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武术教学如何适应学校体育现代化
高校武术教学如何适应学校体育现代化
摘要:随着学校教学的现代化进程,高校的武术教学也应紧跟步伐,适应现代化,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高校武术课程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理念适应现代教学。本文将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高校武术教学与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高校武术教学适应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问题。
体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高层顶端,对体育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能小觑。体育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身体强健的优秀人才。在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无论是在经济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竞争,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对人才的竞争。
一、高校武术教学与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关系
1.武术与学校体育的功能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学生体育锻炼、身体保健增强体质、健康娱乐和思想健康方面的职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发现和利用。武术除了强身健体还能激励精神,体现民族意志。在世界各大体育赛事中,体育和武术的项目收到极大重视,每当我国选手获奖拿到好的名次,国人无不为之欢呼雀跃,说明武术和体育还能增进民族团结,体育精神让爱国主义得到弘扬。
2.武术与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关系
现代体育包含的项目众多,对有利于发展学生体质,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弘扬体育精神的体育项目都积极纳入了体育项目体系。武术类属于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现代化,要求体育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沃土。武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理所应当纳入现代体育教学体系。在各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武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走向世界需要武术也能不断发展,需要在高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体育与武术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现代化教育,并能够共同进步,不断适应现状,服务现代化教育的同时能使自身也不断发展,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
二、高校武术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校武术教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表现为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一般情况下,高校所开设的武术课无非就是太极拳、军体拳或五步拳。内容单
一、枯燥,没有太大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这一门课程在学生中间的受喜爱程度不高。
其次,高校武术教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通常高校武术教学中更重视武术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武术实践。因为,理论的东西比较适合考试考查,所以很多教师更倾向于理论的东西,而实际的武术招式因为比较不容易考查所以一般情况下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也是与我们开始武术课程的初衷相违背的。武术的精髓除了体现在那些变换莫测的招式,还体现在武德方面,只有真正在实践中学习使用武术,才能发挥武术道德,体现教育目的,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
再次,是师资问题。目前,高校武术教师师资匮乏,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一些传统武术的继承人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或资质不够,是不能给大学生上课的,他们自身的武术基本功也无法传授给学生,而有资质给大学生上课的体育教师在武术方面的造诣却又不深,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怎样在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还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最后,因为武术是一个需要从小打下基本功的技能,所以,在高校开设武术课,面向形形色色,各自背景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本身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
三、学校体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发展
1.加强武术课程建设
在学校体育教学不断现代化的背景下,武术教学人员应当不断开拓进取,加强武术课程更新建设,要能够与时俱进,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科学管理课程,仔细研读新课改关于体育教学的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标准的精神,合理安排武术课程,使武术课程为体育教学添砖加瓦,使其科学合理,打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武术课堂做法,使武术教学科学化。
利用学生对武术的好奇心和喜爱,使学生喜欢武术课,喜欢体育课。做到灵活多样的安排体育课程。
2.武术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创新
武术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当适应武术教学的特殊性,体现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武术教学人员能够及时革新武术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合武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将武术教学的效用最大化,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选择教学方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武术教学中。同时,教学方法的革新与选择要注重创新性。一方面,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另一方面,武术教学人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武术教学不仅仅使学生理解和练习武术,还要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武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3.武术教学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评价
改变以往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背景下,教学评价应体现出综合化的趋势,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改变过去对“分数”的过分关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强调学生在武术练习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武术教学的现代化也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努力学习新课改精神、素质教育理念,为教学现代化做贡献。教师还应不断适应社会变化,接受新鲜事物,掌握现代教学技能。
