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论文:苏北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
苏北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
长期在教研室工作的我,总认为只要多搞几次活动,多搞几次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对教师目前的工作状态、工作情况真是很不了解。2009年8月我被推到校长岗位,是一所现代化示范初中,不过位置在农村,且离市区较远。上任之初,我雄心勃勃,准备在教学质量上大显身手。然而事实并非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这里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敬业精神很令人担忧。我当时就怀疑,这样的工作态度能有好质量吗,这样的精神状态与示范初中能相符吗?看到问题,想想上任之初的雄心壮志,我真有点心寒胆战。我想作为校长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让老师想干、会干、能干,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着问题和压力,我和教学线的领导一起分析,一起思考,一起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持“四个着力”,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从无效教学走向有效教学,直至追求高效教学。
1、着力于“观念”的改变,促其想干。1.1强抓态度的转变,认识的提高。
一所学校能否很快走上正轨并迅速取得立足之地,主要依靠全体教师的力量,取决于教师发展的高效益,要把全体教师凝结成一股力争向上的力量,首要的就是统一思想,抓态度的转变,认识的提高。思想问题是根本问题,消极被动地工作是没有激情的,更不会有创新,思想通则一通百通。我多次强调并身先士卒,在工作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问题面前不讲人情,领导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以教师为本,从中获得教师的主动,促其想干,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好铺垫。
1.2强势阅读学习,增强科研意识。
阅读应当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教师应该是阅读的典范和榜样。然而我们多数教师既不情愿读专业书籍,也不爱好写写文章,一年中除了自己所教学科的教材和教参草草阅读以外,几乎不读一本书,不看一篇专业文章,更谈不上去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师每天所做的只是应付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可以说目前许多教师很难成为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对象,更不被学生们所追随。教师在学生和家长心目的地位和分量在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和科研能力,长期以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误人子弟,教师自身的价值也在不断地贬值。为此,我在学习文化的构建和学习共同体的打造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把阅览室前移到办公室,三个年级按月交流图书杂志,定期集中谈体会说心得,定期举行论文现场框架结构设计比赛。其目的就是在教师中营造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撑。
1.3庄严承诺,激发发展内驱力。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校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活动。活动旨在让“新”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巩固、教学评价等多方面
获得帮助和指导,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新”“老”教师在结对子过程中,应当借助教学活动为平台,相互砥砺,彼此寻求更高新的的发展。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在结对子前,“新”“老”教师还要公开承诺,并把书面承诺书交教导处备案。实行捆绑考核、共同进退、荣辱与共的措施大大地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1.4追寻名师,提升教师素质。
跟名师学习、向专家请教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也一定有原因。名师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着与普通教师不一样的思想追求与工作状态。名师作为教育领域中的成功者,必定有许多值得广大教师学习的地方。一个老师如果能够追寻名师的成长轨迹,按照名师的想法和做法去思考和行动,做到持之以恒,一定也能够造就成为名师。为树立“不想当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的理念,为激发教师们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让一部分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做名师的追随者,我校对优秀教师进行授衔表彰并且形成制度,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从德、能、勤、绩全方位考核,重在教育科研和教学实绩上严格评选出教学上的领军人物、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以此激励教师争先创优,提升专业发展欲望。
2、着力于“课堂”的研究,让其真干。2.1录制常态课
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增强竞争意识,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公开课活动,而且形成惯例,但这些课大多是精雕细刻的“展演课”,是教师个人、备课组、教研组实力的优化整合,是样板课,并非是常态课。这些课与教师平常的课堂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很难真实反映教师平常教学的状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还应该是取决于教师常态课。如何准确把脉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常态课与非常态课之间,我做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之后,“随机录课”的想法应运而生,我认为它体现的是学校教研管理的本真回归,特别是在起步阶段,可以起到推动教师自我发展的作用。开学伊始,我就敦促教学线同志推行随机录课制度。课前不打招呼,教导处根据课表随机抽取,深入班级录课。教师利用每周二业务学习时间集中观看录课内容,开展说课评课活动,进行集体“把脉会诊”。学校定期把课堂实录制作成光盘与“会诊”结果一并赠与教师,或将录像上传校园网作为奖励,鼓励教师自研自磨自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2.2抓好研磨课
“磨课”是教师练就内功的开始,是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磨好一节精品课,让听者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如览群峰,豁然开朗。然而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教师一生上了很多节课,但能上一节优质课却不是容易的事,而能随心所欲地上好每一节优课就更是难事。要想上好优课,成为名师,就必须打磨好一节课。为此我提议:由教导处安排,每个大组选一两名教学成绩相对较差的老师上研磨课,执教者在写了教案后,交给同组教师讨论后再度修改,然后进入“课堂实战”,教学线领导、同组教师观摩后提出优点和不足,自己再反复斟酌,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2.3展示精品课
