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课型流程与导学艺术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韩立福
博士
副研究员
• 有效教学新课型(问题为主线)◆
一、问题发现评价课 ◆
二、问题生成评价课 ◆
三、问题解决展示课 ◆
四、问题拓展训练课 ◆
五、问题综合解决课 ◆
六、单元回归评价课 ◆
七、问题专题解决课 ◆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 ◆
九、能力测试评价课 ◆
十、情感发展体验课
• “问题发现评价课”学习流程
(结构预习课,初级阶段)◆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
—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习目标的目的。◆自主学习,结构预习(时间为15-20分钟)
—学生结构预习采用六字诀;采用自主学习“三定123”策略:一是定时间、二是定任务、三是定问题,1“闭口”、2“巡观”(≤3°)和3“心照”;
◆预习评价,合作讨论(时间为5-8分钟)
—两种方式:一是课上发单子《问题导读评价单》,通过做单子来发现; 二是课前发单子,通过评价单子来发现;
◆小组展评,合作探究(时间为8-12分钟)
—开始是小展评,逐步走向大展示对话(时间相应变长)◆归纳共性,生成问题(时间为3-5分钟)
—过程:先小组讨论,后“个人—小组—全班”,可以采用“问题生成本”、“问题生成单”或智慧簿记录问题。
• “问题生成评价课”学习流程
(结构预习课,高级阶段)(1-2个月以后)◆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
—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习目标的目的; ◆预习评价,小组展评(时间为5-8分钟)
—学生在课上继续完善和评价《问题导读评价单》,小组直接展评单子上的内容;
◆讨论探究,生成问题(时间为12-15分钟)
—小组深度讨论后,迅速将各个小组生成问题展写在黑板或组板上 ◆梳理优化,解决问题(时间为15-20分钟)
—教师和学术助理快速利用逻辑归纳法进行分类、标记;本着“先易留难”原则,组织学生对比较容易的问题进行解决;
◆重点问题,二次提炼(时间为3-5分钟)
—师生共同优化问题,选择出重点问题,进行二次提炼,先小组讨论,后“个人—小组—全班”,采用“问题生成本”或智慧簿记录问题。为问题解决课奠定基础。
• “问题展示解决课”学习流程
◆创设情境,问题呈现(时间为1-3分钟)
—问题呈现(提前一天发单子,让学生完成)后,教师提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时间为5-8分钟)
—根据《问题解决-评价单》进行自主学习,在组内由学科长组织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组间交流。小组讨论,可采用讨论学习“12345”策略。“展写”放在这个过程中,即讨论中“展写”。当学生讨论不充分时可以延长。◆展示交流,规范评价(时间为15-20分钟)
—采用展示“六字诀”,符合规范展示要求、注重礼仪。话语结构:破冰语,陈述语,讨论语,结束语。展示也可以编题,拓展丰富。根据需要教师给予规范指导。当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讨论对话系统时,教师可采用“激活”策略。◆问题训练,合作指导(时间为5-12分钟)
—可以放在《问题解决评价单》上,最好设计成《问题训练单》;可以编题训练,拓展丰富。指导评价。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时间为1-3分钟)
—归纳知识收获,提升意义,课堂评价,落实任务。先讨论后展示,谈生活意义和情感意义。要求学生采用结构化语言表述出来。• “问题拓展训练课”学习流程
◆创设情境,回归问题(时间为1-3分钟)
—师生均可创设,回归文本和工具单,关注问题解决效果 ◆小组拓展,归纳展示(时间为8-10分钟)
—采用“纳、练、思、展、问、演”,多元呈现。可在预习中准备。◆拓展训练,合作评价(时间为12-25分钟)
—利用《问题拓展-评价单》进行训练,小展示评价,◆共性问题,规范指导(时间为3-5分钟)
—小讨论后提出共性的关键问题(二次生成、三次生成),教师斟酌后让学生指导或自己指导
◆意义提升,体验成功(时间为1-3分钟)
—小讨论后学生概括收获,意义提升,教师激励表扬。
• “问题综合解决课”学习流程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
—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习目标的目的
◆预习评价,生成问题(时间为5-8分钟)
—对《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解决,进行组间展评;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迅速生成;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为15-20分钟)
—根据迅速生成问题和《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并讨论中“展写”。
—采用展示“六字诀”,符合规范展示要求、注重礼仪。话语结构:破冰语,陈述语,讨论语,结束语。可以编题,拓展丰富。◆问题训练,组间展评(时间为5-12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按《问题训练评价单》进行训练,或组织学生编题训练。也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小训练单。可以组织当堂展评,偶尔也可收集后进行测评,以便指导;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时间为1-3分钟)
—归纳知识收获,提升意义,课堂评价,落实任务。先讨论后展示,谈生活意义和情感意义。
• 单元回归评价课 ◆创设情境,回顾问题(时间3-6分钟)
—情景引导(师生创设),学生自主回顾本单元所解决问题
◆生成重点,讨论解决(时间10-12分钟)
—让学生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对重点问题进行生成提炼,并呈现在黑板上。继而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解决;这个环节也可以课前完成,本课直接组织小组讨论解决; ◆展示交流,规范评价(时间10-12分钟)
—组织学生小组逐一问题展讲,由学生和教师规范指导;
◆拓展训练,小组展评(时间15-20分钟)
—教师课前准备好重要性的《单元问题拓展训练单》,迅速完成并组织展评;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时间2-5分钟)
—展评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归纳收获,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能力测试评价课”学习流程
◆创设情境,呈现结果(时间1-3分钟)
—情景引导(师生创设),利用多媒体呈现考试结果;
◆生成重点,讨论解决(时间10-13分钟)
—让学生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对失分率较高的问题进行生成提炼,并呈现在黑板上。继而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解决;
◆展示交流,规范评价(时间10-15分钟)
—让学生小组逐一展讲,由学生和教师规范指导; ◆针对训练,小组展评(时间10-12分钟)
—教师课前准备好针对性《问题训练评价单》,迅速完成并组织展评;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时间3-5分钟)
—展评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归纳收获,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祝您早日成长为专家型新型名师
谢谢!
第二篇:探索构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探索构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心得体会
