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问题的提出 】
话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灵活引导,步步深入,变空洞的说教为潜移默化和自我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以达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的目的。
德育的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必然要以活动来加以联系,活动中凸现德育,德育渗透于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化型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教育应不断地丰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在德育教育中要细致管理,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以细微之处见精神。还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让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成为德育的宝贵资源。
研究意义:
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总是在生活中敞开并展示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德育生活化就是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德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把教育趋于生活化。“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建立一套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小学德育目标阶段化体系。
2、在德育课程中努力打造“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和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3、充分利用好《品德与生活(社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具有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把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
1、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使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我们必须用社会资源去发展学生认知框架,达到资源的优化。
2、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这是“寓德育于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践性环节,是向生活延伸的最直接方式。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资料法、活动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实践】
2011年11月—2012年1月,本课题进入实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是实验提高阶段经过五个多月的试验和研究,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围绕本阶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下列工作。
一、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优化课内课外,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
(一)用“活”已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1.重视教师这一重要资源。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会有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高尚的人格堪为学生楷模,深博的学识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处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好与坏。所以我们把教师作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强调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以自身的人品、智慧、灵感和创造性生命力丰富课程内容。教师要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与自然、社会、学生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品德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活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著名教育者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学生并不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他们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个性化的感性认识,有对教材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品德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已有的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尊重他们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尊重他们对教学内容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将掌握的这些情况作为重要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进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实际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认知欲望和发展需求。我们还看到,学生的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伙伴也是一种资源,伙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受到激励和启发。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不可缺少的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越好,受益越大。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中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学生家庭中往往有不少与品德生活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植物学家、医生、技术人员、„„有的家长兴趣爱好广泛,特长明显:有的擅长种植;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擅长喂养小动物,他们完全有能力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长的人品,对生活的态度,对事件的看法意见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所以,开发和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学生品德形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挖掘新的可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内容从教科书延伸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它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学校、社区是品德课程的资源宝库。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努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多彩的活动都能成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特色素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景中开展一系列品德探索体验活动,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增强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蕴涵着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多种资源,学生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以往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对社区资源往往视而不见,新课程解放了师生的思想,社区资源进入了我们教育的视野。还有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他们所熟悉的家乡名圣等都是不可不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网络资源也可以成为广泛的可利用资源。
(三)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社会环境资源包括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人类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面对满眼的“资源”,我们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辨良莠、分虚实、定取舍。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首先,我们对零散的课程资源,比如个人、家庭、自然、社区、媒体等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变通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适合性。其次,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适应时代的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生命活力,再者,对现有的可以利用资源做了变通,嫁接,使其具有再生性,可持续利用。
二、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新的世纪,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打好基础,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而少先队活动恰恰符合这个要求,因此,我校把思品课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作了一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做一下汇报。
(一)富于饱满热情,关注学生成长。
