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理论的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一体化是试图把分割开的学习科目紧密结合在一起,谈化学科的界线,最终实现跨学科的学习、跨学科的计划。随着大课程理论的逐渐完善,课程一体化有了它更为广阔的内涵,即整个教育过程包含和关涉着教育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和各种成分的一体化。这一观点已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认同,课程一体化也逐渐成为数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作为我国教育根基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一体化改革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拟对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引起大家对这一理论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基础,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另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这一理论,即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由此可见,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思维、动机、个性等各个心理过程既有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又有其发展的连续性和交叉性,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阻碍儿童心理的顺利发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九年一贯制教育过程中,实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科学衔接,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正是顺应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小学的每一个“学习的最佳期。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编排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系统论的必然要求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
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方法、原则等构成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和维度以及小学、中学等构成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有序地组合在一起的。在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个系统中,从横向九度考虑,应该对各因素和维度的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从纵向角度考虑,应该实现整个过程的最优化,即对构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在各个阶段的衔接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和教学环节、内容、方法等的无序组织,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正是力图通过对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使这一过程最有效地(最佳化地)发挥效能。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秸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展的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课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进行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实验范围确定在“中小学”阶段,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也是素质教育中重点要求发展基础教育的思想的客观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讲,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教育性质、教育功能、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即课程、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多方位、综合性的改革,其核心为课程改革。而课程一体化不只是学制改革下的一项课程改革,还恰恰同素质教育探求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实质相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本身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从其内容和实质上来看,符合素质数育的基本特征与核心,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然要克服应试教育的众多弊端和负而影响,课程一体化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中应运而生的。它既能够解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的诸多问题,同时又与素质教育的任务扣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无疑是素质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具有成功意义的尝试性实验。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实质要求,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宽松适宜的环境。
1.可以使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大,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了课程一体化,无形中减轻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压力,这样,教师不必总将眼光盯在少数尖子学生的身上,实施“精英教育”。而是可以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将目光放诸全体学生,做一个育才的园丁,勤勤恳恳地修整每一棵花草树木,从而实现素质数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功能。
2.课程一体化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五.四”学制将升学压力分开散布于较长的时间内.所以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可以不必仅仅局限在必考的科目上,也不必仅仅局限在识记和智育的范围内,可以将课程内容扩展到位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从而使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课程一体化能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应试教育下学生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同考试相关的内容上,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探。而实施课程一体化,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4.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招神。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形成需要灵感、独特的思维和想象等来文撑,但是,在未进行课程一体化之前,升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即使学生有一些经常性的灵感、独特想象力的突发,也会因为教师只注意升学考试而遇到扼杀。课程一体化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5.课程一体化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持续性开展。课程一体化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前后相互衔接,按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位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能从长远的、整体的、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这样,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各项精神实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积极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在学校的实施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即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各阶段的不同教学任务,并且使各阶段的任务具体化,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的相互衔接当中.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课程的现代化,因此,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就应该朝着课程的现代化这一目标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1)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2)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课程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校际的特色。(3)由强调积累知识向发现、创造知识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观念和态度。(4)课程的开放性。首先是课程体系的开放,建立学科课+综合课、活动课+研究课、必修课+选修课等多种模式;其次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即在确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教师一定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
要改革课程,就要对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科书的认知策略、识时的比例分配等问题,重新进行设计。而实施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的学制无疑为中小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从而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目前,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目标基本上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这一需要而确定的。而九年一贯制的教育过程,由于摆脱了小学升初中的压力,相对延长初中的教育年限,使教师能够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现代课程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适应环境。”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中小学课程门类多,结构不合理,重文化性课程、轻劳动技术性课程,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使学校能从整体上协调课程设计,使综合课和分科课程合理地结合起来。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学校课程的开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必须改革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统得过死的状况。近两年,我国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行九年一贯制,中小学紧密衔接,使各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学校课程的开发,从而保证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四)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尤其是增加新的课程内容。现行的中小学课程内容制定较早,有些知识已陈旧,显然落后于急速发展的形势。实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学校可根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和各学年的课程安排,适当增设现代社会需要的、体现现代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学生可以接受的基础性内容.扩展学生的信息输送量。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是吉林省率先实行中小学衔接“五四”学制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几年来,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了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方面的探索。中学课程一体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我们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在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值得我们恩考的问题,如怎样调控和评估课程一体化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影响;怎样处理实验中的各类因素;如何把捏中小学课程目标、要求的相互渗透的进程等,都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讨论,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使之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篇: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来源:中国网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我厅组织研制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对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学习落实《指导纲要》为契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
