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总结
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总结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感悟到学好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一、愉快的绘画式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学习完一个单元知识后,把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学习心得等,用文字表达出来。开展特色作业以来,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设计出来的数学报各俱特色。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相信一年级孩子们的聪明能干,要意识到这类实践作业学生更感兴趣,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同时,布置这样一些需要孩子与家长协作完成的数学作业,为学生创设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空间,使孩子们在智力发展和数学能力增长的同时在心理方面也快乐成长。孩子们在完成这次作业时,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有关时间的知识,通过与爸爸妈妈合作,精心设计图形和钟面,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为了培养一年级的学生也具有“用数学”的能力,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加强实践性的作业,充分让学生投入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趣的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一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如如学完《可能性》后,可以设计如“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相互之间玩一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让作业具有趣味性。布置学生去收集生活中身边各种不同形状的玩具、用具、积木、实物等,再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智慧去组装设计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就这样,使孩子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拼一拼”、“拆一拆”等趣味性的活动,既有效的完成了作业任务,又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丰富的调查式作业。
调查式作业,主要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的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思维能力。高年级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问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作业,学生既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调查式作业。可以使学生积累一些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生活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学习“克和千克”一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请你去调查一些物品的重量,填在表格中。学生在调查中,对生活中最常见的质量单位,及物品的质量要用秤来称,或看包装袋等都要做到认真调查,从而积累了生活经验。还有为了让学生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可以设计了让学生调查环境现状的作业,学生通过访问,查阅有关环境方面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写成调查报告,通过这项作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增加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生动的实践性作业。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比如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去动手量一量生活中具体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物体的棱长,然后算一算它们的表面积。数学要为实际生活服务。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出一些练习。如;让学生用纸板制作一个火柴盒,并计算所用纸板面积。最初同学们一听,可能感觉没有什么,制作完后,没有认真看,就算出了六个面的面积,而有的同学则发现火柴盒的总面积和牙膏盒这类长方体的表面积不一样,内槽是五个面,外盒是四个面,应该计算九个面的面积才对,然后把意见不同的学生调到一组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这样做出的正确答案,学生是印象深刻的,通过学生产生意见冲突,到自动解决问题,深刻感受到了遇到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来思考。在这样的操作中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家庭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一个礼物,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孩子全部的生活之中。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根据数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联系数学与生活,将数学知识融化于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挖掘更新、更多的好方法来精心设计。尽量让作业“题目新颖有趣”、“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愉快地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而且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张扬。
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总结
南沟中心校
张俊伟
第二篇: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小学生的数学
学习应当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在数学作业设计中,积极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要我做”
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逐步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一、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有机设置弹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学
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
(二)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一组
有层次的课外作业习题,让学生任选其中几道解答。这样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三)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常用的作业形式有:(1)自选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
业。(3)自批作业。学生将某次作业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批改作业。
二、设计应用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视作业为“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教师对作业的选材、内容、形式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扣时代步伐,加
强应用练习,促使独立思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如,在学习了统计后,出示中央电视台星期六部分节目表,从中设问编题,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7:00东方时空
19:38焦点访谈
9:05少儿节目
10:06东西南北中
18:05文化长廊
19:00新闻联播
然后布置问题:
(1)小明吃早饭时,他爸爸正在看《东方时空》,小明吃早饭大约几时?
(2)8∶20小明开始做作业,他想看《少儿节目》,他还能做多少分钟作业?
(3)《文化长廊》节目到《新闻联播》节目有多少分钟?
(4)请你编一张星期六的活动表。
(二)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后,要求学生用木条制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8厘米,宽15厘米。
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捏住它的一组对角,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请简单说明道理。这种作业要求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
规律,可以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使知识充满着内在“活力”。
(三)在“综合运用”中应用
例如,“约数和倍数”的复习课上,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完本单元的知识之后,我设计了如下题目:
为了便于和同学们加强联系,我把我的手机号码留给大家:139□23□□□□□。
从左往右依次是:
第一个□里的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二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
第三个□里的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
第四个□里的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第六个□里的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
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利用已学的概念很快知道了老师的手机号码是:***。接着,我说:“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设计‟一道题目,来考考大家。”
题目设计的要求是:
(1)不能直接将号码出示。
(2)充分利用本单元已学的概念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
问题,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3)问题表述要清楚,题目设计要新颖。……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都在为自己家的号码精心“设计”好的问题,都想通过自己有“挑战性”的问题来“难倒”老师和同学们,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像上面让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变“做题”为“编题”,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见,将原先教师的“权
力”合理地“下放”给学生,进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就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探索发现
结合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
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一)在“多解练习”中创新
在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求解后,设计如下习题:你能想出不同的解法吗?(单位:厘米)
这是“一题多解”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自发现、创新的余地。通过练习,不仅能巩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灵活掌握分解、组合、旋转、割补
