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人教版新教材也浸润着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而且特别注意选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是我们应当认真探究和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
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在思品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了学校德育的重任,更是要在教学中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中学生中仍然存着道德观念淡薄,思想行为失控,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中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如何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下能解,则非师矣。”虽然传统文化教育被列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其内容却散在于教材具体的章节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粒粒皆辛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问渠哪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言传身教,积极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典籍和蒙学读物,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和消化,力求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与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的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因而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亲师信道,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运用成语故事,使学生轻松学习
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和人们的经典语言,内涵丰富、语言精炼,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运用成语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讲孝敬父母时,可引入周朝闵子骞“单衣顺母”,汉朝黄香“扇忱温衾”的故事;“管鲍之交”、“高山流水”、“程门立雪”等成语典故,既能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受到强烈震撼,又能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名言警句,使课堂教学富有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名言警句蕴含智慧,发人深省。人教版教材将恰当的名言、谚语等列出时,特别注意使用了中华传统的格言和古代思想家的名言。据笔者统计,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共收录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谚语约90多条,其中,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伦理精神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约40多条,例如在七年级《日新又新我尝新》一课中就列出了5条。名言警句浅显易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光芒。我们如能较好地利用名言警句,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八年级上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引用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所引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这些思想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品贡性格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巧用诗词,使教学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和璀璨明珠。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向上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初中学生已学过不少的名人佳作,教师应善于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例如,讲七年级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时,可引用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讲爱洒心间时,可引入《游子吟》和《诗经》里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触角渗透到学习、生活各方面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把传统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组织我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例如,忧患意识、诚信教育、生命教育、知耻和义利观教育等专题。第二,利用丰富的民间文化,开展祖国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等方面的关联性研究,指导学生作材料搜集、归类、分析、提炼工作。第三,通过辩论会、演讲赛、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歌以言志,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第四,利用《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古训美言编辑成相关资料,对传统统经典可考虑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配套使用,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通过以上途径和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总之,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负责、自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第二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阶段主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为重点,提高自身认识,引领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国情。作为当代教师需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逐步迁移到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将深入展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
一、巧用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的成长特点他们会对比较新颖的和已有经验有关联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抓住时机巧妙的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有关的内容时,可以引入故宫、天坛、京剧脸谱、福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图片使学生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既体验到图形对称美的存在,又了解古代建筑、文化的底蕴深厚。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
又如,在学习数学转化这一重要思想时可以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五六岁时,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的程度可以比上常人了。孙权送来一只巨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向他的下属询问这件事,可众大臣都想不出办法。曹冲说把象安放到船上,在水没过船的地方刻上记号,称实物装上船,比较之下就知道结果了。曹超听了很高兴,立刻按这个办法实施行动。实际上,聪明的曹冲用的是等量替换法,这一转化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被用到,更体现思维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用传统文化吸引学生,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妙用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动人以言之,其感不深”,榜样是看得见的真理,用榜样去教育人,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青少年有必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了解对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物事迹,这对于学生认清国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介绍我国是最早发现并实用勾股定理的,我国古称直角边为“勾”与“股”,因而将这条定理成为勾股定理。古今证法400多种,在我国西汉《周髀算经》中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500多年,并且东汉时的赵爽用弦图证法很直观、简明的得出结论,他表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家高超的证题思想和对数学的转眼精神,是民族的骄傲。
