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作文教学的几点经验
我的作文教学的几点经验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此都感到棘手头痛。学生写作时经常无事可写,或者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话吐不出,作文经常出现内容空洞、词不达意等现象,教师改作文也是苦不堪言。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让写作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这就需要教师长期的训练与指导,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作文早入手。
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作文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往往忽视低年级作文训练,殊不知,篇由段、段由句构成,而句和段就应在低年级开始着手训练,科学研究也表明,儿童从6岁到8岁是发展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机再进行语言训练将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低年级就养成良好的说话和写话能力,为中、高年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低年级如何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呢?我的经验是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说,例如,组词时让他们多说自己平常积累的词,扩大他们的词汇量;用词说句子时,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前因后果说清楚,意思说完整,鼓励学生说长句子。记得教学用“匆忙”说话时,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个句子:“中午,妈妈匆忙回到家。”我及时引导:“妈妈为什么匆忙回到家?”“因为妈妈要做饭。”“做饭不可以慢点吗?”“妈妈怕我肚子饿。”我笑着鼓励他:“把这些原因加入你刚刚的句子,老师相信你能把句子说得更好!”学生想了想说了这样一个句子:“中午一下班,妈妈担心我肚子饿,匆忙回到家做饭给我吃。”我立刻表扬了他。另外,指名回答问题时,当发现学生表达不准确时,要及时引导他们这时如何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意思。
从低年级起培养他们写周记的习惯则很好的训练了学生写话能力。生活中,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写日记,当然,写日记有好的一面,比如能及时记录当天发生的事,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并不是天天有值得可记的东西,同时教师每天的工作量大,也不能细致批改、讲评,常此以往,于是就出现学生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应付日记的现象。周记不然,在一周中,发生的事情较多,学生值得可写的东西多,而且,我也重视周记讲评,每周我会专门利用一节课诵读获优周记,并讲评好在哪里,获优多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了写话能力。
长期坚持下来,我发现这种早期的写作训练不但有利于巩固识字,而且能够把各项语文基本技能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高年级作文打好基础。
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一项作文要求给学生,有些学生常常不知如何落笔,脑中空空如也,于是就照搬或照套一些作文范例,使作文形成“假、大、空”现象。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造成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就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缺少细致的观察,没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记得在农村小学教三年级的一个班时,有一天上课,叫完起立,学生坐下时,猛然听到后面稀里哗啦一阵响,只见最后一排一个学生满脸惊愕地坐在一堆散了架的凳子上,当时全班哄堂大笑。紧接着学生告诉我,原来那个学生调皮,好好的凳子他坐了不到一个月就摇摇晃晃,而他那天课间又拿它当了“武器”,结果凳腿脱落,上课铃响后,他胡乱地把凳腿安好,结果一坐下,就出现开头一幕。等学生笑完后,我先批评了那位学生,教育他要注意安全,紧接着,我就启发学生同座在一起先把刚才这件事的情景说一说,再把前因后果说一说,看谁说得清楚,说得有趣。因为是刚刚发生,又是亲眼目睹,学生立刻有了兴致,同座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说起来,能看到他们脸上开心的笑容,说明他们已融入了这件事中。同座互说后,我又指名平时写作水平差点的学生站起来表述,在他的表述过程中,事情经过很清晰,但当时场景的描述没有表现出有趣,这时,我又及时引导平时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用准确、幽默的语句叙述当时的场景,学生立刻感受到语句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最后我再要求学生当场把这件事写到作文本上。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作文训练。我想,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及时地观察指导,使他们有物可写,及时地指导写作方法,使他们知道如何通过准确的语句表达情感。
当然,这只是一个个案,但是,通过这一个个案,告诉学生的是,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可写的东西很多,比如最近和谁闹矛盾了,为什么;今天得表扬了,因为什么事情,当时心情怎样-----同时,我还积极创设情境,例如《有趣的游戏》,我就带领学生共同做丢手绢、贴鼻子游戏,多方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写真事,抒真情!
