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徒制研究

时间:2019-05-12 22:4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知学徒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知学徒制研究》。

第一篇:认知学徒制研究

认知学徒制研究

【摘要】:认知学徒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学范式刚刚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对学习的研究正逐渐由认知转向情境、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初现端倪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学习理论、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是新的教育范式的一种实现途径和存在形式。无数研究表明,该理论对于克服传统学校教育的弊端有显著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对其本源的探究,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更加滞后,且误解颇多。本研究尝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该理论进行深度挖掘:从理论上,探究该理论的缘起、提出条件、理论基础、理论框架及最新发展;在实践方面,通过国外案例分析和本土的实证研究试图探索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设计。希望本研究一方面为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备选方案,同时也为正在我国蓬勃兴起的学习科学的理论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全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对认知学徒制的追踪溯源。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手工学徒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然后结合两次教育革命的背景,探究认知学徒制提出背后的双重超越。随后,论文探讨了当时导致认知学徒制提出的条件、该理论提出的脉络以及国内外关于认知学徒制的研究动向。第二章聚焦于认知学徒制的理论呈现。首先,论文阐述了认知学徒制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和特征,然后探讨该理论在提出将近20年以来的一些变化和最新发展。最后,论文将认知学徒制和当前其他几种学徒制进行了辨析。第三章探讨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设计。论文首

先探讨认知学徒制各个方法构件的设计。由于技术的发展能使认知学徒制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接下来论文挖掘了技术支撑下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最后,将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与开放学习环境设计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进行比较,目的依然是突出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的鲜明特征。第四章主要是案例解剖,呈现了国外三个较典型的案例,并结合认知学徒制环境设计的原则对它们进行分析。一个案例侧重于课堂教学中认知学徒制的应用,一个案例揭示基于认知学徒制环境的学生课外探究,第三个案例则反映了认知学徒制在非学术领域的应用。分析这些案例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本土实证研究提供给养。第五章聚焦于本土的认知学徒制实证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现有的关于认知学徒制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并选取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认知学徒制原则在其中的应用。然后,论文呈现了笔者进行的为期一年半的认知学徒制在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认知学徒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改进学生的学习,可以作为改进我国教育实践的一种备选模式。第六章对认知学徒制进行了评析,首先分析了其优点、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其应用前景,然后阐述了对该理论的再认识。最后,论文分析了认知学徒制理论对我国的课程、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结合论文开篇提出的本研究欲解决的几个问题,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了回顾,并展望了未来关于认知学徒制可能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方面。【关键词】:认知学徒制新教育范式情境学习传统学徒制教学模式学习环境技术英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3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0目录10-13图表索引13-15引言15-37

一、研究缘由15-17

二、研究意义17-2

4三、研究目标定位24-2

5四、研究问题、内容与结构25-27

五、研究方法27

六、关键词界定27-37第一章认知学徒制理论及其研究溯源37-90第一节认知学徒制提出背后的双重超越37-56

一、学徒制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37-

42二、第一次教育革命:从传统学徒制到学校教育42-46

三、学校教育的弊端和认知学徒制的提出46-

52四、认知学徒制对学校教育的超越52-

53五、第二次教育革命及认知学徒制在其中的作用53-56第二节认知学徒制的理论基础和提出的可能条件56-7

3一、认知学徒制的理论基础56-6

3二、认知学徒制提出的条件63-73第三节认知学徒制研究的历史追溯及研究进展73-88

一、认知学徒制研究的历史追溯73-79

二、认知学徒制的研究状况79-88本章小结88-90第二章认知学徒制理论透视90-121第一节认知学徒制的内涵90-107

一、认知学徒制的理论框架90-10

1二、认知学徒制的特征101-107第二节认知学徒制理论的最新发展107-11

4一、认知学徒制理论框架的变化107-108

二、认知学徒制一些原则的最新发展108-114第三节对认知学徒制理解的辨析114-120

一、认知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114-116

二、认知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116-117

三、认知学徒制与新学徒制117-118

四、认知

学徒制与“双元制”118-120本章小结120-121第三章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121-163第一节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各“方法”构件的设计121-13

4一、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方法”构件的设计121-13

3二、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中各个方法构件的利与弊133-134第二节教育技术支撑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设计134-146

一、技术的进步对学校教育和认知学徒制的意义134-13

5二、技术支撑下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135-146第三节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与其它学习环境设计的比较146-16

2一、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与开放学习环境设计的比较146-1

54二、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与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比较154-16

1三、对上述两个比较的归纳161-162本章小结162-163第四章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的案例研究163-179第一节历史课中“经济大萧条”的教学163-169

一、“经济大萧条”教学情况介绍163-16

5二、从认知学徒制视角看“经济大萧条”的教学165-169第二节美国康瓦尔高中的“太阳能汽车”项目169-17

2一、“太阳能汽车”项目概况169

二、对项目中所体现的认知学徒制要素的分析169-172第三节IBM公司的“行政人员培训”项目172-17

4一、项目简介17

2二、对项目中所体现的认知学徒制要素的分析172-174第四节从上述案例看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设计174-177

一、对上述案例中发生的学习和教学的评述174-176

二、从上述案例看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176-177本章小结177-179第五章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的本土实践179-231第一节对本土有代表性的认知学徒制实践研究的解读179-18

3一、对国内认知学徒制实践研究的回顾

179-180

二、对“认知学徒制对知识本质的影响”研究的解读180-183第二节大学英语教学中认知学徒制应用的实践探索183-230

一、初步探索:基于认知学徒制的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183-200

二、再次尝试: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200-22

5三、两次实验的结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225-229

四、大学英语教学的认知学徒模式的构建229-230本章小结230-231第六章认知学徒制理论评析及其对我国教育的意蕴231-250第一节认知学徒制理论评析及其应用前景展望231-238

