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的田园说课稿
《美丽的田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美丽的田园》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一)第13页——14页的内容。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家知识的含义,主动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三维目标: 情感目标: 1.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3.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知识目标:
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发现、思考、提出问题,并正确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说教学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美丽的田园》时,引导学生先观察数据(如: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再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独立试着解决,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同桌交流的机会。然后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如① 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② 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树上的比空中的少几只?③ 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空中的比树上的多几只?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第一个问题提出④一共有17只小鸟,天上有12只,树上有几只小鸟?⑤一共有17只小鸟, 树上有5只小鸟, 天上有几只小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同桌互说出其它物体的这类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学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三、说教学程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以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导入新课,因为同学们都喜欢春游,所以我想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然后设一个悬念,你想不想知道他们春游都看到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1.观察“美丽的田园”。说一说这里美不美,如果我们去这春游要怎么做?田园里都有什么。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再次观察“美丽的田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一步也是在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提问来考考小动物,学生非常高兴能考别人,再次激发学生欲望。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并列式计算。学生提什么问题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教师小结,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提出:一共有17只小鸟,天上有12只,树上有几只小鸟?一共有17只小鸟, 树上有5只小鸟, 天上有几只小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同桌互说出其它物体的这类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出提出的问题的种类。
(三)练一练
1.完成书上练一练第1、2两题。
2.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第二篇:田园诗情说课稿
田园诗情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园诗情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田园诗情说课稿 1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的奶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荷兰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对荷兰田园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绿色通道里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兰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
在《泉城》、《九寨沟》两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味。教师应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教学本课第一课时,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自主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说过程
1.释题导入。
谈话引出课题,让学生谈谈看到“田园”,看到“诗情”分别想到了什么。利用已经学习的课文《泉城》、《秋天》进行比较,理解“田园诗情”的意思。
(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田园”和“诗情”的理解情况,从而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课题。)
指导学生明确,在本课中“田园”就是指荷兰的牧场,然后来谈谈对荷兰的了解。
(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交流,既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同时也肯定了学生的预习成果。此外,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荷兰地理特点,经济特点的资料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2.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指名学生认读,及时纠正读音,然后齐读词语,为课文阅读打好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在词典的帮助下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所以,读准词语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来谈谈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接着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先让学生练习朗读,然后指名学生分段朗读,了解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从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更快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要求。
(2)感知课文内容。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采用“××××图”的形式来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了解课文也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本单元的课文结构都十分清晰,是学生开始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素材。有了之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感知本课的内容、结构时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划下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
(预设这一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朗读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边读边感受体会,对荷兰能有大概的了解。)
3.写字指导。
(1)复习认读生字,给“顽、稳、牲”扩词,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学习。
(2)提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主要是“肃”的笔顺,“偶”的最后三笔,“抹”右边两横的长短。
(3)学生描红、临写。
4.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四、板书设计
总介绍荷兰
草原奶牛图
低地骏马图
田园诗情分牲畜王国
傍晚挤奶图
田园夜景图
总真正的荷兰
田园诗情说课稿 2一、说教材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3.学习第2自然段,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4.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对荷兰的国花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对荷兰的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
二、说教法
在《泉城》、《九寨沟》两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味。教师的责任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字词,找到自己感受比较生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知道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对荷兰的国花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进行拓展性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三、说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引出课题,让学生谈谈看到“田园”,看到“诗情”分别想到了什么。利用已经学习的课文《泉城》进行比较,理解“田园诗情”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田园”和“诗情”的理解情况,从而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课题。】
2.指导学生明确,在本课中“田园”就是指荷兰的牧场,然后来谈谈对荷兰的了解。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交流,既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同时也肯定了学生的预习成果。此外,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荷兰地理特点,经济特点的资料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难读的词句或读得不流利的地方多读两遍。
2.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指名学生认读,及时纠正读音,然后齐读词语,为课文阅读打好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在词典的帮助下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所以,读准词语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来谈谈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为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先让学生练习朗读,然后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采用“××××图”的形式来高度概括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课文结构都十分清晰,是学生开始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素材。有了之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感知本课的内容、结构时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下列句子的写作方法:
(1)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2)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3)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会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写作方法进行今后的习作。】
(五)拓展延伸,培养写作兴趣。
1.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在荷兰随处可见。但是在这里,作者具体描绘了草原上奶牛的画面,却只用了一句话略写了郁金香。你们能否也象作者一样,将荷兰郁金香的美丽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2.就以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为开头,大胆展开想象。可以从花的数量、颜色、姿态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可以模仿文中描写奶牛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模仿文中描写奶牛的方法对荷兰的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
四、板书设计
草原奶牛、郁金香
低地骏马家畜
水、花、牧场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傍晚挤奶
夜晚平静
田园诗情说课稿 3说教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1、品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2、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学生的表象,激活他们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游览荷兰田园风光——招聘小导游——设计宣传画”这一情境,使课文中静止的语言文字活动起来,把学生深深卷入到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去,成为其中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教育意图巧妙地渗透其中。
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使学生在读书中逐步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教育应当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间,充分的探究自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悟悟、品品,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于是,学生能自觉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自行解决问题。
说教学过程:
1、假想旅游: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荷兰风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去一个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园,也是牧场之国的迷人的地方——荷兰的乡村!让我们一起踏上荷兰之旅,出发吧!(课件播放荷兰风光片,让学生欣赏)
2、美丽的荷兰风光,怎能不令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呢?你们喜欢荷兰吗?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再次细细游览。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想想这个迷人的田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假想旅游把学生以游客的身份带到了荷兰,身临其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了这次“旅游”中,自主地观赏、品味,迷人的荷兰深深地印入了同学们的脑海,了解它、探索它的愿望也油然而生。
让学生充分读,意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贯穿始终。
过渡:因为来荷兰旅游的游客较多,所以要招聘一批小导游,只要过“三关”,你们也能成为像老师一样的特约导游。
(一)第一关,深情诵读
谈话:迷人的田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把它诵读给大家听,让人们在你的诵读中流连忘返,陶然欲醉。
指名配乐朗读,老师启发学生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并在诵读得较好的学生中选出三名导游候选人。
诵读可以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全方位、多层次地整体触摸语文所展现的言语现象,从而读出声音,悟出形象,读出喜怒哀乐的情态,对语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
同学们深情诵读后,从朗读中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诗情画意呢?
交流赏读:
1、第2自然段
(1)“牛犊跑前跑后,活象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学生读说喜欢的理由指导读诵读)
是啊,这句概括出了牛犊与老牛各自的特点;瞧,牛群这一家子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啊!