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找到作文素材,可叙述时因腹中无词或表达不准确,使文章没有文采、语句不通,这都是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不够,语感差而产生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能力的训练。正如唐代诗人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告诉我们,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展知识面,又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当然,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长期共同坚持。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每天除了一般写的作业外(尽量控制写的量),还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一项读书作业,篇目可以是我推荐的,也可以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为避免学生仅仅把这项作业当成任务,流于形式,我要求他们每天在所看的文章中摘抄一个好词、一句佳句,然后在第二天的早读课上,给5分钟时间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好词佳句,并大声诵读。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写作时就有词可用,有话可写,语感也增强了,文理不通的现象越来越少。
另外,在日常的阅读课文的教学中,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记得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爸爸还没有回来。”在指导完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表达之后,我顺势启发他们想想平时什么时候可以用上这样的表达方法,学生立刻联系到生活实际,“等车的时候”“挨批评的时候”------随后的单元作文中,有学生就恰当地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可见,阅读教学中写作方法的指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让学生参与评改作文。
很多教师发现,自己帮学生批改的作文,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改,以致虽然教师辛辛苦苦,却达不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学生被动的“被评”这一角色,让他们成为作文评改中的积极参与者,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在实际教学中,一篇作文我通常采用四步法:自我修改——小组互改——教师批改——重新揣摩。四步法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我相信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用心教学,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篇:我的教学经验
我的教学经验
教学过程包含三个层面,分别做好三个层面的优化,才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学科教学过程、活动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由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组成,教学过程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广度、深度、有效度,特别是指导学生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广度、深度应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标志[/font]
[font=Arial]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教学实践证明,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优化教学过程的奠基性、关键性的工作,必须认真抓、反复抓。学习理论、提高认识是观念转变的重要前提,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是促进观念转变的有力手段。通过培训和教研,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明确义务教育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生存发展的能力的基础教育。建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贯穿于优化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实践的始终。
目前实施主体性教学其核心问题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突出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构建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可以使教师摆脱个体经验和习惯定势的束缚,更加科学地施教和导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构建并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是学习理论、总结经验、教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过程,组织教师参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有效载体。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组织研究课、观摩课的展示交流,用实际课例说明什么是“素质教育型”的好课,可使优化课堂教学具体化、直观化,对广大教师起到启迪、引导作用。对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吸引更多的教师主动参与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探索中。
根据优化教学过程各个阶段教师的工作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教学过程优化的各种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手段、教与学活动组织、教学反馈评价等)分别制订操作要求,最后形成达到教学过程全面、整体优化的可操作的教学规范要求。健全、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使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有遵循、评价有标准。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加强形成性检测,及时反馈,使师生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教学、主动改进学习。强化奖励制约机制,使成功的教师得到成就需要的满足,使落伍的教师有紧迫感。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研、科研和培训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训、考核;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引导、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探索与实验;开展优化教学过程典型的评选与交流。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师乐于参与的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需要[/font]
第三篇:作文教学经验
如何搞好毕业班作文教学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中考作文的阅卷工作,阅卷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文章内容与话题不符,话题是“心事”,而文章的内容却在写心愿;文题与材料不符,结尾又不点题;由于文体不限,导致有些考生写出“四不象”的作文,各种表达方式不恰当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大杂烩”的局面。一些考生有的叙事空洞,枯燥乏味;有的乱编故事,不合实际;有的则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看重创新,有时却弄巧成拙,偏离主旨;其他像丢掉题目、字数不足、书写潦草、语句不通、卷面不整洁等情况就更常见了。
有些同学对话题作文产生了误解,以为文体不限,就可以无限制地自由写作,结果造成了脱离中心的现象。仔细想来,话题作文虽然有很大的自由性,但是它也同样有限制,甚至可以说是严格的限制,我认为话题作文还是原来那个作文。其实它是针对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僵化问题而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地展示自身的才智,这就是话题作文的灵活性。
在写作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的:
一、明确话题作文的新特点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在接触命题与半命题作文,传统 的作文模式使他们的写作思路受到束缚。话题作文的出现,为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然而,这毕竟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学生对它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为此,我首先从话题作文的特点讲起:
1、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向学生提供写作的大致范围,它观念开放、题材开放、文体开放。因为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2、思维的发散性。它以话题作为触点,引导学生做纵向、横向、顺向、逆向的多角度思考。
3、文体的多样性。话题作文的文体丰富多彩,一般除诗歌外都可采用。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
