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1:2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

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

【摘要】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对于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性因素,它具有多重教学优势,比如契合课程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活跃教学氛围等。当然,教学生活化在生活资源、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性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此,文章通过对不足之处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生活化

所谓课堂教学生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生活情景,从而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1]。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有着多重优势,当然由于教师的操作误差,课堂教学生活化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从此出发,概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探讨

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有着多重优势,因而也就极具教学实践意义。事实上,不少教师已经将教学生活化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操作上的偏差,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生活化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既表现在生活内容的狭隘上,也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单一上[2]。

(一)生活场景狭隘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场景,使之更为形象、直观,品德与社会课程自身的丰富性使得生活场景在引入时也必须具备丰富性,这样才能起到对应的作用。然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环节中,却存在着生活场景狭隘性的情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生活场景在选择使,缺乏必要的广度,没有从小学生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环境的丰富性入手,选择最为合适的生活场景,从而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第二、生活场景在选择时,缺乏必要的深度,很多教师将教学生活化等同于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表象,既没有通过细节塑造去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内涵,也没有引导学生对生活场景展开思考,从而造成了教学效果一般。

(二)教学方式不合理

课堂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推行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内容的开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却存在着教学方式不合理的弊端。首先,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总体单一性,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交流讨论或学生角色扮演的初级阶段,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在长期使用的情形下,教学成果会不可避免的降低,甚至有沦为形式主义的风险;其次,不少教师虽然教学方式较为多元,但不懂的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最为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从而造成了教学方式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效果。

二、完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下面三种策略来针对性地完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生活化运用。

(一)广泛运用生活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它最终也要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类教学资源,对于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摆脱那种生活场景狭隘的现象,从广度与深度两个角度来利用生活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首先,就广度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各种社会场景,尤其是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具有时效性的社会场景,比如在五年级下《日新月异的交通》中可以引入轨道交通、高铁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新闻中经常见到的交通工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次,就精度而言,教师要注重生活场景的细节描绘,使教学生活化不至于沦为一种生活表象的构建,从而失去其教育学生的功用。

(二)创新运用方式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单

一、老套的教学方式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针对当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做好针对性地整改,不断创新教学生活化的运用方式。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多采用多媒体场景构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而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交流讨论乃至场景模拟或辩论等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如其分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生活化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在《竞争与合作》的教学中就比较适合交流与讨论的教学方式,而《我来做个小导游》则适合于场景模拟,让学生在ppt面前模拟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安全伴我行》则适合于情景模拟。

(三)注重生活实践

实践既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学方式,又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在需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积极利用自身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因此,教师要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注重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首先,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场景模拟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要求学生将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展示出来,应用出来,比如在《当冲突发生后》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内容讲解完毕之后,可以让几组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按照教材的教学内容来处理冲突,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理解以及处理冲突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各类型的社会活动之中,并且在各种活动之中注重课堂知识的应用,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而言有着非常丰厚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种种原因,教学生活化在运用中仍然存留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生活中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出发,从生活资源的引用、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注重生活实践等三个角度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志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辨析[J].考试周刊,2013(75):180-181

[2]杜肆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3(03):168-169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与他人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审视自我,认清社会。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对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审美观念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也就代表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的众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来自学生生活,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再现,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生活启迪。(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更多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发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存在着很多的矛盾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但是教育活动开展却脱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没有从学生现实生活和生活体验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成效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性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对于小学的发展而言,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意义充分展现出来。

2.教师不注重教学细节,指导方法应用不当

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升对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视程度。一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所重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但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供的生活素材进行分类,也没有对学生收集素材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是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以及对采访情境进行模拟。但是在实际落实中,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只能揭示学生生活的表象,不能使学生明确其背后的内涵所在。例如,在讲述《圆明园在哭泣》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某一名学生承担记者的角色,然后要求这名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经常会直接引导出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所以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反思,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关教育人员需要明确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使教学活动可以真正地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领悟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述《孝心敬老人》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询问爷爷奶奶的梦想和期盼,将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生在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你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的讨论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对以往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来,从学生的发言中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还能唤起学生对老人的尊重、爱护之心。

