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
日记写作——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215556)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 马雪芳
“摘要”鉴于现行作文教学方法陈旧,训练量不足,学生作文兴趣低下,作文教学成效不高的原因,从改变作文教学方法、作文载体入手,尝试日记写作,探索出一条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新路径。“关键词”作文教学 日记写作 必由之路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最近笔者对几所小学的三——六年级学生“作文心态表现”的现状作了一些调研,结果情况并不乐观,突出表现在学生的作文兴趣不高,自然作文能力、作文质量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作文心态表现之一:畏难心理。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应该说,即使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也具有了一定的思想,照例记录他们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思考他们心中悠远漫长的未来,表达他们心中真挚实在的情感,是一件极其愉快的事情。然而,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3%的三年级学生一听到作文课就害怕,六年级学生的比例还要高,竟达50%。
作文心态表现之二:依赖心理。观察是作文成功的第一要素。观察是耳闻、目睹、鼻嗅、口尝、手触等各种感官全面感受客观事物的过程。观察还是思考、联想的基础。观察的目的是发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但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学生不注意观察,有73%的学生没有能将观察及时记录下来的习惯,有66%的学生观察后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因而学生作文素材来源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表象重现型(根据题目要求,回忆以前写过的材料,一搬了之);2.不越 马雪芳,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多年致力写作教学研究。
雷池型(教师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3.改头换面型(找到范文,把时间、地点、人物改变一下抄下来了事);4.剪刀浆糊型(先寻找几篇相同的范文,然后拼拼凑凑,敷衍成文);5.随意编造型(根据题目要求,随意编造出人物和事件);6.守株待兔型(把同学的发言或老师朗读的范文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作文)。
作文心态表现之三:冷漠心理。笔者在《多方位“关注”——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一文(参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2006年第7期)中谈到了作文的实质:作文是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作文是人的灵魂深处激情的爆发。因为“激情爆发”,故作文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本应是感人肺腑的,作文本应是催人奋进的。可翻翻目下的学生作文本,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语言味同嚼蜡,字里行间情感苍白,人物形象干瘪单薄,事情经过平铺直叙。一个六年级学生写在国庆长假里随父母到北京旅游,第二天清晨去天安门广场观看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文中只有流水帐式的升旗经过,别说观看升旗时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就是当时一般的心情也未写一句。五年级有一个班写《发生在与同学之间的一件事》,竟有60%的学生不去积极地唤起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回忆,而是仿照课文《小木船》的情节,仅仅将小木船改成了文具盒、钢笔、风筝、小泥人等。作文过程,丝毫未有情感的参与。因为所写事件没有撞击心灵,故何谈作文后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洗礼。
作文心态表现之四:应付心理。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需要作文,有了作文能更好地生活。不过,在“你为什么写作文”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学生作文的“生活需要”并不强烈,倒是“任务需要”占了重要原因。请看一组数字:1.“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的话告诉别人”的只占28.7%;2.“写好作文对将来参加工作有好处”的只占16.1%;3.“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竟占到63.2%。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 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这些作文教学指导性的意见真是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关键处。
