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22:0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

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

摘 要:翻转课堂是伯格曼和萨姆斯为缺课学生而创设的教学模式。通过使用翻转课堂,教师不再需要整节课讲授,学生也不用一味的做笔记,而是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维基百科将“翻转课堂”描述为“使用任何可利用的技术使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的混合式学习的形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数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利用计算机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的时间。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以及教学特点

1.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就是采取先进的、积极的、活泼的教育教学理念辅助于科学有效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以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提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第一,利用的资源丰富。翻转课堂的宗旨就是把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信息、技术、方法、设备都好好加以利用以达到使教学效果突出、使学生乐学的目的;所以说,翻转课堂所利用的资源很丰富。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的授课模式,力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一切的一切都为学生学习服务;都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教学、教学资源利用都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作业内容,科学合理地拟定考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第三,教师授课时间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占据绝对主角的地位,一切都要听老师的,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这叫尊师重教;而翻转课堂却不一样,它给学生争取了更多的权益、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课堂教授时间变少,换之是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积极有效的互动。

二、翻转模型与数学学科有效结合的可行性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1.数学学科的特性为翻转提供了可能。数学学科有着条理清晰的知识点、较易掌控的步骤以及便于学习内容专题分配的特性。翻转课堂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模式:教师将重难点、疑点等加入到视频中,学生在课前通过一个概念、一个例题就学习到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在课上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及时给学生讲解习题,增加学生和教师间面对面的交流,解决解题时间不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预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

2.翻转模式本身对数学教学有着吸引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上书写大量的公式、定义、图形等时,学生无所事事,学生的时间利用率低下;课后习题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因无人解答而困惑,达不到深化理解,更谈不上巩固知识。翻转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全感官的获得信息,对概念构成完整、正确的认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课堂时间要求学生联想记忆课前理解的概念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知识的建构与长时间的保持;师生间的互动反馈导致更高层级的参与,产生积极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以下是我针对课本中某一章节,在两个实验班级中分别使用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

1.“活”――微课。制作微课,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制作一个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力求将学习的难点、疑点在7―10分钟时间内做一个合理、正确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直观的记忆,同时便于反复播放学习。

2.“图”――任务。为了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拓展学习方向,制作学习导图,让学生能够以更高的视角审视当前需要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流程和知识体系,其特点不同于微视频,学习效率高于微视频。

3.“实”――讲义。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实施翻转的同时,还要兼顾学习效果,所以讲义是将学习内容落到实处的最好载体。讲义中给出的问题要源于课本,体现在微视频和学习导图中,让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落实课本知识,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交流。分组协作能够锻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还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新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就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提出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在组内先进行交流,不能解决的请教师点拨,将知识内化。

5.“内”――解惑。内化新知在这个阶段到了强化巩固时期,课堂的答疑解惑好比固化剂,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扎实地形成记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做成演示文稿,并用ppt展示提出的问题。当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时,便是平时听课时注意力集中程度的10倍以上,以这种形式解决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翻转课堂的不足之处

1.翻转课堂需要学生课前充分的自学,而一些中职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不愿自学,影响了课上知识的内化,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课前自学充分的学生,课上积极参与组内活动,踊跃回答问题,而没有自学的学生则依赖性较强,不开口,不动手。

2.翻转课堂教学在高中低年级中进行可行性研究,教学效果不好体现,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做出评价。

五、结语

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可以提高个人的学习兴趣,但是单纯的依靠网上的理论学习还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课外与课上的结合。数学这门课对学生的动脑动手计算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光看是不够的,还是要多多练习。

参考文献:

[1]吴华,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1).[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8).[3]何文涛.翻转课堂及其教学实践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2014(04).[4]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第二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实施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参与;科学解读教材,精心预设流程;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培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

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如何立足新时期﹑新特点﹑新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破解过度追求升学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足等发展瓶颈,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近期实行高效课堂在我县各个学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高效课堂是本世纪进行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手段,展现知识的发现、发展及形成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成,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会学、乐学,课堂自主、和谐、创新、高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

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一课是整个《不等式》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在二次函数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数学中函数的图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堂课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运用学数形结合思想,化抽象为具体,运用分类的思想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因此,笔者认为本课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图形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分类,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二﹑以学生为主,转变教学理念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度敬畏老师,老师很少了解学生,这样师生之间无形中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距离,不能很好的沟通,自然也就很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的效率和进步的幅度自然也不高.此外,还有不少学生一直存有“数学难学”、“数学枯燥乏味”的思想观念.而高效课堂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和以生为本的生命观,完成正确的“三观”构建。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状态和质量,学生已熟知“高效课堂”流程,初步会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主

