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2:3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

第一篇: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舞剧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舞剧音乐的风格特点,逐步对舞剧这种艺术形式产生兴趣。

2、学会演唱《大红枣儿甜又香》,感受歌曲情绪,并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聆听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拿波利舞曲》,感受乐曲音乐形象,记忆主题旋律。

4、欣赏民族舞剧选曲《快乐的女战士》《水草舞》《莫高绘画的舞蹈》,能够辨别这几首乐曲的民族风格,并能够记忆《快乐的女战士》主题旋律。

5、了解舞剧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大红枣儿甜又香》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教学,感受民族舞剧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运用对比欣赏、识读乐谱、模仿节奏、模唱与视听相结合等方式学唱歌曲;通过聆听、感知、表现等方法,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3、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情感。了解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及舞剧音乐的作用。教学重点

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情感,感受民族舞剧音乐的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白毛女》视频片段。教师提问: ①这是什么表演形式?

②你能说出这部舞剧的名称吗?

③你在这段音乐中听出了哪几种乐器的音色?(2)教师总结。引出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叫时间要介绍《白毛女》的创作背景。

2、学唱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

(1)教师出示河北民歌《好八路》谱例,并范唱这首歌。(2)教师简要分析河北民歌《好八路》的特点,让学生试着找出主干音,并模唱旋律。

(3)对比欣赏《大红枣儿甜又香》,通过分析谱例,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并哼唱。

(4)教师分析两首歌曲的旋律特点,讲授歌曲创作的基本技法——变化重复与扩充。

(5)分句视唱乐谱,并尝试填词演唱。

(6)观看舞剧视频片段,体会喜儿得救后,亲手给八路军送枣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并带领学生划分乐句及“气口”,运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8)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总结 师生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场景》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增进学生对舞剧音乐的认识,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涵。

2、运用欣赏乐曲视频、分析音乐要素、视唱歌曲旋律、对比欣赏等手段,欣赏《场景》。

3、能背唱《场景》主题旋律,知道模进创作手法,能够以模进的方式发展乐句。教学重点

欣赏《场景》感受乐曲音乐形象,记忆主题旋律;知道模进创作手法,能够以模进的方式发展乐句。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视频片段。

(2)教师提问:①你看过这部舞剧吗?知道舞剧的剧名吗? ②它的曲作者是谁?

2、欣赏《场景》

(1)教师简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及芭蕾舞剧《天鹅湖》。(2)教师播放《场景》视频。提问:

①这首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②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教师出示主题旋律,学生划拍随音乐哼唱。教师提问: ①乐曲的速度如何? ②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再次划拍视唱主题旋律。(5)教师引导学生背唱主题旋律。

(6)完整播放乐曲,请学生记录主题出现个的次数。①记录主题出现次数。②对比不同乐段音乐特点。(7)教师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曲式结构。(8)完整欣赏乐曲,想象乐曲音乐形象。

3、课堂小结(1)学生单独或分小组发言。(2)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快乐的女战士》

2、欣赏《水草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两首经典舞剧音乐作品,感受舞剧音乐的魅力,理解不同类型舞剧音乐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对舞剧和民族音乐的情感。

2、通过视唱主题音乐、对比欣赏等方法,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3、熟悉并记忆《快乐的女战士》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水草舞》,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舞剧音乐的魅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队舞剧这种表演艺术形式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欣赏了两部中外经典舞剧选曲。今天我们要欣赏两首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舞剧音乐作品。

2、欣赏《快乐的女战士》

(1)欣赏完整聆听乐曲《快乐的女战士》。教师简要介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2)聆听第一主题。教师提问:这段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3)欣赏跟琴视唱主题。(4)欣赏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②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相比,有什么不同?(6)完整欣赏《快乐的女战士》。教师提问: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7)欣赏完整欣赏乐曲,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曲式结构。(8)教师播放《快乐的女战士》视频,学生感受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所起的作用。

3、欣赏《水草舞》(1)介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简介舞剧《鱼美人》。(2)教师播放乐曲《水草舞》。①教师提问:这首乐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 ②师生互动并小结。③教师简单介绍乐曲《水草舞》在舞剧中的背景。

(3)复听乐曲《水草舞》。教师提问: ①这首乐曲由哪几个部分是相同的? 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4)再次聆听乐曲,当听到音乐变化时,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示。(5)教师播放《水草舞》视频,学生体会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4、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莫高绘画的舞蹈》

