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特长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音乐特长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1、无故旷课,停课一周。
2、教学过程中杜绝使用手机,第一次发现提出警告,第二次发现停课一周。
3、上课迟到,第一次提出警告,第二次写三百字迟到说明,第三次写五百字迟到说明,依次以二百字累加,且要在全体同学面前宣读。
4、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专业课练习过程中,有打架、骂人、故意损毁公物和带校外人员进入的,坚决送交学校处理。吃东西、随意出入课堂、大声喧闹以及做与教学无关事的,罚站,到班主任办公室门口罚站。
5、不按时完成作业,提出警告并限时完成。上课不带书,罚站。
6、卫生清扫,每二到三人一组,每组负责一周,保证学习场所整洁。做的不到位可惩罚性的延长一到两周。
上述管理办法是在全体音乐特长生的集体讨论下形成的,目的是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养成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本办法一经实施将认真履行,未尽事项适时讨论添加。
音乐特长生集体讨论制定
2010年11月10日
第二篇:音乐教学常规
上饶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常规(试行)
音乐学科,在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
一、备课
1、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音乐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了解熟悉教材的编写体系、知识结构与知识技能要点,了解教材内容之间的纵向、横向的联系,体现学科综合。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努力体现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明确各学段的目标与要求,熟悉全册教材的内容,理清本册知识的脉络。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课型,具体安排“赏、练、听、唱、奏、演、交流”等教学流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好教案,课后应及时写教学反思。
4、音乐课要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表现性等特点。要用音乐的情感感染学生,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中。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5、对教材中的歌曲,教师要反复地欣赏与体验,指导歌唱的方法,领会作者意图,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6、对教材中的音乐欣赏作品,教师要反复聆听,加强对作品的理解,记住作品的主题旋律及乐曲的结构图谱,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各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正确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境。
7、对教材中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准确掌握,并了解与此相关的其它知识和技能。
8、教师要熟练地掌握和使用钢琴(风琴、手风琴)、录音机、幻灯机、五线谱板、多媒体技术等。范唱和伴奏要准确无误、有感染力。
9、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准备好教学用具,如乐器、音响、图片等,自制一些必要的教具,拓宽教学思路。
二、上课
10、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教学。上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审美为核心、发展学生智能为主线的原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围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来组织一切教学活动。
11、教师的范唱、提问的设计、小结以及学生的听赏、思考、讨论、教学实践的参与,都要按课前设计好的程序进行,避免随意性。教学目标要体现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有机联系上,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予以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
2、教学时既要突出重点,也要解决难点及关键部分的内容;既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体现音乐教学的特点,教学中不应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切忌毫无目的、无休止的反复和脱离音乐形象的说教。
13、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必须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师要将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组合,恰当运用所选择的方法,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听觉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14、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入手,逐步提高。要避免脱离音乐形象进行单纯的知识性的教学和机械的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勤于动脑,敢于质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
15、要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唱歌方法。要防止学生或喊唱和用嗓过度。教材中的歌曲可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作移调处理。
16、教师上课须衣着得体、整洁、情绪饱满、举止端庄、和蔼可亲。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清楚、力求规范、生动有趣、富有感情。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带头使用礼貌用语。教师必须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17、围绕教学目的与任务,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直观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活跃、丰满。
三、课外活动
18、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因此每位音乐教师都应承担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工作,并将活动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平时有活动过程指导。
19、课外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活动的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设定,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还需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和教师自自身素质,可成立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等课外活动小组。
20、大力开展校园音乐文化艺术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文艺汇演、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等活动,要保证活动质量。
21、学校要创造条件,安排好活动场所,提供必要设施,保证活动时间。
四、教学研究
22、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3、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坚持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应在15节以上,并做好听课笔记。
五、考核与评价
24、考核的目的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予以重视。
25、注重平时考查,及时做好记录。
26、学期考核应在平时考查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方法应多样化。主要采用平时考查与阶段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随堂进行,以口头回答与演唱、演奏为主。考核内容不必面面俱到,能测试出学生音乐素质水平即可。
27、成绩的评定要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水平,注重个人纵向发展状态,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学业评定采用等级制。
28、音乐课堂教学的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歌唱、器乐、音乐知识、视唱、欣赏分析、创作等项目。
