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12 22:4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_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_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篇:_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散文是文学中的精品,浓缩了文化大师精美的文字、精妙的语言和精深的思想。它拥有强烈的情感宣泄,饱满的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几乎每一位阅读者都可从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渴求和灵魂慰藉的需要。阅读优秀的散文,就是欣赏一种美。现代散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教学也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以下: 刷新理念

首先,散文,散文是什么呢?

文学史上对散文一直没有一个本质定义。北京教育学院 王曼 博士认为:散文是个 “文类” 概念而非“文体”概念,也就是说它是个大家族,其中包含着面目与性格各异的“文体”成员。在不同时候,人们对散文的界定范围也不一样,有广义的、中观的、狭义的。我们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取一个中观概念: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但不限于狭义的艺术散文、“纯散文”。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的,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

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 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其次,关于“形散神不散”。

这个观念有时代(60 年代)的烙印,是对杨朔为代表的一批散文特点的概括,抑或说是不确切地概括。

第三,“以小见大”,不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点。

“小”和“大”,有时很难界定,因生活琐事或微小现象触发的人生感悟,不同于过去所说的宏大主题,倒是更像古典文论中的“起兴”。

第四,“三要素”不能固化解说。现代研究表明机械地解读环境、人物、情节显然贬低了作者。现代研究表明:小说更讲究故事,更讲究他的隐性意义。如果把对文学作品的认识转移到这种理念上来,我们的教学效果会让社会更满意些。2.读懂内容 首先抓住散文特征。

从现代散文诞生的那一天起,无数论者就已在反复强调散文有‘我'的本质特点。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郁达夫(散文)“表现上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境中。散文一般不像小说那样以人物形象的相对完整的塑造为能事,虽然也并非轻视人物情态的传神。散文更着力于人物(有时候就是作者自己)所处环境的描绘、人与人之间所酿成气氛以及整体意境的形成;而这一切又都无不浸含着某种真挚的情思和意绪。”——韩少华 而小说重在客观再现,作者的主观感情是隐藏在故事和叙述背后的;诗歌,要么主张无我,要么自我的感情经过了过滤、夸张与变形,而且诗人的情感也可能是概括化的。而散文必须向读者坦诚真实的自我,所以散文最难作假。

这就引申到散文教学的一个问题:散文中没有主人公的问题,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即便是叙事性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也要有别于小说的人物分析。

散文的第二个特征日益注重“理性”、“理趣”。

散文的魅力,在于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不只是抒情。从散文发展史的角度看,现代散文肇始于议论。当今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历史散文大量涌现,加强了散文的理性成分,众多学者在强调散文的理性成分。但是,散文的理性、理趣,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而是寓理于事、于情、于景、于物。也就是说,它和散文的形象性,并不矛盾。其次是读到位。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教师们对文本解读的肤浅(解读不到位)、标签化(解读错误),教学实践中的片面强调感受,都可根源于对散文感悟中的“悟”、“情思”中的“思”,缺乏重视。

散文解读要到位,方法有知人论世;借助互文;在文本自身的字里行间细致体会;前后关联,整体把握。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第二篇: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年的语文教学中,个人觉得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散文教学的地位如此重要,但由于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散文教学并未引起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学中,或把散文混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或把散文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分析,惟独没有突出散文本身的教学特色。我认为要想突出散文教学的特色,首先要回归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形散神聚”。散文的教学,正是要围绕这个特点展开,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了解散文方面的一些知识,学会阅读、欣赏散文。下面我主要从散文教学现状、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进行教学的依据及其教学谈谈看法。

一、关于散文

1、散文的概念

散文家秦牧说:“这个领域是海阔天空的,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较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畴。”巴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诗歌,又没有完整的故事,也不曾写出什么人物,更不是专门发议论讲道理,却又不太枯燥,而且还有一点点感情,像这样的文章我都把它认做‘散文’。”

2、散文的特点

由以上各家对散文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散文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非常自由的,内容和形式都很“散”,但是,散文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并有文学味道,有一种内在的“神”统帅全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最根本的特点。

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征理解:《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上说,散文的“形”指的是散文的外在形式: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因素,是比较具体的。散文的“神”指的是散文的主题,也就是蕴含于“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无论内容多么广泛,形式多么自由,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明确的,集中的。即使“意在不言之中”,仍可通过字面意思推断出来,所以“神”不会“散”。而散文的内容广泛、形式自由的特点是其他文体无法与之相比的。“神”蕴含于“形”,“形”表现了“神”。