“精品课”不仅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平台。“精品课”是教师的杰作,更是教师成功、成名的最有力的象征。教师应该把“精品课”作为毕生的追求,学校应该把“精品课”当做优质资源来开发与储备。为此我校每周都开展赛课活动,很多优秀教师都争着报名参加,每次活动都评奖颁发证书,老师们都在学习、交流、点评中总结得与失,可以说“精品课”的展示,助跑教师的专业成长。
3、着力于“方法”的指导,教其会干。3.1名师引路,同课异构
教育是艺术,要想达到完美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就必须有专家引领和指导,这样就会大大地避免少走弯路。因此我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资源优势和条件,借助“优化课堂活动月”的契机,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授课,鼓励学校老师与教育专家同课异构,同台竞技,通过专家的“临床诊断”,破解课堂教学提高的瓶颈,重点从管理方法上、教学艺术上给教师以指导。应该说专家、名师们丰富的经历,不凡的谈吐,智慧的语言,给教师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思想理念上的“大餐”,还教给了我们的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怎样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些活动的开展对老师触动很大,大家都觉得这是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绝好机会,有压力更会有动力。
3.2培植反思意识,提升教学能力
常言道:“教书30年,充其量是个教书匠;如果能坚持写教学反思3年,那么就很有可能成为名师”。而现实中,我们多数老师都还没有这个意识,更没有养成习惯,就是能写几篇小论文,也完全是为了自己评职晋级的需要。如果校长真的要建设一支优秀教师团队,让大家快速成长起来,成为领军人物,成为名师,就必须培植大家的反思意识。不反思,就无所谓好与差,不反思,就不可能有创新和超越。反思什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什么自己煞费苦心、滔滔不绝,而学生无动于衷、昏昏欲睡?为什么有的内容教了多遍,而学生仍学不会、做错了?为什么教师时间、精力投入多,而学生进步缓慢,两级分化现象严重?为什么学生想调班,不想要你教?如此种种,这些问题虽然有的不是老师原因,但作为老师我们必须面对,必须反思。而且要通过反思达成若干共识:课堂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地动起来;课堂必须是思维训练的课堂,思想碰撞的课堂,激情洋溢的课堂;课堂既是知识传授和积累的课堂,更是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课堂„„为了让大家都能面对现实深层思考,我们建立了《新课标学习反思制度》,每人每周写一篇“反思”随笔,强行入轨,反思内容因人而异,可以写教后记,可以写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迷惑、问题,成功的经验、教学的高潮;也可以带着研究的目的去观摩同行的课,然后写下对方最成功或最不足的一点„„总之要让反思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营造一种科研氛围,于反思中寻求更快发展。
3.3资源共享,借力发展
教师的“教学用书”可以说是现在教师备课的主要资料,甚至是唯一资料,内容有了,但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和选择呢?不少教师就把过去的教案拿来抄一遍应付学校检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老一套。虽然这样也能取得一点成绩,那也全靠死教、死学、题海战术,至于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根本谈不上。面对现状,针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特点,我认为我们老师的视野太窄,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网络资源共享已成事实。我就鼓励老师把备课的触角伸向校园网,从网上获取信息,先学习别人的经验、方法,然后再结合教学实际有所创新。基于此学校在各班配备了多媒体投影仪,校园网络实现了全覆盖,这些现代化硬件投入,推动着老师思想和行为的显著变化:网上办公,网上备课已进入正轨。
4、着力于“平台”的搭建,迈向能干。4.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在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我校坚持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加强教研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培养团队精神,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金字塔”学科梯队,从而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激励成才、鼓励冒尖,帮助教师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实施“教师你有多大能耐,学校为你提供多大舞台”策略。
首先抓实集体备课。让教师吃透、钻透教材,改变了以往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以说课形式代替集体备课。同时,我们还请来了相关学科专家专门指导我校的集体备课活动,这不单单让教师明白如何进行备课、上课、说课,也训练了他们挖掘教材的能力,锻炼了他们说课的能力。
其次是抓能力比试。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学校开展各种比武和竞赛活动,如说课比赛、上课较量、论文比试、试卷命题考量、解题能力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普通话朗读比赛、英语口语演讲赛、板书竞赛、教学案例设计比赛等,提供这些平台,就是给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舞台,大家在竞争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创新。
4.2举办校园讲座、沙龙活动。
长期从事教研工作的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教师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引领者、反思者、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想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正所谓,善教者必善读者,善读者必善思者,善思者必善作者。为了让教师把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教师自己开讲座活动,教师能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自己组稿,自己设计,虽然没有专家、学者那样高屋建瓴,但必定是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悟,每次讲座他们都有成功的感觉,自己在校园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不仅如此我们还定期举办沙龙活动,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广泛收集资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出了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既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举措,也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既有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反思、规划,也谈出了