29、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
(2)对音乐的理解与运用,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3)学生本人在音乐方面的特长。
第三篇:常规教学管理办法
石必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为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指导教学,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努力营造和谐、有序、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改革的健康深入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学前,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内容要求、编排体系以及各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课程标准,学校教学计划和教研组活动安排,写出新学期教学计划。其内容有:
1、教学进度计划,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具体要求,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各单元的教学课时数,每个单元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单元“三维”目标过关要点,学期“三维”目标训练及能力培养的总体设计。
2、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水平,能力状况作简要分析,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3、根据教材内容拟定使用教具、媒体和实验器材的计划。
4、对教学改革提出总体设想和计划。
二、对备、讲、批、辅、考几个环节的要求
(一)、备课
1、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要做到研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不得上无教案,无准备的课。
2、要认真编写规范的教案,新教师(一般教龄在三年以内)可写学案,即摘抄骨干教师的教案或参考资料上的案例;三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要写“研案”,即研究型教案;六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要写“创案”,即创造型教案;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可以写简案,但一定要有研究型、创新型、发展型的内容。
3、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要集思广益,讲求实效。倡导组内合作,同课异构,提倡网上备课活动的积极开展,鼓励校际“牵手”活动的广泛推进。
4、教案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要求。(2)、教材的重点、难点。
(3)、明确的教学步骤和合理的板书设计。(4)、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5)、教具和媒体准备。(6)、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7)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8)、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9)、作业和练习题。(10)、课后反思。
(二)、讲课
1、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同时要弘扬“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和能力的培养,开展一切课堂活动。授课即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挖掘教材特点,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既要尊重,又要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地组织好每堂课,注重课堂教学管理。
3、教师要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上课,上课不得迟到,下课不得拖堂,对无故缺席者要从严处理。
4、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音量适中。上课期间不得吸烟,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坐着讲课,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5、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内容密度适当,深度、广度适中,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6、讲解要清楚、正确、精练、有条理,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启发到位,收放自如,“三维”目标落实。
7、注意研究“教法”和“学法”,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着眼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思维方法、分析、归纳、记忆方法等,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8、“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必须废止,要选用适合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多用启发式、讨论式、谈话式等教学方式。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不处理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9、要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具和与现代教学媒体,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0、板书布局合理,书写规范正确,实验器材使用要规范。
11、坚持写教学小结或课后反思,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1、作业布置
(1)、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针对性要强,要紧扣教学内容,有代表性、典型性,实施分层次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2)、教师应按有关规定控制作业量,不得布置过量的、机械重复的作业。
(3)、除书面作业外,还应该安排一些动手实验、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科技兴趣方面的作业。
(4)、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规范要求,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2、作业批改
(1)、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作业本要及时发还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2)、作业批改力求正确,评语书写要整洁规范。
(3)、应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查漏补缺,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评改,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评讲。
(四)、辅导
1、辅导内容:学习目的、态度、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差生查漏补缺,优生发展提高。
2、辅导方法:对普遍问题集体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个别辅导。
3、对成绩优秀学生和特长生,要采取特殊办法进行培养,并通过第二课堂等途径进行提高。
4、对各学科学困生,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及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对学习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切忌采取嫌弃、排斥态度。
5、课堂练习(作业)时教师要加强巡视,要特别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好学科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听课(1)、学校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听课类型可分为普及型、提高型、研究型、创新型。
(2)、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学期不得少于15节,1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不得少于25节。
(3)、做好听课笔记,提出评课意见,及时与做课教师进行交换。
(六)、考试
1、考试前应根据《课标》、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较系统的复习。
2、学校要严格控制测验次数,平时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练习性检查,以及时查漏补缺,期中、期末可根据实际安排考试。
