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时间:2019-05-12 22:5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第一篇: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一、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已经成为历史,新的纪元已经开始。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被托夫勒称之为人“脑的延长”的计算机,作为处理,存储信息的基本手段,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计算机的学习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高校、中小学都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大力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同时,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机构,作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的响应者,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计算机教育。最早是一些一级一类的公立幼儿园购置了第一批8086型计算机,建成了自己的计算机机房;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购置计算机,响应时代和家长的要求,开展幼儿计算机教育。

二、计算机在幼儿园中的独特优势

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幼儿园的应用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有利于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将声音、图形、动画、数字电影有机结合起来,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将其多种感官调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尝试精神: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极大地引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自由发挥,不断创新。(三)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整体性、互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克服了其他教学手段中死板的“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多媒体教学中将知识完整结合起来,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学习,在游玩中掌握了知识。

(四)有利于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由于多感官的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调皮的孩子,能很快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有利于抽象事物的形象化,解决其他媒体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抽象的知识,做成多媒体课件形象化、拟人化、儿童化,通过一个个故事分步讲解、演示,幼儿很快就能理解。

我们来举个例子: 我制作的课件《设计一双鞋子》里设计了一个版块,让幼儿拖动鼠标对鞋子进行四季的分类,孩子很有兴趣,这也是本课件的一大亮点,另外,我还将有关鞋子的网站链接到课件上,让幼儿在上课前自己进入网站浏览有关鞋子的图片,增加对鞋子的认识,为活动做好了准备。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操作鼠标为图片上色;把准备好的一些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计算等活动。这样就使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幻的信息双向传递中,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

三、为什么要将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把幼儿教学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在这5个领域的划分明显的用意就是强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推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也是强调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方面二者不谋而合。

虽然每个学习领域都肯定会涉及到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但因各学习领域知识点不同,幼儿的活动、学习方法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多元智能的侧重方面也会不同。

看到这显然看不出计算机为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有什么关系,哪我们接着往下看。哪我们要从《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寻找答案: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从表现形式上看.幼儿同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上课(教育活动)。计算机整合于课程,是指要将计算机融合到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游戏和教育活动中,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其中关键是使计算机成为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重要工具。[2] 赫格伦德指出:“要想让计算机影响儿童的学习,并让儿童从中受益,计算机活动就需要与儿童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只有当计算机融入课程时,儿童才能在理解概念、抽象思维、口语交际和问题解决等方面获得发展”。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基本用途,一般认为可分为三种:学习对象、教学工具和学习丁具。园对于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计算机,也经历了从“学习计算机”到“用计算机学习”的一个基本变化过程。

“学习计算机”是指将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儿童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操作常识、计算机语言等。在计算机刚刚进入教育的视野时,学习计算机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当时,人们将计算机作为一种需要专门学习的高深的知识与技术,凶此,主张在学校开设专门的计算机课程,幼儿园也出现了旨在使幼儿认识计算机部件、学习操作知识和简单的计算机语言的做法。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时效性越来越突出,特定时期的计算机知识具有很高的淘汰率,对于幼儿来说,这种专门的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值得怀疑;而且,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通人都能使用的新的媒介和工具,有着传统的媒介与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使得计算机实现了从“知识”到“工具”的转变。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不再片面强调对计算机本身的学习,而是强调“用计算机学习”,即利用这一新鲜媒介与技术,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经验,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将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将计算机使用的出发点由计算机本身转向课程,从而利用计算机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四、如何在幼儿园正确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可以作为一种媒体,一种工具,就如同蜡笔、水彩笔、木块和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其它材料。计算机不会比一些其它教育方式令幼儿学会更多,孩子们的活动要受到他们能进行的操作和实践限制。在有教师参与的小组中的学习与单独运用计算机进行活动同样有效。那花费大量经费和精力把计算机纳入早期幼儿课程是否值得?实验证明使用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变幼儿的思维方式。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和利用,计算机可以推动并促进幼儿学习。它可以使幼儿的思维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孩子们可以学会另一种思维方式,如logo语言有帮于幼儿进行发散思维与反省思维。

