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案例赏析

时间:2019-05-12 23: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案例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案例赏析》。

第一篇: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案例赏析

案例赏析

第一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案例赏析

案例1:难忘的一堂语文课

我刚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老树的故事》,正准备按常规讲课时,教室里炸开了锅。

“老师,老师,你看,老树爷爷是双眼皮呢。”

“才不是呢,这是老树爷爷笑眯了眼,看上去像双眼皮。”

“那老树爷爷为什么笑呢?”

„„

望着乱哄哄的教室,我非常生气,手中的教鞭就要狠狠地敲在讲桌上。是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展开教学,还是将孩子们的学习思路扭到我原来的教学思路上来?我扫视着一双双表情各异的目光,寻找着答案:我们学新教材,学生为什么不可以从课文的插图进入阅读呢?对!我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调整教学思路。待孩子们平静后,我说:“这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当学生,听一听你们关于老树的故事。”

一个胆大的学生举手了。我让他上讲台为大家讲老树的故事,我坐到了这个学生的座位上。

孩子们见我真做起了“学生”,都一心地听他讲故事。

“这棵老树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现在,老了,长满了皱纹。”

“鸟儿是老树的好朋友,老树可喜欢它们了。”

“老树爷爷可爱听歌了,鸟儿们在它身上唱呀,跳呀,老树乐得笑眯了眼。”

„„

我像小学生一样专心地听着孩子们心中关于老树的故事。我惊叹孩子们如此奇妙的想象。我为什么不给他们创造一个想象的自由空间呢?趁势而进,我又向“小老师”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你们还有没有问题要向老树爷爷请教呢?”刷!一双双小手迫不及待地举起来,问题也千奇百怪。

“老树爷爷,是谁把你栽下的?”

“老树,老树,小鸟在你头上玩,你痒痒吗?”

“你生病了,谁给你治病呀?”

„„

孩子们畅所欲言,自由想象,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畅快淋漓的神情。我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骄傲!

案例评析:上述的课例贯彻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采用了讲授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把“扶”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引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社会前进的内在力量,需要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教师就是最主要的传授者,但教师必须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告诉他们怎样和在什么地方找到答案,而不只是直接灌输给他们知识。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技巧,改进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和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

第二节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案例赏析 案例1: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偏差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设计中,很多数学教师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设计。2003年暑假,我县300多位教师通过上课竞争上岗。上课前教学设计时间只有1小时。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案上写下教学目标。事后通过调查,大部分教师都说,短短1个小时,教学过程都来不及设计,谁还在思考教学目标,平时写教学目标,许多都抄袭教学参考书或现成教案。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县教研室专门组织了一场全县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评比。参评作品中,优秀作品很少,很多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是太笼统、太空泛、太模糊、不确切、没有针对性,就是太高,或太低;有的只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没有能力、情感、态度目标;用“教师做什么”的词句陈述教学目标,陈述的是教师行为,例如“使学生”“教会了学生”“培养学生”等等,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行为的变化。

——(夏晓华)

案例2:在知识学习中走进学生心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统计》教学片段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下面我们来当一个小小统计员,一起来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作一个小小的统计。(师生互动,现场调查全班同学的生日。)

师:现在你拿出作业纸,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做成一张统计图。

生:老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吗?

师:当然可以了。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1:一月用橘黄色,我希望冬天的太阳是橘黄色的,那么冬天就不会再寒冷了。

生2:三月用绿色,春天大地穿上了绿色的衣裳。

生3:六月用蓝色,我想要是夏天的太阳是蓝色的,那么妈妈去地里干活就不会热了。

生4:八月用红色,因为我是八月出生的,我的生日是妈妈的苦日。

生5:十月用黄色,因为秋天地里的庄稼都丰收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

(大多数学生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仍有个别学生没有发言。)

师:谁还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个瘦瘦的小女孩G站起来,当她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学生哄堂大笑,小女孩低下了头。

她涂的统计图没有其他学生的那么绚丽多彩,不少月份竟然用了灰色和黑色。)

师:(指一生A)你为什么笑呢?