(2)不仅是牛犊和老牛,草原上的奶牛也各具情态,有的——(师引读)
这句话生动地描写了奶牛的活动或姿态,刻画了各自的特点,老师也很喜欢这句,准愿意与老师一起读好它。
那我们能不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也来描述一下各具情态的奶牛?同桌可以相互说。
(3)相信这片牧场,会因为大家精彩的想象而分外迷人,令人心驰神往的。描述得好,读得可要更好哦!让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奶牛生活的悠闲、有趣。
2、第3自然段
(同样是学生读说理由指导读齐读)
剽悍强壮是怎样一种体魄!鬃毛飞扬又是怎样一种速度啊!辽阔无垠的原野没有了这些骏马,会怎样?
如果说刚才我们所欣赏的奶牛还是以静态、安闲为主的话,那么这里骏马则是挥洒了阳刚和奔放,请我们班的男子汉一起来读好这段。
3、第4自然段
(1)不止是骏马和奶牛,绿色草原还是其他许许多多动物们的天堂般的王国,你是怎么理解“天堂般的”、“它们自己的王国”的?
(2)学生交流感悟
(3)请一小组同学带着喜欢之情读好这一自然段,读出动物们的悠然自得!
4、第5、6自然段
(1)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夜就另有一番独特的丰韵了,请同学们前后比较一下,你能说说荷兰牧场的白天和傍晚、夜晚有什么不同吗?
(2)板书:
白天生机勃勃
傍晚、夜晚宁静安详
(3)找找这两段中哪儿写出了傍晚、夜晚的寂静?你能读好它吗?
5、总结:白天,是生机勃勃的;夜晚,是宁静安详的;白天,是热闹富有动感的;夜晚,是优美独具韵味的。带着这种感觉,请女生一起朗读第4、5自然段。
6、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配乐朗读,并试背!
7、现在,你能说说真正的荷兰是怎么样的?
出示“()的荷兰”,先用一个词来概括,再用一两句话来叙述叙述。谁想试试?
8、真正的荷兰是一个如诗如画(板书)、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是动物们自由的天堂,是优美恬静而充满生机的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9、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荷兰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第三关,导游荷兰乡村
如此迷人的荷兰乡村,吸引了无数游客,三名导游候选人,你们准备好了吗?只要顺利通过这一关,你们就能成为特约导游啦!
我们首先来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接着又来到碧绿的低地(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到了傍晚,我们上了小船,航行在远河之中(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X学生对语文教材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别差异,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他们在读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课文的中心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X还有另外一个让学生做”导游”环节的设计,我从学生出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荷兰的田园风情,在介绍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机会。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这个重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荷兰还有更多的美丽之处课文没一一提到。如风车、郁金香……在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找更多的资料、图片,制作一张荷兰旅游宣传画,让更多的人了解荷兰,喜欢荷兰!
X为荷兰设计宣传画,可谓是语文与美术、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学生可以展开想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识与情感的综合。
田园诗情说课稿 4说教材分析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全部是写景的文章,景色描写优美,段落整齐,非常适合儿童学习。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图,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理解,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基于此点,我制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其中重点放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上,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边读边想象,与作者情感相融。
积累xxxxxx等词语,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能使用课后第三题所提供的词语,结合录像,图片进行对文章的复述。通过欣赏,品味,积累优美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说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第二自然段xxxxx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面对文本引导品味,理解,感悟xxxxx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助于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录像,图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在第一课学完生字词语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说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指名分节读。
交流:通过朗读,你看到了那些田园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如:草原奶牛图,低地骏马图,傍晚图,夜晚图)
交流感悟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最喜欢哪一处的田园风光呢再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写了什么景物。(生自读课文,思考。)
生默读课文,品读句子,找重点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了哪些词语为什么怎样读好它们呢(生做交流准备)
同位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处的风光呢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给同位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相机出示录像)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荷兰这个低地之国最具特色的田园风光:水,花,牧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照着写牛犊和老牛,并把它们分别比喻为“顽皮的孩子”,“牛群的家长”,生动形象,特征鲜明,也写出了牛群之间的和睦和温情,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具体描摹成群的骏马,从整体到局部素描式地写来,突出骏马的剽悍强壮。“随风飞扬”一词给人无限遐想,流露出作者对强壮的原始生命力及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魏书生曾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将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交流时,不要做过多过深入的分析,学生品读时,只需做整体的感知即可,鼓励学生对语句有个性感悟,各抒己见。
6,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呢“真正的”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启发学生回忆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
积累运用
带着对荷兰风光的向往之情,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及画出的优美词语。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介绍荷兰的风光呢
以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为内容,练习介绍。
(生边介绍边播放相应的录像)
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设计一项喜欢的作业,如:画一幅荷兰风光图;配乐有感情读课文;当小导游介绍荷兰风光;收集并观看有关荷兰的影片……
田园诗情说课稿 5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体会优美恬静而又充满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草原、牲畜与人的和谐交融及诗情画意。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过程中,领略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的和谐交融。
二、说教法
在《泉城》、《九寨沟》两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味。教师的责任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字词,找到自己感受比较生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知道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背诵一两部分,积累优美词句。然后安排小导游活动,进行迁移性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最后,设计拓展性的练习,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
三、说过程
(一)、情景激趣
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画面:画面中有运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骏马、长毛山羊、灯塔┄┄同时配以清远悠闲的音乐。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
《田园诗情》所描绘的是荷兰的异国风情,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积累较少,创设情景渲染,给予学生感官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一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个体自学、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想想荷兰给你留下的印象,找找在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把它们划出来,再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一环节,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给予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个体的自我学习、整理、归纳,为集体交流作准备。
(三)、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1、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为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启发学生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感情,悟出新的见解。
重点理解下列语句:
(1)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2)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
(3)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2、怎样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里启发学生从整体上回顾课文内容,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准备。
这一环节,不同学习风格、思维方式、表现形式的学生个体,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既主动获取了知识,又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促进其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积累迁移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介绍荷兰的风光呢?
