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 对于中学阶段的教学活动来说,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独特的意义,对提高整体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来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分组教学模式 应用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1分组教学模式的意义
1.1分组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这种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体育训练的实际效果,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并且实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和锻炼。这种分组教学模式应用下,教师从以往教学的决策者逐渐转化为引导者,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学生的参与效果可以得到更好地保障,以往教学活动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且学生团队意识也能得到更好地强调,学生之间的集体精神能够得到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得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1.2分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教学模式应用下,针对不同小组教师可以设置出不同的课堂学习任务,小组中不同的成员可以更好地对自身的积极性进行激发,通过共同合作对于教师的任务进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索。例如,在篮球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不同小组可以获得不同的任务,在主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一些具体的篮球技巧和知识技能进行学习,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和提高。
1.3分组教学平衡了学生的身心同步发展
分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教学节奏进行控制和把握,整个课堂教学中,课时的分配更加合理,并且学生也拥有了更加全面的学习课时保障,这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分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身心可以更好地实现同步发展,并且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更好地贴近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更好地满足不同的教学标准。
1.4分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分组教学形势下,学生可以活动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机会。教师可以更好地贴近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并且学生之间也可以在分组合作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种分组活动中,学生自身的交流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锻炼。
2分组教学模式的选择
2.1分组教学模式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分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对教学群体的全面覆盖。分组教学模式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下完成学习,活动更好地成长,有效地消除教学死角。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体育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分组,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小组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同小组学生为了保证集体荣誉,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并且相关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更贴合实际,在保留一定难度的基础上,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例如,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基础相对不佳的学生一些“特权”,在他们犯规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赦免,这样一些基础不佳的学生在不影响学习节奏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由于自己努力所带来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拔高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覆盖效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分组教学模式的重要应用原则之一。
2.2分组教学模式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方向
分组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原则。例如,在活动的分类上,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兴趣,对小组分成篮球小组、排球小组、足球小组等不同小组。在不同小组中,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对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让不同兴趣的学生可以参与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当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3分组教学模式的选择要考虑课堂教学的内容
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分组。中学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在分组选择上也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活动更好地成效。例如,在“耐久跑”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于跑步中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再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避免小组内部学生出现差距过大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小组内部的竞争性,这样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分组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是提高分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和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
3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来说,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来说具备独特的意义,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让学生运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得到全面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分组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这种新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在教学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导向性作用进行全面发挥,更好地对学生潜能进行挖掘,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感受和表现,真正地将新时期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落实和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增金,李锋.对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03).[2] 李鹏飞.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04).[3] 徐淑芳.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3).
第二篇: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探讨
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持 “健康第一”为指导,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可是,在体育教学中,不少学校存在着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生体育课的现象。学生喜欢自己玩,只是受到学校纪律的约束,不得已才来上课的,就是来上课、也是不积极,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是的上课的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身体素质也得不到提高,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中非常普遍,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将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认为采用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分组家偶尔模式的解读
1·1选择适合自己的起点进行分组选择合适自己起点进行分组教学模式是根据项目不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起点进行练习,这样就使学生在职起点完成的情况下,努力超越自我、去向新的目标挑战。同时,学生在选择项目起点时都是自己所能完成的成绩,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祈祷一定的作用。如:耐久跑的教学,以前血神测试时,不论成绩好坏,都一起进行测试,成绩好的学生跑在前面,素
质差的学生跑在后,当落后差距大时,素质差的自然产生自卑的情绪,即使有力量也不使出来,成绩也就不理想。现在,学生按自己所报起点的成绩进行测试,能力强的在一组,能力弱的在一组,学生在测试时被拉下很远的情况不存在了,由于实力相接近,测试时,你追我赶的场面经常出现,很多次出现四、五个人同时撞线的场面,以前从未在比赛中获得撞线机会的学生在测试中与尝到了撞线的体验,高兴得手舞足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享受了体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耐久跑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
1·2按兴趣自选项目进行分组
以前上球类课,不管你喜不喜欢,一个不能少,必须进行学习,否则不给成绩,血红色呢个被动地接受教育。分组教学模式要求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力,关注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分组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在进行球类教学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进行学习,教师在各组分别进行示范讲解,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自然加强,由于学生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强项,学习的热情自然提高,所以教起来自然也非常顺手。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后就自然非常渴望进行比赛,彼此来体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排球教学中,一般女生都会选择这一项目,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奖学生分成精英组、基础组和初学组,精英组的学生按教师给她们练习的目标和内容,在组长的副食下,自主进行学习:基础组的学生按老师给她们指定的练习内容,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助进行学习;初学组的学生由教师进行黄思凡、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认真学习排球的基础