我们深知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我校少先队特色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结合教育的热情非常高。如品德与生活“生日快乐”单元,本单元通过“祝你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过去的故事”、“红领巾的故事”这四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过程,了解革命故事,从而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来之不易,引发热爱祖国之情。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全国上下纷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举行各种活动的同时,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全校推广,开展了以“铭记抗战烽火,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击醒了在场每一位教师和队员的民族意识。全校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了解一个抗日战争故事;观看一部抗日战争影片,浏览网络中的抗日战争资料,办一份抗战手抄报,写一篇抗战征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举行一次主题中队会。我还以大队集会的形式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队员们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唤醒民族意识,击醒奋发向上之心。
(二)紧抓有利时机,内化道德品质。
结合品德课二年级下册“春天的种植”、四年级下册“在公共车上”、“家乡的变化”等内容,我校打出了“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的小主人,做文明公民主力军”的旗帜,以“手拉手创文明,红领巾在行动”为主题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利用宣传单、黑板报向附近的居民宣传创城的重要性;对社区周边的小广告和垃圾进行清除;用照相机将身边的一些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拍摄下来,以宣传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参加植树活动;手抄报比赛等等。虽然这些活动占据了大家很多的休息时间,但学生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队员们感到无比自豪。丰富的活动,使思品教学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少先队员更富于朝气。思品课与少先队建设相辅相成,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为队员思想、道德认识的继续提高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三)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暑假怎样过”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这一内容标准。我校结合实际提出的“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的活动主题,提出了“活动在社区,快乐在社区,收获在社区”的口号。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深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发展其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当然要想活动收到实效,明确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我校不仅考虑到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还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活动的形式要活泼有趣,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容要科学有效,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方法、获得知识、得到体验。我们和城管一起清除楼道里的小广告,为的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和队员们一起到图书馆里读书,为的是让队员们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组织队员到幼儿园里体验当一日小老师,为的是让他们懂得道理、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学校获得了肥城市“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奖,还在全区的社区活动总结会上做了经验报告。
(四)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教育效率。
带领队员们将传统的活动创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品德教材中也有相关教学内容,如:湘教版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的“我有一双小巧手”、四年级下册的“绿色小卫士”、二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小创造”等等。结合这些内容我们在校园内,社区里发出了“全体动员,人人行动,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让队员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人人节能,家家有福’春节送福送节能窍门”、“变废为宝DIY时装表演”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队员们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队员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
(五)重视教育科研,加强理论指导。
优秀的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将活动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会使今后的工作更富有特色。在课队结合、加强实践的同时,我校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使“道德情感”、“理智情感”渐渐渗入了队员们的心中,队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少先队活动和“课改”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改”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课队相互贯通,不失为全面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课题中期研究成效】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为学生创造走出去的机会,开展了风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有了自己的品德课程教学模式,并且撰写优秀论文,开展主题讲座,极大的拓展了教育资源。我校于2011年被授予“德育先进集体”。
【研究中的反思】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体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德育教育水平上升了很多,表面出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很多活动的实效性还不强,没有深入部分学生思想深处,有“水过地皮湿”的感觉,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学生不良习惯的反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题的经验性材料还是比较少,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措施,实施德育工作的创新,完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系列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以此推动全局发展,促进师生实际生活效率的提升。我们将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组织工作交流以及组织研究人员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广泛听取、收集多方面意见,整理、汇报实验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经费及其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我镇是泰安市的教科研基地和示范窗口,有完善的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
(二)时间和经费保障:镇教办重视教科研工作,对参加研究工作的教师在研究时间及研究经费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聘请市教研室路元宏老师为此课题的理论指导工作。于习文:主要负责人,全面策划,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措施以及组织学习,收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撰写实验报告等。
李玉峰、杨君、卢风伟、刘春是实验实施者,根据方案的要求参加学习,参与实验,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
第二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新一轮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我校不断加强科学课程教学,借鉴省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学校科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子课题《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课题研究所达目标:
1、积极探索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初步构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操作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3、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课题研究的案例探讨,得出一些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
4、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学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生活化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儿童生活。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2、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体验出发,将科学教学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探究和交流的机会,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3、作业形式生活化: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科学实验必须架设起学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通过课堂延伸、写科学日记、小课题研究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科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
三、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化课题研究内涵。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又以课题研究为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把课题研究与实施新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专题性课例评价活动,使课题研究内涵更丰富了。课题确定以来,我们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中研讨和各课题组成员结合平时课堂教学研究相结合制度。我们主要采取的形式有:(1)专题研讨。让教师按自身的心理需求,面对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作专题发言,大家共同讨论,现已召开专题研讨5次。(2)课例研讨。有研究课、展示课、赛课也有为让课题研究立足平时,促进教师形成科研自觉意识的随堂课,一年多来共有各种研讨课例7节。(3)学习研讨。在课题研究热潮中我们注重向各级领导、专家请教,向兄弟学校学习,回来后进行分析、传递、吸收,我们先后到全市十多所兄弟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或听课、评课,或上研讨课,集大家的智慧来反思我们的研究、改进我们的研究方式。这些研讨活动的开展坚定了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信心、决心,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构建管理组织,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需要组织保证,该课题确立之初就建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全面保障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由宋殿勇老师全面负责,王新勇老师负责规划。