动性和积极性会明显提高。

三、教学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学生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教学重点的落实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能否达到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课的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应通过实例引入,直观演示的方法来突出重点;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系、推导,应通过联系旧知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等手段来突破难点。

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函数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三个具体的实例,分别是x、y的表达式,两个量的表格关系、图象关系,以及结合初中学习的函数概念,归纳出函数的新的概念,体会应用对应关系描述函数概念的优点,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五、科学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高效课堂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教学方法,为了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将学生科学分组,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优秀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组长负责全组学生的学习与进步。要注重发挥学习小组的讨论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与讲解工作

教师将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交给小组学生,让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讨论,在探究中遇到疑难问题,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去探究,为了提高效率,教师要给出学生限制性的时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比拼一下哪一个小组的听讨论最快,答案最准确,成为优胜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最后的归纳、总结与讲解工作,对不同小组学生提供的问题要进行分析,并作出对应的、科学的评价,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总之,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教师既能教得轻松、又能教得效果好。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

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课本、备课程标准、备学生、备教法学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第三篇: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翻转课堂,即首先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者课外观看视频讲解,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1]。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不同,它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需要教学者和教学参与者共同改变思想,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积极引导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式的教育[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国外引入,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教学效果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通过两年的课堂尝试,笔者有一些经验和体会。

翻转的目的

翻转课堂最大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且打破原有的课堂授课格局,以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并在课上完成知识的巩固。这就将原有的学生从“课堂学习—回家作业—第二天教师判作业反馈—习题讲解”这样一个至少需要两天的学习环节缩短为在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的闭合环节。既缩短了学习周期,同时也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提供多次学习的机会。简单的内容可以听一次掌握,较难的内容可以反复听,最终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翻转的手段

翻转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视频的录制。我使用的是“360老师网”及其配套的掌上课堂录制软件。该软件可以免费下载,安装在iPad上使用。采用的是白板录制模式,视频中只有讲解过程、文字、图片等信息,而不出现教师影像,既排除了教师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干扰,也使视频制式变小。在“360老师网”上,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班级,该网站会给每个班级一个新的编码,学生只有知道班级编码才可以进班观看视频。教师录制视频之后直接上传至该网站,学生可以在任何可连网的终端(手机、电脑等)观看,视频格式较小,不费流量,即使没有wiFi,也可以轻松学习。

该网站保存了每一位学生的观看记录(观看时间、观看进程、作业回复情况等),教师只需要登录网站便可以一键导出,十分方便。同时,学习环境私密,只有班级同学能够互相交流,教师视频也不会外传,安全性高。

翻转的课堂

笔者从2012年11月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每个学年使用两个平行班级来进行对照。为了不使学生成为课堂改革的牺牲品,两个班级的教学活动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调整。两个班级使用相同的视频资源、相同的反馈练习,区别在于课堂的活动设置。每个月通过月考和学生问卷讨论,保留学生喜爱、收效好的活动形式,并在下个月增加新的环节进行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出现交替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翻转课堂应该包括3个大的环节:课前的视频学习、课上的巩固训练、课上和课下反馈讨论。

1.课前学习

课前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视频的录制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反馈。生物学知识琐碎细小,如果单纯在课堂上讲解加上课堂管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落实知识内容是我制作视频的目标所在。因此,我按照考试说明中的具体知识点要求录制讲解视频。

(1)视频时间

视频时长在5~15分钟是比较合适的。一般在10分钟左右学生学习效果最好。

(2)视频内容

视频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

新授课视频。将生物教材的电子版插入到视频录制软件中,相当于对着教材来带领学生预习,看书。重点和难点会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重点和难点的落实在课上进行。

复习课视频。将知识点按照考纲要求进行录制,对学生易错和易混淆的地方进行强化。

习题视频。对每个习题进行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观看习题讲解。

学生视频。对一些问题,安排学生来进行讲解,并录制视频。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3)视频反馈

教师可以随时将视频的学习情况一键导出,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并及时调整课堂关注点。两年来,笔者录制视频168个。学生的观看习惯是逐渐形成的,单个视频在一个班级中的最高播放量为138次,最低播放量为37次,班级人数在25~27人之间(我校班级人数较少);所有视频人均观看次数次。在考试前也没有了学生围在教师身旁的情况,而是课间学生拿着手机独自或者互相复习,将教师从学生的“包围”中解放出来。

