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学常规
上饶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常规(试行)
音乐学科,在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
一、备课
1、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音乐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了解熟悉教材的编写体系、知识结构与知识技能要点,了解教材内容之间的纵向、横向的联系,体现学科综合。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努力体现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明确各学段的目标与要求,熟悉全册教材的内容,理清本册知识的脉络。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课型,具体安排“赏、练、听、唱、奏、演、交流”等教学流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好教案,课后应及时写教学反思。
4、音乐课要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表现性等特点。要用音乐的情感感染学生,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中。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5、对教材中的歌曲,教师要反复地欣赏与体验,指导歌唱的方法,领会作者意图,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6、对教材中的音乐欣赏作品,教师要反复聆听,加强对作品的理解,记住作品的主题旋律及乐曲的结构图谱,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各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正确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境。
7、对教材中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准确掌握,并了解与此相关的其它知识和技能。
8、教师要熟练地掌握和使用钢琴(风琴、手风琴)、录音机、幻灯机、五线谱板、多媒体技术等。范唱和伴奏要准确无误、有感染力。
9、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准备好教学用具,如乐器、音响、图片等,自制一些必要的教具,拓宽教学思路。
二、上课
10、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教学。上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审美为核心、发展学生智能为主线的原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围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来组织一切教学活动。
11、教师的范唱、提问的设计、小结以及学生的听赏、思考、讨论、教学实践的参与,都要按课前设计好的程序进行,避免随意性。教学目标要体现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有机联系上,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予以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
2、教学时既要突出重点,也要解决难点及关键部分的内容;既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体现音乐教学的特点,教学中不应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切忌毫无目的、无休止的反复和脱离音乐形象的说教。
13、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必须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师要将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组合,恰当运用所选择的方法,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听觉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14、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入手,逐步提高。要避免脱离音乐形象进行单纯的知识性的教学和机械的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勤于动脑,敢于质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
15、要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唱歌方法。要防止学生或喊唱和用嗓过度。教材中的歌曲可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作移调处理。
16、教师上课须衣着得体、整洁、情绪饱满、举止端庄、和蔼可亲。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清楚、力求规范、生动有趣、富有感情。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带头使用礼貌用语。教师必须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17、围绕教学目的与任务,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直观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活跃、丰满。
三、课外活动
18、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因此每位音乐教师都应承担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工作,并将活动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平时有活动过程指导。
19、课外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活动的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设定,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还需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和教师自自身素质,可成立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等课外活动小组。
20、大力开展校园音乐文化艺术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文艺汇演、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等活动,要保证活动质量。
21、学校要创造条件,安排好活动场所,提供必要设施,保证活动时间。
四、教学研究
22、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3、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坚持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应在15节以上,并做好听课笔记。
五、考核与评价
24、考核的目的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予以重视。
25、注重平时考查,及时做好记录。
26、学期考核应在平时考查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方法应多样化。主要采用平时考查与阶段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随堂进行,以口头回答与演唱、演奏为主。考核内容不必面面俱到,能测试出学生音乐素质水平即可。
27、成绩的评定要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水平,注重个人纵向发展状态,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学业评定采用等级制。
28、音乐课堂教学的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歌唱、器乐、音乐知识、视唱、欣赏分析、创作等项目。
29、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
(2)对音乐的理解与运用,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3)学生本人在音乐方面的特长。
第二篇:音乐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音乐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全面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制度。
一、计划
1、教师应认真熟悉音乐课程标准并制订教学计划。
2、每个学期开学前,教师必须通读自己所教年级教材的全部内容,制定好本学期相应的教学计划。
3、每个教师必须按照自己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二、备课
1、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备课必须提前2-3课时,当天课的教案要事先熟悉,同时做好课前准备。
2、深入理解、掌握课标精神实质与内容要求,深刻理解教材,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内容。
3、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4、钻研教材,除了对唱歌、欣赏教学中的歌曲、乐曲进行分析外,还应对发声练习、视唱练耳练习、乐理知识、欣赏常识等教材进行分析。
三、教案书写
1、教案设计步骤要规范、内容要具体。在教案中要体现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型、讲练内容,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
2、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怎样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育,体现音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等内容。
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进行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听、唱、记、写练习法。
四、上课
(一)课前要求
1、教师必须穿着整洁大方,仪容端庄,举止文明,作学生的表率,创导美的氛围。
2、课前需要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准备好教具。
3、音乐教师要提前督促学生带好所学乐器。
(二)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把听、唱、表演进行有机结合,创造音乐教学的美感。
2、提倡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3、对所教内容的各个部分所占时间应安排恰当。
4、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杜绝“喊唱”,保护嗓音,注意对变声期的保护。
5、能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对教具运用自如,提高实际效果。
6、按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难度恰当,充分体现教学的效果。
五、成绩考核
1、考核评价应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考核内容,应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器乐演奏技能等等方面。
3、考核方式:口试、笔试、实践。
音乐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柴胡店镇中心小学
2014.9
第三篇: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一、教学准备
1、制订教学计划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段教学目标、本学段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和标准,熟悉所任年级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学期、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②学生学习音乐的习惯、兴趣、方法和心理 ③优秀生、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及所采取的措施(2)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①认真学习本学期教材内容,确立本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 ③列出本册教材各单元的重、难点(3)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以音乐教学的五种基本原则(音乐本位、协同融合、创造发展、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原则)为依据,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进度
