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近名师,感受数学智慧
走近名师,感受数学智慧
为期两天的全国第十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于10月19日-20日在厦门六中举行。研讨会上张齐华、刘延革、张兴华、强震球等几位名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在活动里,无时无刻弥漫着数学味道,名师的风采尽显无疑,课堂的魅力冲击着每一个人,数学那独特的气息回转在所有人身边。
张齐华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用幽默的语言把孩子们的思维带进了字母世界里,用他独特的构思,巧妙借助储蓄罐,经典地解释了a 5=a 5:左边是数量关系而右边则是结果,使人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值得借鉴。刘延革老师的《认识周长》在开始时创设了小明锻炼的计划:绕运动场跑一周,采用“慢镜头”的手法分别出现没有绕边线跑、没有跑完一圈和正好沿边线跑一圈的三种情形,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图形的“一周”。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强震球老师的《圆的认识》致力于突出圆的科学概念的本质,不让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是必要的重构。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兴华老师的讲座——《数学教学心理》。他从理论层面、结合具体例子,深入浅出地让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学心理是阐述儿童心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学。用成人眼光看着简单的数学知识,要如何设计才能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主要从“表象” “变式”和“反例”三个方面举了很多实例,教给我们进行核心概念教学的经验。比如,张老师举的例子《正比例》,让我耳目一新,原来“反例”还可以这样用。在平时,我们通常是教授完新课后,再通过反例来巩固新知。但是,在《正比例》里却是正例和反例一起出现,呈现出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表一为什么好填”学生的回答不正好把正比例的特征给说出来了吗。学生能想出来的,就创造环境让学生去思考、去说。
第二篇:走近名师课堂 感受魅力数学
走近名师课堂 感受魅力数学
——教育名家数学观摩活动听课有感
作为一名普通的年青教师,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3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保定冀英中学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教育名家数学观摩活动,有幸聆听了樊玉老师、刘松老师、仲广群老师的示范课和讲座,他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令我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听课教师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我久久难忘。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名师们都非常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课前的交流到课终,名师们那风趣、诙谐幽默的言行,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一步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听课老师与特级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发言也都无所顾忌,有什么疑问,发现都大胆说出来。
第一节课聆听了樊玉老师《角的度量》,樊老师非常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讲解丝丝入扣。课始设置让学生比身高的小游戏,启发孩子比较一定要有一个公平的标准,为后面学习角的度量做了很好的铺垫,从比较线段长短、面积大小引入度量角的方法,教学环节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松老师的《负数》,刘老师谈吐间幽默风趣,妙趣横生,全场听课老师随着他的上课进度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笑声。孩子们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负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在生活中合理的应用。课堂中他总是给孩子们亲切的称呼女神、救世主、校长大人、专家„„刘松老师是“狡猾”的,确切地说应该是“狡黠”的,从他的课堂中不难发现他的独到之处:随意而不失深意,风趣而不失风度,诙谐而不失深刻,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别有用心。我想,这大概就是课堂的最高境界了吧? 最后是仲广群老师带来的助学课堂,仲老师的“助学课堂”理论的核心是让学生的相异性先暴露再以学定教,从而达到“掌声、笑声、辩论声”充满课堂的理想课堂。在讲授“折线统计图的整理和复习”一堂课就充分体现了其核心思想。仲老师让发言的学生学会邀请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发言,例如:发言完了之后,问一句,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这是我们组的意见,你们同意我们组的意见吗?这就让每个发言的学生得到别人的赞同和鼓励,并让补充的学生开动脑子思考。解决完问题之后,要以掌声来鼓励发言的同学和补充发言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肯定的回应。
走近名师,提升自我,作为年青的一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才能做一名顺应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
第三篇:走近名师 感受现代与经典
走近名师 感受现代与经典
——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在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举办的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从2013年5月10日到5月12日上午,为期两天半的“现代与经典”的观摩研讨会中,众多的专家、特级教师的上课和讲座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此次学习结束后,我想起了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下,我们农村小学的老师因为课多,平时很少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很少有时间去深入的钻研与揣摩教学文本。通过此次学习,才知道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尤其是王崧舟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四年级一篇精读课文,王崧舟老师用他那独特、浑厚而又富有磁性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让课堂充满了诗意的美。王老师十分注重课文情感的挖掘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他几乎脱离了课本,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抓住三个主要场景
1、鸟儿和树告别的场景。
2、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
3、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场景。整个教学环节,王老师反复让学生朗读(指名读,范读,齐读、配乐读)。而且每一次的读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上,王老师还安排了三次练笔
1、写树和小鸟的外形。
2、给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及小女孩的对话的提示语加上感情词语,以增强感情色彩。
3、写小鸟对着火柴时的内心独白。这三次练笔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后王老师又安排了分角色朗读来演绎课文中的对话,再次让同学们领略文中所表达的感情。王老师的课充满了诗意,听起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领导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让孩子们抓住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孩子们在童话世界中可以充分放飞自己的想象!