2.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不应该被电子媒体取代的。因此,我的课堂上,学生是不使用电子产品的,而是通过丰富的小组活动来进行课堂的学习并完成知识的巩固。

(1)分组

(2)活动介绍

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很多活动。现将几个深受学生喜欢、效果明显的活动介绍给大家。

“名词解释大Pk”。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名词解释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生物学名词,时间为1分钟。小组成员可以组成1对1、1对2、1对3的猜词阵容。教师出示生物学名词和术语,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进行描述,同组学生正确说出名词者每次记1分,没有使用生物学术语者扣1分。例如,对于“转录”,学生可以描述DNA-RNA的过程,基因表达的第一步,翻译的上一步,在细胞核中形成mRNA的过程,等等。学生在游戏中为了要获取胜利,不断地背诵名词,小组成员之间课余时间还在讨论名词如何来说更简洁、更快速,其实这个过程就完成了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每周会有2次、每次10分钟的猜词活动,这也是学生最期盼的环节。

“我是大名师”。小组成员之间要求每周出1套测试练习,10~20个赋分点。其他小组课上进行测试,之后该组成员进行阅卷,并针对问题录制讲解视频,传至班级平台。不会的学生可以直接找这个小组的同学学习,也可以上网学习。为了使自己的视频受到同学的好评,学生会反复琢磨,主动找老师指导,并成为这部分内容的指导者。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家来找茬”。每节课有一个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情况的汇总报告,总结知识内容。其他小组要提出一个问题,质疑该小组的讲解,同时该组同学要负责解答相应的问题。这个活动看似无聊,但学生的热情却是超乎想象的,学习效果也很好。

3.检测和反馈

在课堂上,除了组织学生活动,还要完成练习题的检测。课堂上做练习,学生做、教师判,针对大家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检测和反馈都可以课上完成。如果学生仍然有不会的内容,课余时间可以针对自己的错误观看知识点视频和习题讲解视频。

翻转课堂效果

我在教学中也明显感受到,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视频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如何完成师生、生生面对面的交流。如果课堂活动仍然采用保守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形式,翻转课堂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师生的负担。但是只要课堂形式发生改变,使课堂成为大家交流、共享学习成果的平台,成为学生在游戏竞技中激发学习欲望的场所,那么翻转课堂就可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在相同视频、相同练习、相同教师、不同课堂活动的对照条件下,班级之间的学习成绩差异(平均分)达到10~15分。同班级学生的成绩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高分段(75分以上)学生数日益增多,并且低分(40分以下)学生在决心要好好学习的时候可以利用视频资源进行学习,有了再次学习的机会,并没有给教师增加补课负担。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成绩也会明显提高。

对于教师而言,我已经完成了2009年~2014年北京市生物会考试题所有题目的录制,高考试题的讲解正在录制中。对于这些题目,我就不用一次又一次地讲解了,减轻了工作量。同时可以通过学生观看数量的统计,找到学生不会的题目,也就是观看次数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的题目,再进行分析,给学生进行讲解。iPad携带方便,随时可以进行录制,也可以实现回家办公的愿望,将生活和工作时间有机结合。

建议

翻转课堂最终要实现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及时用电脑搜集学生学习数据,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学生的学习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可以利用等车、打饭等零散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学校完成知识的巩固,减轻学习压力。

但目前国内很多学校在进行翻转课堂尝试的过程中,大家集中把目标定位在实现翻转课堂的技术手段上,给学生定制平板电脑,课堂上大家都拿着电脑,我认为这种形式是不可取的,背离了翻转课堂的初衷。翻转课堂并不是要用电脑来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是让一些可以不用面对面交流也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得到解决,把课堂还原成交流、学习的场所。所以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否则就会变成为了翻转课堂而翻转课堂,反而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不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注】源于网络,作者:郑涛,转载未经授权,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特此鸣谢!中所用的图片均来自网络,特此鸣谢!

