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

时间:2019-05-12 22: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

第一篇: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

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 陈宗胜

核心素养,是2015年高考以来,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领域最热门的一个关键词。我在调查了解部分学生答题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国II卷(甲卷)进行初步分析评价,并谈一谈对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复习、备考的一些思考。

一、素养立意的高考试卷

1、核心素养如约而至。

就历史学科而言,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五大方面。今年高考,大多数题都不只是考查某个单一的核心素养,而是综合考查多个核心素养。特别是作为高考改革试验田的第41题——即开放性试题,这道题实际上可以说主要是初中的内容。通过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图文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的认知,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其视野开阔,贯通中外,立意高远,直面热点。与往年给出观点予以评价、评析、探讨所不同的是,今年的41题“稳中求变”,让学生先提出见解,然后论证说明,从“学者观点”到“自成一说”,角度更多,开放度更大。

2、试题分布规律显著。(1)试题分布:规律性。

今年选择题的分布,比较稳定地呈现出“4+4+4”的格局,即中国古代史4道题,中国近现代史4道题,世界史4道题。整体而言,厚古薄今,厚中薄西。就全卷而言,从通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也基本上比较稳定地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就专题史而言,2016年全国II卷文化史部分比重有所下降,政治史和经济史部分有所上升,特别是经济史部分占比较大,接近50%。

(2)测量方式:多样性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其测量方式一直是多元的。就选择题而言,2016年全国II卷主要涉及概念型、数据型、推理型、因果型、比较型、图片型、阶段特征型等常见类型;就材料题而言,2016年全国II卷主要涉及原因类、特点类、变化类、说明类、影响类等常见类型。刘芃说:“熟知格式,轻车熟路。” 研究试题测量方式的多样性是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题型的命题依据、命题特点、应对策略、作答方式研究,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度。(3)试题材料:朴素性

2016年高考试题,从材料的呈现形式上看,越发具有朴素性和亲和力,没有“艰涩难懂”的文言文,没有“深藏不露”的图例和关键词,也没有“字数繁多”的文字材料,界面友好,通俗易懂,几乎没有阅读障碍。所以学生考完之后,感觉良好。当然感觉良好与选择正确是两码事!所以要想得高分,恐怕需要“轻轻的拿起、重重的放下”!(4)考查内容:主干性 考查主干知识,不追求考点的全覆盖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今年也不例外,而且越发鲜明。一些高频考点如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计划、雅典民主政治、工业革命、苏联的工业化等变换角度、反复考查,试题的考查服从于能力和素养,不避热门、不考冷门,凸显历史韵味。(5)试题视野:国际性

第28题考查中国近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第40题中西对比考查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人口迁移和中国历代移民问题,第41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第45题考查西方军制影响下的晚清军事改革,第46题考查西方民主制度影响下的洪仁玕的政治主张等等。中国是中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的中国。所谓“立德树人”,即是要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中国情怀”的现代公民。

(6)价值取向:主流性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价值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价值引领就必然有价值取向。在这个核心素养立意的时代,高考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要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6年的高考题更加旗帜鲜明地体现了这一主流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的主流性和正确性。如第24题过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25题通过科举制度,凸显公平公正和社会进步;第27题通过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在台湾安居繁衍,强调大陆与台湾同根同祖,血浓于水;第29题通过土地革命时代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对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的巨大鼓舞作用;31题通过一五计划时期投资额的比重变化,见证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努力;第32题通过雅典民主政治,强调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第33题通过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第40题通过中国历代移民问题,致敬华侨华人对祖国的历史贡献;第41题通过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史,向以玄奘和鉴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致敬。此外,高考对人物的考查也主要以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正面人物为主,凸显价值引领。

3、学科思维如影随形。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比较独特的学科思维。历史学科思维主要包括历史思维、整体思维、比较思维、发展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等。高考对学科思维的考查非常隐蔽,不易发觉,但却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如第24题对历史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考查,第25题对比较思维的考查,第28题、40题、41题对整体思维的考查,第32、45、46题对辩证思维的考查,第45题对比较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考查,第24题、27题、30题、31题对逻辑思维的考查等。我认为,历史学科思维也应是核心素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思维的品质决定着学科素养的高低。