根据笔者30多年的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学生的日记写作是提高他们作
文水平的最省事、最省心、最有效的方法。
日记写作——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
作文课上,学生常常为题材问题而叫苦连天。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写作题材,你硬要叫他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篇教师规定要求的作文,这不是逼着学生跳崖吗?因而有些学生为了增加作文的悲剧气氛,竟将自己健在的母亲平白无故地“送往”九泉之下,自己成为“孤儿”,将自己写成子虚乌有的下河救人的“小英雄”,模仿雷锋陪送迷路的老奶奶回家这类胡编乱造的作文比比皆是也就不足为怪了。再说如果我们对这类造假作文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那么,日记写作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写作题材的问题。
小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他们与成人一样,每时每刻接触着人、事、物、景,这些“人、事、物、景”不就是他们丰富的写作题材吗?班上学生戴之琦原来写命题作文总是搔头摸耳的,现在写日记积极性可高啦,请读一读他最近的一篇日记——
今天是周日,我接受了妈妈交给我的一个任务:整理我的玩具。要整理玩具,当然先要把柜子里的玩具全倒出来,分类后才能整整齐齐地放进柜子里。我先将孔明锁的道具叠好放在一堆,再把积木、图章、万花筒、金字塔、大富翁、小博士漫游中国、七巧板和小强手等玩具放一边。分类完了,该把它们放入柜子里。为了使这些玩具不倒下,我把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差不多大小就随便了。我把图章放在孔明锁上,孔明锁放在万花筒上,万花筒放在积木上,金字塔放在这些东西左边,大富翁、小博士漫游中国、小强手都放在那些东西右边。
我终于把所有的东西整理好了,好累。本来我一直以为整理整理东西只是小菜一碟而已,其实不然。以后,我一定要做到从哪里拿的东西,用好后再放回哪里,让家里的物品摆放一直是整整齐齐的。
这不是一篇很好的小作文吗?尤其可喜的是小作者通过整理自己的玩具这件事,还下了以后“一定要做到从哪里拿的东西,用好后再放回哪里,让家里的物品摆放一直是整整齐齐的”决心,收到了作文与“作人”的双赢效果。我想作教师的为何要规定学生写“要求1、2、3、4„„”的作文?真是一点道理也没
有!这样的作文教学真是“作死文、死作文、作文死”。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发学生采撷生活浪花的兴趣。家人素描、家庭趣事、亲情实录,师生情谊、集体温暖、校园新风,人间冷暖、社会热点、世界大事等等,无不都是学生作文的好素材?现在语文教材上每单元安排作文2课时,其中1课时是老师的所谓辅导,1课时学生写作。故一个学期学生写8篇大作文已成了惯例。不是吗?教导处的期末“七认真”工作大检查中就有这么一项对于学生习作“量”的要求。未达“量”的自然要扣教师的考核分,超“量”的不加分。所以好多教师的作文教学,只求“量”的完成,淡化了“质”的提高。殊不知,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学生一个学期只写8篇作文,总计约4800字的训练量,你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想即使请仙人来教恐怕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吧。
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说:“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一切写作都是变相的日记写作。”(参见《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上海文艺出版社)明乎此理,我们应该要停止命题作文了,让日记写作这个最能捕捉生活素材的好方法牢牢掌握在学生手中,让上述这些作文的好素材一一进入学生的日记本,方是学生的作文从量变产生质变的最佳手段。
日记写作——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
刻板的作文教学固然是提不起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原因,刻板的学生作文载体——大作文、小作文本同样是引不起学生作文兴趣的又一个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我废除了大作文本、小作文本,而是让学生自己准备好三本硬面抄,谓之学生作文的“吉祥三宝”。
在第一个“宝贝”里,要求学生写一句话。小学生的生活节奏其实与大人的生活是一个样的,有忙有闲。在很忙的时候,我只要求学生一天写一句话。如“今天马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一句话本。听了马老师的介绍,让我深受启发”、“阿水羊肉店里的羊肉面真好吃啊”、“哇塞,李煜同学已经全部读完了学校规定的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我必须要加油呀”等等。我们不要小瞧了“一句话”,一年以后,两年以后,更长时间以后,当我们的学生重拾某一天时,这个本子带给他们的可能是无比的甜蜜或是壮丽的激情或是遗憾的教训或是不尽的思念„„
在第二个“宝贝”里,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里甜滋滋的,这时学生用一句话已不能表达自己当时的激动之情,我让学生写一段话,记在这个本子里。学生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句话也不能表述清楚了,我让学生写一段话,记在这个本子里。学生欣赏了一片好风景,用一句话也不能详细描绘了,我让学生写一段话,记在这个本子里„„我们也不要小瞧了“一段话”,日积月累,一方面学生的写作“量”在慢慢增加,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渐渐提高。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你叫他作文不优秀也难。
