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素养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庄联校宁艾小学 李瑞梅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国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开拓。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这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底蕴。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
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如在教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我们要把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
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这就在引导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传达出来,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例如讲授《示儿》时,我在讲完此文后穿插讲述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他的一些事迹以及他的重要作品《离骚》的情况。我通过简单易懂的言语描述,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古代诸如《示儿》这样的爱国诗数不胜数,同样,爱国诗人也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应算战国末期的屈原。屈原学识渊博,但不幸的是,在朝廷给当权派排挤,遭流放的境地;但他始终不忘国事,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安危,他这种献身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子孙,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去大的影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歌无情得揭露斥责了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修身洁行、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离骚》高度的艺术成就与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得结合为一体,使它成为光照千古的绝唱,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信,经过教者这样“点拨”,学生在课后一定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与同学们的心中;对屈原的《离骚》,他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以后,有意无意间他们也一定会去翻阅、浏览,甚至成诵!最重要的是,他们曾深深地震撼与屈原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当中。
二、加强识字教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汉字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悠久,充满生机,既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 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此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发展变化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搜集阅读《甲骨文的发现》,了解汉字起源于甲骨文。然后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时,老师让学生自由看图,说说像什么?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重点指导“羊、鸟、兔”这几个字演变的大致过程。其实上面这些字叫象形字,这是汉字最初发展阶段,之后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通过这些让学生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祖国文字,立志树立学好汉语的决心。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
三、注重诵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在小学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天人合一”“和为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都能在传统国学经典中找到渊源。诵读经典,传承经典文化不但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此外,我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反映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如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喜迎新春佳节的情景。教学这首诗时让学生领会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燃烧鞭炮、喜欢屠苏酒和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让学生领会我国重阳节的传统习谷;登高、插茱萸。还有很多反映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老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对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
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学语文教学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让我们在教学中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依托积淀千年的华夏文化,努力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之能真正站在“五千年文化历史巨人”的肩上开拓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人文思想的渗透
单位:河南省长垣县常村镇中心校
姓名:时喜梅
电子邮件:643028861@qq
电话:***
内容摘要: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渗透呢?尊重学生,让学生愿意学习;树立信心,让学生敢于学习;注重差异,让学生能够学习;调动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育首先是人学,是一项双边的活动,教育的施动者是教师,而受动者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力量,若不重视学生的现状,不了解学生,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也就无从谈起。乌申斯基也指出:“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同样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人的重要性。而新课标也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标的基本特点。”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人的重要性,必须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可能获得成功。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渗透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愿意学习
人道主义教育的最基本的观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高度尊重学生,八小时当作一个完整的、发展的、活生生的人来看。语文教育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求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交互活动中民主,在相处的氛围中和谐。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心呼唤心,以自己的火 去点燃学生的火。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主动关心、鼓励他们,不让他们在心灵上受任何伤害。在仍是“分数论英雄”的今天,决不能以成绩、以分数来看待学生。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成绩好的、成绩差的都是自己的学生,不能因为成绩好友缺点就包庇批评轻一些,而成绩差的学生犯错误就用放大镜来指责他们,这样做是不公平的。以自己的好恶做工作,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成长和发展,不利于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更不利于形成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对成绩好的成绩差的一视同仁。特别是对成绩差的学生更要多给他们一份微笑,多给一份关爱,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
二、树立信心,让学生敢于学习
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学生学西成绩不易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要么认为自己基础太差,无法赶上来了,要么认为自己的智力存在障碍,自暴自弃,态度消极。要想教育成功,使学生有进步,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现状,以人为本,帮助新华社树 1