荷兰的乡村十分迷人,充满了诗情画意,人们把它称作——。我们首先来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接着又来到碧绿的低地——。到了傍晚,我们上了小船,航行在运河之中——。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让学生想象成为导游,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与课文内容贴得更近,促进了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
(五)、拓展延伸
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上网去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
学生学了课文意犹未尽,这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积累。
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美丽迷人的真正的荷兰 天堂般的动物世界
宁静安谧的
田园诗情说课稿 6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扬文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扬的情趣。
本文共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荷兰。第二至六自然段以分镜头特写的形式,展示荷兰田园风光,其中第二自然段,着重描写草原业流动的奶牛和村野乡间的鲜艳的郁金香。第三、四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低地上的骏马自由的驰骋,家畜在草原上悠然自得。第五至第六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傍晚挤奶时的宁静和牛奶运走以后夜晚的平静。第七自然段,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总结全文。
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文仿佛是介绍荷兰的影视风光片的解说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说教目标,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田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4、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这是本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
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条件,自然和谐自由成长发展的一种教学环境。而本次研讨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园,也是牧场之国。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自然和谐地,自主地发展,从而体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对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探究。因为童话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以实实在在事物,展示形式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阅读法与自学辅导法相结合,出了自由阅读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初步理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联系。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聊天方式的课堂氛围,结伴式的探究活动。有利于给学生一个心理愉快的自由空间,去大胆思考相互交流,去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去品味语言,探究课文内容,去总结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四、说学法
以上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以下学法:
1、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并掌握从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会自学,学会品味语言,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的词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3、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中“以学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那么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就应该融入新理念,适时更新学生学习方法。
4、学会联系实际,并有所感悟,以开拓眼界进一步感悟“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思想感情。这是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能培养学生说议的能力。
田园诗情说课稿 7一、说教材分析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全部是写景的文章,景色描写优美,段落整齐,非常适合儿童学习。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图,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理解、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基于此点,我制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其中重点放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上,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边读边想象,与作者情感相融。
2、积累XXXXXX等词语,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3、能使用课后第三题所提供的词语,结合录像、图片进行对文章的复述。通过欣赏、品味、积累优美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第二自然段XXXXX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面对文本引导品味、理解、感悟XXXXX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助于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录像、图片。
2、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在第一课学完生字词语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指名分节读。
2、交流:通过朗读,你看到了那些田园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如:草原奶牛图、低地骏马图、傍晚图、夜晚图)
(二)交流感悟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最喜欢哪一处的田园风光呢?再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写了什么景物。(生自读课文,思考。)
2、生默读课文,品读句子,找重点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3、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了哪些词语?为什么?怎样读好它们呢?(生做交流准备)
4、同位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处的风光呢?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给同位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相机出示录像)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荷兰这个低地之国最具特色的田园风光:水、花、牧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
(2)“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照着写牛犊和老牛,并把它们分别比喻为“顽皮的孩子”、“牛群的家长”,生动形象,特征鲜明,也写出了牛群之间的和睦和温情,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3)“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具体描摹成群的骏马,从整体到局部素描式地写来,突出骏马的剽悍强壮。“随风飞扬”一词给人无限遐想,流露出作者对强壮的原始生命力及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魏书生曾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将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交流时,不要做过多过深入的分析,学生品读时,只需做整体的感知即可,鼓励学生对语句有个性感悟,各抒己见。
6、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呢?“真正的”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启发学生回忆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
(三)积累运用
1、带着对荷兰风光的向往之情,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及画出的优美词语。
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介绍荷兰的风光呢?
以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为内容,练习介绍。
(生边介绍边播放相应的录像)
(四)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设计一项喜欢的作业,如:画一幅荷兰风光图;配乐有感情读课文;当小导游介绍荷兰风光;收集并观看有关荷兰的影片……
田园诗情说课稿 8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散文,文章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描绘出具有“牧场之国”称号的荷兰的美丽的田园风情。你看,碧绿的草原,黑白的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的夜,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读者眼前。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文仿佛是荷兰风光片的解说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课文描写的景美、语言美,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分析,采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词语引路”为突破口,采用品读感悟,口语练说,再现情境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品味、感悟课文,体会牧场的美景。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
三、说学法:
本篇课文虽然描述的是外国的异域风情,但是课文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和我们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荷兰王国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漏字,不重复,不破句。了解文章脉络,品味、感悟课文语言,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积累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荷兰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品味、感悟课文语言,体会文中的美景和语言美,丰富积累学生的语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有效地落实字词教学、整体感知。
本课本课是《田园诗情》的第一课时,一上课,我就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提出读书的具体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而没有先进行字词教学。其实在试教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把文中的生字、新词和课后四字词语分层出示,引导学生从字词的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如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等等。我发现,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和查阅工具书等方法进行预习后,大部分字词都能理解、掌握,无须教师过多地引导,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如何有效地落实字词教学呢?薛法根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中有几个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所以在字词教学方面,我没有对每个生字、新词逐个分析指导,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对字词已经有了一个认知、理解的过程。我们只要抓住学生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也可与以前学过的字词进行联系、比较,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还复习了旧知。在教学课后四字词语时,我重点指导了“骠悍强壮”的“骠”,从这个字的音、形、意三方面进行学习。因为“骠”字容易误读为biao,这个词的意思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是形容马儿体魄强健,跑得快,所以借机强调是“马”字旁。然后用换偏旁的方法复习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强调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并把“骠悍强壮”的“骠”,和肥膘的“膘”作比较,突出读音的异同,使学生印象深刻。当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时,我对其他同学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边听朗读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整体感知,进入文本。学习课后四字词语后,再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对荷兰的印象,这其实也是学生对文本的一个回归,一个整体感知。这个教学环节这既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同时也为学生的迁移运用文本语言创设了一个情境,尽最大努力落实课堂教学中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地引导学生品读文字。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文字,感受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呢?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以“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为切入点,先让学生欣赏图片,从“极目远眺”感受到什么?然后想一想“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让你感受到什么?脚踩上去有什么感觉?再亲手摸一摸丝绒,感受到碧草的柔软舒适,最后让学生读出感觉。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摸一摸、读一读这些方法来引导学生感悟荷兰草原的大、绿、美和柔软舒适,最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荷兰牧场美丽如画的诗意。
教学“骏马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草原上的骏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出示三幅骏马图,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感受到了骏马的“骠悍强壮、自由驰骋”,感受到了骏马的强健体魄和飒爽英姿,也看到了马儿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奔跑的情境。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即使前方出现了低矮的围栏,它们依然(引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即使前方出现了沟渠、小溪,它们依然——(引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即使前方出现了小山丘、泥沼地,它们依然——(引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充满了对草原、骏马的向往之情,完全进入了情境。最后想象自己就是这些奔腾在草原上的骏马!读出驰骋在草原上的豪情。以图激情,以读促悟,有效地引导学生品读文字。
(三)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
这篇文章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而“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是全文中的中心句,其中“牧场之国”则是作者重点描写的。所以教学时,我先出示文章的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荷兰牧场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学结束时再以“到了晚上,荷兰的牧场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你又从哪里感受到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呢?”引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最后回归总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起感受总分总结构的妙处,这就是这篇课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本堂课重点学习的是荷兰白天的牧场风光,也就是课文的2、3、4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基本一致,因此教学时具体分析指导第2自然段,从具体的词句中引导感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读出感情。然后学法迁移,学习3、4自然段,体现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除了要知道“写了什么”之外,还应了解“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运用了想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如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把牛犊比作顽皮的孩子,突出了小牛的顽皮可爱;把老牛比作牛群的家长,写出了老牛的仪态端庄,这样写使文章更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因此,在学习描写奶牛不同姿态的语句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草原上的奶牛还会干什么呢?你能像作者一样用“有的奶牛,仿佛。”来说一两句话吗?学生掌握了构句方式和规律,说起来有章可依,就不觉得难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还落实到写,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的读写结合。
五、说教学得失:
(一)“读”领风骚,“读”中生情。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默读,自主学习,充分自读体会后,我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他们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我顺势引导“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学生再读时已经有了些许进步。接着其他同学可以再补充自己的体会,再读,这样,学生们读得越来越好,而且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这样,一节课就在美妙的朗读声中度过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感悟到了荷兰的田园美景。
(二)抓住关键词语悟情。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老师如果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摒弃繁琐的分析,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当好。因为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既简单,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本课时,当让学生读词语“剽悍强壮”时,刚开始孩子们不理解词语的意思,我就展示了一幅骏马奔驰的图片,接着我继续问:“你体会到了什么叫剽悍强壮?”学生说骏马有力、强壮等,然后我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这些体会读出来,他们一下子就读好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从读中感悟到了荷兰这个国家的美,连动物都生活得如此惬意,真好!