在第三个“宝贝”里,要求学生写一篇话。这个“活儿”一般让学生在双休日里完成,但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情而写,有感而写,实在无话可写,决不硬写。事实上,学生经历了一周生活,且已有了一定的写作兴趣,写一篇比较完整的作文并非难事了。请看班上一位原来对作文少有兴趣,但通过一学期日记写作以后的学生的“一篇话”——
洗衣机里洗萝卜 三(5)班 孙艺杰
寒假虽然过去了,但洗衣机里洗萝卜的事,我一直忘不了,一想起来就不由得暗暗好笑。
那是一个温暖的中午,妈妈要去街上买鱼,她把洗萝卜的任务交给了我。妈妈走了,我立即开始行动。我一边洗萝卜,一边唱着那美妙的歌儿‚拔萝卜,拔萝卜,哎呦哎呦拔萝卜……‛。不知怎么,我已经唱了好几遍歌了,可是洗萝卜还是没什么进展,泥土还有一大半没洗掉。我心想,这下我要完的,因为妈妈是个直爽人,回来她肯定会说我在偷懒。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墙角落里的洗衣机吸引了我。对了,衣服可以用洗衣机洗,那萝卜怎么不可以用洗衣机洗呢?想到这,我立马把几个大萝卜放进了洗衣机,放好水,拧开开关,洗衣机开始工作啦。我得意洋洋地坐在沙发里享受电视剧——童话片《喜洋洋和灰太狼》。10分钟后,洗衣机发出了停止工作的音乐声。我赶紧跑过去,打开洗衣机盖板,啊,萝卜呢?萝卜全变成了白浆糊。正在我发呆的时候,妈妈从街上回来了,问我:‚艺杰,萝卜洗好了吗?‛我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妈妈听了,一边大笑一边摸摸我的头说:‚你这个小傻瓜,太聪明了,萝卜怎么能放在洗衣机里洗呢?‛
原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好放在洗衣机里洗的啊!
有道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小读者一看《洗衣机里洗萝卜》,就被这个题目抓住眼球啦。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并会心一笑:真亏这个小朋友想得出这个“嗖”主意。谁说作文有“差生”?只要会写汉字、会说话的学生,都具备了写作文的条件,而且都具有写好作文的潜能。所谓的作文差生只是暂时还少有作文兴趣的学生。而日记写作又正是慢慢培养这些对作文少有兴趣学生最好的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明”了“两日日记”、“三日日记”的日记写作新形式。所谓“两日日记”,就是在一则日记写好以后,下一页空着,这一页留给明年的同一天再写。这样的日记可以让学生看看两年里的同一天天气是否一样?都做了些什么事?思想有没有进步?“三日日记”就是三年里同一天的日记。这样的日记写作形式,学生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这样的写作形式里“润物细无声”地得到了提高。
日记写作——可以充分表达学生的情感
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首先,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的作业,和其他作业一样,作文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通过作文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能力的提高中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其次,学生的作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文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其他任何课程、任何作业、任何活动无以替代的,它是自我的张扬和情感的表达,是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追求,既有人生意义又有社会意义。
命题作文的弊端之一就是阻碍了学生广阔的选材空间,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遏制了学生真情的自然表达。而日记写作不受题材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地点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在自己家里、同学家里、公园里、火车上、旅馆里等地方尽情地记录自己想要留住的内容,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真是“广阔天地,自由驰骋”。在今年5月20日三(6)班的一堂作文课上,我讲了怎样让学生记日记的内容。第二天张依婷同学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上课铃响了,马老师缓缓走进教室。师生问好后,马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们中间谁还知道去年的今天是星期几?天气怎样?作了些什么事?‛听了马老师的问话,全班竟没有一个同学能站起来回答。看着我们发呆的样子,马老师笑眯眯地说:‚你们答不上来,可马老师对去年的今天了如指掌。”只见马老师打
