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中学特色教育学校建设阶段性总结
某中学特色教育学校建设阶段性总结
为全面深入开展我校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大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实现“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的目标,为更好地传承当地民间唢呐文化艺术,履行传承并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我校特拟建设“唢呐文化特色学校”。
一、建设的背景与基础条件
我校地处县原桥现镇地区,这里群山环抱,山青水秀,在这片沃土上,滋润着一朵乡土文化奇葩,那就是成形于清代早已闻名三湘的某镇、某区唢呐艺术。某镇、某区唢呐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音色清脆、柔和、刚柔相济,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是南派唢呐的典型代表。
某镇某区唢呐因其独特的演奏技法而文明遐迩。早于清朝末年吹进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先后三次吹进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又于上世纪90年代末组队远赴台湾演出,盛名远播。曾于一九九六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唢呐艺术)殊荣。2006年某区唢呐入选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又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扩展项目)。2008年11月通过复评,某区桥镇再度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某镇、某区唢呐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保护,但时至今日,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专业的音乐人士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精通各种演奏手法及各种唢呐曲牌的乐师越来越少。过去,艺人们的传艺采取的是口传心授,没有留下文字依据,一大批老艺人过世后,一些独特的演奏手法没有传承下来。同时,过去老艺人使用的是原始的工尺谱,新一代艺人学习使用简谱。在转谱的过程中使一些曲牌变调走样。由于演奏技巧失传,需要用特殊技艺演奏的曲牌也随之遗失,如长行类子曲牌过去有130多首,目前只流传下来10多首。
我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所农村中学。经过近几年的励精图治、改革创新,我校已彻底改变了过去薄弱学校的命运,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充足、质量过硬、远近闻名的优质农村学校。为贯彻国家素质教育的方针,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校已步入全面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道路,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素质教育相当丰富的经验,现在正在走一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之路。
我校肩负传承文化的使命,更应首先承担起传承地方乡土文化的责任。我校地处唢呐文化艺术之乡,深受当地唢呐文化艺术熏陶,在本土文化艺术面临衰落,国家及社会有识之士大力保护的情况下,有责任和义务加入保护乡土文化的行列,自觉承担起保护某镇、某区唢呐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契机,丰富我校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实现“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路子。
基于上述背景及条件,我校决定兴办“唢呐特色教育班”。并拟定如下发展目标。
二、“唢呐”特色学校预期发展目标
1、学生预期发展目标
通过唢呐特色学校的建设,经过三年的努力,预期达到以下的学生发展目标:
(1)参与培训的学生必须了解某镇、某区唢呐的文化渊源及发展历史,了解唢呐种类、曲牌及演奏技法,熟识工尺谱。
(2)掌握唢呐的基本演奏技法,能独立演奏3首以上完整的曲子。(3)至少精通一支曲牌的演奏,掌握一项演奏的绝技。
(4)能在校内各种场合参与演奏,有参加社会表演活动及参加县市艺术节表演的能力。
(5)以学练唢呐乐器为主,同时学习鼓磬乐器,掌握鼓磬乐器的演奏技艺,能配合唢呐合奏。
(6)在培训学生中抽调精干力量,至少组建一支技艺娴熟精干的唢呐表演队伍。让这支队伍成为传承唢呐艺术的生力军。
(7)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审美情趣,培养灵性,陶冶情操。
2、师资预期发展目标
在唢呐文化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合理、雄厚、优秀的师资条件是实现学生发展目标的关键。我校暂不具备唢呐培训的师资条件,依靠聘请当地唢呐演奏名家,也大力争取县教育局、文化局的支持,通过三年的努力,预期达到以下的师资发展目标。
(1)、充分利用本土优势资源,以校外辅导员和特聘教师的名义,聘请当地唢呐演奏名家来校执教。
(2)、物色本校有兴趣爱好及有音乐特长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培训,制订鼓励教师参与培训的措施,争取2年时间培训出能指导学生的1——2名本校教师。
(3)争取教育局文化局重视,委派专职培训教师。
3、学校预期发展目标
(1)发挥唢呐文化的美育功能,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成效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师生关系和谐,精神面貌一新,我校校园的管理趋向和谐。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更具有人文底蕴和艺术气息。以唢呐艺术为龙头,带动学校文体艺术的发展。
(3)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让我校成为传承当地唢呐文化艺术的永久殿堂,让某镇某区唢呐文化艺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三、唢呐特色学校发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
我校于2011年10月25日召开了成立唢呐班的第一次会议。学校荣誉校长朱永红同志亲自参加学校校委会会议。他对该班的成立寄予很大希望,慷慨出资出力协助学校添置乐器、服装,学校建设唢呐培训班专用教室。成立了唢呐特色教育领导班子,安排专人长期负责该班的管理和教学。第一期学员分别在1——3年级中招收了11名学员。