(二)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存在的生活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生活点,并且与学生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融合,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述《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以过马路为线索,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情景进行再现。教师让一些学生扮演道路上过往的车辆,变形金刚是很多学生都喜爱的动漫,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车型。还有一些学生需要扮演过马路上的行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现在交通与以往交通的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真正感悟周围生活的变化,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并且教会学生一些过马路的知识。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找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成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生活化应成为品德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由于班级的孩子有来自于农村的也有来自乡镇和林业局的,农村并没有社区这种说法,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我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先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的村子。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对居住镇里和林业局的孩子,告诉他们社区就是我居住的乡镇和林业局。这些孩子头脑中呈现的是镇医院、健身器材区、超市、宾馆等。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我的邻里乡亲》《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二、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生活的情景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我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成长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物品开始向大家进行温馨回忆:一件奶奶带着老花镜织就的毛衣,让人联想起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部妈妈奖励的学习机,孩子解读出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通过这样温馨回顾,激发并增强了体验强度,孩子们对于家人关爱的体验在课堂中犹如被放大镜放大了,强化了,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

三、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社会文明大家谈》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观察课间同学们在楼道里、活动时的表现、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素养,课堂上大家把收集到的各种现象互相交流。但有时学生的认识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四、要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服务生活

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的设置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我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图像、声音、视频等带入课堂,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情境中真实地体验、交流。在教学祖国宝岛台湾一课时,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利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导入,在思念、盼望、惆怅等多种无法言表的感情交织下拉开了本课的教学序幕。这种导入触动了学生的心弦,迫切地想了解台湾的更多知识。在学习台湾的地理位置时我将其制作成微课展示得学生,台湾的美丽与富饶、台湾文化两个知识点中我将农远资源中相关的视频如美丽的台湾、富饶的台湾、台湾故宫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生活之中。使学生很快地构建了生活与教材的联系,顿时学习热情高涨,感到品德课堂不再枯燥、抽象,从而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亲切感。

总之,让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创设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问题的提出 】

话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灵活引导,步步深入,变空洞的说教为潜移默化和自我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以达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的目的。

德育的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必然要以活动来加以联系,活动中凸现德育,德育渗透于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化型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教育应不断地丰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在德育教育中要细致管理,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以细微之处见精神。还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让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成为德育的宝贵资源。

研究意义:

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总是在生活中敞开并展示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德育生活化就是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德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把教育趋于生活化。“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建立一套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小学德育目标阶段化体系。

2、在德育课程中努力打造“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和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3、充分利用好《品德与生活(社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具有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把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

1、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使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我们必须用社会资源去发展学生认知框架,达到资源的优化。

2、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这是“寓德育于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践性环节,是向生活延伸的最直接方式。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资料法、活动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实践】

2011年11月—2012年1月,本课题进入实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是实验提高阶段经过五个多月的试验和研究,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围绕本阶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下列工作。

一、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优化课内课外,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

(一)用“活”已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1.重视教师这一重要资源。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会有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高尚的人格堪为学生楷模,深博的学识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处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好与坏。所以我们把教师作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强调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以自身的人品、智慧、灵感和创造性生命力丰富课程内容。教师要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与自然、社会、学生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品德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活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著名教育者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学生并不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他们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个性化的感性认识,有对教材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品德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已有的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尊重他们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尊重他们对教学内容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将掌握的这些情况作为重要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进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实际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认知欲望和发展需求。我们还看到,学生的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伙伴也是一种资源,伙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受到激励和启发。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不可缺少的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越好,受益越大。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中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学生家庭中往往有不少与品德生活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植物学家、医生、技术人员、„„有的家长兴趣爱好广泛,特长明显:有的擅长种植;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擅长喂养小动物,他们完全有能力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长的人品,对生活的态度,对事件的看法意见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所以,开发和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学生品德形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挖掘新的可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内容从教科书延伸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它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学校、社区是品德课程的资源宝库。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努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多彩的活动都能成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特色素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景中开展一系列品德探索体验活动,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增强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蕴涵着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多种资源,学生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以往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对社区资源往往视而不见,新课程解放了师生的思想,社区资源进入了我们教育的视野。还有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他们所熟悉的家乡名圣等都是不可不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网络资源也可以成为广泛的可利用资源。

(三)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社会环境资源包括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人类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面对满眼的“资源”,我们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辨良莠、分虚实、定取舍。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首先,我们对零散的课程资源,比如个人、家庭、自然、社区、媒体等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变通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适合性。其次,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适应时代的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生命活力,再者,对现有的可以利用资源做了变通,嫁接,使其具有再生性,可持续利用。

