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时间:2019-05-12 22:1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规律〉教学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第一篇:〈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晋江磁灶张林中心小学

张秀霞

2012年3月28日,有幸能再次聆听以前的老同事阿育老师的一节〈探索规律〉,感触颇深,感动的是阿育老师现在虽然身为校长,却还是雄风依旧,依然把课堂教学作为第一生命线。整节课时间安排紧凑,节奏分明,目标明确。

在这节课中,有几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1、教师平时的潜心浇灌:作为一节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课,从孩子们精彩的互 动中可以看出它们清晰的思路,这和孩子们扎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它都 扎根于老师平时的有效教学。

2、老师备课中心有学生:由于是一节难度较大的复习课,学生的基础怎么

样?怎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老师经过精心到舍,制定出了比较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纯粹为了哗众取宠。在这个基础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3、教师课堂上精心引导:老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规律:如1、4、9、16等这一列数的规律。同时,我也觉得有几点还可以这样做的:

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本节课中的“青蛙的只数与眼睛、嘴、腿的关系”以及“猜数游戏”两个环节都可以删掉:一是前者前面早就学过,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没提升,二是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占用了宝贵的时间; 后者与本节课的关系不大,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2、数学方法的提炼和数学模型的建构:在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的规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提炼和建构探索规律的数学模型,并能应用它去探索新的规律。

3、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定位要合理: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要有序: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和思考,如先从横的角度观察有什么发现,谁有不同的发现,让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再进行其它方面的观察。

5、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所取舍:由于复习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繁多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设计时应该选择比较重点的内容,并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有序地观察、探索。

课无定法,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设计,不同的班级,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在教学的生成又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在教学的路上让我们一路探索,不断成长。

第二篇: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问题蕴涵着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方法,是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素材,教材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与数之间蕴涵的规律、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的数的理解,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发研究提供了基础。下面我结合六年级找规律一节课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环节:引入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认知特点,创设了适合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情境,培养他们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数,计算100与这个数的和,乘以100与这个数差的积。你只要告诉我,你写出的个位数,我就能说出计算结果,信吗?”让学生带着好奇的疑问去学习数学,自始自终,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保持了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环节:探索活动,发现规律。第二环节的“九九乘法表”是数学体现数字规律的篇章,通过找乘法表中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去观察,大脑去思考、归纳,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第三环节:探索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数学,而这个现实不是成人眼中的现实,应该是学生眼中的现实,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数学是有用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归纳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合作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揭示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生活中的变化规律,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第三篇:2016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总复习《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点军小学李爱芳

《探索规律》这节课是总复习第三部分“代数初步”里的内容,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以及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素材。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而且该内容属于复习内容,我不能把课上成“炒现饭”式的,那样就毫无意义了。怎样才能的避免这一情况,而又能突出复习课的特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呢?经过深入思考,我在尊重教材的同时,有补充了一定的内容,按照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1、通过回顾交流孩子们记忆中已经探索过的规律,唤起孩子们对探索规律一般方法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探索规律这一环节分三个内容。一是借助久久乘法表探索数中的规律。“九九乘法表”这一情境远比“一排单列的数”的情境要开放得多,通过九九乘法表,孩子们可以横看、竖看、斜着看、跳着看??可以发现很多的数之间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能力,开拓学生思维。二是探索图形中的规律。在探索图形重的规律,我借助的是课后习题第4题的情境,解决第9个和第n 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圆球。其实学生找到该图形中的规律并不难,我主要是想通过此规律,让孩子们发现“1+2+3+4+5+6+??n”的简便计算方法。聪明的孩子会想到用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进而我们再来验证这种计算方的合理性,从而让孩子们不仅发现其中的规律,没同时还可以发现这种计算的简便计算规律。第三个内容便是探索生活中的规律。这一内容我主要是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找到的生活中的规律,比如据木头时据的次数与据的段数之间的规律,折纸中的规律等,让孩子们尽情的去分享,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巩固练习环节,一共有4个题要完成。其实很好的完成上面内容之后,基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完成练习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已经安排孩子们提前预习并完成了作业,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只是让孩子们提交不会的,不好把握的、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讨论,这样既在规定的时间内使课堂容量最大,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按照这样的方式上完课后,总的感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很浓的。我想其原因除了这一内容贴近生活,具有挑战性以外,主要的是我们所提供的学习情境材料比较开放,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孩子的挑战欲望。另外就是我创设了一个相对安全,轻松的氛围,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都只是一个提供情景,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参与者身份,只是偶尔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入,加一点拨和指导,因而他们没有束缚感,很放松,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学习中去。