苏瑞娟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课堂上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不少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弊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激探索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饶有兴致和富有创造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氛围,把学生看作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为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课堂上管的过严过死的教学方法,有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以高度的责任感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突出自己的权威,独占课堂,而应当扮演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合作者”,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同时,教师要在关键时刻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活动的乐园,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其次,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另外,我在教学中还采用了“三可以”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可以出现错误,改正错误;可以提出与教材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增强内在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大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我们从中悟出: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创设教学情景常用的方法,可以是围绕事先确定的主题展开的定向式讨论,可以是根据教学要求围绕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的自由式讨论,可以是答辩式讨论,也可以是调研式讨论,形式多样,学生乐于参与,而且效果明显.2.灵活运用竞争合作教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未来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成才机遇.这就要求人们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要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教育应当体现社会发展的这一特点,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的同时,又要培养其高度的合作精神。
我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尽量保证各个小组之间有均等的竞争机会.课堂上适时地进行小组之间的各种竞赛,如抢答抽签答题知识接力赛等等.这种组与组之间的不同类型的竞赛,优等生与学困生互相结对,优生带差生,促中等生,表扬优生,肯定学困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他们在同学们的掌声和笑声中得到鼓励和提高.这种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中小组之间进行抢答比赛,优生答对得1分,中等生答对得2分,差生答对得3分.为了使自己的小组多得几分,小组成员之间密切配合,优生反复督促提醒差生;为了多提供几个实例和对策,小组之间争先恐后,积极动脑......在这种热烈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死记硬背再也派不上用场,即使平时不善发言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一教学重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内化在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三.巧用幽默语言,创设乐学情境.在课堂小结时运用幽默语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犹未尽的效果,还可以起到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效果.当然,幽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幽默获得的深刻的哲理启迪.因此,教师的幽默应与深刻的见解渊博的知识相结合,同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幽默运用的恰到好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篇: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心得体会
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心得体会
龙江县头站乡中心学校
陈学香
通过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明白“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核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显性主体和隐性主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内涵:
性质:“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属于学本课堂,不属于教本课堂。概念:“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师生共同以问题学习为主线,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关系:“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师生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不是“上对下“的线性关系,而是“平辈”的合作、对话、协商发展的和谐关系。教师称谓是“大同学”。
要素:“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课程”、“情境”、“问题”,其中“问题”是关键要素。
方法:“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展示对话法、问题发现法、思维训练法等,尽可能少采用提问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
组织:“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团队学习,而不是“一对多”的舞台式教学组织形式。
工具:“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使用问题学习工具单(问题清单、各种工具)“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创建形成思路:“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强调多元课型,一般而言包括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问题综合解决课、单元回归评价课和能力测试评价课。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数来选择不同课型,针对一课时内容选择问题综合解决课,针对两课时内容选择问题发现评价课和问题解决评价课,针对三课时内容选择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和问题拓展评价课。当实施两个月以后,学生的结构化预习能力得到提升,课堂品质也将随之提升。针对针对两课时内容选择问题生成评价课和问题解决评价课,针对三课时内容选择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和问题拓展评价课。当一单元结束后将选择单元回归评价课,采用回归复习策略组织有效复习。当每次考试后采用能力测试评价课,进行分析和指导。
如果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首先指导学生学会结构化预习,培养结构化预习能力,提高预习质量和全班学习起点。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能力,确保课堂学习效率,其三,指导学生学会回归拓展学习,培养回归拓展学习能力,确保有效复习质量。
2.教师方面,首先教师要学会结构化备课和设计,并通过组本教研严把质量关,其次教师要学会智慧教学,落实一激、二评、三落实,其三,教师要学会回归评价指导,确保学生回归学习质量。
3.师生合作方面,师生要共同搭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实现“三化”学习,即个体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承包化,最终追求“狼性”学习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构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这不仅是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挑战,更是对学生全面负责的责任。“有效教学”研究重点放在教师教学行为和传授知识的艺术性,轻视学生主体的学责任、学习方法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教学观是基于新的知识观和新的学习观。