3、散文的分类

根据中学教材中所选散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三大类。

优秀的散文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的语言范本,诗的意境享受,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想,撞击他们的心扉,散文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总之,散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向范文学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文章,作文是让学生仿效、借鉴范文的练习,目的是要使学生化所学范文的知识为技能。如此读写结合,不断回复往返,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

第三篇: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运动技能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师上课轻松,组织有条理;器材和场地利用率高,无资源浪费。因而,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使体育课堂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一、制约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判断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是要看学生是否有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增长,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进步大,说明课堂有效性很高,反之,有效性很低,甚至没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教师如果在备课的时候,忽视了对上课时间的考虑,而把教学目标制定得非常细致和具体,就会使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的限制无法完成。给学生安排过重的负担是与新课标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因此要适度给学生放松一下。

2、忽视运动技能教学

在很多中学里,体育课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玩耍。教师只是负责监管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事实上,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是整节课的灵魂与精髓,应该贯穿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如果教师忽略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那么就会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关注技能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后所获得的愉悦心情。

3、片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不少体育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一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如果片面强调兴趣而不重视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也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出现了学生自由玩耍,教师不加理会的局面。这样的体育教学虽然受到某些学生的喜欢,可是却没有完成任何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属于无效课堂。

4、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少体育教师忽视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只是一味追求学生的好评,不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更不要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了。为了让学生高兴,体育教师允许学生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时间长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任何的提高,教学内容基本为零,课堂有效性成为空谈。

5、忽视方法设计

也有不少体育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也很注意实施,可 1

是却不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不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他们把体育教学目的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要领。

二、教师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体育课的特点是不停学习与不停的实践的反复循环,老师一味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学练久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老师的主动参与会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教师的适时参与、有目的的有声引导,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一定是环境下要放下架子、勇敢地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去,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我们也可以在实心球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比谁抛的远、素质课上比谁跳绳跳的多、篮球课上的三对三或是罚篮(定点投篮)等,只要有老师参与的项目学生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三、整合器材(场地),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场地和器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有作用,随着学生的发展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断丰富,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内容丰富起来了。学生对场地、器材有了兴趣,必然会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一批新型的器材填补了学生体育器材的空白,如,飞盘、轮滑等,同时器材的改进也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如,软式排球。同时在原有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改变利用方式和手段提高利用率和学习有效性,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天然资源包括学校校园的自然资源及附近公园,如,斜坡、楼梯等,通过这些的利用改变了传统体育课一定在操场上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如有时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斜坡台阶进行跑步训练,学生练习很放松,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四、改革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大面积提高。

1、分层次分段教学。体育实践课通常在操场上进行,具有的空间大,外界的干扰素多的特点,而体育教学只有组织得十分严密,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才能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根据不同的体能情况授课有助于区别对待,又有一定的灵活行。分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有时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如耐久跑教学中,按体能分成好中差三组。又如跨越式跳高复习课教学中按学生实际能跳的高度,临时组成三个高度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使个层次的学生能跳起来摘到自己的“桃子”,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每个层次都应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平分标准。

2、按技术分组教学。根据学生对某一技术的达标程度进行分组。分组教学从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考虑,具有灵活性,实效性,针对性,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合于复习课的教学,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教材授课和身体素质训练等不适用。

3、按性别分组教学。性别差异是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差异。男生在速度,灵敏性,力量上占优势,而女生在柔韧,协调性方面占优势,男生积极,灵活反应快,但是自控能力差,女生细致,好静自控能力强,但是惰性大,怕累。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将男女方程两组,明确各组的目标,有区别的进行练习。B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公开各组的标准。让男生集中精力,勇于超越;让女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赶超男生,确立自信心。C男生组和女生组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以促进男女生练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还可考虑到学生性别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如中学选修内容教学中男生选择武术足球手球等,女生选择羽毛球,健美操,艺术操等。

4、按体形分组教学。中学生的提醒大致可分为矮小型;肥胖型;瘦高型。学生不同的体形往往具有不同的动作行为特征。在体育课上矮小型善于技巧练习,身体比较灵活柔韧性较好,但缺乏力量。肥胖型适合力量型项目,如投掷类练习。瘦高型学生善于跳高,跨栏,跳远。体育课的教学应对此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五、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反思与建议