技术。经过几次课的学习,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往见到排球就躲的女生,在学习后也就跃跃欲试地要求参加比赛。
1·3按比赛的内容自行进行分组 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了动作技术,检验动作技术是否掌握,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教学比赛,通过比赛可恶意了解自己,可以评价自己在比赛中对动作技术的运用是否得当。学生在分组比赛时一般采用力量平均进行分组,通过不同的分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收获也不同,享受的快乐也不同,对体育课学习的热情也逐步提高。
1·4按体质测试的成绩进行分组 这种分组方式要在初一或高一年级,在对学生不太了解时应用,针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来分组。分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探讨
2·1有利于实现运动参与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分组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为主的被动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避免可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他学生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身体素质好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学生通过分组学习,进一步体验体育给自身带来快乐,对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利用各种条件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学会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自我监测,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积极带领其他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因此,分组教学的范式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着明显的功效。
2·2有利于学生实现运动技能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 以前上体
育课,教师讲授新的知识时,只是把本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素质好的学生会很快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素质差的学生总也完不成教师所要求的家偶尔目标,长期以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自然提不高,上体育课只是来应付。采用分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的素质目标进行练习,当学生对所选目标能很好完成时,教师课让其增加练习难度,进一步掌握,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3有利于实现身体健康领域的各项水平目标 分组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练习时间增多,通过各项练习的手段,发展了学生的速度、耐力等素质,体会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和机能发展的影响,懂得环境与身体锻炼的关系。
2·4有利于心理健康领域水平的实现 学生在分组教学中,各组都有自己的组长,学生通过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各种运动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和互相配合的精神,而组长又成为教师的帮手,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由于兴趣相同,学生在一起练习的积极性也相应得到提高,消除了自卑感,产生获得胜利所带来的愿望,享受了体育带来的快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5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分组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学生在分组教学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参加各项比赛,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这些能力的提高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
生活中。3参考文献
第三篇: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分析
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分析
摘 要: 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水平,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有效降低了教学难度。体育教学作为中学学校教育的重要分支,其教学质量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成效成为摆在所有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应用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中学体育 分组教
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教育正试图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向着素质教育方向迈进。体育教学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对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一直以来,初中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中属于体育知识、技巧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只是教学行为的实施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而分组教学的运用,则实现学生学习角色的演变,学生参与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次,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开展体育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对课堂问题进行探究,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再次,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通过分组教学模式对课堂节奏进行有效的掌握,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灵活的调整,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最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分组教学模式离不开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这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二、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路径
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实现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具体方法如下: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具体内容如下。
(一)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无论体育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结合他们的情况、特点,对分组方法进行筛选,以满足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体育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在科学设置体育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而体育项目的选择,教师不能只追求难度,否则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比如在开展跑步教学时,教师通过分组教学,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挖掘同一组学员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二)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分组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开展。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分析每个学生优势、爱好、性格等方面差异之处,保证各个小组之间的能力均衡。比如在开展球类运动教学时,由于每个学生喜欢的球类运动不同,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教师还要对每个小组讲解运动技巧,保证小组学习顺利进行。
(三)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托
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再合理安排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的课时比例。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赛多亏方式来检验学习效果。在深入分析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教学模式,是保证体育教学效率的关键。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针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体质的差异性上,同时,男生和女生的体质也是不一样的。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一般都采用男生和女生混合的上课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在分组过程中不仅考虑班级学生体质的差异性,还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年龄及身心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这是实现分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的基础性原则。
总而言之,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不仅表现在个性化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且素质教育理念一直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运动优势和挖掘他们的潜能,学生的身体还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为德智体美全面健康教育的实现夯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国忠.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10(03):45-46.[2]王磊.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4(02):26-27.[3]张亚.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3(22):65.
