下面那群陌生的小萝卜头,一个个闪动着好奇的大眼睛仿佛在问“谁啊,谁啊?”先对着他们友善地笑了笑,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拿出一串冰糖葫芦,说:“早就听说咱们区实的孩子很聪明,今天初次见面,能给大家上课老师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特意给你们准备了小礼物,想吃吗?”“想!”声音清脆,整齐划一。“那可得听清老师的要求,礼物只有十份,老师要把它送给哪些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能管住嘴巴不讲小话,让老师认识并记住了名字的孩子。”接着又讲了一些基本要求,正式开始上课了。
整节课,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精、兴致勃勃,又特别安静。当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总会争先恐后,高举双手,还会在回答前加上“大家好,我叫XXX”的自我介绍,唯恐老师没记住自己的名字,错失机会。课后,赵贵宏、马一宁主动来问我“老师,您觉得这节课我表现得好吗?能得到礼物吗?”“老师,下节课我们还继续吗?”课间听着其他换岗老师抱怨学生“爱讲话,不听讲”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两个“王俊杰”引**
三.1班的课一结束,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三.2班教室,没等上课就如是这般的一番叮嘱,还语重心长地说:“刚刚老师在1班除了记住了一些上课认真表现好的同学的名字,还特别记住了一个王俊杰。他上课时没有认真听,后来做练习时就有困难不会做„„”“哈„哈„”没等我说完,台下的孩子就笑了起来,纷纷把目光投向教室中间的最后一排。一个干部模样的小女孩好心地站起来告诉我:“老师,我们班也有一个王俊杰,啰,就是他!”随手一指,正是大家目光聚焦的位置,一个白净结实的小男孩默默地低下了头。哦,真囧!名字分毫不差,连个头脸型也差不离。我赶紧挽回道:“真的吗?实在是太巧了。但老师相信咱班的王俊杰这节课一定会表现的很棒,得到老师的礼物,因为‘二班二班非同一班(般)’嘛!”听完孩子们笑了,铃声也响了。
这节课我讲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当讲到先估算“48×32”时,我特地请了王俊杰做回答。他的方法是把“48”看做“50”,再用“50×32=1600”,所以估算结果是1600;接着另一个女同学张弛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把“48”看做“50”,“32”看做“30”,再用“50×30=1500”,所以估算结果是1500。在评价时我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的想法都正确,但选择了张弛的估算方法,因为这样估起来更简便更快速。随后继续进行笔算的学习„„几分钟后,一个女孩悄悄地告诉我说:“老师,王俊杰哭了。”趁着其他孩子正在做尝试练习,我急忙走到王俊杰身边,问他怎么了,是因为刚才的事儿不开心了吗?孩子抹了抹眼睛,说:“不是的,老师,我是想到了其他伤心的事情。”我只得安慰了几句,让他现在好好听讲,不要想其他烦心事,有问题,课后告诉老师一起解决。
下课后,我主动找到二班的王俊杰,了解了原因,安抚了他的小情绪,并发给鼓励的糖葫芦,孩子高高兴兴地离开玩耍去了。在以后几天的学习中,这个哭鼻子的王俊杰表现的特别好,上课专心,回答问题也积极。
惠宁雪当了小老师 杨治愈全算对了
转眼到了换岗第三天,在练习课上,我出了8道题在黑板上,请了头两天作业中问题较多的孩子当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算,其余学生独立分组练习。然后让前一天家庭作业全对的同学当小老师为他们批改,订正。当我叫到一班的惠宁雪时,下面传来惊呼:“老师,搞错了吧!她是差生,自己都不会怎么给别人改?”我坚持请她上台并鼓励她大胆去改,没想到她真得找到了错误并且改对了。
二班的杨治愈也是一名学困生,前两天的家庭作业都完成的极好,可一做课堂作业就总有问题。在文老师的提示下我才知道,原来家庭作业主要是他妈妈认真辅导的结果,他自己肯定还存在问题。利用中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拿着他错的习题一起找原因。原来这个孩子还没掌握方法,在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时就不会了,老是不知道该怎么乘,怎么进位,有时数位还对错。我反复地给他讲了方法,又出了一些题目进行练习,他终于豁然开朗,逐渐清晰,把剩下的题目全算对了。
几天下来,孩子们和我熟悉了:早上会甜甜的喊:“邓老师,早上好”;午间会围着我问东问西“老师您多大了?”“老师您家在哪里啊,我住豪俊阁,您来玩吧!”“老师,请您诚实地回答我,最喜欢什么,最害怕什么”„„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
回想一周的换岗经历,我感慨万千。对于一名学校的中层干部,能有这样一次换岗交流的机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正是这短短的5天时间,让我重新真正回归到了教师的本位。
早上一到学校再也不用打开电脑登录QQ,查看信息了;听不见校长的随时召唤,不用看哪里有违反常规的现象,更不用处理那些突如其来、乱七八糟的杂事。满心只有两个词“上课”“学生”,“学生”“上课”。即使任教两个班的数学,面对100多个孩子,几百份不同的作业,也能快速地批改完,找出学困生及时对他们进行辅导;闲暇时还能专研一下教参教材,批注一下教案,写上几条重点感悟与心得;还能上网搜索整理出几套针对性强实用性大的练习题单。重心始终离不开两个字“教”“学”,我成了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纯老师。
真的感谢换岗的五天,让我能重拾初心,重新体验工作之初的日子。虽然忙碌,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踏实有劲,充满了活力与热情。正是这种请怀,让我在这一周记住了40%学生的名字,让我能两次走进超市买回糖果,让原本陌生的孩子们在校园、在路上看见我都能由衷地叫一声“邓老师,您好!”
