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本站推荐]

时间:2019-11-01 11:0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本站推荐]》。

第一篇: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本站推荐]

摘要:“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劳动力资源的价值,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模式要建立政府宏观协调作用机制和职教、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深度合作,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配套建设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教园区;模式

职教园区建设有效整合了职业教育资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建设模式,将极大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输送能力,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一、“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模式建设意义

1.提升劳动资源价值。“现代学徒制”采用工读结合的方式,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放大工读结合的效应。工读结合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优化学生知能结构。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必然会有效提升劳动力资源价值,使学生在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2.满足市场人才需求。职教园区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产物,是优化区域经济的必然。其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人才,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按照企业人才培养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这将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缓解人才输出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尤其是与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必将进一步优化区域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人才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区域影响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力,同时人才优势也有助于吸引外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二、“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思考

1.建立政府宏观协调作用机制。“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涉及的互动主体较为广泛,包括职教园区、园区院校、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一地依靠职业院校推动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建立政府宏观协调作用机制,政府通过市场调研,深入研究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结合区域实际,包括职教园区建设水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与各职业院校发展实际等,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引导职教园区、各职业院校、产业园区、企业等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协调发展。

2.职教、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机制。“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园区建设,需要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现代学徒制”主要是由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实施的育人模式,职教园区背景下,没有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保障,“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就无法加以实施。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规划时,政府要将职教园区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协同起来,形成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均衡建设,这样才能使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实现有效互补,职教园区为产业园区输送大量优质人才,产业园区为职教园区提供足够的实践学习机会。

3.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主要以两大园区建设为支撑,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从校企共同育人领域深化到校企共同招生。

(1)校企共同招生。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是实现学生双重身份转变,使学生从单一的学生身份向学生、学徒身份转变。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必须将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加强双向互动。一方面,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企业人才需要与职业院校加强联合,参与职业院校招生,通过“订单式”培养机制,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职业院校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以及社会、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职教园区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建立起有效的“现代学徒制”职教园区。

(2)校企共同育人。“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增进了职业院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育人工作。校企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使职业院校的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学徒的实践,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满足人才市场对职业人才技能需求。

4.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配套建设。职教园区要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积极探索与企业就业准入机制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方案,需要学生经过规范的学习程序、严格的考核等,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案的制订以及考核不能由职业学院单方确定,企业与职业院校要共同实施,可以尝试学考分离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应。总之,“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探索是一项长期实践工作,需要我们突破传统思维,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学徒制”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传统教学模式优势,又基于职教园区的园区效应,发挥“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优势,使职业教育走出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陈海峰.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及模式多样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78-79.

第二篇: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近年来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2015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遴选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成为试点专业之一。文章以学校与洲际酒店集团的合作为基础,对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23446”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八项主要建设内容,并就相关保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现代学徒制 培养模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国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其中100所高职试点院校之一。

酒店管理专业是面向长三角区域的旅游酒店、旅游餐饮企业,培养德技双馨、具备星级酒店、品牌餐饮企业一线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与世界知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并经过项目的实施力求探索“大集团、高星级”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更切合企业的需要;力争把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成为人才基本覆盖国际品牌酒店服务领域核心岗位、办学特色鲜明、校企共育英才的典范,在省内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酒店职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在总结校企共育职业人才的实践探索基础上,按照“通知”精神,结合我国校企双方的实际情况,创新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为主体、学生积极参加的现代学徒制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双师”(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技能为关键,以工学交替、实岗育人为基础,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重点,以提高专业与行业契合度,以及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岗位适应性为核心,推进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产教结合、校企融合、双师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学徒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评价等改革与创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

2.建设目标

我校同合作企业在相关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就是探索通过学校、企业的联合招生,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教学形式,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适应零售终端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在学习借鉴国内实践经验和国外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我国商科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条件保障等,构建我国商科专业运用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

三、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23446”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要,采取“23446”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双元育人,建立三个主体,实现四个融合,做好四个落实,开展六共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根据“通知”要求,按时保质完成教育部委托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项目。

1.校企双元育人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双向人才培养机制,学生的理论知识部分由学院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践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其中由学院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教学由学院组织考核,由企业完成的实践能力培养部分则由企业与学院共同制订考核细则,并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从而实现人才教育与考核的“双重管理”模式。