一、对认知学徒制理论的评析231-23

5二、认知学徒制应用前景展望235-238第二节对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再认识238-2

43一、认知学徒制是新教育范式的一种实现途径和存在形式238

二、认知学徒制的理论和环境设计体现了贯一性238-239

三、认知学徒制理论是多学科前沿发展的汇聚239-243第三节认知学徒制理论对我国教育的意蕴243-249

一、认知学徒制对课程设计的启示243-247

二、认知学徒制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启示247

三、认知学徒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247-249本章小结249-250结语250-256

一、对本研究的回顾250-2

53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253-256附录256-274参考文献274-291后记291-29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教学自身的局限性

认知学徒制自提出已有 20 年的历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教育方式,有的时候教学效果比正式教育还要好,但是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推广运用,究其原因,是由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例如,它需要较小的师生比例以及强调真实的学习环境,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以导致目前运用认知学徒制来指导教学的模式还不成熟。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认知学徒制的局限性。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简单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是积极地知识建构者和意义提供者,即学习者积极建构或创建自己对于客观事实的主观意见。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建构主义要求为学习者创设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必须是在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或是政治下的情境之中才是有意义的。此外,建构主义理论还倡导反思性学习,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向他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会自我分析,逐渐发展在行动中反思的元认知技能,朝着专家的方向不断进步。认知学徒制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性、反思性、探究性等等是和建构主义理论不可分的

社会文化学习观 世纪 80 年代,受维果斯基(L.S.Vygotsky)的影响,兴起了社会文化学习观。其基本假设是,人的心理功能是处于文化、历史和制度情境之中的。该学派注重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并将不同的社会实践视为知识的来源,为此,“他们提倡一种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专家活动的观察、模仿进行主动学习”。

社会文化学习观认为知识获取本质上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过程,要求我们特别注意认知所嵌入其中的社会与文化的情境脉络。它强调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它将群体放在个人之前,视个体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因此,社会文化学习观关注的是这样一些社会关系的范型,如协商、合作、冲突、角色、社会场景等。基于此,社会文化学习观要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情境的、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探索、协作、思考问题解决的活动;支持学习者并提供机会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这对认知学徒制强调的指导、示范、搭建脚手架以及合作学习、清晰表达、反思等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为认知学徒制的提出提供了一片沃土。

2.1.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1978)提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概念,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即描述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问题解决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体系。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检测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然后选择学生通过成人的辅助能够完成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好比我们的比喻“摘挑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的说法不谋而合,活动的设计既要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又要在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给与学生鼓励;学习过程中要求有同伴或教师,也就是认知学徒制中“能干的他人”提供教学支持,这里,研究人员借用了建筑行业中“脚手架(scaffold)”这一术语,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把学习者的发展过程从他所在的地方引导至引至他还未达到的地方。很显然,认知学徒制从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如示范、指导、搭建/拆除脚手架等,反过来,认知学徒制也能使最近发展区最大化,Aziz 曾用图 2.2 表示最近发展区与认知学徒制之间的联系。

2.1.4 莱夫和温格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数百年来,去情境化教学一直占据主导,并仍“把持”大局,近些年,情境化教学设计思想才占了研究的上风,呼声日渐高涨。以莱夫(Lave)、温格(Wenger)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从人类学的视角,在对非洲的裁缝店学徒的研究中发现了传统学徒制的中心特征(观察、指导、实践、情境性),并提出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实践共同体,进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然后逐步走向“中心”并获取身份的过程。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自提出就备受青睐,因为它支持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运用和转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1.知识和学习的情境性

知识是由学习活动发生的情境来表征和索引的,其内容是由真实世界的对应物及情境决定的(Brown et al.,1989)。好比我们想了解一个人,首先必须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人类的任何学习行为都是处于社会中的,受到文化、历史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如果学习的知识是去情境化的,则它是“惰性的”,是无法迁移到相关情境中去的。传统教育往往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外部教学的结果,忽略了它是周围环境文化的产物,从而很少提供给学生实践相关领域知识的机会,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倡导按照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的方式创设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即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性。

2.真实的活动和参与

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Jonassen,1999)。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活动是彼此交互和依赖的。从情境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学习是一种与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表达、磋商和互动的过程(Lave,1988),强调交互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情境是学习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认知学徒制是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为己任的认知学徒制正是试图通过在学习中嵌入逼真的环境和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的真实活动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转移。很显然,认知学徒制受到了情境认知理论的影响。莱夫对学徒制的研究,对柯林斯等人提出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启发最大,布朗和柯林斯都特地指出了这一点并向她表示了致谢。

认知学徒制教学与传统学校教学的比较

1.传统学校教学受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影响,认为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所以,教师选择知识内化的方式大多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大量的机械练习来强化记忆所学的知识,在需要时抽取出来加以运用的即可。而认知学徒制受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在与社会文化的交互过程中发生的,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强调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反思来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

2.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递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知识和技能是学校学习规范的一个副产品,不但脱离了它们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情境,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认知学徒制认为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更有利迁移,不同的个体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注重个性化和情境化。

3.传统学校教育只注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概念性知识和低级的问题解决技能;而认知学徒制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领域的积极参与来获得和使用认知与元认知工具,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培养高级认知技能。

4.传统学校教育将知识分类为原理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而且以教授原理性知识为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获得“惰性的”的知识;而认知学徒制将知识分类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更注重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得,并且认知学徒制本身就有利于学生获取隐性知识。认知学徒制中的策略性知识和专家实践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专家”的隐性知识,让学生在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逐步走向“中心”的过程中,不断与共同体互动,通过观察、清晰表达、反思、探究等方法来获得隐性知识。