1、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从细节入手

有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在我们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往往有些细节会直接影响课的结果。一些教师就是没有重视相关细节性的东西,近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降低。因此,研究教育细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其重要意义。

2、提高有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掌控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就好比船上的旅客、教师就是舵手,课堂就是艘船。舵手出了问题,船也不会行走的更远。

3、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以学生为研究主体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学生”这个对象,没有学生作为你研究的服务对象,那么你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抓住学生的变化就能更好地促进我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4、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能离开学生兴趣的培养

实践中得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近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健, 韩照明.浅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J].新课程(教师版),2007,(5)

[2] 宋秋前.教学有效性问题浅析 [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3] 赵岩英, 刘茂祥.素质教育北京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外延浅析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04)

[4] 张克裘.关于“有效教学”若干问题之浅见[j].江苏教育研究,2006(8)

[5] 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 [J].教学与管理,2000(10)

[6] 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特征 [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第四篇: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小说是初中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六本语文教材共选人17篇小说,且九年级上下两册就有12篇之多(现代小说8篇,古典小说4篇)。小说都集中于初中阶段的高年级,可见编者的意图是认为学生年纪越大、年级越高才愈适合阅读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这也应该符合文学的阅读规律吧!那么,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现代小说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每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看来,制定切实、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在制定目标时,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和大家探讨交流。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小说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

想想以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情况)看到小说单元,我就会就某一篇课文进行具体的教学。教学目标就是根据教师用书来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我来制定的。现在想来,有点惭愧。因为没有体现出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且,学生学完之后,他们是阅读了我们教材所选的篇目,然而,以后的小说阅读没有老师指导,他们的阅读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看来,我们的小说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生读具体的教材所选的小说,而是应提高到教会学生阅读小说。具体的说,就是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小说是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读。

现在,我在进行小说教学的时候,不会为了赶进度,直接开始阅读具体篇目,而是先花时间,要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小说的常识(主要是在初三),这样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于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以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之后,我还会让学生学习单元前言,自己明确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其实也就是小说的阅读目标,到这个时候,学生已经知道了小说阅读应该要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感悟小说的思想主题,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换而言之,就是指导学生明确小说应该读什么。

接着,再以具体的篇目为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我采用复述故事梗概的练习,十四五岁的孩子复述故事情节没有问题。重点就是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我通常是引导学生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坏境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比如阅读小说《故乡》时,就是找出描写闰土的语言,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从外貌、语言、动作、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这些方面的对比,感受闰土由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的麻木、愚钝。再由人物形象感悟到小说的主题: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及思想意识对劳动人民的精神的摧残和毒害,及贫穷落后的物质生活对劳动人民肉体的摧残。也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贫穷、凋敝的社会面貌。在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主题思想的同时,顺带上语言赏析重点句

1、体现写捕鸟的那一段话中用的极为准确、传神的几个动词(因为这个句子表现出少年闰土的语言表现力极强,动作也很敏捷,与后文成年闰土的含糊,吞吞吐吐的语言表达和迟钝麻木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

2、“他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个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句子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现很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杨二嫂,又根据这个典型人物,及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悟小说的另一主题:渴望纯真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赏析描写杨二嫂的语言,“圆规”这个借代修辞的运用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的重要作用。同样,分析水生和宏儿的形象,明白他们就是我和闰土的昨天。又感悟文章的另一主题: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贫穷、落后、愚昧的轮回。同时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又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也是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通过菲利普夫妇在于勒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在美洲赚了钱——在美洲做大买卖、会发财——在船上(像于勒)又老又脏又穷——一贫如洗、翻身无望的不同境况时的态度和言行,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我又让学生走进小说,如果你是菲利普夫妇,你现在碰到于勒,你会认他吗?通过讨论,学生会认为,菲利普夫妇这样做不仅仅是爱钱,更多的是另有苦衷,是这个太现实的、太世俗的、太势利的社会逼得他们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又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又感悟到小说的另一主题: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活的辛酸。我在这里举了《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教学的例子,概括起来就是,看小说写了个什么故事,故事塑造了些什么人物,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是什么,换而言之就是说指导学生明确小说应该怎么读。