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问题导学,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拓展的教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师泛泛而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要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有效教师不是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教师是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中介者,教师要做指导者,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引导者,变传统的“管理者”为引导者,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带领学生走进知识,引导学生进发智慧火花,闪出创新、闪出个性。教师要做“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有效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变传统的“独裁”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平等友好地交往和对话,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的“听”、“记”的过程,而是让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感悟的过程。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首席执行官”。教师要做协调者,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
学习韩立福教学法要建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新型的小组合作团队学习,从内涵来看属于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共同体。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主要是为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得到成长。在新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中,全班是一个大团队,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大的学习系统。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去感动学生,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第四篇:问题导学课堂
如何把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
唐坊镇中学赵克礼
王立福是坐阵银丰,指导银丰学校实施“学本课堂”的导师,属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他是这样阐述问题导学的内涵的“走向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本质应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学会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从教学内涵上看,课堂教学应从“教”的课堂逐步走向“学”的课堂,这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可划分为四个境界:即教师知识讲授课堂——教师导学课堂——问题导学课堂——自我导学课堂。这是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必然,后者没有否定前者,而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发展程度的进化过程。”学本课堂是教方法,“问题导学”课堂的真实意义在于使学生获得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学会终身学习。
合作学习也好,探究学习也罢,学本课堂当属,都是从学生学习方面着想的。都是为了学生,是以学生为本的。把学生摆在了首位。注重了学法研究,注重了学生研究,注重了学生学习心里的研究,注重了学生接受心理的研究。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坐在教室里,通过网络了解到的大事、小事或许要多于我们,我们用怎样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学生,我们不应再以教师自居了。可以肯定的说,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要高于我们。有时,我们确有向学生请教的必要。教师不一定都是天才,也都不是全才,你又不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三教九流,无所不通。请教他人,请教学生,这本身就是一件乐事。我认为,让学生走上讲台,从语文的诸种能力提升都是一个飞跃。特别是胆识、心理承受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可谓一举多得。这样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别看一开始学生的战战兢兢,若是一年不到台前去,永远是第一次的战战兢兢。永远不会有台前的落落大方。
第五篇:授导型课堂设计
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等因素决定了课堂的教学结构,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些影响因素,采用简单化的课堂处理方法,只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讲授法主要借助教师口头言语来呈现知识,阐明、分析其联系,其操作简单、应用广泛。讲授教学之所以盛行不衰,除历史原因外,还在于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授方法具有高效率和经济性的特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单一讲授教学方法的不足日益明显,在这里我们采用了“授导型教学”这个概念,旨在对其加以优化、创新,以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综合地考虑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特点(学习风格、受众年龄阶段等)、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4-1表示:
图4-1 教学设计诸因素关系
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地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者特征、教学环境及其他约束条件;在选择了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综合考虑目标、内容、学生与教学环境及其它约束条件,对教学媒体作出选择。在后续的部分,我们将结合案例,研讨如何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综合地考虑各个因素。
美国学者马杰在他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中首先应明确教学对象,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在职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接下来要说明这些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后,应获得怎样的能力,这种关于行为的表述是一定学习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
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为目标,因此在教案设计中编写行为目标时应避免使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涵义较广的动词,教案中的行为目标设计的参考动词可参照表4-8:
表4-8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按照布卢姆的分类)
学习目标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识记 对信息的回忆
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
明、指明 理解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
将知识分解,找
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应用
分析
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将知识各部分
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
综合重新组合,形成个新的整体
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
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评价
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