生A:老师,三月是春天,春天小草绿了,庄稼绿了,树木绿了„„春天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应该绿色的呀。

师:我们来听听她的原因好吗?那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为什么这么涂吗?

生(怯怯地站起来,低着头):„„我„„我妈妈前年十月生病了,去年三月死了„„我想我妈妈,我要妈妈„„

(小女孩哭了,教室里骤然安静下来,原来的哄笑声没有了,许多孩子眼里充满了泪花。)

师:同学们,小G同学的孝心多么令人感动,小G同学对母亲的感情多么深厚,这正是人类最高尚最纯洁的感情,这不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所需要具有的感情吗?请同学们珍惜自己和亲人的美好感情吧!

案例评析:师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做统计图,为学生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时空。学生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春、夏、秋、冬,不同的学生对大自然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情感。特别是“可怜的小女孩”对原本绚丽的三月寄托了自己灰色的思念。

第一个案例说明过去教师不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传统的课程目标也过于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强调知识记忆,注重“填鸭式”教学,注重科技知识;而淡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忽视知识的有意义掌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调节性学习,忽视人文知识的重要作用。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明确、不全面,缺乏教学的层次性。

第二个案例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够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最佳结合与落实,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充分体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要求。

第三节教学内容的调整案例赏析 案例1: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地对教科书进行了增删、调换或者重组。

增删:对政治课和时事政策课的教材内容,不少学校从实际出发进行补充、更新、完善。

师生通过讨论,对原有教材不完善的部分进行补充、修改。有些学校还从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剪辑新闻节目,并录制校园新闻,用活生生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代替那些陌生、遥远、生硬的材料。

调换:如语文第一册在学习拼音“t”时,课本上的配图是个跳天鹅舞的模特,教师觉得这不够形象,于是换成了“伞把”;第二册《做什么事最快乐》中,书上说老牛耕地最快乐,学生提出“用鞭赶着老牛耕地会快乐吗?”学生难接受,所以大家就把这篇文章批判了一通,另增加了20篇故事、童谣,师生一起背诵、表演,同时又增加了“我来讲故事”“好文章大家分享”。再如,一位教师在准备上《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天气预报说,后天我们这儿将下今年的第一场雪,到那时我们边看边学,好吗?”

教师很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那堂课非常成功。

重组:现行历史教材内容纷繁,是以朝代更替为线索编写的,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为此,有些地区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打破章节的限制,抽取教材中的主线,形成历 史专题。

案例2:“小蝌蚪”教学设计片段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小青蛙》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小蝌蚪是什么样子?

生1:大大的头。

生2:细细的尾巴。

生3:很黑。

师:你们学学小蝌蚪游的样子。让我们看看谁是最可爱的小蝌蚪。

学生在教室里自由做动作,有的摇动身体,有的把手放在屁股后而摆动,有的伏下头弯下腰„„

师:小蝌蚪游啊游,渐渐地长成了什么?(生:小青蛙。)

师:小青蛙又是什么样的?表演给我们大家看看。

生1:白肚皮,穿着花衣服,一蹲一跳的。

生2:专吃害虫。(此学生边说边做出了吃害虫的动作。)

(生3双手放在耳边,嘴里“呱呱”地学青蛙叫。)

师:“小青蛙”叫得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学。

学生自由地学青蛙的叫声,有的是“呱呱”,有的是“呱,呱”,还有的“呱呱,呱呱呱”。教师适时地将节奏的学习渗入其中。

师:(从讲台里拿出课前备好的青蛙头饰和服饰装戴在身上)你们这样子有点儿像小青蛙,看老师像不像青蛙。

(生惊讶,齐声说“像”。)