最后,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读小说。回想当年,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疯狂的迷上了小说。女生成了琼瑶的粉丝,男生成了金庸的书迷,借书、租书、买书,上课偷看小说,晚上加班看小说。现在想想,正如姜峰老师所说的“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但是现在的言情、玄幻、惊悚、穿越、武侠等网络小说特别盛行,而一些迎合青少年心理的校园小说也比比皆是,总之小说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庸俗化、这对学生的诱惑比起我们学生时代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倘若我们不对学生进行有益而又必要的引导,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正如姜峰老师所说“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由于好的小说作品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性、文学性、思想性、科学性等,通过阅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会有提升。同时很好的小说还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通过阅读这个吸收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说表现的历史内涵与潜在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作者内心深处的沉思和智慧的表达,是在教我们阅读历史,阅读社会人生、感受生命,增加智慧,去体会那些或轰轰烈烈或细水长流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读小说的意义,他们才会甄别小说,欣赏小说。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希望和目的。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漫川中学 赵淑君

【摘要】:小说教学在高中的教学中被人忽视,我们应该怎样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课前预习、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典型环境各个小说的组成要素来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说

课前预习

细节描写

人物语言

典型环境

有效性

在西方,小说与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故事等一起被称为虚构作品(fiction),就传统意义上说,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用散文(与诗的韵文相对而言)的形式讲述故事(叙事)。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小说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被人忽视的角落。教师一要审时度“文”(小说),寻找出一块阅读“制高点”,从而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俯瞰全文,帮助学生对文本的谋篇布局有全面清晰的感知。这个“制高点”应当因文而异,不但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理解全文思想内容,领会作品主题和写作特色起关键作用。那么如何在小说教学中寻找“制高点”,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重阅读、也要重预习

教师课前应该熟悉文本,研透文本,我们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的研读文本,对小说情节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在阅读上我们要求学生,还要让学生在预习上下足功夫,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看小说,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深入文本。例如在讲《祝福》之前,我们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①小说三次写到“祝福”,在鲁镇人们祝福时,祥林嫂都在做什么?(此问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女主人公的际遇的悲惨和不公)。②小说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分析外貌,都有什么变化?(此问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外貌变化,挖掘其社会根源)。

③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柳妈等是帮凶,你怎样看?(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挖掘祥林嫂的真正死因)。

我们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那么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进入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探讨,突出了文本教学的目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对小说的整体把握,还提高了我们在小说教学当中的时效性。省略了大量繁琐累赘的枝节,可明白明了的进入课堂的学习中。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布置了预习,有的理解了知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一知半解;还有的可能一无所知,这是正常的现象。但他们带着自己的见解、问题进入新的学习中,教师了解了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就更能发挥主导作用。

二,重情节,也要重细节。

小说创作离不开细节描摹,小说教学也必须重视对细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比如,作品对主人公最初的介绍便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唯一”表明了孔乙己的“与众不同”,而一“站”一“穿”却揭示了他的本质特征:穷酸——站着喝酒表明他“穷”,穿长衫表明他“酸”;他的“穷”导致了他的“酸”,他的“酸”更加剧了他的“穷”,正因“又穷又酸”他才是“唯一的人”。这是白描,可刻画人物又这么细致入微。还比如,在《祝福》中鲁四老爷在文中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且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肖像描写很传神,其中写他的两次皱眉颇有意思。第一次皱眉是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文章写道:“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第二次是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文章又写道:“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可见鲁四老爷的皱眉都是因为嫌弃祥林嫂是寡妇,认为她有克夫命,伤风败俗,联系到祥林嫂死时四叔的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一个封建卫道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以后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小说的情节,更重要的还要把握它的细节,从细微中见真知。

三、重人物、也要重语言

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的行为特征,人物在进行某事的行为中体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然而要使这种特征鲜活起来,就必须着力于描写这些人物的叙述语言。