行为目标的优点是它的清晰性,它清楚地告诉教师和学生,这里所指的分析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因此,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在一个好的行为目标中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
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有学者建议在马杰的教学目标三要素基础上再增加“教学对象”这一要素,这样可以从“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u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四个要素来说明教学目标,这一方法也被称为ABCD法。
教学目标描述实例 例1 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二年级学生能正确写出所学的5个生字,5个字中写对4个为合格。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十分钟内阅读完一篇1000字的文章,并说出文章结构和段落大意。
例2 数学教学目标
给出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其中一个分母能被另一个分母整除(如5/6和2/3),小学四年级学生能通分并求出两个分数的和,15个题中12题正确为及格。
例3 历史教学目标
给出10个有关革命战争的是非题,初二学生能分别在正确和错误的命题上标出是与非,8题正确为及格。
例4 生物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哺乳动物单元,初二年级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在上一步骤中,你已经修改确定设计教案所用的模板。现在,请在此教案模板中填写你的教案内容。
(1)填写教学目标。(2)填写教学重点、难点。(3)填写你欲采取的解决措施。
(4)填写你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资源的方案。
现在,你的教案应该已具雏形,为你的文件命名(建议用你的教案主题为文件名),并保存到“我的档案袋我的教学设计”中,作为授导型教学的教学设计作品。
接下来将编制完成的教案通过PowerPoint设计成课堂电子讲稿。一般说来,课堂讲稿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接下来将编制完成的教案通过PowerPoint设计成课堂电子讲稿。一般说来,课堂讲稿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内容导入。
本课内容概览。
多媒体教学内容展示。
总结与练习。
(1)内容导入:这一部分通常包括内容回顾、情境或问题导入。
(2)本课内容概览:简单明了地列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通常,可以使用超级链接将内容概览与后面的详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也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
学员一:
我看了这个案例在教学中用了简单的课件配合教学,用形象猫的图片根据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四个时段,引导学生画出会变瞳孔,加深学生印象。采用音乐让学生跳起来,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件配合自然,整堂课显得比较活跃,对教学中的重点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让学生加以巩固,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本堂课教学媒体比较恰当,自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我认为可先利用不同时间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时间猫的图片的眼睛发现瞳孔的不同引出课题,再通过简单课件以表格形式出现,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填好,再利用课件让学生进行配音等。加深对本课的学习。
学员二:
此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课件虽简单却是上好此课的关键所在。它直观、形象地展示授课内容,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图片展示四个阶段小花猫瞳孔的变化,一目了然;课中一段音乐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总体说来,整堂课多媒体的使用令低年级学生兴趣浓烈,再加上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小朋友了解什么是瞳孔?配乐朗读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图片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画小花猫瞳孔的变化;另外还提供一些资料拓展学生知识,如小花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变化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员三: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老师对学生的特点十分了解,因此在教学中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学媒体的使用不必太复杂,内容也不宜太多,所以,即使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四个小猫头像,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两个,老师落实得很到位,应该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
不同的老师对一节课的处理是不同的,我想这位老师是上了堂很成功的课了。
不过,进入教学内容之前的导入部分,我觉得不够直接。对一年级学生而言,问他们喜欢什么小动物,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太泛,而且一提起这种话题,小孩子的心思很容易就泛散了,要收回来恐怕不容易,如果不是公开课,我想就不是老师一句话能带得回来的。还不如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小猫有关,让大家说说自己对猫的认识,再引入本课中心的好。
学员四:
因为我的孩子刚上完一年级,暑假我想让她学几篇二年级的课文,她告诉我说要象她的老师一样让她在玩中学,我还真想不到该如何让她在玩中学,只觉得要读好不就是多读多写吗,从这里我也想到了语文为什么让学生觉得越来越枯燥,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求知欲望越来越不强了,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这些思想日益僵化的老师把语文教得面目可憎了。
所以我在看案例时就特别关注了这一点。我认为在这点上,这位老师做得非常成功,从开始的认识新朋友,开火车、朋友变样、在课本中找朋友到后来的比赛朗读、自己发表感想,都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
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这堂课也做得很好,真正做到了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象那些字,如果用板书出来,一定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而且让学生在板书期间分散精力;而后面几个时段的猫的瞳孔更是板书无法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挑什么毛病的话,我认为理解什么是瞳孔时的图片可以用动画的效果强调瞳孔部分,让学生更明白一些。因为在分辨哪个图片是什么时段的瞳孔的环节,第一个起来说的学生实际上是还未弄明白哪个部位才是瞳孔。
学员五:
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首先会搜集生活中猫的瞳孔变化的影片,在这的开始的时候放给学生看,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其次我会去掉老师在图片上给猫画瞳孔的部分,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猫脸,让学生给猫画瞳孔。让学生听清要求,各小组分别来画早上、中午、晚上的猫的瞳孔。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过程,其次老师也能清楚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文本的内容。因为在马老师这节课中,从媒体出现猫的瞳孔,让学生进行辨别的过程来看,其实教学效果是不怎样的,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真正参与了,在实践中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加上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的话,学生会更有兴趣,如果有人画错了,也可能让同伴给他指出画错的原因,训练学生复述文本的能力,不是一举多得吗?