课题研究以来,我们采取了有效举措落实各项研究制度,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外出学习、网络信息等的经费支出。课题确立后,我们制定了《课题管理条例》、《课题研究制度》。我们将科研、教研及课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人人写反思、体会,个个是科研教师,坚持每人一堂公开课、一组公开发言。定期研讨制和个人研究任务制度成了扎实课题研究的有力保障。进行各项课题评优工作,对教师评优晋级给予倾斜,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激活了教师研究过程的情感。
五、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实施时间为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2011.4—2011.6),课题准备阶段。
召开开题会议;成立课题组,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做好实验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1.7—2012.4),具体实施研究阶段。
(一)、课题组的教师结合方案要求,积极进行研究,发放调查问卷,查找问题和分析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定期召开交流会,总结经验和不足,撰写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12.5—2012.7)
收集整理过程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归纳整理实验成果。①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②结题。
③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
1、本课题既有实践性又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验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一方面,一些实验人员显然还达不到,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2、从几年的研究来看,我们把重点放在课堂上,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学生对生活中信息地收集与处理。从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在课外的活动大多需要教师、家长的支持、协助,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校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而我们实验教师对课外这一块的指导也感觉有点力所不能及。因此对课外学生信息的收集及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缺乏及时有效地指导与评价,如何改进?仍需进一步探索。
3、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代替,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科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思考却淹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该如何有效的呈现生活情境,该如何处理好生活经验与生活情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今后更加关注。
4、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还在实验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如何完善,如何与其它教学模式,如何与其它课程整合还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开展科学生活化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科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科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科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科学,人人身边有科学。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对这个主题进行探究。
七、总结反思,不断升华。
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必然会给我们的研究者碰到各种新问题、新现象,这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研究过程中的行为,我们在课题实施中倡导多讲问题、多谈困惑、参与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我们研究过程会更扎实,研究方法会更科学,研究内涵会更丰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课改正全面实施,课题研究也正处于热潮之中。课题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教学认识,建立了一支爱思考、能思考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了一群创新、好学的学生,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但是我们的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现在还刚刚起步,既取得点点成绩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今后我们将不断扩大研究的视野努力工作、不负众望。同时,也希望上级领导、兄弟学校帮助、指正,使我们的课题《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顺利开展,取得成果!
第三篇: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生活化应成为品德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由于班级的孩子有来自于农村的也有来自乡镇和林业局的,农村并没有社区这种说法,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我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先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的村子。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对居住镇里和林业局的孩子,告诉他们社区就是我居住的乡镇和林业局。这些孩子头脑中呈现的是镇医院、健身器材区、超市、宾馆等。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我的邻里乡亲》《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二、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生活的情景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我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成长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物品开始向大家进行温馨回忆:一件奶奶带着老花镜织就的毛衣,让人联想起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部妈妈奖励的学习机,孩子解读出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通过这样温馨回顾,激发并增强了体验强度,孩子们对于家人关爱的体验在课堂中犹如被放大镜放大了,强化了,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
三、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社会文明大家谈》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观察课间同学们在楼道里、活动时的表现、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素养,课堂上大家把收集到的各种现象互相交流。但有时学生的认识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四、要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服务生活
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的设置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我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图像、声音、视频等带入课堂,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情境中真实地体验、交流。在教学祖国宝岛台湾一课时,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利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导入,在思念、盼望、惆怅等多种无法言表的感情交织下拉开了本课的教学序幕。这种导入触动了学生的心弦,迫切地想了解台湾的更多知识。在学习台湾的地理位置时我将其制作成微课展示得学生,台湾的美丽与富饶、台湾文化两个知识点中我将农远资源中相关的视频如美丽的台湾、富饶的台湾、台湾故宫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生活之中。使学生很快地构建了生活与教材的联系,顿时学习热情高涨,感到品德课堂不再枯燥、抽象,从而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亲切感。
总之,让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创设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中期报告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领域中的“生活化”探索,是当前一个普遍性倾向。尽管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各不相同,但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各国的母语教学都在向这一方向探索。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之患。”这句话生动而形象地阐明了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杨再隋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这样写道:“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此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和生活应是紧密联系的,语文教学中的儿童应是生活中本真的、真心真意的、有真情实感的人。