(三)课件费时,准备不足。
开始的课件播放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让学生感受体会荷兰的美丽、祥和、宁静,但是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不大,而且使第一课时的时间更加紧张,以至于到最后有部分环节在下课铃声响了以后才完成。板书时也出现了问题,“田园”写成了“田原”,这些都说明我在做课件和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不够仔细,对教学设计还不是很熟悉,没有做到熟记在心。特别是过渡语和评价语言还比较欠缺,需要向大家学习。
田园诗情说课稿 9《田园诗情》文章很美,两位老师从课题入手,抓住了“田园”“诗情”两个关键词来引导教学,把这种美的意境带入了学生心田,她们用优美的语言,亲切的语态,引领这学生来到了美丽的荷兰,两堂课上都充满着浓浓的诗意,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的伊始,曹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荷兰的图片。由于受学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文本所描绘的画面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光从文本中感悟有一定的局限性,图片的出示,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两处提炼更是独具匠心,刚开始把分散在课文中描写草原的短语提炼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再体会写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好词。结尾处更是把文中的重点内容梳理之后,提炼成一首优美的小诗,再配以音乐朗诵,把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这两处的设计巧妙,令人耳目一新。
高老师的课上,以文章的关键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领全文,再以白天的牧场三个自然段的教学串联成一个教学目标群,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方法、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第二自然段,注重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明确文本的写作手法,第三自然段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一遍遍地指导学生读好句子,读出骏马的力量、速度之美。为读为主,循“文”品悟。第三自然段,注重学习迁移,选取典型的事物,让学生仿写。品读语言,想象画面,写话训练,把学生带入了真正的荷兰。
感谢两位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的语文课,让我感悟到了:语文教学应与智慧一路同行。
第三篇:《田园诗情》说课稿
《田园诗情》说课稿
《田园诗情》说课稿1
说教材分析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全部是写景的文章,景色描写优美,段落整齐,非常适合儿童学习。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图,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理解,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基于此点,我制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其中重点放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上,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边读边想象,与作者情感相融。
积累xxxxxx等词语,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能使用课后第三题所提供的词语,结合录像,图片进行对文章的复述。通过欣赏,品味,积累优美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说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第二自然段xxxxx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面对文本引导品味,理解,感悟xxxxx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助于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录像,图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在第一课学完生字词语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说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指名分节读。
交流:通过朗读,你看到了那些田园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如:草原奶牛图,低地骏马图,傍晚图,夜晚图)
交流感悟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最喜欢哪一处的田园风光呢再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写了什么景物。(生自读课文,思考。)
生默读课文,品读句子,找重点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了哪些词语为什么怎样读好它们呢(生做交流准备)
同位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处的风光呢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给同位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相机出示录像)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荷兰这个低地之国最具特色的田园风光:水,花,牧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照着写牛犊和老牛,并把它们分别比喻为“顽皮的孩子”,“牛群的家长”,生动形象,特征鲜明,也写出了牛群之间的和睦和温情,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具体描摹成群的骏马,从整体到局部素描式地写来,突出骏马的剽悍强壮。“随风飞扬”一词给人无限遐想,流露出作者对强壮的原始生命力及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魏书生曾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将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交流时,不要做过多过深入的分析,学生品读时,只需做整体的感知即可,鼓励学生对语句有个性感悟,各抒己见。
6,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呢“真正的”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启发学生回忆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
积累运用
带着对荷兰风光的向往之情,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及画出的优美词语。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介绍荷兰的风光呢
以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为内容,练习介绍。
(生边介绍边播放相应的录像)
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设计一项喜欢的作业,如:画一幅荷兰风光图;配乐有感情读课文;当小导游介绍荷兰风光;收集并观看有关荷兰的影片……
《田园诗情》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3.学习第2自然段,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4.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对荷兰的国花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对荷兰的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
二、说教法
在《泉城》、《九寨沟》两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味。教师的责任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字词,找到自己感受比较生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知道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对荷兰的国花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进行拓展性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三、说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引出课题,让学生谈谈看到“田园”,看到“诗情”分别想到了什么。利用已经学习的课文《泉城》进行比较,理解“田园诗情”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田园”和“诗情”的理解情况,从而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课题。】
2.指导学生明确,在本课中“田园”就是指荷兰的牧场,然后来谈谈对荷兰的了解。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交流,既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同时也肯定了学生的预习成果。此外,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荷兰地理特点,经济特点的资料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难读的词句或读得不流利的地方多读两遍。
2.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指名学生认读,及时纠正读音,然后齐读词语,为课文阅读打好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在词典的帮助下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所以,读准词语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来谈谈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为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先让学生练习朗读,然后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采用“××××图”的形式来高度概括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课文结构都十分清晰,是学生开始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素材。有了之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感知本课的内容、结构时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下列句子的写作方法:
(1)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2)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3)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会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写作方法进行今后的习作。】
(五)拓展延伸,培养写作兴趣。
1.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在荷兰随处可见。但是在这里,作者具体描绘了草原上奶牛的画面,却只用了一句话略写了郁金香。你们能否也象作者一样,将荷兰郁金香的美丽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2.就以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为开头,大胆展开想象。可以从花的数量、颜色、姿态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可以模仿文中描写奶牛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模仿文中描写奶牛的方法对荷兰的郁金香进行扩写练习。】
四、板书设计
草原奶牛、郁金香
低地骏马家畜
水、花、牧场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傍晚挤奶
夜晚平静
《田园诗情》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的奶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荷兰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对荷兰田园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绿色通道里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兰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
在《泉城》、《九寨沟》两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味。教师应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教学本课第一课时,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自主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说过程
1.释题导入。
谈话引出课题,让学生谈谈看到“田园”,看到“诗情”分别想到了什么。利用已经学习的课文《泉城》、《秋天》进行比较,理解“田园诗情”的意思。
(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田园”和“诗情”的理解情况,从而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课题。)
指导学生明确,在本课中“田园”就是指荷兰的牧场,然后来谈谈对荷兰的了解。