不管哪个学校的老师、学生,只要彼此充满爱——师爱、生爱,就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让陌生变得熟悉,让疏离变得亲近。师爱无疑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它能打破地区界限,打开校际差异,更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只要有了它,把更多的敬业精神,责任心、爱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目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尊重与关爱,他们一定会变成你听话的孩子,会对着你笑对着你哭,会真心地呼唤你“老师”。
第二篇:师爱是开启后进生心灵的钥匙111
师爱是开启后进生心灵的钥匙
摘要:后进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师爱是教育后进生的起点和基础,爱的教育和渗透是他们重新认识自我的金钥匙,是他们修正自我,医治心理创伤的良药。为人师者既要教书还要育人,就要认清后进生形成的根本原因,平等地善待,热情地关怀,让他们看到希望,受到尊重,以爱导行,以爱为基点使他们在各方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师爱后进生钥匙
教育学,心理学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因此,真正的师爱应是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才能使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学习才会产生兴趣,才会萌发进取心,因此用师爱去转化那些生活上、心理上遭挫折,品质、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学习习惯,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大朋友,可以使他们的心理得以矫治,在知情意行方面健康发展。
一、师爱是教育“后进生”的起点和基础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 1
不能没有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也谈到“我们只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总之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一名学生,在上初一年级时我接任他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该生在五、六年级时就是全校闻名的纪律差、学习差的所谓“坏学生”,他曾有一次在期末考试前十几分钟时伙同另一名学生逃学,以逃避考试。后来我接任他的班主任后首先对他从各方面进行了解,得知他父亲辞去工作回北京当了临时工,他母亲带着他和弟弟生活,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渐渐的使他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但我同时还了解到他对母亲是非常孝顺的。有了突破口,我用他母亲的含辛茹苦给他讲道理,是他明白不好好学习就是对母亲最大的不孝。经过反反复复的家访、谈心,最终是他从后进生行列中走了出来,成为中等生,上初二后他父亲终于有机会和能力将他们母子三人接到北京,后来他在给我的来信中告诉我他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初中毕业时以总分457分的成绩毕业于首钢附中,当年暑假他从北京回来专程来看我,告诉我他即将进入首钢技校继续学习,将来成为首钢一名技术工人,我听了心情非常激动。
二、师爱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把金钥匙
爱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对父母离异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先给予他的是师爱。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常常会遇到一些父母离异的学生由于家庭的裂变使他们感到恐慌、失
落,不知道如何面对,情绪日益低落,要么少言寡语,要么性格暴躁、任性。上课反应迟钝,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回家无心写作业,学习成绩差。为了使他们走出家庭阴影,我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倾听他们所受的委屈,替他们分忧。只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就在班里大加赞扬,是这些学生首先消除自卑感,抬起头来面对所有同学,与此同时,我又让班干部主动与他们交朋友,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使其振作。学生马某由于父母离异,其母耳聋且精神异常,两次改嫁后有离异,给他母亲的精神打击很大,她把这些全怪罪在孩子身上,认为是女儿拖累了自己,经常打骂他,使她情绪极端低落。我找她谈心,她只是应付我,不把内心的苦全告诉我。为了让她能从苦闷中走出来,我采取了各种办法,比如有时布置学生写作文,题目就定为《妈妈(或爸爸)我想对您说》、《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的烦恼》、《我的伤心事》等之类的作文或日记,让学生说真话,同时我还想他们承诺,为他们每个人保密。通过这样的办法,她终于在作文中向我述说了她的悲伤和不幸,还留露出轻生的念头,我为她的不幸感到难过,为她的厌世而震惊,于是我给她写信或在它的作业本上常常留下我比她作业还要多的文字,用真心的语言感动她,从行动上关心她,从他母亲的不幸上开导她。由于没法与他母亲联系,又因为其母耳聋难以沟通,我便请了解他母亲的人转告不要再打孩子、再辱骂孩子,因为打骂只能毁了孩子,通过多方努力,马某终于有了笑脸了,班上的女同学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她现已初中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宋娟是个小女生,去年我接他们这个班以后,发现这个孩子有些与众不同:天
凉了没有穿袜子,衣服也很破旧,头发凌乱。我和谈话,竟被她倔了几句,说什么你老师管我这些干什么?我当时挺尴尬,后来通过侧面了解和正面谈话以及笔记交流,知道这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差,学习成绩不好,个人很自卑,但有个优点是很有灵气。我就通过谈心、聊天和文字形式,使她逐渐改变了自己,学习成绩不断上升,文章越写越好,也注意打扮自己了,成为我班上前五名的好学生了。