自己对专业发展的困惑。通过交流,大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加明确重视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如果说教师开讲座是“一家之言”,那么教学沙龙则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碰撞,他们定会在碰撞中思考,在碰撞中总结,在碰撞中前进。
4.3走出去,与名师零距离
为了更好、更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不怕花钱,每学期都会安排各科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让他们开阔视野,聆听名家报告,目睹名师风采。外出学习的教师们回校后,为相关学科教师作学习汇报,进行“移植课”展示,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力量源泉,当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仅仅需要学校坚持不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感受到强化专业发展的紧迫感。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为所有的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让教师都能感受到专业发展的优势,享受到专业发展的快乐,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师。
第二篇:[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戬浜学校杨美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的主导力量,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然而,我国的教师长期处于管理性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下,仅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缺少对学生适应现在社会的素质的关心,对教育改革的热情不高。于是,应试教育模式成为根深蒂固的模式教育。现行的教育机制,使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使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数的分配,对学生发展评价等始终如一的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进行。于是,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对这些考试资料进行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考试指挥棒相应的学科内容,如何使学生对考题做出灵活得应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这种残缺不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难以生动活泼主动,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难以形成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教师自己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无暇考虑教育教学科学方法的改进,即使有所改进,也是为了应试的目的,无暇顾及也无力开展真正的科学教研。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教研并未取得突破性的突破和进展,有的甚至以教学科研之名大搞应试教育之实。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教师不从根本上思考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程度的愿望,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了整个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落后。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专业自主发展有三个途径:①通过系统的自学:②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③在教室里检验己有的理论。最后一条途径尤为重要,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应该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实践业己显示它是有前途的方式,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大多数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掌握了研究技巧,那么教师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就会得到改善。
实际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得到发展,教师综合素养
需要大幅度提升,光靠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已是一件不现实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因此教研组建设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应该得到加强。可以说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或许还可以说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它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和储备。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要抓好“三个一工程”。
一、“一个抓手”——以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抓好理论学习: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教研组学习既是一种团体压力又有助于教研团队动力的形成。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而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学习要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因此要利用教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理论的学习,它包括语文专业知识的学习,最新教学理论的学习,最新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学习,考试分析与评价等等。