师:那我们用撕纸贴画的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像小青蛙。

学生兴趣高涨,忙将备好的彩纸拿出来,进行撕贴。有的将纸条贴在手臂上,有的将纸条贴在衣服上,还有的贴在肚皮上。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忙,教师这时也融进学生中间,参与到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中。

——

案例评析:

案例1向我们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对教科书进行增删、调换或者重组。

案例2围绕着“青蛙”这个主题。教师创设了“小青蛙”的情境,综合运用了唱歌、唱游、听赏、绘画、表演、律动、创作等内容与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模仿动作、创造节奏、撕纸贴画等方法,特别是将美术教学中的撕纸贴画有机有效地综合进来,加深了对小青蛙的感受与体验。

这些方式的运用,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即从音乐中走出去,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中来。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音乐形象,更直观地体验“小青蛙”,大胆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了“综合”,使本课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2003年9月)

第四节摆脱应试教育倾向的干扰案例赏析

案例1:孩子为何“以泪洗面”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学习和考试的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

最近,我在《书摘》杂志2004年第一期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这里我先摘引几段。

妈,我学了,我读了,我看了,我听了,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倒好听,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作业写完了,玩电脑喽!“玩什么电脑,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快写!”My God!老妈之命不敢违,写吧!So,只能以泪洗面啦!(“哭”死我啦!)

学习越来越忙,睡得自然就很晚,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桌子上的课本早已看不清楚,虽然窗外的黑暗被一堵墙隔绝在外,但我感觉时时刻刻都处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望着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总是想,那里应该充满光明吧„„

学生、学生,要“学”还得要“生”,可现在我们是生不如死!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教育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感到快要崩溃,身体快要四分五裂„„唉,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能就此倒下。呜呜呜„„谁能救救我!

看了这幅画,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人只要进了大学,太阳都绕着你转„„这人啊,就是这样!活着太痛苦了,生不如死,但又没办法,你死了,父母怎么办,还等着你养活他们呢。唉!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进了天堂,意味着以后能挣大钱。

我读着这些怨苦、沉痛乃至绝望的话,难以想象它们竟出于那些健康、漂亮、聪明、活泼的少男少女之手。我夜不成眠,不知怎样才能救助他们。我坐立不安,所以要在这里呼吁:现在的祖国花朵,未来的国家栋梁,竟在那里“以泪洗面”,感到“生不如死”,哭叫着“谁能救救我!”那些把祖国花朵“逼”到如此境地的人,难道不应该深刻地反思反思吗?难道不应该做点努力、想些办法吗?

我们作为成人,已是饱经风霜、很有心理承受能力,然而我们如果设身处地为现在的中小学生想想,假如让你连续六年乃至七年八年九年挣扎在学习考试的苦海之中,每天要做大量深度远超智龄的数学题,要啃外语及做完其他令人望而生畏的种种作业;早晨6点半出门上学,晚上11点还未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不许读闲书,不许玩电脑,乃至放学回家就不许出门;父母师长只要见面便唠叨不已,软硬兼施,无非逼你做作业;考试成绩不佳轻则怒骂,重则殴打。请问这种情况符合响彻云霄的“以人为本”原则吗?请问你在这种情况下,有把握保持心理正常和身体健康吗?

——(文汇报,2004.3.17)

案例评析:从上面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下,忍受着很大的痛苦,甚至陷入危险的心理失衡状态,轻则厌学、逃学,出现精神障碍;重则离家出走乃至想到自杀。诸如此类的情况,已一再见于媒体报道。“风起于青萍之末”,现在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宣泄表现,已经不仅仅见于“青萍之末”,而是刮起了尘沙,吹落了树叶!我们如何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事关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事关长期的育才用才,事关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啊!