在认识无理数时,教师可以介绍魏晋之际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利用割圆术得出准确的圆周率值=3.1416,为圆周率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在数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在刘徽之后,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3.1415926。在讲解如何注重数学学习方法时可以引入宋代著名数学教育家杨辉,他主张数学教育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主张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学习者抓住要领,反复练习。他的“司算纲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数学教学大纲。在生活中用到合理安排工作进程时我们可以借鉴华罗庚的统筹法这一数学方法,三、深挖教材,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并不突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专研,充分挖掘出中?A传统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应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学习方程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今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教师说明这是著名难题,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挑战困难的意识,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在讲解最短路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入古代数学中这道数学题,有一棵枯树直立在地上,树高2丈,粗3尺,有一根藤条从树根处缠绕而上到达树顶,请问这根藤条有多长?同学们为解决问题会将大树展开成平面图在利用学过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学生不仅学会在平面的基础上计算最短路径,又认识到立体图形上最短路径问题要转化为平面图形上的最短路径去计算,又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与学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当下的教学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学到知识指导我们做好事,更应该得到品德修养上的文化提升引领我们做好人。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抓住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树立自信心,我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实例值得教师去引入,值得学生感受、学习。
比如,在讲解乘方时,让学生去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的结果增大的越来越快。教师可以引用这样的历史故事:从前,新疆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阿凡提,那时有个很坏的皇帝欺压百姓,阿凡提可不怕总想找机会收拾一下皇帝,有一天,阿凡提偶得机会与皇帝下棋,皇帝说这样下棋不够刺激,赌点什么吧,阿凡提说好啊,皇帝说如果我赢了你就给我打长工,阿凡提说行啊。皇帝问阿凡提你赢了呢,阿凡提看看皇帝的粮仓,说如果我赢了你就在棋盘的格子里放米就行。皇帝问怎么放,阿凡提说,棋盘上一共这么多格子,你要输了,就在第一个格子上放一粒米,第二个格子上放两粒米,以后每个格子上的米粒都是上一格的一倍,放完就行了。皇帝想,我家粮库那么大,别说一个小小棋盘了,就是再大很多的棋盘也装得下啊。于是他欣然答应。结果阿凡提赢了棋,皇帝在兑现承诺时发现,别说他一个粮库,就是再多几个粮库也装不满她的棋盘。故事讲完可以让学生去思考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并试着去计算解决。在学生计算时会发现乘方的结果增大越来越快特别是底数很大时增大的很快。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会感受数学的智慧又会充分参与并试图解决,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又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上,初中数学教学也应承担起来。渗透文化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充实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因为我们有责任让传统文化体现到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国文化的侵染,为自身成长奠定基石。
第三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富源县富村镇第一中学
杨仁旺
【内容提要】:面对教科书中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感情。走上社会后心灵荒芜,价值观缺失,形成心理荒漠困扰人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学习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传统文化 由文入世 知人论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一 传统文化教育的迷失
人是社会的动物,身处历史和时代巨大变革时期人们的心理也有剧烈震荡。君不见,街头巷尾麻将成风,人们赖此休闲,在输与赢的刺激中感受自身的存在;少管所中十多岁少年.如花年纪却不得不面对铁窗之苦,皆因当时面子重要,小事酿成大祸,祸延己身;初中学生尚未脱去稚气,却人心思动,准备去混社会„„以上种种表现,使笔者感到沉重,有那么多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州大地上,人心竟如此空虚浮躁,撇去功利的浮沫,人们心中的操守与底线使人不忍触及。今日种种果皆因前日种种因,在他们身上教育履行“除鄙见,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责任是缺位的。更可怕的是漠视甚至鄙视传统文化,在各类洋节日面前,青年们趋之若鹜,传统节日里却喊着“无聊,没意思”“老土”“人家外国。”从心理上对祖国文化的自轻自贱不免使人心寒,什么原因使身受十多年国文教育熏陶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怨愤诅咒之语?传统文化缺席,学生无缘了解其博大精深,高雅从容,自然无从去敬仰崇拜了。可中学教科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又何以收效甚微?源于以前我们所教的仅仅是知识,不是教做人,知识不用就会很快被遗忘,无缘从心理上接受传统文化中的推己及人,尊师重道,重义轻利,那自然会形成庸俗低级的价值观,人生观,如自私自利,虚荣偏激,重利忘义空虚浮躁。那又如何向学生传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使他们成为人格磊落,性情豁达,勇于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新时代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慎重思考的问题。
幸运的是随着国力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拥有传统文化意义的事物已成时尚。比如乐坛刮起的《菊花台》《青花瓷》的中国风,家装业的“中国元素”。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如何将传统文化春风化雨融入青少年心中,而不是浮在表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常见幼儿园的小人儿奶声奶气吟诵传统启蒙经典的声音,仿佛听见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迫切呐喊,因而不论从过去,现在,未来,各时空思索都共指一个主题,“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这是时代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因而笔者提出本论题《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二 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语文密不可分
中学生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正是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错失了将很难弥补,他们的文化积淀和修养会影响其一生,又因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敏感,叛逆使传统文化渗透既迫切又颇费心力。
中学教育仍是基础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向中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而言之分为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细而言之更分为语数英体音美等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又培养其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无疑会指导他们更好的学习其他知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他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独特地位,语言文字是思想载体,学生目视其文,涵咏其味,意会其理,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田。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比其他学科学科任务更重。课文教学目标中思想感情和价值观既直指传统文化,所以语文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责无旁贷。
三 传统文化概念及其在语文教材中的表现
明确了传播传统文化重要性后,还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其发展历史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印记着自己民族和国家的鲜明特色,这就是民族文化或种族文化。文化会超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连续的承传与发展,并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就形成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和西方文化的缜密重逻辑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重神韵和体验。早在文字产生之前我国就产生了以耕地为主的农业文明,以草药针灸为主的精微深奥的医药文明,以琴瑟为主的音乐文明,还有以血缘为中心、以禅让为标志的礼制文明。中国人以汉字独特的结构特点创造了独步世界的汉字书法文明。另外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玉文化,服饰文化、烹饪文化等均饮誉世界。