立信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们相信自己,敢于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首先,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研究对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学生说他作文无话可说,教师可利用日记的形式要求学生将每天的经历,自己对老师、同学的看法,对某事件的评价记载下来,即使记流水帐也行,鼓励他慢慢进步。如文章写好了,教师可写评语:“这样下去,你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的。”学生提出想要提高的愿望,教师可写:“老师相信,继续努力下去,一定会成功的。”学生学习有了困惑,教师同样可以在评语中解答。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张扬学生的自信心。第二,教师可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利用课堂来增强学生自信心。既可利用现有教材如《山的那一边是海》、《我的信念》、《理想》来帮助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树立理想,增强自信心;《走一步再走一步》来引导学生如何克服实现理想中遇到的困难;又可以有意识的从课外精选一些文章,作为补充教材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觉得成功并不难,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如读者中的一篇文章《鹰志》:老鹰残忍的教小鹰飞翔以及鹰在四十岁左右是的生命蜕变,如何获得重生。当学生颓废的时候,我在班会上读了这篇文章,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帮他们找回努力学习的勇气和信心。第三,要坚持赏识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哪怕是微笑的进步,教师都要留心、都要及时表扬;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多关心,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实际上是非常在乎老师的表扬的,教师的一次表扬可以鼓舞学生好长一段时间,可能会促使学生产生巨大变化,最终走向成功。第四,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鹰加强形成性评价。对于基础差的和基础好的学生要区别对、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只要学生进步了,不管他进步了多少,都要表扬;只要学生退步了,不管他退步了多少,都应该提醒他注意。志有这样做到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帮助学生不断修正目标,增强其自信心。如我所教班里有位学生,语文从不及格,但他有一个优点:音质特好,朗读时,就是不流利,对此,我辅导他,在下面练习朗诵,在一次国旗下讲话,我鼓励他,大胆的试试,没想到,讲话还没结束,掌声就四起,赢得更多同学惊羡的目光,过后我及时表扬他。没想到,这成了他学习的转折点。语文成绩却有惊人的进步。因此,老师要修正对学生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是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三、注重差异,让学生能够学习
首先,“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为人处事的态度等都有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状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一方面,教师可以重视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性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现那个不同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学生都能过学到自己能过掌握的知识,得道不同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有可以利用差异,通过每一位同学的优点来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了一帮助其他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合作、探究实际上就是强调差异的共享,让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到自己不熟悉的学习中去,彤过交流、互动,探究知识的本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最终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另外学生生理、心里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调动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新课标也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了的兴趣,才会入迷,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怎样才能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呢?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要学生对一门课感兴趣,应先要学生接受你、对你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有爱屋及乌的特性。学生喜欢某位老师,自然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因而教师在课下应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参加学生的一些活动,力图融入到学生中去;同时教师可在日记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而不要动不动就教训他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接受这位教师,乐于接受其教师教育。另外,教师可通过课堂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内容是,力求经的更生动,更形,尽量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在形式上,力求多样化,如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自身上,教师也要经常充电,不断提升自己,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这样,既增添了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人格魅力,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夸美纽约认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完成。”而实际上只有将学生当作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在教育中给予人文主义的关怀,教育才成其教育,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育人三部曲.》、《新课程标准》、《语文教育》。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标准》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中小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什么是人文素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和人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和中学生、大学生不同的特点,体现了质与量可差异。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人文素养主要有:如何很好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于社会、人于人之 间的关系,并较好的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在以人文素养为核心,人文素养与语言能力并重、不可分割的语文素质观的指导下,我的语文教学的思路豁然明朗起来。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势。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将发挥重要作
用。在语文教学中寓于思想教育,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所以,语文学科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而且,由于语文课程资源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更应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我们的教材主要有一篇篇的课文组成,这些课文的内容极为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空间小到细菌微生物,无所不有,真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课文中不仅知识丰富,大部分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
1、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贴在文章上的标签,需要学生遵循一定的路径才能有所体会。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跃出纸面,学生多方面的感知了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写事物的美。如《燕子》、《阿里山的云雾》两篇课文,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中所描绘的“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赶集似的聚拢来”欢快热闹的气氛,“千山万壑,全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的美丽景色都很自然的出现在眼前。
要重视积累和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文化的熏陶,为什么那些读书读的多的人,其言谈举止跟别人不一样呢?道理就是如此。
2、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她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当学完《荔枝》这篇课文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这篇文章很感人,你对你的妈妈又了解多少呢?请你回家为你妈妈洗一次脚,并把洗脚的过程写下来。学生作业交上来后,我惊喜万分地发现:我的学生正在长大。有的学生把这种感人的场面写来,反映了家庭的和谐;有的学生对妈妈因过分劳累发出了内心的呼声;有的学生把妈妈当时的激动。自己内心的感激淋漓尽致地写了下来等等。这样的教学,由于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
3、贴近学生的生活。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只有把生活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的生机。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比较大的课文,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呢?就是要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小音乐家扬科》的教学,学生对小扬科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对那些残害小扬科的人充满了憎恨,怎样能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呢?