开一本硬面抄,翻到一个地方,举起本子,大声朗读了起来——‚2012年5月20日,周日,小雨。修改四(2)班王逸飞、四(2)班张薇、五(3)班姚颖洁的3篇作文,发上海《综合素质报》李主编。‘马雪芳外出上课(讲座)情况表’寄太仓市浮桥中心小学校长闻中秋,请他就5月18日我去该校与中高年级学生作作文讲座的情况写上几句话……‛朗读完后,马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年纪比我小,可为什么对去年今天发生的事已一点也记不起了,而马老师能记得清清楚楚,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及时记日记,马老师及时记了日记。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所以时间无比珍贵,但时间又可以被我们留住的,留住时间唯一的方法就是记日记。同学们想不想留住时间?‛‚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同学们,那就从今天开始,你也写日记吧。‛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有趣的课总是那么短暂。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日记。请相信我,以后我会像马老师一样,天天让时间留在我的日记本里。
单“有趣的课总是那么短暂”一句就让我感动,我知道那天的作文课是一堂成功的作文课。最后的“决心”表得那么自然。果然,现在张依婷同学已像模像样地记起了日记。可见“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这个道理是在任何事情上都是相通的啊。老师们,请你也动起笔来,把每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一一记录下来,这样师生同写日记或许学生的日记写作更为出现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景象。
日记写作——可以充分展开学生的想象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江泽民文选》)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个关系到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的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任。
日记写作形式多样,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议论文,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小小说,可以是警句,可以是格言,等等。总之,学生喜欢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这样的写作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班上学生王逸飞的一篇日记写的是《未来的家》,请大家一读——
我希望未来的家是这样的。
门是玻璃旋转门。玻璃要是那种坚如磐石的。进门还要按密码,有一次重复机会,连续错误的话门就会放电,当然是放静电,正确了门就旋转,必须立刻进入,十秒后,门会停止旋转。进去的时候要经过一条走廊,走廊会像电梯一样移动,不用脚走,就像机场里的平板电梯,省力多了。走廊两边会有很多只机器手臂。你在经过的时候它们会帮你从头到脚消毒,保证外面的灰尘细菌全部不会带到家里,真正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到了客厅,你会发现上面有许许多多的小灯,星罗棋布,像星星一样在一闪一闪的。整个客厅是圆的,墙上挂满了名画,周围是水槽,装上喷泉喷出千姿百态的形状,还有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客厅中间有个观光电梯直通房顶。打开天窗,可以欣赏到整个天空,感觉好像天空就是你家的天花板。
当然防备装置也是有的。在各个角落装上摄像头,一旦有动静,整个房屋会有铁板将它包围起来,像蚕宝宝吐了丝做了茧子一样全部包在铁板里面了,让强盗小偷都无可奈何。
另外所有管家、保姆、厨师等等都由专门的机器人来帮你完成任何事情。
真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
有想象就有希望。哪怕这想象永远不能实现,这想象本身就是成功!这样的学生多了,思想相互交流,灵感相互碰撞,又激发了学生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想象、灵感,这样的良性循环,学生的想象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这中间日记可谓立了头功。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有人曾经问我,中小学的写作如何教,我说无非就三条:第一,不许看任何作文书;第二,不讲作文应该怎么写;第三,小学开始每天写日记。”(参见《享受与幸福》,人民教育出版社)是的,如果我们的学生爱写日记了,写日记已成为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了,那么上述学生作文时的“畏难心理”、“依赖心理”、“冷漠心理”、“应付心理”就会一扫而光,你叫他作文写得差也难!
第二篇:第五册习作观察日记鸡蛋鸡蛋教学实录(范文模版)
一、激趣导入
师神神秘秘的拿着两个鸡蛋和两杯水走进教室,摆放在讲台上,什么也不说,学生议论的、窃窃私语的,甚至直接发问:“老师语文课带来鸡蛋干什么?”的都有。
面对学生的疑问、好奇,老师一直笑而不语,掉足学生胃口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看、听、说、想、写”三个字,说:“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同学们用你们的小相机——眼睛拍下你看到的,用你的小录音机——耳朵记录下你听到的,用你聪明的脑袋瓜子想一想,用你的巧嘴说一说,用你的小手写一写。”
二、引导观察
1、师:向学生展示两个鸡蛋,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说说特征。(普通的两个鸡蛋由于孩子对后面的实验充满好奇,看得很认真。)
生一:这两个鸡蛋都是椭圆形的
生二:这两个鸡蛋颜色和大小都差不多。生三跑上讲台摇了摇说:都是生的。
师:你们真棒,很会观察,不但用眼睛仔细看了,还用手感觉触摸,非常好。
2、师:(提起两杯看起来没两样的水)这两杯水有什么特点? 生异口同声:没什么区别呀?
