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一生中写过三位自己的老师
鲁迅一生中写过三位自己的老师: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师、革命家太炎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藤野先生。
鲁迅回忆小时候生活都不时提到寿镜吾先生。鲁迅12岁时进三昧书屋读书。教他的老师就是寿镜吾先生。少年鲁迅看见寿镜吾的时候,是这个样子——“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先生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厉。寿镜吾的办学方针之一就是传授知识,培养有文化的国民,坚决不讲八股文。他正直、倔强、嫉恶如仇,骂世成了老先生的一大快事。鲁迅作品的种种特点,或许可以在这位启蒙先生身上找到源头。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鲁迅对藤野先生充满着尊敬和怀念,他是和寿镜吾先生大为不同的老师。他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作为一个日本的教师,最为可贵的是他没有民族偏见,正因为这,所以他能对勤奋好学的弱国学生鲁迅能一视同仁,热情教育。
在他逝世前几天,鲁迅连着写了两篇文章纪念他昔日的老师太炎先生,可见太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太炎先生热情地参加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反对过窃国大盗袁世凯,“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并世无第二人”。但他“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他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上还要大。鲁迅对他一生最重要业绩的评价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寿镜吾先生作为鲁迅的启蒙老师,对鲁迅的作品起着很大的影响,他的骂世和他的爱国精神也同样传到了鲁迅身上。藤野先生是一个日本人,令鲁迅难忘的是他没有民族偏见,对自己一视同仁,热情的教育。太炎先生最令鲁迅敬佩的是他的革命精神,也影响了鲁迅一生。三位老师,影响着鲁迅的一生,使得鲁迅对他们终身难忘。
第二篇:一生中最好的老师 读后感
《最好的老师》 读后感
高二地理 蓝本东
汤普森夫人和泰迪·斯托达德人生最重要的时刻都是从那个粗陋的圣诞礼物开始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四条学生评语的摘抄
1、“聪明的孩子,笑口常开,作业工整,礼貌待人……与他在一起很开心。”
2、“优秀的学生,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3、“母亲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父亲不大理会,家庭问题失控加剧。”
4、“性格孤僻,有厌学情绪。他朋友不多,有时候上课睡觉。”
很难想像上面的四段评语是对同一个学生做出的评价,但事实上,这四条评语都是不同年级时特迪的老师写给他的,如果汤普森夫人没有去认真的了解特迪的过去,那么她对特迪的印象恐怕还是和上面的第四条一样,好在特迪和汤普森夫人都是幸运的,而做为一个老师,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也许有人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看到了第四条,没有看到也没有想去看前面的三条。泰迪通过装着他妈妈遗物的圣诞礼物向汤普森夫人表示了他内心中想要得到关注的渴望,从而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汤普森夫人的命运。而现在的我们是否就像汤普森夫人收到那个惹人发笑的礼物之前一样,也不知道班级里那个最不惹人喜欢、最孤僻厌学的学生也想对我们抛出橄榄枝呢?
老师都不喜欢学生犯错,会对学生的行为感到很气愤,要求学生绝对不允许犯错,对上课迟到、做错事情、违犯纪律甚至消极学习的学生严加责罚。针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危害性、严重性展开凌厉的语言攻势,要求学生认错并承诺不再犯错,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同汤普森夫人不同,对于我们高中老师还说,我们面对的中学生个子长的越来越高大,他们比儿童更有独立性和自己的主见,言行也越来越趋近于成人,也认为自己为是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自己为自己的命运操盘,然而学生不管多么魁梧、强壮,表面上多么成熟世故,但他们毕竟是孩子,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我们不会陪伴学生一生,但我们对学生好与坏的影响却会伴随他们一生,做为老师,我们的每一次小小的言行可能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汤普森夫人并没有多么伟大的壮举和高深的学识,她正是从平凡的点滴中去发生学生的闪光点,再把这个小小的闪光点激发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
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的泰迪·斯托达德等我们去发现,每一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汤普森夫人,最后让我们回到课堂中,回到学生身边,从每一个点滴,每一件小事,每一丝言行中努力去做他们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吧!
