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错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23:1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化学错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错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第一篇:初中化学错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初中化学错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

一、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错题分析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精准的错题分析能深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思路,认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分析,学生解题中出现错误主要根源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所获取的信息进入记忆系统时编码不准确或不完善; 二是学习活动结束后所获取的信息部分或全部没有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而被遗忘;

三是选择解题信息时出现不当,提取解题信息时出现误码,对题目信息没有形成正确解读。

2、从学生日常抽测试卷的角度分析(以本县期末抽测抽样分析为参照),学生解题错误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是遗忘性错误,主要是记忆性知识的遗忘; 二是应用性错误,主要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性错误。三是粗放性错误,主要是没有读懂题目或没有读清题目。

二、针对学生解题出错的教学建议

当前教学中对学生的解题错误普遍存在着“就题讲题”、“对答案”等现象,学生往往一错再错。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呢?

1、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知识记忆与理解水平一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理解性记忆。初中化学是一门以知识记忆和概念理解为核心的科目,对策略性知识和思维技能的要求相比之下并不太高。

而概念的理解不仅是记忆的基础,同样也是形成策略性知识和思维技能的前提,在某种情况下,学生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就是由于概念的理解模糊造成的。从记忆保持的过程来看,理解性记忆必然更加持久,且有利于形成策略性知识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①小循环、多反复,促进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②突出概念的关键词,提高概念掌握的准确性;③巧用变式教学;④运用对比教学,善用正反例强化概念差异。

二是优化记忆策略,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遗忘规律,优化记忆策略。①对于原子结构、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等,可以采用一些卡片游等活动,将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单质的形态和性质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通过周期表来认识原子结构和化合价;还可以提前引入化合价概念,通过化合价确定化学式,学生还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标注的常见化合价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预测反应产物。②组织有效复习。如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抓好各阶段的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通过适当练习(书面的和操作的),以巩固所学知识(多次刺激强化记忆)。

三是开展专题训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学生在解题中,通常有一个“原型匹配”的思维过程(面对问题时,与记忆中做过的题目进行对照,如果搜索到与之相似的题目——即原型,可按照原型的思路、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原型原型匹配错误(没有读懂题——粗放性错误)、原型记忆模糊或缺失;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习题讲评中的“如何读题”的策略指导;第二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专题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因为初中化学对策略性知识和思维技能要求较高的题目类型不多,且解题思路也比较固定,通过训练可以对可匹配的原型进行强化。

2、合理利用错题资源,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一是教师和学生分别建立自己的“错题本”。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建立教学得失的备忘录,认真做好学生错题分析;尤其要做好每一次测试后的错题情况及对应的知识点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本”。

二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错题的汇集不能止于找出学生有多少错误,而应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上好阶段性的“错题反思课”,通过精当讲评,在薄弱处重锤敲打,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效;此外通过对学生的错题分析,教师也可反思自己的教学可能存在的不妥,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学期结束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错误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复习资料,对一些学生普遍没有弄清楚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郭家庄中学

张鹏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控制课堂的能力,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下面是我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个教学案例:

一 案例主题

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实验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二 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三 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的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着手进行演示实验7-1,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王振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振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上来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懊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此情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我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并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气的气囊,向水中通入氧气,只见水中出现因白磷燃烧而产生的火花,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课堂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尝试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仍然请王振同学回答,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从嘴里吹出的气体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持白磷燃烧。这一知识点是我们前面探究过的。”我接着说:“好,请座下。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四 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水的分解

一、教学背景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二)解决方法:

用实验验证

(生)猜想同或不同

(师)那么用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实验

(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0个小组,每组 3-4 人,实验时学 1

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

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要学会运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1)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每次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点击多媒体出示答案。)

(师)水通电产生气体是什么呢?是不是水蒸汽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2)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管中的气体被点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水蒸汽不能被点燃。

(师)对,这种能被点燃的气体就是氢气。也就是在氢气球里所装的气体。

(3)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慢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

(生)不是

(师)这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就是氧气,也就是我们呼入的气体。

(板书)水通电文字表达式:水→氢气 + 氧气

(师)分析此反应特点,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二种,像这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我们叫它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首先必须是化学反应,而且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

