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学反思:大带小
幼儿园教学反思:大带小
在开学初的那段日子,教师们为了消除新入园孩子们的焦虑感,都会想尽办法,利用漂亮的玩具、小食品、木偶、游戏等让孩子开心。但由于幼儿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每个孩子的个性以及焦虑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很难让所有孩子一下子远离恐惧和分离焦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幼儿园特有的优势进行以大带小的活动。
早饭后,小杰捧着新玩具小声抽泣着,严固靠在老师的怀里边哭边喊妈妈,乐乐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奇奇站在窗前愣愣地看着窗外……任凭老师不住地哄劝,他们仍深深地思恋着家人。“小弟弟、小妹妹好!”随着清脆的问候声,大班的孩子们推门而入,他们给弟弟妹妹带来了惊奇与快乐,使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充满了活力。屋子里的哭泣声渐渐被说笑声和歌声所代替。这边,大姐姐张鑫给妹妹讲图书,小妹妹也不甘寂寞,用手指着书大声说:“这是小白兔,它到那里采蘑菇去!”“对,兔妈妈带着孩子去采蘑菇……”那边,几个女孩跳起了孔雀舞、小杰也在一旁跺跺脚,挂着泪花的小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奇奇的眼神从窗外转向了拼搭区,他看到小光哥哥塔好一辆坦克,坦克的炮还能上下移动,就走过去,和哥哥玩起打仗来。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刚才还眼神忧郁的奇奇,一下子兴奋、快乐起来。西西姐姐拿着心爱的玩具娃娃来到哭闹厉害的瑞瑞身边,说:“玩吧,给你!”倔强的妹妹一回身,背对着西西。西西就势和妹妹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瑞瑞终于在姐姐的带动下抱着娃娃开心的玩起来,而且玩得非常投入。大班的钧钧是个内向少语、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但在弟弟妹妹面前却变得自信了。他手把手地教弟弟画画,又跑到积木区帮妹妹穿鞋,虽然他的动作有些不协调,反复穿了好几次,但终于穿好了。一时间,大孩子与小孩子轻松而自然地交流着,交往着。小孩子在哥哥姐姐感染下很快熟悉并适应着新的环境,体验着幼儿园生活、游戏的快乐,没有了初入园时的恐惧与陌生。同时,大孩子把照顾弟弟妹妹当成一种责任,克服了自我中心化,在帮助弟弟妹妹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开学初组织这样的大带小活动,对于小班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建立新常规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大班幼儿的大带小活动始终贯穿于整个一日活动之中,让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们,一个个充满爱心的镜头,让我倍加感动。孩子们交流了自己关心、帮助弟弟妹妹的感受与经历,许多的孩子产生了共鸣,弟弟妹妹在我们的关心下喜欢上幼儿园了,让弟弟、妹妹看看哥哥姐姐的本领,在活动中处处体现了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如:孩子们考虑到弟弟妹妹比自己年龄小,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用自己的语言去关心弟弟妹妹,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到自己是哥哥姐姐,本领越来越大,树立了初步的责任意识。
第二篇:幼儿园“大带小”活动反思
幼儿园 “大手牵小手”活动反思幼儿园大手牵小手反思
手拉小手,欢乐多又多
1.谈话活动的重要性。
让大班幼儿看一些小班弟弟妹妹刚入园的焦虑、哭泣照片,激发大班幼儿对小弟弟小妹妹的关爱之心,通过谈话活动,让幼儿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如:见到弟弟妹妹要热情的打招呼,大胆介绍自己,知道对方的名字,并抱抱或亲亲对方;提醒幼儿要照顾好弟弟妹妹,牵着手,慢慢走,下楼梯时手搀扶好弟弟妹妹慢慢走;在游戏的时候细心地照顾好弟弟妹妹,以防摔倒,若摔倒及时将其扶起来;在跟弟弟妹妹分享食物的时候,应注意向他们介绍食物的名称,若嘴角有食物残渣应及时为其擦拭,并教给他们用餐卫生。
2.自我服务的提高。
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如:在分享食物的时候,可以教给弟弟妹妹怎么拆包装,在入睡这一环节时应熟悉儿歌,熟练掌握上床睡觉的程序及规则。
3.对幼儿的表现及时梳理反馈。
在“请让我来帮帮你环节”,小四班的小朋友午睡时哭闹的厉害,大班的幼儿会主动拿出糖果去哄弟弟妹妹“你别哭了,妈妈下午下班就来接你了”;还有的小朋友主动给弟弟妹妹脱鞋子,给他们盖毛巾被,轻轻的拍打还哼着歌曲哄他们睡觉。
在小三班“请让我来喂喂你”环节,大班的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排队取餐点后,喂给弟弟妹妹吃,“大老虎的嘴巴,啊呜”,听着孩子的话语真的很感动,由衷的感觉孩子们长大了。
4.活动中的渗透教育。
在大带小的活动中,因为我班是带小三班和小四班两个班,再给弟弟妹妹送礼物环节,教师请幼儿问问小班老师班里有多少个小朋友,自己班 里来了多少人,怎样做礼物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得到礼物。对幼儿渗透数教育;