2011年11月10日,学校聘请当地知名唢呐演奏家左氏公孙4艺人正式来校教学。他们按照学校规定的培训时间,每天按时来校,从未间断,手把手地教学生吹打。通过2年的培训,已有两批学员结业离校。这些学员已经掌握了当地唢呐演奏的基本技能,能娴熟演奏一两只曲子。多次参与迎接学校外来客人、接受市县各级领导检阅、参与民间文艺演出、参加镇级、县级“欢乐潇湘、幸福湘潭”大型文艺演出,影响广远,成绩喜人。2011年12月20日,在校迎接大批广东客人首次演出,获得广东客人一致好评;2012年9月27日,在我校综合大楼庆典仪式上响亮登台,向香港客人、市县领导献礼,大展唢呐演奏风采,某中学因此享誉湘潭市县,各级领导及各界人士观看后赞不绝口:“没想到偏远山区学校的素质教育搞得这样好,一点也不亚于城市学校。”香港客人更是感慨说:“我们把200万投放在这样的学校——值!”2012年11月9日,某县委书记谢振华及教育局李局长、刘书记亲临唢呐班观看学生演出。谢书记说:“某中学办学模式创造了一个由不可能到可能的神话,树立了偏远山区办学的一个典范;2013年3月11日,某县县长傅国平同志又来到学校唢呐班观看学生演出,县长高兴地连说了两个“好”字,并鼓励说一定要把唢呐这项非物质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要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2013年4月,某县文联主席赵炽光来校观看唢呐表演,对唢呐班给予高度赞赏; 2013年5月14日,我校唢呐节目参加某镇镇赛区“欢乐潇湘、幸福湘潭”大型文艺演出荣获一等奖,之后代表某镇镇中心校赴县参加教育系统“欢乐潇湘、幸福湘潭”获二等奖; 2013年8月15日,某县10多家媒体采访唢呐班学员;此外,唢呐班同学利用节假日多次参加民间文艺演出,得到社会群众高度评价,社会知名人士当场给予学生奖励。
迄今为止,我校唢呐培训班已招收四批学员,唢呐培训班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包括班级唢呐教室布置、文化氛围营造、唢呐乐器添置、学员服装添置等。2012年9月,聘请当地唢呐传人,组织编写了《唢呐培训教程》,如今,我校正式依照《唢呐培训教程》组织培训。
对照“唢呐特色学校预期发展目标”,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们认为已经达到预期目标。
四、后阶段工作计划
继续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素质教育,传承当地唢呐文化为特色学校办学宗旨,以上级教育文化部门精神为指针,紧紧依靠上级教育文化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帮助,全面深入开展我校特色教育。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强校。
下阶段计划开展如下工作:
1、进一步建设好唢呐培训班教室,为教室装修隔音棉。
2、更换一批劣质陈旧唢呐器材,进购优质唢呐器材。
3、强化唢呐演奏技能培训,培养高技演艺人员。
4、在近期内排练一场大型高质的唢呐团体演奏表演节目,参加县市文化艺术节并获得好的名次。
五、发展唢呐特色教育的困难
1、资金困难
这是一个最大的困难。维持唢呐培训班每年需要一笔数目较大的经费。一是唢呐培训班专职教师需从社会上聘请,每年需付给四位培训教师工资三万多元;二是唢呐哨子易损坏,更新频率高,每粒哨子需要5元,每年要消耗300多粒。三是一般唢呐音效差,优质唢呐价格昂贵,每支在200元以上,购置唢呐需要一笔大的经费。四是唢呐培训班教室急需装置隔音棉,此项预计费用2万元。
2、师资困难
我校目前暂无唢呐培训公职教师,培训班教师需要从社会上聘请,这些社会上的培训教师事务繁忙,来校路途较远,耽误教学在所难免,责任心上亦不可强加。
3、场地困难
我校目前虽有专门培训教室一间,但毕竟场地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培训的需要,新老学员挤在一间教室,不便于统一培训。且培训教室靠近教学楼和办公楼,唢呐吹奏时声音宏大,干扰性太强,虽计划装置隔音棉,但恐效果不会理想。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校兴办唢呐特色教育之决心不会动摇,此举于素质教育,于传承地方文化意义重大。我们一定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紧紧依靠上级教育文化部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将我校唢呐特色教育办出更高水平,办出更大声誉。
某中学 2013年9月24日
第二篇:中学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韩城镇中的全体师生欢迎各位的光临指导。感谢教育局领导给了我们这次交流、展示、学习、提高的机会,诚恳的希望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韩城镇中学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现有教师126人,学生1450人。XX年,新镇中成立以来,我们就确定了“德育为首,建特色学校;全面发展,育特长学生”的工作思路。现在,我把我校建设德育管理特色学校的做法与体会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坚持习惯培养,做好常规德育
(1)广泛征集,制定内容和方案
首先,向全体教师、学生发放征集卡,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制定“9+1”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方案,并确定了我校研究的重点,即:文明礼貌好习惯。
(2)将良好习惯培养与特色班创建有机结合。要求每个班级申报一项班级好习惯,作为本班的特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特色班建设活动包括申报、授牌、评估、监督四个阶段。学校召开授牌大会,公布各班申报项目以及承诺内容,并做成喷绘在教室外墙悬挂。学期末,成立评估小组,对活动展示情况予以赋分,并结合班级综合表现,评选特色班级创建先进集体。
(3)多项措施,强化习惯养成。为了将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举全校之力,从领导、到老师,到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形成合力。首先,从教师做起,言传身教。
其次,从小处抓起,注重强化训练。我们每周确定一个小训练项目,利用每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训练。并且,我们在校园生活中随时捕捉学生的表现,并用录像机记录下来,进行专项训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播放,让学生从中受到触动。
(二)深化英雄团队,搭建特色平台
我们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同学中掀起学英雄事迹,创英雄业绩的高潮。
(1)创新德育作业本:内容包括:感悟英雄——我的学英雄心得;标榜英雄——我的人生设计卡;对照英雄——我的每周反思卡;献礼英雄——我的优点储蓄卡。通过这种形式,将学英雄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通过实践活动深化此项教育。每年清明节和周世森烈士的祭日都举行“献礼英雄,寄托哀思”活动。在李运昌同志逝世的时候,举行了“悼念一代将军,传承英雄精神”活动。五四举行 “传五四薪火,做时代少年”活动。
(3)扎实搞好三个仪式:“英雄团队评比、命名、授旗仪式”“ 英雄团队交接仪式”“学英雄好少年表彰仪式”。本学期,在中心校和利康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制作了“韩城镇第一届学英雄双十佳好少年”精美画册。
(三)拓宽德育时空,发展实践德育
在实践中感悟,在行动中提升,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我们开辟多种渠道,扩宽德育时空。