《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高二历史:何春艳
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已经九年,在致力于钻研教学,创新教法,研究学法,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关心。但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脑海:究竟怎样做才能称之为“好老师”?今天读了《最好的老师》后,猛然顿悟。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始终透着一个字——爱,要把“爱”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爱不仅仅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指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
首先,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教师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不要老用教师的身份,大人的思想来衡量学生,毕竟学生还不是大人。学生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师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虽然我们都是为他们好,但是学生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学生不光是你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其次,作为教师要真正的去爱每一个学生,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
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更应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
对“后进学生”付出的爱更要真诚。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让他们感觉到你是真的想帮助他提高成绩,你是真的希望他好。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使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
今后,作为教师的我会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更好的教师。
将爱进行到底
高二历史组:耿进香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当我读完《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我认为“爱师出高徒”似乎更加合理。如果学生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阳光里绚丽绽放。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在《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
1、爱就要用真心去打动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作为教师,如何去填平这道沟呢?那就是用滚烫的心温暖学生的心灵,用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在生活上也要对学生嘘寒问暖,特别是住校生。
2、爱就要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师爱还必须有耐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因为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往往是今天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复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作耐心细致的工作。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
对于那些由于经常受批评而造成自卑、胆怯,缺乏自尊心的后进生,教师除了要有耐心外,还应“长其善,救其失,扬其长,促其变”。要善于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各种形式的表扬,使他们尝到被人肯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我们的学生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与罪犯等同起来吧?教师千万不要吝惜“好话”。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3、爱就是用鼓励去关注学生
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鼓励,都希望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位置。因而教师应努力为孩子不断创造成功的喜悦,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进步的喜悦、成功的欢乐,以此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4、爱就是用尊重和信任去教育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尊重学生就是允许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中的独立性,在规章制度、道德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独立活动的余地;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具有民主作风,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特别是班主任不能把自己的话当作命令,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信任学生就是相信学生有学好的愿望,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也是能够教育好的,“教育就是信任”学生如果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奋发向上的力量。如果教师不尊重信任学生,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不仅师生情感疏远,而且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后会产生自卑心理或抗拒心理,这都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5、爱就是用真诚去呵护学生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必须真心实意,这是爱学生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要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校内外的行为表现。有了这种真诚的爱,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积极地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爱是甘泉,可以浇灌学生幼小的生命之树;爱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可以开启教育成功的秘锁。爱是最有效的绿色通行证,因为有爱,所以一路畅通。让我们将爱进行到底。