四、结语
高校武术教学应与体育教学现代化紧密联系,不断加强武术课程建设、武术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创新、武术教学评价方式要注重综合评价,并且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篇:现代化学校验收体育汇报材料
体育教师汇报材料
杨村第七小学 2010.10
申报现代化学校体育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我叫陈建新,是一名体育教师,下面就我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本校林校长十分重视体育工作,不仅安排闫主任作为我校体育工作的主管领导,还经常亲自深入课堂,进行听评课活动,指导我们教学及训练工作。学校把体育工作纳入到了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每年都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添置必备的体育器材和运动器材,满足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的需要。另外,本校相关体育场地对外是开放的,供小区内家长和住户锻炼,为搞好群众体育、健康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上,我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刻苦钻研教材,规范每一节体育课,做到周前备课,课前备课,并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个教学内容让学生都易于并乐于接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到了极点。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新教学。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课后我做到了经常性的对教学工作进行自检、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新的规律,较好的提高教学水平。
三、在运动训练方面,业余时间我和组内同事共同搞好了训练工作,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促进其运动技能不断提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刻苦训练,07年8月我校将代表武清区参加市中小学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三名。08年武清区中小学球类比赛中,获乒乓球团体女子第一男子第二的,女子单打第一和第二,男子单打第二名;09年获乒乓球团体女子第一男子第一的好成绩,女子单打第一和第二,男子单打第一名。09年在区运动会上我的队员获得标枪项目两个组别的第三名和第五名。在“阳光体育”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通过测试,全校优秀率达到了10%,及格率达到了80%以上。另外,我们积极开展大课间及落实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对各班的体锻活动内容学校也进行了统筹安排,制定了体锻活动表。另外,本校定篮球为传统体育项目,还开设了健美操、呼啦圈等体育课外活动小组,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我校每年的4月都举行一次校田径运动会。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们每周都开展如:冬季长跑、踢毽、跳绳、汇操比赛、拔河等比赛活动。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活动。自“体艺2+1项目”实施以来,我校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了有计划、有选项、有实施、有总结。我校把“坚决不欠学生每一次课堂、课外活动时间”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体现了本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孩子。充分相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以上,是我的一些工作成绩,当然这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好老师.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杨村第七小学
2010.9
第三篇:(体育)武术心得
武术心得
其实一开始选武术,是心中的英雄情节在作祟。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在武侠小说中耳濡目染,神秘的中国功夫总是让人惊叹。铜墙铁壁,飞檐走壁,承载着中华文化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总是让我羡慕又好奇。而这学期有机会接近这一充满魅力的项目,让我既激动又雀跃。
而真正学习了我才发现,武术远没我想得那么简单。“武术”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文化历史。武术是中华之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就是我选择武术的主要原因,很简单的原因。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种英雄主义的感觉在作祟。在看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以及一些爱国为题材的影片之后,总幻想自己能强壮结实,为国出点力。所以当初见到体育选修课有武术这一选择时,我顺利成章的就成了武术班的一个学生,一晃就两年半了。现在虽然没什么建树,但身体还是比以前好了。到了大三,散打防身对我来说还是终身受用的。
武术也是一门积极性很强的运动,它从精气神到手眼身法步,无一不要求规格的规范完整,更要在规格如此高之下体现武术的艺术美,动是圆定是方,这样还是不够,还要加上动作的完整性、节奏性。它从开始到结束都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气质面貌。练武是很累的,是要吃的下苦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习武术,其实我认为最主要的也是这一点,武术的技能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乃是习武一定要修武德,一个没有武德的人早晚是会被人唾弃的,反而他学的越好越与社会有害,武德不仅仅是武德,更是教会我们怎么去做人,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有些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但是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做人的事理其实要用心体会,很多都能在习武之中领悟的到,这个学问太大了,用尽毕生也未必能参悟的透,所以从武术衍生出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学问太大。我喜欢武术,是因为它能带给我美好的感受。我记得以前很多人对我说过,现在学武只不过是一些花拳锈腿而已。可是我觉得它不只外观美,而且能够强化体能。是一种全身的锻炼,它使我的身体增强了体能,从而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自身的自卫能力;学习武术也不单单只学习它的攻击性,也不单纯只是一种体育的锻炼,还能学习到中国武术中的其他方面和知识。中国武术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讲究自然之道,它其中饱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让我更体会到武术中包含的精髓,更深刻地领会到中国传统思想的知识。
“武术”讲究的是一种武德,不欺负弱小,在有了自卫能力的同时,也要学会伸张正义。它也能改变一个人急燥的性格,在一招一式中学会磨练自已。并能锻炼人的意志,学习武术本身很辛苦,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怕苦、不怕累。通过锻炼,使我在生活、学习中有这样一种韧劲,碰到困难不退缩,直到克服。
武术课让我认识许多优秀的人,激励我在生活各方面更加努力。武术在很多方面可运用到日常生活,它是超越了体能的。
这就是我的心得与体会。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学经验总结