(1)以校园经济基地为阵地
我校校园经济坚持“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想,即以校园经济为依托,将校园经济建设与德育教育(学生思想、校园文化等)、学科教学(思品、综实、生物等)相结合,在校园内开发出五个经济园区:绿瀑、东篱园、桃李园、月亮湾、碧龙。其中,对农作物种植区“东篱园”按照产生经济效益的部位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为六个区,组织学生合作种植、管理,所有的劳作都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感悟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和情感,学生的知识素质、团结合作意识都在劳动实践中悄然提升。
(2)走出课堂,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每年三月,我们都举行“举英雄旗帜远足,学英雄精神奉献”活动,近百名团员代表步行10华里到中门庄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房间,为老人送去爱心和欢乐。学生的思想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实现了升华,孝敬老人,奉献爱心牢记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时,徒步行军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品质,让他们品味了付出之后的甘甜。每年中考,我们都推选“中考志愿者”,为考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体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依托校园文化,打造无痕德育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并举,多载体、多内容、有特色。依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宣传文化、绿色文化等显性文化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通过课程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等隐性文化形式引导学生融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去。其中,宣传文化坚持“从学生脑中来,到学生心中去”,每一块牌匾,每一句温馨提示语,都是学生自己的杰作。我们的宿舍文化以“整洁、文明、温馨”为指导思想,给孩子们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每个房间都是学生自己创艺的名字,房间内部的装饰也是学生自己的设计。总之,整个校园做到了一草一木皆德育,校园的每个角落会说话,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特色德育管理促进了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增强了学校对战斗力和凝聚力,2010年,我校中考综合质量评估排在同类学校第一位,学校被评为目标管理优秀单位,市、区控辍保学先进单位,学雷锋十佳单位,唐山市阳光体育优秀单位,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职教招生先进单位,诚信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成绩催人奋进,我们韩城镇中这只优秀的团队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特色学校的建设之中,将我们的特色做大、做强,为建设丰润教育强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学校特色教育情况总结
实施素质教育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桥南中学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特色介绍
一、基本情况介绍
桥南中学始建于2011年,经过3年的发展,现在已初具规模。学校有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办公大楼、实验楼等。并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广播室、图书室等配套用房。校园环境优美,远离喧嚣,是一个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学生超过3000人,教职工150余人。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秉持“为每位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学校管理规范,治学严谨,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有特色。
二、特色教育具体实施
1、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我们根据现代化的教学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置了多媒体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房、语音室、美术室、理化实验室、自然实验室、体育器材、图书室、少先队鼓号室等。学校还配置了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所有教室都配置了可用于教学的闭路电视设备。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并接入10兆光纤互联网,为老师们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活动创造了条件。我校还投入10万元添置电子大屏幕和校园闭路安全监控系统。
在加快学校建设的同时,我校注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
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修建了不锈钢宣传橱窗和读报栏。在校园的文化墙醒目位置喷绘《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另外我们还在初中部教学楼后铺设地面砖建立读书角。在所有的教室内统一印制了班训、国旗、班务栏以及学习园地等张贴专栏。整个校园呈现浓郁的书香氛围。
2、加强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得到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关怀,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开拓型的标准,配齐和配强了学校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本着“和谐、务实、开拓、奉献”的要求,带领全校教师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每年都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演讲比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的师德修养。学校制定了《桥南中学教育教学常规》,对师德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一系列活动中,一批优秀的师德师风标兵脱颖而出。