我设计了一个小法庭,让学生们充当扬科的律师以及法庭的法官,还扬科一个公道,对那些残害扬科的人给与公正的判决。这样同学们不仅正确的表达了对扬科的同情,对旧社会的憎恨,同时受到了符合当代社会的法制教育。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1、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师的情感就是对于发展主体所具备的“爱心”,是对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问题的情感和态度。“一个孩子牵动多少人的心,我如何拿心对孩子”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教师必须宽容,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要给与肯定和赞赏,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乐于标新立异。学生即使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举动,教师也要对其中合理、积极的成分持热情肯定的态度。
2、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工作很辛苦,但在工作之外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其审美能力自然会高人一筹,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就会派上用场。
3、教师要培养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表现。会反思的人具有谦虚内敛的性格,具有不服输的劲头,具有探索的精神,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做这样的反思:当学生精神不振时,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是能否唤起他的力量?能否从学生的目光中读出愿望?能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欢娱?
三、营造班级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首先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熏陶学生。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应该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入手,创造班级浓厚的文化氛围。所谓硬件建设,就是加强班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设置学习园地、标语牌、黑板报、图书箱等,确保这些班级文化设施布局科学合理,美观大方。所谓软件建设就是要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创建团结、友爱、互助的班风,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风。让学生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文化气息浓厚的教室里愉快地成长;让教室里终年荡漾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充满着人文的关怀。
四、认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广泛开展校内外语文实践活动,沟通课内外之间的联系,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不但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
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开展好这些活动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相信经我们当代教师的不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写了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当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接着从充分利用教材,实施人文教育;“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人文素养主要途径;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三方面来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一章开宗明义:“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里,“人文性”被首次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观作比较,不难看到二者的区别:现代语文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一种科学素养,更是一种人文素养。这是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人文关怀信息。它重视语文教学过程,重视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需要,重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看来人文的内涵是很宽泛的,人文的各种文化都是涵盖其内,这点决不是思想性、情感性所能包容的。“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人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在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民族、外民族,本国、外国,现代价值观、情感、理性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与高度。它更注重的是学生文化底蕴、精神方面的修养,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忽视学生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目标,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一切唯考、唯分、唯名至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上得暮气沉沉,学生缺乏活力。我们的大多数语文教学往往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要么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要么用无休止的做题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要么用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学必将导致社会的人文缺失——疯狂追求物质享受,“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对情感的无比冷漠,等等。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成都的“微波炉烹小狗”,和学生自杀的频繁上演,使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殊不知,这正是我国教育一向“重科学,轻人文”结出的恶果,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面对如此忽视人文教育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实施人文教育
教材主要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这些课文的内容极为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空间小到细菌微生物,无所不有,真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课文中不仅知识丰富,大部分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
1、引导学生多读。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贴在文章上的标签,需要学生遵循一定的路径才能有所体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第2页 记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越出纸面,学生多方面的感知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写事物的美。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大量而有台阶性的诵读训练,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例如教师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雪孩子》一课时,教师的范读能很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节的同时产生了一个个疑问:为什么会有雪孩子?雪孩子为什么会动呢?雪孩子的鼻子为什么是红的?„„这些问题之所以过于浅显,是由于学生尚未深入学习课文,因此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自由多读几遍课文。在多次诵读中,伴随着学生的思考,以上问题多半会不答自解:有雪孩子是因为课文一开头就介绍到“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有雪当然可以堆雪孩子;雪孩子会动是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读图,学生也不难发现雪孩子的鼻子原来是用胡萝卜做成的,所以是红的。学生一方面通过诵读自己寻求到了答案,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有深意的问题,像“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雪孩子为什么要去救小白兔?”“雪孩子怎么会飞到天上变成云呢?”“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他回来后小白兔会跟他说什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仍然不用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在反复诵读中自己去寻求答案。