(一)提高育德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施《指导纲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深化课程改革。围绕一体化育人目标,树立一体化育人意识,采取一体化德育策略,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整合,建构具有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各学段学科教学中,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加强党史教育,让学生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将《宪法》作为中学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养成遵法守法行为习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友善、诚实、守信等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加强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实践与理性、科学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加强研究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研究,积极探索学生德育工作规律,为学校和学科教师实施《指导纲要》提供科学指导,切实做好跟踪研究与效果评估,及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引领带动全省学生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三、加强对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对《指导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基层首创,做到教学相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各市要选择确定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验县(市、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学校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建构德育课程、学科德育、文化德育和实践德育“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新格局,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编制情况的说明
一、编制《指导纲要》的必要性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呈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德育成效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碎片化,各学段德育目标交叉错位、层次不清,缺乏有序性和完整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二是内容抽象化,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存在口号化、概念化现象,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三是课程实施片面化,重视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主渠道作用,忽视和淡化了其它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统筹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切实解决学段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增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以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系统归纳了12个中小学学生实践活动类型,强化了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外,《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案例四部分。
——德育特点。指学科(活动)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 ——德育范畴。指学科(活动)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
——实施建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科(活动)德育实施提出建议;
——评价案例。根据德育特点、德育范畴,给出3-5个典型评价案例,供教师参考。
三、预期达到的效果
(一)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
(三)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政策问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5月,省教育厅启动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编制工作,历时一年,于近期正式印发。为使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准确、系统了解《指导刚要》有关内容,确保《指导刚要》顺利实施,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1.《指导纲要》的研制过程
《指导纲要》编制是一个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尽可能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使其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我们委托有关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对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四门德育学科,中小学语、数、外等14个学科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课的开课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的意见,吸收地方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听取来自教育部、有关省市党政及教育行政部门,中国教育学会、省内外高校、教育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机构、新闻出版及媒体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召集有关教育专家、教研人员和教师,集中征求意见。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今年一月底,在郭树清省长的亲自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征求意见稿呈送了各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省领导同志对《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编辑体例、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还专门召开不同类型20余个座谈会,听取了部分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的意见。
三是修改完善。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文件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指导纲要》。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000多人次为研制《指导纲要》付出了辛勤劳动。
2.《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统筹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切实解决学段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增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以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系统归纳了12个中小学学生实践活动类型,强化了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外,《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案例四部分。
——德育特点。指学科(活动)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 ——德育范畴。指学科(活动)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
——实施建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科(活动)德育实施提出建议;
——评价案例。根据德育特点、德育范畴,给出3-5个典型评价案例,供教师参考。
3.《指导纲要》的突出特点
总体来看,《指导纲要》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指导纲要》针对德育目标碎片化,德育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德育方法不够丰富、德育渠道单一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要求与建议,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育人质量。
二是系统规划设计。《指导纲要》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作“四位一体”规划与设计,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纵向上统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系统化设计,实现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横向上统筹各学科和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挖掘学科和实践活动的德育因素,实现全科育人。《指导纲要》强调了“两个符合”,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浅及深、从小到大、由近及远、梯次推进、系统衔接,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三是体现了时代要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指导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生中生根发芽、入脑入心,引导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作为“四位一体”之一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定位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侧重于价值观教育,是以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传承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课程,该课程与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同,并不取代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 《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
为推进《指导纲要》的落实,省教育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保障机制。文件的落实,加强领导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在印发《指导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明确德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特别是加强县级统筹,确保德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还要加强校内校外统筹,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示范引领。通过专家解读、集中宣讲等途径,对《指导纲要》进行广泛宣传。将《指导纲要》的有效落实作为评价“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项目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实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加强资源开发,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三是组织督导检查,加强督导评价。将提请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或依托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对《指导纲要》的落实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德育一体化建设专项教育督导,将学校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同时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加强过程性督导评价,真正使《指导纲要》得以贯彻实施,从而使之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师资队伍。要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加强对教师育德能力的倾斜,保持专职德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要加强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教育教学质量。
5.围绕《指导纲要》的教师培训工作
围绕《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要与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实现领导体系、研究体系、发展体系和责任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融合创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特别要将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组织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优先推荐中小学班主任、德育骨干、团队负责人等教师参训。各教师培训机构要深入开展训前调研,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和协调,科学设计培训内容,组建高素质专兼职教师培训团队,针对德育带头人和德育骨干教师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切实做到按需施训。