三、师爱是学生的本能需要。
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周围亲人、朋友和同学的关怀、尊重和爱护。然而教师的爱更是学生所关注的。我班学生孙某某是同年级年龄较大的女生,因此,我让她担任卫生委员。平时,这孩子喜欢看老师的眼色行事。卫生工作管理的也比较好。我虽然不喜欢他小小年龄就懂得巧言令色,但他能帮老师抓一些班务工作且威信比较高,学习成绩优秀,也就一直她当卫生委员。没想到她竟利用老师对她的信任,向同学们所要学习用品及小吃一类的东西,还利用值日之便偷别人没带回去的物品,我想他也许家境不好,还有这方面的缺点,改了就好。针对这些情况,我对她进行了耐心的说服教育告诉她贪小便宜,偷拿同学的东西是不道德的,可耻的。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并向他保证只要她改正了,我可以为她保密。但她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威胁那些胆小的同学不许让老师知道,若老师知道,也只能说是自己愿意给的。终于有一天这事被我发现了,我一气之下,撤了她的卫生委员,但从此她的学习也一落千丈,为了使她能像以前那样好好
学习,我动了不少脑筋,采取多种方法补救,可效果不是十分好。因此我认为是爱使学生本能的需要,一旦失去了教师的爱,学生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以后的几学期里,我吸取了教训,对孙某某改变了态度,经常让她帮我拿作业本,拿粉笔,总之,我千方百计让她多接近我,渐渐地,她又露出以往的笑脸,学习赶上来了,成为前几名的好学生。
四、师爱是严而有度的。
“严是爱,松是害”,“给他好心不能给他好脸”,这些是许多班主任的经验之谈,应该说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在对后进生犯错误时过分严厉会使后进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我认为后进生犯错误老师在批评时应采取宽容一些的做法,首先在批评前先指出该生存在的优点,再委婉地指出他这次犯错误实在不应该,并耐心对他进行教育,帮助他认识在什么地方错的。如我原来教过的学生马某某,一次在课间写打油诗骂他同桌的女同学,该女同学哭诉到我这里,说清事情的经过后,我先对马某某写“诗”的技巧给予了肯定,但对他写诗骂人给予了批评,并引导他认识到写诗骂人是不道德的行为,为何不把这种本事用在文学创作上,经过我的宽容处理,该生向同桌道了歉,并从此喜欢上了写诗,后来因常写诗,他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了,上高中后还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高考后上了西安的一所高校。
严而有度是一种仁慈和关爱。我班有一学生在来我班前就是一个
所谓的坏孩子,一次在刚打上课铃时,他把一副乒乓球拍从楼上扔给楼下正要上体育课的外班同学,没想到拍子砸在了校橱窗的玻璃上,教导主任训斥了他。当我知道这时候,我没有训斥他,而是对他说:“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你不应该从楼上往下扔。老师希望你吸取这次的教训,做事前先想想再做”。在我的宽容和关爱下,他主动量了橱窗的尺寸并和我一起把玻璃安好了。从这件事后,他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后来由于他主动关心集体,还被同学们选为卫生委员。
后进生现象是必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他是各种因素不协调之下的产物。为师者是既教书又育人的,为实现这一神圣职责,我们就要认清后进生形成的根本原因,平等的善待,热情的关怀,让他们看到希望,受到尊重,以爱导行,以爱为基点使他们在各方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教育学》
《心理学》
第三篇:努力是把成功的钥匙
努力是把成功的钥匙
初二(1)班
宁静
面对考试,摇头者有,谈起者多。一进考场,便会听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之类的怒吼,也会听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之类的哀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考试是校园里最让人头痛的事。的确,我也曾经试过!
以前的我,不努力学习,一到考试就害怕!害怕在考场里不会做题,而旁边同学却轻易下笔,望着那种感觉,很讨厌!害怕考卷上的空白。害怕成绩出来后,不敢去问成绩的感觉!害怕班级和年级的排名。害怕再一次的班级倒数。害怕成绩单交到父母手上时的瑟瑟。害怕一切的一切。所以,我讨厌考试。
但那一次以后,我不再害怕了。
从年级的138名跳到29名,那种感觉是多么令人喜悦,我喜欢!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要考好并不困难。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绩的好与坏没人能够改变,除了自己的勤奋与懒惰。
本次月考,一进入考场,手捧着散发着墨香的试卷,我总情不自禁的有种难言的喜悦。那一道道的题目就好像一位位的朋友,面孔是那么的熟悉,即便是遇上一些不曾见过面的题目,我也从未胆怯过。那记录下来的一个个文字,就像我亲手栽下的一株株秧苗,让人倍感亲切。
我喜欢感受答题时的那种激动。“扑扑”的心跳,时刻提醒我集中精力,即使在酷暑,也不会为汗水而挥袖;在严冬,更不会为寒冷而叫屈。那份冷静和清醒是多么的宝贵。没有这种投入,作文时怎会文思泉涌,下笔成文。答题时又怎能锲而不舍地冲锋陷阵呢? 我也喜欢倾听考场上的钟声,这在平时总被忽略、被埋怨的钟声,此时是多么可爱啊!它像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奏着美妙的乐章,它又像一面永不停摆的钟声,“嘀嗒,嘀嗒”地,让你体会着光阴似箭的滋味。
原来努力学习过后会获得如此多的回报。也许“辛苦的背后总是快乐的”这句话是对的。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后,我的成绩终于再次进入了年级前70。
原来考好是这么简单,我明白了。
现在,我喜欢考试,因为每一次的考试都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考试是努力的见证。天才=99分汗水+1分灵感。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有了考试,我的性情开始变得成熟;有了考试,我的生活抹上了新的色彩。