2、抓好专题活动: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而且经过时间的打磨,他们的教学经验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就要善于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组建设的热情,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特长,用讲座的形式向有关老师传经送宝,减少其他教师的摸索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每次可设立一个专题:如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作文教学方法;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点滴经验,好的做法。也可以请参加中考阅卷的两位教师进行中考试卷评分及答题要点分析;请参加区研训班活动成员谈心得体会;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个案分析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来校作讲座,“传道、授业、解惑。”
3、抓好听课、评课活动:
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是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对教师自身能快速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研组要充分重视每一次公开课,认真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的开课设想要认真听取,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他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于有一定教龄的中老年教师,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怎样做更好、更合理一些,不要让评课活动成为表扬会或批评会,让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我还设想对于所开的公开课在评课活动结束之后,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把这堂课重新安排、设计,写出更好的教案,并附上教学反思,让教师学有方向,思有思路。
二、“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提升教学水平
1、重视集体备课活动,以公开课为抓手,创备课组特色,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加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我们要在抓好自己学、集中学理论学经验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所以要始终抓住课堂教学不放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让全体教师树立“向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的意识。为此要重视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教学更合理、更有效。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些薄弱的现状,首先在组内开展了全面听课活动,并请学校教学研究室教师参与,共同探究教学策略,提高本组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各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外,每一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推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课,对他的课进行认真指导精心打磨,集中听课,然后集中评课,使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各备课组在教研组整体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并能形成各自特点,如预初一备课组引入新教材为突破口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初一备课组以重视课外阅读指导为特色,注重学法的研究;初二备课组以专题教学为重点,注重古诗文的教学和作文交流,注重能力培养;初三备课组要强调扎扎实实抓教学,注重答题方法技巧的指导,以把好出口关为己任。
2、编好一套配套习题、一套课外阅读材料,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
二期课改中有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而六——九年级课程设置要求“能自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四年课外阅读的总量为800万——1200万字,完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逐步形成专题阅读的意识”,在此要求下,课外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可现实却令人堪忧:自觉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学生人数不是很多,阅读中外名著的学生更少,而很多学生阅读的仅仅是教材,而且现在市场上课外阅读的材料很多,但也有鱼龙混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慎重,所选材料要有“动情点”,能广泛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写作,而且课外阅读也不应放任自流,教师对此应该有合理的指导。基于此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选择好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故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技能、兴趣等加以选择,并且最好和教材能有所联系,使所选择、编写的阅读材料和教材配套,或者每一单元有一个主题,并且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和写作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六年级课外阅读材料主题可作如下安排:
其他年级可参照六年级的阅读主题,不同的是所选文章篇幅可以长一点,难度可以大一点。我想只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件实事是可以做好的。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也是不可少的。虽然有配套的训练题目,但我总觉得不能令人满意。为此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好的配套习题,从各个角度进行训练。如六、七年
级注重训练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提炼;八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能力;九年级重点训练感知体验能力和鉴赏能力。所以在选择习题时可以有所侧重,使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
4、抓好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素养;