在中学英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重礼仪重教育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礼贤下士,谦恭待人,观者为之感动,侯朱二人为之动容。《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穷冬远行入山向老师请教问题,立于门外雪野中,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表现在色恭礼至中。二、重视道德修养
孔子教育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一切应该依礼而行。当然此“礼”在现代社会有新注释,是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子路行事粗豪,孔子责骂子路 “野哉,由也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一文中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与人为善。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更提出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见《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频繁的见于诗文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却闻泣泪满衣赏”等等很多。四、更有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
五、孝义也是经常出现的主题。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六、还有纳谏,用人以及取信于民的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学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
四、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传统一旦为人们接受,不管自觉或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导向与制约的作用。传统文化存在与文字和生活中,那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一、学习古诗文过程中要注意由文入世,知人论世。
1、除了课堂普通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启发联想。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文底蕴。意象是生命感情的具体支撑点,表现的情绪因其共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特征更成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象,逐渐养成学生对诗词意象细腻敏锐的文化感受,才能使学生在与诗人独特感情共鸣过程真切体验到精神文化的美丽,心灵得到陶冶,品性得到熏陶。2、知人论世
使学生体悟到为文和为人是一体的,诗词作品无疑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激发创造力,让学生补写、续写、改写古诗文为散文,进一步将书中知识化为己有,设身处地地以作者思维去思考。、重视拓展延伸阅读。
和传统文化相比,课文内容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比较系统地介绍诗词艺术的基本知识,有关诗词欣赏的理论书籍供学生研究,对于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指导自编诗集或进行诗词创作,课内与课外共同创设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调动学生潜在的情感体验,达到自觉内化之功。
二、书本学习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的影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生活中学习应以表达为主。如果说在书中学习是输入积累,生活中学习就是输出感悟。生活中的节假日,风俗习惯都是学习的很好入口,引导学生参观古迹,缅怀古人,追思豪情;观看现实中婚丧嫁娶风俗,分析各环节设置目的,感受传统文化;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关注那些共性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感受传统更可以通过与长辈直接交流,获得有关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实例。将各种感悟记录下来写入文章,坚持日久,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自身也被熏染,朝着人格完善,注重道德修养的方向发展了。五、弘扬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文化因其和漫长的封建社会相伴相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也融入了一些糟粕。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分析地继承。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学习过程中自身有较高修养,较强分析能力,尤其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研究材料更可能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就要本着时代需要和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双层标准来衡量了。
六、前景展望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是少年的时代。未来的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化,国家的竞争其本质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将中华少年培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四有心新人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中国传统文化精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3《唐诗三百首》2002年8月第4次印刷
第四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
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中学黄国超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源远流长。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天人合一”的哲思想;想到成熟、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想到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会想到“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都是值得弘扬传承的,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条扁担抱着走。” 的婚姻模式,就有悖于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所以,我们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时,更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在中国不断传播蔓延,甚至泛滥,比如,大部分学生、社会人都迷上了过洋节,而淡化了我们自己的春节、端午节等等。传统文化作用在逐渐减弱,受到了空前冷遇。尤其在我们上语文课时,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很少涉及,或者基本没有涉及过,原因是害怕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我们教学的思维误区。所以,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之美,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而语文恰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因此,依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注重语言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通过文化的感染、思想的熏陶、精神的提升,建构人文精神与人文性格,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我走上教师岗位即开始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我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臵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回顾自己所走的教学之路,谈一谈自己的得失成败,以之抛砖引玉。
一、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正如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里所说的“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可教”一样,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为此,新课标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要广博,思维要灵活,师生关系要和谐。在新型的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质性的改变,学生的思想被进一步解放,质疑生问的方向更广,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调节教学方式,让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新的课堂。而教学方法有效与否就取决于师生双方的人文素养的高低,而人文素养的提高则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语文课堂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二、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本人是这样尝试的:
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所谓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要想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其次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感受传统文化;备学生时,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要渗透,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已不需要耗费时间等。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所谓下足功夫,其实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显性教授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就是在学习课文时,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其中,是必须学习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时,古文部分已然分开,即散文和韵文之别。
先说散文,散文大致分为:
论说文(如韩愈的《马说》、贾谊的《过秦论》等)
应用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等)杂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史传文(如左丘明《左转》、司马迁的《史记》等)而如果从创作时间上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传〃曹刿论战》)两汉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
明清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同时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还有韵文,即诗、词、曲、赋等文体。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一般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诗经〃硕鼠》《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压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选入人教版初中中语文课本的诗歌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词,即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赋,主要是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光又在文中讲到“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解释说:“宁,安也。谓问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问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 这就是传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两个传统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古代官员的任免与升降,这里简单地讲。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还有转、调、徙、迁等都表示调动官职,如《张衡传》中讲张衡仕途“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罢、免、黜、左迁主要表示免职或降级,如上文讲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确定“合纵”政策,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连横是强秦为了避免六国真正团结起来,自己孤立无援,就派张仪游说各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弱国。后来的成语“纵横捭阖”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显性的传统文化还是隐性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让传统文化渗透、滋润我们的年轻一代。
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作业是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大致可分为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平时作业除了考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势渗透传统文化。在布臵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古诗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或者是其载体,熟读或者背诵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
2、作文的布臵与写作。
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而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3、成语的日常积累。
我们整日讲中考考题型,说成语是一种必考题型,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但请不要忘记,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布臵假期作业时,已经并且还将如此进行下去,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4、重视书法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用筷子吃饭,用毛笔写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汉字构型中表现出来的对称、平衡、流动与形象四种美,书写过程中的动态美、新鲜美,使中国书法成为具有图像性美感的艺术。放眼世界文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像汉字那样可以独立发展成一门享誉世界、博大精深的艺术。
四、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使者
其实,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需依靠教师的推进和落实。教师就是要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要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当仁不让。而要做好这个艰巨的工作,首先需要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为教书而教书,或是为高考而教书,语文教师就成了一个狭隘的工具;有了责任感,语文教师才能勇于贯彻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次,需要自身素质的提高。俗语说,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要想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我们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学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事实证明学生对传统的东西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缺乏生动有趣的形式让他们接受,也缺少参与感受民族文化的机会和氛围。只要引导得法注意营造“书香校园”及“书香氛围”,学生一定会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语文教师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吧。常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教育者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要以忠诚为信念,以模范为榜样,以责任为准绳,以创新为追求,全心投入,努力工作,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五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传统文化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除了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在各个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使命。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学习,爱科学,坚持真理并为之奋斗的优秀品质,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教师要找到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把它其中蕴含的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出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开发智能,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一、利用显性素材为载体,呈现传统文化
小学现行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以图呈现数学之美
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在数学教材第十册《图形与变换》一课,展示给学生有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图案、年画、脸谱、等等一些吉祥图案。在学习之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副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了解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二)以人突显人文精神