(练习)判断是否为分解反应

教师掰粉笔

(四)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实验

(师)看待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仅限于表面,而应从多角度分析,深入思考。下面老师提醒几个角度,你们分析一下。

(1)从能量角度

(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

(3)从微粒的角度(此时将很多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一一点拨,生逐一回答

(1)水吸收了电能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师)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过化学反应,我们不紧得到了所需要的千千万万的新物质,而且也可以吸收或释放能量,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或储存。

(3)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五)建立模型得出化学变化实质

结合课本中的模型

(师)想象一下,刚才看到的水通电形成氢气和氧气在微观世界里,他们的微粒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

(生)小结:水在通过时,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跑到了一起,形成氢气。氧原子跑到了一起,形成了氧气。

(评价)这位同学说得比较好,有没有同学补充一下。

(生)水通电时,水分子里面的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开,每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分子,氢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分子,氧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氧气。

(师)完美的描述,道出了化学变化的实质,请同学们给点掌声。(展示多媒体)水电解示意图

(师)刚才所说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加热水变成水蒸汽,他们的微粒变化有什么不同呢?

(生)水通电时分子变成了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水加热时,分子没变,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

(师)这就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六)介绍分子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师)我们知道水,氢气,氧气都是有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实际上,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很多物质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比如(抬手)看手上的这枚戒指,就是由金原子构成的,而中间的钻石,也就是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还有惰性气体氦气也是有氦原子构成的。因为原子也是一种微观粒子,当然也就具有微观粒子的的一般性质

(看书)P39 看图结合(七)反馈练习及作业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畅言)

三、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

本节教学,从课堂气氛来看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行的很好。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多媒体,纸片模拟微观世界中水的分解与合成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验探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培养提高。不足之处是本节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把握的尺度不够好,尤其是从多角度分析电解水实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不到位,设计问题缺乏一定的艺术性,造成学生回答困难。

第四篇:重视错题分析

重视错题分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江宁区江宁小学 王琴

内容提要:

从长远看,学会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虽然有了计算器和计算机,但计算能力是不能被取代的,就如同人类有了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但人类仍在努力提高跑步的能力,行走的能力,爬山的能力,游泳的能力一样。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看错数字、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成减法算等等。因此,重视学生的错题分析,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般地说,学生初次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如果是多次重复某种错误,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在计算教学中还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式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关键词:计算出错

原因分析

准确率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做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多数人都会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应该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的“错因”,采取不同的“对策”,重视学生的错题分析,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

一、收集错题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1、在计算中把“5”写成“8”,“0.39”写成“0.93”,“+”写成“÷”等。分析:

产生这种错误是“感知不正确”所造成的。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的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字等。如把 54 写45;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

2、简便计算时76×0.84+76×0.26=76×(0.84+0.26)=76×1=76 分析:

这种错误是强信息干扰所产生的。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当遇到与强信息相似的外来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的思维活动。如:76×0.84+76×0.26这类题在提取公有因数后,其余两数相加一般是1或10,这是一个强信息,受其干扰,就出现了上述错误。又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同学在计算24×5时受到干扰而产生24×5=100的错误。尤其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想简便凑整的强成分掩盖了运算顺序在头脑中的概念,引起错觉。如:在计算348-348÷4时,易出现这样的错误:348-348÷4 =0。

3、在计算712÷7这道题时,学生在竖式中就把被除数712抄成了721;学生在用竖式计算完682÷3=227„„1时,横式上却写成了这样682÷3=227,忘记了写余数1;学习中强化了42×0.8+42×0.2=42×(0.8+0.2)=42×1=42,将题目中的加号改为乘号后,仍会做成42×0.8×42×0.2=42×(0.8+0.2)。分析:

这些错误是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不完善,不善于分配注意所造成的。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也就是说,当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个对象,而不理会其余对象时,这就是注意。而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他们在观察式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注意不到符号已变化了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4、在小数除法中12÷48=0.0205;分数除法中18÷8/9=18×8/9;13÷26=1/13×26;15×78+15×22=(78+22)×15×15;求3/5的倒数写成3/5=5/3。分析:

这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缺陷引起错误。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能正确、灵活加以应用,提高计算能力。如:12÷48=0.0205是对小数除法的算理不掌握造成的错误;13÷26=1/13×26是对分数除法的法则不掌握而出现的错误。

5、在计算混合式题中1000÷25×4=1000÷100=10;在分数乘法计算中1/4×4÷1/4×4=1。分析:

这种错误是否可以说是负迁移的影响。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所能施加的影响,称为正迁移;如果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干扰,起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如:计算混合式题1000÷25×4这道题时,正确的运算顺序应该是从左到右,但由于学生对25×4=100非常熟悉,就会错误的先计算25×4=100,后计算1000÷100=10;由于负迁移的干扰,导致学生出现了运算顺序上的错误。

6、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还有不用进位的他进了。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减漏写的错误较多。分析:

这些错误都是记忆上的原因。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发展还不成熟、不完整。往往是记了这,忘了那,所以在计算时常常会出现忘了加减漏写数。

7、由于写字潦草,结果0、6不分,1、7互变,4、9混合等。分析:

这是因为书写时乱涂改,缺乏认真、仔细、负责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不好,还会产生误看,误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算,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于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8、其他一些现象,如:乘法口诀用错:98×64出现四八三十六的错误;积的小数点点错:1.25×140=17.5把因数140末尾的0去掉;0.3×0.3=0.9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小数加法时对错数位:1.3+7=2十分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对小数加、减法的法则模糊不清;脱式计算违犯运算顺序如:1.5×1.2+0.8×1.7=1.5×2×1.7 先算加法;运算定律应用错:1.25×2.5×32=1.25×8+2.5×4等等。还有一些其他错误。如:抄错数、试商错、取近似值错、商的小数点点错等。这些计算中错误,不是单纯的粗心、马虎了。

二、在产生错误的状况后,我作出一定的研究总结: ㈠、安排“改错课”,让学生改错。

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1、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改错。设计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且利用多样的练习形式吸引住学生,保证教学效果。

2、集体讨论,师生交叉反馈。学生独立练习后,就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改错题的“症状”,相当于“会诊”。找准错误,分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叉反馈作用。

3、引以为戒,总结防错措施。“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预防再出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安排“改错课”的好处是:可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错误订正,更有利于他们克服思维障碍。同时,改错训练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克服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此种练习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㈡、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列错纠错。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而他在数学作业中的错误,正体现着其认知结构中的一种不合理。正是因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具有“变化性”和“形成性”的特点,我们更要把重视指导学生纠正作业错误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来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的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接纳错误 我们数学教师首先要建立一种观念,允许学生出错。即在心理上要对学生的“错误”有一种接纳的态度,认识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时机,是他构建和完善自我数学认知结构的契机,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纠错是我们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有可能以一颗平常心,用一种建设性的眼光来对待学生的错误,2、珍视错误

我们相信,学生的每一个“错”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成份,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独特思维,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我们要倍加珍爱,并从关注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纠错重建,在对“错误”的辨析和筛选中逐步形成“正确”,把每一个“错误”都看成孩子进步的足迹。

3、善用错误

每位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各不相同的,作业中的错误正好反映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如果能对其进行适时引导,纠正错误,也许纠正的不只是那道错题,而是某种不完善的思维方式或是其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某种不合理。

我们的学生是以一定的年龄阶段划分成各个班级的,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会有一些共同的具有规律性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学习中的有些“错误”在班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这样的错误,我们教师更应视其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要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对比练习、辨析练习等,使大部分同学达成纠错重建的目的。

㈢、有效的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计算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但出现大量的错误就不正常了。许多学生在练习计算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错哪改哪”,不停的要求孩子“认真,认真”,把错误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认真,真是冤枉了孩子。孩子出现错误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计算时不认真;有的是因为弄不清楚算理;有的是因为计算时心不在焉;还有的是„„ 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计算的速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注意孩子计算时的状态。状态好时练习错误少;状态不好练习错误就多。即使把这一刻的错题都改过来,下一次又会错。结果家长、老师、学生都陷到无休止的改错之中。