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设计各种和语文学习相关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才干,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利用探究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敏锐的观察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举行古诗文竞赛,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对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著名作家进行专题研究,达到既了解作家又为写作积累素材的目的,既可以有教师的讲座也可以有学生的展示,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初中三年中坚持每周一诗背诵不放松,每天一人说话训练不放松,每周一篇随笔不放松,并且进行全班、全年级组乃至全校性的评比、表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一个载体”——办好一份刊物,提升教研组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语文教育是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思想与思想的共鸣。语文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的时代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时尚,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教师是在由社会发展所牵动的教育改革当中,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选择。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对组内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我们力求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语文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平台,一个载体,我认为可以办一份内部刊物,让教师们有畅所欲言的场所。这份刊物的内容,既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优秀学术论文,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点滴经验和体会,可以是教师论坛,总之要借助这本刊物提高教师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也可以借助这本刊物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有可能的话,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利用校园网、嘉定信息网,交流各校的研究成果及教研组建设经验,实现教研资源的共享。
总之,教研组建设如能抓好上述三项工程,必然会创设出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使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能有所作为,使教研组建设得到实化,使教学研究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篇:苏北欠发达地区残疾人托养对象调查
苏北欠发达地区残疾人托养对象调查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新设区,早在“十一五”规划酝酿初期,全省就将残疾人托养工作列为新的重点工作之一,我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其配套实施方案都将残疾人托养工作正式列入,并明确,立足社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民办公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度、重度残疾人安养院、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和智力残疾人日托站;采取适当收费、社会捐助、政府补贴等方式,为家庭照料有困难的中度、重度残疾人提供安养、工疗、日托服务。
从2009年到现在共建残疾人托养中心五个,其中乡镇级托养中心四个、强维科技有限公司自办的“强维·康爱乐苑”托养中心一个。宿豫区目前的残疾人托养中心都是由民办公助的非营利性质的机构,各乡镇托养中心都是以敬老院大楼为主体,配套有医疗康复室、办公室、食堂等。功能集医疗、文体、康复于一体。其余各乡镇都将陆续建成,从2010年起至2013年,对宿豫户籍,持二代残疾证、生活不能自理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的视力、肢体残疾人(听力言语残疾人除外)和智神、精神残疾人,有托养意愿的都将碌续入托。从而达到“托养一人,解放一家,幸福一方”的现实效果和良好社会效应。
为全面掌握全区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性、多样化、类别化的服务,从2010年9月下旬开始组织落实,到2011年3月26日前全部工作完成,在乡镇、村(社区)二级残联组织对全区范围内符合入住条件的残疾人进行托养需求调查摸底、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并且及时完成对《江苏省残疾人基础息管理系统》内残疾人基础信息完善、更新工作。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工作共计走访了2375名残疾人,除个别因外出、联系不上、不配合外,基本符合条件调查对象都一一进行了调查,本次走访残疾人分布情况:黄墩镇86名,皂河镇179名,王官集274名,蔡集镇88名,陆集镇100名,仰化镇172名,大兴镇167名,丁嘴镇170名,关庙镇107名,曹集镇68名,侍岭镇143名,来龙镇227名,新庄镇125名,保安乡152名,顺河镇311名,井头乡68名,开发区82名。
二、残疾人托养意愿情况分析
㈠、共计走访调查2522名残疾人,其中1141名残疾人愿意入住、1246名残疾人不愿入住、135名残疾人持观望态度。
㈡、按年龄段分析
在走访调查的2522名残疾人当中,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包括60周岁)有556人,其中愿意托养的有224人,占40.29%;16周岁到59周岁的有1966人,其中917人愿意托养,占46.64%。
㈢、愿意托养的原因有:1残疾人年纪轻,其监护人想出去打工,出钱也愿意托养,2只有孤身一人残疾人,在家无依无靠,也愿意入中心托养,3年纪大的残疾人,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无人照料,4父母与子女分家,一部分老人得不到照顾。
㈣、持观望态度人员情况分析
持观望态度的残疾人有133名,占总的走访调查残疾人数中近一半,在这些持观望态度的残疾人当中,思想有顾虑的是少数,经济困难的占了大多数,主要集中在低收入家庭当中。
1、因为经济困难原因,一些家庭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低收入家庭,生活很困难的家庭日常生活就很困难,要让出托养费更是不可能的,就造成这些家庭因经济问题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
2、肢体、智力类残疾占比例大。
三、四级残疾人,生活基本或者部分能自理,对家庭拖累不大,并且残疾人本身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可以做点家务、农活等。
3、智力、精神类残疾人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年轻残疾人,自控能力差、好动,行为不可测,家属不放心,管理也有难度。平时在家人监护下,时有伤人事件发生,托养难度大,监护人有太多顾虑。
三、存在问题
1、社会需求与机构接收能力之间不相容问题
需要托养的残疾人数量很大,需求也很复杂。主要有这么几类残疾人:一是成年智力残疾人。智力残疾人成年后,没有单位要他们,只好待在家里,既拖累家庭,又使自身的残疾程度更重,残疾人和残疾人家长有较强烈的托养残疾人的愿望,这类残疾人年龄段一般在16岁至38岁之间。二是老带小的残疾人家庭中的残疾人。残疾人家长年龄偏大,已护理不了残疾人,特别担忧自己老了或去世后智残孩子今后的生活甚至是生存问题,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好好地收留和照顾他们。三是重度残疾人,尤其是重度智力残疾人。家里为他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已经精疲力竭,希望能有机构寄养这些残疾孩子。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的托养机构都是和乡镇敬老院合办的,它们的接收能力还只能够接收轻、中度智力残障的儿童,对重度智力残障儿童和重度精神病对象的接收及护理无法进行。导致出现了孩子在家无人带,机构的床位无人住的局面,出现资源不对称问题。