实行教师分层分类培训和自主选学,对教师开展训前、训中、训后测评,设置师德教育、网络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德育与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等培训专题,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三级培训,7月份,省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每市教育局负责德育工作的同志1人,小学、初中、高中骨干教师各2人;市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县级开展各科教师全员培训。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适当时候聘请专业人士、优秀校长和教师,形成专家团队,组成讲师团,面向广大教师宣讲、解读《指导纲要》,传播科学的德育理念、知识和方法,设计具体的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活动指导手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专项研究课题,评选一批德育精品课程,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围绕让师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教师头脑,建构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育德模式改革,形成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新局面。
6.落实《指导纲要》加强教师培训的具体举措
针对当前教师育德实践和师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研究制定德育一体化和师德建设体系融合创新的办法,在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工作措施。
一是将德育一体化建设实践贯穿教师师德培养全过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二是对新上岗教师全面推行“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建立新上岗教师德育实习资格考核制度和实习档案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对举办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培训院校和指导教师要在折算工作量、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要将指导教师的实际业绩,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条件。
四是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基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设计,与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共同遴选建设长期稳定、多样化的教育德育培训实践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完成培训任务。要精心谋划和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完善竞争择优机制,遴选优质培训资源和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做好项目申报、专家评审、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等各项工作。
7.通过实施《指导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一是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是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三是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第三篇: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2016-05-23 10:0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我厅组织研制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对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学习落实《指导纲要》为契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
(一)提高育德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施《指导纲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深化课程改革。围绕一体化育人目标,树立一体化育人意识,采取一体化德育策略,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整合,建构具有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各学段学科教学中,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加强党史教育,让学生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将《宪法》作为中学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养成遵法守法行为习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友善、诚实、守信等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加强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实践与理性、科学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加强研究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研究,积极探索学生德育工作规律,为学校和学科教师实施《指导纲要》提供科学指导,切实做好跟踪研究与效果评估,及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引领带动全省学生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三、加强对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对《指导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基层首创,做到教学相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各市要选择确定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验县(市、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学校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建构德育课程、学科德育、文化德育和实践德育“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新格局,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编制情况的说明
一、编制《指导纲要》的必要性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呈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德育成效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碎片化,各学段德育目标交叉错位、层次不清,缺乏有序性和完整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二是内容抽象化,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存在口号化、概念化现象,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三是课程实施片面化,重视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主渠道作用,忽视和淡化了其它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统筹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切实解决学段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增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以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系统归纳了12个中小学学生实践活动类型,强化了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外,《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案例四部分。
——德育特点。指学科(活动)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
——德育范畴。指学科(活动)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
——实施建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科(活动)德育实施提出建议; ——评价案例。根据德育特点、德育范畴,给出3-5个典型评价案例,供教师参考。
三、预期达到的效果
(一)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
(三)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政策问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5月,省教育厅启动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编制工作,历时一年,于近期正式印发。为使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准确、系统了解《指导刚要》有关内容,确保《指导刚要》顺利实施,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1.《指导纲要》的研制过程
《指导纲要》编制是一个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尽可能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使其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我们委托有关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对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四门德育学科,中小学语、数、外等14个学科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课的开课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的意见,吸收地方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听取来自教育部、有关省市党政及教育行政部门,中国教育学会、省内外高校、教育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机构、新闻出版及媒体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召集有关教育专家、教研人员和教师,集中征求意见。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今年一月底,在郭树清省长的亲自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征求意见稿呈送了各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省领导同志对《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编辑体例、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还专门召开不同类型20余个座谈会,听取了部分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的意见。三是修改完善。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文件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指导纲要》。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000多人次为研制《指导纲要》付出了辛勤劳动。
2.《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3.《指导纲要》的突出特点
总体来看,《指导纲要》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指导纲要》针对德育目标碎片化,德育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德育方法不够丰富、德育渠道单一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要求与建议,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育人质量。
二是系统规划设计。《指导纲要》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作“四位一体”规划与设计,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纵向上统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系统化设计,实现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横向上统筹各学科和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挖掘学科和实践活动的德育因素,实现全科育人。《指导纲要》强调了“两个符合”,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浅及深、从小到大、由近及远、梯次推进、系统衔接,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三是体现了时代要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指导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生中生根发芽、入脑入心,引导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作为“四位一体”之一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定位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侧重于价值观教育,是以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传承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课程,该课程与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同,并不取代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 《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