2.建立三个主体

探索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学院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签署相应的培养协议,形成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三方主体的参与都基于自愿原则,三方主体的利益追求是一致的,即学院和企业都希望能培养出,而学生则希望能成长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合格人才。

3.实现四个融合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室与店堂、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店堂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以店堂为课堂的教学中获得,同时,学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

4.做好四个落实

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学生以企业准员工身份,企业将落实其工龄计算、奖学金(创业)基金,到岗后补发工龄工资,以及缴纳三年的社保费用。现代学徒制的这种学生在校学习即到企业入职模式,对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一方面学生如果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来就解决了三年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如果到合作企业入职则其在校学习的整个三年期间还能计算工龄,补发工资,补缴社保费用,就相当于企业为其支付了三年的部分学习费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轻了学生家庭的负担。因此做好四个落实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证。

5.建立六共同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实践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选与考核标准,共同做好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做好六共同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成功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具体措施,在六共同中要特别注意企业文化的体现,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生评选和考核标准等方面,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三方的利益。

四、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1.凸显“双主体”作用,校企共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5年5月洲际酒店集团与我校签约成立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并计划在2016年7月双方联合招生,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酒店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三线并进”,校企共推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一体化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也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其既体现了现代学徒制下学生的准员工身份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又为学生提供了准员工的福利待遇和毕业后稳定的工作岗位,实现了学校招生、企业招工、学生就业的目标。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英国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在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所允许的招生录取模式范围内,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以我校招生生源和招生类型为依据,以学徒、企业和学校的合法利益为根本来保证录取工作的规范实施。

2016年7月我院与合作的洲际酒店管理集团联合招收酒店管理专业40名学生并将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

3.引进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课程

(1)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引进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重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开展酒店行业和洲际酒店管理集团需求调研,明确酒店行业通用岗位和洲际集团岗位需求,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作为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切入点,分析行业通用的岗位基础职业能力和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岗位(群)核心职业能力。通过对具体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对每项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排序、归纳和合并,提炼出岗位(群)的通用基础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

(2)酒店管理专业将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设置,由学校教师进行的理论课程教学已完成14门课程的教学标准制订。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的理实课程教学,以及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完成的学生职业岗位实践操作知识和技能课程将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或分别制订教学标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教学与考核,确保培养出的现代学徒制学生符合企业的入职或上岗要求。

4.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培养,校企共管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

(1)工学交替分段培养。洲际酒店集团方主管、企业专家讲师团队与学校方主管领导、专业教师团队深入研讨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学制期间,采取“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的教学模式,分段安排为:第一、第二学年安排在校内集中授课,第三学年安排在洲际旗下的酒店顶岗实习。

(2)校企共管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在工学交替分段培养过程中,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和校方均设置了管理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管理。

5.加强互兼互聘的双导师队伍建设,校企共组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

(1)共建双导师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可以由校方专业教师和企业方的专家联合授课,双方共同建立课程组,适时沟通研讨,共同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授课形式多样化,授课地点可以依据授课内容适时选择在学校实训室或企业工作实境。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加大过程考核的比例,增加企业专家考核的权数,保障课程授课的协作性,考核的科学性,融入更多洲际酒店集团的品牌企业文化和操作标准。

(2)建立校企导师“双聘双挂”制度。学校将安排学校导师从课堂走向酒店,了解岗位工作实际,学习实战技能,以“师傅”的要求培养其岗位素养与操作技能,提升其技能教学水平。学校派送教师到洲际集团挂职学习,教师挂职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在个人能力提升、课程建设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洲际酒店集团旗下酒店接收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已有梅玲玲、齐琳、周桂兰、张新峰等4名教师在无锡君来洲际酒店脱产挂职锻炼,挂职部门涉及酒店前厅部、销售部、餐饮部、客房部、康乐部等。老师们在行业一线的挂职经历进一步提升了个人的专业素养,为专业课程建设课提供了坚实保障。学校专业教师在酒店脱产挂职期间,一方面能通过行业一线的经历提升自我,另一方面老师们的扎实专业素养及独到的视角能为酒店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参考。学校计划每年选派1-2名专业教师赴洲际酒店参加挂职锻炼。同时,安排企业专家定期到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巧;企业聘任学校专业教师担任顾问、参与创新研究,定期到企业开展实践锻炼、项目研讨和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学校将建立“名师工作室”,为本专业带头人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一定的研究经费;企业将建立“技师工作室”,用于企业专家带学生(学徒),促进了学生(学徒)成长和学校教育“接地气”。