师:是吗?光看看还不行,请个同学来验证一下,来尝一尝这两杯水。一生上台依次尝了尝这第两杯水,说:“两杯水都没什么味道” 师:是的,这是两杯白开水。
3、师将两个鸡蛋放进水杯,鸡蛋都沉在了水底。现在老师准备向一个杯子里加入盐,你们猜猜看,会有什么变化?
孩子们议论纷纷。生一:都会浮起来。
生二:盐水里的鸡蛋会浮起来,淡水里的不会动。生三:鸡蛋壳会变软。„„
4、实验:教师在学生的议论声中笑而不答,当众向一个杯子里加入盐。孩子们个个都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
“浮起来了,盐水里的鸡蛋浮起来了!”孩子们一片欢呼。“原来盐水的浮力这么大,比淡水大多了!”
师:孩子们,你们真会动脑筋,不但看得仔细,还思考出了盐水的浮力比淡水的大。总结观察过程孩子们用到的方法: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仔细听、用手去感觉、用舌头去尝、用脑袋去思考等等,教孩子如何观察。
5、介绍死海的奇特现象。
三、指导说话
让孩子们把实验过程说出来。
因为观察仔细,孩子们滔滔不绝,说得非常清楚。
四、指导写作
师:把你们今天观察到的实验用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就是一篇观察日记,你们会写吗?
生齐声响亮的:会
五、作文
石紫娴这样写的:
11月1日 星期二 晴 淡水和盐水
今天的语文课上,王老师拿出两个鸡蛋。我觉得很奇怪,心里老想:这是干什么呀?
突然,王老师又拿出两个装了水的杯子,让我们说说这两杯水有什么特点,大家左看看右看看,都说:“两杯水没什么区别呀。”王老师说:“是吗?光看看还不行,请个同学来验证一下,来尝一尝这两杯水。”
潘凌志上台依次尝了尝这两杯水,说:“两杯水都没什么味道。” “是的,这是两杯白开水。这样我们才能肯定的说这是两杯一样的水。”
这时,王老师拿起鸡蛋轻轻地放进杯子里,两个鸡蛋都沉下去了。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我现在准备在一个杯子里慢慢加入一些盐,你们推测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大家纷纷议论着,有的说淡水里的会浮起来,有的说盐水里的会浮起来,有的说蛋壳会变软,还有的说都不会浮起来。
王老师没有说谁的推测正确,而是朝一个杯子里一点一点的加入盐。同学们都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盯着水杯。啊!奇迹出现了,随着盐的增多,这个杯子里的鸡蛋竟然慢慢浮起来了。教室里一片欢呼:“鸡蛋浮起来了!”“我猜中了!”
我们这才明白,同样多的盐水的浮力比同样多的淡水的浮力要大得多。
最后,王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死海不死”的故事。原来“死海不死”并不神奇,只是海水里的含盐量特别大而已。
这节课真有趣,我们觉得收获特别大。
六、批阅、讲评(重点展示优秀习作)
七、再次作文
有了这次观察同一内容后成功作文的经历后,孩子们对观察有了一定的兴趣,也知道如何用自己的眼、耳、口、舌、鼻、手、脑等进行观察。
周末布置了一道这样的作业题: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动物、植物、玩具、一种现象都行)进行观察,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三篇:三上习作4《观察日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观察日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让学生交流已写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观察日记。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学生讲评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教学目标:
1、熟悉并正确运用写日记的形式。
2、通过引导,让学生运用好眼、耳、心等感官,懂得关注现实、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道理。
3、理解写观察日记要围绕写作中心,联系广泛、多角度思考,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写观察日记要围绕写作中心,联系广泛、多角度思考,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教具学具准备:
黄色纸条一张、胶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准备素材
1、导入《手指操》
师:做操时我们将手指看做了门、老师和学生。拟人其实就是我们大胆的想象。想得到作文的金钥匙,这节课就要学习观察。
2、明确要求:你觉得玩好要注意什么? 生答师板书:看 听 想
二、点拨指导,拓展思路
1、猜测
师拿出纸卷,让学生猜测:拿出纸卷要干什么? 师打开纸卷,引导学生表达:是怎样打开的?