计算机无法用好和坏来评价,计算机对幼儿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取决于怎样使用它。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幼儿实际作出明智选择。下面对如何在幼儿园中正确使用计算机提出了一些建议。1.不要把计算机用作提高幼儿学业成绩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作用不在于使幼儿学会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把计算机看作一种辅助性的媒体资源,可以丰富而不是取代其它媒体资源。计算机更多的是一种表征形式而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要使幼儿使用计算机的经验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必须清楚,计算机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训练和操作程序不利于情感发展,计算机不能代替幼儿所有的其它活动,所以集体的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忽略户外活动,经常组织幼儿参加郊游、钓鱼、饲养小动物等活动,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是很重要的。

3.使幼儿自由地而非强制性地接触计算机。在活动中,那些有能力、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使用计算机,如果有的幼儿不喜欢,可以允许他选择其它活动。计算机毕竟只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不是一项必须学习的内容,应该让幼儿对其感兴趣,而不是强迫幼儿学会操作。

4.保证每一幼儿有均等的机会接触计算机。所有的孩子,不论贫富,不分男女,均有平等的接触机会。否则,胆怯的幼儿会退缩,而让侵犯性强的幼儿霸占。可以为幼儿排秩序,保证任一幼儿如果愿意,就有上机的时间,给每一幼儿以平等的机会。计算机不应放在实验室中,而应在每个教室中,当孩子需要时可随便使用。5.除使用仅供训练与操作的软件,教师应能够选择可以整合入课程并允许探究、发现和创造的软件。如美国的幼儿园助动系列软件,围绕幼儿园课程,以游戏的形式,配合动画和音乐,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技能训练活动。每一活动都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探索、发现。例如把学习时间设计为捉迷藏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伴着音乐同一只白鼠“捉迷藏”。当音乐消失时,会留下一些声音线索,提示孩子们如何寻找仓鼠。孩子们需要根据提示拨动钟表的指针,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学习时间的绝好机会,同时发展了幼儿探索知识的愿望和能力。6.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最先进的设备以与技术的飞速变化相适应。不要用一些淘汰的、过时的程序和软件。

7.鼓励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教师自身应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熟悉一些软件的使用,最好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设计一些课件。只有教师能力发展了,才能给予幼儿适当的、充分的指导。

前文已经谈到,将计算机整合于课程,是要将计算机融合到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游戏和教育活动中,并使计算机成为幼儿学习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整合的关键是使计算机成为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重要工具。整合的基本原则是:“计算机应当以辅助而不是以搅乱或替代现有资源的方式被利用”。阎由此,笔者认为,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计算机进入活动室,形成计算机活动区,成为幼儿学习环境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学习材料或工具,要使幼儿熟悉并能充分利用,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幼儿方便可及。计算机也不例外。前面已经谈到将计算机单独放在机房的做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作为整合的第一步,就必须使计算机进入教室,让计算机像其他活动区的材料一样,成为幼儿自由游戏与活动的工具。

计算机活动区应该具有开放性。开放的计算机活动区一方面使其他幼儿能观察到正在操作计算机的幼儿的活动,使他们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另一方面,便于计算机活动区与其他活动区的联系,如:可以为餐厅设计招牌,为服装厂提供设计小样,为表演区提供道具等。如果将计算机独立于其他区域,就会有“将计算机变为第二个学习中心的危险”。

在物理安排上,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电源要隐蔽,不容易为幼儿所接触到;其次,要避免光线直射,否则会影响监视器的效果,对幼儿的眼睛产生伤害;此外,尽量远离磁场和热源,以免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当然,计算机刚刚进入活动室时,作为一种新异刺激,会引起幼儿强烈的操作兴趣,而现实又不可能同时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作为教师,应有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开展《有趣的电脑》主题活动,将电脑进入班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契机,将如何安全使用电脑、操作电脑时与同伴的合作、谦让、如何计划自己玩电脑的时间等内容涵盖其中。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电脑的热情也会逐渐降低,会将电脑视为活动区的其他材料一样。但是,在电脑进入活动室的最初的一段时间,是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观察和指导的。(二)从课程到软件:选择适宜的软件来丰富课程内容、教育活动或概念

计算机软件与其他学习媒介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鲜艳的色彩、活泼的形象、连续的动画能逼真地再现某些事件的过程,为儿童学习提供了另一种方法与途径;而且,一些发展适应性软件能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自动地调整所提供的操作内容的难度,本身具有支架儿童学习的作用,也便于幼儿个别化学习?因此,在进行一项项目活动,或者是进行某一领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该主题相关的软件供幼儿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加深幼儿对概念的理解。