第四篇:分组教学模式(写写帮推荐)
作为农村学校的一名老师,我深深的感觉到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兴趣透支的问题,当兴趣失去的时候,学习就无从谈起了。去年我校初一年级就是采用的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开始可谓是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在:
1、学生英语水平低,两极分化严重。我所带的班34人,但从小升初考试成绩看,多人达不到合格的标准,这样就给分组合作带来了困难。有很多的小组长无法帮助本小组形成合力,很多小组合作工作、学习达不到预期目标。
2、很多学生对本学科失掉了兴趣,面对学习时往往是没有自信的,是自卑的,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认为自己是不存在的,和自己是无关的,最常见的是说“反正我已经什么也不会了,所以我就不学了”。
3、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手段不多。有时候,光是靠口头的表扬是不够的,而作为农村校来说,无法过多投入,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化,简单化,和无效化。
面对如此困难,而小组合作式模式又势在必行,怎么办呢?我们三位老师(初一六个班,每人两个班)经过一年的努力也摸索到了一些如何进行高效小组合作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具体如下:
1、由于小组长能力不够,所以初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一是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二是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并针对各组内调皮捣蛋的学生给予思想教育,强化组长的权威性,增强他们的服从和合作意识。并针对一些组内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分别给与指导,逐步形成小组合作意识,这样便于小组任务的布置和完成。
2、固定环节的使用和开放式小组活动相结合。在每节课开始时,分别让各个小组齐读音素(三周)(每节课只一个小组读)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纠错。并打出相应的分数,六个小组都读完评出优胜组。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认读音标,为以后单词的阅读奠定基础。音素认读结束后,安排各组学生读新(生)单词,(初一每册共有十二个模块,安排5周)评价形式跟上面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分组指导,安排好组内的两人结对或三人结对练习。(本着好带差的原则)。随着这个过程的结束,接下来进行文章欣赏与答题。(持续到每个人都说完,每节课一到两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讲话的同学给与课前指导,帮其设置问题,并鼓励其在说的过程中大声流利。对说的同学进行评价同时对答题的同学也进行评价。再有,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学案教学的模式,在学案中体现出独立做和小组合作做的题型,避免一些同学的依赖性。在作业方面,也要有独立完成作业和小组合作形式的作业。
除了这些固定的小组合作形式外,每周或每两周安排一次开放式的小组活动课,开放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采用一种新的主题,抛开了课本固有的知识。活动内容有:英文歌曲的比拼;英语画报的设置;英语表演的对抗;英文书写的比赛和英语演讲比赛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如果教师在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为优胜组或优胜个人)那么大多数学生会重燃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因此在评价中要加一条纪律:当别人或别的组在表演时其他组要认真看认真听,否则组内扣分,这会直接影响最后的评比。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兴趣和自信心,但评价的单一性会使学生保有兴趣的时间缩短,因此,教师的评价,小组内的评价多样性就至关重要。首先,每节课上小组活动或个人表达时,以加分的形式体现,一段时间后进行组与组的评比,在作业方面或其他方面给予减少或免除(仅限于抄写作业)。其次,在开放式活动中,学生的优秀作品如英文的书写比赛活动中书写优秀的作品张贴在班务栏优秀作业展上,优秀的英语画报作品可刊印出来在校园或者班级内展出,这其实是对各个小组最好的评价。(当然这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另外,可在阶段性小组评价中,给与适当的物质奖励,本着实用性的原则,如水油笔,橡皮,铅笔等等。虽然便宜但学生的积极性还是会更好的调动起来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希望专家老师给与点评与指导。
第五篇: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一、概述和概念
针对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逐年增加的状况,我们进行了“分层、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所谓分层分组合作教学,就是针对教学班内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意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一方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利用差异资源开展合作学习。我们认为,学生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的主要手段是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合作学习中,这种差异资源的效益方可释放。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因内容、要求、方法同步划一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且保证了教师、学生在教学程序中的不同环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保持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把教学系统诸要素合理组合,并把“合作”融入“分层”之中,较一般的“分层”教学更具有优越性和创新性。
二、理论和主张
⒈“掌握学习”理论。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并能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
⒉教学形式最优化。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认为,个别指导、分组学习和集体讲授的最佳结合是教学形式的最优化。
⒊合作学习理论。我国古老的教育专著《学记》中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
三、方法和程序
(一)准备
⒈调查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意志、合作精神等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问题。调查的形式采用集体问卷、个别谈话和心理咨询。我们设计了六份调查或测试问卷,其中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察;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智力因素的测试;对学生的人文性格的测试。我们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尽量采用统计量化的方法,为教学班分层分组做好准备。
⒉培训教师。“分层、分组、合作”教学实质上是在探索新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模式,因此,它必然会涉及到课程和课程改革的诸多领域。我们注重教师重新认识现代教育的本质;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任务;认识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认识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高起点的理论学习为教学模式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