学员六:
我刚刚认真看完马老师的录像,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教材的内容有点在误导学生,小猫的瞳孔与其说跟时间变化有关,不如说是光线刺激的结果。再说,猫在受惊吓或发怒的时候,瞳孔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怎么能够肯定展示的图片一定是小猫在早上、中午、傍晚和晚上的瞳孔呢?也许是小学生的缘故,总感觉知识太过于简单的重复。学员七:
老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上了这一堂课,看得出,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的。实物投影放大的“眼睛”,让学生一下子就认识了瞳孔是什么,而并没有让学生去查词典,也没有给学生讲关于“瞳孔”的任何术语,对于这班小学生来说,是正确的。PPT投影生字及注音等,也用得恰到好处。在这堂课上,媒体和资源真正起到了辅助、优化教学的作用。但是这堂课是在一个大教室里上的,设备都是临时配备的,老师上课很辛苦,爬上爬下的,太累人了,不知道马老师平时的课也能都这样来上吗?
学员八:
反复的读了这个案例,我认为此课中媒体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在展示教学内容上,我想,我有两点补充:其一,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教师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的,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可能在观察中开小差或走过场,我想,完全可以使用课件来演示字的写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动态演示对生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保持注意力集中,对学生掌握书写是很有益处的,而且,在学生之后自主练习书写时,也可以让课件循环演示,相信这样会对一些后进生起到一些帮助;其二,在让学生交流其他动物的有关这方面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交流,然后,由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学生可能想不到的资料,并配上录音,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一点愚见,请各位同行指教!谢谢!
(1)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也是一个范围宽广的探究领域,凡与教育有关的思想观念、政策措施、方案计划、项目、课程、机构、人员、行为、状态及至教育活动的背景等,均属于教育评价的合法对象。
(2)教育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对被评者具有指导方向的作用,即导向作用。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我们可以引导某项教育活动朝正确方向发展。
鉴定功能 评价活动可以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区分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并把结果作为对其进行确认或甄选的依据。
监督功能 教育评价总是找出被评价对象与目标的差距,使其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监督被评价对象朝评价目标前进。
调节功能 教育评价有调节作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者根据被评价者的情况相对调慢或调快学习进程,使之符合被评价者的实际。二是被评价者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长短、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诊断功能 根据评价标准对被评者做出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这就是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
激励功能 一般情况下,被评对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良好的评价会使被评者更加努力,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动力;不好的评价对被评者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在适当的情况下也能使被评者产生不甘落后、奋发努力、改进工作的动力。
(3)教育评价的分类 教育评价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门类繁杂,为便于研究和应用,可依据不同的准则做出分类,如表4-11所示。
表4-11 评价的分类
分类准则
1.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类
2.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分类
3.按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分类
4.按参与评价的主体不同分类
相应的评价类型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更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估。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进展过程中所做的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它的目的是监督学习进程,对学习进程进行调整或修正,这类评价将原来预定的发展目标作为评价依据。
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习结束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关注的是整个教学阶段所产生的结果,目的是了解整体的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价具有对后继新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学友观点一:
首先我会对我的学生进行特征分析。案例4-1中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此时学生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明显高于接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我会选择图片、动画或者视频来呈现信息。教学目标中涉及到生字的学习,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汉字的书写顺序,我会选择用Flash动画来展示。案例中所提供的设计思路涉及到“激情导入,激发兴趣”,我觉得完全可以借助于视频,比如和猫有关的动画片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次,我也要根据所选择的素材来决定采用图片、视频还是动画的形式来展示,尽量选择那些精度比较高的素材。当然还要考虑学校本身的课堂条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最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
学友观点二:
在案例4-2中,若是我来选择教学媒体,我不会利用PPT来展示导入新课。既然选择了这首儿歌,而歌词中所表达出的“青蛙”是动态的,那么我就用Flash动画来展示。我个人比价喜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列出课堂教学流程图,这样比较清晰地列出那个环节需要教学媒体,用哪种媒体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学友观点三:
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时,我倾向于理出有关本课时的一个教学媒体选择问题表。通过问题的逐一回答,我能够一步一步清楚地发现适用于本课时的媒体。在有不止一种媒体可选择的情况下,我还会根据教学媒体的特性,再二选一或者三选一。这样选择教学媒体时,可以做到思路清晰。
学友观点一: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着感人至深的力量。学习这篇散文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人。尽管课前在因特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课文朗读,仍旧感觉到学生没有感受到父爱的力量,距离预期的教学目标有相当大的距离。在56.com乐视频网站上,搜到了这篇文章的电视散文。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学生的完全沉浸在影片中,被影片中的曲调、镜头和里面的人物角色所引。学生们纷纷表示,感觉亲身体验了回父亲的“背影”!这一节课让我明白,具有不同特性的教学媒体往往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学友观点二: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学中,需要学生感受和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在教学中,当问学生一个问题:一千克的石头和一千克的棉花,哪重哪个轻时,好多学生第一反应是一千克的石头重于一千克的棉花。学生的回答表明了他们只是理解了“千克”的字面意思,并没有一个实际概念。接下来我拿出事先准备好一千克的石头、一千克的棉花、一个电子秤。我先让那些坚持石头重的学生上来用手掂量掂量石头和棉花,后,我将石头和棉花分别放在秤上,让学生记录两次的数字。学生发现两次的数字相同,开始愿意接受“一千克的石头确实和一千克的棉花一重”这个事实。我相信随着学生的知识的增长,他们会对“千克”有真正的认识。
学友观点三:
在高中数学的几何教学中,有的学生能够建立起简单的图形模型,而有的学生,对空间的感觉相对较弱。在进行几何教学中,有时单凭静的几何图像,他们还是无法形象构建出活动的图像。比如:P是双曲线:X的平方/9—Y的平方/16=1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X+5平方+Y的平方程组4和(X-5)的平方+Y的平方=1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在求解这类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中,我借助于几何画板题目中要求的点进行运动,让学生观察参数的变化。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对于这类型的题目有很好的图形构建能力。为了不让学生形成依赖教学中我逐渐减少几何画板的辅助,鼓励学生在脑中构建模型。
1.按不同功能的评价分类
类型
实施时间
诊断性评价
教学之前
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
形成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
了解学习过程,调查教学方案
总结性评价
教学之后
检验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经常性测验、作业、日常观析法、测验法
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察
考试或考查
作用
确定学习效果
评定学业成绩
2.按不同分析方法的评价分类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含义 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论的价值判断。
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评出等级、写出评语
举例
方法、量规等,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
客观、评价结果一目了然,易比较。
特点
全面、准确、但是主观性比较强
随着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量化评价的形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具有模糊性,式越来越多地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存在着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因此,定性评价是不可缺少的。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其优缺点,各有其适用范围。现代评价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趋势就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求得更客观和更全面的评价结果。趋势
3.按不同参与主体的分类
自我评价
评价者在组织内部对自身进行的评价
他人评价
评价对象自身以外的任何评价者实施的评价 含义
举例 教师对自己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教师间的互评、教态度、效果等的评价
第一,因为被评价者对自己的情况最熟悉,因此自我评价有利于全面收集信息,形成准确的判断。第二,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大大减轻评
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等
他人评价的优点是非常严格,评价结果客观性较强。
优点 价组织者的工作量。第
三、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评价活动真正发挥促进改革、推动工作的作用。自我评价促使被评价者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这对今后由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十分有利 的。
组织工作较为繁杂,耗费人力和时间较多。缺点
不太客观,评价结果不可完全信赖
趋势
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更大的发挥两者的优点,4.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与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着重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是采用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描述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含义