(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交流,既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同时也肯定了学生的预习成果。此外,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荷兰地理特点,经济特点的资料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2.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指名学生认读,及时纠正读音,然后齐读词语,为课文阅读打好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在词典的帮助下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所以,读准词语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来谈谈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接着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先让学生练习朗读,然后指名学生分段朗读,了解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从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更快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要求。
(2)感知课文内容。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采用“××××图”的形式来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了解课文也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本单元的课文结构都十分清晰,是学生开始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素材。有了之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感知本课的内容、结构时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划下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
(预设这一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朗读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边读边感受体会,对荷兰能有大概的了解。)
3.写字指导。
(1)复习认读生字,给“顽、稳、牲”扩词,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学习。
(2)提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主要是“肃”的笔顺,“偶”的最后三笔,“抹”右边两横的长短。
(3)学生描红、临写。
4.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四、板书设计
总介绍荷兰
草原奶牛图
低地骏马图
田园诗情分牲畜王国
傍晚挤奶图
田园夜景图
总真正的荷兰
《田园诗情》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散文,文章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描绘出具有“牧场之国”称号的荷兰的美丽的田园风情。你看,碧绿的草原,黑白的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的夜,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读者眼前。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文仿佛是荷兰风光片的解说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课文描写的景美、语言美,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分析,采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词语引路”为突破口,采用品读感悟,口语练说,再现情境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品味、感悟课文,体会牧场的美景。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
三、说学法:
本篇课文虽然描述的是外国的异域风情,但是课文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和我们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荷兰王国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漏字,不重复,不破句。了解文章脉络,品味、感悟课文语言,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积累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荷兰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品味、感悟课文语言,体会文中的美景和语言美,丰富积累学生的语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有效地落实字词教学、整体感知。
本课本课是《田园诗情》的第一课时,一上课,我就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提出读书的具体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而没有先进行字词教学。其实在试教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把文中的生字、新词和课后四字词语分层出示,引导学生从字词的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如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等等。我发现,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和查阅工具书等方法进行预习后,大部分字词都能理解、掌握,无须教师过多地引导,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如何有效地落实字词教学呢?薛法根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中有几个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所以在字词教学方面,我没有对每个生字、新词逐个分析指导,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对字词已经有了一个认知、理解的过程。我们只要抓住学生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也可与以前学过的字词进行联系、比较,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还复习了旧知。在教学课后四字词语时,我重点指导了“骠悍强壮”的“骠”,从这个字的音、形、意三方面进行学习。因为“骠”字容易误读为biao,这个词的意思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是形容马儿体魄强健,跑得快,所以借机强调是“马”字旁。然后用换偏旁的方法复习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强调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并把“骠悍强壮”的“骠”,和肥膘的“膘”作比较,突出读音的异同,使学生印象深刻。当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时,我对其他同学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边听朗读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整体感知,进入文本。学习课后四字词语后,再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对荷兰的印象,这其实也是学生对文本的一个回归,一个整体感知。这个教学环节这既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同时也为学生的迁移运用文本语言创设了一个情境,尽最大努力落实课堂教学中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地引导学生品读文字。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文字,感受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呢?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以“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为切入点,先让学生欣赏图片,从“极目远眺”感受到什么?然后想一想“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让你感受到什么?脚踩上去有什么感觉?再亲手摸一摸丝绒,感受到碧草的柔软舒适,最后让学生读出感觉。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摸一摸、读一读这些方法来引导学生感悟荷兰草原的大、绿、美和柔软舒适,最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荷兰牧场美丽如画的诗意。
教学“骏马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草原上的骏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出示三幅骏马图,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感受到了骏马的“骠悍强壮、自由驰骋”,感受到了骏马的强健体魄和飒爽英姿,也看到了马儿在
草原上自由自在奔跑的情境。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即使前方出现了低矮的围栏,它们依然(引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即使前方出现了沟渠、小溪,它们依然——(引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即使前方出现了小山丘、泥沼地,它们依然——(引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充满了对草原、骏马的向往之情,完全进入了情境。最后想象自己就是这些奔腾在草原上的骏马!读出驰骋在草原上的豪情。以图激情,以读促悟,有效地引导学生品读文字。
(三)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
这篇文章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而“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是全文中的中心句,其中“牧场之国”则是作者重点描写的。所以教学时,我先出示文章的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荷兰牧场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学结束时再以“到了晚上,荷兰的牧场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你又从哪里感受到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呢?”引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最后回归总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起感受总分总结构的妙处,这就是这篇课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本堂课重点学习的是荷兰白天的牧场风光,也就是课文的2、3、4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基本一致,因此教学时具体分析指导第2自然段,从具体的词句中引导感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读出感情。然后学法迁移,学习3、4自然段,体现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除了要知道“写了什么”之外,还应了解“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运用了想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如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把牛犊比作顽皮的孩子,突出了小牛的顽皮可爱;把老牛比作牛群的家长,写出了老牛的仪态端庄,这样写使文章更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因此,在学习描写奶牛不同姿态的语句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草原上的奶牛还会干什么呢?你能像作者一样用“有的奶牛,仿佛。”来说一两句话吗?学生掌握了构句方式和规律,说起来有章可依,就不觉得难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还落实到写,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的读写结合。
五、说教学得失:
(一)“读”领风骚,“读”中生情。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默读,自主学习,充分自读体会后,我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他们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我顺势引导“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学生再读时已经有了些许进步。接着其他同学可以再补充自己的体会,再读,这样,学生们读得越来越好,而且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这样,一节课就在美妙的朗读声中度过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感悟到了荷兰的田园美景。
(二)抓住关键词语悟情。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老师如果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摒弃繁琐的分析,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当好。因为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既简单,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本课时,当让学生读词语“剽悍强壮”时,刚开始孩子们不理解词语的意思,我就展示了一幅骏马奔驰的图片,接着我继续问:“你体会到了什么叫剽悍强壮?”学生说骏马有力、强壮等,然后我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这些体会读出来,他们一下子就读好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从读中感悟到了荷兰这个国家的美,连动物都生活得如此惬意,真好!