4、行文的自主性。话题作文立意自定,学生可根据话题,通过各种方法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的不同的生活体验,发表各自的观点与见解等等。作文话题既不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不规定表达方式或体裁运用,从而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立足实践,循序渐进
1、走进自然,陶冶情感。
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我经常鼓励学生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对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用心灵来感知自然、领悟自然。
2、细致观察,丰富情感。
学生只有在细致地观察、深刻地认识了客观事物后,才会使自己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写出一篇好文章。平时,学生对周围大量的人、物、事往往视而不见,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去观察、认识事物。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帮助他们在心灵与事物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
平时,我非常注意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客观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对生活充满乐观、自信。例如:有的学生在商场门前看见乞讨的人,就认为社会很黑暗,写出否定改革、抨击社会的文章;有的学生看见农村用牛耕地,认为这太古老了,和封建社会没什么两样,于是写出消极思想的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对他们说,乞讨之人,固然有,但毕竟是少数,决不能以点概面;我国农村生产力虽然落后,但农民具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是值得称赞的。我就这样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阳光。
3、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害怕作文,是学生的通病。指导习作时,我常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语言或借助电教手段,通过朗读、看画面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去感受,去联想,从而使学生入境生情,有感而发。如在教《黄油烙饼》一课时,首先通过讲故事、看投影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大跃进”时期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生活状况,从而了解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其次,通过朗读,传达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最后,我让学生动笔写一篇《给主人公萧胜的一封信》的作文,情感拨动了学生写作的心弦,收到了极佳的效果。我认为以情感为中心,是符合作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的,只有抓住情感,才可获“文、道”之得,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才能得以完成。
4、注重鼓励、升华情感。
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以激励、表扬为主,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作文的自信心,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有益处。例如,有一次作文课,个别学生的语言显得枯燥乏味,我在他的作文本上写道:“你能够较为清楚地表达一件事很不简单,希望你继续努力”,他看了很高兴。第二次写《幸福》,他选用了三个事例,但是没有人物肖像描写,语言虽生硬,但通顺,对他本人来说,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我在他的本子上写道:“人物形象较突出,语言比以前通顺了。看过你的作文,我很高兴,因为你进步了。可是,老师还不知道主人公是什么模样,如果把主人公的肖像描写出来就好了。”在以后类似的作文中,他就比较注意人物肖像的描写了。
5、勤写多练,巩固情感
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提高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开头都拿出五分钟时间,让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作文(当然也可以是从课外选摘的优美的文字段落),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四五次这样的机会。久而久之,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使他们的朗读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我把作文课由以前的每周一次改为每周两次,以此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搞好作文的评判
新教法强调互动,所以我不但让他们投身生活,大胆表现,还让他们积极参与评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参与评改作文,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突出了学生作文的自我活动,重视了感情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创造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自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同学间互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往课堂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了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在作文教学中深切体会到,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每一次作文课时,同学们拿出成稿之后,我总是鼓励大家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作文,随后大家分组评判。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指出了文章的长处和不足,最后老师加以总结。在全体同学的参与下评出最优秀的作品,挂在“学习园地”上供大家欣赏。
有时同学评价作文,大多是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难堪,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比如,有一次当学生读完自己的作文后,我引导着说:“你们发现他的优点了吗?咱们先评价他的优点,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接着就有同学说:“他声音响亮,读得也很有感情,如果语句再连贯些就更好了。”这个同学很高兴地接受了同学们的评价,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一定注意。”久而久之,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别人,而且自身在写作过程中也受到鼓舞,对作文更加充满了兴趣。
2、激励性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评语应该重在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而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评价。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在写《感悟》一文时,能够做到语言优美,但忽视了文章的结构,我就给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文章语言极为优美,如果结构再集中一点就更好了。”以后,他的作文结构渐渐变得合理紧凑了。对作文有创意的学生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太精彩了。”等等。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指出了他们的不足,而且张扬了个性,身心得到了健康地发展。
四、考前的一些措施
1、重视开头。记得有一位老师说过,考场作文不象平时作文那样,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所以,学生在作文的一开头,就要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千万不要故作高深,端着架子写文章。要一亮相,就获满堂彩。所以我经常建议学生找一些题目,专门训练作文的开头。
2、掌握技巧。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点滴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最后阶段可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用古诗名句做题目,行文中设立小章节等。
3、拟好提纲。“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为避免学生在作文时信马由僵,记流水帐,我在平时的作文课中,教他们在脑子里列提纲,在心里打腹稿,越详细越好,想好了就把它落实到提纲上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作文时杂乱无章的情况。
4、考前提示:(1)要扣住题目写文章,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能扣住题目来写。有的学生自始至终不提话题,谈论了一个与话题无关的题目。建议:题目里有话题,开头部分见话题,中间部分扣话题,结尾不忘点话题。(2)写作文一定做到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其中卷面是否整洁、文章的层次是否清楚,关系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这是至关重要的。(3)千万不要抄别人的文章,凡是抄别人文章的,一经核实,作文的分数都很低。
以上是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的一点体会,我由衷地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我祝愿所有同仁工作顺利,愿我们的每一名考生都能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谢谢大家!