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音乐实践和检测等时间安排。
2、备课
音乐教师备课,应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实践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主题,用“合格教育”的目标治教,用“适合学生”的方法施教,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从教,让音乐属于每个学生。
(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和参考书,了解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情况。
(2)挖掘教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意义,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教材的重、难点。
(3)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从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出发,注重音乐体验,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音乐教学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
(5)上课前必须检查各种教学用具,如:键盘乐器、各种媒体、教学光盘、磁带及相关音乐资料等
(6)板书设计和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7)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取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二、上课
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将音乐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音乐审美活动之中。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3.课前必须熟悉教案,作好充分准备,课堂上严防出现知识性错误。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对教具运用自如,运用多媒体应讲究效率和效果。
5.课前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着美丽大方整洁,提前到达教室等待学生。6.教案确定后,要严格按照教案内容上课,课后按教学目标检查教学效果,及时总结每节课的成败优劣和提出改进措施,写好教学反思,反思字数不限。
7.歌唱教学:
(1)要体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原则,要有愉悦性。
(2)教师的范唱、伴奏、动作示范要讲究声情并茂,学生的歌声、动作、行为要讲究美感。
(3)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提倡“高位置的轻柔的歌唱”,注意对变声期的嗓音的保护。
(4)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8.器乐教学
(1)按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器乐进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以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为主。如:竖笛、电子琴、口琴及口风琴等。(3)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9.欣赏教学
(1)欣赏教学要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
(2)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3)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10.注重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模拟生活情境、设置比较情境、利用语言、光线、美术、实物、音源等来创造情境。
(2)重视体验
①重视体验的独立性 ②重视体验的过程性(3)强调探究
①探究性学习的设计环节 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 ③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4)关注合作
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 ②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③提倡教师间的合作(5)加强综合
加强以音乐为主体的学科综合。
三、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准备好课本、乐器等上课工具。(2)指导学生收集、了解相关音乐资料。2.课堂学习
营造艺术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互相评价。3.课后练习:
鼓励学生课外欣赏一些好歌名曲,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追求高雅情趣的习惯。
四、课外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与音乐课相比,内容更丰富,天地更广阔,而且更多地涉及到艺术审美的个性与特长。加之形式多样富有活力,所以历来是深受学生喜欢与欢迎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课外活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合唱队、口琴队、笛鼓队、打击乐队、军乐队、舞蹈队、艺术团等。
2.有计划地开展“大合唱”、“歌咏比赛”、“学生音乐会”、“音乐欣赏会”、“音乐墙报”、“校园集体舞活动”及各种音乐知识讲座等活动。
3.各项活动应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为目的,各个活动小组均应有专业人员负责辅导、排练。
五、教学评价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1.评价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2)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3)课程管理和课程发展: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育,学校艺术氛围浓厚,开足开齐音乐课、配有专职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施配套齐全、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2.评价方法
(1)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采用定性评价和量化测评。
学生音乐课成绩评定,除了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外,还应结合评语一并给予评定。3.考核项目
(1)考核内容分两大块:考试和考查
平时考查:根据学生上音乐课的态度、表现以及音乐的素质来评定等级。(2)学期考核:面试和笔试
①面试:采用指定曲目或自定曲目考核学生的技能。②笔试:设计听力题和知识题来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第四篇:音乐特长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音乐特长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1、无故旷课,停课一周。
2、教学过程中杜绝使用手机,第一次发现提出警告,第二次发现停课一周。
3、上课迟到,第一次提出警告,第二次写三百字迟到说明,第三次写五百字迟到说明,依次以二百字累加,且要在全体同学面前宣读。
4、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专业课练习过程中,有打架、骂人、故意损毁公物和带校外人员进入的,坚决送交学校处理。吃东西、随意出入课堂、大声喧闹以及做与教学无关事的,罚站,到班主任办公室门口罚站。
5、不按时完成作业,提出警告并限时完成。上课不带书,罚站。
6、卫生清扫,每二到三人一组,每组负责一周,保证学习场所整洁。做的不到位可惩罚性的延长一到两周。
上述管理办法是在全体音乐特长生的集体讨论下形成的,目的是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养成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本办法一经实施将认真履行,未尽事项适时讨论添加。
音乐特长生集体讨论制定
2010年11月10日
第五篇:实验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宁国市实验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一、备课
1、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灵活而具体地设计音乐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
2、课时安排:参考教师用书,根据音乐课时恰当安排,对教师用书中不合理的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
3、音乐教学技能:突出音乐备课特点,教师要在课前把教材中的歌曲、乐曲、律动、舞蹈等内容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表现出来,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4、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步骤):首先要对教学有一个总的设计思路或框架,在框架内要对教学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根据新课程理念,既要考虑教师的教法,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法;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要活跃课堂气氛,还要激发创造性思维等等。同时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
二、上课
(一)教学目标明确
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在音乐教学法的不同方面和领域有计划,有层次地作好教学安排,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并对每一节课以什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来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和效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
(二)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1、音乐教学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2、音乐教学必须强调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
3、音乐教育必须强调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音乐教学领域包括:“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各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五)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
(七)创造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三、教学评价
1、音乐教学评价中强调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发展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2、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
3、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3)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总之,音乐评价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才能使评价活动更有效,评价更具可行性,这对深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音乐组
教导处
200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