专家们的报告和观摩课使我领悟到了 :
1、语文要有充分的情感。这里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教学过程的情感。因为语文课程有一条很重的性质就是:“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的确,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读大量的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3、教学方法的思考。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很彷徨,不知道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处在教学方法的艰难选择与摒弃上,我很难抉择,听了这些教师的课后我有所领悟,教学方法的更新是必须的,但是也并不是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一可取,这需要教师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调整,在重视学生主体的情况下也要重视咱们自身的主导作用,我们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我们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的新颖形式而忽略教学的本质。
4、关于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农村孩子不注重课外阅读,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现状。尽量让孩子们多接触点课外读物,教师抽时间给予引导。
5、潜心研究教材,把每节课都上成公开课。在教学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上好每节课,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课上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几天的学习感受还有很多,不能详尽到来,我相信通过这几天洗脑式的学习能够更新我的教学理念,增加我的教学动力,激励我在以后更加有效的教学。
莲荷中心小学
郑策
第四篇: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这次有幸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驻足“千课万人”会场上,我被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撼和折服,逸夫体育馆里,名师云集,我们目睹了孙双金、王红、薛法根、管建刚、虞大明等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每一位名家在课堂上或大气磅礴或幽默风趣或激情高昂或智慧灵动或朴实无华或行云流水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但是我更是为窦桂梅老师的讲座所叹服。
她曾经是一位音乐教师,于是我感慨:难怪她的课上得那么美,那么有韵律。买来她的书,才开始认真了解她,原来她只是曾经代过音乐,却承担了大型的公开课。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啊?上网,她的事迹铺天盖地,从一篇篇钦佩的文字中,我了解了她,从一个普通老师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经历,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她对教育的情结,可用“四个情”来概括。
首先,是她对教育的痴情。有谁会主动放弃留校的机会,去一个普通的小学任教?她这样做了;有谁愿意放弃轻松的岗位,非要去教累人的语文?她却为此处心积虑,当她抓住机遇来到一所小学时,确已人满为患。于是,缺什么老师她教什么,在学校繁琐细碎的每一个环节中乐呵呵地“跑龙套”。她是个做什么都扎扎实实的人,在小学跑龙套的五年中,教过数学,教过美术,教过音乐,甚至教音乐时还承担过大型公开课,转了这么多学科,她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语文,终于抓住机会,当上了梦寐以求的“语文老师”。―――这就是窦桂梅,对教育的痴情,是她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
其次,是她对课堂的激情。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窦桂梅是个性情中人。无论有多疲惫,一旦站在讲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能营造一个磁场,如同头上有一轮光环,让人不容拒绝地被吸引。她的声音,抑扬顿挫,柔美情深,富有感染力。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她说,激情是她的一种状态,因为这是来自于她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这样评价她:“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再者,是她对学生的倾情。在课堂上的窦桂梅是全情投入,激昂处她和孩子们一起激昂,缠绵处她和孩子们一起缠绵。高兴,她和孩子们一起击掌;伤心,她和孩子们一起落泪。课堂上的窦桂梅全然把自己也当成了一个孩子,倾情挥洒着童真。难怪有人说,她的精、气、神全在课堂上。窦桂梅说,站在学生面前,我就是语文。她着意带领孩子们走入的是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人心人生的阅读。美在超越,超越于犄角旮旯的现实世界外,洞开了有厚度的精神世界。美在心灵可以放飞,梦想可以驰骋,而这样的自由无拘束,正来自师与生共同建构的心灵世界,也来自阅读所带来的丰厚的人类文化。
最后,是她对文本的深情。有人说,她当演员也会出名,的确,整个课堂就像一场演出,她就像出色的指挥家,孩子在她的指挥下,演奏一首首生命的歌曲。
演员在演绎别人,而她在演绎自己的为师人生。演员演戏,她在演心,演自己。所以,我们发现,她好像不太在意别人对她的要求,甚至“束缚”。于是,你会感觉她的课不能用完美来评价,而是一种豪气,大气。
窦桂梅老师说,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往简单里说,也就是教给孩子三件事:写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漂亮文章。往复杂处说,一个孩子碰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是一生的福气,甚至是几世修来的福气,让我们也努力成为一个带给孩子福气的老师吧。
第五篇:走近名师,感受经典
走进名师,感受经典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再一次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同时也感谢我们教研组的同事,他们给了我支持和帮助,让我再一次走进了经典的课堂。走进“现代与经典”,走进小学数学界得各位名家名师,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充满哲理的报告,观赏他们的精彩,本次学习,我们有幸听到了华应龙、刘松、徐长青、刘德武等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有刘良华博士的精彩报告。亲眼目睹了名师的课堂,我被他们精湛的教育水平、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名师的课堂,那先行独特的教学理念,师生间动的教学风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相辉映,充满童真的快乐游戏,行云流水的教学结构,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高超的教学,犹如甘露播撒在我的心田,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体验。其中徐长青的《退中的数学》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想起徐老师的课还是历历在目,那么生动、那么有趣,全场老师学生笑声不断,他的睿智与幽默、他那耐人寻味的体态、巧妙精辟的言辞,让全场师生轻舞飞扬的享受着数学。原来数学可以这样教!