运用教材中反映我国历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实例教育学生,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的原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九册96页)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第十册26页)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有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家,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真是愧对古人。从而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三)以史沉淀民族精神
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其中多为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我国古代,大约2000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第九册54页);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方田章”论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九册85页);如:“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即古代《九章算术》对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体积的论述(第十册47页);如: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表示分数”(第十册62页);如“古代《九章算术》中介绍的约分术”(第十册87页);如“古代《九章算术》对分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论述(第十册112页)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挖掘隐形素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在现行数学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就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1、以典型习题,适时育人
教材中有许多例习题,通过引申、联想、对比,可以发掘其特殊的教育意义。例如:第九册64页8题,提到长江黄河,这里,可以让学生体会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而黄河是我们的华下儿女母亲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要爱护和保护他们。第十册45页6题,提到了求正方体冰块的体积,一旁提示“早在夏朝,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存储冰块的技术”!可以问学生你对这个信息有什么想法,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2、编写例题、拓展教材,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需要有时回补充一些习题或者编一些题目,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在编纂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反映传统文化成就的应用题。通过习题中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逻辑推理、运算结果等使人直接感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物质享受和情感体验;或以教材内容为题材介绍数学家。例如在学习第九册简易方程时,可以在学习用方程解决加减法问题时设计这样的题目,“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第一高峰,高8848米,高出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237米,乔戈里峰海拔多少米?”还比如在学习第十册《质数和合数》一节课,涉及到哥德巴赫猜想,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这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可以讲一讲他的故事以及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中国在数学上的成就。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
3、利用传统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在数学第九册课本,72页的7题,是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用学的方程来解答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问学生,“你们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吗?想不想去了解它?通过了解你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我的鼓励,有一些同学就试着去了解和探索知道了这个问题,知道了这道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在《孙子算经》记载的。还了解了古代对这种题的解法叫做“砍足法”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的探究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而且还了解到我国古代很早的数学论著中就已经涉及到先进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无不令他们叹服。三.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价值 1.课内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组织游戏,在传统游戏中学数学。
第九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在教学中涉及到“击鼓传花”和“石头、剪子、布”的教学情境。两个游戏方式都可以称得上传统民间游戏。“击鼓传花”最早来源于“酒令”。(酒令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酒令起源儒家“礼”,为喝酒时助兴娱乐的方式。大约从唐代开始酒令开始在社会上盛行, 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的一人罚酒。这个罚酒者就有权充当下一轮的令官。也有用鼓声伴奏的,称“击鼓传花令”。)“石头、剪子、布”,也就“猜拳”,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这本书,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石头、剪刀、布,这是一种很早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广泛流传的手技游戏,有时跟“掷硬币”、“掷骰子”有相同的功能,就是用来产生随机结果以作决策。但有时它并不随机,因为游戏者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对手的手法,所以说,玩这个游戏是有一定技巧的。)在游戏前,对于游戏的了解起源和发展,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2、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会涉及到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我是小会计”一课,学生先要通过计算,再填写发票上的大小写金额,通过认识大写数字,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3、开展数学研究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和数学主题活动。活动的涉及的面除了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还可以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例如:学习第九册《简易方程》可以组织学生研究在中国方程的发展;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可以让学生去研究《九章算术》;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可以让学生研究分数在中国的发展……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而且了解了中国古代在数学领域的辉煌的成就和灿烂的文化,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实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其传统文化因素多为隐性的。因此,数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潜移默化为主,避免不合时宜的生拉硬扯。这样既从整体结构上肢解了数学课堂,又影响了所应达到的效果。
2、持之以恒原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数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
3、情境创设原则。利用各种途径,创设能吸引受教育者的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使他们的学习与参与兴趣调动起来,达到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效果。
4、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原则。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以达到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5、合作原则。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不可能是单枪匹马。数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应与其它学科中的德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使传统文化教育无处不在,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