宝坻区2005年初中毕业班工作
会议语文学科经验交流材料
如何搞好毕业班作文教学
单位:宝坻区周良中学
姓名:孙
伟
时间:2005年4月
第四篇:作文教学经验
静心细品慢思量,可借经典做文章
——向教材中经典文章学习写作的几点体会
农安一中
王师光
指导学生写作,往往是个慢活,磨时间,磨性子,磨性情。我们为师从教往往耐不住这份磨,这份慢,容易步入急躁、浮躁之境。一旦急于求成,便失去了慢火浸淫的功效,缺失了且行且写的趣味。或大作文连篇,或考前大背满分作文,或几招精要旨在速成。往往后果就是,假作文、伪作文、劣作文、虚作文随处可见,作文教学就变得模式化、功利化、世俗化、无序化,缺少真正个性化。而入这样的格局,学生便再难跳脱。教者再想归正,亦是难事。
写作应该如同学生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如影随形,一起走在路上。忽略掉自己,荒弃掉自己,就只能是迷失掉自己。同行的良友益友诤友便是时时在手在读的经典文章,而损友亦是那些满分作文作文选之类的作文。满分作文如快餐,可马上见效,但终究营养不良甚或有害。而经典文章虽已很不光鲜,面目憎俗,味道苦涩。但勤于擦拭,细细品味,就可咂摸出隽永的味道,发现晶莹璀璨的光亮,品味出写作的一些真意,有所悟有所得。师者便应该做这样的仆人,时时擦去覆在经典上的光辉,时时洗去行人经过时所留下的浮俗。师者自然还是学长,真诚地给学生做爱书喜书的示范,引领他们透过表面的庸常,去读懂里面的光鲜,发现深藏其中乍现的妙趣灵趣,这或许便是写作的真髓了。
而教者和学生同读共读最长的最多的便是课本里的文章。有的教者浮光掠影,匆匆掠过,视课内文章为敝屣,便似乎在宣告,这是假的,无趣的,也同时在宣告,语文课是无趣的。学生自然归结出语文是无趣的。有的教者字斟句酌,锱铢必较,视课内文章为至上,又似乎过于虔诚,学生把文章分析得烂透,亦是无趣的。粗讲细讲皆无趣,皆无法觅得写作之真味。既为教材,大都皆为千淘万漉的经典,熔铸着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精湛的文笔、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给师生留有极其广阔的挖掘空间。既为经典,自然有其魅力价值所在。如何向写作过渡,如何点拨,如何导引,担起桥梁之责,便当归属于教者了。
怎样融阅读与写作一体?怎样用经典文章为写作引路?
阅读与写作,自来便是一体,由外而内,由客为主,才能贯通。而表层的读写结合,更容易只仿外而略内,失其精华。其根本应遵循由本到末,由神聚到形似的过程。悟其神采,学作者思想的提炼立意;仿其格局,学文章结构的巧妙布局;摹其形体:学写法表达技巧;品其意韵,学语言的形象表达。或点,或线,或面,或体,抓其精华,不拘一格。
一、悟其神采,体悟作者思想的提炼立意。
悟其神采,不仅要知文章精髓,更要知道文章精髓从何而来。文章精髓神采即作者思想的提炼升华,而思想源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所以,悟其神采,更重要的是体会作者思想形成的过程,即揣摩在特定背景下从生活中感悟升华的过程。而这种体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写一写。
可写读书笔记。利于和作者思想形成共振共鸣,从而从文章中反观自己,鉴照自己。可做旁批。只言片语,便往往就可能是文章精要。
可改写。如文体变换。如让学生把《木兰诗》改写为现代文,我则以诗的形式来表现其主题:“莫言女儿待阁中,硝烟一起木兰行。关山飞渡弓镝鸣,十年征战止刀兵。两肩担起家国梦,一身柔弱化豪情。马蹄归处向乡里,机杼声声又清明。‛(《读木兰诗》)
改写古诗:
改写《相见欢》(马奥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读着这优美凄凉的诗句,我仿佛穿越万水千山,穿越时光,成为了南唐后主—李煜。
唉,夜幕已经悄悄降临,我夜不能寐,默默无言,形单影只,独自一人,登上那凄凉的西楼。在楼上仰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一轮弯钩似的残月挂在空中,那清冽寒冷的光辉,洒向人间。这如钩的明月寂寞的挂在空中,钩出了我那许多悲伤的往事,从一国之君一下子沦为了亡国徒,这是任何人也经受不了的打击,我真后悔终日酒醉灯谜,沉醉于美色,沉浸于吟诗作赋,那些事情都历历在目。
回望那深院中的梧桐,锁住了悲伤寂寥的清秋,锁住了我所有的愁绪,让我内心的伤口隐隐作痛。那些愁绪,紧紧地缠绕住我的心头,如乱麻,剪也剪不断,那是一种深深的离愁,是离国之愁,离家之愁,各种滋味弥漫在我胸间,久久不散,我提笔在墙上写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可尝试各种文体形式。《给女儿的信》、《家书》文体上均属书信体,都是父亲写给子女的,两文主旨上都是父辈向子女传授生活的道理,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父亲对子女的爱以及父亲与子女之间一种精神平等的意识和真诚交流的痕迹。可通过两文比较,强化两文的共性,可以通过布置学生与其家长进行一次书信交流,突出真情实感。《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短文两篇》(我的信念、悼念玛丽·居里)虽然形式不同,但在内容上都可归为人物系列。通过课文让学生认识了解袁隆平和居里夫人,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查阅有关居里夫人或袁隆平的资料,写人物小传或颁奖词。
可续写。教材中有许多“意犹未尽处”,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多一些敏锐感觉,让学生续写,往往能擦出一些闪亮的火花。续写要做到多层次拓展,在课文情节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故事加新结尾,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别人的想象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使思维呈现新的内容,如学完《范进中举》后,可让学生续写《范进当官》。学完《孔乙己》后,可续写《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在写作中都能够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我的叔叔于勒》学后,续写《于勒归来》,都别有趣味。