4、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有人说,三年一代人;我以为,一年一代高考题。每一年的高考题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代气息。如前所述,2016年高考宣告核心素养立意时代正式到来,除此之外,2016年高考体现的学术热点还包括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主题——“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唐宋变革论等,社会热点包括“一点四面”、“一带一路”、“军改”等。

对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说,高考的时代特征还体现为对古今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重点关注。如第25、26、41题对唐宋变革的关注,第28、40、45、46对晚清中国经济、政治、军事、人口等方面转型的关注。第33、34、40、41题对西方社会转型的关注等。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高考试题

2016年高考题虽然考点主干化、材料朴素化、界面友好化,部分材料更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其考查的角度和落脚点却往往出乎师生们的意料之外,与学生答完之后的轻松相比,对完答案之后略显沉重,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三、焦点转移的高考复习

今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掩卷长思,思绪良多。时代的发展,高考在变化。通过高考所反映出来的复习备考、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一些是令人惊讶的。例如学生历史常识、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的匮乏、时空观念的错乱、概念的模糊化、知识的零碎化和污染化、方法的单一化、思维的简单化、跑偏化、阅读的快餐化、网络化和泡沫化等等。反思当下,展望未来,真的是时候对以教师为中心,以“题海战术”为方式的传统高考复习方案进行深刻反思和大胆改革了。

1、复习主体: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1)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

我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等同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情感体验不等同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认知水平不等同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社会阅历更不等同于学生的社会阅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复习模式,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落实其学习主体地位,真正的参与对知识、能力、素养的体验。(2)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也是一个阅读快餐化、网络化和泡沫化的时代。看似信息量、阅读量大了,然而深度和广度的阅读特别是文本的阅读非常欠缺。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和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升反降!所以应该重视和鼓励学生的文本阅读,广泛涉猎,即便是在高三复习的紧张时刻。

2、复习方案:从以本为本到纲本结合(1)以考纲为依据——不要“瞎跑”(2)以教材为根本——不要“裸奔”(3)以真题为载体——不要“跑偏”

3、复习内容: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活(1)关注命题者的研究生活

高考是与高考试题对话,也是与命题人对话。适当关注命题者的研究生活,包括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主要观点等,对高考的复习备考、核心素养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特别要关注刘芃、杨宁

一、吴伟、曹大为、何德章、芮信、郭小凌、孙燕京、朱汉国、李少兵、叶小兵、王奇生等命题人的研究生活。推荐大家关注刘芃的《考试文集》和杨宁一的《历史学习新知识新视野》。(2)关注社会生活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和生活中表现出对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的严重匮乏,以至于很多老师发出学生“有知识无常识”的哀叹和感慨?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需要反思的问题,更是我们的整个教育和整个社会需要反思的问题!在学生们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他们被保护在象牙塔中,几乎被社会隔离,与社会脱节!尤其是到了高三,很多家长以高考为由,“关其手机,收其PAD,拔其网线,断其wifi,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拒其看电视”!诚然,这些社交方式有其弊病,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使其联结社会、了解社会的最后一条通道也被堵死了,哪里来的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呢?!

4、复习层次:从关注史实到关注认知

学科核心素养时代的高考已经主要不是考查学生对史实的简单记忆了,而是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唯其如此,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功能才能得到落实和发挥。

5、复习安排:从注重强度到注重素养

高强度的“题海战术”,以三轮复习为模式的传统高考复习方案是不是真的有效?高考成绩其实早已给出答案,只是思维的惯性和责任的不敢担当,延缓了改革的步伐。如今,核心素养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在今后的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核心素养都一定是课程改革、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素养与进度的关系、复习与练考的关系、资料与教学的关系、命题与讲评的关系、学科与学科的关系等。