二、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新的世纪,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打好基础,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而少先队活动恰恰符合这个要求,因此,我校把思品课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作了一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做一下汇报。

(一)富于饱满热情,关注学生成长。

我们深知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我校少先队特色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结合教育的热情非常高。如品德与生活“生日快乐”单元,本单元通过“祝你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过去的故事”、“红领巾的故事”这四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过程,了解革命故事,从而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来之不易,引发热爱祖国之情。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全国上下纷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举行各种活动的同时,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全校推广,开展了以“铭记抗战烽火,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击醒了在场每一位教师和队员的民族意识。全校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了解一个抗日战争故事;观看一部抗日战争影片,浏览网络中的抗日战争资料,办一份抗战手抄报,写一篇抗战征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举行一次主题中队会。我还以大队集会的形式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队员们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唤醒民族意识,击醒奋发向上之心。

(二)紧抓有利时机,内化道德品质。

结合品德课二年级下册“春天的种植”、四年级下册“在公共车上”、“家乡的变化”等内容,我校打出了“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的小主人,做文明公民主力军”的旗帜,以“手拉手创文明,红领巾在行动”为主题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利用宣传单、黑板报向附近的居民宣传创城的重要性;对社区周边的小广告和垃圾进行清除;用照相机将身边的一些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拍摄下来,以宣传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参加植树活动;手抄报比赛等等。虽然这些活动占据了大家很多的休息时间,但学生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队员们感到无比自豪。丰富的活动,使思品教学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少先队员更富于朝气。思品课与少先队建设相辅相成,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为队员思想、道德认识的继续提高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三)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暑假怎样过”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这一内容标准。我校结合实际提出的“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的活动主题,提出了“活动在社区,快乐在社区,收获在社区”的口号。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深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发展其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当然要想活动收到实效,明确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我校不仅考虑到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还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活动的形式要活泼有趣,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容要科学有效,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方法、获得知识、得到体验。我们和城管一起清除楼道里的小广告,为的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和队员们一起到图书馆里读书,为的是让队员们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组织队员到幼儿园里体验当一日小老师,为的是让他们懂得道理、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学校获得了肥城市“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奖,还在全区的社区活动总结会上做了经验报告。

(四)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教育效率。

带领队员们将传统的活动创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品德教材中也有相关教学内容,如:湘教版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的“我有一双小巧手”、四年级下册的“绿色小卫士”、二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小创造”等等。结合这些内容我们在校园内,社区里发出了“全体动员,人人行动,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让队员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人人节能,家家有福’春节送福送节能窍门”、“变废为宝DIY时装表演”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队员们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队员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

(五)重视教育科研,加强理论指导。

优秀的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将活动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会使今后的工作更富有特色。在课队结合、加强实践的同时,我校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使“道德情感”、“理智情感”渐渐渗入了队员们的心中,队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少先队活动和“课改”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改”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课队相互贯通,不失为全面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课题中期研究成效】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为学生创造走出去的机会,开展了风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有了自己的品德课程教学模式,并且撰写优秀论文,开展主题讲座,极大的拓展了教育资源。我校于2011年被授予“德育先进集体”。

【研究中的反思】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体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德育教育水平上升了很多,表面出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很多活动的实效性还不强,没有深入部分学生思想深处,有“水过地皮湿”的感觉,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学生不良习惯的反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题的经验性材料还是比较少,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措施,实施德育工作的创新,完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系列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以此推动全局发展,促进师生实际生活效率的提升。我们将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组织工作交流以及组织研究人员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广泛听取、收集多方面意见,整理、汇报实验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经费及其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我镇是泰安市的教科研基地和示范窗口,有完善的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

(二)时间和经费保障:镇教办重视教科研工作,对参加研究工作的教师在研究时间及研究经费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聘请市教研室路元宏老师为此课题的理论指导工作。于习文:主要负责人,全面策划,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措施以及组织学习,收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撰写实验报告等。

李玉峰、杨君、卢风伟、刘春是实验实施者,根据方案的要求参加学习,参与实验,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就是对你将要上的那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即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规律,强调研究教对学的指导,重视教学活动整体功能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案。它有别于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必须是课前的。