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每年制定校本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分批次对校领导及一线教师进行省、地、县不同层次的培训,2010年积极选派5名教师参加江西师大“国培”学习和25名参加网络“国培”学习。我们还通过专家开讲座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我校开展教师技能竞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举办青年女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初中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及说课比赛等不同类型竞赛,有力推动学校的课堂教学的改进,提高了课堂40分钟效率。
3、努力创新、不断深化德育工作
多年来我们切实从养成教育入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从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入手,落实《桥南中学一日行为规范》,坚持上好每周一的班会课。为使德育工作形成制度,我们制定了班级流动红旗评比及管理制度、升国旗制度及大型集会制度、班队活动制度等品德教育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注重常规德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培养学生爱国情操,通过开展的“我给爸爸妈妈的一封安全信”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利用每年的“母亲节”“教师节”和九年级毕业升旗仪式让学生学会了感恩;每年3月份科技小制作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每年9月开展的七年级“入学军训”磨砺了学生意志;每年9月下旬的“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使学生学会了生存、学会合作。
在家校和社会德育共建方面,我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利用每学期期末《致家长的一封信》和“校讯通”平台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并建立家校联系本,同时要求班主任经常与家长联系并进行记载。为充分发挥家长在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积极寻求武山铜矿关工委等社会力量的支持,多次邀请九江学院著名教育专家陈忠教授来我校为学生和家长举办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在我校举办法制讲座。
4、激发第二课堂活力,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艺术素养
为把我校学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突出、身心健康的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我校除了开足音体美校本等课程外,还非常重视举办各种课外活动。我校先后成立校田径队、合唱队、舞蹈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课外活动小组。每年都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田径运动会、五月份的红歌会、元旦的迎新年才艺展和全校师生参与的跳绳比赛。同时,各年级组也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语文组:讲故事、经典诗词诵读和写字比赛;数学组:趣味数学比赛;英语组:英语听力比赛和英语口语及歌曲比赛;信息技术组: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我校还借助社会力量创建了瑞昌青少年活动中心武山分站,活动站开办了多个兴趣班,培养一批特长的学生,挖掘他们潜能。这些鲜活灵动的有力举措,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个性特长。
5、厚积薄发,素质教育成果累累
由于我们坚定不移的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校有骨干教师多名。多名老师辅导学生荣获国家、省级竞赛奖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我校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尽管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校园文化氛围有待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等等。今后,我校将正视问题,寻觅良策,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打造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秦安县桥南学校
第四篇:横港中学“励志教育”学校特色建设规划
横港中学“励志教育”学校特色建设规划
一、特色建设的背景分析。
1、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地处海盐西北偏僻之地,与县城的距离在所有农村初中中最远,但学校与嘉兴毗邻,又由于横港个体私营经济相当发达,是浴霸、印刷、集成吊顶的生产基地,所以横港的老板特别多,而且老板间的攀比之风较为严重,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城市就读,父母的面子就大,脸上光彩。因此优秀学生每年除了流向本县的几所知名初中外,又有10多名优秀学生流向嘉兴实验一中、嘉兴秀洲现代实验学校等学校,甚至有的学生在小学早已转学到嘉兴的一些名校就读。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因此他们的子女就成了本地的新居民,成了我校生源的一部分,而这批学生由于基础、父母的管教等等原因,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综合以上情况,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我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文化课基础较差,学生缺乏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许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志不坚定,有的学生来校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上课“身在曹营心在汉”,课后作业要么不做要么随便抄一点,对于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学校班主任队伍分析。