综上所述,认知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及传统教育的超越。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是建立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之上的,融入学校教育元素的一种模式,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清晰表达,以使思维活动可视等。柯林斯等人提出的认知学徒制的构元包括以下四方面,3.2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构建

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李克东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家更加强调“在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即尽力创设为教学服务的情境、提供教学可用的资源来完成教学实践,这更符合认知学徒制的核心内容。以上定义虽然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教学模式”这一术语,但是它的本质都是理论的操作化和操作的规范化。教学模式一般包含五个部分,即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部分,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

(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表现为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主张教师是魔术师,不束缚教师的手脚,让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的说法并无错误,但当具体教学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固定化结构手段,那么教学亦只成为一种理想化“师法自然”的纯概念。教师依据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是必要的。在“面向新课程的高师院校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和“大学校园网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模式研究”的项目研究中,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目标明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探究的,这样学生才能高度投入学习。在课题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教师要努力创设真实的情境、学习共同体等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反思和探究能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知和技能的发展。据此,笔者结合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等理论,构建了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一个针对教学的宏图,为教学提供了结构和方向:教师根据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构元设计学习环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起到自己作为主导者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来选用认知学徒制提供的方法去教授,学生则相应地做出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主要从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再根据评价进行反思,以此构成了评价—反思—反馈的循环迭代的过程,直到学生获得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为止。

在该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呈现复杂问题并创设与之相关联的情境,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动机。随后,教师不仅要演示问题解决过程,还要大声说出思维监控过程和策略选择的方法,学生观察、加工教师提供的信息。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学习共和同体的形式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去,教师提供指导。学生要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阐释给教师和其他同伴,教师和同伴旁听学生的思维通过反思进行评价再反馈给学生,学生反思并修正再反馈给其他成员。最后,教师要创设更加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并逐步拆除脚手架来让学生独立探究、促进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可见,通过教师和学生轮流作业、互相观摩、共同反思的方法,使学生自我修正、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增强,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师生共同成长。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运用认知学徒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以下四个关键机制,也是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才能帮助学生建构自己对问题的嵌入式理解和养成专家式思维技能。

1.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柯林斯和布朗提出认知学徒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那些孤立地镶嵌在个体大脑之中的“惰性”知识,认为知识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当教师提供有意义的背景时,有助于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主动解决问题的认知兴趣和进取欲望,进而探索问题答案,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好的情境应尽可能接近学习者的经验,并且情境应能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的需求。同时,真实的情境还需要学习者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合作,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之中。Mclellan(1994)认为,情境可以是:A 真实的工作场景;B 高度的真实,或真实的工作环境的“虚拟”的代用品;C 一种可仪的环境,如:影像或多媒体程序。

2.教学序列的循序渐进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教师要建构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的任务、任务环境或微型世界。遵循以上的学习活动排序的基本原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认知学徒制的方法时通常由示范开始,让学生对任务有一个全局的了解,然后通过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指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模型,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能力的发展,逐渐减少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持,最后拆除脚手架,同时学生要清晰表达出他们的知识和思维,直到能够独立探究,最后教师将学习的控制权移交给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情境,这样学生的策略才能获得丰富的情境联系网络,才有利于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其中的一个核心方法是使用脚手架。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在认知学徒制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教师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教师在运用示范、指导等方法下上课的配角,他们是带着知识、经验、兴趣、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的意义建构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通过互动和协商而产生的,它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动态生成过程。生成性教学以交往互动为基础,因为正是师生、生生间的一次次交流,才会产生大量的生成性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获得和人的发展。可是在教学中教师示范问题解决时的思维却是无形的,学生看不到,是无法互动的。所以,教师要外显内部思维活动,大声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决策过程、控制思维的方法,让自我监控过程学生“看”得见。学生也要像教师那样清晰表达,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同时,使认知过程显性化也是认知学徒制的特点之一,所以认知学徒制是生成性教学的有益补充。

4.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性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性指的是创设参与者在其中积极交流所得并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环境。在认知学徒制教学活动中,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和全体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在示范、案例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系统分析、深入思考、清晰表达、思维建模等活动产生个体的理解,个体理解经过清晰表达上升为组织理解,进而形成组织知识,然后将组织知识不断内化为附带个人经验的知识和理解,助学者与学生共同成长。这样的螺旋式双向互动,是学习共同体处于建设性的根本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要重视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合法的参与,这也是它的社会性体现之一。世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一切目的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不存在的,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下的示范

示范是专家向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过程,并且用言语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的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观察正在工作的有经验的专家的实践过程,避免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感到恐惧。通过使用数字音频或视频技术展示专家在解决真实问题中的表现,如医生做手术的短片、心理学家对客户的咨询短片等,都可以使学习者观察得更清晰入微、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得到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源,使通常不可视的过程可视化等;示范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网络上张贴专家或教师设计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供学习者模仿。信息技术下的指导

指导的目的就是要分析学习者的表现,提供评论和反馈,提高学习者的能力,激发其动机。从程序教学机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导师系统以及电子指导(e-learning)、远程教学系统、即时通讯系统等,教育学者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试图用技术实现指导教学。今天的交互式多媒体的性能和力量,不仅能够耐心地观察学生,为学生提供暗示、等待学生做出答案、提供反馈,并且还可以监控学生的训练的过程。总之,随着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技术能够提供给学习者越来越即时的、个性化的、多重视角的帮助。