为推进《指导纲要》的落实,省教育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保障机制。文件的落实,加强领导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在印发《指导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明确德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特别是加强县级统筹,确保德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还要加强校内校外统筹,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示范引领。通过专家解读、集中宣讲等途径,对《指导纲要》进行广泛宣传。将《指导纲要》的有效落实作为评价“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项目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实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加强资源开发,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三是组织督导检查,加强督导评价。将提请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或依托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对《指导纲要》的落实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德育一体化建设专项教育督导,将学校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同时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加强过程性督导评价,真正使《指导纲要》得以贯彻实施,从而使之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师资队伍。要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加强对教师育德能力的倾斜,保持专职德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要加强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教育教学质量。5.围绕《指导纲要》的教师培训工作
围绕《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要与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实现领导体系、研究体系、发展体系和责任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融合创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特别要将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组织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优先推荐中小学班主任、德育骨干、团队负责人等教师参训。各教师培训机构要深入开展训前调研,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和协调,科学设计培训内容,组建高素质专兼职教师培训团队,针对德育带头人和德育骨干教师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切实做到按需施训。
实行教师分层分类培训和自主选学,对教师开展训前、训中、训后测评,设置师德教育、网络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德育与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等培训专题,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三级培训,7月份,省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每市教育局负责德育工作的同志1人,小学、初中、高中骨干教师各2人;市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县级开展各科教师全员培训。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适当时候聘请专业人士、优秀校长和教师,形成专家团队,组成讲师团,面向广大教师宣讲、解读《指导纲要》,传播科学的德育理念、知识和方法,设计具体的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活动指导手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专项研究课题,评选一批德育精品课程,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围绕让师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教师头脑,建构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育德模式改革,形成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新局面。6.落实《指导纲要》加强教师培训的具体举措
针对当前教师育德实践和师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研究制定德育一体化和师德建设体系融合创新的办法,在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工作措施。
一是将德育一体化建设实践贯穿教师师德培养全过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
二是对新上岗教师全面推行“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建立新上岗教师德育实习资格考核制度和实习档案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对举办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培训院校和指导教师要在折算工作量、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要将指导教师的实际业绩,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条件。
四是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基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设计,与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共同遴选建设长期稳定、多样化的教育德育培训实践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完成培训任务。要精心谋划和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完善竞争择优机制,遴选优质培训资源和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做好项目申报、专家评审、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等各项工作。7.通过实施《指导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一是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是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
三是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第四篇:一体化课程总结
一体化课程总结
2012年6月4日,我校成为全国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一体化”课程改革作为项目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我校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教学能力,实训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立起“4351”的师资培养模式:学校构建了普通老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4个层次的教师梯队,提出了着重培养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3种 能力目标,采取国内外学习考察、专家培训指导、企业实践、参加一体化课程改革开发、研究和教学实践及自我学习提升5种措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形成了1项机制,出台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等培养激励制度。我作为冶金自动化系年轻的双师教师,参加了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及讨论,而且在本学期带领机电116班进行一体化改革课程的教学。就本学期种教学过程的问题及感想进行以下总结:
1、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希望在下学期能扎抓住成果的同时继续发展引企入校建立校内企业化实训基地。在冶金自动化系今年成功的与山西一开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太原市天正电控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参与生产实训的学生达300多人,完成各型配电箱2327套。
2、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已经成型,而且双师在开展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多组织双师老师、骨干老师及专业带头人进行学习和研究一体化课程的如何进行。
3、要有我校具有专业特色的一体化课程教材,自己研讨自己的教学材料,不能生硬套别人的教学材料。现在都在为学生印发自己的学材,形成不同的教学进度而且复杂不统一。
4、在已有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同时,加大其他教学场所的建设,合理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增加企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能带着任务进入实训课程中,而且要有实训产品作为企业的产品。
5、多让老师进入企业带着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的生产,并在生产中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自己接近企业生产上的要求。
6、多组织企业的技术指导及老师傅来学校实训基地中对老师及学生进行企业化的培训,并建立学校老师与企业老师傅的师徒关系,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体系。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明确带教目标,落实带教措施,定期检查带教结果。
7、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教学实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在企业岗位的需求及自我认知。让学生懂得自己与企业、自己与学校、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更让他能懂得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我校示范校建设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通厌学的现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利条件下,建议学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行教学模式及各项配套改革,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实现了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目标,把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社会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操作人才的基地。
第五篇:一体化课程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技术的更新升级,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技师学院应能够准确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脉搏,顺应时代及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技能型的劳动者。为进一步深化技工学院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技工教育课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2009年制定并颁布了《技工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在全国选择了30所技工学院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驾驭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及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开展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通,实现学习岗位与工作岗位对接、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对接,达到零距离就业的一体化课程教育改革工作。在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我院示范校建设项目中的六个重点建设专业分别编写了各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方案,用于指导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
《现代物流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是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经济贸易系教师根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理念编写完成的,该一体化课程方案通过描述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性教学的计划、一体化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完整滴展示了该专业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的“工学一体”课程设计理念,为方便读者了解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现代物理专业培养定位、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
本书由黄建琴任主编、曹小萍任附主编,孔德林担任主审。刘玲、黄慧珍、杨卫平、陈璐璐、杜鹏、周海滨、吴小杨、欧先群、张华(企业)与吴迪(企业)的叫声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编写完成。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在职业院校中尚属探索阶段,因此,本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