二、仿其格局,领会文章结构的巧妙布局。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涉及谋篇布局。文章脉络清晰,方能让人读之有序。好的结构方能引领读者快速踩准文章的节拍,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领悟作者感情。
《孔乙己》 有着含蓄精巧的布局,全文始终贯串着对比,文中从多角度铺展人物描写:一个环境的衬托;两尊肖像的展示;三面粉板的记录;四句语言的描写;五种人物的取笑。在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中,我们寻找到了一个当时“中国大舞台”,它给我们演绎了一幕发人深省的具有警示意义的人间悲剧。鲁迅先生正所谓“一斑”窥“全貌”,认清了中国人民懦弱的根源,并容悲剧于喜剧之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借鉴本文,设计了作文题目《班里有个他(她)》,突出在班级环境中,抓住生活细节,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
三、品其意韵,揣摩语言的形象表达。
一篇文章在定了灵魂,支了骨架,附了血肉之后,还需给她穿上华美的衣服。朱自清先生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可见写文章单靠叙述清晰,交代明白,是远远不够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还应力求有文采。课本中的精彩优美句段如散在草丛里,像星星、像眼睛,闪动着动人的文采和智慧的灵光。这些美句可以先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琢磨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让学生模仿着写,在实践中体会语言如何才能优美生动,既加深了对课文的领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作文的文采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仿写,能够克服学生作文难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从而迈出重要的一步。仿写是知识迁移最直接的途径,仿写的过程是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妙处的过程。字词仿用:或名词动用,或贬词褒用,或大词小用。语句仿写:或整句仿写,或特殊句式仿写,或有关修辞格的仿写。语段仿写:或总分,或分总;或纵向铺陈、或横向列举;或情景交融,或叙议结合。
仿写课文句段首选诗歌。如《再别康桥》《也许》。
摹其形体:模仿文章写法表达技巧。
模仿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 “文有定法”,日后才能做到“文无定法”。借鉴教材的写作手法,是写作的必经之路。如《再别康桥》反复手法的运用,《范进中举》对人物的个性精到的描写,《孔乙己》对比手法,《沉寂的雪原》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我的叔叔于勒》曲折多变的情节安排和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对百草园的描写综合运用修辞,多感官并用,写活细节。
可补写。根据文章的某一部分,补充相应的情节和内容,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既可以通过具体的细节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透过作品的空白研究人物的命运。学《孔乙己》,可以让学生补写孔乙己遭到人们嘲笑时的心理活动,既有利于体会人物形象,又可以模仿其精彩的心理描写。
可根据课文进行再创作。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学后,让学生根据这两篇文章写篇练笔《陶公的悠然生活》。
陶公的悠然生活
杨婉琦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多姿的桃花在你不经意间热情开放,美丽的流年一点点的流逝,你隐秘于桃花之中,过着洒脱悠然的生活。
太阳从昏暗的地平线上升起,一缕缕细朔的阳光洒满了你的粗布短衣,点缀着安谧而灿烂的色彩,你的汗水种进了你所钟爱的这片净土。朝阳的气息馥郁了山脚。
风悠悠,绿树荫,阳光晃眼,天真蓝。你倚在苍老的树旁,手执书卷,轻轻低吟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心中的田园之爱此刻已深深融入你的灵魂,没有愠愤,只有宁静高远的性灵。
白云噙着思念轻轻拍打在树叶上,草檐下你一袭衾衣,盘膝而坐,面对天高云淡,手指轻缓地搭在深红的无弦琴上,饶有意趣地抚弄着,抚弄这气息,这甜丝丝的风儿,你的脸上静好而恬淡。
竹林密密,放眼看去,是一张被绿颜料浸染的画,蓬勃而富有张力。你静静坐在桌前,黑色的砚,深红的笔杆,在宣纸上铺展,旖旎了一行行清丽的心灵之语。
太阳的光芒不再热烈,变得温暖与和谐,云被霞光浸染成红色。南山脚下,是谁,悠然自得,手着石杯,沁着桃花幽香的酒从碧色的壶里汩汩而出,那香沁人心脾。山脚的桃花悄然绽开在这凛冽时节,一向不动声色的脸上,那眼里漾着水般的无奈。你的表情依旧平静如初,身上那套洗的发黄的粗衣,配上了几块补丁后,愈显你对生活的坦然,看着那款款美薁的菊花,你的唇边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你深邃的瞳孔里透出一种莫名的热情。