某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在认识新北京的活动中.对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空间方位、比例尺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认识地图的过程中.产生了为自己的幼儿同画示意图的想法。那么,怎样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地图与实景的关系呢?这时,教师想到了edmark“朱迪时空屋”教育软件中的“沙箱游戏”。由于软件直观地将地图与实景对应呈现出来,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幼儿以自由探索的空间,使幼儿能在软件探索中,尝试怎样操作更有效、准确地表现物体的位置,体验实物与地图的联系,并且能更深刻地理解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于是,在探索软件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开始了有关“地图”的一系列的活动。如在教室中创设了一个沙箱游戏区,作为活动室的模型,探索如何在沙箱中对活动室各区的位置做好标记;有的幼儿则进行“平面示意图”的探索,在纸上画出活动室的示意图,进而画出幼儿园的示意图,并表明自己的家和幼儿同的相对位置等。这样,幼儿通过探索计算机软件,理解了示意图的含义,深化了对空间概念和空间关系的理解,推动了主题学习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三)从软件到课程: 利用常规的活动材料、教学方式对适宜的软件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 许多发展适宜性软件本身就包含了一系列的学习主题,涉及面很广。幼儿在操作软件的过程中就会获得相关的概念和经验,而且可能从中生成一些可以进行更深入探究的主题。如果能引导幼儿利用一些常规的活动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实践,将有助于使这一主题更为深入和扩展,为幼儿带来许多利用计算机不能获得的动手、动脑和表现的机会。

有一些软件,如edmark教育软件“塞米科学屋”软件中的“橡树池塘”是幼儿喜爱操作、探索的活动之一。在这里,幼儿能较直观地观察到动物、植物以及整个生物环境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的变化。随着对伴随着声音效果的各种直观可见的变化的认识,幼儿对生物环境有了浓厚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不同兴趣,从不同的角度生成不同的探索主题。如:对树的特性的探究,包括通过种植、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树的生长,了解树的种类,树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等;也可以生成“我们周围的生物”,寻找、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的特征,包括寻找春天,制作“田园手册”,做动植物生长记录等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记录。用这样由计算机软件内容生发出一系列的活动,成为了幼儿一个个有意义的探究主题。

从课程到软件、从软件到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与课程整合的两种,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教师具有整合的意识,认真地分析计算机软件、常规教育活动各自的优缺点,在具体活动中扬长补短,就能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四)发挥计算机作为学习和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

计算机本身是一种媒介,是多种技术的混合体,计算机为儿童创造了一种通过多种信号系统反映他们自身经验和思想的表征手段。比如:用打印机打印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为活动区设计、打印标志;在班级组织春游之际,教师利用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将春游中的一些典型环节动态地再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和教师都会深刻地意识到,计算机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手段,已经成为他们工作和学习的伙伴,而不再是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而存在。

五、课程整合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以上从课程整合的思想出发,简要论述了几点有关计算机整合于课程的方法,从中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有几方面内容是影响课程整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教师本身的计算机基础、软件的特性。

(一)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基础对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概括说来,教师的计算机基础包括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为什么教师的计算机基础会影响计算机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呢?首先,它影响着教师运用计算机的热情和自信;其次,影响着教师的有效决策;第三,作为团体的一部分,影响着教师与教师团队中的其他人的分享思想,共同解决问题;第四,教师在对计算机的探索中获得的乐趣,也会影响他对幼儿的有效引导。

因此,幼儿园应该为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的培养提供技术和精神上的支持。当然,对教师计算机基础的要求并不是像要求专业的计算机工作人员一样,只是要求教师具备一些基本技能和态度,在与幼儿一起探索的过程中,相信教师也会获得相应的乐趣、相应的能力。(二)软件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软件在计算机整合于课程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更多是通过教师所选择的适宜的软件来决定的,软件是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的一个中介环节。因此,在利用软件、进行课程整合之前,教师要做的一个主要决策是软件的选择,对已有的软件进行评价,再介绍到幼儿的活动中。