第四篇: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

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

自从萨尔曼∙汗在TED作了《用视频再造教育》的精彩演讲之后,有关“翻转课堂”的各种模式及其反响的译文,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教育类网站和报刊杂志上。有意思的是,当国内外兴起“翻转课堂”热之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界已经出现过类似今天“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将今昔、中美“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做一个比照分析,对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美国“翻转课堂”实验

㈠萨尔曼∙汗“翻转课堂”实验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最初因为帮助表亲纳迪亚学习数学,开始在YouTube上传视频。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里看不到他本人,只有虚拟黑板、彩笔、光标和同步会话配音。纳迪亚说,更喜欢“自动版的表亲”,因为可以随意地让“萨尔曼∙汗”暂停、重复和快进,而不必担心浪费他的时间。透过调侃的表象,萨尔曼∙汗发现其中的意义深远。首先,网络视频让学习者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节奏、速度或方式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绩效。其次,上传的教学视频“将一直保持活力”,适用于网络上所有的学习者。

于是,新的学习方式浮出水面:学习者在家里通过教学视频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在课堂里做作业、交流、讨论、做实验。教师依托技术支持,在学习管理平台上或课堂里,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需要的时候会及时介入,针对性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不用“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对象地讲课。萨尔曼∙汗的探索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使“翻转课堂”的价值凸显出来。

在传统教学模式环境中,学生反复经历听课、家庭作业、听课、家庭作业„„考试,无论得70分还是80分,得90分还是95分,课程都将进入下一个主题。即使得到95分的学生,也还有5分的困惑没解决。在原有的困惑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建立下一个概念将增加学生的困惑。那种只管要学生快速向前,而不管他们面临的“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Swiss cheese gaps that kept building throughout their foundation)”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效果适得其反。

“翻转课堂”创造了人性化学习方式,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如果忘记了较长时间之前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获得重温,有效解决了忽视“瑞士奶酪式”的间隙、“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对象讲课造成的问题。萨尔曼∙汗发现,那些在某个或某些概念上多用一点点额外时间的孩子,一旦理解了概念,就会很快进步。因此,“翻转课堂”广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其次,“翻转课堂”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把传统课堂先教后练的基本格局改造成先学后练,把知识的传递安排在课前,把知识的内化安排到课内,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参见“教学结构变化比较图”),其结果发展了学生安排学习的能力、思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其三,“翻转课堂”凸显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萨尔曼∙汗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在线学习,学生的作业也是在线的。教师通过学习管理平台(a live dashboard)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介入指导。因此,整个教学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离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根本谈不上个性化指导。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翻转课堂”把学生掌握知识的作业过程转变为课堂上交流学习成果、从事科学实验、项目协作探究、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从教学目标分类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关联来看,实现了从低级思维学习到高智慧学习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㈡美国林地高中“翻转课堂”实验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科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也从制作教学视频开始“翻转课堂”实验。他们发现学生真正需要教师的时候,是他们在做功课遇到困惑,需要单个帮助的时候。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在教室里传递信息,完全可以自己学习课程内容。

于是,他们预先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把观看视频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在学习课程之前的晚上,在家里通过网络、U盘或者DVD观看教学视频,称为“预点播(Pre-Vodcasting)模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和PPT,可以多次暂停,倒带,做笔记或阅读。然后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深入的科学实验或完成原本的家庭作业,教师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个性化互动式指导,帮助学生弄清楚他们不懂的概念。实验对比显示,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非常肯定。尽管他们没有提出“翻转课堂”的术语,但被媒体冠以“翻转课堂”报道之后,很快遍及美国和全球。

二、中国“翻转课堂”实验

㈠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实验

重庆江津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问卷调查显示: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9.6%的学生认为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质量更好,17%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100%的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加项目实验。

㈡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实验

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创造了一种今天叫做“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模式,具有“翻转课堂”的意义。这项实验要求教师在备上一节课时,设计下一节课学生自学的任务,预习任务必须明确,即今天所谓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在下一节课上课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还要设计拓展教学深度的问题或案例。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控制学习进度,确保时间集中在深度拓展方面。如下图所示: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学会结构化思考,自主解决重点、难度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今天所说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分配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任务,既使之享受成就,又有利于互相启发、触类旁通。教师聆听学生发言,把握其思维脉络,学会智慧指导。尤其是把时间集中在深度拓展上,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不愁得不到提高。

三、中美“翻转课堂”比较

不难看出,当年木渎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与今天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试作比较:

㈠教学结构比较

中美“翻转课堂”在教学结构上基本一致。重庆聚奎中学效法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也把知识学习前移到课堂教学之前;课堂上,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师生深度发掘教学内涵。详见下图:

可见,即使处在没有网络的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教改创新照样启动。只要基于“学生为中心”理念,勇于实践,创新就成为必然成果,无论提“翻转”还是不提“翻转”。

㈡教学方式比较

美国“翻转课堂”采取建构式教学方式,萨尔曼∙汗制作的教学视频牢牢抓住视觉反射与思维关联的特性,以点、线移动配合声音引导思维,先观察后发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渗透着趣味、学科思维方法和哲学思考。课前让学生在网上观看视频,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暂停、重复和快进,有利于填平“瑞士式奶酪”鸿沟,夯实知识基础。然后到课堂上做实验、做作业、相互交流,还有教师在一旁适时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帮助,是一种“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重庆江津聚奎中学在实施“翻转课堂”中把教师讲授时间从45分钟降到15分钟,保证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在作业平台上布置的作业仅限于选择、填空和判断三种题型,离深度学习的要求还相去甚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和操作水平。

木渎高中的实验采取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课堂交流采用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深度发掘则采用讲授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范畴,但是萌发了“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方式幼芽,面临着在改造与创新中重生的抉择。

㈢教学环境比较 美国的“翻转课堂”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萨尔曼∙汗和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范本都采用了上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借助于移动通讯和平板电脑技术,可以在家里、课堂里随时随地地“泛在”展开。萨尔曼∙汗把课程制作,学生在家学习和到教室作业,以及让教师通过学习管理平台监控学生学习进度,根据需要介入学生学习,予以个性化的帮助指导等等,统统纳入技术范畴,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智能化的技术色彩。林地公园高中则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自带数字化学习设备,以便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基础上可以随时开始个性化学习,并且把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学生(tech-savvy students)视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

我国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基于网络和移动技术,采取制作教学视频的办法,试图将源于美国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本校实际相结合。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实验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早于美国20多年,当时没有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完全处于传统教学环境之中。但是,类似“翻转课堂”的教改实验偏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这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发掘其现实意义。

㈣教学理念比较

美国“翻转课堂”技术表征下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核心理念有二:一是“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这是提升学习绩效的最根本保证,揭示出网络环境下课堂学习的一般本质。二是互动的个性化指导。教师通过在教室里巡查或者学习管理平台监控,适时地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当两个核心理念相互配套转化为方法论时,就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课堂。由于“翻转课堂”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又得到创新无限的技术支持,一旦问世便风行全美乃至全球。

中国的“翻转课堂”,无论是重庆江津聚奎中学还是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是,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当年木渎高级中学的类似“翻转课堂”的教改实验,其直接目的也是为了高考,只是采取了重视培养能力的教学策略,并没有产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实验的自觉行为,更没有上升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认识高度。随着时过境迁,几乎销声匿迹。

四、创新适合学校实验的“翻转课堂”模式

中美“翻转课堂”实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则与方法。根据中小学校现状,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两种渐次提升的“翻转课堂”实验模式值得提倡。

㈠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模式

该模式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要求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学会结构化思考,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学会制作和上传教学视频,善于运用专题学习网站,善于组织交流学习成果,善于在聆听中发现学生思维脉络,学会智慧指导学生,并且在课堂上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作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该模式容易上手,使初涉“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的师生快速发现其优越性。

㈡协作探究“翻转课堂”模式

该模式同样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选择探究课题和研究方式,或根据课题或情境选择研究方式;通过小组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手段从事意义建构;学会平等讨论问题,发展交往能力;在思想碰撞、迁移、联想中激发智慧;形成解决问题的信念、方法和毅力;并通过展示,深化学习成果,享受成就。要求教师善于策划协作探究的主题;善于指导而不是直接要学生怎么做;善于观察、总结、组织交流讨论;善于激励学生探究热情。

这种模式尤其适合小学科学和中学理、化、生等学科的学习,但是需要专家指导。

五、比较引发思考

㈠重视“翻转课堂”实验中的教师影响力

“翻转课堂”实验成功与教师影响力有关。观察教学视频可以发现,萨尔曼∙汗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讲师,通晓可视化教学技巧,他的教学简明易懂,渗透着趣味、方法和哲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只有他一个讲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超过3000个,吸引了全美乃至全球超过1亿6千万人次观看。查询其学习背景,发现他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理学士、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理学士,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硕士,以及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等多个名校学位。可以说,萨尔曼∙汗开启了最聪明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新时代。