3、考试命题要根据《课标》要求,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也要注意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核。
4、要做好考试后的评卷、讲评、质量分析工作,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四、检查评估
1、学校领导要定期检查教案,一学期1-2次,对那些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教师要不定期的抽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入业务档案。
2、学校领导对各学科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每学期检查1-2次,并将检查情况向全体教师通报,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检测评估制度,各级主管部门领导、教研人员和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各学科执行教学计划、贯彻课程标准的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及时指导教学,并研究制定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4、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利用成长记录袋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对学生要采用激励性评语+等级+特长的形式进行评价。
第四篇: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抓好常规教学管理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更是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为此,根据德惠市教育局关于质量提升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为强化对常规教学的管理,切实抓好“学、备、上、批、辅、考、研”等七个环节,进一步做到“七认真”,特制定本办法。
(一)认真学习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标准,明确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上课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教师要有学习课程标准的笔记。
2、认真学习各学科、各学段的学生培养的学科、学段目标,制定达标措施,实施当堂测评,做好测评记录。(学校制定能力测评记录本)
3、认真学习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教师上课行为规范,并严格遵守。
(二)认真备课
1、集体备课。
(1)按教研室分组,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按单元课时量每周备1-2次。(2)每次集体备课有一个中心发言人,要有发言讲稿。
(3)集体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发言,组内成员发表个人意见,并做好集体备课记录。(4)集体备课后组内成员根据中心发言人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最后形成上课教案。
2、自主备课
(1)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行自主备课。
(2)备课时,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尤其是学科、学段的课标要求,明确学科、学段目标,倡导整单元备课,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
(3)备课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既要钻研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生学法。
(4)做到超前1-2周备课,上课前复备,进一步熟悉教案。
(5)按常规要求认真撰写教案,教案使用电子教案和书案,并要做好二次备课,做好教具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准备。
(三)认真上课
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1)教师要严格按照课表上课,是什么课就上什么课,正规上课。任何教师不得私自调课、串课,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串课,报请教导处批准。
(2)教师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检查教案、教具的准备情况。
(3)教师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表上课,上课预铃(上课前2分钟)响后,到任教班级候课,组织学生进入课堂,准备本节课的教材、本、笔等学习用具。
体育课、使用功能室上课的教师,要提前准备上课器材,上课前到任课班级,将学生带入操场或功能室。
上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如有学生未进班,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班主任要安排专人擦黑板,每节课下课后,将黑板擦干净。
执行课前一支歌制度,班级设置文艺委员,上课前由文艺委员组织。
(4)上课铃响后,教师组织学生上课,教师宣布“上课”,学生起立,师生问好,下课铃响后,教师宣布下课,学生起立,并与教师互致再见、上课时有眼保健操的要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5)严格遵守上课时间,按时上课下课,不得旷课、迟到或早退,不许提前下课和推迟下课,严禁拖堂。
(6)不准穿奇装异服进课堂;不准酒后进课堂;不准不备课上课;不准带不良情绪进课堂;不准在上课期间将学生赶出课堂;室外课教师认真负责,正规上课;不许坐着讲课,如有特殊身体原因,要得到教导处允许;上课期间不准接待家长和会客;上课期间不得玩手机、接打电话、吸烟等与教学无关事情。
(7)教师上课时要使用教案上课,上课时使用电子教案上课,电子教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如果当堂的电子教案不适合教师本人使用,就必须使用书案。
(8)体育教师在教导处的领导下,按分工做好间操、早操、大课间等体育活动,健康学生身心,增强体魄。
2、讲课要求
(1)教师上课要遵循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到有效教学。
(2)把握学科、学段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做好当堂能力测评。(3)教学环节紧密,明确重点,突破难点,因材施教。(4)使用信息化手段讲课,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的助力功能。(5)说标准普通话,语言简练,板书工整。(6)做好课后反思,反思成功之处,反思不足之处,写教学中的亮点,写学生的表现,每个单元写2-3个主要教学内容,课后反思量为每单元课时的30%。
(四)认真做好“作业布置与批改”
1、实行预习性作业和分层作业,每周按上课天数确定1—2次,布置的作业要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和运用知识。
2、体育教师要布置体育作业,每周布置一次,下一周进行作业检查,要有作业检查测试记录。
3、课堂作业,课堂作业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进行布置和批改。
4、加强作业批改,作业批改要认真、正确及时,批改作业要有批改记录。作文批改要全批全改,批改时使用正确批改符号,错误要让学生订正,订正后复批,评语客观公正,具有鼓励性。
(五)认真辅导
1、辅导采取教师为主导的集中辅导和学生为主导的分散辅导等方式。
2、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3、各学科要有辅导计划,做好辅导记录。
4、辅导时间要灵活,可以是自习,课间,午休等。
(六)认真做好质量测查
1、认真组织好学生质量测查工作,做好考试的准备工作。
2、做好4—6年级的使用答题卡答卷的培训。
3、做好复习,每学期16周结束课程,在第16周各考试学科要做好复习计划,复习计划上交教导处存档。
4、做好六年级毕业班的质量测查,有计划的做好小学阶段的知识复习。
5、考试后做好学科质量分析,学校根据成绩做出质量分析报告。
(七)认真做好教研工作
1、认真做好常规教研工作,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教师做一次示范课活动。
2、教研组内每位教师互相听评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听评课不少于30节,做好听课记录,将听课意见和评课内容写在听课记录上。
3、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有活动方案,有活动过程,有活动效果。
三、加强常规管理检查
1、严格执行领导巡课制度,主管校长、教导主任不定时巡课,对不按常规管理要求上课的教师做好记录,并按惩戒措施执行。
2、教导处负责组织开展课程标准和学科学段目标的学习和研究活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执行课程标准,达到学科、学段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3、进行随机推门听课。为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校实行5分钟推门听课制度。
4、教导处加强科学实验课的检查与指导,要有检查记录和听评实验课记录。
5、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由教导处牵头,分学科定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听评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教导处对常规教研活动进行具体指导,统一要求,做到有检查有记录。