2、抓住关键词句,培养人文素养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不能离开语言这个工具,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不表达任何思想的语言,相反,也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可以不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思想的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词语深入讲解,使学生能更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教育。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首先要抓住“雪中送炭”来理解课文。先让学生弄懂“雪中送炭”的意思是在大雪天给别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再引导学生讨论,读课文,体会文中的“帮助”指的是朝鲜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接着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打糕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送到阵地上来的。紧紧抓住“空着肚子”、“三天三夜”、“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等词语,让学生深入理解。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朝鲜妇女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送来了战士急需的食物,志愿军战士会怎样呢?最后总结升华认识,“可以说大娘 第3页 送来的不仅仅是志愿军急需的打糕,而是大娘母亲一样的爱,是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此时,学生明白了: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而且也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这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为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讨论,抓住课文中最能表达情感的句子进行赏读,品读,并从这些句子中去感悟。
3、注重情感的体验。
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同样也不是自然常识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在深入理解《雪孩子》的内容后,许多学生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雪孩子明明知道自己一遇到火就会融化,他为什么还要去救小白兔呢?难道他的生命就不宝贵了吗?这时,我引导学生们把自己变成雪孩子,想象当时的情景:去救,自己会融化;不去,小白兔会被大火烧死„„到底去不去呢?能不能想出两全其美的方法?大火无情,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救人要紧,更何况小白兔是自己的好朋友啊!通过想象,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体会出友谊的美好与伟大。课文结尾写道:“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他飞到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读到这里,学生被雪孩子那美好的心灵深深打动,情感得到了升华,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如此,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生还经历了情感的体验。
二、“自主、合作、探究” 培养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比较,最大的变化就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正确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评价方法进行全面改革,以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方式。古语说“授之以渔,不如援之以渔”。
首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由的发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兴趣得以激活,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思想启迪,感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
其次,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本身就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最重要的目 第4页 标。“自主”即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一个人要想做自己的主人是有一定条件的,他必须是一个人格健全、自尊、自爱、珍视自己的生命及创造的人,一个心理有障碍的人是无法做到自主的。所以自主意识体现了人文素养中的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合作”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思想,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必须学会认同别人赞赏别人,必须有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了人文素养中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探究”是一个人对未知领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有培育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信任,才能保证我们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探究意识”反映了一个人对自然,对科学的正确态度。以上三种意识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对待科学三个方面提出了人文素养的培育目标。怎样才能培养三种基本的人文素养呢?实践证明靠灌输是无法做到的,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采取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实践中不知不觉的把这三方面的人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成习惯,并用这样的态度指导自己的一生。因此必须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发挥教师作用,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简单点,一是老师的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二是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点点滴滴之中。
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以身垂范,为人师表,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是寓德于文成功实施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运用自己的影响和感召力,去营造良好的德育智育氛围,培养和谐、融洽、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吮吸健康成长的甘露,获取全面发展的营养。
1、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师的情感就是对于发展主体所具备的“爱心”,是对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问题的情感和态度。“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第5页 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教师必须宽容,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要给与肯定和赞赏,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乐于标新立异。学生即使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举动,教师也要对其中合理、积极的成分持热情肯定的态度。
2、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工作很辛苦,但在工作之外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其审美能力自然会高人一筹,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就会派上用场。
3、教师要培养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表现。会反思的人具有谦虚内敛的性格,具有不服输的劲头,具有探索的精神,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做这样的反思:当学生精神不振时,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是能否唤起他的力量?能否从学生的目光中读出愿望?能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欢娱?
总之,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的语文教育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经我们当代教师的不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韦志成 《语文课程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3、熊开明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作者:罗平县九龙小学 皇丽琼 电话:***
第6页
第五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富源县富村镇第一中学
杨仁旺
【内容提要】:面对教科书中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感情。走上社会后心灵荒芜,价值观缺失,形成心理荒漠困扰人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学习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传统文化 由文入世 知人论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一 传统文化教育的迷失
人是社会的动物,身处历史和时代巨大变革时期人们的心理也有剧烈震荡。君不见,街头巷尾麻将成风,人们赖此休闲,在输与赢的刺激中感受自身的存在;少管所中十多岁少年.如花年纪却不得不面对铁窗之苦,皆因当时面子重要,小事酿成大祸,祸延己身;初中学生尚未脱去稚气,却人心思动,准备去混社会„„以上种种表现,使笔者感到沉重,有那么多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州大地上,人心竟如此空虚浮躁,撇去功利的浮沫,人们心中的操守与底线使人不忍触及。今日种种果皆因前日种种因,在他们身上教育履行“除鄙见,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责任是缺位的。更可怕的是漠视甚至鄙视传统文化,在各类洋节日面前,青年们趋之若鹜,传统节日里却喊着“无聊,没意思”“老土”“人家外国。”从心理上对祖国文化的自轻自贱不免使人心寒,什么原因使身受十多年国文教育熏陶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怨愤诅咒之语?传统文化缺席,学生无缘了解其博大精深,高雅从容,自然无从去敬仰崇拜了。可中学教科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又何以收效甚微?源于以前我们所教的仅仅是知识,不是教做人,知识不用就会很快被遗忘,无缘从心理上接受传统文化中的推己及人,尊师重道,重义轻利,那自然会形成庸俗低级的价值观,人生观,如自私自利,虚荣偏激,重利忘义空虚浮躁。那又如何向学生传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使他们成为人格磊落,性情豁达,勇于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新时代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慎重思考的问题。