第四篇: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参加工作十几年,我经常担任高年级的班主任。高年级的学生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作为班主任要跟他们沟通更应讲究方法。特别是遇到“问题学生”,所谓的“问题学生 ”,也就是学习、思想、行为有偏见的学生。他们容易被大家忽视冷落,殊不知,在他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是关爱。
我曾经担任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遇到了这样一个女生,在大家的眼里,她就是个“问题学生”,她不爱学习,不与同学交流,对老师也是爱理不理。受到一点点刺激,就拿自己出气,曾多次因为与同学发生冲突,撕破自己的课本、作业本,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把她当成“另类”。虽然平常在办公室听其他老师提到她,但由于没有教过他们,也就没有去研究她。可从现在开始,我将成为她的班主任,天天与她在一起,我有责任和义务去改变她。任何一个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注定是怎样的一个人,许多的行为、性格的形成是后天的诸多因素造成的。她发展成这样,是不是背后有其它的隐情呢?于是,我决定先去了解情况,找到使她改变的钥匙。
我找到了原来的班主任老师了解到她的学习成绩是一团糟,从来不做作业,班上的同学没一个跟她和得来的。于是刚开学不久我就先上她家里了解情况,在同她的母亲交谈中,了解到本来他父亲是在捕鱼的,不幸的是在一次海难中去世了,剩下她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在我班的这个女孩是家里的老大,其实,她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每天回家还帮忙搞家务活,母亲忙于生计也很少管她。听到这些,我不禁同情起这个孩子,我坚信,她本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她是可以变好的。回来之后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一定是太需要得到关爱了。
首先,我想得从我这个班主任做起,在给予她师爱的同时,应该给予一份母亲的关爱。每天,我都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课堂上,发现有丝毫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课余,我主动找她谈心。刚开始,她对我有所畏惧,不愿与我多说,甚至有时在谈话时对我爱理不理的。渐渐地,看我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种十分严厉,只会说她不是的老师,她愿意给我说话了,我心里多了份喜悦。同时,我在生活上给予她一些关心,尽量给予她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看来我的关心起到作用了,她把我当成了最相信的人,会主动跟我说话,而且会把她认为比较隐私的话说给我听。我感到无比的欣喜。
接下来,我要给她的是一个温暖的集体,让同学一起来关爱她。于是我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谁是最棒的?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很多学生争着发言,他们都把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列为最棒的。这时我这样跟同学们讲道:“同学们,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同学,因为她会做一些同学们不会做的事情,会做饭、洗衣服、还有许多的家务活。这些你们会做吗?”同学们异口同声道:“不会。”这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道:“老师,是谁呀?”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都讨论开了,这时,我看到坐在墙角的这位女生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她已经知道我讲的就是她。我向全班说出了她的名字,同学们都向她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最后,我说道:“同学们她可以做的这么好,真的很了不起,老师也因为我们班有这样的同学感到自豪,大家也要她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她请教。同时,大家也要在其它方面多多帮助她,特别是学习上,要给予她更多的帮助。”从那之后,同学们对她的态度改变了,课余主动的给她玩,过了半学期她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见到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态度改变了,大家是这样的关心她,爱她,她的整个人都变了,上课认真了,再也没有与同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也没出现过伤害自己的行为。人变得乐观起来。她的成绩由原来的下等提高到了中等,而且能主动参与班级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她终于向前迈出了一步,成为了一名正常的学生。
从教十几年,我深深地感觉到,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甚至会影响其毕生。我一定会将这份细腻、理智、持久的爱播撒给每一位学生!
第五篇:爱是教育的钥匙
爱是教育的钥匙
东关中学 阮玉环 魏书生曾这样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然而,要探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这把钥匙。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确实如此,在我5年的班主任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教育的至理名言。学生的成长和提高来源于自信,学生的自信源于教师的关爱。只有捧着一颗爱心献给学生,才能和学生的灵魂激烈的碰撞,并产生灿烂的火花。