一、看似无意的课前交流
在整个课堂上,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积极发言,再到妙语连珠、有理有据。我想这是因为徐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课前情绪的调动,这也是徐老师所提倡的课堂的进入要好好的设计。课前与学生的交流独具匠心,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彼此熟悉,每一句话都有一定的目的,在交流中渗透一种数学思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也在传递一种数学思想,像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数学?如何来做一个聪明的孩子?怎样倾听?怎样说别人能听懂的话,做别人能看懂的事。都有深刻的寓意。
二、如何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不以正确答案为止步。在课堂上,徐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进行思考,但是当遇到困难时,徐老师教给孩子们要“知难而退”,这可引起了孩子们的质疑,都说应该有一种知难而进的精神,后来徐老师指出这是华罗庚爷爷交给我们的一个好方法。“退”要“退”到最简单而又不丧失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地步,就是退到问题的边缘,然后告诉孩子“退退退,回头看,找规律”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退”要“退”到最简单而又不丧失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地步。退退退!其实就是进进进!“退”要勇敢的退,而“进”又要小步的进,接着在回过头看找出数学当中的规律。徐老师那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技巧、配上他滑稽而又流畅的动作,可谓别具风格,这种挥洒自如、激情幽默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就连在场的各位老师也都被徐老师的教学和幽默征服了。
三、课堂中尊重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有尊严的学习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是只要能说服别人,只要是别人能听懂你说的话,能看懂你做的事这样简单,让孩子时刻充满自信。课的开始用变魔术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张纸撕拉撕拉撕两下,让学生猜想变成几片?在学生猜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才出四种答案还都说出了自己猜想的理由,他还教育学生说话说完整话,让别人必须听懂你 的话,告诉学生说别人 听不懂的话等于没说,严格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时,他总是握住他的手,大声说:现在我宣布正确答案就是,1片,四片。。。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问孩子:你有什么想法与感受?你现在心情如何?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四、简约教学不简单
在徐老师的报告中,认为:“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简单,就让我们的教学从简单开始,并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和自由,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参与”、简约教学的主要理论是“从冗繁走向凝炼,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教学”,强调的是“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再就是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徐老师认为一节好的课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催人奋进的。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而快乐的课堂:它是教师个性化教学思想光辉的折射;它是数学学科本身逻辑、严谨、充满理性精神的魅力凸现;它是“简约而不简单”这样一句流行语的生动注解。
这三天的学习是紧张而兴奋的,大师们的授课和报告令我们享受,同时也引发了我们课后深深的思考以及激烈的讨论。虽然学习时间短暂,但给我们的感动却是满满的。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孩子是有生命的,我们的课堂要想教学艺术化,我们教师要有开放的理念,关注孩子的差异,欣赏他们的错误,这正是我们教学的丰富资源。同时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很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后,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对方法的归纳,注重学生的操作和体验,使学生在‘有序渐进’中去动手操作,去接受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无限魅力!同时,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也要去努力经营一个智慧的课堂,让自己的数学教学也变得简单,简单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简单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近,简单得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简简单单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深刻把握之上的。走进深处,方能发现事物的规律所在。如果邯郸学步,浅尝辄止,只停留在形式上,是永远在不会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我也深刻意识到自己与名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给我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