等方法,使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发展。
再如,小华计划用12天看完一本240页的故事书。实际前4天看了96页,照这样计算,他能不能按时看完这本故事书?(列式计算后简要说明)
此题可以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比较,如看书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看书的总页数等,从而引发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在阅读调查”中创新
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处,激发作业兴趣,结合数学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阅读调查中“活用”数学。例如,某刊物上有一个栏目“让数字告诉你”,从数字这个角度
反映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果选用这些材料编写作业题,不仅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而且可以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三)在“总结规律”中创新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总结规律”中提高创新能力。平时,让学生专备一个本子,收集作业中的错题、巧解和发现,使学生从错题中得到反思,从巧解中获得启示,从发现中获得乐趣。
另一方面,要在作业设计中注意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已知1÷a=0.090 9……2÷a=0.181 8……
3÷a=0.272 7……4÷a=0.363 6……
5÷a=0.454 5……那么9÷a的商是()。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比如教师布置与师生共同布置相结合、书面练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课本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等等,进而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附:各单元特色作业设计
一、珍稀动物(简易方程)
1、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等量关系,编成简易方程,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优化,从 而巩固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2、自制一个简易天平,在操作中,理解等量关系及方程。
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
1、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框架各一个。通过制作过程,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性的特征。
2、充分运用学具推导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面积公式
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1、让学生通过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制成一个100以内的质数表。
四、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相对现象,并能用正负数表示。
2、把生活中的相对现象画成情景图,理解正负数。
五、校园科技中(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寻找分数在生活中的足迹,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1、搜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图案,办一张图案小报。
2、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制作一个日常生活用品。
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把生活中的平均份问题用分数表示,并用情景图表示。
2、把分数和小数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八、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1、搜集生活中的数据如: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制成统计图。
九、下跳棋(可能性)
1、搜集生活中的最优化事例,全班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第三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对学生这一
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或者说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能,矫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弥补知识的缺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此窗口获得信息,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探讨“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使之享受成功的喜悦”,成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然而,在对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的数学作业还未完全走出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存在过多烦琐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
(二)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完全割裂,作业内容乏味重复,致使学生态度消极;
(三)作业形式单调内容单一,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
(四)作业布置专制,学生无自主选择权,且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练习无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又“吃不了”;
(五)一味强调独立完成,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致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以上种种现状都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大大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作业的布置也应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的双重目标,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尝试
(一)从枯燥走向有趣
新课程呼唤有情有趣的数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设计的作业应力求形式活泼多样,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作业和思考,并在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设计的作业就要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而要变得
“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能力、培养情感寓于趣味之中,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例如,五年级学完互质数的概念后,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一日三秋、三心二意、三令五申、三头六臂、四书五经、四通八达、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七擒七纵、七嘴八舌、十全十美、千奇百怪”这些数字成语中都含有两个数,哪些成语中的两个数是互质数?你能再举几个含有互质数的成语吗?
将数字藏于成语中,一下子使枯燥的找互质数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作业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妙趣横生。
二)从书本走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数学教育资源。为此,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
1.还原实际生活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才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于是,我们在五年级学完比例知识后,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小倩从超市买回一袋速溶果珍,可是冲调的不是太淡就是太浓,仔细阅读冲调说明后,才知道,要调一杯可口的果珍,可以在杯中加25克果珍,200克温水,调匀即可。小倩按照这个方法,果然调出了一杯可口的果珍饮料。一天,小倩的几个好朋友来玩,小倩立即拿出了大杯,在杯中加入了0.1千克的果珍,你知道小倩需加多少千克的水,才能冲调出可口的果珍来吗?”
学生在这样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走进现实生活
如果说,“还原实际生活”仅仅是一种生活情境的模拟再现,那么,“走进现实生活”则是让学生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也是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过去那种一张纸和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学生再也不能被禁锢在课桌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如在学完《统计》后,让学生到家庭生活中,去统计家里一月的开支情况和家长的收入情况,并制成统计图表。又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从传承走向探究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数学作业也往往只落实在白纸黑字上,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成为了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事实上,“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只有当学生处在实践活动中时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勇于创新的习惯。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实践活动作业,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例如,学完比例知识后,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作集体交流。学生自然想到利用比例知识测量旗杆的影子来求得旗杆的高度。这样的操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知,而且成为了探究、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此时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重要内容;它不但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是从单一僵化的作业形式向自我建构的作业形式迈出了一大步。
(四)从被动走向主动
(1)“超市”式作业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所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
“超市作业”。所谓“超市作业”,也可说“自助餐”式作业,是指像超市购物(或选择自助餐)一样,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有能力完成的作业。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
(2)“自编”式作业