信息技术下的脚手架

通过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脚手架(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学生可以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进一步发展。其中的一种形式是让计算机承担技术所擅长的任务,比如运算、文字的复制等,而学生承担他们所擅长的认知任务,如任务设计、统筹规划等高级思维活动。此外,还可以以计算机提供知识的结构化表征、向导、建议、或具体执行任务的步骤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如利用概念图或语义网络工具展示概念、要素、实例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或产生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利用维恩图便于学生整理、分析、归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利用可视化工具为学生提供范例等。昆塔纳(Quintana)等就指出了 20 种设计脚手架的特定策略,以支持基于电脑的学习环境中的意义生成、探究、清晰表达和反思。信息技术帮助学习者超越了他们的思维—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局限。

信息技术下的清晰表达

清晰表达使学生能对自己建构的某一领域的知识、推理和问题解决过程清晰化,使学生的隐性知识外显,使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被用于其他任务等。清晰表达可以通过团队合作、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实现。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有足够时间使所有同学都表达自己,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日志、演示文稿、概念图等方式来表达思考、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虚拟聊天工具设计小组头脑风暴的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心得和实作。

信息技术下的反思

Collins 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的学生的反思

(1)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因为技术能够记录实作,人们就能回顾他们是怎样完成一项任务的,把以前所做出的关键决定复演出来。例如建立电子学档记录学习过程,以便于评价;多媒体学习环境中为学生设置非线性导航,便于学生及时回访和反思。

(2)学生把自己的实作与他人的实作进行比较。例如在教师提供的网络张贴去内,学生可以把各自的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的过程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反思自己的表现,还可以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及时通讯系统与在线的其他人共同讨论、同时完成任务,相互借鉴,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3)学生把自己的实作和一套用于评价实作的标准进行比较,是改进实作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提供任务的评价标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学习者进行自评,根据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事实上,与不使用反思工具相比,使用工具进行学习要求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果学生没有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就没法使用反思工具。

信息技术下的探究

探究强调学习者要尝试不同的策略和假设,通过尝试、观察来验证假设。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监控学习过程,提供有限的指导,逐渐拆除脚手架,直到完全“淡出”,学生则生成自己的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探究中,信息技术可以扮演“研发工具”的角色,也可以为学生探究提供环境和资源。例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知识论坛或知识库的链接,使学生丰富学习资源,获得最新知识;“微世界”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提供了对真实世界某些现象的模拟,学习者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探索以及实验。实践证明,微世界促进了学习者的问题解决策略、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读”,改变了教学信息输入和教学内容表现的形式,进而促进理解、深化了教学;而“写”则增加了信息的输出和学习主体思维的外化与共享,能在深层次上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反思性理解。信息技术不仅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更是“促进思维的工具”。信息技术整合到认知学徒制教学活动中,要强调学生通过“写”不断生成学习过程,要为“写”建立结构化支架,实现学生的“读”与基于信息技术“写”的协同。

第三篇:认知学徒制对社工实习教育的启示探究

认知学徒制对社工实习教育的启示探究

摘 要:社工实习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学徒式训练”阶段到“学校专业教育”阶段,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认知学徒制教育模式将传统学徒制训练和学校专业教育有效连接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知识与在实务工作中的运用联结起来。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从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四个维度探究认知学徒制对社工实习教育的运用,有助于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050-03

一、社工教育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并非纯粹研究知识和学理,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模式的转变可看出其实践性。如传统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也经历了“传统学徒式训练”阶段到强调“学校专业教育”阶段。

(一)传统学徒式训练模式

早期的社会工作教育没有具体意义的“实习教育”,主要是传统学徒模式训练,强调一对一传授。由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带新进人员,透过直接服务案主的过程获得有关工作的经验和技巧[1]290。在学习内容上,学徒式训练偏向技术性层面,针对案主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较为固定,但仅限于机构和案主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学徒式训练虽重视社工学生实际的服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但该模式培养下的学生没有学习自主性,完全依赖带领者,获得的实际经验和操作技巧也极其有限,思想缺乏创新性,工作方式较为刻板固定,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难以有效面对服务情况的动态性[2]。因此社会工作必须摆脱此种僵化低效的知识技能传授模式。

(二)学校专业教育

到19世纪20年代,社会工作已经脱离机构学徒式培养工作人员,而完全经由学校专业教育的过程选择和培训人才[1]290-294。在学校专业教育中,学生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和技巧,但存在理论和现实脱节的缺陷。学校课程所传授的知识高度概念化,无法保证学生能够转化为专业行为,形成帮助案主的能力,并应用到实际服务。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脱离实践的学校教育模式比比皆是,对社工学生的培养实为不利。对此,有个别院校尝试结合社工实习教育发展,但大致属于“放养式”或“光有名号,无行动”,特别是一些社工专业刚起步的院校,其实习教育质量更无法保证。作为现在唯一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训练机构――学校,使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到知识,但并不能保证可以“行”[3]。这正是现今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最大的脱节。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讲授技巧和伦理道德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习,让学生扮演专业人员的角色,能够尝试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行为,对社工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内化,从中统合知、觉、行,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能投入专业服务的生涯中[4]。所以,教育应由“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联合传统学徒制训练和学校专业教育,“认知学徒制”的教育模式正符合了这一发展的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知识与在实务工作的运用联结起来[5]。

二、认知学徒制的内涵

认知学徒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和布朗等人(Collins,A,1989)提出,并在各领域被广泛运用。它继承并改良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将其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强调学生的情境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专家实践的真实情境中一同学习,培养解决问题和复杂任务的能力。

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主要聚焦在四个维度,共包含17个构件,这四个维度是设计所有学习环境所必需的,如表1所示。