那么,什么样的软件是发展适宜性的软件,或者说是适合于幼儿使用的软件呢?1986年全美幼教协会(naeyc)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了选择4-5岁儿童发展适宜性软件的十条指导思想。1988年,美国幼儿教育软件评估专家haugland和shad。在全美幼教协会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haugland/shade发展性软件标准,该标准从儿童、教师、技术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的十条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这十条标准具体包括:1.年龄适宜性;2.儿童的可控性;3.清晰的指导;4.具有复杂性的延伸;5.独立性;6.无暴力性;7.过程导向;8.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9.有良好的技术特征;10.变换性。

此外,在软件选择过程中,教师除了根据一些软件评价标准来选择软件之外,还应该结合班级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要求来有效选择适宜的软件。

六、计算机教育在幼儿园遇到问题(一)幼儿教育软件问题严峻

软件是信息载体,是计算机得以发挥其功能的工具,没有软件,计算机无法运行,没有教育软件,幼儿计算机教育无法有效开展和实施。我国当前幼儿教育软件相对数量不多,种类比较单一。

其中训练-练习软件占据了主要市场,这类软件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把根据幼儿发展的具体目标,然后围绕这些发展目标和学习内容编制单一软件,比如英语学习软件,记忆力,数学,语言类软件,这些软件忽视情感与社会性,重视技能和试误,以重复的操作和练习为主,绝大部分都是不适宜的。缺乏综合性,开放性的软件。

(二)教师的能力无法适应幼儿计算机教育的需求。

首先,接受幼儿计算机相关培训的比例低。调查发现,在教师中,参加过幼儿计算机培训的教师占51.6%,按道理,这个比例不算低。但通过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但是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机房的老师,因而实际接受过计算机相关培训的教师肯定低于50%。相对于这些“好园”的其它幼儿园的教师接受培训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许多老师非常渴望学习计算机知识,非常渴望能在幼儿计算机教育方面接受培训和指导,但是却很难找到相关的培训机构。(三)硬件问题

另外,幼儿园计算机外围设备不齐,所谓外围设备是指输入输出设备,包括光驱、软驱、麦克风、耳机以及打印机等。耳机可以避免影响别的孩子,麦克风可以录入孩子的声音,让儿童和计算机更好的互动。在80年代买的机器中,绝大部分没有光驱,80%以上的幼儿园没有为孩子配备耳机,另外没有一所幼儿园为孩子们配备打印机。要知道即使跑得最快的计算机,如果外围设备不齐,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

七、计算机教育在幼儿园的前景

计算机教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圻的”要想让计算机在幼儿园生根发芽,要看我们的新一代的幼儿教师去实现。也能让伟大的导师“邓小平同志”含笑九泉。我们坚信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计算机有朝一日会在幼儿园茁壮成长,成为幼儿教育心不可少的要素

第二篇:也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也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山阳县色河中学 张健民 726412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高中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有力推进,尤其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得到充分利用。然而在语文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但对于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正确把握使用原则,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认识误区,注意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而在语文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很多老师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和误区,直接影响了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

一、教学手段与素质教育思想脱节,误用甚至滥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只是一味追求教育手段的先进,而忽略了教育思想的更新。现在不少的学校甚至在各种示范课和优质课的评比中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一个必备条件、评比标准,于是在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技术的美丽外衣下,仍旧演绎着死灌硬教的教学传统,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了新课改形势下对传统教学方法换汤不换药的一种摆设,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其本质意义和应用实效性。

二、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使用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 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另外,实施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会不能割爱,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或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师生请安的交流。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老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变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仅仅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所以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在看教师演戏。多媒体教学只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四:直观形象的视听演示使学生没有了联想和发挥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 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另外,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几乎完全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是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少了,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要考虑学科的可创造性,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其它学科中的巨大功用。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它的缺憾确实是难以弥补的。

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正因为此,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运用得也越来越普遍。但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怎样恰到好处地运用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所以,多媒体的应用要注意以下面几个方面。

一、注重适用性。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的结果,传统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低下。现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多媒体手段的最大特质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了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多媒体课件,这为我们的教师备课,教学大开方便之门,实现了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下载的资源未必真正适用教学实际,课堂上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原有的教学设想被打乱,甚至是手忙脚乱,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要结合课本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课堂的需要有所选择的加以运用。