第三篇:鲁迅如何写老师
对比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钱理群
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作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家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象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鲁迅说:“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那么,他是充分肯定了这样的学习写作的方法了。(鲁迅文收《鲁迅全集》6卷《且介亭杂文二集》)。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先生在鲁迅的启发下,写了一本《跟鲁迅学改文章》(岳麓书社,2005年出版),将鲁迅的原稿与改定稿一一对照,就可以看出鲁迅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其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语文课本里的教材。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不妨看看朱正先生这本书,琢磨琢磨鲁迅何以如此这般修改,这对我们加深对鲁迅写作用心的理解和学习写作,都是大有益处的。
鲁迅引文中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两度,甚至几度重写,形成多个文本。将这些对同一素材的不同书写的文本对照起来读,是很有趣味的,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在上一世纪四十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到八十年代,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研究者后来找到了四十年代的文本,就将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参看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文收拙著《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究》)。
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又重写了一遍。这就有了三篇可对读的文本:《自言自语》里的《火的冰》与《野草》里的《死火》,《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与《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以及《自言自语》里的《我的兄弟》与《野草》里的《风筝》。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对读的方法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我的兄弟》一文不长,就照录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剥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好好的叫我“哥哥”。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文收《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我们现在就来作对照阅读。
首先注意到的是写作的时间和文章的题目:作者在1919年写了《我的兄弟》,为什么时隔六年之后,到1925年又写《风筝》?不过是童年的一段生活,这样一直念念不忘,一写再写,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而重写同一件事,为什么要把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这大概是我们的阅读一开始就要提出的问题。但我们不要急于求答案,还是先细读文本,最后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的兄弟》(以下简称《兄弟》)共分九段,《风筝》则有十二段。我们就分段来进行对比阅读。
一,“回忆的套子”的设置
《兄弟》第一段第一句就直接进入回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而在《风筝》里,却是在第三段才有类似的叙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也就是说,《风筝》在进入故事的叙述之前,还有两段描写,而且我们注意到,写的是作者(“我”)写文章时的外在景物和内在的“惊异而悲哀”的心情。《兄弟》在文章结尾写到要请求兄弟原谅就煞住了,而《风筝》又多出一段:回到开头所写的自己的心情上,还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如果说,《兄弟》是一篇单纯的客观叙述,而《风筝》却外加了一个“套子”,将全篇的回忆笼罩在“我”回忆时的主观心境里,以“悲哀”始,又以“悲哀”终。这样的“回忆的套子”的精心设置,是《风筝》一文的最大特点,而作者的写作旨意正是蕴涵于其中。这是我们能否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的。
但我们还是不能立刻进入“套子”的细读与分析:其含义只有读完了正文,才能理解。
二,变“叙述”为“描写”
正文的“故事”,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
1,“我”和“兄弟”冲突的由来:《兄弟》的第一、二段,《风筝》的第三段。
《兄弟》第一段只有短短的两个叙述句:“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尽管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我”和“兄弟”的冲突的由来,却是过于简单了: “我”为什么“不喜欢”,怎样“不喜欢”,“兄弟”为什么“喜欢”,怎样“喜欢”,都省略了。这恰恰是《风筝》要大做文章之处。不仅有“我”的心理分析与描写:“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而“嫌恶”放风筝(注意:这是为下文埋伏笔);不仅有“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为风筝的起落,忽而“出神”,忽而“惊呼”,忽而“跳跃”,又和“我”的反应(“笑柄”,“可鄙”)相对照,这都是为下文做铺垫;还特意强调了“兄弟”的年龄(“大概十多岁内外”),描写他的外貌:“多病,瘦得不堪”,是为下文作比照的。—— 于是,我们又知道了《风筝》与《兄弟》相比,在写作上的变化:变“叙述”为“描写”,变“简陋直书”为“精心经营文字,周密安排文章布局”。
不过《风筝》也有删削,比如《兄弟》第二段谈到“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这一层意思在《风筝》里却没有说及,大概是为了集中笔墨谈兄弟之间的冲突,就不提父亲了。
2,“我”和“兄弟”的冲突:《兄弟》三、四、五段,《风筝》第四段。