可见,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是学习者与知识和产生知识的情境、文化互动的结果。认知学徒制具有通过聚焦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专家实践的文化,使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既重视学习的内容,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几大重要特征[7],能够真正实现实质的“教”与“学”的互动,促进学习者获得所学知识和发展专业技能。

三、认知学徒制运用于社工实习教育的启示

将“认知学徒制”引进社工实习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学习方式更具有弹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感受到的需求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不仅注重个人的自我探索,也让学生透过寻求理论知识和原则学习工作技巧和程序。实习教学者能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疑问和需求,引导其自省思辨,并探索其内在因素的相关性,允许学生有各种尝试个人想法的机会,以诱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其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8]。结合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将其运用于社工实习教育,极具实际效益。

(一)内容维度

内容维度是指构成专长所需要的知识,包括领域知识和策略知识两大类。社工学生通过教材、课堂教学获得社工领域的理论知识,例如社工伦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有关专业手法的程序性知识;策略知识是指专家(在社工教育中多被称为社工督导①)应用领域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方法,包括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学习策略。社工学生可以在实习中学习实习督导面对现实情境所选取的策略和方法,并掌握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将来就业的能力。例如,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实习生,应有机会跟着实习督导一起,学习督导处理矫正人员融入社区的个案或者社区的方法。

(二)方法维度

方法维度是指促进专长发展的方式。这些方法帮助学生在实操中通过不同方式掌握专业技能和将知识运用于实习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体现实习督导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具体如何结合认知学徒制方法维度的构件应用于社工实习教育,详见表2阐释和举例。

在社工实习教育中,运用以上方法,需要实习督导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相应的方法或组合,帮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理解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示范、指导和脚手架强调实习督导的支撑性教学活动,多用于实习初期,清晰表达和反思强调学生要逐渐发挥自主性,探究更是强调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任务,该方法要求学生积累一定经验并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实施能力为前提,一般为实习中后期。对于这五个方法构件的运用,强调实习督导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只有单一一方的作用发挥,都起不到效果,所以,强调院校开展社工实习教育时,要重视实习督导这一主体,鼓励实习督导采取认知学徒制模式,协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深化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内化专业认同。

(三)顺序维度

顺序维度是指对学习活动进行排序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三种,一是全局优于局部,例如可以在社工实习初期,实习督导带领学生订立实习契约和导向报告研究,使学生全局了解自己的实习任务和服务机构及对象的特征,以便后续深化针对个别服务的具体学习。二是复杂性递增,随着实习的推进,可以让学生相继参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再到社区工作和个别复杂的活动任务。三是多样性递增,如针对需求评估的知识和技巧,督导可以让学生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中都尝试运用,从而把握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技巧的广泛运用。

(四)社会性维度

社会性维度是强调学习环境的社会特征。认知学徒制要求的学习环境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所,例如社工学生应到实际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工机构中,学生需要在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实际运用、反思等方法学习,与实习督导作为实践共同体、合作完成任务、独立完成任务等层次,使得学生在实习中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新手开始逐渐由实践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行动,并最终成为真正的社会工作者。

四、结语

在社工实习教育中运用认知学徒制模式,真正强调实习学生与实习督导的双向互动关系,实习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教育的基础积累,在实习过程中基于实习督导的协助,并经过自身的理解进行知识的储备,当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主动地依据个人的能力,切实地决定有效执行任务的程度,能不断地反思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在实际知识体验中学习,既能够像传统学徒制获得实习督导的带领,又能够结合学校教育进行理论反思,这样有利于从真正意义上培养既学习专业知识又从实际中发展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Berhard.EducationFor Social Work-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M].New York: NASW Press.1997.[2]Dolgoff,R., Loewenberg,F., Harrington, D., Corey, G., Corey, M., Callanan, P., et al..Ethical Decis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2005.[3]曾华源.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理论实务与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7.[4]Towle, C.The General Objectiv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J].Social Service Review,1951(25): 427-440.[5]罗观翠.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与指导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Collins,A.,Brown,J.S & Newman,S.E.Cognitive apprenticeship: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writing,adn mathematics.In L.B.Resinck(Ed.),1989.[7]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87.[8]Openshaw, L.Social work in schools:principles and practice[M].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8.

第四篇: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现代学徒制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大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这种体系不但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教学管理,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现代学徒体系;教学管理研究;加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23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学徒制体系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教学管理中,不但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保?C人才管理质量。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教学管理。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代学徒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体系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一对一的教学关系。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人格素质。现代学徒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学体制中,社会中的部分企业也开始在企业中实施学徒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主要包括三个特点:高校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和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双方共同制定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学校中,学生负责学习,在企业中,学生就是企业员工,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有效联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中的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企业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3.1 提高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实际教学管理中。要想保证现代学徒制在各个高校中稳定发展,需要相关工作部门提高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需要高校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注意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各种制度是否适合企业管理体系,保证现代学徒制度能够同时适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和企业管理体系中。还有就是高校课程管理的实施性,高校和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学徒制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关制度,保证制度的可实施性。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但能够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还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校相关管理人员提高对师资队伍的重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创新,健全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师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了解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对表现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表现不好的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

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还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由教师和企业共同承担,所以,高校在实施该制度时,相关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让高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双赢”。

3.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

高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体系时,需要企业和各大高校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教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建筑高校中的教师在讲解混凝土的课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了解混凝土,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同学们到企业中去学习和观察混凝土的制作流程。学生通过实地学习,不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了解企业文化。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了解企业文化,提高他们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体制,不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大批优秀人才,还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创新,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万珍,高国东.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渐进式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探究――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7(02):125-128+134.[2]李建荣,王庭俊,薛亚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37-38.[3]程一凡,张亮峰,万海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管理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1):127-128.中国冶金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名称:《高职冶金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探索》