6、教导处做好教师业务检查,每月一次,包括: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批改记录、学习笔记、会议记录等,并且做好业务检查记录。
7、教导处要总结一周教学常规中的问题,在每周例会上进行公布,对出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8、教导处要严格检查过程,做好巡课、调课串课、教案作业、听课、评课、教导会等常规工作记录。
四、惩戒措施
在常规管理检查中,如教师出现违规行为,对教师提出整改指导和要求,违规1次,行政警告,违规2次,严重警告,违规3次以上,并屡教不改者,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执行一票否决。不适合在原教学岗位继续工作的,将调离原岗位,另作安排。
五、此办法由教导处组织落实,并严格执行。
第五篇:常规教学管理办法
常规教学管理办法
为了使本校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特色促发展,以质量求生成,力争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特制定本要求:
一、教学计划:
1、各类教学计划应体现新理念、新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有可操作性。
2、教研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要求制定。工作目标、任务要明确,活动安排要具体,有课改实验课题或教研专题,活动安排。
二、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不备课不得上课,不上无准备的课。
1、教师要做到超周备课,并坚持周查制度,由教务处审阅签字后方可上课。如有无故不审批或不按时审批者,将由教务处如实记录,并在年终教师量化考评中扣适当分值.2、备写教案应做到完整、全面。包括:课题、教学目标(体现“三个维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和作业设计,每节课后还应有教后记。教案内容不全或者请别人代写者在量化考评中扣适当分值.3、每章,每单元要有单元计划,每节课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关、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具准备、板书设计(要求突出重、难点,新颖)、教后记(总结这节课的得与失)、教学过程(写清楚本节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辅助,引导作用,重点应 写清楚学生是如何活动的)。
4、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集体备课(一周或一个单元一次),要坚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备课),“五备”(备课程标准,明要求;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备学法,分析学情;备教法,注重引导;备教学手段,实现资源共享)。
5、备课要备学生。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主体,成功的教学应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而准确了解基础上。
三、上课:
1、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或互相代课。特殊情况需调课或代课时,必须提早报学校教务处并获准后方可执行。
2、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上课时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室,不得令学生走出课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或干其它事情。
3、坚持按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范教学行为,不准课前饮酒,上课吸烟和接打手机,举止文明,穿着大方,教学语言规范。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由教务处安排顶课的教师,无论主课还是副课都必须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凡是需要布置作业的科目要按时布置作业并做到认真及时批改,方为完成顶课任务.在顶课期间如有无故不到或中途离开课堂的教师将按旷课论处.5、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精要讲授,精心选择课堂练习(每节课的课堂练习不少于15分钟),作业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 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掌握率达到95%以上。
6、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做到精要、明白、好懂,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7、教师在授课后应及时写出教学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积累教学资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杜绝“满堂灌”。要使用适当教材内容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多用启发式、讨论式、谈话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学生作业要与教学进度同步,精选题目,份量适当,难度适应,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外作业控制时间总量,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不得超过1小时。
2、学生作业要突出学科特点,既注重基础,又注重综合运用,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更不允许有惩罚性作业;鼓励有创造性的少而精的作业。教务处不定期地对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
3、努力提高学生作业质量。教师对学生作业书写要有规范性要求,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要通过学生作业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批改要认真、正确、批改符号规范,使用等级制,作文批语要恰如其分,点到实处。课堂作业和按要求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全收全改,提倡面批,多写指导性评语。低年级尽量多用一些鼓励符号,中高年级尽量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要切实把学生的作业积极性调动起来。坚决杜绝学生批改作业现象。
5、鼓励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订正,并及时给予学生辅导,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
五、课外辅导:
1、教师要重视个体差异,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
2、要特别重视辅导学困生和缺课的学生,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缺课学生的辅导要及时,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
3、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教师家访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应大力提倡。
4、辅导要有计划,要讲究方法,不得因辅导而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不得以“培优辅差”为名加重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注重特长生的培养,防止学困生的产生。
六、听课:
1、教师每学期听课至少25节以上,中层以上每学期听课至少30节以上。
2、每节听课应有详细的记载,要标明日期、授课人、教学班级、教学课题等。教研组要建立起考勤制度,无故不参加听课的教师要按旷课论处,有事不能听课的教师应事先向校长请假,3、要有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
4、严禁实际未听课却有听课记载的现象。
七、教学总结:
1、教学工作总结包括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研工作总结、课题实验或专题研究总结以及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2、学期结束,教师在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基础上,应将撰写的总结交 给学校存档。
八、教学研究:
1、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坚持至少两周开展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教师人人有专业学习笔记,每学期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
2、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教研组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个教研组至少有一个研究课题。
3、教师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钻研教学业务,经常学习教参资料、专业杂志,了解国内教研、教学动态。
4、坚持“教学反思”,大力倡导一课一思。学期结束,学校将召开教学教研工作总结会,认真总结经验,表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