适时总结词语:慢慢地 轻轻地 不急不慢地 小心翼翼地
师:刚才的纸卷变成了纸条。(翻转纸条黏上)谁来说刚才怎么做的? 学生说出操作过程,总结板书动词:拿 打开 绕 粘
2、实践
(1)师:如果顺着纸圈沿中间剪开会怎么样?生讨论。引导学生使用词语:大家的讨论称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2)师:你们讨论什么了? 生汇报讨论结果。(3)练习使用句式说话: 一个……两个……还有……
大家的答案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 谁谁谁说……谁谁谁说……还有谁谁谁说……
三、自由表达,引导修改
1、师:你能将将观察的过程说下来吗?游戏开始了,只见宋老师……
2、通过写作提纲,指导学生选材,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1)回忆日记的格式。(2)填写表格提纲,确定内容。
四、习作讲评,借鉴提高 1.在组内读自己的段落。2.指名在全班朗读。
3.点评:能写清新发现,谈出自己的感受。
第四篇:浅谈习作教学
浅谈习作教学
宜宾市长江路小学 赵启琼 邮编 644100 电话 ***习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表现,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提起习作,可能每个语文教师都会感到头痛,不知道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写好。温儒敏教授说“如果说有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结合教学实际细细体会,温老这三句话犹如习作教学的明灯,为我们指明了习作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三点:
一、在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要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根据课标精神,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是帮助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即在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还要知道词语使用的规律,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那么怎样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呢?薛发根上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他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没有纠缠于课文写了什么,还可以写什么,而是让学生去比较发现课文中的三个事例都是详写起因和结果,略写经过,并思考为什么这和我们平时的略写起因结果,详写经过不一样,学生在比较与思考中懂得了,三个事例的起因是发现问题,即“?”,结果是发现真理,即“!”,而本课就是要讲“?”和“!”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样的事例由于要证明的观点不同,所以写作时侧重点会不同。薛老师还进一步引导,如果我这篇课文要写“功夫不负有心人”,那该怎么写?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要把经过写具体,体现功夫下在哪里。我想学生对薛老师在议论文的语言文字运用上的引导,应该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还有王崧舟老师在说《长城》一课的阅读教学时也指出,教学要指向文本的秘妙,即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语言的平实,精确,如“站、踏、扶”这些词;要关注这篇文章结构的特点: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还要关注文章“起承转合”的谋篇布局。而不是重点关注课文的内容。另外,像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时不但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些特点的。还有像《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等等这些课文,都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要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教学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习得习作的方法,这就是温老说的“读写结合”。
二、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
“读书破外卷,下笔如有神”。今天,电脑已经普及城乡家庭,大多数学校的藏书量已达到生均15册以上,多读已经完全成为可能。西汉著名的辞赋学家扬雄说过,“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课标规定,小学六年要读145万字以上,145万字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一本书10万字,145万字也就是15本书。我想如果每个假期布置学生读一本完整的书,每学期利用午读时间再读一本书,那小学毕业,学生轻轻松松的至少可以读20本课外书,这就是温老说的“广泛阅读”。
“多写”当然是多写文章,即多写话,多写课内外作文。课内作文,一般每学年16次,这肯定远远达不到多写的要求,所以课内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结合,发现习作资源,随堂进行小练笔。课外作文写多少,写什么?把握不好,容易让学生讨厌习作,以前我一般是每周末让学生写一篇周记,内容随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而定,但学生兴趣不高,敷衍的较多。一次,我看了一篇文章,叫《读写微博,给儿童文学找个家》,很受启发,我觉得现在网络流行的微博、说说等形式很不错,短小精炼,学生写起来有兴趣,又不增加学生负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课外作文引入。
三、要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1、要把语文练笔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使习作练笔贯穿于每一堂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特别是中高段,更应该从学习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组织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如:在学《七月的天山》中描写森林的句子时,我让学生仿写几句学校的黄角树;学《麦哨》中描写乡下孩子湖畔割草的场面时,我让学生仿写孩子们在校园雨中嬉戏的情景。学《桂林山水》
2、3自然段排比、比喻的写法时,我让学生片段仿写学校的草坪或花园;学《全神贯注》中罗丹入神修改女塑像的段落时,我让学生片段仿写同学认真画画、写字、看书、思考等内容。学《颐和园》时,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总分结构和移步换景的行文顺序写写自己的校园和大家都游览过的翠屏山。所有这些随文小练笔,内容都是孩子们熟知的,形式就在眼前可以模仿借鉴,这时的练笔对学生来说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个个孩子的灵性都飞扬了起来,学生在学文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写作的技巧。