课题编号:2016ZYJHKT-C020

作者简介:吕国成(1982-),男,吉林长春人,研究生,讲师,从事冶金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研究。

第五篇: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研究

葛国宏,陈丽丽

摘要:以某综合性大学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心理学中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探讨校园使用者与设计者的意象元素的差异,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设计规划的匹配程度,并就校园空间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提出建议,以期为大学校园的未来规划改造提供新的参考方向,促进大学校园空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关键词:校园空间;意象元素;认知地图 作者简介:葛国宏,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陈丽丽,女,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27-05 《四书·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繁盛的基础,大学则是国家发展的源泉、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校园则是实施教育、培育人才的主要环境空间,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谚语,均体现了环境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场所——大学——人类精神活动的空间,是师生工作、学习、交往、生活等活动在空间上的表达。校园空间规划的理念在于创造一个满足教育功能、符合师生认知需求、可识别性强的空间环境。[1]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开始突显。大规模的校园改造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大学校园发展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如缺乏长期的规划、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忽视使用者的需求等。通过调查在校师生与校外访客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对使用者与设计者的空间意象元素进行研究,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规划效果的匹配程度,可为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Kevin Lynch(凯文·林奇)在1960年发表了《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城市意象的理论。书中,他介绍了市民对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三个城市的认知地图,深入研究了“城市感知”意象要素。书中他指出,一个城市,其街区或道路应是容易被认知的,每个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城市意象有一系列具体的内容:包括区域、边界、节点、标志以及道路,即是从点、线、面的角度赋予城市自明性与认同感。[2]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相比,大学校园则是中等尺度。校园使用者单一,独立性较强,外界干扰较小,意象组成元素完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主要围绕校园展开,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微缩”的城市。[3]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原理,人们对大学校园空间同样会形成意象。一个大学校园,使用者观察其边界和标志,感知其路径和场所,体验其区域景观特征,通过整合校园的整体形象形成大学校园认知。因此,研究校园主体对校园的认知状况,了解使用者的空间意象,对大学校园的未来发展及改造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本部校区(以下简称宁大本部或校本部)为例开展研究,其做为中国东部的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86年,自2006年校区整体规划实施已过去8年的时间,规划预期效果与当前使用现状是否匹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此探讨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情况。

一、研究的方法、依据及意义

宁波大学有3个校区: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拟选择宁大本部作为具体的校园空间研究对象。本部占地90公顷,在校学生2万余人,校园以主教学楼为中心,45度方格网道路为骨架布置,学院教学区及学生生活区形成中心放射状布局,建筑布局采取轴线式的组群布局形态。[4]校本部各类设施完善,拥有核心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图书馆、阅览楼、行政办公楼、体育中心、食堂、学生宿舍等,能较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及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近几年,学校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也更加重视校园空间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着校园改造、扩建的挑战,以该校区为例进行空间调研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校本部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调查对象,运用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被访者根据记忆绘制出校园环境意象草图,完成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包括校园学习、休闲空间的认知,识别标志、道路交通情况、景观形象评价、校园改造的建议等,收集意象地图81份,问卷及访谈100份。对于不同个体的意象地图,进行解构、统计分析,使用百分比表示不同要素在所有被访者的意象地图中的出现频率,并将这一结果反映在校园平面图中,从而得到一张认知地图。

(二)研究依据 “意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是一种由体验而认知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空间认知是一种心理现象,对其分析需要用间接方法使其外显,意象草图即为一种常用的图示方法。意象图是建立在使用者对周围空间体验基础之上的,人对具体空间的意象是使用者头脑中的“主观”空间。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背景,行为规律性较强,对环境空间的认知能力较强,同时,对空间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对大学校园空间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研究意义

人与空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理想的空间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满足使用者多样化行为及心理需求,但同时空间又对使用者的行为做出限定。人们在感受空间的同时,结合经验也会对空间做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对空间做出反应。因此,了解使用者对空间的认知是空间设计的根本。通过研究使用者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分析空间认知因素与使用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校园空间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科学依据。

二、校园空间意象调查分析

(一)大学校园意象的确定

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元素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园规划方面的资料[5-6],通过对问卷及访谈的分析,从中归纳整理出大学校园环境意象元素:校门、建筑、标志、道路、区域、场所、边界。校园环境意象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有一定差异,因为大学校园与城市相比,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建筑脱离区域,单独成为一项重要的元素出现,以其具体的形象塑造了校园的个性,并在校园空间中占据大量的空间,是校园景观重要的元素;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区域并非城市意象中的区域的概念,文中的区域是为了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简单描述的一个概念,并为了方便表述而进行的冠名,如核心教学区域、后勤服务区域等。校门是大学的“门面”,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而校园节点空间丰富,给人的概念比较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广场、景观等一些小型的场所空间。