2016年6月27日

第二篇:高考历史复习-材料与结论

《金》P18-3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

业组织

16.(09广东)(14分)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东汉组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代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清组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9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

16、(1)晚清组。(1分)

(2)①东汉组、宋代组。(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3分)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

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三篇:高考历史复习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依托考纲夯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时要做的事有很多,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同学们可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近两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分值增大,但若没有牢固掌握主干知识,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技能和技巧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复习时同学们应注重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这也是考纲和高考的主要要求。

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对这部分知识,一要切实加强记忆,二要充分理解,三要进行联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多角度联想的基础上夯实知识,提升能力。

二、宏观在宇、微观在握——构建网络抓联系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讲就是:

1.抓“点”

“点”,就是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坐标。一系列关联的“点”就可以串联为一条线。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串“线”

“线”,就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涉及的知识点有秦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元朝行省制度,明太祖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这些 “点”构成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清)的“线”。

3.铺“面”

“面”,就是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总结为:

一是巩固政权(重要措施,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二是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三是完成过渡(两项措施: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四是民主法制建设(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五是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等);六是科教文化(文艺:“双百”方针。教育:开基创业,确立方针)。

通过上述总结,不仅可以迅速掌握主干知识,还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把握主干知识间的联系。

4.织“网”

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构建“网状”知识体系。织“网”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下面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为例进行展示:

通过抓“点”—串“线”—铺“面”—织“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三、视线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联系热点,渗透历史,创设新情境

关注社会现实、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以史为鉴,是历届高考的重要命题思路。高考历史试卷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2011年高考仍可能关注一系列社会热点,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以注意。

1.关注2010年和2011年的周年历史事件。如: 201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110周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

2.关注2010—2011年的社会热点,尤其是长效热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问题等。

当然,高考考查的不是热点本身,而是热点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及相关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以热点为载体,分析、思考和挖掘与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规范性训练

复习不等于读、背知识,高考也不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近两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复习、经常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

就考试来说,需要具备三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掌握这些能力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理解试题中常用词语的含义

试题中的常用词语有三类:一类是回答问题的中心词,如原因(为什么)、措施、目的、本质、意义、影响、启示等;一类是回答方式的限制词,如指出、说明、评价、概括、分析等;一类是回答依据的限制词,如根据(依据)、结合、联系、综合等。

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找准这些词语,这有助于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

2.掌握答题的一般方法

(1)选择题

①审读题目(从题干到备选项),弄清限制性条件(如时间、空间、程度等),理解特殊词语的含义,答案应该符合每一个限制性条件。

②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变换思维方式,反向排除。

③对备选项中提供了新知识的题,判断另外三个备选项是对还是错(以熟定新)。④对材料型选择题,坚持一点:读懂材料。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大都与材料有关,在材料中有对应语句(信息),如题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是历史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失分的。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规范性训练。

①读懂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弄清考查的是什么知识;分析并明确材料中的史实和观点,并分点或分层次理解。

②仔细审题。通过审题,明确三个方面:回答内容、限制条件、回答依据和方式。一般而言,材料解析题在设计问题时对回答依据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答题依据可以确定答案的来源),大致情况有三种:A.根据(依据)材料……回答……(答案一般在材料中);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由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组成);C.没有规定答案来源(先看问题与材料是否有关。若有关,首先根据材料回答;如不完整,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如问题与材料无关,则据所学知识回答)。

在审题时要注意两点:

A.把模糊时间转化为明确时间。在一些试题中,时间是相对模糊的,如“改革开放初期”“„冷战‟结束后”“近代以来”“清朝晚期”“中国近代”。

B.注意“各”“及其”“哪些”等词语,防止遗漏要点。

③规范表达。

A.格式规范。

B.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C.按顺序回答问题,观点与史实结合,不写与答题无关的话。

D.在答题时要注意四点:

★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的多少。

★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回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这是因为材料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有些材料可能是封建史学家或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观点。★怎么问就怎么答,避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如“请列举近代法国侵略中国,给中国文化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的最突出事例”,本来只要答出“焚毁圆明园”就行了,但有的学生答“八国联军焚毁圆明园”,结果因史实性错误而不能得分。对那些没有明确要求回答时间、人物等的设问,尽量不要多答,以免出错。

五、月是故乡明——关注地方历史

突出地方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高考的一大特色。省(区、市)自主命题有利于各省(区、市)挖掘本省(区、市)丰富的命题资源。如:山东省可以考查山东籍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古代山东地区拥有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广东省可以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江苏省可以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复习时,可结合本省(区、市)实际,对本省(区、市)的历史适当挖掘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第四篇:宁夏高考文综历史卷与评卷分析

2012年宁夏高考文综历史卷与评卷分析

发布:黄健 时间:2012/7/3 18:29:23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

0

240 讨论:

2012年宁夏高考文综历史卷与评卷分析 石嘴山市平罗中学 戴惠荣 马华

201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仔细研读新课标文综历史卷,总体感觉试卷难度适中,试题类型与去年相差不多,尤其是41题延续了去年的开放式探究的特点。命题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立意高远,考查内容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核能力的新课标理念在试题中凸显。

一、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1、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卷中所有的试题都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例如第40题,材料以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既与科技进步有关,同时又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试题立足于考查人类历史上的著名的工业革命,考查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知识点比较主流,可以说,这道题是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历史题。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小视角”呈现“大视野”,由此可见命题的立意高远。

2、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2012年新课标历史卷考查明显以主干知识为主,出题注重基础: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罗马法、经济体制改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等等,并且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如材料分析第40题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整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而第三问突出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第41题考察中国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历史。知识点仍然比较主流。在选修试题方面,考察的知识点都是非常主流的知识点,第45题,考察中国古代史中著名的王莽改革,第46题,考察中国近代史中的国民政府问题,第47题,考察世界史上的凡尔赛合约和凯恩斯主义,第48题,主要考察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试题考查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没有脱离《考试说明》的要求和命题规则,也可以得出,在高考复习的时候,仍然要以主流知识点为主,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3、注重能力考查,体现高考导向

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26、27、34、45、48题。同时也能注重学生多元史观的养成,如材料分析题41题提供的“冲击反应”模式。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重视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材料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掌握,但题型是开放式的,实际考核的却是考生多元史观的积累。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高考命题对能力考核的重视可见一斑。

4、材料内容创新,关注时政热点。

今年尤其在大题上体现了社会性热点问题:第40题考查世界性交通问题与科技的关系。对当今的社会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去诠释。体现了历史的价值功能。

总体而言,2012年宁夏高考历史卷总体难度略低于去年。高考命题,更注重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考查的载体——历史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历史大题部分,思路更加开放。“史料”、“史观”统领整个试题,所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鉴于高考命题的强势导向,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将更具学科特点,专业性将更加明显。

二、学生主要失分原因分析及对策

1、字迹潦草,答题格式不规范 由于网上阅卷是把卷子进行扫描后显示在电脑上,有的学生字迹潦草,有的学生字迹很小,还有的学生答题的地方不规范,这些都会影响到阅卷教师的给分。有的学生答题没有写序号、不分要点,每个小题用一段来表达整个答案,老师在看得分点的时候很可能把一段话当成一个得分点,而漏掉了另外的关键得分点。另外,答题错位,乱涂乱改的现象也有可能影响到得分。虽然网上阅卷是采取双评的形式,大大减少了评卷误差,但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直接会造成两个老师打分不一致,形成三评卷,增加了评卷老师的工作量。

2、答题速度慢,答题时间不足

有的老师反映到,文综卷的最后一道题历史选修题明显可以从答题的情况看出学生时间不足。

3、死记硬背,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答题。

比如40题材料题的第(1)问,考查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背景。学生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工业革命成就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用简洁的语言来作答而影响得分。