小说就是印着文字语言的一本书,别无其它。因此,分析作品就必须克服长期存在的小说语言艺术分析程式化、肤浅化的弊端,落实在具体的文字语言运用。

比如对动词的分析,在教学中细化对动词选用的分析能剖析出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使学生更爱上小说课,更爱读小说。在《孔乙己》中,动词运用最为传神的应该是“排”与“摸”两个字。作品中孔乙己有两次付酒账,前一次是“排出九文大钱”,后一次是“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分别摹写出了孔乙己不同境况下的不同心态。可以用来表示付账的动词有很多,取、拿、掏、抛、扔、撂、抓、掼、扣、摆等,作者都没有选用。为什么呢?不妨分别加以分析。孔乙己前一次付账的境况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为了向“ 短衣帮”显示这种“阔绰”,“排”字是再形象不过的了。“ 取、拿、掏”则缺乏形象感,无法表现他付账时的动态与心态;用“抓”字则他口袋里又没有那么多大钱;“抛、扔、撂”则与他爱钱的脾性不符,他很难有钱,有了钱也不可能这样潇洒;用“掼”字则他不可能有如此的豪气;“扣、摸”则明显与当时情境不符。似乎“摆”字与“排”最接近了,但“摆”不能表明动作的结果或样态,“排”则既有“摆”之意,又形象地摹写了状态:摆成一排——这就把孔乙己有了两个臭钱后摆阔的心理写活了。由此,更见孔乙己的“可笑”与“可怜”。孔乙己后一次付账的境况则是穷途末路,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因为没有现钱很久没有到咸亨酒店了,但为了了却临死前的“一口”,明知会遭到别人取笑,还是到了咸亨酒店,在“看客”们的嘲笑声中“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好长时间才攒够了“四文大钱”,并且放在“破衣袋里”,又坐在地上,囊中羞涩、行动不便,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这时显然没有了“排”的底气:一个“摸”字摸出了他的尴尬与无奈。一个落魄潦倒的穷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四、重场面描写,也要重典型环境 小说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多指景物,社会环境多指场面。小说的场面是指由人物在一定场合发生联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在小说鉴赏教学中,景物分析通常被教者看重,而往往忽视场面的教学。我认为,场面的教学更加值得重视,只有把握了场面,才能真正把握典型环境。《荷花淀》是描写战争的名篇。对于战争到来的设计是由一群本应与战争无缘的女人引出,很是巧妙。女人见战斗,本身就增加了场面的紧张气氛。除此之外,小说还运用蓄势手段突出战争到来之前的紧张气氛,创造了叙事张弛有致的艺术效果。

其一:“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段景物描写旨在渲染一种平静的气氛、展现一种和平生活的场景。试想,若不看全篇,谁会相信这是在战火弥漫的时代?正是这种平静预示着下面将有一场战斗,从而为下文的紧张场面蓄势。

其二:“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是一段颇具生活气息的场面描写,这个场景表现的是妇女们没有找到丈夫的失望而又安闲的心理。她们是那样悠闲自得,这也同样为下文的紧张战斗蓄势。同时也表明了她们还不成熟,缺乏警惕性。后来经过锻炼,她们终于成长起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运用上述手段创造了敌人突然出现时的紧张气氛,但作者没有把战斗本身写得紧张激烈,相反写得轻松畅快。

上述两例情节的存在,无疑使战争场面生活化,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正是孙犁战争题材作品的重要特色。

因此,从分析场面着手,引导学生把握典型环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教出小说味?首先,保证小说课文的“实用性”,那些教学上的“规定动作”必须完成。其次,在“自选动作”方面,应放开手脚,教出自己的特色。简而言之,要训练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感:

(一)看作品如何体现作家丰富的想象力,整体构思是否巧妙、新颖。

(二)作家的语 言功力,或者说语言想象力。

(三)根据作品,安排学生做仿写练习。模仿小说构思,或模仿语言风格。(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要打通,二者结合得更紧密)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真正的把握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之外,能从细节,语言中感受小说的魅力,从而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_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_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在......

    散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散文教学有效性初探——《白蝴蝶之恋》课堂增值案例上外静中盛丽萍案例背景:《白蝴蝶之恋》是刘白羽晚年之作,与他以往刚健豪放,意境阔大的风格不同的是,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情感细......

    提高初中美术有效性教学的浅谈

    提高初中美术有效性教学的浅谈 新课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美术课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的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重担带来的后果就是体育锻炼被忽视。而初中阶段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初中体育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靖边四中贾凤晔 现代小说教学是初中老师和学生较乐于进行的教学。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三年的语文教学,碰到小说有时真的很“忧郁”,不知道该怎么讲好,我认为小说教学对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相当重要,几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什......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占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