6.强化标准建设和制度规范,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标准和制度

酒店管理专业将在试点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将制订现代学徒制班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旅游管理学院将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为酒店管理专业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并建立学校、企业、学校导师、企业专家等多方参与的学徒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参与学徒培训的学生,学校将与企业共同建立定期检查、抽查、座谈会、学校导师与企业专家双向沟通等多形式、多通路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旅游管理学院将组织酒店管理专业联合洲际酒店人事、培训部门讨论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将根据教学需要,要求合作企业科学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组织学徒培训教学,并保证学徒合理报酬。同时,洲际酒店集团将全面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责任保险,学校导师将与企业师傅一起确保学生学徒培训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

7.探索企业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校企共探技术技能积累制度

根据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制定的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需持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酒店英语等级证书,以及酒店所需的与未来职业方向相关的证书,如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洲际集团平台课程向学生开放,需完成一定课程及课时的线上学习及相应考核。

8.试点“四个衔接”的学生企业化管理模式,校企共塑学生职业精神与素养

洲际酒店管理集团与校方共同探索角色、制度、管理、文化四个衔接的学生企业化管理模式,我校将根据“现代学徒制”特点,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企业化学生管理方案》,从而加强学徒对“学生+员工”双重角色的认同,帮助学生适应“学校+企业”的双重管理要求,积极探索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学生管理模式,把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移植到班级管理中,逐步探索出企业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五、结语

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学校和企业需要加强深度合作,进一步推进现代学徒制师徒结对工作,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师徒深度融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洲际酒店集团的良好合作为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的开展离不开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学校与洲际酒店集团下属的酒店一起构建了由主要行政主管领导、hr总监、培训主管、专业教师团队、班主任辅导员等组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相关组织管理制度及经费投入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晓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3)

[2]邵林涛,瞿立新,顾秀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3]欧阳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作者简介:张新峰,1979―,男,江苏泰州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酒店营销。

第三篇: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提示】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现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模式。

传统学徒制到现代学徒制的演变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一般认为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学徒制”一词始于13世纪前后。在此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出现了学徒制这一技能传授模式。

工业革命对学徒制造成了致命冲击。机器部分代替了人的劳动,原有学徒制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学徒制。“二战”后,随着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各国也在汲取德国“双元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纷纷实施“学徒制”,并对学徒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各国普遍将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这个阶段的学徒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革。如在英国,现代学徒制把培养目标划分为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三个层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课程;在学习方式方面,实施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学徒制的性质仍具国家性质,国家对学徒制各个方面进行规范。

学徒制从萌芽到现代学徒制,其内涵和意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性”赋予现代学徒制新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这是基于对高职教育功能定位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深刻理解。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学徒制以职业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但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应职教育”。近些年,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强调社会需求,过分强调职业岗位对人的需求,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较多关注了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所以,在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应在凸显高职教育“职业性”而实现教育外在价值的同时不失其“高等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

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这种“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

支撑现代学徒制的要素分析

1.学生、学校、企业的自觉约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2.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重建学习载体。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进校外“基地”及“基地”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这是目前高职院校都面临的难题,也是高职教育实现“高等性”和“职业性”有机融合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这虽然强调了“高等性”,却又弱化了“职业性”。此外,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这显然也是强调了“职业性”却弱化了“高等性”。这均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各专业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工”与“学”的交替——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现行学校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工学交替。由于教学空间延伸由校内到校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他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要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4.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协作和互补——集聚教学团队的目标。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团队的特殊性。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也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

专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工”与“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具备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兼职教师是现代学徒制中“师傅”这一角色的主体,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教育教学方法及综合执教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对于专兼教学团队的管理,可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让专兼教师互相帮扶、取长补短,使专兼教师在专业建设、科研合作、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共同提高,促进专兼教师协同工作,整体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实现团队目标的集聚效应,使团队效能最大化。