流年辗转,当暮春三月的桃花再一次开出不食人间烟火的花瓣,宛如一只粉色精灵伏在枝头好奇地张望着,你说:你喜欢桃花的淡雅,希望有一天林子里栽满桃树,两岸芳草美不胜收,其间还有美池、桑竹……。
可用相同的手法进行同主题创作。如《在梦的远方》,以妈妈的口吻叙述自己成长的经历,表达爱的主题。我设计了作文题目《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裴度
曾经自信到‚出口便可成章‛的我,今日一看这作文题目,马上便傻了眼——而今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怎么会知道以前的世界呢?没办法,只好去问妈妈,妈妈起先还很纳闷,不想回答我,后来禁不住我的缠问便开始娓娓道来: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家长可不像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倍加照顾,当时每家每户都有许多孩子,家长不可能逐一细心照顾,所以我并不被器重。有一回,我生病了,咳嗽的厉害,有时候难受的半夜‚呼拉‛一下子惊醒,脑袋迷迷糊糊,耳朵彷佛听见墙外老鼠跑动的声音…… ‚但那时候医疗条件并不发达‛,妈妈接着说:‚根本没人带我看医生,更别说吃药打针了。‛后来,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了,便递给我几个烂梨说:‘吃了吧,吃了就没事了。’当时的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那时候我们可是极少吃水果的,结果,不知是梨肉化痰还是其它原因,我的病竟好了,但家长依旧是对此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后来,我上中学了,由于学校在二十里以外的镇上,我每天都要骑着当时中国仅有的‚二八‛自行车晃晃悠悠地上学,那种车子速度本来就慢,再加上当时去镇上的路坑坑洼洼,我常常凌晨二三点就起来了,有一次,天上下着大雨,路上又洼又滑,再加上车子没有减震,我一下了就摔倒了地上,全身上下全是泥水,腿上碰出了血,我强忍着从泥堆中爬出来,竭尽全力地扶起自行车,然后一步一晃地讲车子推到学校…..‛
‚还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割伤了手没有注意结果感染,一连剧痛了几个月。‛
‚还有一次,我偷吃了过年时的一小块肉被痛骂责打……‛ ‚还有一次…..‛
妈妈说了很多很多,实在不能一一提到,而我也感受颇深,三十年前,人们的生活竟如此难以令我相信!学校本来任务就重,还要帮父母干农活,生病了没人搭理,上学还不能坐车,连一个鸭梨,一小块肉在那时都贵比黄金,我们呢?每天都有着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生病时父母会马上为我们看医生,吃药,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天都可以吃上大鱼大肉,上学时出门便有汽车……这两种生活简直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呀!而我们处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中,又有什么理由懒于学业,自暴自弃?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赵楷文
今天突然想起小时候,但我对自己那不安定的童年却淡忘了许多。不过听妈妈说正是因此,我小时候的脾气非常暴躁。所以我对童年最深的印象就是在众人面前发疯似的号哭。
我不只是脾气坏,还常常是个假小子、淘气包,胆子大得很。当我刚能走路时,对一切都很新奇。‚那时你最令人担心,特别是夏天,哪个小女孩不是安安分分地呆在家里,你倒好,整天在外面摇摇晃晃,哪处有虫子、蜘蛛你都会好奇地伸出手摸它们。就连草爬子、毛毛虫都是你好奇的对象。扎着手了就号啕大哭,生气地要把它们踩死,可下次却不长记性,照样摸也照样哭。‛妈妈说到这,便害怕地一哆嗦。我也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我连一只小小的蚊子都怕,而那时天真的我竟如此胆大。
上小班时,我依然如此,经常和男孩混在一起。记得有一个同学,放学时总要跟他淘一会儿。那时我就开始玩单杠,有时还会把操场当成柔软的大床,在上面尽情地打滚儿,比赛谁滚得快,花样多……妈妈说,我皮厚的很,怎么淘,怎么摔,都从没受过伤。
我的个性令妈妈如此烦恼,但妈妈总会夸奖我从小就聪明,有灵性。‚你小时候断奶,我抱你去你姥姥家,你姥说我奶水不吃了以后身体可能会不健康。我听了,低头看看瞪着眼珠子的你,为了不让你失望、辛苦,我便无奈地让你吃奶,可你却一动不动,就是不吃,也不哭不闹。我想你一定是听到了姥姥的话。这孩子,从小到大都这样,宁愿饿死也不吃馊饭。‛妈妈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自己从小就这么有个性。也正是因此,我三岁就能画一幅好画,写一手好字。
要我写童年是写不完的。今晚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才又一次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也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
可用生活进行模仿。《老人与海》、《沉寂的雪原》都是在世界文坛享有崇高声誉的小说,应引导并激发学生由课本到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体会简练的叙述手法,升华对珍爱生命的认识。
语文课上
下午第五节。阶梯教室。课题《老人与海》。屏幕上映照着今天的主题——《老人与海》,背景是一条大马林鱼飞跃的动作,或许这预示着我们将从此飞跃。一首又一首的诗歌被朗诵完毕,时间一秒,一秒又一秒的逝去,伴随着一声并不响亮的‚上课‛后,一切进入了正轨……写字的刷刷声变得清晰,而又模糊,身旁皆是他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的音调、音色清晰而又混杂。举手的人渐渐繁多而纷乱了,答案也精彩纷呈,‚原来我们的想象力可以如此丰富‛……(梁帅)