(二)校园空间意象元素分析

校园意象是在校师生通过对校园环境和建筑形体的观察,实现对校园的认识并形成意象,是通过感受物质空间而产生的主观心理环境。校园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人们识别一所大学的符号,人们通过观察这些符号形成感觉,进而逐步认识校园的本质。进入一个校园,通过了解校门、建筑、道路、区域、标志、节点、边界这7个意象元素,便能产生出对这个校园的意象。根据上述七要素本文试图对设计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校园意象进行比较研究,现分析如下。1.校门。大学校门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发挥着交通枢纽和安全防卫的功能,还承担着第一印象的“门面”的角色。校门既是校园建筑的典型标志,又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诠释着校本历史文化和精神理念。通过研究,发现宁波大学校本部正大门在校园公共意象中出现的比例较高,有79%的受访者能画出正大门的大致平面现状或其造型标志。受访者普遍认为宁大本部正校门简洁、朴实、大方、有厚重感,是宁波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2.建筑。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建筑主要包括校园内比较有标志性的、或对使用者而言功能意义比较明确的建筑物。[7]建筑最易被记忆和再认,是识别校园景观的重要参照。就大多数受访者而言,建筑群是直接被感知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意象元素。建筑群的体量、尺度、空间、功能、造型、用色等对校园空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是校园空间布局。[8]意向图调研中发现,建筑在意象元素中出现率最高。如“宁”式建筑楼群在181份样本中有161份样本表明了其意象的主导地位,占比89.0%。根据调查,受访者认为,宁大本部校园的“宁”式建筑楼群(又称包氏教学楼)、阅览楼、图书馆、安中大楼等建筑风格多样、外形差别显著、功能差异明显、可识别性较强。尤其是“宁”式建筑楼群中1、2、3、4、5、6号楼的群团式结构使整块区域的建筑空间结构清晰、形体特征鲜明,色彩宁静,整体围合感和环境的可意象性较强,与阅览楼连成一体,形成轮廓清晰、恢弘的空间,统称为南天门,构成意象地图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由此可知,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判断结果基本吻合。大多数被访者在绘制宁大本部意象草图时,均首先绘出重要建筑,再以建筑为重心组织其他区域或道路交通线。建筑的功能越主要,表达的意象就越强烈。但是,建筑元素出现的频率在校内使用者与校外使用者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校内是使用者对建筑单体的使用程度较高,因此,其意向性就越强,而校外使用者则建筑的形体特征产生较强的意象,而且建筑所处的位置及与交通线的连线也影响着使用者的意象。

3.道路。道路是使用者或观察者移动的通道,道路有联接其他环境元素、划分区域边界的功能,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还可以起到节点的作用。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道路占据重要地位。道路在城市意象中不仅具有有自明性与连续性,还具有指向性。[9]结构清晰、主次分明的道路易成为校园整体意象的骨架,给校园人群以较高的校园空间认知度,常用的路径对意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经典的校园规划中,设计者坚持四个最重要的原则:人车分流;划分区域;指示交通流向;连贯通畅。[10]宁大本部的道路设计是菱形方格线路,设计者的初衷是主干道行车、次干道行人、支路停车,实现人车分流。(见图1)通过调查发现,本部校区中起到意象骨架作用的几条主路与规划中的主干道一致,这表明校园的整体规划在意象的结构性上起了应有的作用。阳明路、宗羲路、祖望路与舜水路作为校园规划与意象的重要线路连贯了几个重要的区域意象,是校园整体的“骨干”。但由于这几条道路方位不同,使用频率不同而致使意象的差别。阳明路与舜水路联接、界定学生生活区与核心教学区,其意象程度远远高于宗羲路与祖望路,成为校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线路。而宗羲路、祖望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性较低,故其可意象性也较低。可见,校园空间意象与校园行为模式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整体来说,宁大本部道路可意象程度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路牌设置不清、人车混流、道路指向模糊等问题。校外受访者表示宗羲路、祖望路的标志设置很不明显,加上受到斯同路的影响,由此感觉道路规划比较混乱,常常让人“误入歧途”。同时,由于受菱形网格的道路设计的影响,校园道路的方向性较差,80%的受访者对道路方向的认知是以建筑(南天门:中轴线)为参照,知道怎样到达目的地,但问及从哪个方位过来却语焉不详。因此,使用者(学生、教师、甚至是校外人士)习惯性地以建筑来指示方向或目的地位置。就道路指向性这方面来说,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存在冲突。

4.区域。此处的区域是为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进行的简单的命名。宁大本部校区按照功能特征划分成区域的原则,设计者把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核心教学区、专业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后勤商贸区、绿色开放(green open)区。(见图2)通过访谈,使用者对这种划分结果基本持认同的观点。区域的主题单元明确,功能特征及环境特征清晰,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区域的可意象性很高。对于本研究范围内的6个区域的主题元素的分析和评价如表1所示。

5.标志。标志是空间中的外部观察焦点,其功能是帮助人们定位,利于人们观察认识环境。[2]标志通常是一些简单的、特殊的实物,如建筑、路牌、店铺等。标志的重要性在于使用者在辨别方向时对它的依赖程度。[11]校园的标志主要包括校园的塑像,或建筑的某个部分、或其聚焦视线作用的自然景物等。通过调查,发现受访者心中对宁大本部的印象,包括点状标志(建筑物)、线状标志(南天门),及面状标志(大草坪)。对于宁波大学的地标,近90%的使用者认为,正门是宁波大学的地标。安中大楼——校园最高的建筑——也被认为是宁大校园主要的地标,原因在于安中大楼的突出的空间可见性,使它在校园空间中易引人注目、易于识别。也有受访者认为南天门是判别方位的重要的标志。宁波大学图书馆也被受访者多次提及,但因其建筑高度较低导致其可见性偏低,故其可意象性偏低。白鹭林、大草坪凭借其奇特的自然景观也被使用者认为是宁大校园的标志性景观。(见表2)设计者普遍认为入口、主楼为大学校园的主要标志,可以对校园起到主控作用,有利于形成环境的整体意象。在这一元素上,设计者所做的判断和使用者的意象基本吻合。