我校现有十三名班主任,年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现有班主任队伍中有县级优秀班主任多名,我们的班主任责任心、事业心都相当强,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都有一股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热心和信心,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都了解得比较清楚,对于学生缺乏志向的问题也在思考、也在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说班主任和学校的想法是一致的,为开展学校“励志教育”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而且这么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也为学校实施这一项特色教育工作提供了充实的师资保障。
3、学校尝试“励志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在学校确定“励志教育”为特色建设项目之前,学校对其在我校的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尝试和检验,如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周一晨会学生励志演讲、校园内悬挂励志横竖幅等。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了学生内心的斗志和学习动力,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效果。这为“励志教育”在我校的进一步深入推广提供了实践基础,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动力。
二、特色建设的目标确定。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将“励志教育”的目标分步确定为:
◆初步目标(2010年-2011年):
1、进一步加强班级、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使“励志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相融。
2、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得全体师生认同“励志教育”,发挥“励志教育”的初步效应。
◆过程目标(2011年-2012年):
1、进一步挖掘“励志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进一步发挥“励志教育”的作用。
2、在整个校园形成“励志教育”的初步氛围,使得“励志教育”逐步成为我校特色。
◆最终目标(2012年-2013年):
1、整个校园形成浓浓的“励志教育”氛围,时时处处能感受到我校“励志教育的底蕴”,使“励志教育”成为我校明显的特色。
2、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习效果有较为明显的进步,班级、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明显进步。
三、特色建设的策略和具体的措施。
为了达成“励志教育”的目标,从我校实际出发,我们拟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1、加强校园“励志教育”显性氛围创设。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特色显性氛围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融为一体。立足本校实际,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完成校园横竖幅建设、围墙文化建设、“橱窗文化”建设和学校走廊文化建设等,努力营造“励志教育”良好的校园氛围。
2、大力开展班级“励志教育”特色建设。各个班级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形成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励志教育”,做到班班都有明确的目标、保障措施和活动的载体,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活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或观摩巡礼活动,促进各班的“励志教育”真正形成特色。
3、开展丰富多彩的“励志教育”活动。如每周周一晨会国旗下“励志教育”师生讲话;开设学校“励志教育”学生广播台,播放“励志教育”歌曲和故事; 中午午休时间唱励志歌曲;开展“励志教育”讲故事比赛;开展“励志教育” 经典读书活动;开展“励志教育”主题班会;自编班级“励志教育”班报;开展“励志教育”座右铭活动;进行“励志教育”演讲比赛;开展学生“励志教育”名言
2创设比赛;自编“励志教育”故事集;开展“励志教育”报告会、主题征文比赛等。
4、建立完善“励志教育”特色建设考评办法。一方面在班主任考核中要融入“励志教育”考核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以制度来推进此项工作,使每一位班主任和教师都有为学校特色建设出力的机会和任务要求。
四、学校“励志教育”特色教育外显效果的呈现方式
1、学校突显“励志教育”特色文化
学校的一切文化建设围绕“励志教育”来布置,一方面师生的思想品质受到良好的熏陶,另一方面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校风。走进学校,让人感受到学校处处蕴含着“励志教育”的底蕴,时时感受到“励志教育”的气息。
2、学生养成“励志教育”良好品质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成功了,他们会总结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如果失败了,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并不自暴自弃,而是总结教训,向别人学习,从而挑战自我;学生具有有自信心和坚强的毅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3、通过“励志教育”,形成知识文化、精神文化、审美文化、道德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协调发展的态势。以各种活动为平台,通过录相、光盘、文化墙、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显现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特色成果。
4、形成我校特色的“励志教育”自编校本实验教材,开设“励志教育”校本课程。在开展“励志教育”取得一定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设想把“励志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开设“励志教育”校本课程,积极创建“励志教育”特色学校。
五、保障机制:
1、人员保障:学校成立创建“励志教育”特色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组长:冯勤良副组长:许仁松、刘育新 组员:干於平、陈张明、邬宏桂、各班主任。