2、托养对象经济困难与与机构运行之间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当中发现,大部份家庭愿托养但不愿出托养费,认为机构不应收费,残疾人家庭负担不起。残疾人家庭往往是低收入的家庭,很多还是低保家庭,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很多残疾人家庭不愿把孩子送到托养机构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问题。这些费用大多数家庭无法承担。有的也确实交不起。而收费低了,缴纳的费用还无法支付员工工资,机构运转起来有困难,机构要付房租,付人员工资,还要维持日常的费用,达不到一定的收费水平,机构就难以正常运行下去。
3、机构管理水平与残疾人实际需求之间的问题
目前托养机构管理水平不同,也很不规范。有的机构仅仅提供吃、住和简单的护理,缺乏满足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需求的内容。残疾人在托养机构中希望能够得到康复、培训、文化、体育活动,希望能够回归于社会之中,残疾人最渴望的是参加劳动,哪怕是最简单的劳动;最需要的是得到技能培训,他们希望能自立、能自己养活自己。但目前大多数机构的经济状况和经营规模根本无法系统的为残障群体提供各种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让服务机构和被服务群体处于处于一种隐形的尴尬之中。
第四篇: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考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考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
04-06-29 17:10发表于:《网事如风连云港》 分类:未分类
04-06-29 17:10发表于:《网事如风连云港》 分类:未分类
自1984年我国开始实行沿海发展战略以来,地处沿海的环渤海湾、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发展迅速,而地处南北交汇枢纽地带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低谷”。为填平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低谷”,保持东部黄金海岸的连贯性、整体性,加快该地区发展步伐,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城镇化推进现代化成为最具现实意义的战略举措,因而如何选择城镇化道路和模式,加快苏北地区的发展步伐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苏北地区城镇化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看法和思考。苏北地区的城镇化现状特点
1.1 苏北地区的概况
苏北地区是指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五地市及其所辖的县(市)所组成的区域范畴,面积5231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的52%,至2000年末,人口数为3163万,占全省的44.8%,GDP为1975.9亿元,占全省的23%,它与苏、锡、常、宁、镇组成的苏南地区,扬、通、泰组成的苏中地区共同构成了江苏经济的三大不平衡区域(依据江苏省统计局的新划分方法),相对另外两大区域,苏北地区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详见表1。
1.2 苏北地区城镇化特征
1.2.1 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总体城镇化水平仍偏低,与苏南的差距在拉大苏北地区的城镇化起步晚,真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江苏省对苏北地区交通能源建设投资的加大,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至2000年末,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为24.9%(本文城镇化水平指建制镇以上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2个百分点,比苏南、苏中地区分别低20.7个、15个百分点。目前差距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2.2 建制镇数量增加较快,但城镇密度仍然偏小,城镇化结构不合理
90年代以来,苏北地区乡镇经济的崛起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加上行政建制上的撤乡改镇,使苏北地区建制镇的数量迅速增长到464个,加上5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和23个县城,苏北地区城镇密度达到95个/万平方公里,但也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5%,城镇密度仍然偏小。而且城镇化密度不合理,不同规模的城镇发展不均衡,大、中、小城镇的数量、人口数不协调,特大城市仅1个(徐州),大城市缺乏,中等城市3个(连云港、淮安、盐城),小城市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区域城镇化结构呈现规模差距。
1.2.3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1981-2000年间,苏北地区人口年均递增1.3%,GDP年均递增9.6%,城市化水平年均递增4.8%,明显低于经济发展速度。2000年苏北地区工业化率为41.4%,而城镇化率仅为24.9%,城镇化水平比工业化水平低16.5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明显低于经济发展,城镇化滞后导致第三产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难以随着工业
化的发展而相应推进,从而导致苏北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失衡,2000年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6.4:41.3:32.3,与全省的产业结构12:51.7:36.3相比,非农产业比重偏低,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了区域城镇化步伐,难以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1.2.4 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提高,城镇发展模式初步呈现多元化趋势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发挥城镇功能的物质保障。随着国家和江苏省加大对苏北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了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苏北地区城镇面貌变化大,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设施改善,层次提高。除中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外,还初步形成了一批初具特色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徐州市为例,有资源开发型(利国镇)、工业主导型(大吴镇)、交通枢纽型(新沂市)、文化旅游型(王庄镇)、商业贸易型(高流镇)、现代农业型(大沙河镇)、城郊型(潘塘镇),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势头。苏北地区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规模小,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弱
实力强大的中心城卸杂谇 蚓 梅⒄咕哂蟹 浯 饔茫 乔 虺钦蚧 ⒄沟?