上面一位中学生的一段话,虽然简单,却是一语说到了“根本”。现在的父母逼子女考试出众,不就是为了子女将来能够当“白领”、挣大钱吗?父母并不隐瞒这个奋斗目标,所以这个奋斗目标也便深入子女之心。既然是只为“挣大钱”而在学习考试中全力拼搏,那么即使是天才儿童、优秀学生,他们的心中还能容得下“德育”吗?还顾得上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吗?“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只为高分拼搏,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强国”和“三个文明”的真正实现。

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分数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尺度,更成为决定学校和学生生存、发展与未来的标尺。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近乎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学生承载了太多教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承受着社会转嫁在他们身上的那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

社会上普遍以学生成绩、升学率为标准衡量学校,使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学校又把这种压力转嫁给了教师。在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教师的地位,而且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奖金、住房分配等挂钩。在这种压力之下的教师也互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显然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相违背的。

讨论话题

1.结合本课程的内容以及本人教学实践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1)要不要每次都帮助学生得出一个标准的结论?(2)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些什么?(3)在你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内容? 教学方式应实行哪些转变?(4)成功的课应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经常实现? 2.结合实例谈谈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有哪些变革? 3.您打算怎样参与本校校本课程开发? 请你为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献上一些“金点子”。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这一课,结合课程及本人教学实践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

(1)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什么?

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尤其面对我这个新老师的我不禁也在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我不仅要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和专业感”的教师,我们还要用“教育的智慧,让真爱绽放出灿烂的花朵”。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1.多关注,多关心,给予爱心,但勿侵扰。

教师对待孩子们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细心。学生在内心是渴望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的。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关注,会在内心生长自信,快乐的种子;孩子觉得自己不受关注,就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会慢慢失去自信心。所以,教师应该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的关注孩子,但不能过多的干扰他。小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我们应该多多鼓励他正确的想法,及时巧妙的提示他认识到自己不对的行为。但不应轻易的干扰孩子。多关注,多关心,给予爱心,但勿侵扰。

2.爱真实的他,而不是你期望的他

爱并接受你身边真实的孩子,这也是为人父母都很难做到的事。我们总是忘不了孩子身上我们视之为缺点的东西,而不记得带领他看到自己身上的诸多优点,将大人的期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不能给予孩子一个轻松的成长氛围,这样会慢慢的让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做事的积极主动性。

每个孩子都希望别人能接受和认可真实的自我,3.多倾听孩子的看法,少一些主观臆断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要多倾听他的想法,不要主观臆断,也不要立刻责备他,避免偏见,成见和武断。4.让他独立,但不要抛弃他

独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自主学习”非常重要,但学生自主学习仍需要得到帮助和陪伴。在孩子们独立完成任务之时,教师们需要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5.支持和鼓励他,而不要控制和强迫他

支持和鼓励产生好的效果,而控制和强迫则会起到反作用,使你的孩子身心疲惫、充满怨恨,并可能选择放弃取得成功的机会。“支持”包含着分担压力或者减轻负担的意思。“鼓励”意指给人以勇气——让人有胆量去做新的或棘手的事情。

6.让他学会说不,而不是习惯说是

自尊可以给孩子以力量,让他对朋友,对某个行事怪异或令人害怕的成年人说“不”。那些一直被认为表现不错的孩子以及只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才感觉被他人接受的孩子,更加难以从潜在的危险中脱身,因为这样做可能让他们遭到他人的取笑、斥责或冷落。

拥有十足的自信是保证孩子安全的一条途径,所以,家长和其他照料者必须把培养自尊作为提升孩子自信心的关键。不过,即使是拥有十足自信的孩子也不可能从习惯性说“是”的孩子一跃而成为断然说“不”的孩子,他们同样需要锻炼和实践。7.强健他的内心,而不是让他脸皮变厚

