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智慧课堂一年级第10课
开平区音乐、美术智慧课堂教学模板(试行)
单位:王千庄小学 授课教师:刘亚倩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10课《泡泡飞呀飞 》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目的让学生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开动脑筋在材料选择,装饰上表现出新颖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学会用各种材质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孩子年龄段低,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的形象思维,感知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吹泡泡这一过程,强调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去关心自己生活及周围的一切,大胆发挥想象,逐渐的去学习,去寻找和挖掘那些蕴藏在普通而平凡生活中的美,运用美术语言将他们表现出来,从而唤起学生感觉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表现美的愿望。
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泡泡飞起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在空中的情景,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大胆画出自己喜爱的泡泡。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1学生作品是否有新意与个性。
2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新颖的特征。
教学学法:自主交流、讨论、探究为主,欣赏评述为辅。教学流程:(备注好各环节时间分配,媒体运用)
一、情境导入
问题探究(3分钟)
同学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吹泡泡,请两位学生到前面和老师一起吹。在吹泡泡之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在吹泡泡的时候,请你仔细观察: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教师吹泡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泡泡在教室里飞起来,让学生进入情境。)(因为光照的原因泡泡吹出来是五颜六色的。形状有圆形,半圆,月牙形。特点是透明的,会飞。)同学们觉得泡泡漂亮吗?(漂亮)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些美丽的泡泡。你们愿意吗?(愿意)教师板书课题《泡泡飞呀飞》。二,交流点拨(10分钟)
1透过泡泡可以看见什么景物?(我的泡泡里有老师、我的泡泡里有同学的笑脸、我的泡泡里有窗外的美景花草,动物,人物等)ppt 2泡泡会飞,今天呀,老师想邀请你一块去乘坐泡泡旅游好吗?如果我们把泡泡吹的那么大(手比划个大大的圆)就可以把你装进泡泡里了,我们跳到了泡泡里面,风儿一吹,你和泡泡跳着轻盈的舞姿,又继续飞呀飞呀。(播放课件:泡泡飞到草原,高山,大海,天安门等各个地方的画面)你希望泡泡会飞到哪里去?你又希望有谁陪着你一起飞?小组互相说一说,在说给大家听。
3学生讨论。(我想飞到天空去看整个城市、我想和同学们一起飞到月球上去考察、我想和老师一起飞到空中旅行„„)4小结:泡泡不仅颜色美、形状美,而且从泡泡里还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事。请你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这么美的泡泡
留下。(画下来。)
3教师示范,怎样画出泡泡透明的感觉,先画人再画泡泡,绘画时注意画面大小关系,前后关系,遮挡关系,有疏密变化,构图要饱满,色彩美丽。
师:除了绘画类,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
出示课件学生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可以绘画的、也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吹气球,撕纸拼贴等,可以根据设计,在这些物体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二、巩固拓展25分钟
1、明确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泡泡.黑板上有一个“泡泡乐园”。等会画好或是制作好的,请你把它贴上来,我们一起评出“最受欢迎的泡泡”。
2、练习提示:大胆创意,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可请一些小朋友到台上共同创作作品)
四,评价反馈: 2分钟
展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出“最受欢迎的泡泡”。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泡泡,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还运用了印一印、撕一撕、画一画的方法把泡泡留下。尽情地享受了泡泡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授课教师电话:*** 学校审核领导电话: 学校审核领导意见: 区级审核教师意见: 区级审核教师电话:
第二篇:美术第四册第10课教案
美术第四册第10课:《奔跑的动物》教案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教 师:郭 燕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动物站立时和奔跑时的不同形态,了解动物奔跑的特征。
2.学习表现动物的奔跑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大胆作画,使画的动物都像是在奔跑。
教学难点:动物奔跑时四肢交替运动的表现。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色纸、剪刀等
(教师)有关动物奔跑的图像及文字资料、课件、用纸板制作的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某种动物的平面教具、水彩笔、油画棒、色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1.提问揭题。
(1)提问:大家喜欢体育运动吗?班里谁跑得最快呀?比汽车还快吗?