在送礼物之前,教师带幼儿预约时间,请幼儿电话联系小班教师,看看送礼物什么时间最方便,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5.活动中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是合理
此次活动,在“请让我来帮帮你”环节,由于是小班入园第一天,午睡时孩子哭闹的厉害,多数小班幼儿根本不理会哥哥姐姐的帮助,但是大班孩子还是会坚持哄弟弟妹妹,很让人感动。希望在做此类活动时时间稍稍后延几天,使小班孩子能熟悉一点幼儿园的常规会更好。
(2)有些过程流于形式。
由于开学第一周活动很多,在保证自己班级活动顺利开展的情况下还要和拉手班级做好衔接,由于时间比较紧,有些活动只是走马观花的流于形式,没能深入的挖掘其教育价值。
在这次大手牵小手的活动中,大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幼儿各自收获着不同年龄段的快乐,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幼儿园大带小活动案例反思
幼儿园大带小活动案例反思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作者:悠游仙鱼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在开学初的那段日子,教师为了消除新生入园的焦虑感,都会想尽办法,利用漂亮的玩具、小食品、木偶、游戏等让孩子开心。但由于幼儿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每个孩子的个性以及焦虑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很难让所有孩子一下子远离恐惧和分离焦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幼儿园特有的优势进行以大带小的活动。
早饭后,小杰捧着新玩具小声抽泣着,严固靠在老师的怀里边喊妈妈边哭,乐乐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奇奇站在窗前愣愣地看着窗外……任凭老师不住地哄劝,他们仍深深地思恋着家人。“小弟弟、小妹妹好!”随着清脆的问候声,大班的孩子们推门而入,他们给弟弟妹妹带来了惊奇与快乐,使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充满了活力。屋子里的哭泣声渐渐被说笑声和歌声所代替。这边,大姐姐张鑫给妹妹讲图书,小妹妹也不甘寂寞,用手指着书大声说:“这是小白兔,它到那里采蘑菇去!”“对,兔妈妈带着孩子去采蘑菇……”那边,几个女孩跳起了孔雀舞、小杰也在一旁跺跺脚,挂着泪花的小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奇奇的眼神从窗外转向了拼搭区,他看到小光哥哥塔好一辆坦克,坦克的炮还能上下移动,就走过去,和哥哥玩起打仗来。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刚才还眼神忧郁的奇奇,一下子兴奋、快乐起来。西西姐姐拿着心爱的玩具娃娃来到哭闹厉害的瑞瑞身边,说:“玩吧,给你!”倔强的妹妹一回身,背对着西西。西西就势和妹妹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瑞瑞终于在姐姐的带动下抱着娃娃开心的玩起来,而且玩得非常投入。大班的钧钧是个内向少语、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但在弟弟妹妹面前却变得自信了。他手把手地教弟弟画画,又跑到积木区帮妹妹穿鞋,虽然他的动作有些不协调,反复穿了好几次,但终于穿好了。一时间,大孩子与小孩子轻松而自然地交流着,交往着。
第四篇:幼儿园大带小活动案例反思
幼儿园大带小活动案例反思
在开学初的那段日子,教师为了消除新生入园的焦虑感,都会想尽办法,利用漂亮的玩具、小食品、木偶、游戏等让孩子开心。但由于幼儿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每个孩子的个性以及焦虑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很难让所有孩子一下子远离恐惧和分离焦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幼儿园特有的优势进行以大带小的活动。
早饭后,小杰捧着新玩具小声抽泣着,严固靠在老师的怀里边喊妈妈边哭,乐乐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奇奇站在窗前愣愣地看着窗外……任凭老师不住地哄劝,他们仍深深地思恋着家人。“小弟弟、小妹妹好!”随着清脆的问候声,大班的孩子们推门而入,他们给弟弟妹妹带来了惊奇与快乐,使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充满了活力。屋子里的哭泣声渐渐被说笑声和歌声所代替。这边,大姐姐张鑫给妹妹讲图书,小妹妹也不甘寂寞,用手指着书大声说:“这是小白兔,它到那里采蘑菇去!”“对,兔妈妈带着孩子去采蘑菇……”那边,几个女孩跳起了孔雀舞、小杰也在一旁跺跺脚,挂着泪花的小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奇奇的眼神从窗外转向了拼搭区,他看到小光哥哥塔好一辆坦克,坦克的炮还能上下移动,就走过去,和哥哥玩起打仗来。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刚才还眼神忧郁的奇奇,一下子兴奋、快乐起来。西西姐姐拿着心爱的玩具娃娃来到哭闹厉害的瑞瑞身边,说:“玩吧,给你!”倔强的妹妹一回身,背对着西西。西西就势和妹妹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瑞瑞终于在姐姐的带动下抱着娃娃开心的玩起来,而且玩得非常投入。大班的钧钧是个内向少语、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但在弟弟妹妹面前却变得自信了。