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

时间:2019-05-12 23:0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2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2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

第一篇:22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六年级上的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进入六年级,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分析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阶段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四、教学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与数学改革是相铺相成的,做好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将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五、课时安排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四)圆„„„„„„„„„„„„„„„(8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六)统计„„„„„„„„„„„„„„..(2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任课教师:林友塔 2014年9月1日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基础,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整合发展为最终教学目标,做到师生平等互动参与合作,共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帮助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情况分析

1、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及本期开学分班质量检测来看,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口算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这些学生的计算进度有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在应用题方面,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得还不够,同时有待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本期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优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2、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习惯和学习态度较好,对数学。学习兴趣较浓,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上课能遵守课堂常规,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较强。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参与学习意识不强,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3、后进生成因;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在有知识断层,学习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

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有些学生的知识点断层,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还没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方面可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四则运算做好铺垫。这部分知识是小学生应读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些内容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除法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教学的“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另外,还安排“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这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快、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观察、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10、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本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

难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与调商,量角与画角、综合应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及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别人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二)改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根据相关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全过程,体验其成功的快乐。

3、面向全体,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4、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十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多次同学生谈心,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贯,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活动,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1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0人,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资源分析: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是让学生: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3、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5、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

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5、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6、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五、教学进度: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 2.圆锥„„„„„„„„„„„„„„„„„„„„„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5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 2.空间与图形„„„„„„„„„„„„„„„„„„9课时 3.统计与概率„„„„„„„„„„„„„„„„„„4课时 4.综合教学应用„„„„„„„„„„„„„„„„„„„4课时

六、教学评价设计:

1、树立学生评价榜样,23、提供学生评价时机,45、老师反思评价行为,6、介绍学生评价案例、畅谈学生评价体会,、老师撰写反思文章 3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内容:负数 教学要求: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教学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

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三)单元 比例

教学内容:比例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

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课时安排:14课时

第(四)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会看,会分析表中说明的问题。

3、使学生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4、使学生学会制作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5、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6、通过有说明力的数据和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教学要求: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措施:

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措施:

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课时安排:27课时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X k B 1.c o m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具体特点是:

新-课-标-第-一-网

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X|k | B| 1.c |O |m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X k B 1.c o m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篇:六年级音乐教学计1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 ”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 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

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

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

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

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下载22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2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1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认真去做,力争好成绩。 一、精心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1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摘要: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化

    六年级下册 数学教学计化 刘媛辉 2017春期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化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余丽萍2013、1、22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勤勤恳恳、兢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合集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的划过,不知不觉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结束。本学期,本人任教六年级的数学,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丁万凤 一 、、深入细致的备 课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立足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合集]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上册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勤勤恳恳、兢......