2.要通过练习形成认真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学生不能抄错数、写错题或认不清自己的书写。

3.练得方式要得当,特别是计算中的数据不必太大,练习题目不宜太多。

4.练习题设计要体现以下两个基本特点:层次化和趣味化。所谓层次化是指对练习的要求由准确到又对又快过渡;对练习的目标要求是好中差均有所得;对练习的安排要由易到难到综合三方面内容的层次要求。所谓趣味化是指在练习中教师不断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小试验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自信心等得到满足。

5.交给孩子一些检验的方法。如果按以上的方法严格训练,学生会在较短时间里提高计算能力。

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防止错误的发生。

数值计算有一定的艰苦性,内容枯燥,情况复杂,一步有误,全盘皆错。因此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计算教学中要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二划三想四算。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划就是在式题上划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用口算,什么地方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便运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计算。

2、认真演算的习惯。在计算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时,要做到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草稿纸上也应书写清楚,不乱写乱画,以保证计算的准确及检查时的方便。

3、耐心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等,培养良好的检查验算的习惯。

4、估算的能力和习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得数的大致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教师要适当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当然,估算只能发现计算中的明显错误,并不能代替计算和验算,只有估算、计算、验算相结合,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

从长远看,学会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虽然有了计算器和计算机,但计算能力是不能被取代的,就如同人类有了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但人类仍在努力提高跑步的能力,行走的能力,爬山的能力,游泳的能力一样。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看错数字、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成减法算等等。只要老师能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因此,重视学生的错题分析,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李星云 著

2、《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矫正策略》(发表于《中小学数学》2004年第11期)刘建军

3、、《中小学数学》2004第9期 黄静《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分析》

4、叶澜著《重建课堂教学过程》 [J] 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第五篇:如何做好错题分析

如何做好错题分析

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2、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3、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4、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5、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以理学科为例,丢分原因大体包括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二、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10分。“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可观了。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建议会学习的同学能够做到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他能够以自己的分析来回答:丢分的实质是什么?

三、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表现在口头上,最好是表达在书面上。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再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卷面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大家在考试过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后来进步的重要阶梯。

四、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改完的考试卷子发下来后,学生有下面三件事要做:

1、要“马上写”:首先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包括过程,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其次写出前一段学习中哪些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或是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2、要“及时析”:这一条最为重要,及时写出试卷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①考试的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

误?

②错题纠正,即要写出正确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全点。

③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就错误原因而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3、要“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累积保存。积累多了,亦可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做了对比,我们既要找到不足,还要发现亮点,及时给自己打气,这样才更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进步。所以,进行考试分析时,一定要把亮点找出来,要把进步找出来,要把劲头找出来,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助力器,让自己更加优秀、出类拔萃。

下载初中化学错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错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定稿)

    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永安乡中学,谭明法,化学初中,***,554107 【摘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中虽不算新奇,但是根据对众多合作学习实践的......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一、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

    国贸对错题(精选五篇)

    1. The purpose ofIncoterms is to totally eliminate the uncertainties of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delivery terms and thun misunderstandings, disputes, and li......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再读教材,获益匪浅。在大学时代,看惯了逻辑紧密,层层递进的专业书,那时看教材,只觉得教材牵涉面广,知识散乱。现在看来,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

    化学《常见的碱》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3、能由探究实验......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一) 家长在拿孩子的数学试卷时,发现错题原因基本为粗心或理解力不够,这两者都与孩子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就后者从儿童的生理、心理、......

    2018PMP模拟考试错题分析集锦

    1.0分 1.某公司计划举行一个区域会议。上次的类似会议没有成功。指定负责该会议的项目经理希望会议能够圆满成功。 为了分析上次会议的问题以及确定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的步骤,......

    错题集---案例分析

    学会从错误中“淘金” ——案例分析 樵北中学区杏芳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第一线的老师经常有这样的休会:这道题我都讲过,做过很多次了,但学生还是会出错。到底这是学生的问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