2、竖笛演奏《丝路花雨》(片段)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奏中国经典舞剧音乐作品,感受中国舞剧音乐,继续培养对民族舞剧和民族音乐的情感。

2、通过视、听、奏等综合手段参与音乐表现,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舞剧音乐魅力。

3、竖笛合奏《丝路花雨》(片段),掌握“#1”指法;声部均衡、声音协调。教学重点

1、通过视、听、奏等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舞剧音乐魅力。

2、竖笛合奏《丝路花雨》(片段),掌握“#1”指法;声部均衡、声音协调。教学准备 多媒体 竖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敦煌莫高窟的有关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入新课。

2、欣赏《莫高绘画的舞蹈》(1)聆听乐曲引子。教师提问: ①引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②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2)聆听乐曲A主题。教师提问: ①A段主题音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②A段主题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什么情景?(3)聆听B主题。教师提问: ①B段主题音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②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4)完整聆听乐曲。教师提问: ①乐曲由重复的部分吗? ②请写出主题音乐出现的顺序,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6)观看《莫高绘画的舞蹈》视频,感受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3、竖笛演奏《丝路花雨》(片段)(1)学生自主练习第一声部。(2)学生汇报演奏第一声部。(3)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重点、难点。(4)完整吹奏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选出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练习第二声部旋律(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第一声部)。

(6)聆听录音,感受乐曲风格。(7)学生合奏《丝路花雨》(片段)

4、小结下课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音乐

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音乐《森林水车》

 执教者: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杨旭丽

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唱歌曲《森林水车》,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乐曲的欢快;通过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能力;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升记号#和顿音记号,并掌握它们的唱法,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合唱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

2、准确掌握顿音的演唱技巧,并准确演唱升2和升4。 教学用具:多媒体 录音机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来到了美丽的蓬莱,谁能跟我分享一下,我们这里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很高兴大家给我的介绍,谢谢你们给我带来这么多信息,我的心情特别好,如果你们的感觉跟我一样,跟我一起拍拍手吧!

2、初步播放歌曲《森林水车》,请同学们仔细听,歌里都唱到了什么?

3、从刚才的歌曲中,你听出哪些什么内容?

板书:水车 并介绍水车(先让学生交流,教师再总结)

水车,又叫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在现代社会里很少见到。那我们一起来伴着水车的画面再来听一听这首《森林水车》。(板书:森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对歌曲的两遍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情绪及速度,对歌曲的韵律有了大体认识。】 二、教授新课

师:这首歌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达成以下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歌曲,告诉我你的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歌曲中作者用哪个词模仿了水车转动的声音?(咕噜咕噜),作者又是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模仿水车的呢?

(一)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1、节奏练习XX XX X X∣XX XX X X∣XX XX XX XX∣X-∣

3、顿音练习5 5 5 5 i 5∣5 5 5 5 i 5∣4 3 2 1 7 1 2 3∣4--∣ 咕噜咕噜咕噜 咕噜咕噜咕噜 famiredo sidoremi fa

5、多媒体展示谱子,钢琴启奏,学生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表现顿音记号,并 启发孩子准确打拍子。

6、再听歌曲,可以小声跟唱唱歌曲的后半部分,提醒并纠正休止符的唱法。

7、听歌曲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前半部分,学生集体演唱后半部分。【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学习内容,自己找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由“顿音记号”拉开本节课,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能是学生较快的进入歌唱状态。】

(二)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1、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一部分曲谱,你有什么发现?

2、教学变音记号:升记号#,并明确它的意义。(多媒体展示)

3、唱一唱:2-#2 4-#4

4、教唱带有升记号的两个乐句:

5、听歌曲范唱,提醒学生注意升记号、顿音记号和休止符的唱法。【设计意图:认识升记号,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演唱,找准变音的音准。】

(三)完整演唱《森林水车》

1、集体演唱

2、听范唱,思考: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要求用什么情绪演唱? 第一部分:优美、宁静 第二部分:欢快、跳跃

3、引导学生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注意演唱中的强弱对比。【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熟悉歌曲旋律。】

三、拓展训练--合唱

1、播放歌曲,教师用钢琴为乐曲加入二声部。

2、交流:老师是怎样为歌曲设计二声部的?