(三)课件费时,准备不足。
开始的课件播放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让学生感受体会荷兰的美丽、祥和、宁静,但是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不大,而且使第一课时的时间更加紧张,以至于到最后有部分环节在下课铃声响了以后才完成。板书时也出现了问题,“田园”写成了“田原”,这些都说明我在做课件和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不够仔细,对教学设计还不是很熟悉,没有做到熟记在心。特别是过渡语和评价语言还比较欠缺,需要向大家学习。
《田园诗情》说课稿5
说教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2、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说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境法
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学生的表象,激活他们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游览荷兰田园风光——招聘小导游——设计宣传画”这一情境,使课文中静止的语言文字活动起来,把学生深深卷入到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去,成为其中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教育意图巧妙地渗透其中。
二、朗读感悟法
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使学生在读书中逐步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三、自主探究法
教育应当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间,充分的探究自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悟悟、品品,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于是,学生能自觉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自行解决问题。
说教学过程:
一、游览荷兰田园风光
1、假想旅游: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荷兰风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去一个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园,也是牧场之国的迷人的地方——荷兰的.乡村!让我们一起踏上荷兰之旅,出发吧!(课件播放荷兰风光片,让学生欣赏)
2、美丽的荷兰风光,怎能不令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呢?你们喜欢荷兰吗?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再次细细游览。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想想这个迷人的田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假想旅游把学生以游客的身份带到了荷兰,身临其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了这次“旅游”中,自主地观赏、品味,迷人的荷兰深深地印入了同学们的脑海,了解它、探索它的愿望也油然而生。
让学生充分读,意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贯穿始终。
二、招聘小导游
过渡:因为来荷兰旅游的游客较多,所以要招聘一批小导游,只要过“三关”,你们也能成为像老师一样的特约导游。
(一)第一关,深情诵读
谈话:迷人的田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把它诵读给大家听,让人们在你的诵读中流连忘返,陶然欲醉。
指名配乐朗读,老师启发学生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并在诵读得较好的学生中选出三名导游候选人。
诵读可以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全方位、多层次地整体触摸语文所展现的言语现象,从而读出声音,悟出形象,读出喜怒哀乐的情态,对语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
同学们深情诵读后,从朗读中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诗情画意呢?
交流赏读:
1、第2自然段
(1)“牛犊跑前跑后,活象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学生读 说喜欢的理由 指导读 诵读)
是啊,这句概括出了牛犊与老牛各自的特点;瞧,牛群这一家子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啊!
(2)不仅是牛犊和老牛,草原上的奶牛也各具情态,有的——(师引读)
这句话生动地描写了奶牛的活动或姿态,刻画了各自的特点,老师也很喜欢这句,准愿意与老师一起读好它。
那我们能不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也来描述一下各具情态的奶牛?同桌可以相互说。
(3)相信这片牧场,会因为大家精彩的想象而分外迷人,令人心驰神往的。描述得好,读得可要更好哦!让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奶牛生活的悠闲、有趣。
2、第3自然段
(同样是学生读 说理由 指导读 齐读)
剽悍强壮是怎样一种体魄!鬃毛飞扬又是怎样一种速度啊!辽阔无垠的原野没有了这些骏马,会怎样?
如果说刚才我们所欣赏的奶牛还是以静态、安闲为主的话,那么这里骏马则是挥洒了阳刚和奔放,请我们班的男子汉一起来读好这段。
3、第4自然段
(1)不止是骏马和奶牛,绿色草原还是其他许许多多动物们的天堂般的王国,你是怎么理解“天堂般的”、“它们自己的王国”的?
(2)学生交流感悟
(3)请一小组同学带着喜欢之情读好这一自然段,读出动物们的悠然自得!
4、第5、6自然段
(1)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夜就另有一番独特的丰韵了,请同学们前后比较一下,你能说说荷兰牧场的白天和傍晚、夜晚有什么不同吗?
(2)板书:
白天 生机勃勃
傍晚、夜晚 宁静安详
(3)找找这两段中哪儿写出了傍晚、夜晚的寂静?你能读好它吗?
5、总结:白天,是生机勃勃的;夜晚,是宁静安详的;白天,是热闹富有动感的;夜晚,是优美独具韵味的。带着这种感觉,请女生一起朗读第4、5自然段。
6、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配乐朗读,并试背!!
7、现在,你能说说真正的荷兰是怎么样的?
出示“( )的荷兰”,先用一个词来概括,再用一两句话来叙述叙述。谁想试试?
8、真正的荷兰是一个如诗如画(板书)、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是动物们自由的天堂,是优美恬静而充满生机的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9、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荷兰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第三关,导游荷兰乡村
如此迷人的荷兰乡村,吸引了无数游客,三名导游候选人,你们准备好了吗?只要顺利通过这一关,你们就能成为特约导游啦!
我们首先来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接着又来到碧绿的低地(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到了傍晚,我们上了小船,航行在远河之中(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X学生对语文教材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别差异,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他们在读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课文的中心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X还有另外一个让学生做”导游”环节的设计,我从学生出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荷兰的田园风情,在介绍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机会。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这个重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设计宣传画
其实,荷兰还有更多的美丽之处课文没一一提到。如风车、郁金香……在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找更多的资料、图片,制作一张荷兰旅游宣传画,让更多的人了解荷兰,喜欢荷兰!
X为荷兰设计宣传画,可谓是语文与美术、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学生可以展开想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识与情感的综合。
《田园诗情》说课稿6
一、说教材分析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全部是写景的文章,景色描写优美,段落整齐,非常适合儿童学习。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图,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理解、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基于此点,我制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其中重点放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上,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边读边想象,与作者情感相融。
2、积累XXXXXX等词语,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3、能使用课后第三题所提供的词语,结合录像、图片进行对文章的复述。通过欣赏、品味、积累优美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第二自然段XXXXX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面对文本引导品味、理解、感悟XXXXX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助于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录像、图片。
2、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在第一课学完生字词语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指名分节读。
2、交流:通过朗读,你看到了那些田园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如:草原奶牛图、低地骏马图、傍晚图、夜晚图)
(二)交流感悟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最喜欢哪一处的田园风光呢?再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写了什么景物。(生自读课文,思考。)
2、生默读课文,品读句子,找重点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3、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了哪些词语?为什么?怎样读好它们呢?(生做交流准备)
4、同位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处的风光呢?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给同位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相机出示录像)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荷兰这个低地之国最具特色的田园风光:水、花、牧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
(2)“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照着写牛犊和老牛,并把它们分别比喻为“顽皮的孩子”、“牛群的家长”,生动形象,特征鲜明,也写出了牛群之间的和睦和温情,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3)“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具体描摹成群的骏马,从整体到局部素描式地写来,突出骏马的剽悍强壮。“随风飞扬”一词给人无限遐想,流露出作者对强壮的原始生命力及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魏书生曾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将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交流时,不要做过多过深入的分析,学生品读时,只需做整体的感知即可,鼓励学生对语句有个性感悟,各抒己见。
6、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呢?“真正的”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启发学生回忆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
(三)积累运用
1、带着对荷兰风光的向往之情,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及画出的优美词语。
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介绍荷兰的风光呢?