强健孩子的内心——他的勇气和自信心,而不是他的身体外表。8.管教,但不霸道

合理的规则和自尊密切相关。清晰的边界使得孩子们的个人生活安全,充满条理性、计划性和可预期性,同时富有节奏和规律。9.惩罚但不羞辱

惩罚应该公平,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你奚落他,将会产生不利的后果。经常遭致羞辱性惩罚的孩子,最终会感到羞愧、内疚、自我怀疑,直至自我憎恶,并且可能引发愤怒、敌意,致使他作出毁灭性或自我毁灭性的行为。

对于你可能施加给孩子的任何惩罚,总在事先给予适当提醒。确保按“罪”量“刑”、“罪”“刑”相宜。不要因学生的质疑而感到不快。当你感到不快时,对学生的惩罚很可能演变成人身攻击。

(2)在你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内容?教学方式应实行哪些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是最基本的内容。但是,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课堂不只是教会孩子们文化知识这么简单。一个班集体就相当于一个小小社会,课堂不仅带给孩子们知识,也应是他们明白诸多道理的小天地。

1、活动目标是一堂集体教学活动的灵魂

我们很多老师往往先设计活动过程,设计好了之后从过程中提炼目标,这其实是颠倒的。目标一定是先于过程诞生的。有了科学的目标,就像一篇散文有了线索和中心思想,就可形散而神不散。

2、活动过程让集体教学活动体现出师资和师德

成功的集体教学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呢?我觉得在开展过程中,师德比师资更能体现这种成功。为一个工作的新教师,我深知我离“成功的课”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但我每天都认真地准备教案和计划,每天都提醒自己“要尊重孩子”“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长成一位充满教学智慧的老师,让我的每一堂课都有一点点小成功。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我认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方法不应只是死板的教条式的传统方式,应该发扬传统教学中好的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勇于创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应学生的,就是最好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的辛苦付出,需要老师们的继续学习和共同努力!学生喜欢的,能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的才是我们的追求!给学生文化课之外的快乐和健康才是现实!(3)成功的课应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经常实现?

高效课堂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体现的一种新型理念。高效课堂的实现一定离不开教师在课前的精心准备,也离不开教师对教师内容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对老师来说,要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解读,要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前因后果式的联系或者还原,从而让学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限定在一节一节的课堂之中,很自然这样的课堂就只能对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进行形式上的讲解与重组,然后通过对学生练习给予对于错的评点,来达到讲授知识和传授知识的目的。可是,要真正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最重要的并不是按部就班地,一个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是要把当前学习的教学内容还原到产生他的过程中去,通过对这个知识点前因后果的探索和追问,来让这些知识点变得生动起来,也是由此和此前的知识点和此后的知识点连贯起来。所以,更重要的还是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差别搞清楚了。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实现高效教学,还得更加的努力。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笔者看来,在赋予教师光辉形象之余,更多的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的一种期待。俗话说“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是“为人师表”,不仅仅要做好学生的科目知识教学工作,更要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做好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熏陶”,引导他们能够正确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数学作为一项工具学科,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所以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师风也有较高的要求。

一、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做任何事情,只有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够制定更好的计划,才能够保证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中一样如此:一个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自身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在部分教师看来,教师只是一种职业,是为了用自身的智慧来过生活,来换取回报„„教师的目标不能仅限于此,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终身发展、对于学生整体发展、对于学生的精神建设,俗话说“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只有制定更加高尚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进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新时期教师应该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为准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号召,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将学生的当前阶段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贡献自身的全部力量。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本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以便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二、其次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处于童年时期,此时的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同时也会由于学习经验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造成困惑,影响学习的有效进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求,也可以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思想动向,以便能够针对他们的学习状况“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工作”能够“合拍”、“和谐”的进行。俗话说“亲其师则重其道”,学生只有感受到了教师的亲近才会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学科目,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教师的公信力、影响力以及个人魅力的提升做好铺垫。

三、再次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积极性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学生都倾向于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他们看来,在优等教师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传统的观念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学生的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扩展,知识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作为教师,我们理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便能够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如果教师经常被学生问倒,那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自然会大打折扣,这对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要不断的拓展自身的学习渠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向有经验的教学前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也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在适当时候参加一定的教学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小学数学科目,作为一项思想方法教学科目,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便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知识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后勤工作”。