4、概括、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缺乏,答题冗长,照抄材料。

比如40题第(2)问,反映出学生缺乏概括、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不简洁,几句话反复表达同一个点,或是把已经完整的答案再次给予了详细的表述,不能全面考虑影响交通信号灯改进和发展所运用的科技成果,或者照抄材料不合题意,这样即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又影响了得分。选做题46题,比较抗战前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和实质的不同,学生不能准确解读和理解材料,从而答题欠准确性。

5、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不足。例如第41题小论文,均分5.2分。本题图示的是课本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理论理性认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变,中国走向近代化文明”。一些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评析”“均可”“材料中的史实”来准确审题,审题出现偏差,答题不得要领而影响得分。一些学生只是一味抄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而没有论点影响得分,一些学生有论点但缺乏“西方冲击对中国产生影响促使中国剧变”的理性的高度的认识而不能的满分。总体上体现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不足。

总的来说,尽管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难度不大,让学生感到每道题都能够写得出来答案,学生考试下来都觉得出题很新颖,但是要得到高分还是很不容易,需要比较高的历史科综合素养,因而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启示及教学策略

1、立足于教材,注重抓基础。尽管考题新颖材料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历史知识贮备上。注重回归课本知识、扎实基础(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知识关联、逻辑联系、知识体系)是今后历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复习时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对比,注重历史知识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做好学科主干知识、重要考点的内容整合,深刻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阶段特征和历史总体框架体系。

2、精选习题,有效训练。注重典题训练,指导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析信息的能力。要通过研究试题来反思学习的效度和信度。多注重中外史的横向比较,多培养逻辑的思维判断能力。多从史料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学习观和方法,在不断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史学素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便适应历史学科纷繁复杂的特殊性。

3、注重答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这样,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材料,学生都有一套解题的模式。

4、紧扣新课程对学生的核心教育价值,融通基本史观,优化小专题设计,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同处工业文明阶段观念;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主旋律的基本观点与认识问题的角度;符合青少年学生阶段特点的思考方法与观点;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古老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等。

5、注重规范答题的训练。我们在平时作业的时候就要要求学生写正楷字、规范书写,答题序号化,要点话化,简洁化,注重突出关键词。

6、老师上课要能够旁征博引,结合时事热点,历史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在深专历史知识的同时关注时事,关注新闻,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7、文综各科合作,加强答题速度训练。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增分才有可能。卷面规范做答,增分才有客观依据。加强解题速度训练,增分才能变成现实。

第五篇:历史高考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4三明质检)《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2.“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是()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3.(2013北京西城测试)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4.(2013长沙测试)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度,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以上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的家庭()

A.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5.(2013洛阳统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6.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慢慢分离

B.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C.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D.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7.(2013苏北四市联考)《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8.(2013晋商四校联考)《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画)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9.(2013洛阳统考)《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10.(2013浙江模拟)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散,定丁数以为撙节”。这反映了明代()

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B.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

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

D.在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1.(2013湖南联考)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宋代蜀地疟疾流行

B.宋代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C.“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D.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

12.(2014咸宁四校联考)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13.(2014泉州质检)明中叶学者王世贞说:“徽地四塞多山,土狭民众,耕不能给食,故多转贾四方。而其俗亦不讳贾。贾之中有执礼行谊(注:意为儒学修养高)者,然多隐约不著,而至其后人始,往往修诗书之业以谋不朽”。材料不能说明()

A.地理环境不利农业,是徽州发展商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B.商业致富和科举仕宦,是当时徽州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C.徽商重儒入仕,体现近代商业和封建权势结合的特点

D.用经商所得厚利,让子弟业儒入仕是徽商的终极目标

14.(2013宁波测试)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

A.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

B.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

C.掌控了国家军政大权

D.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

15.(2014皖南八校联考)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16.中国古代政府历来对商业发展严格控制,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商业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17.(2012年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18.(2014湛江二模)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海禁加剧了寇患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19.(2013湖北联考)“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20.(2013沈阳二模)1989年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C.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中苏关系还待进一步改善