5.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学生对于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独特优势。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三个原因:一是实施过程考核,按照培养方案的设计,结合“工”与“学”特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定期对学生的课业学习状况进行考核,适时进行反馈、沟通,保证学习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创设学生学习和创作成果展示及各项评优活动平台,如通过开展优秀学徒、优秀技能手、优秀设计师等的评比,组织各类技能竞赛,展示学生学习创作作品和先进事迹,发挥榜样激励对学生成长的促动。三是实施面向学生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的发展性学习评价,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文化自觉等方面的评价,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品质的评价。这些评价应贯通校企,全面体现于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学习和实践环节。

第四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形式;是将以理论知识学习和素养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经验技能和岗位能力培养的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从院校拓展到企业,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与社会,实现了学生能力素养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为此许多职业院校在招生招工形式、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渠道、教师与师傅双向交流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与河南信息工程学校等中职学校立足自身特点,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现代学徒制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一、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利引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对促进职业教育更务实、更健康的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办学环境一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倾斜,并给予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或者专项资金补助,补偿企业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2013 年河南省批准了学校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2015 年河南省批准学校开展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试点建设方案,省财政提供专项资金,较好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二是校企双方要加强岗位安全意识教育,要求企业应支付学生合理劳动报酬,并为实习生购买“责任保险”,切实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权益。三是在政府引导和监管下,开展PPP 合作机制的探索与试点工作,促进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办学体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河南省按照产权制度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的意见》,探索多元体制办学形式,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体制改革;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鼓励和支持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依行业办专业,建专业馈行业学校以“立足地方,依靠企业,服务行业”为原则,和中铁电化局设计院、中铁电化局三公司、北京通号工程有限公司、洛阳电务段等多家企业就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分配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积极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建设集铁道信号、铁道通信技术和电气化铁道供电等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演练场;与中铁建电气化局、中国铁路通号总公司等单位加强合作,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学校专业实训的需要,充实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同时实现资源共享,辐射周边地区,为企业、其他院校学生提供培训服务。

二、现代学徒制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根据教育部2014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学校积极开始试点,推行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联合招生方式、教学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等方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和探索。目前,河南省入选全国165 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正按照现代学徒制要求稳步推进实施,逐步完善“基础素能+核心素能+拓展素能”的素质培养体系、“过程考核+德育学分+职业认证”的人才评价体系、“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多元评价”的创新机制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成立项目试点领导小组,分设秘书处、理论研究团队、实践探索团队(通信、信号、供电三个专业团队);合作企业相应成立项目办公室,分设技术小组、协调小组、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五个育人环节。一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共同研讨实训方法与实训项目,三是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四是共同做好“双元”(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五是共同做好学生招生与就业,使现代学徒制落到实处。学校联合企业在2015 级学生中共同组建3 个铁道信号专业、2 个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2 个铁道通信专业学徒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同步实施“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教学团队教学,并为学徒制班级配备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德育教师;另外引入全国铁道职业教育铁道通信、信号、供电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进行过程监控、评价和反馈。“立德树人,技能为本”的立体培养1.职业素养的培养 学校组织专家编写校编教材《岗前教育教程》,开展辩论赛、演讲赛、歌手赛、才艺赛、体育赛,“法律讲堂”“道德讲堂”“模拟应聘”与“企业文化周”,举办爱心社。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引导学生平稳进入社会,解除困惑,树立信心,快速实现角色转换,缩短上岗后的磨合期,全方位融入企业团队;三是引导学生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特点,介绍薪酬、劳动保险、劳动合同等方面内容,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四是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做好职业规划。2.专业技能的培养 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课程开发标准,建立“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制度,采用“师带徒”模式增强专业实践教学,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以岗位需求为引导,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实训项目,改革实训方式,促进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的融合,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寓学于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1.针对在校学生工学结合 如第一学年的每学期用两个月开展校内实训,获得基本实践技能;第二学年的每学期用两个月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获得专业技能,在校期间假期还可进行专项技能实践的教学形式。如,学校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开设的中铁建“十四局通信班”,中铁建“十四局供电班”,校企双方本着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积极交流、互惠互利的原则,采用该模式校内教学与顶岗实习。2.针对企业职工的工学结合 学校根据用工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专业技能需求,与相关企业联合共同开设职工培训班,包括学历教育班、专技人员培训班、特殊行业或工种培训班等。如,学校与中铁建电气化局一公司合作的“一公司信号班”、中国中铁的的“三公司信号班”就是针对企业职工再学习、再教育而开办的职工班等。“校企共育,权责共担”的订单培养学校按企业“订单”要求招生,由企业、职业院校和学生签订三方培养协议,按企业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专业培养,职业院校依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企业“私人定制”专业人才,做到招生招工一体化。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的“济南通号班”“天津通号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订单模式培养学生。在“订单培养”实施过程中,企业和职业院校要实现两个“双向对接”:一是素质教育、技能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做到“产销对路”;二是学生与员工角色的对接,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岗前培训,创设企业环境、企业管理的方式,使学生养成遵守规章制度,服从企业决策的员工意识。“订单模式”培养的人才不仅为学校赢得声誉,更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平台对接大赛是竞技场,也是风向标。学校在铁道信号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的全国铁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次获得各专业一、二等奖。竞赛深化了与行业更紧密的合作,多项竞赛都有知名企业参与,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互动,便于研讨、开展专业建设;比赛内容与产业发展、行业标准融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实训项目的改革创新[4],引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观,塑造“技能改变命运,大赛点亮人生”的价值观。