传统作业都是教师设计,学生被动完成,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应充分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例如,小数乘除法的作业中计算较多,形式单调,学生往往不喜欢做这样的作业。在作业设计时,我把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小数乘除法的例子并进行作业。有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爷爷的药瓶标签上写着‘0.1mg(毫克)×200片’,而医生的处方上写着‘每天3次,每次0.4mg,服用8天为一个疗程’,请你帮爷爷算一下,爷爷的这瓶药,够不够2个疗程?”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很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看来,从学生自己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或许能有意外的收获。
(五)从个体走向互动
以往的作业都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如果设计能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学生和老师合作交流的作业,定能增强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如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再如设计一些“我和妈妈比口算”、“我和爸爸妈妈比解应用题”等作业。让学生在这种具有亲情的环境中,学会交流、合作,让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学生间合作的作业可以是做一项社会调查,办数学报之类的作业。在这类作业中,学生既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六)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创新的意识
传统作业是制造标准件的工具,它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数学题,它都具有完整的结构,包括适量的条件、惟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拥有的条件是恰好的,问题的答案有时也并不惟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适当改造封闭性练习,设计“开放性作业”,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如:一年级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把一张5元的纸币兑换成零钱。这样的开放题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使学生灵活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七)从单一走向综合,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学习的过程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思想受到影响、熏陶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来,数学应该由单一封闭走向综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多融合社会、生活的热点现象。学生在解题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以小见大,养成良好习惯,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人。
如:在作业中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大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1毫升。小明在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小明离开4小时后水龙头滴了多少毫升水。水资源的紧张,是我国乃至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提倡人人都节约用水,通过一些具体数据的体验,使同学们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无形当中注意到平常的行为习惯。
总之,数学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我们应该重视“习行之功”,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重视作业的设计,使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个性在作业中张扬。
第四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
《一道道题目,一个个进步的阶梯》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汇报
长清区水泥厂小学
郝继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向大家汇报我校在数学作业设计和评价方面一点不算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生的作业书写,教师的作业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认真的处事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规范和严格落实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十分重要。
我校数学做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主要从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方面着手。
一、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主要体现规范性。规范1:封面的书写
一年级上学期,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会写的字数量有限,所以作业本的封面由老师书写。(图片)二至六年级作业本封面由学生自己书写。要求写全校名、年级、姓名等信息,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字的间距,大小,用笔等问题。(图片)
规范2:格式 指导学生做题时写清联系几,题的序号。书写的高度占格的三分之二;横式、竖式、验算的写法;
第五篇:小学英语特色作业总结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总结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从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并反作用于课堂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我认为作业设计创新的原则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点进行改变:
第一,给学生布置的英语作业必须有梯度
“一刀切”的作业不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简单的作业,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但尖子生觉得毫无挑战性,只是机械重复,没意思;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自身掌握英语知识的程度,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的作业,使做作业变被动为主动。第二,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形式多样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抄写、跟读这样的作业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达不到对课堂深化和补充的效果。因此,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是机械的、没有挑战性的,而是形式多样的,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和吸引力。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大多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在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围绕话题说说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有据可依,有感而发,自然就有话可讲。如在学完课文 A girl and a boy 后布置让学生先进行自我介绍,再说一说熟悉的同学的特征的作业;在下一堂课时先介绍自己,再介绍同学,其余学生根据他所描述的是谁,还可适当作补充。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仅消化了课内的东西,而且也增强了自信。画一画,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根据这一特点,我就特意设计了回家画一画的作业。在学完 After school 后,我让学生画一幅放学后的活动画并配上句子。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形象,又能使学生在绘画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算一算,在课堂上我给学生看图片,问 What can you see? How many...can you see? 并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东西,算算有几个。教学plus 和 minus 时,我先让学生做了几道简单的加减题,接着编了一道应用题: There are 28 girls in our class.There are 31 boys in our class.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 学生顿时眼睛一亮,用英语解数学题,个个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这样让他们回家自己编数学应用题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完成了新知和旧知的融合。问一问,作业上还可以设计采用调查访问作表格的形式。如教学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What do you like? 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访问,既操练了句型,有了解了同学的兴趣爱好,增进了感情。在教学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on Monday...? 这个句型时,让学生在空余时间互相问一问,再制作成一个精美的课程表,又何乐而不为呢?而学生在自主调查访问的同时也早已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
第三,科学地、创造性地评价作业 “一刀切”的作业,尖子生常常受表扬,后进生却很少听到掌声。长此以往,尖子生对表扬满不在乎,而后进生对表扬可望不可及,慢慢失去了自信心。运用了梯度作业后,我分组给学生评价,同组的学生竞争,不会拿尖子生的作业跟后进生比较,各个组的学生都有可能得到A、B、C、E等评价等级,这样,同一层次的学生互相竞争,大家都争取得A和得到老师的表扬,形成了良性的竞争局面,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当然,形式不同的作业的评价方式是不一样的,不能只以对和错为评价标准,创造性地进行作业的评价,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促使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去。第四、小结
运用有梯度的、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体现了英语教学趣味性的原则,既增强了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又促进了优生的竞争意识,为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使所有学生都能轻松地学英语,真正达到了“培优辅差”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和总结,我尝到了甜头,我最自豪的事就是我班上的孩子都很喜欢英语,我保持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就是较巧妙的给足了语言运用空间。这让我联系到了上述所提到的困惑,虽然我也创造了语言环境和各种练习方法,例如,挖地雷、快慢读、知识树等,在学校可施行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给孩子们提供英语空间。一年来,孩子们的进步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但是怎样把这“点”拓展到“面”?还需要在今后的课研中拓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