另一位“翻转课堂”先驱者乔纳森∙伯格曼也是一位优秀教师,曾获得2002年美国总统数学和科学教学卓越奖(Presidential Award for Excellence for Math and Science Teaching),2010年入围科罗拉多州教师半决赛(Semi-Finalist for Colorado Teacher of the Year),还担任伊利诺伊州约瑟夫∙西尔斯学校的领先技术负责人(Lead Technology Facilitator)。他和亚伦∙萨姆斯的“翻转课堂”实验的成功恐怕与此不无相关。

我国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必然考验教师影响力。将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与我国的黄冈名师公开课视频作比较,可以看到黄冈名师视频中有许多干扰观看者学习的因素。全国各地学校不乏黄冈名师公开课中的教师,如果不能通晓网络环境下可视化教学特点,依样画瓢匆匆上场,“翻转课堂”很有可能翻不出多好的效果。

因此,“翻转课堂”实验需要遴选教学基本功好、有心理学悟性、通晓网络环境下可视化教学特点、善于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师担纲,同时迫切需要加快“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㈡电教系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萨尔曼∙汗“翻转课堂”实验和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实验都采用视频作为课前学习资源,一个“用视频再造教育”的新时代转瞬之间就来到了,这给电教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认真研究微课程制作规律,各尽所能,百花齐放,积极开发以视频为主要格式的教学资源,就能壮大事业,站立信息化教育潮头,引领教育现代化。反之,将被课程改革实践抛在后面,丧失引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地位。

第五篇: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

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当前,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正冲击并改变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越来越多的学校顺应信息技术引发的教学变革浪潮,积极投身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但就课堂教学而言,无论其发生怎样的“翻转”或是“颠覆”,也不论翻转课堂如何强调“学生中心”,都无法否定教师在课堂教学变革中的主体地位,也不能简单抹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翻转课堂究竟会给课堂“教”与“学”带来何种变化,教师应如何应对,理应是当前迫切需要回应的基本问题。已有研究多基于技术的角度,强调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将教师定位为“视频的设计制作者、交流互动的组织者和学后反思的促进者”[1],未能在教学的视域中对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转变作更具针对性的揭示。据此,文章拟基于对教学的基本思考,尝试就翻转课堂中的教师作为展开探讨,以期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讨论。1

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学转型

翻转课堂的兴起不仅表征着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深度介入,其实质更是信息时代培养新人的需要对课堂教学带来的挑战,以及课堂教学积极回应与转型的结果。

首先,课堂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翻转课堂在表面上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结构框架,实质上却在根本的教学思维方式层面实现了转变,将教学的中心视点从知识转向了学生,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促使学生自主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的学习环境,其教学目标是指向学生能力发展的。对此,有研究在对“先学后教”的教学实践考察之后指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示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而且“在目标维度方面消融了素质教学和掌握双基’间的对立”[2]。在这一意义上来理解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其顺应了信息技术时代致力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趋向不无联系。其次,课堂教学内容由预设课程转向生成课程。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翻转课堂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学论视野中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精华”[3]这一问题的思考,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课前视频,使学生通过“有意义学习”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则更多的是师生围绕问题展开自我探究与多重对话。换言之,课堂这一教学的主阵地,其主要任务在于知识的内化与应用,在于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生动地体现了“生成课程”的理念[4]。

再次,课堂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信息技术时代,课堂教学更为重视学生“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而非他“固有的知识水平”[5]。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自主发展不仅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内在价值追求,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所在。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缺乏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如何能够完成课前视频的自学,又如何能够通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实现知识的生成与意义建构,从而获得自我发展。一项针对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表明,实施翻转课堂班级的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级,且学生对教学中交流与合作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班级。[6]这不仅表明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获得了提高,也表明学生渴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最后,课堂教学对象关系由同质对待转向关注差异。翻转课堂注重学生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对多”转向“一对一”,从“一刀切”式的课堂教学指导转向依据学生需要的“按需指导”,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转变,与其说是适应了信息技术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倒不如说是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介入,使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关注差异这一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获得施展的条件——课前的在线视频自学。不仅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一对一”的差异式指导提供了时空条件,更因在线学习的平台的反馈、评估功能,为教师关注差异奠定了学情基础,使其开展按需指导成为可能。2