2、组织保障:校长负责、主持,教导处具体组织,班主任具体实施。
3、时间保障: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从学校层面上确保学校开展各项“励志教育”活动的时间。
4、经费保障: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根据活动中所需的设备设施情况,适度加大投入,确保活动硬件到位,确保必需的活动经费支出。
第五篇:武山学校特色教育情况总结
实施素质教育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武山学校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特色介绍
武山学校创建于1966年,2003年由武山铜矿划归瑞昌市管理。改制后的武山学校始终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气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功把一所普通的矿山子弟学校发展成为“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一流,学生素质全面”的瑞昌品牌学校。学校以优良的校风,优质的教学质量赢得了老百姓的深切认同,同行的热情赞扬和上级的大力嘉奖。现就我校素质特色教育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江西铜业公司武山铜矿山北居民区内。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现有中小学教学楼两栋、综合实验楼(微机、语音室、多媒体)一栋,教师学生宿舍楼一栋,学生活动中心办公楼一栋,室内综合体育馆(体艺馆)一座,建有较为标准的“四室一部”(即图书阅览室、档案室、理化生仪器实验室、体育器材室、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室和少先大队部),还有校园广播闭路系统及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室。学校现有教师70人,其中本科31人,大专29人,学历达标率100%。在校学生1140人,27个教学班。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秉持“为每位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学校管理规范,治学严谨,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有特色。2007年及2008年连续两年被九江市、瑞昌市评为“ 德育示范校”“安全文明学校”;2004-2010连续七年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我校被评为九江市级和江西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9年被授予为“省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0年11月被省教育厅授予“十一五”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先进单位,2011年1月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全省教育系统“质量提升年”先进单位称号。
二、特色教育具体实施
1、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原有的校舍条件已不能适应我校办学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和家长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我校领导班子紧紧抓住我校由武山铜矿划归瑞昌市管理和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的机遇,努力加快学校的发展。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帮助下,先后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教师学生宿舍楼一栋,学生活动中心办公楼一栋,改造了初中部教学楼。同时积极争取武山铜矿的支持,改建了室内综合体育馆(体艺馆),使我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在努力改建校舍的同时,我们还根据现代化的教学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置了多媒体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房、语音室、美术室、理化实验室、自然实验室、体育器材、图书室、少先队鼓号室等。学校还配置了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所有教室都配置了可用于教学的闭路电视设备。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并接入10兆光纤互联网,为老师们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活动创造了条件。2010年,我校还投入10万元添置室外电子大屏幕和校园闭路安全监控系统。
在加快学校建设的同时,我校注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修建了不锈钢宣传橱窗和读报栏,教室的外墙上还贴上名人像和名言以及励志标语。理化大楼墙面上刻有校训“崇德 启智 求实 创新”八个大字。重新修建了升旗台,并在升旗台草坪上立“至善”文化石。在校园的文化墙醒目位置喷绘《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我们还正在校园文化墙绿化带中竖主题为“奋进”校园雕塑一座。另外我们还在初中部教学楼后铺设地面砖建立读书角。在所有的教室内统一印制了班训、国旗、班务栏以及学习园地等张贴专栏。整个校园呈现浓郁的书香氛围。
2、加强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得到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关怀,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开拓型的标准,配齐和配强了学校的领导班子。本届6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大学本科4人,高级职称5人。学校领导班子本着“和谐、务实、开拓、奉献”的要求,带领全校教师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我校连续七年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校长蔡骥2008年被评为“瑞昌市十佳校长”,2010年被授予九江市首届“关爱教师好校长”光荣称号。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每年都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演讲比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的师德修养。学校制定了《武山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对师德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一系列活动中,一批优秀的师德师风标兵脱颖而出。2010年我校赵琼老师、2011年我校邹爱民老师分别被授予当年的“瑞昌十佳师德标兵”称号。2011年刘慧珍老师被瑞昌市宣传部、教体局等部门联合授予“十佳师德先进个人”。