重要依托和支撑。苏北地区五龅丶妒兄谐 熘菔形 卮蟪鞘校 丝诠婺!⒕ 檬盗? 比较突出以外,其他城市人口数量偏少,中等城市平均仅40万人,小城市仅20万人,用地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难以胜任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一时难以成为相应区域的增长中心。
2.2 县域城镇规模偏小,发育重点不明,结构雷同
苏北地区的县域城镇规模偏小,无论是县城,还是建制镇,除少数基础较好的,大部分镇域规模和镇区规模都不大,虽然江苏省从1999年起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合并了550个乡镇,乡镇平均区域规模也由49.1平方公里提升到68.1平方公里,人口由3.1万人提升到4.3万人。但行政区划调整容易,真正要形成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聚规模还需要有相当长的一段过程,需要按既定的行政区划来逐步形成和完善城镇供水、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和重新整合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克服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发育重点不明、层次低、结构雷同的问题。
2.3 城镇建设发展缺乏区域规划依据,城镇体系尚未形成苏北地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集中在城市,农村以农业为主,城乡联系单一,城镇相当程度上起着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制成品的交易场所。城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条件、历史基础、资源赋存考虑较多,缺乏在更大范围内考虑自身的地位性质、对外联系、产业分工等,未能站在区域城镇化高度上统筹安排。缺乏区域规划依据,缺乏合理的合作与分工,就城镇论城镇,未能形成梯级明显、职能明确的城镇体系,尚处于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不够强大、次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缺少中间过渡层次、城镇之间内联强度不够的初级发展阶段。
2.4 城镇化发展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
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诸如经济方面:城镇与大中城市工业结构相似,工业的高度同构导致了市场的过度竞争,第三产业在城镇经济总量中份额太低,三产内部传统的低层次的行业比重大,现代新兴高层次行业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方面
出现严重乱占滥用土地现象,乡镇及个体私营企业的布局分散,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城镇建设方面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局限导致城镇建设“千镇一面”现象,甚至出现“标新立异”的不伦不类建筑,破坏了城镇整体景观的协调和美观。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3.1 城镇化发展思路
苏北地区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较低的城镇化水平赋予了较大的城镇化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进程应拓宽思路,抓住重点,形成突破,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对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中心镇进行集中开发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好人口城镇化,促使人口和产业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集聚;另一方面抓好乡村城镇化,促使一些条件好的乡镇就地转化和发展,成长为新的城镇,形成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优势,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苏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为此应结合苏北生产力的长远布局,将发展重点集中在沿铁路、沿高速公路、沿大运河的“Π”形发展带,通过发展这些条件优越的大中小城市和县城,逐步形成城镇
经济带,来推动区域城镇发展,加速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具体来说:
3.1.1 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特别是加快徐州特大城市建设,构筑熘荻际腥?中心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集聚和辐射双重功能,起着主导作用。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要从培育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入手,提高其经济功能和就业容量,壮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连云港、淮安、盐城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点来促进其向大城市发展,高度重视徐州在都市圈内的核心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大交通、大市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进一步增强徐州市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苏北地区和欧亚大陆桥东部中心城市和商贸都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徐州特大城市建设带动徐州都市圈的发展,推动苏北地区的城镇化水
平的提高。
3.1.2 积极培育副中心城市,加强县城建设
县城镇作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其经济实力和市政设施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人口规模在10-20万人之间,已经初具城市形态规模。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要努力提高县级市、县城的质量与内涵,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将区位和经济条件中较好的县城尽快培育发展成为设施良好、服务体系健全、具有较强辐射传递能力的中等城市,将基础较差、条件一般的县城建设成呼应中心城市对县域辐射的次级中心。
3.1.3 择优发展中心镇,促使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扩大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规模,关键在于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中心镇聚集,引导工业项目向中心镇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因而中心镇应通过开辟工业小区、生活小区,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改善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对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集聚和牵引功
能,来吸引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进镇兴市,加快城镇化进程。
3.1.4 全面提高苏北城镇化发展质量
苏北地区作为城镇化欠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借鉴苏南地区成功经验,汲取其教训,可以少走弯路。因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应避免粗放的数量扩张,注
重提高城