第五篇: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 简志华

摘 要: 本文结合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谈了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认为现代学徒制符合黄炎培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职业教育实践,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提出了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在职业学校构建一整套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与方法的构想。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模式 思考 教学做合一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近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看,这一模式已经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探索与实验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惑。因而当前对这种制度的推行,也引起了一些思考和议论。有的人把这种“半工半读”的现代学徒制和文革前后所进行的“教育革命”联系起来,担心重走以劳动代学习的老路,怕孩子学不到知识和技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现代学徒制做了一些研究,以解目前的某些疑虑。

一、“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

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适应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绝不单单是为了解决贫困学生求学的经济困难。其目的重在按照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去塑造和培养新型的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

实施产教结合,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途径。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按照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人才模式、人才特点进行培养,才能真正完成这一任务。当前提出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半工半读制度既有继承性,又有时代的区别。六十年代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一味强调人的思想改造,把一种教育和学习制度放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的背景之下,打上了很深的阶级烙印。其结果是把一场改革引入歧途,受“读书无用论”毒害,劳动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且劳动是纯体力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劳动的目的被限定在思想意识和观念的改造上,给师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抑。可见,把今天所提倡的半工半读与文革前后的半工半读相提并论是一种误会。因为这是在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

今天倡导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是在产教结合、企校合作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使学生既学习理论知识又参与实践,既能在企业内进行有效的技能训练,又能给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助。一年前,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就开始进行这样的试点。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产,既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又使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同时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是试点初期面对的主要矛盾。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模式得到逐步的完善,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而且被逐渐认定为是一种有效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成功选择。试点初期,该校就已有100余名学生实现了这种教育。随着实验的逐渐成熟,现在每名学生不仅能合格毕业,而且三年内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对于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来说,不能不是令举家欢迎的好事。改变了孩子,改变了家庭,也改变了困难的乡村。正如教育部有关领导所说:这种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也是最好的教育扶贫形式。

在半工半读过程中.学校始终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规定,对未满十六周岁的新生,不安排到工读班学习。对工读班,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劳动保护措施等方面,一定做 2

到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

实践证明,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生产,实现了学有所成、学有所养、学有所得。学生边学习理论,边进行技能训练,边生产产品,融学习、训练、生产于一体。从教学计划看,基本符合教育部所提出的教学与实习对半安排的比例。并且实习安排在企业设在校内的车间里。这样提前介入企业,学生较早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经受了企业管理与生产过程的磨砺,逐渐成熟。对企业来说,既完成了一定的生产任务,又培养造就了一支充满朝气的新职工队伍,同时也打造了融企业、校园文化于一体的新的企业文化。

二、黄炎培关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精神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在他的许多论著里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做,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合一,重心在“学与做”的密切结合上。这实质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职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取决于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黄炎培先生说:“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模式的前提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一。”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只有走进社会,走进企业,才能完成在校园内不可能完成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训练。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把企业引入学校,利用学校实训车间和康展集团下属的汽车修配厂的设施,与几家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在车间轮流交替上岗,企业派骨干技术人员指导学生,使学校实现了由消耗性实习变生产性实习。融生产与实习为一体。这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从生产与实习结合所取得的效益看,也恰恰印证了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客观性