学习资源是指那些学生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等。这些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实世界中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是 专门为了学习目的而设计出来的资源。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指后一种,如各种教学产品(在信息化教育中,尤其是指教学软件和网上资源)等。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某学校的英语老师孔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她班上的很多学生都不爱学习英语,也从不交作业,因此英语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她想了一个主意。第二天上完课,她给学生布置了一次特色作业,主题是:名词的复数。孔老师对学生们讲,你们只要体现名词复数这一主题,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完成这次作业。学生们听了,觉得很新奇,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几天过去了,到了交作业的时间了,结果这次全班交上来23份特色作业。尽管这不是全班全体同学的作业,但交作业的数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这些作业中有做得认真的,也有做得马虎的,有画图画的,有写诗歌的。孔老师没有表态,而是在教室后的墙壁上把这些作业一一展出。孔老师想让那面墙壁说话!自从作业被展出后,孔老师一下课就站到那面墙壁面前,静静地、认真地欣赏学生们的作业。孔老师的这一举动,很快招来了好奇的学生们,他们也模仿孔老师的样子开始认真地看那面墙壁上的作业。
一周后,孔老师又布置了第二次特色作业:名词的单复数比较。这次仍然只有23人交作业,孔老师让学生们自己把作业贴到那面墙壁上去,并开始在班上表扬那些做得不错的学生。孔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几个男生喊:“老师!我的作业也挺好的,您怎么不表扬我呀?!”喊声最大的是郭小亮。他学英语一直有点吃力,但最近他上课比较认真,特色作业也交了,但是上面的字体歪七扭八,有几处涂抹的地方,所用的作业纸也是随手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随着郭小亮的喊声,孔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往那面墙壁上看去,大家还没有说话,就善意的大笑了起来,郭小亮的脸红了,不好意思的东张西望之后,便大声说:“你们看吧,下次我的作业肯定比这好!”。孔老师和全班同学都为郭小亮的决心而热烈鼓掌,郭小亮的脸更红了。
这面墙壁现在成了孔老师在教室的一个展区,每周一课代表就把特色作业收上来,利用课间组织学生们将它们贴在那里。现在孔老师和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就习惯性的看看教室的那面墙壁。那面墙壁周围,一到下课,就会围上来一些学生,叽叽喳喳的议论:你看小纯画的那苹果,你看杨阳写的那个单词……是的,有了这面墙壁,孔老师不用整天在那里唠叨:同学们,你们要写作业啊,要背单词啊……现在,全班同学都能交作业了,孔老师说:“现在我不用说话,让那面墙壁说话吧,它说的话每个学生都爱听,它比我会说话。”
学友观点一: 《让那面墙壁说话》中的教师充分发挥“墙壁”的作用,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墙壁”和“作业”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了一起。这位教师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监督的功能。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以评价为切入口,进一步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2.相关知识与材料
传统评价所借助的方法通常有测验、调查和观察,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标程度,测验是最常用的工具。在授导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常在教案里穿插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的手段而实施的一种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了解一些测验相关的知识和掌握编写测验试卷的技能。
试卷是实现测验这种评价方法的主要工具之一,试卷中的题目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即主观性题和客观性题。前者一般包括作文题、问答题等,一般没有严格统一的答案,在评价较高层次的理解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组织表达能力方法效果比较好,后者一般包括填空题、选择题、配对题等,在评价较低层次的知识记忆、一般理解和判断能力方面效果比较好。在编写题目技巧方面,主观性试题比客观性试题容易掌握;在判断和反馈答案的正误方面,客观性题比主观性题容易处理,所以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将两类题目相互结合。
在测验评价过程中常有一个难度和区分度的问题,通常所说的难度是指试题或试卷难易程度的指标,而且相对于被试的该批考生而言,其计算方法如下:
(1)客观性试题的难度计算:通常用通过率来衡量。
P=R/N×100%(P为通过率,R为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N为全体考生数)
(2)主观性试题的难度计算:
P=X/W×100%(P为通过率,X为被试在某一试题上的平均分,W为该题的满分)
(3)整个试卷的难度计算:试卷的难度是指一份试卷的总体难易程度,其由试卷中每道题的难度决定。其计算办法为:将每道题目的难度与满分值相乘的积相加,然后将其总和除以试卷的满分值,所得的商即为整个试卷的难度。
区分度是指区分测验试题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其取值范围介于-1.00和+1.00之间。(1)客观性试题的区分度计算:
D=Ph-Pl(D为区分度,Ph为高分组通过率,Pl为低分组通过率。注:将被试依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将总分最高的27%和最低的27%的被试分别定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2)主观性试题的区分度计算:
D=(XH-XL)/N(H-L)(XH为高分组总分,XL为低分组总分,H为该题最高分,L为该题最低分,N为考生总人数的25%)
(3)整个试卷的区分度计算:试卷的区分度是指一份试卷总体对学生的区分程度。其计算办法为:将每道题目的区分度与满分值相乘的积相加,然后将其总和除以试卷的满分值,所得的商即为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上述标准也常是在设计测验试卷过程中所要考虑的。
学员一:
我看了这个案例在教学中用了简单的课件配合教学,用形象猫的图片根据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四个时段,引导学生画出会变瞳孔,加学生印象。采用音乐让学生跳起来,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件配合自然,整堂课显得比较活跃,对教学中的重点教师采不同方式让学生加以巩固,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本堂课教学媒体比较恰当,自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我认为可先利用不同时间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时间猫的图片的眼睛发现瞳孔的不同引出课题,再通过简单课件以表格形式出现,结课文引导学生填好,再利用课件让学生进行配音等。加深对本课的学习。学员二:
此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课件虽简单却是上好此课的关键所在。它直观、形象地展示授课内容,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图展示四个阶段小花猫瞳孔的变化,一目了然;课中一段音乐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总体说来,整堂课多体的使用令低年级学生兴趣浓烈,再加上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小朋友了解什么是瞳孔?配乐朗读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图片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画小猫瞳孔的变化;另外还提供一些资料拓展学生知识,如小花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变化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员三: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老师对学生的特点十分了解,因此在教学中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学媒体的使用不必太复杂,内容也不宜太多,所以,即使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四个小猫头像,也能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两个,老师落实得很到位,应该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
不同的老师对一节课的处理是不同的,我想这位老师是上了堂很成功的课了。
不过,进入教学内容之前的导入部分,我觉得不够直接。对一年级学生而言,问他们喜欢什么小动物,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太泛,而且一起这种话题,小孩子的心思很容易就泛散了,要收回来恐怕不容易,如果不是公开课,我想就不是老师一句话能带得回来的。还不如直接告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小猫有关,让大家说说自己对猫的认识,再引入本课中心的好。
学员四:
因为我的孩子刚上完一年级,暑假我想让她学几篇二年级的课文,她告诉我说要象她的老师一样让她在玩中学,我还真想不到该如何让她玩中学,只觉得要读好不就是多读多写吗,从这里我也想到了语文为什么让学生觉得越来越枯燥,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求知欲望越来越不了,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这些思想日益僵化的老师把语文教得面目可憎了。
所以我在看案例时就特别关注了这一点。我认为在这点上,这位老师做得非常成功,从开始的认识新朋友,开火车、朋友变样、在课本中朋友到后来的比赛朗读、自己发表感想,都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
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这堂课也做得很好,真正做到了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象那些字,如果用板书出来,一定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而且让生在板书期间分散精力;而后面几个时段的猫的瞳孔更是板书无法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挑什么毛病的话,我认为理解什么是瞳孔时的图片可用动画的效果强调瞳孔部分,让学生更明白一些。因为在分辨哪个图片是什么时段的瞳孔的环节,第一个起来说的学生实际上是还未弄明白个部位才是瞳孔。
学员五:
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首先会搜集生活中猫的瞳孔变化的影片,在这的开始的时候放给学生看,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其次我会去掉师在图片上给猫画瞳孔的部分,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猫脸,让学生给猫画瞳孔。让学生听清要求,各小组分别来画早上、中午、晚上的猫的瞳。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过程,其次老师也能清楚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文本的内容。因为在马老师这节课中,媒体出现猫的瞳孔,让学生进行辨别的过程来看,其实教学效果是不怎样的,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真正与了,在实践中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加上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的话,学生会更有兴趣,如果有人画错了,也可能让同伴给他指出画错的原因练学生复述文本的能力,不是一举多得吗?
学员六:
我刚刚认真看完马老师的录像,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教材的内容有点在误导学生,小猫的瞳孔与其说跟时间变化有,不如说是光线刺激的结果。再说,猫在受惊吓或发怒的时候,瞳孔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怎么能够肯定展示的图片一定是小猫在早上、中、傍晚和晚上的瞳孔呢?也许是小学生的缘故,总感觉知识太过于简单的重复。学员七:
老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上了这一堂课,看得出,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的。实物投影放大的“眼睛”,让学生一下子就认识了瞳孔是什么,而没有让学生去查词典,也没有给学生讲关于“瞳孔”的任何术语,对于这班小学生来说,是正确的。PPT投影生字及注音等,也用得恰到好处这堂课上,媒体和资源真正起到了辅助、优化教学的作用。但是这堂课是在一个大教室里上的,设备都是临时配备的,老师上课很辛苦,爬爬下的,太累人了,不知道马老师平时的课也能都这样来上吗?
学员八:
反复的读了这个案例,我认为此课中媒体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在展示教学内容上,我想,我有两点补充:其一,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教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的,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可能在观察中开小差或走过场,我想,完全可以使用课件来演示字的写法,这样可以让生在动态演示对生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保持注意力集中,对学生掌握书写是很有益处的,而且,在学生之后自主练习书写时,也可以让课循环演示,相信这样会对一些后进生起到一些帮助;其二,在让学生交流其他动物的有关这方面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交流,然后,由教师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学生可能想不到的资料,并配上录音,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一点愚见,请各位同行指教!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