他手把手地教弟弟画画,又跑到积木区帮妹妹穿鞋,虽然他的动作有些不协调,反复穿了好几次,但终于穿好了。一时间,大孩子与小孩子轻松而自然地交流着,交往着。小孩子在哥哥姐姐感染下很快熟悉并适应着新的环境,体验着幼儿园生活、游戏的快乐,没有了初入园时的恐惧与陌生。同时,大孩子把照顾弟弟妹妹当成一种责任,克服了自我中心化,在帮助弟弟妹妹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开学初组织这样的大带小活动,对于小班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建立新常规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大班幼儿的大带小活动始终贯穿于整个一日活动之中,让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们,一个个充满爱心的镜头,让我倍加感动。孩子们交流了自己关心、帮助弟弟妹妹的感受与经历,许多的孩子产生了共鸣,弟弟妹妹在我们的关心下喜欢上幼儿园了,让弟弟、妹妹看看哥哥姐姐的本领,在活动中处处体现了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如:孩子们考虑到弟弟妹妹比自己年龄小,哥哥为他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他,用自己的语言去关心弟弟妹妹,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到自己是哥哥姐姐,本领越来越大,树立了初步的责任意识。
第五篇:幼儿园教学反思:小信箱(模版)
幼儿园教学反思:小信箱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小信箱
学期初,我班创设了“我夸孩子”信箱。一方面是想以此来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行为习惯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是想以此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今天早晨,余致远兴高采烈地跑到我身边喊道:“肖老师,小信箱来信了!”他的举动既让我惊讶,又让我高兴。惊的是他一改往日的腼腆;喜的是小信箱终于来信了!但我又觉得奇怪,便问道:“唉,余致远,信箱比你高,你怎么知道的?”听了这突如其来的问话,他似乎不好意思又很激动地告诉我,那是他妈妈放的。
早饭后,我利用晨间阅读的机会向全班小朋友宣读了我们的第一封来信。小朋友听了,都高兴地为余致远鼓起掌来。许多孩子还不时地向他传递着羡慕的眼神。此时,我抓住这个有利的教育契机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余致远在家中做了什么事?他的妈妈看到玻璃脏了,为什么还要夸他?我们应该向他学什么?在我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细心观察着余致远。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以往我从未见到的自豪和本应属于他的自信。此时,他的胸膛也挺直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也在躲避着什么。其实,余致远是个十分内向的孩子。他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他从不与人争执,在班里可以说是个不起眼的孩子。
从我读完这封信的那一刻起,我感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闪光点。关键是我们如何热情地发现、挖掘,并利用家庭资源去捕捉这些闪光点,从而更加充分有效地让每一个孩子去主动寻找集体生活圈中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附:余致远妈妈的亲笔信 爱劳动的好孩子――余致远
周末一般是打扫卫生的日子。儿子最热衷的就是在我拖地的时候,帮我擦玻璃。往往是拿块小手绢,在水管下弄湿,然后爬上窗台开始上下左右的抹。他说,我们丁老师就是这样擦玻璃的。玻璃似乎是越擦越脏,可看着儿子小小的身影,我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评析/琚贻桐
闪光点,是孩子的生长点,是每一个关心孩子成长的人都应关注的。肖老师利用以“我夸孩子”为名的小信箱,明确地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优点。效果如何呢?从文章中,我们看到“平日腼腆”、“十分内向”、“不起眼”的余致远小朋友在受到表扬时的变化:“兴高采烈”、“自豪”、“自信”、“胸膛挺直了”、“眼睛明亮有神了”。这一切说明,孩子是非常需要得到他人赞扬、认可的,特别是得到他最亲近的人、在他心目中有权威地位的人的表扬。在赞扬中,别人对自己的喜爱,使他感到安全;别人对自己的承认。使他确认自己是个受人喜爱的好孩子,从而产生自豪感,变得自信。这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只有在爱与宽松的精神环境中才能获得。
这个做法的影响还不仅限于余致远小朋友一人,它会使全班孩子生活在关注、赞扬他人优点,为他人受到赞扬而高兴的良好精神环境中。这对培养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文章中,我们还看到肖老师非常善于观察、关注孩子的表情、神态,从中感悟孩子的内心体验,以此判断自己实施的教育是否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是否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这是非常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