与正确性。从根本上说,这也正是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体现。

黄炎培先生还说:办职业学校最大的难关,就是学生的出路。怎样才使学生有就业出路?关键在于学校要和企业实现最为紧密的联系。实现这种联系的最佳选择则是半工半读。许多学生毕业后即就业的实例,证明了这一命题的客观性。笔者引用黄炎培先生的论述目的在于进一步说明: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有其历史渊源,是已经被历史上的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三、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具体的、合理的职业教育实践

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是对英国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等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借鉴和发展。英国从2003年起实施一种新型的国家现代学徒计划,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学校脱离企业的弊端,这是一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途径。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是在传统学徒制现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工读交替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做法是:整个学徒期4~5年,第一年脱产到继续教育学院的训练中心学习,以后的几年培训在企业进行。在完成整个学徒期的训练计划并经过严格考核后.可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种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工读交替的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单纯的现场教学模式不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之后形成的。

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借鉴德国双元制实施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种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诸多优势。德国双元制的实质是由企业直接担负培养学徒工的任务,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在企业。企业承担了无偿培训学生专业技能的责任。目前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实施的“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借鉴了德国的经验。例如:学生到企业实训,企业师傅负责技术指导;学校负责管理。企业支付学生生活津贴,学校 4

安排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双方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四、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构建一整套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与方法

一是要准确把握起点、确定目标。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证明,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一教育模式的起点,既要按照企业生产与用工的要求。又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身体素质能力以及心理状况,要从确保学生身体、心理、学业、技术和能力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出发,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且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劳动保护制度。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这样提出: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必须做到“三个不谈”:企业效益不好的不谈,安全卫生状况差的不谈,劳动强度过大的不谈。对选择参与这一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时定了三个标准:一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二是必须年满16岁;三是要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品学兼优。这样做正是为了从根本上做到依法施教,真正全面实现培养目标。

二是重在教育教学和实操的过程。目前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旨在不断积累经验。要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标准,决不随意放松和降低要求。既不可用劳动代替理论学习.也不可以强化理论学习而削弱技能训练。应端正对学习的认识,建立这样的观念:读书是学习,参加生产实践也是学习,关键要做到两种学习的结合。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发展和身体成长的实际,一定要从学生身心成长阶段的特点出发。在这方面,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提出了四个“到位”:(1)教学管理到位。要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学兼顾,既有足够的学习与动手实践的时间,也有足够的供学生活动、全面发展、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时间。(2)企业文化渗透到位。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劳动保护教育和企业文化渗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信念。(3)工学补贴到位。按时按 5

质按量发放生活补贴。(4)监督管理到位。学校与企业各自明确责任.既要坚持对学生的管理,也要严格对企业职责的监督,确保学生在学习和生产实习中应该得的劳动保护,维护自己的权益。要充分考虑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实际需要。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是以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对这一管理过程的严密督导为保障的。这些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企业意识,按照企业对职工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作企业主人公的思想。

三是需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企业人、社会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强化学校和企业的人文积淀.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用人类社会长久积累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哺育学生,塑造学生的高尚灵魂和健康心理。让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也必须克服把学生当作纯劳动力使用的倾向。要把这种人文教育渗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四是强化学校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和造就学习人、企业人、社会人,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求学校和企业联手打造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要从完善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出发,坚持以班级管理为基础,以自我管理为动力。增强学生自理、自力、自立的能力和自觉性。

下载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学徒制助推学校内涵建设

    现代学徒制助推电子专业内涵发展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 一、实施背景 中职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往往重使用轻培养,普遍存在着被企业当成廉价劳动力、跳槽......

    现代学徒制助推学校内涵建设

    现代学徒制助推学校内涵建设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 •背景• 1.学徒制一直是人类社会技术传承的主要手段,也曾经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但我国在......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精选五篇]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当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优秀范文5篇)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是对高职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文章从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区......

    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现代学徒制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大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这种体系不但能够有......

    现代职教体系下人才培养研究与思考论文

    一、我国主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我国近年来,随着行业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高技能型、高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引起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广泛关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

    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由于我国中职学校中计算机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力度不够,不能在真实“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中培养出当......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现代学徒制想要得到实际的效果,就必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本文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从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创新层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