但是也有比较遗憾的地方,比方说孩子们在交流生活中的这只规律时,其实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对折1次是2层,2次是4层,层数总是前一次对折次数的2倍。此时我提出了对折n次有多少层的问题,孩子们有很多答案,都是错误的。最后还是音带孩子们发现并知道了对折n次就有2的n次方的层数。但是这一规律的表示,仅有少数优秀同学听懂,感觉难度有点高,有点想舍去这一问题。但是我觉得它的好处是让孩子们经历了“多次验证规律”的过程,明确了规律的正确以否必须经过验证,这是在前面的学习中没能得到深刻体会的。所以要不要去掉它真的很纠结。篇二:2016-2017年最新审定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及反思(名校内部资料)《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但是还并不完全认识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所以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通过计算结果寻找计算规律的经验,通过进一步探讨,体会发现规律是学习捷径,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给学习与生活带来的便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能让学生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难点:

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推理的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小组合作

从一——9中选出四个不相同的数字,分别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计算器计算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

巡视,指导学生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不要0,减小难度,容易激发兴趣体验数学趣味,体会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作用。】

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题10,让学生观察等式的变化,发现规律

1、观察,发现

学生能发现:1商是循环小数;2第二题的被除数是第一题的2倍?3第二题的商是第一题的2倍?

2、知识迁移

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学生能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填出后几题的商

叙述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观察、发现的自主能动性】

3、小结

三、知识拓展

1、练习

出示题目:先找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6×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 6.6666×6666.7= 6.66666×66666.7=

2、观察式子所呈现的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

四、指导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推理能力。因为计算器显示的数位有限。】

五、作业 1÷0.1=1×10 3×100=3÷ ??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美。】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篇三:2016-2017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一》优秀教案(名校资料)探索规律

第1课时探索规律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例

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1.课件、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

多媒体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

再在电脑上出示:

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

将教科书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论合作填。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谈一谈自己的填法。

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已行路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发现。

学生1:行100千米,剩200千米;行150千米,剩150千米。

学生2:已行的路程越少,剩下的路程越多。

学生3:已行路程多50千米,剩下路程少50千米。

教师:说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断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断减少。2.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笑话。

小明今年8岁,小华今年9岁。小华对小明说:“我比你大。”小明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满9岁,就和你一样大,后年就比你大了。”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他们说的实际上是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探索年龄的规律。请小朋友将收集到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填在题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年后父(母)(岁)学生(岁)相差(岁)

(1)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表格怎样填,说说这样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结果。

(2)观察所填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应用

(1)刚才大家探索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对手指的游戏。教科书第67页课堂活动第1题。

(2)教科书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

(3)●○●●○●●●○●●●●()将图填充完整后,串好可以送给最喜欢的、最要好的朋友。

第四篇: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重点:学生能用语言和其它方式把事物中的规律表示出来,教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们喜欢扑克牌吗?老师这里有扑克牌,你们能猜猜这里的第一张是什么 牌吗?(基本上都猜不出来)出示第一张是黑桃A 2)接着猜下一张,请没有把握的同学举手,大多数还是会举手,你们想不想看看接下来是什么牌吗?出示红桃A 3)接着猜,接着出示是草花A,方块A,让学生经历从没有把握到有把握的过程。教师问:为什么刚开始我们猜的时候没有把握。为什么现在这么有把握? 4)按“黑桃A,红桃A,草花A,方块A”的顺序排列的,是有规律的。你们在生活中碰到过这样有律的排列的现象吗?

师:(投影展示未完成的乘法表)这张乘法表中有好多的空白,你们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2、探索其中的规律

字之间有哪些规律?(展示完整的表)你们可以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2)交流发现 规律?

生:从1这个表格出发,得到的数字都是样的。

师:这是什么规律呢?

生:1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它本身.

师:还有什么规律呢?

(生各抒已见)3、找规律,填一填。

1)811 14 17()23()2)4 9 16 25()49 64 3)1 8 27()125(),4)3 6 9 15 24()63()(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抽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4、学校计划按图摆放桌子椅子,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放,第5张桌子、第20张桌子分别可以坐多少人呢?

学生认真思考,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尝试用字母表示出来。

5、为了迎接“六一”的到来,我班准备按如下的方式为教室挂上气球

红 黄 红 红 黄 红 黄 红 红 黄 那么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27个呢?

(抽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6、一些小球按下面的方式堆放,你知道第5 堆有多少个?第8堆有多少个,其中的规律是什么?

抽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7、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美)

三、本节小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索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时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我们的数学乐园里还有许多更有趣的知识等待我们大家去继续探索,希望大家做有心人,永攀高峰。

第五篇:《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学院街小学 穆家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P66—P67《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给定的事物(数与数、图形与图形)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并能利用探索出的规律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个人分析、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探索并完整的叙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能用语言或运用算式符号描述、表示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语言或运用算式符号描述、表示事物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

有关本课内容的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数学游戏,请你想好一个数记在心里,现在将它加上5,然后乘以2,再减去4,再除以2,然后减去你记在心里的那个数,结果得到的数是什么?