3、总结

4、再次播放歌曲,学生集体轻声演唱二声部,提醒学生力度上的对比,顿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5、听歌曲伴奏合唱,教师指挥。

【设计意图: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小结:

《森林水车》这首歌曲,作者用“咕噜咕噜”模仿了水车转动的声音,哪几个词表现出水车任劳任怨,不懈劳作的精神?(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那我们同学的职责是什么呢?(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对,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像森林水车那样勤恳、努力,相信美好的春天一定会来临,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同学们,让我们像森林水车一样转起来吧!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教学,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承担责任。】

第三篇: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

叹教案

《舞台咏叹》(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第二课时

型: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能对歌剧、舞剧和音乐剧感兴趣,主动搜集有关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的资料。

2、聆听歌曲《扎红头绳》、《天鹅湖》、《回忆》,演唱并感受其主题片段,初步了解歌剧、舞剧及音乐剧的一般特点。能听辨熟悉的歌剧、舞剧片段。

3、在充分的聆听与丰富的音乐实践中,发掘出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欣赏感悟《扎红头绳》、《天鹅湖》和《回忆》

教学难点:探究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二、音乐欣赏:

(一)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请学生介绍剧情。

2、投影介绍歌剧的起源、发展及代表作品等知识。

3、欣赏《扎红头绳》。

4、男女同学分角色唱一唱主题旋律,对比两个主题的音乐特点(曲调特征,旋律音调、节奏等)

5、分析思考:a:歌剧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

b:你认为此时的杨白劳和喜儿幸福吗?为什么?他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什么?

c:假设你是黄世仁,你会怎样对待这一对父女俩?试试用七声徵调式创编曲调把你的想法唱出来。

6、小结。

(二)欣赏舞剧《天鹅湖》选段《天鹅》

、导入欣赏(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

2、欣赏《天鹅》片段

3、回答问题后,了解舞剧的基本知识,再完整欣赏。

4、思考:作品是用什么乐器、什么旋律表现天鹅的形象的?

5、男生哼鸣,女生随老师表演天鹅舞,感受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美感。

(三)欣赏音乐剧《猫》选段《回忆》、老师语言导入音乐剧的欣赏。(音乐剧的产生)

2、欣赏《回忆》。

3、唱一唱主旋律,体会歌曲情感。

4、讲述老猫的故事,讨论探究老猫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对比小结:歌剧、舞剧、音乐剧的异同。

四、反馈评价:听辨几段熟悉的音乐,判断选自什么作品。

五、拓展:音乐剧等离我们并不遥远,了解身边的音乐剧的创作过程,六、结束语,提升主题。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中学语文课本里选入古代长篇小说片段,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类课文体制一般不大,而写人物往往限于表现其性格特征的某一侧面,故事几乎全是围绕着一件具体的事而逐步展开,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从整体看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正因为有这些特点,再加上受课时的限制,教读这类课文除了要简略介绍原小说的梗概及交代故事来由而外,跟教读短篇小说并无显著的区别,简言之,即“就文论文”,课堂教学内容不超出文本的范围。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这样的教学方式,毋庸置疑,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也能使学生受益。

但是,用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却又并非尽善尽美。因为这类课文正是所谓“全豹之一斑”,有明显的示例作用,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小说原著的兴趣,以便此后通过自读去感知这些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养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如果仅仅停留在“就文论文”上,学生的收获就很有限了。自然,读原著是一个长期目标,很难一蹴而就,但我们决不应放弃这个方面的努力;更何况这个“一斑”跟“全豹”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内在联系,只要善于发现这种联系,即便不能使学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地,总也可以稍稍扩大他们的眼界,多少懂得一点阅读全书的门径。由此看来,教读这类课文,大致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好课文,即“就文论文”;第二步,在前者基础上向前延伸,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讨几个跟小说全局有关的问题,即从“一斑”引向“全豹”。

俗语云:“条条道路通罗马。”实现从“一斑”到“全豹”,也有多种方式、多种办法,不受任何限制,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先从“全豹”来审视“一斑”,具体地说,就是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小说的全局(思想内容、情节结构、艺术特点等)来审视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深究其意义。下面试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说说审视中应当注意的几件事:

注意人物活动的大背景。这指的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人物在此时此地的活动,而要把这样的活动跟此人在他时他地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例如杨修在曹刘汉中之战的末期从夜间口号“鸡肋”看出曹操有退兵意因而自作归计,这显然是一种干犯军纪的行为,是他恃才放旷的性格所使然,由此而招致杀身之祸毫不足怪。这样看来,他的被杀实在是个性格悲剧。可是,如再联系他曾参与魏王继承人斗争的事实来看,情形就不同了,因为这样的斗争已将他置身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特别是在曹植已经失势的条件下,他早晚难逃一死(曹植的另外两个谋士丁仪、丁广兄弟在杨修之后被杀可为旁证)。由此看来,杨修显然是魏王室内部斗争中的政治牺牲品。这正是杨修活动的大背景,认识这个大背景,才能看出杨修被杀这件事的实质。在三国时期,这样的斗争不仅在曹魏政权中存在,在蜀汉和东吴也同样存在,认识这一点,对学生此后阅读《三国演义》自有裨益。

注意人物性格的历史。这是说,不能只看到人物的现在,也要看到他(她)的过去和今后。只看现在,这是用静止的眼光观察人物,不会看得深远;把过去、现在、今后全看到了,才会有发展的眼光,能有所发现。例如香菱这个人,如果只看她现在如痴如醉吟诗的样子,说不定也会像宝钗那样笑她“呆头呆脑的”,更难理解为什么她成了作者笔下警仙子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惟一被披露了谶语的女性。但是,如果再看看她过去十多年在拐子家中以泪洗脸的生活和后来薛蟠及其正室对她的凌辱状况,就一定会感到当前这些日子是她短促一生中难得的美好时光,仿佛一天阴霾消净,眼前一片晴明,正由于她的境遇有这样的变化,她的美好资质──对前人诗作的捷悟、对诗境的执著追求,终于显露了出来。可以断言,在贾府侍妾辈(即《金陵十二钗副册》所收人物如平儿、尤二姐、宝蟾等)中的确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红楼梦》里的许多人物都应当如上所述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观察(对其他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亦当如是)。

用小说中同类事物作比较。以同类事物作比较,是鉴别事物好坏、高低的一种方法,可以凸现事物的特质。例如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是一种掠夺财物的行为,但跟少华山朱武团伙、桃花山李忠团伙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晁、吴等人夺取的是大贪官的“不义之财”,而朱、李等人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这表明晁、吴等人有反抗官府的勇气──这是难能可贵的,到后来他们果真率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迎战官军。又如范进和张静斋,同是科举中的得意人,但一个老实,一个刁钻,经比较后也可以看得分明。

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所谓从“全豹”审视“一斑”,就是把课文跟小说中其他有关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二者不可分离,如同看一粒棋子的作用离不开棋局一样。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审视中的大忌。

再谈由“一斑”引向“全豹”。这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并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点。

(1)从课文实际出发,恰当地确定探究的目标,不贪多而务求有得;

(2)补充介绍有关的资料,必要时可指定学生课前阅读小说中有关的章节;(3)选定突破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一:《智取生辰纲》

本文记述的是一场零星的小规模抢劫行动,晁盖、吴用等七人是临时集合在一起行事的,抢劫成功后又各自回家,看起来似乎并无深意,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大不然:首先,这次抢劫跟山野强人打家劫舍的行动截然不同,晁、吴等人都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反对酷吏贪官,只是夺取这些人手中的“不义之财”,并不为害一方,他们的行动具有明显的反贪性质。其次,抢劫的直接对象一个是权势煊赫的统治者当朝宰相蔡太师(受礼人),一个是一府之长的梁中书(送礼人),抢劫的后果不言而喻,没有超人的胆略,决不会贸然行事。最后,动手的时间和地点都选择得极佳,麻痹对方的手段又极高明,这些都显示了带头人晁盖、吴用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由此看来,这次行动虽谈不上起义,但至少表明晁、吴等人已具备了起义的条件,可算得起义的前奏──待到后来,在石碣村击败前来“捕盗”的官兵,随后又夺取了梁山泊的领导权,组织队伍迎战大批官军,这就顺理成章地揭开了起义的序幕。准此,我们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智取生辰纲”的深层意义。突破口是:“智取”的行动算得起义否?