体育部“2+1”人才培养方式经验总结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我校“2+1”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模式的提高和完善,“2+1”的“1”如何让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如何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保证学生有较好的体能和旺盛的精力去完成繁重的学习和实习、工作的任务;培养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自我锻炼、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体育课程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根据国家“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教学经验,在体育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一、更新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2+1”教育模式是我校特有的办学特色,是我校实施应用型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金融人才的有益尝试。“2+1”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1”阶段需要学习和实习,对学生的体能和心理能力、意志力是严峻的考验,学生是否在体力和心理上坚持完成这一年的学习和实习任务。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该从认识到现代体育意识、习惯的养成与他将来的生活目标有紧密的联系,且与他们的兴趣相投时,学习动机就会增加,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就会提高,所以明确教学目标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问题。
2)高校体育目标要与全民健身相一致。
学校体育教学要明确“2+1”教育模式下合格人才的标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和育人功能;立足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破除传统竞技体育思想的束缚,改革教法、更新手段,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也要更新学生的学习锻炼观念,向学生阐明自主锻炼的目的、方法手段,提高学生从事锻炼的意识、兴趣、态度、爱好和习惯,以及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认识和多种体育能力,加强学习个性的发展。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教师的指导、调整、控制能力、水平及方法手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2+1”培养模式中,学生在“1”阶段能否坚持自我锻炼,保持较好的体能和心理,关键在三个学期的体育课中是否养成了自我锻炼的习惯。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方向、目标、内容和条件的运用合理,使教学水平不断创新。
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在课堂中创新、求质量,、出效果,才能加快学生思想转变提 高自评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传授教学内容目标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行为目标的传授,不但教会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教之一鱼,授之以渔”。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在体育课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善于启发,巧用点拨,让学生在自学自炼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多边的反馈信息,寻找和改进自我的学习方法。
(2)创造兴趣空间、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是有意识的人,他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受教育,不是被动地参与练习。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兴趣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拓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挖掘运动潜能,合理调节课堂教学情趣,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形成自主锻炼的良好氛围和兴趣空间,达到教学和谐、主客观统一。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师生间信息广泛交流,以便于对学生认知活动进行实际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发展情况,使教的系统向学的系统开放,在双向信息交流中实现教与学的平衡与发展。
(3)建立建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真正确立,他们需要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往往对创建一种心理环境能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少数到多数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形成稳定的锻炼习惯。
三、全面落实开展“阳光体育”,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大学生体 育协会”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自主锻炼习惯、把学生体育活动课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正式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学校的课表上体现,有组织地坚持每天1小时的锻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激发。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培养与自评锻炼能力的提高必定会与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丰富、充实了学校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将会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在学生自主锻炼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的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体育是健与美的统一体”。同时在自评锻炼过程中,也可因势利导、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等,同时,学生锻炼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欲。
四、合理使用经费、场地、器械、设施。
这些是开展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只有把各种体育设施和场地建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学生锻炼时有场地、器械可用,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也有促进作用。
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与途径,围绕“2+1”教育教学模式,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把发展学生的自我个性与培养自主锻炼能力相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强师生间、同学间双边和多边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强调“以我为主”积极启发学生的运动思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科学观点的认识规律,加强实际练习,逐步形成自学、自炼、自评、自控的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第五篇: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武术专选教学现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课开展研究发现:武术专选缺乏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且学生参与实践较少;武术专选教学开展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生自己水平参差不齐,其学习武术动机不同,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山西省高校现今的武术专选教学因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关键词: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教学现状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武术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具有健体防身、锻炼意志、竞技观赏等多方面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应在精神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对此较好的办法就是把武术广泛推广,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对武术的爱好与乐趣。