(2)揭题:可有的动物跑得比汽车还快呢!你想了解哪些动物有这样大的本领吗?我们学习了《奔跑的动物》之后,就知道了。
2.欣赏激趣。
(1)看动画片《咕咚》(见相关资料)。动物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咕咚”,受到了惊吓,盲目地奔跑起来……
(2)看奔跑动物的定格画面,观察动物的腿部在活动和静止时的区别。
(3)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五条。
3.尝试表现。
(1)展示纸板制作的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动物平面教具,并演示几个动作。
(2)让学生根据记忆,上台演示站立、行走、奔跑、跳跃等不同的动态。
(3)示范和分析奔跑动物的画法。重点强调腿的画法,注意腿部的斜度、腿与身体的连接部。
(4)分小组抽签,让学生按抽到的命题在小纸片上试画。小组评改后,各小组间一一相互交换小纸片,相互欣赏启发。
4.启发想象。
(1)让学生充分考虑要画的场面及表现方法,课件展示变换的多种场景。
(2)课件展示《狩猎图》、《拉斯科洞穴岩画》及优秀学生作品,重点欣赏奔跑动物简练、夸张的表现方法,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3)让学生自编动物奔跑的故事,自由想象故事中的场面。思考:哪些动物在跑?为什么跑?谁跑得最快?还有哪些动物会跟着一起跑?
5.作业辅导。
作业要求:自选材料,创造性地画一只或一群奔跑的动物。
6.作业讲评。
(1)讲评作业时主要看故事是否精彩、表现方式是否独特、画面是否完美等,多鼓励、少批评。
(2)课后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方式表现奔跑动物,如:剪纸、撕纸拼贴等。讲童话故事《咕咚》
湖边是棵木瓜树,树旁住着小白兔。一天,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风一吹,从树上掉下来,“咕咚”一声,正好掉在湖里。
小白兔听到“咕咚”一声,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拔腿就跑。
一只狐狸看见小白兔慌慌张张逃跑,很奇怪,忙问:“你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喘着气:“咕咚——咕咚。”狐狸看到小白兔那副惊慌的样子,以为“咕咚”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吓了一跳,也跟着跑起来。路上,它们又碰到狗熊、梅花鹿、老虎。老虎看它们没命地跑,忙问:“你们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了?”
狐狸说:“„咕咚‟来了!”他们一个个都说不清“咕咚”是什么,大家也都没命地跑。
最后,它们碰到了一只长毛狮子。长毛狮子拦住它们说:“什么东西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这时候,它们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不得了,„咕咚‟来了!”
长毛狮子又问:“„咕咚‟是什么?在哪里呀?”它问老虎,老虎说不知道;问梅花鹿,梅花鹿说不知道;狗熊、狐狸也都说不知道。最后问小白兔,小白兔说:“那个„咕咚‟就在我住的湖边。”
长毛狮子说:“那好,你带我们去瞧瞧。”
小白兔说:“不行!不行!那个„咕咚‟太可怕了。”
长毛狮子说:“不怕,有我呢!”
小白兔没办法,只好带了大家来到湖边。大家东瞧瞧,西瞧瞧,咦,哪有什么“咕咚”呀!这时候正好有一只木瓜熟透了,掉到湖里,又响了“咕咚”一声。这一来,大家才把事情弄明白了。
第三篇:美术第三册第10课 画触觉 教案
第十课 画触觉
本课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验到的一种生理感觉反应,让学生触摸各种不同材质的东西,然后把自己的感觉通过点、线条、色块画出来,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观。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这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表现出来。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知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然后通过灵活有趣的触觉尝试和体验手段,使学生的联想外现成感觉绘画。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感觉物、大师的抽象作品。
学具:各种表面不同质地的东西,作画材料及工具。教学过程: ——游戏、体验
1、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进行“盲人摸物”游戏,让他们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如:冷热水、石块、抹布、塑料、沙子、胶水等,说出摸到物体产生的感觉,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物体。
2、下面同学也联想一下自己摸到这些物体时会有什么感觉。——尝试表现
1、让这几个进行过“摸物”游戏的同学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用点、线条、颜色去表现刚才摸过的物体给自己带来的感觉。
2、教师总结:直线表示坚硬、光滑;折线表示粗糙和刺手;波浪线表示柔软和流畅。颜色中蓝、绿可以表示冰凉;红、黄、橙表示温暖和滚烫;黄灰、红、蓝表示麻、软等感觉
——欣赏范作
1、教师出示大师的抽象作品,问学生你看到这些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用语言描述。
2、大师用了什么样的色点、色块、线条,你喜欢这样的画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去表现吗?