以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为内容,练习介绍。
(生边介绍边播放相应的录像)
(四)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设计一项喜欢的作业,如:画一幅荷兰风光图;配乐有感情读课文;当小导游介绍荷兰风光;收集并观看有关荷兰的影片……
《田园诗情》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注: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体会优美恬静而又充满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草原、牲畜与人的和谐交融及诗情画意。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过程中,领略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的和谐交融。
二、说教法
在《泉城》、《九寨沟》两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味。教师的责任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字词,找到自己感受比较生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知道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背诵一两部分,积累优美词句。然后安排小导游活动,进行迁移性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最后,设计拓展性的练习,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
三、说过程
(一)、情景激趣
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画面:画面中有运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骏马、长毛山羊、灯塔┄┄同时配以清远悠闲的音乐。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
《田园诗情》所描绘的是荷兰的异国风情,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积累较少,创设情景渲染,给予学生感官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一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个体自学、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想想荷兰给你留下的印象,找找在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把它们划出来,再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一环节,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给予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个体的自我学习、整理、归纳,为集体交流作准备。
(三)、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1、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为什么?在学生[注: 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的同时,启发学生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感情,悟出新的见解。
重点理解下列语句:
(1)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2)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
(3)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2、怎样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里启发学生从整体上回顾课文内容,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准备。
这一环节,不同学习风格、思维方式、表现形式的学生个体,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既主动获取了知识,又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促进其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积累迁移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介绍荷兰的风光呢?
荷兰的乡村十分迷人,充满了诗情画意,人们把它称作——。我们首先来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接着又来到碧绿的低地——。到了傍晚,我们上了小船,航行在运河之中——。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让学生想象成为导游,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与课文内容贴得更近,促进了学生积累内化课文语言。
(五)、拓展延伸
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上网去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
学生学了课文意犹未尽,这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积累。
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美丽迷人的
真正的荷兰 天堂般的动物世界
宁静安谧的
《田园诗情》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扬文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扬的情趣。
本文共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荷兰。第二至六自然段以分镜头特写的形式,展示荷兰田园风光,其中第二自然段,着重描写草原业流动的奶牛和村野乡间的鲜艳的郁金香。第三、四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低地上的骏马自由的驰骋,家畜在草原上悠然自得。第五至第六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傍晚挤奶时的宁静和牛奶运走以后夜晚的平静。第七自然段,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总结全文。
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文仿佛是介绍荷兰的影视风光片的解说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说教目标,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田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4、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这是本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
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条件,自然和谐自由成长发展的一种教学环境。而本次研讨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园,也是牧场之国。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自然和谐地,自主地发展,从而体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对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探究。因为童话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以实实在在事物,展示形式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阅读法与自学辅导法相结合,出了自由阅读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初步理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联系。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聊天方式的课堂氛围,结伴式的探究活动。有利于给学生一个心理愉快的自由空间,去大胆思考相互交流,去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去品味语言,探究课文内容,去总结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四、说学法
以上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以下学法:
1、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并掌握从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会自学,学会品味语言,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的词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3、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中“以学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那么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就应该融入新理念,适时更新学生学习方法。
4、学会联系实际,并有所感悟,以开拓眼界进一步感悟“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思想感情。这是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能培养学生说议的能力。
《田园诗情》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位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泉城》、《九寨沟》、《故乡诗情》和《木樨雨》,全部是写景的文章,景致形貌优美,段落划一,非常得当儿童学习《故乡诗情》处于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足可见其承先启后的紧张作用。
这是一篇形貌荷兰故乡美景的散文。形貌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故乡风景:葱茏的草原,好坏花牛,乳白色的绵羊,玄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冷静挤奶的人,平静安定的夜晚,闪耀的灯……优美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故乡画显如今我们眼前,洋溢着平静清闲的情趣,全文好像是先容荷兰的影视风景片的教学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抒发了作者对荷兰故乡风景以及自由宁静生存的向往之情。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一节课的精髓和灵魂。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阶段目标,结合本册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识会写本课9个生字,只识不写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课标对应目标: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一个总目标,三个学段要求的层次不同,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第三学段为“能用……”。三个学段螺旋上升,逐层提升。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所以制定“正确、流利”的目标,将“有感情”放在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中完成。)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
这样,就构成了识字、读书、理解三位一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网络,便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二、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法
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学生的表象,激活他们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上课伊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舒缓的音乐,优美的视频,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兰……达到“课未始,情已生”的效果。
2、朗读感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本节课我重视朗读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正音,读中把握内容,读中理清层次,读中体验美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力求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风靡全国,影响深远,就在于这种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画面:画面中有运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骏马、长毛山羊、灯塔┄┄同时配以清远悠闲的音乐。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
再者,《田园诗情》所描绘的是荷兰的异国风情,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积累较少,创设情景渲染,给予学生感官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一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作者在荷兰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自由地与文本对话,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同时有利于在朗读课文中初步感知)
(三)师生互动,检查自学情况
孩子初读之后设计一个形势新颖的闯三关来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第一关老师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第二关,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理解词语。第三关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相机正音,指导读通读顺,初步感知各自然段内容。这三关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体现了学习的螺旋上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我着重指导学生写好易错字“顽”和“肃”,以一字带多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四)诵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情”
1、听课文录音(或自由诵读),在自己认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或优美的词句下画线,不懂处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先美美地读一读,然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第二学段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让学生尝试练习美读课文,是为下节课分散难点。)
(五)课堂小结
老师豪情形貌:“广阔无垠的草原,仪态端庄的奶牛,自由驰骋的骏马,悠然得意的羊群,荷兰的牧场就如统一幅幅满盈诗情的故乡风物画。下节课,我们将继承通过诵读去咀嚼那边奇特的故乡诗情。”这样的竣事语既总结讲堂,又为下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到达“课已尽,情未了”的结果。
四、说板书计划
有人说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是课文英华的表现。本节课我偏重板书课文的布局,引导学生掌握“总—分—总”的某篇布局的要领,这样板书函洁扼要,起到一语道破的作用,为学生的习作有用导航。