依然是变简单的叙述为更为具体丰富的描写。比如《兄弟》里,只是这么一句:“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到《风筝》里就发展成为一个过程描写:先是“我”“忽然想起”多日不见小兄弟;然后,记起了“曾看见他在后园里拾枯竹”;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赶到那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有了这样的一番曲折,就为下文“我”的不满的大爆发,以至粗暴的行为,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紧接着的冲突,在《兄弟》里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了:“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但在《风筝》里,却演化成了充满戏剧性的紧张的场景描写:先是小兄弟的“惊惶”,“失了色”,以至“瑟缩”;接着是我在心理上“破获秘密的满足”和“愤怒”中一系列的动作:“抓断”、“掷”与“踏扁”——注意:这里的用词比《兄弟》里的“踏碎”、“拆”、“撕”都要重得多狠得多,使人感到被抓“断”与踏“扁”的,恐怕不只是风筝而已,更是小兄弟的心。
或许更要注意的,是“我”在踏扁了风筝以后的心理描写,这恰恰是《兄弟》里所省略不写的:“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这里的“长幼”与“力气”,正是和上文的“十多岁内外”与“瘦得不堪”相呼应的。更值得注意的,突然出现了“敌”与“胜利”这样的战争词语,这就暗点出了这场冲突的“战争”实质:这是典型的长者对幼者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下文提出的“虐杀”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
还有“兄弟”的反应:《兄弟》是这样写的:“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风筝》则写道:“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由“哭”而“悄然”到“绝望”,份量显然重了许多,正是说明:兄弟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或许是更为严重的。这也是为下文提出的“精神的虐杀”的概念作铺垫的。
问题更在于“我”的反应:《兄弟》写得也很简单:“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就不知道了”。《风筝》在写了“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以后,又加了一句:“也没有留心”: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小兄弟“以后怎样”,他的感情有没有受到伤害,是没有必要“留心”的。
这样,从《兄弟》到《风筝》,鲁迅的描写不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而且还不断加强了力度:这场兄弟之间的冲突内在的严重性质就逐渐凸现出来。这就孕育着下文感情的爆发。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随之而开始沉重起来。
3,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兄弟》六、七、八、九段,《风筝》五、六、七、八、十、十一段。这一部分的篇幅和份量,在《兄弟》里和前面两部分差不多,而《风筝》却篇幅更大,份量也更重:可以看出,这“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才是《风筝》描写的重点。
先是反思:《兄弟》也说得很简单:“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仅仅是“错”,“错”在哪里,没有交代。但《风筝》却说自己轮到了“惩罚”,那就不只是“错”而可能有“罪”。而且也十分严肃地说出了其中的原由:“我”接受了西方新的现代儿童观,“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映照下,原先“我”所坚持的“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观念,就显得陈旧而荒谬,不攻而自破了。这样,觉悟的“我”,再反观“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前文所写到的对风筝,更是对小兄弟心灵的“抓断”,扔“掷”,“踏扁”,以及“我”的“愤怒”、“傲然”,一下子都露出其狰狞面目,“我”终于猛醒:这是“精神的虐杀”!——这一判断,是全文最浓重的一笔,在《兄弟》里,仅是幼时兄弟之间的冲突,但在《风筝》的反省中,就成了一个“精神的虐杀”的事件。这是有点出乎我们读者的意料的,因此,特别具有震撼力;但由于作者在前文的具体描写中已经作了足够的铺垫,又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这就是作者用笔的力量。由此引发的,是“我”的,其实也是“我们”读者的沉重之感:“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又并不“断绝”,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一再地重复“很重很重”,这都是对人的心灵“很重很重”的“惩罚”。鲁迅对自己的解剖,是很锋利,也很残酷的。
于是又有了“补过”的努力。《兄弟》的叙述依然只有一句:“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到《风筝》就有了更为细致,也更有层次感的过程性描写。先是“我和他一起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童年游戏的时代已过,再也追不回,补不过来了,虽然“嚷着,跑着,笑着”,心却是痛着的,这令人心酸的一笔,是《兄弟》里所没有的,却让我们读者感到了沉重。于是,又有了另外的补救,就是《兄弟》里写到的:当面表示“抱歉”,但《风筝》里却揭示了抱歉背后的心理:希望接受“宽恕”而获得心的“宽松”。但得到的却是一句“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也是《兄弟》写到了的,但却没有写到“我”的反应,而这正是《风筝》所要着力强调的:“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慌罢了”。“无宽恕可言”,这就意味着,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以至罪过,不仅无法补救,更是无从宽恕的。——这又是浓重的一笔!鲁迅因此把他的反省、反思推到了极点,也把文章的沉重感推到了极点:“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注意:文章特地把这一句单独列一段,就是要突出它的份量)
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一开头所提出的问题:童年的这一段生活,鲁迅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六年之间连写两遍,就是因为它是一场“精神的虐杀”,而鲁迅对任何精神的虐杀,都是不能容忍的,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不可补救,也不能宽恕的罪过,即使是自己童年时无意犯下的罪过,也是不可原谅的,他要公开“示众”,既是自我警戒,更是警示世人。——鲁迅在给两位初学写作者的信中,曾提到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开掘要深”(《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从《兄弟》到《风筝》就是一次思想的深处开掘。
那么,他为什么要将文章的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呢?这就需要——
三,回到“回忆的套子”
我们一起来细读《风筝》的第一、二段和最后第十二段。
这是两段景物的描写:一是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一是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看起来这是相同的景物:天空中浮动的风筝,但色彩和感情完全不同:北京是阴暗压抑寂寞的:“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而故乡却是明亮多彩热闹的:有“淡墨色”与“嫩蓝色”的风筝,“发芽”的杨柳的黄绿,“多吐蕾”的山桃的妍红。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概念:“严冬的肃杀”与“春日的温和”。——说是“概念”,就是说,这已经不只是自然季节给人的感觉,而是一种生存环境,人生境遇,生命状态,情感选择的象征。