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每年制定校本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分批次对校领导及一线教师进行省、地、县不同层次的培训,2010年积极选派5名教师参加江西师大“国培”学习和25名参加网络“国培”学习。我们还通过专家开讲座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如邀请瑞昌四中庞大桥老师和国家级数学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胡珍烝老师到我校开设数学专题讲座,安排我校具有省级“英特尔”项目主讲教师资格的曹文学老师给全校教师开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2009年瑞昌教育局范书记深入我校课堂一线听课并给授课教师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同时我校开展教师技能竞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举办青年女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初中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及说课比赛等不同类型竞赛,有力推动学校的课堂教学的改进,提高了课堂45分钟效率。
3、努力创新、不断深化德育工作
多年来我们切实从养成教育入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从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入手,落实《武山学校一日行为规范》,坚持上好每周一的班会课。为使德育工作形成制度,我们制定了班级流动红旗评比及管理制度、升国旗制度及大型集会制度、班队活动制度等品德教育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注重常规德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培养学生爱国情操,通过与武山铜矿团委共同开展的“我给爸爸妈妈的一封安全信”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利用每年的“母亲节”“教师节”和九年级毕业升旗仪式让学生学会了感恩;每年3月份科技小制作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每年9月开展的七年级“入学军训”磨砺了学生意志;每年9月下旬的“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使学生学会了生存、学会合作。
在家校和社会德育共建方面,我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利用每学期期末《致家长的一封信》和“校讯通”平台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并建立家校联系本,同时要求班主任经常与家长联系并进行记载。为充分发挥家长在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积极寻求武山铜矿关工委等社会力量的支持,多次邀请九江学院著名教育专家陈忠教授来我校为学生和家长举办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在我校举办法制讲座。
4、激发第二课堂活力,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艺术素养
为把我校学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突出、身心健康的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我校除了开足音体美校本等课程外,还非常重视举办各种课外活动。我校先后成立校田径队、合唱队、舞蹈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课外活动小组。每年都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艺术节、五月份的红歌会、元旦的迎新年才艺展和全校师生参与的跳绳比赛。同时,各年级组也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语文组:讲故事、经典诗词诵读和写字比赛;数学组:趣味数学比赛;英语组:英语听力比赛和英语口语及歌曲比赛;信息技术组: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我校还借助社会力量创建了瑞昌青少年活动中心武山分站,活动站开办了多个兴趣班,培养一批特长的学生,挖掘他们潜能。这些鲜活灵动的有力举措,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个性特长。
5、厚积薄发,素质教育成果累累
由于我们坚定不移的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校有3人被评为江西省首届骨干教师,2名九江市学科带头人,7名九江市骨干教师。瑞昌市唯一的省级英特尔未来项目教师1人。在2010-2011学,我校张红艳老师获得省级录像课比赛三等奖,黄江武、刘慧珍老师获得九江市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陈艳老师的美术课件获九江市特等奖。多名老师辅导学生荣获国家、省级竞赛奖项。
在2011届中考中,我校以563分总均分连续四年荣获瑞昌市全市第一,2011年我校有三名同学中考总分700分以上,朱亚婕同学以717分成绩荣获全市中考第三名。从我校毕业的大批学生因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后劲足而深受上一级学校的青睐。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我校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我校男子篮球队获瑞昌市“三人制”篮球比赛第一名。学生合唱比赛荣获九江市三等奖。在2011年瑞昌市首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上我校获优秀组织奖。杨硕竹笛独奏《春到湘江》获得器乐组金奖;郭雨薇独舞《快乐的跳吧》获得独舞类金奖。江叶帆获2010年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江西赛区)省级一等奖。吴心兰、梁雯玥在“第六届全国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尽管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校园文化氛围有待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等等。今后,我校将正视问题,寻觅良策,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打造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瑞昌市武山学校 2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