二、注意适量性

我们评价一节课,看的是教学实际效果,并非是看教学中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换句话说,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 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手段面前,就好象一个穷急了又被逼急的饿汉一样,不知如何办才好,一味地依赖这种电教手段,有时一节课学生基本上是看他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花俚呼哨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时一节课甚至就是一个课件的演示过程。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这种手段的本质意义了。多媒体做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代替一切,不能滥用,但有些教师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要么整节课全然不用,要么仅靠它来帮助板书而已,这都是不妥当的。

三、考虑适当性。

新型的多媒体手段虽好,既不能滥用,又不能不用,那么,何时用才是恰当的呢?一般认为,一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用。用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单凭教师一讲到底的劳动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之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能,也就保证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二是在弥补教师素质本身的不足用。素质再高的教师也不一定就能是一个全才,他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不一定让人恭维,而语文教学常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调用绘声绘色有情有意的朗读。三是在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学生思维空间处用。由于各种的原因,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课文所及的实景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它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多媒体手段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但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应用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只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语文教学就会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2、倪文锦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

3、苏玉堂 《创新能力教程》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6、

第三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

郭进江

当今的教育改革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况,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板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最佳时机,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在传统方法教学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教学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面体手段教学,集声象字画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理解接受,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

我在教学还中发现,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可以像动画一样移动,可以像流水般呈现一幅幅变幻的图象,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

盐池一中 李凤娟

摘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它能使你的教学锦上天花,否则,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利弊共存。有利的一面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说明文教学,能达到直观、高效、激趣、创新的效果,解决了以往教学的困难。

3、采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增大教学密度,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审美情趣。

5、师生互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多媒体让不同学生共同发展。

弊端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2、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3、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4、多媒体语文教学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把握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利与弊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多媒体教学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动态性,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它的大容量的信息,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在这我们应该注意“辅助”。多媒体教学固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但要注意正确的运用。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它能使你的教学锦上天花,否则,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教学实践,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利与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缺乏、知识面狭小,很难从课本文字上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文之美,因而对语文学习兴趣索然。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教学,使图像文字融为一体,再加上适时的音乐烘托渲染,促进了学生的视听感知,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使那些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逐渐喜欢上了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节成功的课是需要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开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无疑能做 到这一点。我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贝多芬的交响乐,再配上一些图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大都对贝多芬的音乐不感兴趣,她们喜欢流行音乐,但是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对贝多芬有了新的认识,缩小了语巨人间的差距。这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说明文教学,能达到直观、高效、激趣、创新的效果,解决了以往教学的困难。

对于一些语言平实、内容平淡或抽象难懂的说明文,使用课件可减少难度,拉近学生与科学知识的距离。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用多媒体敲说明文这“第一锤”,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至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 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胳”之所在。在这种情况中学习说明文,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3、采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增大教学密度,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提高了信息容量,增加了可见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听感知材料,又创造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思、乐于说、愿意动,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学习《安塞腰鼓》,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读课文是难以领悟到那豪壮激情的境界的。如采用多媒体手段,把安塞腰鼓表演的粗犷雄厚、动力十足的风格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民情风俗浑然一体,把人的表演与乐器的演奏完整地糅合在一起,把人借鼓势,鼓借人威,精、气、神、力酣畅淋漓的表演用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用多讲,学生就会被那宏大的场面所震慑、所感染,学生的领悟能力,品析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审美情趣。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第一条就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具体到我们语文的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语言美。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例如:训练学生学习景物描写时,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训练过程,先播放一 个配乐的美丽景色片段,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然后学生相互讨论比较,相互补充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用美的文字去创造美。

5、师生互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多媒体让不同学生共同发展。

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因材施教,让优异的学生“吃”的饱,让学困生适当的学习、及时“消化”。多媒体为此搭建了一座桥梁: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放在多媒体教学网上,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由选择相关内容,各取所需,并且可以多次重复观看。同时根据目前家庭拥有电脑的情况,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选做练习,课堂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说教。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人机交互式教学使每个学生掌握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当然,多媒体教学除了具备以上优点以外,还存在不足之处,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看法 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双方感情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肢体动作以及神态等,教师 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品味语文之美一个明确的暗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师生的交流中,加入了多媒体这个“第三者”,构成了教师----多媒体----学生三者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补要通过多媒体才能实现。教师分心于关注多媒体的操作与演示,学生精力集中于观看屏幕内容,思考屏幕上的问题,师生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自然就少了,甚至完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已变得无足轻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学生俨然成了多媒体的观看者。多媒体统治了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削弱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教育要因材施教,可是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不可能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来分别设计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直接用市面上买回来的精选课件,可那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那个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媒体课件一般是 事先做好的,其教学过程基本是定了型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灵活掌握进程,调整方法。而实际情况往往是,上课时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发问,教师临时改变策略,引入有关的知识讲解,或者是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教师的灵感,让教师有更好的发挥,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下去。教学,不应只是教师在教,它应该是一个互动互学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推动老师。我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只是一个方面,反过来“高徒造名师”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避免课堂公式化。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的“多”和“滥”容易忽视了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