这就有了鲁迅的“惊异和悲哀”:“四面还都是严冬的肃杀”,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注意:所说的“在这天空中荡漾”的,显然是第一段所写的“浮动”的“风筝”。因此,“风筝”在这里就成了“故乡”和“春天”的一个象征。于是,我们就懂得了:鲁迅将《兄弟》改题为《风筝》,就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记忆里存着的“春日的温和”的怀念,以及自己曾将这“春日的温和”(“风筝”),向往这春日温和的孩子(“兄弟”)的心,“抓断”、“踏扁”的自省。
文章的结尾又回到“悲哀”上来。但却有了一个出乎我们读者意外的情感的转折——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应该说,这是鲁迅这篇文章中最难把握、理解的文字,中学生是很难懂的。因此,课堂上或许可以不讲,只是把问题提出来,留给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逐渐理解。——中学阶段,是不可能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每一处都弄懂的,只有“有所不懂”才能“有所懂”。
这里也只能作一点试解。在我看来,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的“严冬”是有两种不同的象征意
义的。后一个“严冬”,是一个现实生活处境、生存状态的象征,所谓“非常的寒威和
冷气”,突出的是生活的严酷,这是我们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前一个“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则是一个情感的选择,人生态度的选择问题。所谓“肃杀的严冬”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生活的严峻,并在痛苦的反抗、挣扎中获得生命价值的冷峻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而“春日的温和”则是在回避“严冬”,沉湎于“春日”的幻想中求得“温和”的人生。我曾经说过,人是有“避重就轻”的趋向的,因此,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宁愿“躲到春日的温和”而逃避“肃杀的严冬”的。但鲁迅的选择,却恰恰相反:他宁愿“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鲁迅在写《风筝》六天前写了一篇《雪》,就满怀深情地写到了北方肃杀的严冬中的雪——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迷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显然,这在严冬的北方晴空中“蓬勃地奋飞”的雪,正是鲁迅的精魂的升华。
于是,我们也终于明白:鲁迅的《风筝》的“回忆的套子”,在最后一段里,将他的回忆性描写,归结为“躲到肃杀的严冬去”的选择,这是大有深意的:他的这篇直面童年时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的《风筝》,就是回到“肃杀的严冬”的自觉努力;他自己的生命与精神,也因此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最后,还要就我们的这一次对比阅读作一个小结。《兄弟》和《风筝》这两个文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前者看作是一个素材,草稿,后者才是最后的完成稿。从《兄弟》到《风筝》是一篇文章从酝酿、准备、起草到最后形成的一个过程。这对我们的写作是大有启示的。许多同学常常有了写作的素材,却不知如何将它发展成为一篇生动活泼,有丰富内涵的文章。鲁迅的经验告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变叙述为描写”,通过人物行动、语言、心理、外貌的描写,景物的描写,将所叙述的事情具体化,丰富化,形象化,这样就变得有血有肉,不再简陋和干枯了。其二是“思想的开掘”,努力探寻素材背后的深层的意义,又通过文章的精心布局,结构,把它表现出来。这样,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力和文字表现力的过程,也是我们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作文的真正目的,写作的真正价值也就在这里。
2009年22日,25日
第四篇:听三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
——听三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2014年5月14日,在教育局王运祥局长的带领下,在我校进行了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李兴举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教育局寥老师和田老师分别以《坚守平凡中铸就崇高》、《为了生命中不灭的信仰》为题,介绍李兴举老师和朱敏才、孙丽娜三位教师的先进事迹。一个动人的事迹,语言质朴,饱含深情的讲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句句触动着老师们的心弦,三位老师是我们教师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敬重的人。
香坪小学是遵义县新民镇最艰苦的地方,那儿没有老师愿意去,但李兴举老师去了,他一去就是十八年,他一去就没有走,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走;一位驻外17余年的外交官,和他从教40年的妻子孙丽娜老师,放弃了北京安逸的晚年生活,来到贵州支教,一干就是9年。听了三位教师的感人事迹,深受启发,他们就是我们的镜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高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为教育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以三位老师为镜,就是要学习热爱教育,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最高尚的职业,是一个良心话。如果我们不本着这样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教书当作一种副业,当作第二职业,那我们的老师最终毁了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前途。因为国家的未来和前途就掌握在这些孩子手里。因此,要当老师,就必须要热爱教育,要坚守教育。三位老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教育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认真思考。