——联想、表现
1、教师在黑板贴上几种实物,启发学生联想自己摸到这样的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尝试用色点、色块、线条画一画。
2、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不同质地的东西,互相摸一摸,说出自己的感受,再用自己喜欢的色点、色块、线条去表现。
——交流评价、小结
1、鼓励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欣赏,请同座位评价一下你画的是什么触觉。推荐认为好看的作业,表现触觉清楚明显的作业上来向全班展示。
2、教师小结本课。
3、课外延伸:回家后触摸今天没有摸过的东西,把触摸后的感受画下来。
第四篇:第十册美术第7至10课教案
第十册美术第7至10课教案 第七课: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习近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学习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增强科技意识。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透视的基本方法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教具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
绘画工具
范画作品
学具准备:课本、绘画工具。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怎样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空间关系呢?在我们初步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以后,就会有办法了。
生活中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远去的铁轨„„都使人感觉越远越小,这就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二、欣赏,体验
欣赏画家的静物画,初步感受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
1.摸一摸香蕉、石榴或柚子的实物水果,感受实物的质感和体积,再结合《番石榴》作品赏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引导学生用纸做透视框,时间体验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加深透视的基本原理。
了解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帮助理解物体的立体感。
3.利用多媒体观看道路两旁的树木、电线杆和渐渐远去的马路,以及成角的高楼,从实景中,感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了解“斜线法”、“垂线法”、“明暗法”、“投影法”等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4.欣赏同龄人作品,学生发表见解。
三、表现
以小组合作形式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参考教材中两幅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可选择现代穿插、用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用成角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老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四、评价,延伸
学生自评和小组评,看看自己或他人是否学会了、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划出了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第八课: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各种物体的表面特征。
2.通过欣赏、体验与尝试,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表现生活,用于创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平滑、粗糙、流畅、生涩、轻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不同表面特征的物品,如实物、图片资料、画、绘画工具。学具准备:课本、绘画工具。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观察感受自己熟悉的金属、玻璃、毛皮、塑料等物品。
说说他们的表面特征。
二、欣赏作品
引导欣赏安娜•拉诺茨的作品《呆呆地走着》,并说说它的特征。
你认识豪猪这种动物吗?
豪猪是浑身长满尖刺的、直立行走的一类野猪型动物,它们居住在干旱的卡里姆多种不平原上。一旦遭遇敌人,它们通常会呼朋引伴地冲上去,抖动身体射出北部的尖刺——这会让大部分敌人落荒而逃。
它身上的刺给你什么感觉?
尖利、粗硬的线条是怎样画的?
用这样的线条还能表现哪些物体?
以小组的形式欣赏、探索《洁》和《红壶》两幅作品,到各组进行知道,适时引导“美术与科技”的相关点,启发思考如何表现同类物品。
色彩表现:在大红中留出高光,表现出壶面光洁的特征。葡萄留出高光,表现其饱满多汁的特征。摄影作品,水龙头金属的坚硬感,番茄的光滑感、新鲜感,水的玲珑剔透感。
线条表现:用细而尖的线条表现尖利、刚硬的刺。用有区别的点与波浪线条表现粗糙的墙和木材表面。用有序而松散的线条表现毛茸茸的表面
三、制作
摸一摸各种物品,认真观察其表面特征,学习表现方法,思考用什么方法表现它们的特征。进行绘画竞赛。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以自主或合作表现的形式,以写生或者记忆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注意画面的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仔细描绘物体前后、左右的穿越和遮挡关系。
四、评价
展示作品,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为评价标准,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
第九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学具准备:课本、绘画工具。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五、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第十课:变幻的色彩
教学目标:
1、掌握色彩推移的三种方式。
2、应用色彩推移的设计手法去装饰常见的器皿或包装盒。教学重点:
运用色彩推移方式,装饰一件常见的器皿或一个包装盒。教学难点:
有规律地排列色彩,根据不同的装饰对象选用不同的色彩推移方法去设计。课前准备:
有关色彩退役的十五和图片,纸杯或包装盒、笔、颜料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图片,画面上出现了哪些景物?