我国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兴起的语文生活化教学,在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养分的基础上,已取得了相当的实践成果:初步形成了一套生活化教学指导理论;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如:仿真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等),开创了语文教学及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然而,放眼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生活化”仍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大语文观”“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等说法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但真正将这种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让语言教学折射出“生活”的光彩,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囿于原有的教学模式,读读说说、抄抄写写,既省事又可应试,难以突破;其二,困惑于无从下手,“生活的外延”太广,而“教学的时空”有限,无法找到二者之间的有效契合点,难以操作。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提出了“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话题,主要着眼于操作的层面,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
二、课题研究具体操作
(一)营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环境
1、教室氛围语文化
教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空间,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尝试构建生活化教室环境,让桌椅凝聚友谊,让墙壁黑板会说话,让教室像温馨美丽的家。
实验班窗台摆上学生喜欢的一些小玩具,讲台摆上花草,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有本书一百多本书,两三种儿童报纸,小组轮流管理,课余时间大家自由阅读,教室墙角放一个废纸回收站,收集废纸,既养成勤俭的生活习惯,又培养环保意识。墙壁上张贴“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语文小课堂,生活大学堂”等字画,在后面黑板开辟“成长园地”,由学生小组轮流承办,内容有都是与学生相关的,如:班级日记、心情帖、师生悄悄话、一诗、一句、一文„„
2、班级生活语文化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在这里,既能开展语文活动,又能进行语文素质教育。选举班干部,让学生推荐和上台演讲;班里组织活动,让学生当主持人,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中队主题队会;组织欣赏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作品等。
(二)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1、阅读教学生活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条理清晰,操作性强,与学生的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我们要求实验班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我们在充分挖掘教材生活资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寻找教材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点
把对文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借助学生已经有的经验和积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加深学生的感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学生刚学完拼音,就把家里的家具,自己的生活用品标上拼音,获得极大的成就感。“生活识字”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生字,最爱吃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可乐瓶上的字、广告上经常看见的字、熟悉的路牌、商店名等收集起来与同学交流,学生的兴致极高。
(2)利用多种形式,创设生活场景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在低段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很多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如:邮递员送信、摘苹果、过生字桥等。在中高段教学中,主要用以下形式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活动:(1)访一访,观察生活。(2)赛一赛,激情生活。(3)演一演,再现生活。(4)做一做,体验生活。(5)学一学,对比生活
2、作业设计生活化
实验班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兴趣一种乐趣。比如国庆长假,就是一张作业单,作业单上设计了以下题目:
(1)你在假期里读了哪些书,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用一句话写下你的读后感。
(2)假期里你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参加了什么有意义的活动,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3)假期中你认识了什么新鲜事物,用简短的话介绍一下。
(4)假期里你帮家长做了什么家务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样?
3、作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1)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实际。
课题组将各个年级的作文训练设计成了序列,使作文教学在保证完成教材要求的训练目标外,还进行了扎实的生活作文训练,这些命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有“我要写”的欲望。
(2)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刻地感受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而新鲜的材料。如:五年级开设劳动竞赛,学生制作水果拼盘,然后写作文。学生习作时有了真实的感受,有话可写,有感情想表达,作文也没有了抄袭、无病呻吟的毛病。
4、创造性地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
(1)“思维热身”。即每节课前五分钟,各个实验班进行开火车,用一句话表述一个主题,如:我今天的心情;上学路上;我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今天想„„;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让学生很感兴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这一活动非常喜欢,常常可以听到学生很精辟的极富创造性的语言。
(2)口语交际训练。每周实验有一节口语交际课,专门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可以单人演讲,讲故事、介绍新鲜事、说新闻都行,或者几个同学、小组一起进行口语对话也可以,这个时间,让学生充分描述生活,评论生活,实话实说,自由表达,学生的目光被引向了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5、巧用媒体,创设生活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网络等各种现代教育媒体,为语文的生活化提供有力的操作技术平台。运用听觉媒体,再现生活事件中的声音,引发想象,如课间,我们精选一些旋律优美的轻音乐以及优秀的少儿歌曲,放给学生听;运用视觉媒体,定格学生生活中情趣性、感染性的情景,深入体验;运用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立体再现历史生活场景和学生现在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把生活搬进课堂,如组织学生观看《漫游地球》等录像片,帮助他们漫游世界各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作文素材。我们还结合上电脑课,指导学生浏览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少儿读物及信息。
(三)开发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会学习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把学生引导到生活中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知识积累,重能力提高,重情感、价值观培养,紧紧围绕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学习活动。
1、开发校园学习资源
学生在生活校园大环境中,这里有老师,有学习伙伴,有学习的气氛,课堂内外永远是学习的好时间,好地方。我们努力开发校园学习资源,有以下形式: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利用早上和下午课前二十分钟播放儿童喜爱的故事,诗歌、演讲、音乐等录音资料,让学生静听,并展开想象。在训练听力的同时,也使高雅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2)每周五的中午,实验班的“一周新闻”时间,学生自己组织,以演讲、提问、对话等形式,对家庭、学校、社会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开发家庭学习资源
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是巨大的,本实验十分重视家长在孩子学习中的作用,召开家长会,宣传我们课题的指导思想及具体做法,邀请家长参加课题的开题仪式,使家长也在课题中转变了教育思想,积极配合实验工作。实验班对家长提出以下要求:
(1)家里要有孩子的书柜,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雕刻藏书图章,一定的图书量是课外阅读的保证。要求学生在家每日读半小时课外书,并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中高年级学生每人设一本“采蜜集”,摘抄积累优美词句,并写读书笔记,配插图,培养多方面能力。
(2)新课程力求建立全面的、发展的、开放的评价体系,我们把家长评价纳入到主体评价之中,积累背诵、作文修改与评价、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等,让家长参与、见证孩子学习的过程,并根据学习态度、效果给予等级评价。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查找学习资料。
3、开发社会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或家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观访问、公益劳动、民间采风、社会调查„„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实践中发展多元智能,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与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实验班学生开展了作生活记录和班级日记的活动,教师定期阅读,对学生的文章予以点评,并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
我校还与市图书馆联系,为实验班学生办理借书证,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了好去处,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学校定期举行读书知识竞赛,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
(四)采用多元的语文学习评价方式。
为实验班的学生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记录袋中有学生翔实的语文学习成长资料,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学年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建立了一套既关注语文学习的结果,又关注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案。