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

翻转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应对信息技术时代进行自我革新的结果,是课堂教学转型的一种表征,回应了“通过什么方式、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学根本问题,涉及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在此意义上来思考教师的应对,显然有必要超越信息技术层面,在教学诸要素的关系中,动态把握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首先,在“教师—学生”维度上,教师要做基于未来社会的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翻转课堂在根本上将教学的中心视点从以往的“知识掌握”转向了“人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形态。但值得注意的是,标榜“学生中心”的翻转课堂,既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作为超越社会历史情境的抽象的“人”而存在、发展,也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放任”。教学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进步主义教学改革,还是结构主义教学改革,一旦我们将教学中的个体与社会、知识与能力等范畴截然对立,其结果只能走向失败。因此,就翻转课堂而言,其教学固然要凸显“学生发展”的中心视点,但必须要将学生个体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下,将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置于学生发展目标的统领之中。

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整合的教学目标观,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基于社会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普遍要求确立学生发展的目标框架。例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交流技能”是作为一般性技能培养的,除语文学科之外,其他学科很少会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交流技能”的发展。但在翻转课堂中,随着课堂教学时空的拓展,“交流”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有必要突破既有学科界限,在社会对“人”的发展需求下构建诸如“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目标框架,将以往学科视野中较为忽视的交流技能、媒体素养、信息素养、创造技能、公民道德等一般性技能、态度与学科知识目标加以整合,并以此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另一方面,教师要有“用知识做什么”的教学设计观。翻转课堂虽然将课堂教学的重心转向了学生发展,但并没有在知识与能力之间作截然对立。相反,翻转课堂重视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探究之前,通过在线视频获取必要的知识。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有必要反思“用知识做什么”的问题。翻转课堂实施中,知识除了用于应对纯粹的理论性问题或符号化的问题(如习题),更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应对真实的实践性问题。这对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知行结合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显然都有着更高的考验。

其次,在“教师—知识”维度上,教师要致力成为学生知识图谱建构的促进者。任何教学都需要处理知识问题,翻转课堂也不例外。翻转课堂对学科知识的处理至少表现在学生课前在线学习、课中的巩固练习和检测反馈这样几个环节,而其中以课前的微视频学习尤为关键。在翻转课堂中,一般要求微视频能够在5~7分钟的时间内,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学科知识模块。显然,这些知识模块的呈现,既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又需要顾及学科知识的内在顺序,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图谱的不断建构中获得发展。

其一,教师有必要成为知识图谱的梳理者。一方面,学生作为初学者,一般对于学科的知识体系很难把握,对于什么先学、什么后学往往并不清楚,这需要教师能够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对学科知识体系获得整体性理解之后,帮助学生建构促进其发展的知识图谱;另一方面,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实现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串起各个知识点的内在线索。对此,有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缺乏从整个单节、单元、整本教材甚至学科的视角去观察当前知识内容的弊端,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相关内容形成“知识树”,使学生能够顺着思维导图有机整合所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7] 其二,教师要能够对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有所把握,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翻转课堂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不能仅仅依靠充满“声光色像”的信息技术,而应该建立在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之上。翻转课堂中,学生有关知识的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一方面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能够给出较为充分、准确的评估,做学生学情的评估者,学生已有知识的结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教师课前微视频的内容结构与讲授方式;另一方面则依赖于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如先行组织者策略、基于信息利用多种形式表征知识的策略等,使学生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真正建立联系。笔者在调研中曾看到有教师在利用微视频讲解化学课的“电解质”时,为说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首先提及物理中依据导电与否将物体区分为导体与绝缘体,进而以“是否导电”这个更抽象、更概括、更高包容水平的概念促进学生思维迁移,以“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同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促使学生新旧知识发生联系。

再次,在“教师——方法”维度上,教师要做超越具体教学方法的方法论自觉者。翻转课堂一方面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流程,注重“先学后教、因学定教”;另一方面也转变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象关系,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由“一对多”转向了“一对一”,强调教学的异步性。这种转变意味着在翻转课堂实施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具体教学方法的采用,而需要站在教学方法论的高度,对具体教学方法展开反思,做教学方法论的自觉者。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处理如下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的适切性问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强调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尤为注重学的差异性和教的异步性。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针对不同指导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其关注点在于方法与对象的“适切性”。例如,成都七中在实践“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师制作课件,学生自学答题,根据反馈二次备课,开展课堂教学”的四段式教学模型。[8]这其中,教师通过“云平台”及时获取教学反馈并进行“二次备课”,正是体现了教师教学方法与对象的适切性,对于“因材施教”的真正落实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之间的互动关系。翻转课堂实施中,学生的学是“先学之学”,教师的教是“后教之教”,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法对教法复杂的生成、制约关系。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理应指向学生思维过程中难点、障碍点,其关注点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例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云技术班”中,学生通过触摸平板电脑进行电子书查阅和课堂作业“微检测”,检测结果的统计数据和反馈可及时显示在高清电视上,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即时依据。[9]显然,正是翻转课堂实施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并据此展开“因学定教”成为可能。