2、找出其中任一景物或物体,说说画家用的是什么色彩来表现的?有何规律?
3、画家巧妙地运用色彩退役的方法,描述了怎样的一个世界?
4、你从画中学到了什么?
二、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意义:
红
热情、艳丽、兴奋、喜庆、高贵、奋进、血液、注目、火焰、恐怖 橙
光明、温暖、愉快、激烈、活跃、甜美 阳光、食欲、妒嫉、疑惑 黄
明朗、希望、贵重、愉悦、黄金、收获 华丽、富丽、警惕、猜疑 绿
活力、舒适、和平、新鲜、青春、温和、和平、春天、无知、平凡 青
清泉、凉爽、安宁、秀气、高洁、沉静、清淡、轻柔、淡漠、酸涩 蓝
冷静、深远、透明、开朗、理智、天空、海洋、智慧、严厉、凄凉 紫
高贵、庄严、神秘、豪华、思念、温柔、女性、朝霞、忏悔、悲哀 白
纯洁、洁净、明朗、透明、纯真、简洁、白银、清爽、投降、失败 灰
阴天、烟雾、随便、沉着、平易、暧昧、抑郁、普通、消极、失望 黑
黑夜、深沉、庄重、成熟、稳定、压抑、消极、沉没、悲感、死亡 色调的意义:
相同色相的颜色在变化时,可看到变淡、变灰、变深时不同效果。
亮色调 明快、纯粹、高贵、浪漫、鲜明、昂贵、光辉、华丽、新鲜、魅力 鲜色调 新鲜、艳丽、热闹、华美、活泼、外向、兴奋、热情、刺激、浪漫 深色调 奥秘、深沉、高深、理智、高尚、深邃、简朴、传统、忧郁、无聊 暗色调 坚硬、持重、刚毅、朴素、坚强、沉着、刚正、无私、消极、沉默 灰色调 稳重、质朴、老成、消极、成熟、平淡、含蓄、沉着、顺服、中庸 色彩三要素、色调: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即指各种色彩的相貌,也是区别各种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由光的波长决定。一般是以色相环上的纯色为准。通常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40色等色组成。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准确表现色彩的关键。
2、明度:
明度又称亮度、光度、深浅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物体都存在着色彩的明暗状态。一般说来,色彩浅其明度就高,色彩深明度就低一些。服装设计中,服色的明暗差别是配色的关键。明度差别大小,在色彩学中称明度对比。
3、纯度:
纯度是指颜色的纯粹程度,也称饱和度,即指不搀杂黑、白、灰的颜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加入其他色越多,纯度越低。人眼对色彩纯度的感觉能力较强。
4、色调
制色彩外观的重要与基本倾向。色调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而决定。从色相方面来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等。从色彩的明度来分,有明色调、灰色调、暗色调等。把明度与色相结合起来,又有对比强烈色调、柔和色调、明快色调等。从色彩的纯度来分,有清色调(纯色加白或加黑)、浊色调(纯色加灰)。把纯度与明度结合起来,有分明清色调、中清色调、暗清色调。
三、欣赏课本范画,表现。
1、装饰画 :太阳是由红到黄的色相推移构成;“伞形树”是由紫到白的明度退役构成;“铅笔形塔”身世由黄道率的色相退役构成;大地主要由“黄—橙—红—紫”的色相推移构成,其纯度也从高到低起了变化。
2、感受学生作品:有平面装饰、立体装饰,单独或综合地运用了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等原理和手法。
四、表现:自己设计作品,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设计。
五、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作品,评出优秀作品。
第五篇: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个西方美术的基础与源头,同时相对于前几节课来说这里集建筑雕塑绘画与一体,并且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对于西方和现在的中国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所以从中西方对比的角度而言,同时期的中国的美术作品也可以与之进行比较,总的来说,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并且西方后来的作品又对其继往开来,所以这节课相当重要。加之本课的内容涉及古典艺术的三大渊源,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颂扬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这三部分的内容都各具特色,对后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所以一定要抓住要点对其诠释清晰明了才行。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于西方的艺术大师或者个别的艺术作品可能会有所了解,但是如果上升到对整个艺术时期的认识包括整个时期的艺术特色的理解,概念就不会那么清晰了,所以如何让学生的认知系统化,条理化,同时还要让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与诱思了。
教学思路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的教学思路初步为看——思——说。也就是通过看书看课件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自己大脑中加工整理出自己已知和未知的问题,通过考察别人和请教别人,来完善这种知识构成,也就是说先看(发现问题),再想(提出问题),最后同学间通过考察和交流(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古人也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弗·培根也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 所以,我的想法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以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学的最终效果不是把要把问题解决,使之变得越来越少,而是要滋生越来越多的问题才符合教学的规律。