幸运的是随着国力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拥有传统文化意义的事物已成时尚。比如乐坛刮起的《菊花台》《青花瓷》的中国风,家装业的“中国元素”。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如何将传统文化春风化雨融入青少年心中,而不是浮在表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常见幼儿园的小人儿奶声奶气吟诵传统启蒙经典的声音,仿佛听见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迫切呐喊,因而不论从过去,现在,未来,各时空思索都共指一个主题,“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这是时代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因而笔者提出本论题《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二 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语文密不可分
中学生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正是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错失了将很难弥补,他们的文化积淀和修养会影响其一生,又因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敏感,叛逆使传统文化渗透既迫切又颇费心力。
中学教育仍是基础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向中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而言之分为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细而言之更分为语数英体音美等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又培养其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无疑会指导他们更好的学习其他知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他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独特地位,语言文字是思想载体,学生目视其文,涵咏其味,意会其理,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田。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比其他学科学科任务更重。课文教学目标中思想感情和价值观既直指传统文化,所以语文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责无旁贷。
三 传统文化概念及其在语文教材中的表现
明确了传播传统文化重要性后,还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其发展历史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印记着自己民族和国家的鲜明特色,这就是民族文化或种族文化。文化会超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连续的承传与发展,并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就形成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和西方文化的缜密重逻辑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重神韵和体验。早在文字产生之前我国就产生了以耕地为主的农业文明,以草药针灸为主的精微深奥的医药文明,以琴瑟为主的音乐文明,还有以血缘为中心、以禅让为标志的礼制文明。中国人以汉字独特的结构特点创造了独步世界的汉字书法文明。另外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玉文化,服饰文化、烹饪文化等均饮誉世界。
在中学英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重礼仪重教育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礼贤下士,谦恭待人,观者为之感动,侯朱二人为之动容。《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穷冬远行入山向老师请教问题,立于门外雪野中,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表现在色恭礼至中。二、重视道德修养
孔子教育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一切应该依礼而行。当然此“礼”在现代社会有新注释,是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子路行事粗豪,孔子责骂子路 “野哉,由也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一文中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与人为善。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更提出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见《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频繁的见于诗文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却闻泣泪满衣赏”等等很多。四、更有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
五、孝义也是经常出现的主题。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六、还有纳谏,用人以及取信于民的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学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
四、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传统一旦为人们接受,不管自觉或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导向与制约的作用。传统文化存在与文字和生活中,那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一、学习古诗文过程中要注意由文入世,知人论世。
1、除了课堂普通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启发联想。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文底蕴。意象是生命感情的具体支撑点,表现的情绪因其共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特征更成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象,逐渐养成学生对诗词意象细腻敏锐的文化感受,才能使学生在与诗人独特感情共鸣过程真切体验到精神文化的美丽,心灵得到陶冶,品性得到熏陶。2、知人论世
使学生体悟到为文和为人是一体的,诗词作品无疑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激发创造力,让学生补写、续写、改写古诗文为散文,进一步将书中知识化为己有,设身处地地以作者思维去思考。、重视拓展延伸阅读。
和传统文化相比,课文内容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比较系统地介绍诗词艺术的基本知识,有关诗词欣赏的理论书籍供学生研究,对于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指导自编诗集或进行诗词创作,课内与课外共同创设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调动学生潜在的情感体验,达到自觉内化之功。
二、书本学习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的影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生活中学习应以表达为主。如果说在书中学习是输入积累,生活中学习就是输出感悟。生活中的节假日,风俗习惯都是学习的很好入口,引导学生参观古迹,缅怀古人,追思豪情;观看现实中婚丧嫁娶风俗,分析各环节设置目的,感受传统文化;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关注那些共性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感受传统更可以通过与长辈直接交流,获得有关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实例。将各种感悟记录下来写入文章,坚持日久,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自身也被熏染,朝着人格完善,注重道德修养的方向发展了。五、弘扬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文化因其和漫长的封建社会相伴相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也融入了一些糟粕。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分析地继承。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学习过程中自身有较高修养,较强分析能力,尤其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研究材料更可能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就要本着时代需要和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双层标准来衡量了。
六、前景展望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是少年的时代。未来的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化,国家的竞争其本质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将中华少年培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四有心新人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中国传统文化精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3《唐诗三百首》2002年8月第4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