二、以三位老师为镜,就是要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事业,其真谛在于奉献。如果仅将教师看成一种谋生的职业,不谈奉献,那他就不愿为学校多做一丁点事,不愿在学校多留一分钟,如这种价值取向形成一种主流思想,我们教育将会怎样,可想而知。三位老师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要搞好教育,为社会更多地培养人才,就必须要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要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因为我们教的孩子参差不齐,性格各异,要想把他们教育成才,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没有大家“三顾家门而不入”的行动是不可能的。当然,“舍小家、顾大家”并不是说对自家的事情、包括孩子的教育都不管了,只是有一个先后的问题,要先顾大家,再兼顾小家。如果为小家的利益而舍大家的利益,这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与审核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格格不入的。
三、以三位老师为镜,就是要学习他们甘于寂寞,甘守清苦的高尚品质。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孩子,工作职责是教书育人,这项工作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时间久了,不免感到枯燥和寂寞;教师工资收入虽和过去相比有较大的提高,但觉得富不了;教师不像搞行政工作那样,可以升官,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不像经商那样,可以发财,有丰厚的物质回复;平平淡淡,是对教师工作最好的概括。因此,干
教师工作要守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想升官发财勿当教师。三位教师用他们的感人的事迹,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说明,没有甘于寂寞,守住清苦的高尚品质,要想干好教师这一职业是不可能的。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让我们的老师甘于寂寞、守住清苦,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的深思。
总之,三位老师的感人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以他们为镜,增强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做师德高尚、师节高超、师风严谨的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五篇:学习三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李兴举同志先进事迹的
心
得
体
会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身边典型引领、榜样示范的作用,凝聚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5月14日,学校组织听了三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朱敏才,贵州黄平人,贵州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被选派在国家商务部工作,其间做了不少有关教育方面的工作,译著了《自学阅读法》,主编了《跨越世界屋脊》;孙丽娜,北京市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40年。朱敏才夫妇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电视了解到贵州一个女教师背着孩子上课的情景,他们顿感贵州师资缺乏,夫妻俩决定前往贵州支教。先后在望谟二小、兴义尖山小学、农坪镇裕民教学点、中心村小等学校支教,不论在什么工作环境,他们都忘我工作,不计报酬,爱校如家,视生如子,并为学校的发展及办学条件改善操劳。
李兴举,遵义县新民镇人,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新民镇朝阳小学,六坪小学,岩门小学,金龙小学任教,1996年调到香坪学校,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她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一个人在香坪学校坚持了18年,他既是教师,又是保姆,还是勤杂工,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于寂寞,表现出了一位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怀。
朱敏才夫妇的事迹,用他们的事迹行动诠释了他们崇高的信仰,他们热爱教育,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朱敏才一直怀揣“从事教育”的梦想,心系教育,情系家乡,孙丽娜从教40余年,仍对教育痴心不改。退休后,他们不顾家人和朋友怎么劝阻,两位老人还是打好背包义无反顾地出发了,经过几天火车的颠簸,来到贵州边远学校支教,不计一分报酬,哪里最艰苦,他们就奔向哪里,把教育的热爱转化为满腔的热情工作。李兴举从教34年,默默坚守香坪学校18年,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简直就是我们身边的焦裕禄同志,一心想着别人,从不考虑自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真正内涵。从他们工作、生活的点滴中,要学习他们忠诚教育事业,奉献教育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恪尽职守,呕心沥血,不断增强工作激情。
朱敏才夫妇心系山区孩子,放弃悠闲舒适的退休生活,放弃了家庭天伦之乐,把全部心血奉献给了贵州山区教育。李兴举老师为了不耽误工作,把女儿婚期改在假期,父母生病也无暇顾及,自己生病,为了工作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在工作与家庭二者不可兼得时选择了工作,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们顾全大局坚守工作岗位、勤奋工作,不断提高师德境界。
朱敏才夫妇,不顾自己年岁以高,尽管山高路远,条件艰苦,校舍简陋,住宿、生活条件差,他们仍以乐观、豁达心态,苦中求乐,以顽强意志克服各种困难、耐寂寞,守住清贫,李兴举老师18年如一日,坚守着香坪学校。学习他们热爱生活、坚韧顽强、不计得失、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断提高我们的师德修养。
朱敏才夫妇为了改善支教学校的办学条件,他们奔走北京、贵州之间,四处寻求资助,并将自己奖金、慰问金全捐给了学校,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学校条件的改善和学生成长上。李兴举老师18年既是学校校长、老师、保姆,又是勤杂工。他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关心备至。学习他们热爱学校,关心学生的高尚情怀,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
通过三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他们对教育的坚守,奉献大爱的崇高精神境界,不求回报的全身心的付出,把本不属自己的工作当成了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并把它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三位同志工作、生活点滴中表现了一颗向善的心,一颗热爱教育、奉献山村孩子的心,一颗奉献教育的责任心,一份对教育的崇高情怀。
通过三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我们对照自己所处地域,工作环境,吸取精神营养,结合自己工作,脚踏实地,高质量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校发展贡献一份责任,努力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