一、细微中显爱心
“给学生一张笑脸,让每一个学生从中感到温暖。”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法宝。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老师应把爱心分给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体现在方方面面。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应是班主任工作最核心的问题!全班四十多个学生,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除了突发性的需要我亲自领着去看病买药之外,更多的时候,我会对带病坚持上课的学生给予温暖的问候。记得印象最深刻一次,有个学生傍晚在浴室摔倒后,手上流了很多。一时间寝室的学生都慌乱了,我接到学生的报告,赶到寝室后立马让学生按住流血的伤口,安慰他不要害怕,一边急忙骑车带他去附近的医院,及时止血。排队挂号,直到打了破伤风针接着挂盐水,才有时间打电话通知家长。等家长赶到,那时才发现自己连晚饭都还没有吃。听着家长和学生连声说着感谢的话,自己心里也特别开心。从那以后,那个受伤的学生,看到我都特别亲切的叫我一声阮老师好,语文课也听得特别认真。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的感染吧。
除了生病,学生的情感困惑也特别多。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都随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左右他们的心情。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发现苗头,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尽快疏导。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像和煦的春风,催开学生的心灵之花,学生为此会对老师更感激、更信任、也更听老师的话。
二、理解即是爱
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有这样一件事情,虽然不大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它让我看到其实班主任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师生间的理解才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那天早上刚做完早操,我就接到年段长陈老师的电话,“昨天巡宿舍时,我班的陈同学跟他了吵一架,并且还说了一些“出口脏”,骂得非常难听,他已经叫这位同学写检讨书,希望班主任处理一下。”接完电话后,我非常的生气,陈同学可是我们班的班长,怎么可以带头跟老师吵架,以后怎么带头管理班级别的学生呢!此时,我就暗暗想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
晚自习刚开始,我走进教室,到陈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事,检讨书写了没有?”他说:“老师,还没写完呢?”突然我有一种想法,让他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想到此,我又对他说:“要到讲台上去检讨!”听到这句话,发现他脸上一阵红说:“老师,不会吧?”我就说:“有什么不会啊!就是要上讲台去说!”说完就走了。
过了10分钟,我又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陈同学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他会拒绝的,但是他还是红着脸走上了讲台,进行了诚恳的检讨,下面听的学生时而议论纷纷。我突然发现他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说:“晚自习下后,他正在劝说没有按时值日的同学干快点,声音大了一点被值周老师听到了,就说他不按时休息,这样就要扣班级的分。听此,他就觉得这样太过分啦,就跟老师争论起来。”他又说:“他虽然有错,但是拿扣分来压他们,这样让学生觉得老师有点不近人情。我们也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宽容,而不是一味用惩罚的语气来教育我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觉得台下有部分同学是认同他的看法的。此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这样做会不会给他造成心理伤害?
此时,我觉得该如何评定这个学生非常难。既不能说他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肯定他做得对。如果说学生做得对,那就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所以此时我先肯定他说得有道理,老师有时候确实不了解情况,处理得不妥。但是陈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老师毕竟是老师,是尊长,即使他有不妥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他的啊,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交流,而不是说气话。如果按你这样的想法,对你不尊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尊敬他了是吗?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尊敬他们?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多点忍让,多沟通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体现自己的素质。最后,我还说,陈同学让你上讲台来检讨可能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师向你道歉。