二、为什么要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怎样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一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学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学目标制定,最后部分是教学过程及说明。四个环节解决两大问题:一,发展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怎样发展,通过教学过程及说明来解决。

下面结合展茅小学王志贤老师就六(上)年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学设计作具体说明。

1、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三个要素:一,教材提供的内容,要求全而简;二,教材的要求,即编写者的意图;三,教材前后联系,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即教材的体系。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材分析”这样表述:《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崇尚科学》第1课。教科书先以3幅图片引出3种不良生活习惯,让学生对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个整体、感性的初步认识,再以一个好学生因迷恋网络而最终一步一步沦为阶下囚的事例,敲响了“警世钟”,教育学生引以为戒。而后,以“审判”的形式,列举了烟的种种危害,较为形象直观。对于“世界无烟日”和“禁止吸烟的标志”,学生应该不会太陌生,所以课文中没有直接出示,而是让学生自行去查询。少量饮酒可以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抵御寒冷,是有益的,但酗酒则是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在“警示栏”中罗列了酗酒的部分危害,留下一些空白,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平台。教科书的最后设置了小调查,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从而坚定远离恶习的信心。本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抽烟、酗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与本教材相关的:五上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第1课“我是小小安全员”(确保居家安全的生活习惯)第2课“小心„电老虎‟”(确保用电安全的生活习惯)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叙述的是学生学习本教材的起始情况。学情分析应尽可能从“三维”角度分析,尽量做到详尽。由于少年儿童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抽烟、酗酒、沉溺网络世界、毒品和邪教宣传等缺乏真正的了解和抵御能力。一些成年人的消极生活方式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因此,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认识不良习惯带来的危害,从而树立积极的生命观,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就显得尤为必要。

3、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是教材分析,特别是学情分析,并力求“三维”目标与“两纲”的结合,写法上可以融合在一起,表述明确具体规范,以学生为主体,要可检测。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远离这些恶习。

(2)学会利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影响,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重点:通过学习,较为清楚地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自觉远离这些不良习惯。

难点:区分少量饮酒与酗酒、网上学习和泡网吧之间的区别

4、教学过程及说明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要求,即怎样教。

一是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求能围绕目标对教材进行选择调整加工提炼;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程度加以补充和拓展,注意生成。教学设计要留有空间,哪些地方容易生成要有所思考;教学设计内容不能过于饱满,要留有余地。

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探究,实施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具,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训练活动有效;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过程;尽可能要有预设。三是学习方式的完善要求重实践体验;重思辨探究;重主动合作。小组合作的指导也要有预设,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四是教学评价的运用要求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内容综合;重过程;重激励,但激励性评价中语言要有针对性。我们在写的时候,不必写详细的教学过程,只要粗略的线条,但要体现上面的要求。(2)“说明”的基本要求,即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围绕《课程标准》中的4条课程理念:一促进学生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二关注、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三提倡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四促进学生知、情、行的综合性评价;要体现5条教学原则:一贴近学生生活,二注重知行统一,三鼓励自主学习,四促进教学创新,五注重课内外结合;要注意3条教学建议:一进行弹性化的教案设计和实施,二创建民主、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三采用贴近生活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要结合《两纲》的有关要求及相关的教学理论。各部分要素合理融入,简略地写,一般分别写在教学过程中和最后。

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1、了解吸烟危害:“看一看”(看吸烟危害健康的动画,谈启示);

“说一说”(一支烟中含有什么);

“听一听”(吸烟给青少年带来危害的故事,谈感受);

“审一审”(进行一次模拟审判,一人表演香烟,另一人演法官,列举烟的N条罪状);

“议一议”(看录像,交流被动吸烟的危害)

2、了解上网成瘾的危害:故事:《一个优秀学生由于迷恋网络游戏蜕变 》

录像:“某学生泡网时间过长造成脑瘫 ”

调查:我们班同学每天上网多长时间?到网上都做什么?你认为上网时间多少是科学的?

下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课稿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课稿 桃坝小学 廖道鹏 我在教研组的安排下,有幸听了本校李老师作了数节品德课,收获多多,具体情况如下: 感受: 1.课程标准深入教师之心。从这几节课上,能够......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谭宝成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小学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熊咏霞 临江乡龙潭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品德与生活课堂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品德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澧县一完小 胡彩霞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生活化活动式教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生活化活动式教学”心得体会 活动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