⒈对教学班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在掌握了学生学习成绩、心理、情意等因素的调查结果,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征得了学生和部分家长的建议,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组。对学生的分层是隐性的:设为A、B、C三层,即基础层、普通层、提高层。对学生的分组是显性的:按照1:2:1的比例组成四人为一单位的学习小组,每班约设12组。这样,“班内有组,组组同质;组内有层,层层异质”。对学生的分层分组,我们没有机械地按成绩的高低,而是采取了模糊聚类、综合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办法,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心理、性格和交往能力等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⒉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中,我们对课堂教学目标实行了分层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分层设定不仅要与各层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为学生自主选择目标提供可能。分层目标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各层目标间的梯度要平缓,做到教学易操作,学习易合作。对C层,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规律;对B层,以再现学习为主,在巩固强化中夯实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A层,以创造性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策略上,我们做到了(1)对各层学生提出了明确而适度的目标和要求。特别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目标是可调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2)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且视个别学生学习的需要复习必要的旧知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能迅速地互相作用。(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设问题或情境,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合作的环境。(4)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总结和宣传小组合作学习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和补课。
⒊分层分组合作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与合作;各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当关键的“问题”被提出后,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组内“优生”和“差生”的互助中统一“认识”,形成小组意见;然后各小组轮流发言或选派发言人,进行班内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互相质疑、释疑、讨论或辩论,最后再次统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而且激发了不少同学的责任感。“优”“差”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矫正自己。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中,我们注意培养和鼓励师生接纳别人、悦纳别人、欣赏别人的行为。这样,三种合作形式同处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调控全局,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中,我们力图克服传统教学的惯性: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又有提高、补差的“分”;既有全体学生(或一部分)和教师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又有小组的自学、自查的“静”。“合分相间、动静有序;合分灵活、动静适宜;全员参与、互助合作;各得其所、共同进步”,在教学程序的不同环节上,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上开放交互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开展各小组之间的竞赛,将学习的竞争机制引入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激活了课堂教学诸多积极因素。分层分组合作教改实验开始以后,师生一起制定竞赛规程,把学习成绩、合作效益、小组成绩提高率、小组间比赛情况等列为竞赛的内容。例如,小组间的命题赛、答题赛、歌赛、诗赛、记账赛、表演赛等。通过分层分组合作教学的竞争机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局面,使师生在生动、互动、主动、活泼的氛围中都得到发展。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这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总体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评价和说明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传统的教学系统对学生的评价,过分强调其甄别功能,通常是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定“质量”。“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多元评价的激励和教育功能。既注意终结性评价,也注意形成性评价;既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也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改革考试方法,构建多种形式结合,重在就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相结合,卷面考试与作业检查相结合等综合评价方法。二是改革评价标准。在我校,过去的期中、期末考试这种单一试卷成绩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所占比值较大。现在,我们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过程,尝试“档案袋”式的综合过程的评价方式,将学生有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如记录的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对学习的科学态度和关注帮助他人的行为等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还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使评价产生教育意义。
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对实验班进行了纵向的和横向的相关数据分析比较(含假设检验)后发现,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我们还特别对实验班原C层后1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喜人。为了客观地评价“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根据评价的多元性,我们还分别进行了分层前后在涉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对比问卷测试。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自信心、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设问。调查表明,分层后学生的各方面指标均超过了分层前。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和可以不断更新的系统,其管理是动态的和顺其自然的。“层”和“组”在一定时段内具有稳定性,但在长期内又是可变的、可调的。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适应性。“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适用于解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差生”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间的显著差异问题,对于文化基础课其效果更为明显。我们认为,学生的知识差异和个性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即使是他们在不断地进步。因此,“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应当适用于一般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