2001年启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武术被列为高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这对实现我国德智体美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积极的影响。既然有明文规定,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对高校生的健康状况也就更加重视,各学校在体育课中加入了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等内容,而且实行了体育加分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还可提高他们的防身意识,丰富在学校的校园生活。武术作为中国的国宝,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武术人才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对武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现今山西省高校的武术专选教学因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1研究对象和与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西大学、大同大学、长治学院、忻州师院、晋中学院、山西师范大学6所山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课的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武术专选班学生150名和教师12名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电子全文检索系统,查找大量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的期刊、杂志和文献。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制定武术专选班教师和学生两种问卷。对选定的体育教育武术专选班教师发放问卷12份(每校2份),有效率为100%;针对学生发放问卷150份(每校25份),回收148份,有效率98.7%,回收率99.3%。1.2.3数理统计法调查所得数据通过Excel表进行常规处理,为本文提供事实依据。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师资现状与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武术专选班的授课教师平均年龄为36岁、习武年限平均为10~15年、学历大都为硕士,以此来看,山西省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教师大都为中青年教师,精力较为旺盛,都有一定的武术理论与实践基础,对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的保证,但也存在经验不足、专业不精的可能。武术专选教师的擅长拳种情况的调查中,58%的武术专选教师擅长传统武术类,25%的武术专选教师擅长竞技长拳类,17%的武术专选教师擅长散打拳击类。可见,大多数武术专选教师擅长传统武术类,故所教内容多为传统类武术项目,学生所学内容也就相对较局限。
2.2教学内容调查与分析
武术专选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山西省各高校均能正常开设武术专项理论教学,但其一学期学时数最多也只有8个学时,同样都为武术专选教学内容,但两者的时数却相差甚远,容易造成学生重实践而轻理论的不均衡现象,由此可见,武术专选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分配比值不合理的。八成开设武术专选课的高校选用了刀术,五成高校选择器械类的枪术、拳术类的形意拳,开设器械类剑术的只有三成,开展格斗类教学内容的仅有16.7%,而对于功法这一教学内容却并没有开展。
2.3武术专选班教学开展情况
通过对山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自己掌握武术专业相关理论情况非常满意的占比例23%,但仍有约13%的学生对自己理论掌握程度是不太理想的,这就说明武术专选理论教学开展的课时少,导致学生武术专项理论知识欠缺。不太满意的比例占10%、不满意的比例2%,这一结果较理论情况是好的,对自己技术掌握较满意的人数比理论方面的高出12%,而不满意的比例也较理论方面减少了1%,这就表明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教学较为注重的是武术专业技术部分的教学,对理论教学较为缺乏。这与学生对武术专项理论和实践掌握情况的满意度是有较大关联的。教学内容的安排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掌握武术专项理论和实践的满意度,若安排合理,学生的满意度将大大提升。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所教内容是抱有积极态度的,是比较感兴趣的,这将极大地提高武术专选教学的质量;而另外一小部分不感兴趣的学生与其学习武术的动机可能也有很大关系。内容陈旧乏味、缺乏实用性,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2%、34.5%,武术专业知识技能不足的比例最高,占37.2%,这几点说明山西省高校对于武术专选的理论教学内容不够重视,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用性较差。在师生交流方面,有21.6%学生经常与教师在课上进行交流与研讨;超过一半的同学只是偶尔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这部分学生占62.8%;15.6%的学生从未和老师进行提问和交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武术专选理论与实践学时数比例不合理,缺乏理论教学。这样将导致武术专选的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内涵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无法得到理解。在武术专选教学内容中,实践部分基本采用套路教学,教学选用内容大都陈旧、死板,学生的可选择性不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武术专选教学开展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生自己水平参差不齐,其学习武术动机不同,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2建议
武术专选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应加强课外训练辅导。针对武术专选学生武术基础水平参差不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这一现状,高校在招生时应设立一定的“门槛”,在开班之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另外,正因为武术专选学生大部分武术基础一般,更应注重功法的练习,所教授内容不宜过深,但要有专业性,合理分配武术专选理论与实践学时数。学习精简套路,适当加入攻防技击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啸原.试析武术教学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61-63.[2]骆红斌.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1):35-37.[3]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5-1116.[4]刘旭东.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6.[5]王耀文,王云杰.武术段位制内容纳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研究[J].武术研究,2011,8(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