通过看文字图片资料,结合自身知识系统形成一定认知和对一些问题的未知疑问进而思索,在通过生生互问将问题提升,未知的讨论之后仍不得解教师只是点出思路方向让其自动解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这过程中鉴赏力也会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为西方美术重要起源的的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由此进而了解古罗马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思——说”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知识建构,再对外表达,通过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完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我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正确认识古典艺术的源头及对后的影响,尊重西方古典艺术对现在艺术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塑、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继承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性的发展了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学法指导 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以“魔镜魔镜,谁是画中最美的女人”引出西方美术史上十大美女的绘画,作品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到印象派,本课的内容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美术发展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学生会可能会知道中国的四大美女,西方的美女也许就知道蒙娜丽莎吧。以魔镜问天下最美女人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
一、(第一步:看书)利用导学案出示学法指导“根据教材和课件文字与图片资料,结合本课知识结构,进行自主学习”(详见学案)
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放手学生,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学。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这种自学能力,当然这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进行的。乐中体验
二、(第一步:看课件)总的引领学生认识这几个艺术时期的艺术类型及风格特点,(查阅文字资料)然后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作品搜索。
第二步:想(思考可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注:观看课件先后顺序及作品先后均由教师或学生自由选择。具体展示内容在此略过。
1、根据课本、课件及教师分析逐一完成对作品的搜索欣赏及欣赏后的思考及自测。
2、分组完成对所看文字及图片的认识形成问题。通过看,想,使学生完成对三个艺术时期的初步认识及深入思考。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某一点的深入探究。合作交流
三、(第三步:说)
1、根据文字与图片资料,结合自己、同学、及教师讲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察和请教同学。
2、分析同时期中西方艺术同一类型的区别,进行横向比较。
3、探讨西方古典艺术的源头。
1、分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查其他小组,并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供所有人商榷。
2、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与中国的雕塑及文艺复兴绘画与魏晋绘画的区别。
3、探讨西方古典艺术的源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确中西方美术横向对比的差异。探讨古希腊对西方美术的基础及源头作用。达标拓展
四、1、出示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界定它是哪个时期的。
2、分析文艺三杰 学生快速回答出来。根据自己的喜好谈自己,考查学生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的敏锐的判断力。
3、归纳其作品特点 的看法及观点,考查学生对文艺三杰的深度认识。总结升华
文艺复兴美术主要沿袭了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时期所形成的传统的艺术风格,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推崇传统性的创作手法,以追求理性美为创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客观事物(人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提炼为最基础的创作方法,这些古典艺术作品之中最根本的特点和最为醒目的特点便是其无处不在的传统性特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了西方后来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目的和创作发展趋势,使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呈现出真实、生动、高贵、典雅、严谨、明晰、纯净、明丽等审美特点。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亮点:我觉得我最大的设计亮点就是放手,以往都是尽可能的多给学生讲,唯恐讲少了怕他们不知道,现在看来,我们讲的未必学生就乐意听,所以把主动权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决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且现在的课堂教学也逐步向着这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模式逐步转变。填鸭式灌输以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尽早的转变角色,逐步的从课堂教学的主角变成学生学习的配角,只有这样才能立于教育的不败之地。还有就是现在提倡问题教学,所谓问题不是让其变得越来越少,而是变的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我们教师自己才会同学生一起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教学建议:对于课堂教学放手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度,毕竟学生们一直以来都是过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习生活,一下放开了,最导致课堂的失控与学生学习的无序,要循序渐进,并且一定要引导好。就像自主学习,一定要明确方向,这样学生不至于毫无章法做无用功。对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组织答案,这也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适时地鼓励和有效的评价才会使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