镇化的质量,重视不同规模城镇内涵的发展,强化各级中心城镇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和城镇发展中的带动、服务、示范作用和生产、集散、管理、创新等各方面的职能,重视城镇的生态环境、交通、防灾减灾建设,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城市居民的各方面需要的满足。
3.2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策略措施
苏北地区要改变城镇化滞后的局面,加快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进行体制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来克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正常流动的阻力,消除城乡隔离制度,增强城镇对农村工业的吸引力,建立起城乡之间人、财、物自由流动的机制,消除户籍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所造成的不平等,实现城乡一体化,采取多项
措施来加快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
3.2.1 加强区域规划和政府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做到区域协调发展
苏北地区城镇规模和能量级差异较大,为协同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注意协调好城镇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关系,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注意农村经济和乡村建设的发展,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加强城乡经济的交流和互动。加强区域协调,通过政府间的协作、沟通,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鼓励人口和资金流动,优化城镇间的空间关系
和产业联系,统一规划和分工协作,促进苏北地区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3.2.2 科学确定城市化指标,合理调整城镇布局和行政区划
根据苏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就业容量等因素实事求是地确定区域城镇化指标,防止盲目依靠行政区划变更推进城镇化进程,防止把城镇化引入单纯的行政建制调整的歧途,避免出现不顾条件、一哄而上的现象,合理调整行政区划,适当扩大基层行政区域范围,实现城镇政府和区域政府的合理分离
和分工。通过科学地编制城镇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3.2.3 适当降低设市标准,提高设镇标准
由于我国设市标准较高,不利于新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对小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根据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把设市标准由6万人降低到3万人,可以使更多有条件的中心城镇按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和发展。另一方面,适当提高设镇标准,将设镇标准由目前的2000人提高到5000人,因为建制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基本的城镇规模,容易产生有些“撤乡建镇”地方出现的“有镇无市”现象,形不成人口、非农产业的集聚。
3.2.4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苏北地区应结合扩大内需政策,配合区域内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规划好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商业区等城镇功能区,搞好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社区服务水平。
3.2.5 调整城乡土地政策,完善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缓解城镇发展用地的矛盾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型恋厥褂?权的合理流转,积极鼓励离乡进城农民将原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试行将承包地或宅基地以级差地租收益折成一定比例调换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作为进城农民的居住、经营用地。
3.2.6 进行户籍制度创新,逐步放弃农村和城镇户口分离的做法,放开对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首先放开县城及以下小城镇户口,条件成熟,再放开大中城市户口,实行出生地一定不变,居住地按规定登记,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并使新入城居民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3.2.7 积极开拓城镇建设新的资金渠道
苏北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广开融资渠道。一方面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发行债券,以BOT方式,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苏北地区应该通过协调发展,统筹制定区域规划和相关政策,引导城镇和产业的空间发展方向,构筑起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设施完善高效、环境优美和谐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群体的效应,来推动苏北地区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
第五篇: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
如何加快全县工业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力突破。
一要在解放思想、对外开放上强力突破。当前,我们最大的县情就是发展落后,要坚决破除“缺资源、难发展”的狭隘资源观,牢固树立开放搞活的市场观。
二要在招商引资、引才引智上强力突破。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专业队伍招商和委托招商相
结合、情感招商和政策招商相结合的办法,引进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要在创优环境、政策扶持上强力突破。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努力实现办事效率大提速。要从税收、财政、融资、排污费收取、项目实施、环保治理资金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小、急、频、快”等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
四要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上强力突破,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五要在企业自主创新、挖潜增效上强力突破。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六要在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推进上强力突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工业增效、农民增收。
七要在节能减排、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上强力突破。绝不把别人不要的污染项目当宝贝,决不引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业。努力确保夏县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