(不管学生心里想好的数是几,最后的结果始终等于3。)

这是个很有趣的数学题,其实老师是利用了算式中的规律,才算出来的。同学们掌握了这个规律也能办到。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事物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探索活动,发现规律

1.探索乘法表中所包含的数学规律。(1)填表。请同学们打开书P66,这张乘法表中有好多的空白,你们能快速的把它补充完整吗?(2)找规律。

你能在一分钟内记住这些数并说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找学生试一试,可以利用数对的知识来记忆。(多点几位同学回答,尽量说出更多的规律。)(3)引导学生探索出主要规律有:

a.横着看,竖着看,每一行,每一列都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b.沿对角线斜着的一组数字1,4,9,16,25,36,49,64,81分别是1,2,3,4,5,6,7,8,9,的平方。

c.以对角斜线为对称轴的画,整个乘法表是一幅轴对称图形。

d.如果找出积相等的数,这些数所对应的两个乘数成反比例关系。

小结: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探索,找出了乘法表中所包含的规律,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学会了怎样有序的进行观察。

2、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规律。

例:每四年中就有一个闰年。一小时每等于60分3600秒。日历中的规律。小明上学如果速度越快,所花的时间会而越少(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三、巩固与应用

那下面我们从多种角度来观察数字找规律。第1题:找规律,填一填。(课件出示题目)

(1)8,11,14,17,(),23,();(相邻数之间相差3。)

(2)4,9,16,25,(),49,64;(每个数都是平方数。n的立方)(3)1,8,27,(),125,();(每个数都是立方数。n的立方)(4)3,6,9,15,24,(),63,();(第三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重点还要学生正确的叙述出每题中所包含的规律。

下面探索图形中的规律。

第2题:按下图摆放桌子和椅子。(课件出示题图)

(回答题中提出的问题)

(1)1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人。(2)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摆桌子,完成下表。

学生试做,完成后点名填写完表格,重点讲解n张桌子可坐6+(n-1)×4人,其实也可以换一种思路,用4n+2来表示n张桌子所坐的人数。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3题:六(2)班同学按下面规律为教室挂上气球。(课件出示题图)

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27个呢?

注意本题所包含的规律是5个气球为一个周期,而不是3个。

因为20÷5=4,商后面没有余数,说明最后一个气球是一个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即黄色气球。同理27÷5=5……2,即一个周期中的第二个,所以也是黄色气球。

4、继续探索规律并解决问题。(课件出示题图)一些小球按下面的方式堆放。

你知道第5堆有多少个小球吗?第8堆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分两人小组讨论本题的规律及计算的结果。一般的规律是用求一个等差数列的方法来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如1+2+3+4+5=15(个)1+2+3+4+5+6+7+8=36(个)

教师在学生回答完后提出,怎样利用一个公式来最快的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球呢?最好能有学生说出本题的能项公式是(1+n)n÷2。

四、全课小结

今天在探索规律中,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明确在解决此类问题之前

五、探究活动。

探究日历中存在的规律。(课件出示题图)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绿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关系吗?

让学生在充分探索的氛围中了解到日历中存在的数学规律,理解生活的一些事物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基本哲学思想。

附: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

数字中存在的规律

图形中存在的规律 32

52(62)72 82

4n+2 23

33(43)

53(63)

20÷5=4

27÷5=5……2

1+2+3+4+5=15

1+2+3+4+5+6+7+8=36

(1+n)n÷2

下载〈探索规律〉教学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规律〉教学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数与运算之间的规律,探索图形中的规律,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2.经历探索数与运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培养学......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神奇的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圆的过程,体验画圆的要领,掌握画圆的方法,提高作图的能力。 2.进一步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会画出两个圆的对称轴。 3.探索当对称轴条......

    探索规律 教案

    《探索规律》说课稿 xx学校 xxx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熟......

    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 孔滩镇白龙小学:蒋凤 一、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7页的《探索规律》的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五篇材料)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篇一:探索规律>教学反思总复习中 “ 探索规律 ” 问题蕴涵着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方法,是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素材,教材中主要是从乘法口诀表中寻......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5篇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数学的探索规律是鲁教版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中的第七节。这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从学习内容上,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中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显得复杂一些。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

    探索规律(二)教学设计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5.探索与表达规律(二) 湖北省宜昌市第九中学程雪琼 (邮编:443000 电话:***)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节课是第5节的第二课时,它既是对全章知识的复习巩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