尴尬。
公开课前,随着邹枝俏一声响亮的‚次北固山下‛,我们便以最响亮的声音背起了古诗……。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背了几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邹枝俏又自然为下一首诗起了头。‚巴山夜雨涨秋池‛,不知从哪一个角落里发出一阵错误而洪亮的声音。霎时,整个教室里没有任何的声音,呼吸与心跳声成了这个空间的主旋律,空气似乎凝固了。同学们四处张望,互相对视着,尴尬与紧张写满在脸上。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祈祷着奇迹的发生;有的同学双手抱头心想这下完了;有的同学在思索着……。‚巴山楚水凄凉地‛,忽然一阵天籁般的声音,传入我们耳中,于是我们立即接着向下背诵,缓解了这一尴尬。
上课了,我们陆续进行了许多项目,并进入了高潮,渐渐地放松了,进入状态了。
(胡纯铭)
沉静与热情。
阶梯教室里回响着激昂而又深沉的录音声。录音带里激昂的述说与时而的沉默,沉默里透出的海面上海鸟的鸣叫声,似乎把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带到了辽阔苍茫的大海边,感受着圣地亚哥的坚强勇敢。
这声音渐渐消失了,教室里一片沉静,同学们沉浸在深远的意境中。
随着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同学们从那意境中走出来,于是教室里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手掌立了起来,有高有低,贴在桌面上的,略高于头的,高高挺立的,……,形态各异,越来越多,热情似乎在传递着,在感染着每一个人。
一个个问题,一句句点评,一次次沉静,一节课居然飞得这么快,从来没有这样感觉。
(齐若君)
聆听
浪花,大海,录音机里传出的声音让人感觉似乎自己就是正在与大鱼搏斗的圣地亚哥。不知过了多久,每个人都还在沉浸在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故事中,高昂激烈的争斗戛然而止,阶梯教室里静悄悄的。
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了: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是不可以被打倒。圣地亚哥,一个失败的成功者;海明威,一个顶天立地的‚硬汉‛,深深感染着我们。
读课文的声音又响起了,我仿佛看见了老人与大鱼的搏斗,还有他身后深邃如海的海……。(齐若君)触动
粗糙的画面上显示着一张美丽的图案: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从水中高高地跳了出来,健硕的身体里似乎涌动着强大的力量。旁边传来绘声绘色的配音,配音里那苍老的声音说明圣地亚哥,这个有丰富经验的渔夫已经老迈,不中用了。我突然意识到两方力量竟是如此地悬殊,我在不知不觉中愣在那里,眼睛只是直勾勾地看着画面上得图案。全场寂静着,刚进入教室时的一丝喧闹已经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图案所吸引,所有人的思绪都被那段配音引向那茫茫的大海深处……。
圣地亚哥,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响当当的人。他不只是一个瘦弱的老人,一个历经风雨的渔夫,他还是一个打不败,推不倒,击不垮的硬汉,一位永不服输的强者。他向世人证明了成功总是向勇者微笑的法则!
配音消失了,图案也随之变换着,老师也开始了授课,而时间更是以极快的速度飞逝着,一切好像都加快了速度,一节课也就快速地结束了。但这节课,这段录音,这张图案将永远被我铭记。从来没有被触动。(岂剑楠)紧张。
阶梯教室的氛围格外紧张,在场的每一个人近乎都屏住了呼吸,端端正正坐在了自己那一小部分的位置,一动不动,仿佛在为这接下来的公开课养精蓄锐,默默地祈祷着。听课的老师也都陆续地走进了这个并不算太大地方,满屋子回荡的沉重的脚步声,迫使着心儿的天窗啪地关上了,空气中都是那种闷闷的味道。等待着这节公开课的开始。老师缓缓地走进来了,到讲桌前,开始了他的准备工作。背诵声也终于响了起来,这都是事先预备好的课前活动。只是这氛围的异常,那些诗歌朗诵得断断续续,平平凡凡了。一声响亮的起立声拉开了授课的帷幕,那期盼着,又同时畏惧着的公开课终于开始了。课件通过屏幕播放了出来,那美丽的图案,映着灿烂的阳光,此时竟有了些活灵活现的味道,不知哪里的诵言,把同学们心中的浪花激起来了那紧张的空气中又添加了新的成分,清新、明朗。授课的老师播过朗诵后,目光搜索起争先恐后,想要发言的举手的同学,发言的同学脸上写满了一份骄傲与自信的甜甜地情感,那一番更充满激情的浪花又从岸那边猛扑过来,注视着老师的一步一踱,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张馨予)
遗憾
‚文中的老人是一条硬汉,那么,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人是硬汉?‛老师又提问了,我开始快速思考起来。呵,同学们思维不错啊,这么快就有这么多想起来了。一连串的答案跳了出来,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等一些鲜为人知的中外名人,都被同学们说出来了。班级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硬汉呢?‛又开始提问了,老师的声音大且有震撼力,‚父亲‛,我立刻想出来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远远比硬汉还有硬汉,‚父亲‛一词在我嘴边说了好几次,同桌动了我一下,对我说,‚举手呀‛。可是,心中的紧张,这么大的公共场合,万一说错了可怎么办。正在我做内心挣扎时,看那老师向后一摆手,……。哎,那位回答问题的同学答的和我想的一样,竟然答对了。哎,好好一机会,我愣是没抓住,气呀!遗憾啊!