补充资料:①在介绍《水浒》梗概时略说梁山起义军发展的几个阶段:晁盖、吴用等初建根据地;扩编队伍,大战官军并消灭地主武装;临时性出击,攻城略地。②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及第二十回上半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例二:《香菱学诗》

本文记薛蟠侍妾香菱学习写诗的经过,看似闲笔,其实也是有深意的。香菱是贾府侍妾辈中惟一喜爱诗歌的人,她文化底子很薄,却不仅学会了写诗,而且写出了好诗,这就证明了她有美好的资质。作者在给她的谶语中曾写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这是以她的美好资质跟平生的不幸遭遇相比照,用以引发读者对她的深刻同情,怜其才而哀其生。更有甚者,人们还会因此而反思:如果不是她住到大观园里来,有众多姐妹关心她,指导并鼓励她,她的才能岂不永远埋没下去,不为人知?这又表明大观园是一个与外面黑暗世界形成强烈反差的光明天地。所有这些,都足以发人深思。准此,也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①香菱的美好资质及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②从香菱学诗有成看大观园中的人际关系。

突破口是:①“„„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试结合香菱的历史说说宝玉此话所蕴含的意思。②说说香菱《咏月》第三稿好在哪里。如果香菱不来大观园居住,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吗? 多,也可能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名曲览胜

教学目标:

1、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2、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3、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教学重点:

1、欣赏并感受《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2、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分成四个方阵,进行名曲知识竞赛。

2、设问:你听过这些乐曲吗?你能说出其中几首乐曲的标题?

3、(课件)播放《名曲联奏》。

4、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1)《献给爱丽斯》贝多芬(2)《思乡曲》马思聪(3)《四小天鹅舞曲》柴科夫斯基(4)《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5)《二泉映月》华彦均(6)《命运交响曲》贝多芬(7)《梁祝》何占豪 陈钢

三、欣赏体验:

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是世界名曲,你们喜欢吗?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 只能听到乐曲的片段,下面让我们来听两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好吗?

(一)《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1、你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讲述贝多芬如何创作《月光奏鸣曲》,还记 得吗?

2、(课件)播放《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作品简介:贝多芬(1770-1827)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第一乐章 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段体,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说一天傍晚,贝多芬散步时路过一个陋室,里面传来阵阵琴声,他推门进去,看到一位盲眼少女在弹琴,月光洒满了小屋,令贝多芬灵感大发,写下了此作。

3、设问: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你在聆听这首乐曲时除了感受到一种宁静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情绪?

4、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5、贝多芬原本称这首奏鸣曲为《幻想奏鸣曲》,它同月光没有一点儿关系。贝多芬创作这首乐曲时,他正和一位伯爵的女儿相爱,由于双方门弟不相当,两人很快就分手了。失恋残酷地折磨着贝多芬,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下,这首具有里程碑式重要地位的乐曲诞生了。贝多芬把自己内心激动的感情放在了宁静、从容、安稳的音响背景上,充满忧郁的情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2、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节序曲》

1、设问:乐曲有两个主要旋律,这两个主要旋律有什么区别?这是一首西洋管弦乐曲,但在乐曲结尾加入了什么乐器?这些乐器的加入起了什么作用?

2、播放《春节序曲》。

3、学生回答。

4、你还知道一些有关《春节序曲》的知识吗?如果知道不多,现在有什么办法去了解?(启发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

1、学生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的网址及要搜索的关键词 语。

2、分组选派代表进行网上搜索。

3、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内容,向其他同学介绍《春节序曲》 有关知识。

4、师总结搜索情况。

5、《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于1955-1956年间创作的管弦乐《春节组 曲》的第一乐章。作曲家热情洋溢的讴歌了国人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喜庆的传 统节日--春节。乐曲表现了黄土高原的粗犷和陕北民歌的苍劲悠长。欢快的锣鼓 点和轻巧的秧歌舞步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恢弘的节日画卷。

6、师向学生推荐优秀音乐欣赏网址。

三、课堂小结:

下载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 第五单元 [重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 2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把握内容要点,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3了解一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古典名著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词汇。 2. 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 3. 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计划 标签: 九年级上 作文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 杂谈 分类:教学日记 单元内容:本单元课文为古代经典白话小说中的几个有名片段,题材各异,风格各别,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培训讲稿(第五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培训讲稿(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文学作品——古代白话小说 1、新课标关于文学作品的要求: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教案 洪湖市龙口镇中心学校成新茂 教学内容 九年级化学:1、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

    九年级第五单元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练习班级 姓名 学号积累运用(20%)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jié( )乎 lǘ( )左 huī( )突 gōng( )筹交错 阴yì( ) 伛lǚ( ) 顿bó( ) qiáng( )倾楫摧 二......

    2017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湘教版

    XX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湘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两大块:一是学唱《青春舞曲》、《踏浪》、《世界需要热心肠》、《同一首歌》四首歌;二是进行班级演唱组合展示活......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故乡》音乐欣赏课《思乡曲》 【教材分析】 《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绥远组曲》中第二首。 乐曲为2/4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