6.场所。凯文·林奇把城市节点分成两类,一类是连接点或交通线的中断处,如火车站;另一类是主题集中的场所,即广场,它们“构成了城市意象中最鲜明地节点”。[2]在校园语境中,节点内容丰富,给人的印象复杂,因此,把区域与区域的节点空间看做是一些小型的场所,用场所要素来分析大学校园。研究表明,宁大本部经常被使用者利用的场所空间共有四个。这些空间边界清晰、空间功能明确、是学生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使用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意象性较强。这四个场所空间分别是:(1)三角地带被认为是餐饮、学生活动、社团服务、娱乐的空间场所,为主要场所;(2)东门口,由于附近的商务区分布着众多商业,是学生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是主要场所;(3)阅览楼前广场是师生散步、休闲、小型活动、交友、聊天的重要场所,但由于远离生活服务区,利用率不高,其重要性稍次之;(4)北门前广场是一个道路交汇口,承载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转换,属于次要场所。这四个场所空间都是沿道路展开,使用者不会产生封闭感或者失去方向,属于外向性节点。此外,三角地带和东门口这2个节点本质上是主题集聚点,凭借其典型的空间、景观及活动,成为意象地图中最突出的部分。

7.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具有界定与分割的功能。在大学校园空间意象中,边界是指校园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界线,通过研究边界可以判断使用者对校园界线、对校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宁大本部校园边界清晰,三面环水(护校河)、一面环路(镇宁路),区域特征较为明显。这一点与设计者的边界的可见性判断基本吻合。在研究过程中,受访者表示,宁镇路及轻轨线,对人们心理的隔绝作用较大。除非乘坐公交车或到北校区上课,很少有人愿意跨越到对面去。可知,这条边界的隔绝强度较高,属于强边界。东部边界的护校河,以东是使用者经常出入的农贸商务区,是学生餐饮、休闲、娱乐、生活的集聚地,河岸两边的人员交往密切,河流已成为他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南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甬江江堤,而甬江江堤是学生散步、聊天、休闲的好去处。可以说,东界与南界护校河与校外联系紧密、融合程度较高,因此这两段护校河是弱边界。西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曾经繁盛一时的双桥村商贸区。但随着双桥村的拆迁及西校门的封闭,两侧的交往彻底切断了,西界护校河因此成为强边界。

总体看来,大学校园景观意象元素中,校门是校园的“门面”,建筑成为意象的主体,道路不再像城市意象那样起决定作用,标志成为丰富空间认知的元素,区域的可意象性较高,节点场所受到重视,边界的作用依然存在。对于宁大本部校区,设计者的设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认知基本一致,尽管在一些小的方面依然存在不匹配的方面。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意象图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校师生及外访者对宁大校园总体景观较为满意,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基本与使用者的意象一致。80%的受访者认为校园环境优美,区域功能布局良好,中轴线空间识别性较高。但校园道路结构不明朗,公共开放空间利用率不高,环境细节设计识别性较低、校内交通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有如下建议。

(一)尊重使用者

经典的设计理论致使设计者的意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存在不同,因此规划设计工作必须明确“为了谁而设计”。大学校园设计的宗旨应立足于使用者,即立足于师生的学习、研究、交际、生活等方面。在交通规划方面,应考虑到校园主体的特征,校园空间坚持“步行优先”为原则,实行人车分流,设置合理的步行路径系统使学生便捷的进行学习、生活。同时,步行系统也要保证大学主体的交往空间的易达性,提高空间使用的可能性,增强空间的活力。总之,大学校园的设计或改造过程中,应坚持以使用者的意象为基准。

(二)提高校园空间的可识别性

无论是每年的新生入学,还是众多的外访者,大学校园的空间可识别性显得尤为重要。增强空间景观的可识别性可以从上述的7个意象元素着手,但这7个元素仅仅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只有有机地组合才能构成清晰、有序的整体。[12]在中轴线空间可识别性强的基础上,增强两侧区域的认知率,比如在斯同路和祖望路的节点设置标志物,或在白鹭林设置塑像等。

(三)校园设计师生的共同参与

完美的校园设计者需要与学生、教师、职工的积极参与。设计者只有对调查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后才能做出完美的规划方案,才能保证规划效果从纸张上落实到现实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校园使用者对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一种支配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大学校园空间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际的重要环境载体,校园使用者通过感知形成对校空间的意象,以此获取校园环境的方位感、归属感及认同感。校园空间意象关系着大学精神、育人环境、学术氛围、文化底蕴等各方面,并对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体制改革的宏观布局的精神下,众多校园空间环境面临着更新、改造,但在此过程中,校园设计者忽视了使用者的心理及认知。因此,校园设计者在用自己的理论来衡量一切的时候,也应思考一下是谁的“意象”、谁的“校园”。在校园意象的评价和改进过程中,不仅要呼唤校园规划需要公众参与,更需要切实的行动,尊重使用者的意愿,这是才是校园设计的核心出发点。

下载认知学徒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知学徒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歇后语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露其认知特点,认知理据及认知语法意义。 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是汉语......

    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近年来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2015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遴选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成为......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形式;是将以理论知识......

    现代学徒制下“教师工作室”的构建研究

    现代学徒制下“教师工作室”的构建研究 一、引言工程造价作为一门建筑与经济交叉的学科,因其适应性强、就业面广而为社会所青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规模也因此成倍地增长......

    学徒制学习总结(大全)

    学徒制学习总结 很荣幸能参加学徒制的大集体中。两个学期的学徒让我受益匪浅 。 首先学徒学习的内容区别于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内容, 相比之下更加的贴近于社会的实践操作上 。......

    现代学徒制方案

    石嘴山联合学院现代学徒制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使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上“捆绑......

    学徒制三方职责

    1.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1) 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岗位需求与学校一起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精选五篇]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当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