2、要找准教材资源,让练笔点顺势而生。如:儿童诗《雨中的树林》,作者写了走进雨中的树林看到蜘蛛、青蛙、松鼠等动物的各种活动,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走进雨中的树林还会看到什么,然后模仿作者的写法,当当小诗人给这首诗添上几句。又如《火烧云》一课具体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端,一会像马,一会儿像狮子,这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然后帮作者再写一个自然段加在课文后面。中高段有许多课文比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儿童诗《我想》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插入式的练笔指导,这样的练笔指导,不仅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独特作用,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
3、用游戏的方式针对性地进行疹断性小练笔。
学生的习作,问题较多,可是,枯燥的训练,学生不感兴趣,收效也甚微。
用游戏进行专题练笔指导,既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训练素材,又简单方便,易学易练。学生会不自觉的主动参与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曾经用数青蛙的游戏对学生进行语言描写的专题训练,用动作复原的游戏进行动作描写的专题训练,用拼句游戏进行神态描写的专题训练,由于整个课堂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领悟了各种描写的诀窍,效果非常好。
四、习作教学策略
在二十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同时也采集了许多他山之石,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多少有了点心得,归纳起来也是三句话:
一二年级以说话为主
“一二年级一般不让孩子写话,因为这时的孩子手小,识字又少,写一句话,多数字都写不起,容易打击孩子的写作积极性。”这是提倡素读的陈琴老师讲的。我们知道一二年级的孩子能说会道,能把很多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孩子说、父母记,天天记录,两年后将此装订成“书”送给孩子,三年级的孩子读着自己的精彩,写作就会变得相当简单。
三四年级实行“前作文教学”
即是在学生习作前引导学生说词说句说条理说内容,让学生说通了,说顺了再动笔写下来,也许这样写下来的文章有些千篇一律,但写好作文离不开模仿和借鉴,特别是作文刚起步的学生,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你必须扶着他走。
五六年级则可以进行“后作文教学”。
即习作前,教师不作过多的点拨与引导,让孩子自由的写,老师的点拨评改放在习作完成后。因为这时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观点,自由写才能写出他们的个性来,他们常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还像三四年级那样,写作前就进行引导,写出来的文章就真的是死水一潭,千篇一律了。
第五篇:浅谈习作教学
浅 谈习作 教 学
广利中心小学邝彩萍
关键词:点缀装饰急于求成激励观察
思维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习作是语文的重要内容,在考试中100分的试卷习作就占了30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怎样提高习作的实效?下面让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就不会让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拔苗助长。
二、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怎样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利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评讲的时候,要概括全班同学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充分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使每个同学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
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讲评一般的程序是:总评,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带有共性的问题;交流、欣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教师相机点评写法,学生相机谈出习作体会——讲评也是指导,是以学生习作为例的事实在在的指导,对日后习作定会产生影响;用中等的习作或针对班上带有共性的问题编写的短文,指导如何修改;最后互改、自改。
三、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首先要有内容,习作素材的获得,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及独特的感受,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的能力,表达的内容常常是一般化的,缺少个性的。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围的一切,从生活中发现心事物,获得新感受。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靠合理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祥写,哪些略写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因此,平时进行训练。
四、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例如:在第十册《白杨》课后,仿写课文句式夸夸祖国的建设者或保卫者;在《再见了,亲人》课后,想象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再写下来;又如:《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教材的安排是有限的,关键的是老师要形成这样的意识,特别是在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可以写段、写篇,可以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在典型处改写。如: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也可以进行由简单到繁或由繁到简单的语言转换练习。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作文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作文的社会意义,而比较忽视作文对于学生自己的作用。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之。
生活的广阔,为读写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