全面单项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包括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生字词积累、朗读背诵、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内容。
多主体评价:学生自己,学习伙伴、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
动态评价:注重学习过程,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周、月为时间单位,记录作业评优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听写情况等。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反映
1、贯彻了新课标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这一教改的途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的练习。生活化教学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跳出“教室”学语文,所倡导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愉悦的课堂生活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潜能放飞被囚禁的情愫,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上都得到了发展。
2、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语文学习不再应该是独立的、封闭的、机械的,它是灵活的、开放的。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全面开发学校语文学习资源、家庭语文学习资源、社会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学习语文。
(二)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素质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验教师在实验实施过程,广泛学习与语文教育相关的理论著作和教研杂志,并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大胆进行教学革新,锻炼了科研能力,锤炼了专业基本功,促进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初步形成,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使教师群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促进了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
(1)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创造、参与课堂生活,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师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发生了变化,课题组成员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采取交流式、案例式等有效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理论底蕴,能上好课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关注生活,并自觉进行语文学习,课堂上,能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语文学习兴趣浓厚。
2、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提高较大。学生在语文成绩、作文、阅读能力及语文学习习惯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四)促进了“科研兴校”教学管理模式形成
本课题实验取得较好成效,对学校开展课题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全校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实际,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教育科研气氛浓厚,“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把教学与科研紧密地联系起来,“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管理模式逐步形成。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小学语文生活化”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课题实验人员的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
2、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研究报告、学生作品、教师论文、教案、教学案例等形式呈现。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3、由于涉及到学生安全的问题,因此在带领学生走近社会生活和开展社区活动方面还有很大困难,因此,需要争取家长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
4、个别教师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无效的“非语文”教学活动掩盖了对文本的理解,整节课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缺乏有价值的思考,收获甚浅。如何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使其对语文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与他人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审视自我,认清社会。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对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审美观念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也就代表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的众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来自学生生活,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再现,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生活启迪。(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更多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发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存在着很多的矛盾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但是教育活动开展却脱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没有从学生现实生活和生活体验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成效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性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对于小学的发展而言,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意义充分展现出来。
2.教师不注重教学细节,指导方法应用不当
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升对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视程度。一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所重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但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供的生活素材进行分类,也没有对学生收集素材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是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以及对采访情境进行模拟。但是在实际落实中,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只能揭示学生生活的表象,不能使学生明确其背后的内涵所在。例如,在讲述《圆明园在哭泣》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某一名学生承担记者的角色,然后要求这名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经常会直接引导出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所以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反思,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关教育人员需要明确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使教学活动可以真正地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领悟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述《孝心敬老人》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询问爷爷奶奶的梦想和期盼,将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生在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你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的讨论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对以往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来,从学生的发言中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还能唤起学生对老人的尊重、爱护之心。
(二)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存在的生活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生活点,并且与学生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融合,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述《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以过马路为线索,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情景进行再现。教师让一些学生扮演道路上过往的车辆,变形金刚是很多学生都喜爱的动漫,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车型。还有一些学生需要扮演过马路上的行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现在交通与以往交通的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真正感悟周围生活的变化,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并且教会学生一些过马路的知识。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找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成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