4、多媒体语文教学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把握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的第一纬度为知识和能力,即要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信息,使他们具备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积累吸收语言和培养语感。而大多数语文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注重这一环节,字词基础知识积累往往是在屏幕上一闪而过,无法让学生反复咀嚼,使学生的理解认知不够深刻。而阅读过程多在一系列图像和声音中完成,缺少学生自身的“发音”。其实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贴切的语言,新颖的修辞方法,错落有效的句式创造出的艺术美感,不是声音和图像能表现的,只有通过学生的领悟才能感受得到,并非一定要借助多媒体来完成。尤其是在学习唐诗宋词时运用多美体画面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我们尽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文学作品的形象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学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有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语言表达对这句诗的理解每个同学想象出来的内容都不一样,让他们诉诸画笔,画面也是不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总之,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不能全面依赖,也不能完全排斥,要做到适可而止,这个“适“包括适 量,适当,适时。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组织有效的语文课堂。

第五篇:幼儿园多媒体教学

神气龟多媒体教学

成就起跑线上双动力

早在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计算机从娃娃抓起”这一崭新的教育理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整体计算机水平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而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中,神气龟以其鲜明的多维教学特色,互动式教学体验,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三方认可和一致推崇。

终结灌输式教学时代

神气龟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动学习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这一直是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崭新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神气龟推出的系列教程,涵盖了日常教学的五大板块,即: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健康,还有互动阅读识字、美术等特色附加功能。神气龟教学以情景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性格特点,细化了教学细节,并以独得的赏识教育带动孩子的成就感,使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全面发展,全面调动学生心、脑、眼、口、手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扩展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和资源。

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神气龟对当今传统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多媒体时代,如何发挥其迅速、准确、全能的媒体特色,和教育模式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研究课题。

神气龟教学成果引起业内关注

实力发展打造教育旗舰品牌

神气龟通过多维教学体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水平,为国内的多媒体教学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他的教学成果,同样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在2013年1月24、25日为期两天的海南省多媒体教学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对神气龟教育模式表示了浓厚兴趣。北京空直蓝天幼儿园、深圳艺鸣幼教集团、海南山高幼儿园、海口一八七医院幼儿园等相关负责人,对神气龟教学进行了观摩学习,并给与了高度评价。

神气龟电脑多媒体系列教程,是由深圳育苗合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幼儿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主要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推出的一款崭新的教学软件,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一反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带来的诸多弊端,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在教育市场化的今天,教育品牌已经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教育品牌化的道路上,神气龟已经以自身不容置疑的实力,成为业内的领军品牌,通过多元化、活泼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多媒体与课业内容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的规范化、集约化、全能化。

下载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幼儿园课程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幼儿园课程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中的主导—教师

    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幼儿教育实践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幼儿教师的追捧,其热度可谓"一路高......

    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课程整合的不断研究、实践和深入,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悄然走进了幼儿园的课堂,它能使静......

    谈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多媒体在幼儿园辅助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对幼儿园今后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具有现实的意义......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和学习的看法 -2009121254陈少如 学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本意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机技能,然而在当前,实施的效果远不如期待,受教学环境及学生自......

    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年下学期1月(李会芬)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对照检查学习,克服年龄大,记忆力差的阻力......

    计算机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计算机组 2012年3月29日,我代表计算机组向全校教师上了一堂全校的公开课。我所教授的专业课程是办公实训与考证复习本节课的实训内容是通过如何利用邮件合并批量制......

    计算机课程教学心得

    计算机课程教学心得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的社会,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计算机人才的竞争也是其中相当激烈的部分。当前社会,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阶段的......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 学前教育研究人士当前的观点表明,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是课程即教学科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总和。二是课程即幼儿园为幼儿所安排的一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