公开课,变得更活跃了。(张瑛瑶)
难忘
一句句沧桑的话语,一条大马林鱼,一个衰老的渔夫,一艘窄小的船只,一片广阔的大海在不断转换的画面中映入眼帘。那是初二的语文公开课,那节课上《老人与海》的主人公,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追逐着那条庞大的大马林鱼,引领我们进入那个充满神秘的年代,那片波涛汹涌的大海,观看这场人与鱼得搏斗。那节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打不垮,拖不烂,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三年的时光,有着无数的课堂令我着迷,又有无数的片段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但这节课却是我难以割舍的记忆。它不仅是一堂语文课,更是我人生中的一道风景线,在我迷茫和困惑中给予我启迪与激励。(岂剑楠)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是积累写作材料的奇妙宝典,是传授写作章法的独特典范,是揣摩写作的珍稀标本,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捷径。做为师者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地、仔细地、多侧面地利用教材,要学习,更要品味;要思考,更要借鉴、转化、创造。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将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构思行文等方面的特点,辅以恰当到位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阅读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同样使作文教学到达柳暗花明的境界。
静心细品慢思量,可借经典做文章。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和利用课文资源,坚持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坚持积累与训练的结合,就一定能够学好经典做好文章!
第五篇:浅谈我的教学经验
浅谈我的教学经验 ——从学生实际出发
本学期,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课堂上的生成预设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讨论,认真改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些都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自己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感受成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随着年级的递增,数学知识点的增多,知识面的扩展,有一部分学生越来越感到学习数学的困难,面对形式多样的解题方式更是无法应对,就学习劲头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讲到第四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在我们眼里总觉得这类问题用方程解答简单易懂,而学生却不大清楚,因为他们刚接触方程,对找等量关系有些不顺手,总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这时候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心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采取的策略是先让学生感到这部分知识并不难,结合例题先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这时需要逆向思考,思维难度大,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顺序颠倒的错误,作为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让学生思路明确后,他们就会轻松地列出方程。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选择解题最佳方案。让学生当小老师,积极展示、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上课时我有意识的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叫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板演一些基本的计算题,激励他们大胆的解答,并在适时的时候予以提示,是他们能在老师善意的帮助下顺利的解答,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到解决数学问题不是太难,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是可以触类旁通的;利用知识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学生常见的范例、经常接触的身边的数学问题为例,加以有声有色的描述,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很有用,数学问题解决不好会出笑话,会影响自己的将来,要好好学数学,要学好数学,因为需要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一是注重从学生的作业上来反馈,将学生的问题和与优点加以评价,再就是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小组合作、作业评比、学生评价等等,积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努力营造一个学数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做数学的快乐,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例如:本学期我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找实力相当的对手可以一个或多个进行竞争,比赛课堂上的表现、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再加上单元测试,最后谁表现好谁就为胜者,会从老师这领一份小礼物,学期末再来一次总结,看谁的礼物多,谁就是最后的获胜者,老师再奖一个礼物。虽然我给的礼物并不大,但让学生会感到来之不易,非常珍惜,他们的学习劲头可大了,谁都不肯落后。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感觉成效显著:首先是学困生经过互相竞争敢于大胆回答问题了,其次是能基本清楚的描述解题思路了,再次就是作业正确率提高了,测试情况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看到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我怎能不高兴呢?
三、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
我们知道语文课是要做笔记的,殊不知数学课也是要做笔记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让每个学生都必须有数学笔记本,那么本上记些什么呢?
1、平时自己作业本上、单元测试卷上做错的题及时积累起来,以备平时查看,达到熟练。
2、把老师课堂上讲的重点知识,总结的一些规律等积累起来。例如:在学习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时,书上知识记得并详细,大部分知识都是靠我们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总结的(如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等底等高的梯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形状与面积之间的关系等),有的学生遗忘性大,如果单靠课堂上的时间,可能理解和识记效果不会太好,记下来后以便对比查看。
3、自己发现的新题型、不能解决的题型、一题多解的题型、同一类的题型都积累下来,以便解决和整理。我自己也用积累本把平时学生不会的、易错的题积累下来,在期末总复习时可进行查看,做到复习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这一学期的不断努力,我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网络信息学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