第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关系问题。翻转课堂的知识讲授在前,通过在线视频完成学习,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围绕问题解决、基于师生互动以促进知识生成的主阵地。这要求教师将教学方法运用的关注点转向师生关系,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回应反馈、互动生成、延伸拓展。作为以问题解决与知识生成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来说,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可能更倾向于“激疑解惑”。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表明,学生最需要的并不是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而是其在问题解决中遭遇困难之时来自于教师的及时帮助。[10]于教师而言,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如何以恰当的方法激起问题,并协助学生实现问题解决,是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最后,在“教师—文化”维度上,教师要成为教学模式的文化阐释者与反思者。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基于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而生成的,而无论何种教学思想与理论又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境域之中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因此,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引进、推广必须要考虑到文化适应问题。对此,翻转课堂也概莫能外。翻转课堂在我国虽有兴起之势,且不断升温,但作为教学实践者,如果教师只是像引进流水生产线一样对其加以使用,只关注其操作技术层面,就会凝固僵化这一教学模式,更会因为缺乏文化层面的考量而加剧课堂教学的异化现象。教学改革中曾经走过的曲折提醒我们:对于翻转课堂,教师有必要在文化的意义上对其作出阐释和理解,此其一。

其二,在文化的意义上理解翻转课堂,还要求教师做教学模式的反思者。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也自然就有了文化适应的问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将学习看作是一种“个人化的活动”。但必须看到,这种极度强调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前现实对于教学社会性的注重或多或少存在某些背离。无论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还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礼记·学记》),又或是当前我国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视,都至少反映了对个人与社会、本土与外来关系的处理,理应成为翻转课堂实施中值得深入反思的问题。如何在中国文化的整体语境中,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化为中国本土”[11]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本土教学文化的探寻者、守望者与整合者。3 结语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引进与兴起,更像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运动,而教师无疑是推动这一改革浪潮的主力军。教师如何理解翻转课堂、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决定了翻转课堂在我国能走多远、能走多好、能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可以说,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远不应只受“信念伦理”的支配,更应该充分考虑到课程教学改革的“责任伦理”[12]。在此,笔者更愿意指出,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教师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准备,恰恰相反,而应该在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内在生命力领悟的基础上,超越技术层面对教学中诸要素之间关系作出动态理解,并据此调适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切实提升翻转课堂对于我国教育教学的适应性。概而论之,翻转课堂一方面表征了信息技术时代对于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作出系统思考,在学生发展的目标框架中,成为教学内容的生成者、教学方法论的自觉者;另一方面,教师也理应充分认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内在限度,依托具体的教学实践,在积极行动中做教学文化的阐释者、反思者与整合者。唯其如此,“翻转课堂”这一源自于西方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避免“水土不服”,对我国课堂教学的深化发展产生积极意义。当然,质疑也好,担忧也罢,翻转课堂已成为我国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现实”。于教师而言,与其被动卷入,倒不如依托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在积极行动中展开理性反思,方能更有裨益。这也是文章使用“教师作为”而非“教师角色”的意图所在。

下载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背景下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背景下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翻转课堂”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起了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 在观课中,由于一次真实的对话,让笔者看到“翻转课堂”中师生追寻到的幸福和快乐,进而引发了笔者对“翻转课堂”的思考探究。一、翻转教育教学观和理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翻转课堂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翻转课堂 【摘 要】“翻转式”课堂教学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它不仅有利于转换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而且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不......

    浅谈高效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技巧(合集5篇)

    高效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技巧浅谈 摘要: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新的教育环境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及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高效......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这互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调配潜在的教学资源,能够......

    翻转课堂8:翻转课堂的思考

    关于翻转课堂研究7 翻转课堂的思考 仔细分析美国的翻转课堂,与我们的课堂改革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现简单的汇总以下。 一、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所谓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主要就是体......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武红星2017.4.12 传统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

    对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几点思考

    对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几点思考 【摘要】数学是一门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高中数学更是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