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因为高中学生的心理其实也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我们不能感情用事,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难管学生犯了错误,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虚心接受你的批评,而不是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乐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那样班主任工作就更难做。所以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在感情上的接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班务事情时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要进行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理解的心,才能真正走进高中学生们的真实的心理世界。
三、信任是爱的源泉
我班的后进生群体,经过对其成长环境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
二、还有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
三、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这就形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不占少数,这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总觉得自己缺少亲情,潜意识中有一种补偿心理,在能力、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
一、个案背景:
1、个案的基本情况
张同学,女,从岭南乡村初中毕业,以计划生的分数考入我校学习。从高一到高三,我都是班主任。这个学生平时敏感、要强。比较情绪化,心情不好,偶尔有喝醉酒的情况发生。
2、个案的家庭情况
父母离异,跟随父亲和继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从小都是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基本只顾吃穿,不管别的。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张同学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敏感自我,自我约束能力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学习方面懈怠,懒散,积极性不强。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长辈觉得,孙女从小没有妈妈,怪可怜的。所以一旦孙女发脾气、哭闹时,老人便“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其次,学生的主要监护人父亲,长年在外,很多事情都不能细心管理,继母也只是负责一些家庭义务。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父母的不关心和放任,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缺乏安全感。
2、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孩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她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女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大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她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有时候索性放纵自己,出去和职校的同学唱K、喝酒。
三、采取的对策
作为班主任,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那么我们老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要求家长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粗暴的形式来解决。给孩子创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发现他积极的因素,促进转化。
我发现虽然张同学学习懈怠,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同学关系处理不错,讲义气,做错事敢于承认。写的一手好字,作业字迹干净整洁。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首先,我在课堂中,多为张同学提供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书写比赛的活动和竞赛,任命他为负责人,让他感到被信任和责任感。在组织活动中,他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重要的一份子,增加自信心,从而达到消除学习懈怠现象。
3、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
4、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一定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发现他今天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由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陈同学的进步已有了一些飞跃,但它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起步,不能说已是彻底的成功。对他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转化特殊的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