1.解析:C 清明时节,万物皆显,适合农种。故“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2.解析:B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可见,作者主张通过“重农”以达到控制农民人身自由的目的。3.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题干中“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等信息表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铁制农具被普遍使用。A项不符合题干现象,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解析:D 小农经济下,一个家庭的男丁成年后如果“兄弟异计”,就会分家脱离原来的集体,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明显体现了在中国传统宗族社会里,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材料没有强调家庭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不是在谈道德问题,而且B项中“严重缺乏”表述不符合史实;宋代理学形成,儒家思想大发展,排除C项。故选D。5.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但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说明仍存在土地兼并;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说明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6.解析:D 由材料可知,土地所有权属于地主,土地的生产经营权掌握在佃农手中,这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A、B、C三项分析正确。地主与佃农之间存在的是租佃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7.解析:C “三服官”是汉官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耗资多。故选C。8.解析:B 材料体现的是秦代官营手工业中实行产品刻名负责制,反映其对质量管理严格。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9.解析:B 材料大意:登州府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产的布料除自给自足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城市去,因此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解析:C 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A、B 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1.解析:B 材料中的“痎市”指隔日一次的集市。材料之意是在四川有一集市,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贸易,该地就好比得疟疾的病人一样,忽冷忽热。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宋代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12.解析:D A项“取代”说法错误;B项“世界上最早”说法错误;C项“开始出现”说法错误;题干描述了纸币从北宋出现至南宋发展的过程:富商联合发行——初命临安府印造,D项正确。

13.解析:C 材料大意是徽州地区四面多山,地少人多,粮食供应不足,故人们多从事商业。并且当地的风俗也不轻视商业。商人之中的儒商在经商致富后,其后代往往以研读诗书、科举入仕为目标。故A、B、D三项材料能够体现。C项中“近代商业”的表述错误。14.解析:D 材料反映了晋商在政府庇护下,贩卖盐、粮给军队提供军需,“大获其利”,D项符合史实。A项中“全国”说法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C项曲解了材料。

15.解析:C 从材料湖州“以蚕桑为岁记”、严州“唯蚕桑是务”、洞庭山区“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不殖五谷,唯宜种茶”等可知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迅速。A项与史实不符;B项材料无体现,D项与材料“谷食不足”不符。16.解析:A 由表格资料可知,州县集市密度应是南方超过北方,D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集市数量迅速增加,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广泛发展,A项符合题意。

17.解析:A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在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统治者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既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也可以防止农民自由迁徙,保证地方社会治安和稳定,而抑制商业,主要是因为商人有投机行为,却不事生产,不利于管理和维护统治,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A。

18.解析:C 关键信息“禁之愈严而寇愈盛……”,是说禁商越严,寇就越多,结合明朝对外商业政策可以得出答案为C。

19.解析:C 重农抑商政策曾经在中国古代起到积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B项中的“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与史实不符,可排除。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排除D项;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20.解析:C “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体现了双方关系的特殊性,即同盟关系和相同的意识形态。“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体现了双方是正常的国家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

下载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高考历史卷分析及复习探究与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历史复习郡县制度

    郡县制度高考频度:★★★★★难易程度:★★★★★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探究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探究 传统课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突出的是经典物理部分,而对物理学较新的成果、思想、方法介绍不多。长期对前沿物理研究的相对忽略导致了科学教育......

    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

    2019.8---2020.6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备课组长:杨卫丽一、 高考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一)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历史高考题突出对学生综......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卷历史

    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答题模版和思路分析范文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答题模版及答题思路解析【高考必备】第一节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总结[五篇]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归纳 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民族总结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整理》 秦汉: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促进边疆开发。 匈奴:秦---北击匈奴,修长城,东到临洮 西......

    2014年高考历史分析

    2014年高考历史分析 选择题 24题,考点:加强统治的措施 25题,考点:儒学的地位 26题,考点:理学的特点 27题,考点:传统经济时期中国占优势 28天,考点: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29题,考点:维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