四、另外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

我们常说教师是“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角色,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榜样意识、偶像意识形成、发育的特殊时期,此时的他们对于教师的语言特点、个人品质、行为规范都有很大的模仿性。比如一个班主任爱好抽烟,并且在学生面前也是“云雾缭绕”,那么自然就会激发很多男学生的“尝试”心理,这样就会容易引起班上男同学抽烟,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要将自身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一项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项对于教师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以便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是学生的学习区,教师的工作区以及职业道德展现区。课堂上不仅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知识文化素养,亦能体现其职业道德素养。俗话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仅仅需要“学高”,更要有“德高”,这里的德除了教师自身的德之外,还要有教学中的德。往往教师的道德魅力比其学识魅力更能感染和教育好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就说我亲身经历过的例子吧!

有一次,我在激情高亢的讲解着,一名学生专注的在玩着手里的计算器,我发现后,大声说了他一句,进行警告。该生马上放下了计算器,准备认真听讲。十分钟后,该生再次不由自主的搞起了小动作,我发火了,质问该生为什么总违反课堂纪律?该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怒之下把该生轰出教室以此来惩戒该生,同时也是对其他想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的示警。

虽然这节课的纪律好了,但我也深深地意识到:该生对我的做法很不认可,心里对我的做法有了一份怨恨和敌意,会给我进一步课堂管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留下了更深的隐患。果不其然,在我以后的课堂上,他老是违反纪律,数学成绩也是一落千丈。这也是我越来越担心他,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做法,当时由于强烈的“要尽快制止该生的行为,好继续上课”的意识,处理的不是很恰当。

为了解决好我与该生的问题,使他以后能认真学习,把成绩提高上去。我找他好好的聊了下。在聊的时候,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了我与他之间的行为以及各自应该承担的错误,同时也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要因为任何人任何事放弃自己的学习。该生也主动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上课会认真听讲。

通过这次的谈话,在我以后的课堂中,他都认真听讲了,而且课堂表现也不错,现在成绩也能赶上前面的同学了。

从这件事里面,我知道若教师对所观察的现象不作分析研究,便毫不犹豫的地首先给与学生严厉的责备,只见收效甚微又接着再次批评,直至学生没有反应而老师以剥夺学生上课的权利为结果而收场,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了,必须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其认识到违反课堂纪律的危害性与严重性,充分发挥好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作用。

第五篇: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道德。既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包括教师的个人道德。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在课堂教学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就必须做到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把阳光洒向每一扇心扉。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如偏爱少数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漠视其他学生的存在;又如偏心少数学生,给予他们较多的回答、练习、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不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主动性的帮助。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切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偏爱是当老师的大忌之一。你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会感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正所谓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只要你细心观察,每个人有有优点。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美好的一面,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认为要克服偏爱偏心行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1、关爱每一位学生。这需要教师从人格平等的角度看待每一个学生,并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应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天使,不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机会均等。这需要教师从权利平等的角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要善于观察每位学生的动向,与所有学生平等对话,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同的学习空间和表现平台。

下载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案例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案例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课程简介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学是一种服务性职业,为提高全民族......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的言行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具体表现。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言行,无疑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要体现出来,我觉得要做......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五篇)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郑启雄 (梅州市五华县横陂中学)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善良温暖的语言能融化学生心头的冰霜,排除学习障碍,温暖学生的心......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含5篇)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学是一种服务性职业,为提......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行为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教师的职业行为中,“备”“教”“批”“辅”“考”“研”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并以......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有感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通过学习,了解到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常常说生命......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教育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唐代大诗人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老师不仅传授学业、解释疑难,还要传授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教育。 德育的......

    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

    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案例 探究性学习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型模式。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体验学做科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