《田园诗情》说课稿10
《田园诗情》文章很美,两位老师从课题入手,抓住了“田园”“诗情”两个关键词来引导教学,把这种美的意境带入了学生心田,她们用优美的语言,亲切的语态,引领这学生来到了美丽的荷兰,两堂课上都充满着浓浓的诗意,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的伊始,曹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荷兰的图片。由于受学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文本所描绘的画面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光从文本中感悟有一定的局限性,图片的出示,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两处提炼更是独具匠心,刚开始把分散在课文中描写草原的短语提炼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再体会写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好词。结尾处更是把文中的重点内容梳理之后,提炼成一首优美的小诗,再配以音乐朗诵,把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这两处的设计巧妙,令人耳目一新。
高老师的课上,以文章的关键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领全文,再以白天的`牧场三个自然段的教学串联成一个教学目标群,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方法、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第二自然段,注重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明确文本的写作手法,第三自然段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一遍遍地指导学生读好句子,读出骏马的力量、速度之美。为读为主,循“文”品悟。第三自然段,注重学习迁移,选取典型的事物,让学生仿写。品读语言,想象画面,写话训练,把学生带入了真正的荷兰。
感谢两位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的语文课,让我感悟到了:语文教学应与智慧一路同行。
第四篇:《田园诗情》说课稿
《田园诗情》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和《桂花雨》,全部是写景的文章,景色描写优美,段落整齐,非常适合儿童学习。《田园诗情》处于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足可见其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全文仿佛是介绍荷兰的影视风光片的解说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一节课的精髓和灵魂。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阶段目标,结合本册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识会写本课9个生字,只识不写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课程标准对应目标: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一个总目标,三个学段要求的层次不同,第一阶段是“学习用……”,第二阶段是“用……”,第三阶段为“能用……”。三个学段螺旋上升,逐层提升。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所以制定“正确、流利”的目标,将“有感情”放在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中完成。)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阶段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
这样,就构成了识字、读书、理解三位一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网络,便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1,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2,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难点:目标2:1,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降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2,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二、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法
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学生的表象,激活他们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上课开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舒缓的音乐,优美的视频,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兰……达到“课未始,情已生”的效果。
2、朗读感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本节课我重视朗读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正音,读中把握内容,读中理清层次,读中体验美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力求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风靡全国,影响深远,就在于这种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画面:画面中有运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骏马、长毛山羊、灯塔┄┄同时配以清远悠闲的音乐。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
再者,《田园诗情》所描绘的是荷兰的异国风情,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积累较少,创设情景渲染,给予学生感官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学生在享受音像带来的美妙感受之余,一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作者在荷兰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自由地与文本对话,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同时有利于在朗读课文中初步感知)
(三)师生互动,检查自学情况
孩子初读之后设计一个形势新颖的闯三关来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第一关老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第二关,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理解词语。第三关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纠正字音,指导读通读顺,初步感知各自然段内容。这三关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体现了学习的螺旋上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我着重指导学生写好易错字“顽”和“肃”,以一字带多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四)诵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情”
1、听课文录音(或自由诵读),在自己认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或优美的词句下画线,不懂处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先美美地读一读,然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第二学段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让学生尝试练习美读课文,是为下节课分散难点。)
(五)课堂小结
教师激情描述:“辽阔无垠的草原,仪态端庄的奶牛,自由驰骋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羊群,荷兰的牧场就如同一幅幅充满诗情的田园风景画。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通过诵读去品味那里独特的田园诗情。”这样的结束语既总结课堂,又为下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达到“课已尽,情未了”的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有人说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本节课我着重板书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总—分—总”的某篇布局的方法,这样板书简洁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学生的习作有效导航。
概括介绍 总 田园诗情 具体描写 分 总结全文 总
第五篇:美丽的田园
《美丽的田园》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第84页——85页的内容。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家知识的含义,主动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情感目标:
1、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3、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发现、思考、提出问题,并正确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本课教学重点为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美丽的田园》时,引导学生先观察数据(如: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再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独立试着解决,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同桌交流的机会。然后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如① 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② 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树上的比空中的少几只?③ 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空中的比树上的多几只?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第一个问题提出④一共有17只小鸟,天上有12只,树上有几只小鸟?⑤一共有17只小鸟, 树上有5只小鸟, 天上有几只小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同桌互说出其它物体的这类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学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三、说教学程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以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导入新课,因为同学们都喜欢春游,所以我想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然后设一个悬念,你想不想知道他们春游都看到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1、观察“美丽的田园”。说一说这里美不美,如果我们去这春游要怎么做?田园里都有什么。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再次观察“美丽的田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一步也是在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提问来考考小动物,学生非常高兴能考别人,再次激发学生欲望。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并列式计算。学生提什么问题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教师小结,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提出:一共有17只小鸟,天上有12只,树上有几只小鸟?一共有17只小鸟, 树上有5只小鸟, 天上有几只小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同桌互说出其它物体的这类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出提出的问题的种类。
(三)练一练
1、完成书上练一练第1、2两题。
2、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84页——85页加减法(二)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3、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发现、思考、提出问题,并正确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玩吗?机灵狗和聪明猴两个好朋友到外面玩了一天,他们回来时决定比比看谁先到家。(课件出示复习第一题)让生明白谁先做完自己路上的计算题谁就赢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把生分成两个小组比一比)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你们真厉害,这么快就帮他们完成了任务。可是他们到了家门口,还是进不去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啊,门爷爷给他们出了一道题,只有答对了才让进去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题目吗?(课件出示复习第二题)要求要看图列出至少列出四道算式才能进去。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补充。你们真聪明,机灵狗和聪明猴终于顺利的进了家门。他们今天到了一个很美的地方玩了一天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他们到哪玩吗?出示课题:美丽的田园。我们也一起去看看他们带回来的照片好吗?(出示主题图)
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1、观察“美丽的田园”。说一说这里美不美,你们看到田园里都有什么啊?(指名口答)如果我们去这春游要怎么做?(渗透保护环境教育)
那我们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先把你们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在图上标出来。再指名汇报。
2、再次观察“美丽的田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看到这张图,你们想不想提些问题考考机灵狗他们啊?每人最少提两个问题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互相说一说,说完的举手。再全班交流、汇报并列式计算。学生提什么问题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教师小结,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提出:一共有17只小鸟,空中有12只,请问树上有几只小鸟?一共有17只小鸟, 树上有5只小鸟, 空中有几只小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同桌互说出其它物体的这类问题。还没说完的,回家后再慢慢思考。
3、那你们说说我们今天一共向机灵狗他们提了几种问题啊?(师出示问题的种类)。你们可聪明,提了这么多的问题,而且能把问题给解决了,机灵狗和聪明猴可让你们给难住了,他们现在正在家里忙着做你们提的问题呢!下面我们也来完成书上85页的练习题好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三、练一练
1、独立完成书上练一练第1、2两题,指名汇报。
2、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